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火井,诸葛亮用火

火井镇的世界第一井

早已被专家确定的“世界第一井”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气煮盐的地方,比英国早1600多年。由于当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曾亲临此处视察盐业生产,又称为“诸葛井”。为挖掘盐业文化、开发旅游资源,火井镇决定正式将其命名为“世界第一火井”。目前世界第一火井已入选世界纪录协会候选世界纪录。从清晨起,火井镇民众就从四面八方赶到本镇的郑家坝,并加入煮盐等仿古预演活动中。当天精的民俗表演让人目不暇接:人们熟悉的“诸葛亮”到现场视察火井煮盐,身着古装、书卷气十足的女状元黄崇嘏“回乡”,声势浩大的高何镇大鼓队激情洋溢……充分展现出这里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古朴民风。

《诸葛盐井》苏轼

宋 ● 苏轼

五行水本咸,安择江与井?

如何不相入,此意复谁省。

人心固难足,物理偶相逞。

犹嫌取未多,井上无闲绠。

【 注释 】

逞:chěng ,1、显示,施展,炫耀,卖弄。 2、意愿实现,称心 3、放任。

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绠:gěng ,1、汲水用的绳子。 2、轮辐近轴处的突出部分。

【 赏析 】

作者自注 :井有十四,自山下至山上,其十三井常空,每盛夏水涨,则盐泉迤逦迁去,常去于江水之所不及。

五行中的水本身就是咸的,又怎么去选择流入江中还是井中呢,为什么两者没有融合,此中的含义,谁又领悟到了呢。人心本来就难以满足,事物的道理在偶然间才会表现出来。人们来来往往的取着井水仍然觉得不够多。以至于井沿上没有闲着的井绳。

【 诗中故事 】

诸葛盐井历史背景:

三口之家,三人食盐;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居家不能无盐,立国同样如此,因为食盐涉及千家万户,历来关系国计民生。历代政权无不重视食盐问题。

蜀地物产富饶,井盐为其主要物产,盐税成为蜀汉政权经济收入重要来源。面对东汉末年以来巴蜀地区井盐管理乱象,诸葛亮下令实行食盐官卖政策,加强对盐业生产销售的控制。后世有人因此称诸葛亮此举为“以盐立国”。

蜀地盐井,遍地开花。诸葛亮治蜀期间,不仅成都附近新开掘了许多盐井,而且扩大到巴东地区。据文献记载,长宁县宝屏山有“诸葛盐井十四处”,可见当时盐井开掘之广产量之高。其中最著名的是自贡井盐。自贡开采井盐已有两千年历史。历代盐工在自贡先后钻井13000多口,有的盐井竟然深达一千米,即使以平均三百米计算,等于凿穿了四百多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井盐产量的提高,有待于生产技术的改进。井盐是从地下掘井汲取地下盐水熬制而成的。这是1954年成都市郊扬子山汉墓中出土的盐井画像砖拓片,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井盐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

诸葛亮改进和推广利用“火井”煮盐。具体办法是,点燃天然气井口,将铁盆放在井口煮卤水得盐。发“火井”煮盐,成本低,产量高于用“家火”煮盐的一倍以上。

农业是基础,诸葛亮极为重视。但是,在农业之外,诸葛亮还很重视益州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煮盐、冶铁是益州传统产业。直到今天,四川的井盐都是很有名的。

盐、铁是两种战略资源。诸葛亮特别善于抓主要矛盾,他很快将目光投向了这两种战略资源。为什么?在西汉时期,盐、铁属于官营,朝廷有定价权。东汉时期,由于越来越黑暗,的控制力渐渐失去,再加上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垄断”都是一件招人骂的事儿,所以朝廷“罢盐铁禁,令民铸铁”。结果是,贪官污吏和豪强逐渐掌握了盐、铁的控制权和定价权,导致的收入大大减少。益州更是这样。

刘备、诸葛亮决定改变这种状况,在益州重新恢复“盐铁专营”,设立“司盐校尉”专门管理盐务。同时,还设立“司金中郎将”,专门管理兵器和农器的制造。诸葛亮还建议刘备发布命令,不准豪强们从事盐铁生产和经营!可以说,诸葛亮首先理顺了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盐铁生产机制问题。理顺了机制,建立了专营制度,也设置了相关管理机构和官员,但是要发展好盐铁经济,还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科技力量。诸葛亮没有闲着,他常常到煮盐冶铁的地方视察,跟“企业”负责人交谈,就“盐铁企业”关心的问题作出解答。

