本命年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本命年影评分析
本命年电影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2_Sp4vz65e2uczz6kURg
《本命年》是由谢飞执导,姜文、程琳、蔡鸿翔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于1990年4月14日在日本上映。影片讲述了北京青年李慧泉在本命年爱情受挫、犯罪、死亡的故事。《本命年》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是1990年中国三部关于迷惘青年的电影之一。影片被看作是中国第四代电影人对中国影坛的最后一次大冲击,也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影片导演谢飞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时正好是他的本命年。
急求~!姜文1990年电影《本命年》下载地址~~!希望高人指点~~!15分...
http://video.baidu.com/v?word=%B1%BE%C3%FC%C4%EA++%BD%AA%CE%C4&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下再没有 再现看
谁能告诉我姜文主演的电影《本命年》的下载地址?
http://video.baidu.com/v?word=%B1%BE%C3%FC%C4%EA+%B5%E7%D3%B0&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UUmeFLVSpy可下http://desktop.uume.com/
中国哪三部关于迷惘青年的电影
《本命年》是一部现实主义影片,是1990年中国三部关于迷惘青年的电影之一。影片被看作是中国第四代电影人对中国影坛的最后一次大冲击,也是80年代中国电影的谢幕式。
影片导演谢飞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时正好是他的本命年。
跪求《本命年》影评一篇 1500字左右
《本命年》是一部表现城市青年题材的影片,不仅具有某些“新写实”特点,而且极为耐人寻味。这部影片看似单纯、平静,实则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从影片中,我们能够感到谢飞对中国当代某些城市青年乃至市民层面的精神空虚、没有文化状况的那种痛心疾首的感受。影片一开始,本片的主人公、刚刚出狱的青年李慧泉正在穿过地下通道。当他走出地下通道后沿着大杂院中弯弯曲曲的小道终于来到了他自己那破败、零乱、布满灰尘的小屋时,我们知道,他的新生活开始了。观众隐隐约约地感到, 不管他的新生活如何展开,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不久,观众就被告知,他父母双亡、孤身一人,过了春节他就24岁了,就是说,对于他的新生活来说,他首先要度过他的本名年。本命年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意味着一个人一生中每12年遇到一次的不吉利的年头。按照这一习俗,他熬过了这一年,似乎就开始了一番新的天地。他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年似乎是一个问题。但最令人震惊、而且也最让人思考的是,在影片中,李慧泉的全部故事在他的本命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即除夕之夜)就结束了。一个希望有新生活、并一度燃起了对生活的期望的人,在他的新生活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结束了。 导演谢飞与主演姜文
这很象他的"爱情"经历:一个相当微弱的爱情信息,刚刚收到,就被信息的发出者废弃了。影片对故事结局的处理很有特色,一是突发性,二是模糊性。方叉子的自暴自弃、走向绝路以及方叉子的家人对方叉子所表现的那种毫无情义的决绝态度对李慧泉的刺激,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朦胧爱情的迅即消失无疑只是一个积累因素。但问题在于,李慧泉把1万4千元存款取出来只表明他的绝望和自暴自弃,还并不等于。 事实上,他直接死于一次抢劫事件,但是其死因却难以确定。这样一来,影片在主要表现李慧泉死于他的精神悲剧的同时,又为对他的死因的宿命解释留有一定余地。在影片中,爱情悲剧只是他精神悲剧的一部分。他不能正确地对待爱情,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不能正确地对待他必须面对的生活的沉重。生活的意义对他而言尚有待于发现和建立。 当他在酒吧第一次听到漂亮歌女的歌声时,叠印镜头的使用准确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感受:生活似乎突然变得有意义了。方叉子事件之后,爱情的希望对于他就有了决定性的意义。他的悲剧也在于,他把生活的意义完全寄托在一厢情愿的爱情上,这一点也有表明他生活空虚和表现城市青年没有文化的精神悲剧的作用。据说,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有人对如何处理泉子和歌女的关系提出建议,即泉子是否可以把她"办了"。 对此,谢飞始终坚持现在的处理。仅从这一点也可以见出谢飞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和社会批判精神。这一点更加重了影片本身的社会批判的力度。此外,人情冷暖、社会弊端等现实问题在影片中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折射。