有一次,诸葛亮得到报告,临邛地区改进了煮盐技术,用最先进的火井煮盐,就是用天然气煮盐,这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诸葛亮决定前往视察。“企业”负责人对这项技术做了详细的介绍,负责人介绍说:“火井煮盐最大的特点是使煮盐效率大大提高,一斛水得五斗盐,家火煮之,得无几也。”诸葛亮勉励“企业”负责人,要他继续加强科技攻关。

于是,为了纪念诸葛亮对火井盐的重视,这种煮盐方式又被称作“诸葛盐井”。诸葛亮对火井煮盐进行了深入的技术总结,并在益州大面积推广,大大提高了益州的煮盐水平。

诸葛亮的治国艺术,为什么是审势、攻心?

这副对联,由于精辟地概括了诸葛亮治蜀的经验,自有以来,使每一个到那里游览的有识之士为之深思,为之叹赏,为之共鸣。

确实,能明审形势,制定相应的正确方针政策,能针对各种人的社会心理,乘势利导,对症不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消除不利因素,这是诸葛亮的特长也是诸葛亮作为历史上一个名相的治国艺术的精髓所在。诸葛亮的审势本领,在他出山以前的两件事上就得到了充分的显露。

第一件事是择主。

诸葛亮隐居隆中,躬耕陇亩,正是群雄割据,各方招纳人才的时候。他当时既不投奔近处的荆州刺史刘表,也不受聘于已经实力雄厚的曹操、孙权,而偏愿意接受刘备的邀请,“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和刘备一起自手起家创业,这本身就显示了他非同寻常的胆识。

因为刘表虽号称“八俊”之一,实质徒有虚名。曹操有英雄的一面,很有智谋,很会打仗,而且也有爱才的名声。这些诸葛亮了解得十分清楚。但曹操还有奸雄的一面,这一点就与诸葛亮很难同调。而且他生性多疑多忌,爱才用才也有一定限度。在他手下,一代名医华陀无辜被杀,文武兼资的神童周不疑因不愿做他的女婿而丧生,就是忠心耿耿为他出谋划策并立下大功的荀或叔侄,最终也难善终。像这样的人,诸葛亮与他共事,当然无异于伴虎同卧。孙权既得地利,又得人和,也不失为一个贤明君主。但他识见气度也有限,加上他的前朝老臣很多,已经形成一种集团,因此诸葛亮要是投奔他,能用其才,是不成问题的,但不能尽其才,也是必然的。

刘备则不同。他虽然当时兵微将寡,身无立锥之地,但有两大突出的优点:

一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这在当时的社会心理来说,很有号召力;

二是,“思贤若渴”,待人至诚,为请诸葛亮,不惜以皇叔的身份亲自三顾茅庐,这作为一个领袖,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品格。从本质和发展的眼光看,只要有经天纬地的英才辅佐,仍然有辉煌的前景。

因此,诸葛亮此时出山相助刘备,无论从刘备论,还是从诸葛亮论,都是如鱼得水。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的这种选择十分明智。他与刘备后来成了历史上公认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刘备生前,处处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诸葛亮,临终时,还遗嘱刘禅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这就为诸葛亮一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建立“功盖三分国”的绝世殊勋创造了最好的社会条件。

第二件事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待天下有变,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北图中原,复兴汉室,也并不是不能实现的梦幻。诸葛亮的审势、攻心的本领,在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突出地表现在他入蜀以后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措施上。

在上,诸葛亮根据蜀中当时的积弊,确定了严刑峻法的方针。为此,当时的制法大臣之一法正曾与他有过一场辩论。这一场辩论,实质上体现了两种立法思想的分歧。诸葛亮和法正都重视历史经验,但他更注意将历史经验与当时的客观情势,尤其是人的普遍心理规律结合起来。诸葛亮的严刑峻法方针,在具体执行时还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赏罚一律平等。

他曾要求刘禅“官中府中,俱为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他对自己则更是严格要求。只要是做了有利于蜀汉政权的好事,即使过去是仇人,也一定给以奖赏;如果违法乱制,做了不利于蜀汉政权的错事、坏事,就是贵人、亲人,乃至自己,也一定给以惩罚。

二是赏罚合情合理。

他一方面赏罚分明,另一方面又赏罚得当,做到“法行于不可不用,刑加乎自犯之罪”,决不滥赏滥罚。

三是处罚轻重参考犯错误人的态度。

他对犯了错误但能认真服罪,有真心悔改表现的人,给以从轻处理,使他们有将功补过的机会。对那些犯了法又拒不认罪,还要巧言诡辩的人,则一定加重处理,以作为其他人的警戒。

四是辅以一定思想工作。

他严刑峻法,目的是为了使下属百姓知礼法规矩,懂法制,去自觉地遵守。因此,他每次奖赏都一定说明道理;每次处罚也一定说明为什么,晓以大义,动以人情,对本人甚至家属做思想工作。这些,也都体现了诸葛亮顺应人的心理规律,实行攻心的原则。

历史是公正的。诸葛亮制定的这一严刑峻法方针由于能切中时弊,切合人的普遍心理规律,因此迅速收到了成效。不仅豪族不敢再任意胡作非为,新生的蜀汉政权和诸葛亮本人也很快获得了百姓的真心拥戴。其令人叹服的是,即使受诸葛亮亲自处罚过的人,也都对他心服口服,而且尊敬、信任有加。一个法制的推行能得到这种效果,应该说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在经济上,诸葛亮采取了因地制宜,发挥特长的方针。灌县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自秦蜀郡太守李冰修建以来,一直是蜀中农业的命根子。诸葛亮认为它是“国之所资”,因此首设堰官,责令每年率领一千二百名士兵专门从事修堰补堤,疏浚河道的工作,以尽可能发挥这一水利工程的灌溉功效。

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气候温和,适宜于种桑养蚕。蜀锦的质量,在东汉末年,就已驰名魏、吴。诸葛亮认为它是蜀国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鼓励老百姓种桑养蚕,大力发展蜀锦生产。并首设锦官,对蜀锦生产实行专门管理。

四川地下矿产极其丰饶。早在秦汉时期,盐铁生产已经相当发达。至汉代,开始了火井(天然气)的利用。诸葛亮又从富国强兵的战略眼光出发,专门设置了盐府校尉和司全中郎将,把这些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盐铁开采和冶铁、铸钱等手工业的经营大权直接掌握在官府手中。他还亲自到新津、仁寿等地指导采铁、冶铁、铸剑,到临邛视察火井煮盐,直接促进这些生产的发展。

为了迅速提高生产力,以有限的人力,有限的国土,与当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魏、吴争雄,诸葛亮还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自己就是个出色的创造发明家,有过不少重大的科技发明创造。例如,他根据汉代的鹿车改进创制的木牛流马,机动灵活,一次可载一人一年的口粮,这就大大解决了蜀道狭窄山路险阻所造成的运辎困难,并且提高了运输能力。

诸葛亮的这些措施都从实际需要出发,并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因而同样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蜀国经诸葛亮治理以后,经济很快繁荣了起来,农业和许多手工业的生产都达到了当时第一流的水平。尤其是蜀锦生产,形成了成都的繁荣景象。成都后来称为锦官城,得名也由此而来。

诸葛亮在军事上,采用了“精兵”的方针。他一方面从国家人力资源不足的实际出发,进行“减兵省将”,另一方面又积极提高将士的作战素质,培养他们以一当十的气概和本领,以补足与曹魏兵力过分悬殊的缺陷。他又实行定期轮换制,即使在战争频繁的年月,也能保证国内有比较充足的劳力从事生产。他还实行屯田制,让边防前线的将士战时打仗,闲时兼务农业。这样既解决了战争年月后方运粮不继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因战争而导致的经济上的某些亏损。据史书记载,蜀国当时虽地小人少,但“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能有这种局面,无疑与诸葛亮采用的这些措施有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简介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知如何管理国家,就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方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第二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封建社会为君主“忠”的思想 。