求2000字影评,从视听语言方面分析,不是观后感
看了横扫奥斯卡诸多大奖的《贫民富翁》,为该片所隐含的各种矛盾而惊叹。片子讲述的,是一对兄弟和一个女孩在印度贫民窟中长大的经历。三个孤儿当中的哥哥加入黑社会,女孩一度为舞女和花瓶,弟弟本想通过电视智力竞赛赢回美人心,无意竟成百万富翁。全片以弟弟Jamal在警察拷打下的闪回记忆为基本结构。
乍看此片,必然惊叹这部电影的艺术潜力。丰富的生活原料和质感给观众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快速运动的摄像机和剪辑,以令人目不暇给的色和节奏,迅速展现出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眼里,印度最底层到最富有的社会阶层形形色色的生活场景。影片几乎涉及了印度所有的社会矛盾以致最黑暗面:种族冲突、阶级矛盾、城市化、黑社会、儿童虐待、刑讯逼供,等等。影片前1/3几乎让人看到一种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美感、悲剧感和独特的幽默感,让第三世界的观众可以联想到无尽的现实和类似的诸多杰作。
然而过了前半段之后的电影,味道就不对了。用力不均的笔墨和缺少逻辑的情节,将影片的悲剧感一扫而空,代之以电视剧水平的浅薄情怀和乐观主义。每个镜头和对话变得越来越俗套,贯穿全剧的爱情主线也变得越来越空洞,有一种明显“出戏”的感觉。男主人公对生活的内在希望,变成了大众观摩的幸运秀;男女主角间本来可以引而不发的纯真感情,变成类似“吻我吧”这样好莱坞的对白;而逻辑上缺乏支撑的兄长的苦情戏,竟没心没肺地湮没在片尾大团圆的歌舞声中,令人诧异自己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
更令人诧异的,还包括影片导演Danny Boyle的转变。曾经导演《猜火车》这样另类经典、敢于直面人生辉煌与绝望的导演,对生活的态度难道真的转变得如此迅速?且不说智力竞赛与回忆交叉这一情节构造是否缺乏变化,影片后半部极其媚俗、自我麻痹和商业化的思想理念,难道也是出于导演肺腑的吗?难道说,英国一代独立思考的文艺青年,到了中年之后也和中国当代许多文化人一样投机取巧、随波逐流了?
查阅了英美两国主流的许多影评,同时对照印度媒体,又有了更多发现。在英美两国影评中,对该片摄影剪辑和音乐成就的夸奖基本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有人如《芝加哥太阳报》的Roger Ebert厚道些,从印度题材本身的类型意义谈起,对影片大为赞赏,称其大奖在望;而《纽约客》的Anthony Lane这样的批评家,就会直陈其情节缺乏新意,情感缺乏深度,并且暗讽说:就是以多情著名的狄更斯,也不敢为后世写下“让我们逃跑吧……以爱为生”这样的句子。最令人欣慰的是《Time Out》的评论一俟发表,则有网友跟贴说:“影片揭示了第三世界如此痛苦的生存境况,而我们竟然在探讨它是不是足够娱乐,我们的良心到哪里去了?”——这句话,可能是最打动我心的一句。作为第三世界的观众,不可能不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部影片真实吗?是否达到了它应有的性?
去查印度媒体,果然看到了一场大争论。一个印度教团体就公开在网上抵制该电影,称其将印度教徒描绘成恐怖分子,有悖社会真实。(的确,这部电影和很多“外来人”拍摄的电影一样,对于复杂社会矛盾采取了极度简化的方式。现实题材电影高下,往往在此。)而更多的争论,则在于电影是否该拿奥斯卡,是否代表印度。虽然这部电影主创人员不是印度人,但因为它是印度题材,而且用了印度演员、音乐和录音师等,所以也被印度国人当成自己的电影。于是,很多印度媒体包括个人博客讨论的焦点都在于:此片是否反映了印度过多阴暗面?是否给印度这个国家带来了耻辱?(大概此前很多印度电影都是风花雪月掩盖社会现实的?这个题目值得好好研究)对此,在电影中曾被提到的印度影星Amitabh Bachchan就公开说:如果拿到奥斯卡奖,当然好,对幕后影人是个奖励;如果拿不到,更好,因为印度电影应该有自己的标准,不必仰人鼻息——这套说词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看上去,印度人关注的,与电影本身是否足够深刻无关,而更关注电影获得的荣誉和民族意义。这是不是第三世界文艺评论的一个共同特点呢?Amitabh Bachchan面对印度媒体的原话,十分具有启发性。他说:“印度电影从来都是站在前列,从来都是最好的。而奥斯卡则自成一派。”“India cinema has always stood first, stands first, is the best, Oscar has its own place。”侧看近邻印度如此思维,我们自己又怎样呢?想象《贫民富翁》如果在中国拍摄是什么命运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