拓展资料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思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 ,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 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南阳隆中隐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白帝城刘备监终托孤,诸葛亮辅佐后主利禅治理蜀国,采取一系列富国强兵措施,国家实力增强,他“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又南征孟获,七擒七纵。平定南方解除了后顾之忧,公元226年,他决定率师北代,以平定中原,复兴汉室。出兵前,诸葛亮上表后主,力劝后主听信忠言,任用贤臣。是为《前出师表》。 北伐开始颇有战果,但最终失利。诸葛亮回师汉中,日夜操练部队,筹集军械粮草,准备再战。
公元228年,北魏进攻东吴兵败,实力大损,诸葛亮决定趁此良机再度北伐。蜀中群臣不然者甚从,多有非议。于是诸葛亮又上一表给后主。在奏章中,诸葛亮分析局势,认定蜀汉与曹魏不可长期共存,必须利用多年积聚的力量,及时发动攻势,北伐或许可以建立王业,消极防守只会坐待败亡。但事情的发展变化难以测度,自己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以后的成败得失,就不是自己的才智所能事先料定的。是为《后出师表》。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六出祁山,竭尽全力指挥作战,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五丈原军中,实践了他的诺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鞠躬:弯着身子;瘁:劳累。尽瘁:竭尽心力。指贡献出全部精力。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
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刘备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死后,建兴元年四月,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正是从这时起,诸葛亮的才能才真正地发挥出来。诸葛亮牢记先帝的临终嘱托,忠心辅佐刘禅,治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蜀汉发展的、经济、文化措施,并积极改善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他曾多次北伐中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刘备的兴兵伐吴,破坏了业已形成的孙刘联盟,对蜀汉的发展极为不利。刘禅即位后,蜀国国力薄弱,当务之急就是恢复并巩固孙刘联盟,以抵抗曹魏。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断绝与曹魏的关系,重新建立了与蜀汉的盟友关系。
诸葛亮治蜀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文化措施。
在方面,他强调依法治国,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法检》、《科令》、《军令》、《蜀科》等就是诸葛亮同其他人共同制定的法律文本。诸葛亮赏罚分明,不徇私情,同时,还重视人才,任人唯贤。诸葛亮还对蜀汉的行政机构进行了改革整顿,精简了吏员,节省了国家开支。
在农业方面,诸葛亮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官员不要耽误农时,妨碍农民作业,同时还要减轻赋税。他鼓励农民种植,还在汉中一带推广屯田,以解决北伐所需的军粮供应。
在水利事业方面,派专人对蜀国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都江堰进行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顺利进行。
在诸葛亮手工业政策的引导下,蜀国的盐铁业和织锦业都非常发达。当时蜀国一些地方已经可以用火井煮盐,钢铁冶炼也非常先进。
在织锦业中,锦江、锦里都因织锦而得名。诸葛亮鼓励桑蚕事业,蜀锦成为当时蜀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国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与魏、吴对峙,继续延续了40年的时光。
诸葛亮在治蜀的同时,还南征北战,一方面平定南中,改善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另一方面,多次北伐中原,企图恢复汉室基业。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对当地采取了一系列安抚政策。如增加郡的数量,任用当地官吏管理当地事务,还让一些有威望的少数民族豪酋到蜀汉中央任职,对改善蜀汉与少数族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南中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平定南中叛乱后,诸葛亮又开始了对曹魏的北伐战争。黄初七年(226),魏文帝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认为这是北伐的好机会,第二年春天,他亲率大军开始了第一次伐魏战争。著名的《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在这次北伐前,向后主刘禅上的。
为了解决军粮辎重的运输问题,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为战争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后援补给。经过了三年的修养生息,魏、蜀双方的实力都有所增长,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率十万大军第五次伐魏。此次北伐,蜀军兵出斜谷口,驻扎在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继续对峙。但诸葛亮由于过度劳累,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倒在前线,逝于五丈原。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曹魏所灭。
刘禅为了纪念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做出的丰功伟绩,将其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追谥为忠武侯,所以历史上称诸葛亮的祠庙为“武侯祠”。
拓展资料: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原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语出自诸葛亮的 《后出师表》。
鞠躬尽瘁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参看“三顾茅庐”)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普汉春秋》作“鞠躬尽力”,和“鞠躬尽瘁”一样,都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前出师表》的最末一句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是说:写到末了,我涕泪直流,痛哭失声,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不知所云”后来成为一句贬意成语,斥人说话或文章语无伦次、逻辑性太差为“不知所云”。
??引申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是:恭恭敬敬,尽心竭力地工作,到死为止。.
反义词:损公肥私

四川早就有“火井”讲的是什么?

天然气是燃烧热值较高的气体燃料,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和少量低级烷烃、烯烃。

早在公元前1世纪末,我国四川就有“火井”即天然气井。“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这是晋人左思《蜀都赋》里描写这口天然气井从地下深处涌现,燃烧的火焰高入云霄的景象。在四川成都和邛峡县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的煮盐图表明,当时已能利用天然气煮井盐水制盐,据说三国时诸葛亮还去祭过那口火井。约公元347年,东晋时以天然气煮盐。比西方最早的1668年英国人使用天然气的记载约早1300多年。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31集 诸葛亮治蜀 音频(解说词)

第31集:诸葛亮治蜀

公元208年,在曹操百万大军的高压下,刘备派诸葛亮出使江东,与孙吴联盟,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势初步形成。公元219年,刘备北伐,孙权偷袭关羽,刘备北伐失败,公元221年,刘备亲率数万大军讨伐孙吴,在夷陵僵持,第二年,刘备被孙权的军队连连击败,夷陵之战惨败,刘备忧愤成疾,弥留之际,刘备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随即病逝,后主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总理朝政。至此,举国重任落在诸葛亮一人身上。

这是一条使命之船,船上的主人,船上的主人叫邓芝,在蜀汉政权中担任尚书,蜀汉建兴元年十月,也就是夷陵之战的第二年,邓芝受诸葛亮的委派,前往东吴,孙权背盟,偷袭荆州,按一般常理,蜀汉应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然而,这时的诸葛亮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再次与东吴结盟。这个时候的孙吴政权跟曹魏政权仍旧藕断丝连,是否接见邓芝,孙权心中犹豫不决,邓芝便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自己今天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蜀汉的利益,也是为了东吴的利益,孙权读到这句话受到触动,决定接见邓芝。见面后,邓芝依照诸葛亮的嘱托,详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阐明了吴与蜀,唇亡齿寒的道理。很快,孙权与曹魏断绝了藩属关系,转而与蜀汉结为盟友。

沈伯俊:经过荆州之失,夷陵之败,蜀汉的疆域只剩下了一个益州,精兵良将折损过半,开国元勋逐步凋零,吴蜀同盟不复存在,就像诸葛亮后来在出师表里边讲的,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蜀汉和东吴从此将和平相处、再无战事的时候,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突然从东吴传来,这一次,诸葛亮的外交策略,即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元229年,孙权经过多年的犹豫后决定称帝,为了让自己这个皇帝得到蜀汉的认可,孙权决定先将此事通报蜀汉,消息传到蜀汉,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群臣异常愤慨,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只有蜀汉才是天下正统,曹操窃国,必须伐而诛之,现在孙权也要称帝,更是大逆不道,蜀汉应有之绝交,并立即出兵讨伐。孙权称帝,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对于诸葛亮来说,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如果承认了孙权的这个皇帝,等于损害了蜀汉自身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如果不接受,那么两国将重新回到敌对状态,之前的努力将付之东流。然而,对于现在的蜀汉来说,根本无力承受任何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是诸葛亮总理朝政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次考验。

楼劲:在一个通达的家看起来,你的意识形态立场是要服从于现实的立场,这个时候他是为自我的生存着想,你要生存下去,你必须跟东吴政权正常保持一种联手的关系,否则你无法扛住北方的压力。

愤怒的群臣终于被诸葛亮说服了,随后诸葛亮派出使臣,祝贺孙权称帝,孙权闻讯大喜,随即决定与蜀汉升坛歃盟,对天发誓,戮力同心,同讨魏贼。这样的结果,是蜀汉和东吴都很渴求的,而对于蜀汉来说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当外部环境基本平稳之后,诸葛亮终于腾出手来,去解决一个令蜀汉头疼多年的问题,那就是南中叛乱。这里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这里居住着一支中国西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佤族。每逢重大的民族节日,佤族人都会敲起战鼓木鼓,挥舞着战刀,跳着世代传承下来的舞蹈,以此纪念祖先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三国时期,整个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都隶属于蜀汉政权,统称南中。南中地区世代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

东汉末年,腐败政权对南中地区搜刮无度,很多民众不断反抗,一些豪强趁机煽动叛乱,企图割据称雄,刘备当政时本有所好转,但在他病逝之后,一些豪强再次趁机叛乱。北有曹魏政权重压,南有豪强叛乱,南中之乱不平,蜀汉将两面受敌,诸葛亮决定亲自征讨南方,蜀汉建兴三年春三月,几万蜀兵在诸葛亮的亲自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向南中之地进发,然而,要想征服这片广袤的荒蛮之地,绝非易事,广大南中地区山高林密,危险重重,瘴疠之乡到处都有充满敌意的眼睛。佤族人历来骁勇善战,每一次战胜敌人,他们都会用一种特别的仪式来庆祝,然而,当诸葛亮进入南中之后,向来以凶悍著称的叛乱部队,却没有得到庆祝胜利的机会,他们在训练有素的蜀汉正规军面前一触即溃,蜀汉大军很快向叛军首领孟获展开攻击,并最终蒋孟获擒住。

让孟获想不到的是,诸葛亮虽然擒住了他,却并没有伤害他的意思,而是请他观看汉军阵营,孟获不以为然,对诸葛亮说,如果能放他回去再聚一战,他一定可以打败诸葛亮,诸葛亮哈哈一笑,将孟获放走,约他择日再战。其实,在诸葛亮的心中,平定叛乱绝不是依靠武力杀伐这么简单,对于南中,诸葛亮有着一个更为长远的打算。史书记载,诸葛亮七擒孟获,七纵孟获。最后,孟获输的心服口服,诸葛亮还要放他,孟获再也不敢回去了,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沈伯俊:诸葛亮在军事上发展非常顺利,因为他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少数民族民众的欢迎,史书记载,建兴三年春,南征,其秋悉平,到了秋天就全部平定了。

收服孟获之后,南中各个部族纷纷归附,佤族人说,他们的祖先还与诸葛亮结下盟誓,生生世世镇守边关,永不叛乱。不过,结束叛乱只是平定南中的第一步,接下来,诸葛亮要真正开始实施自己对于南中的计划了。这里是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爬街村,1970年代,尼桑老人作为锡盟民族工作队队长,被派到这里帮助村民们发展农业生产。老人至今还记得,比他更老的老人们给他讲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

尼桑:我主要是跟一个名字叫哎音的老人,死了可能是十多年吧,还有个叫艾桑的死了有五六年了,按照他们说的(佤族语),也就2000年以前,就在这个时候,因为产量很低,他(诸葛亮)就教如何工作,如何耕种,如何选种,把这个种子管好。

约一千八百年前,一些蜀汉的官员被诸葛亮派到这里,他们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农耕技术,教会了南中人民盖房子,种水稻,使用耕牛,植桑养蚕,纺纱织布,改变了这里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这里是云南省普洱市,是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最主要的产地之一,相传,当年正是诸葛亮在这里大规模的推广茶叶种植,才有了后来的普洱茶。今天,普洱茶已经是中国人最日常的生活茶饮之一,为了纪念诸葛亮,与其它地方不同,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像这样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在广大的西南地区有很多,这些美丽的故事,宛若普洱茶的茶香,越是经历久远的年代,越是厚重、香醇。

沈伯俊: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提出了他的治理南中的原则,南抚夷越,既然是南抚夷越,那他的原则就是,但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七擒孟获,南抚夷越,最终让这里的人们过上真正稳定的生活,这才是诸葛亮心中真正的对南中的平定,经过几年的努力,蜀汉政权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稳的环境,而此时,诸葛亮所推行的内政改革也已经全面展开。内政,第一位重要因素就是人才,诸葛亮选拔人才不拘资历,不拘地域,尤其注重德才兼备。张裔,益州太守,长以一周太少,在南中叛乱时期,被反叛首领抓获献给了孙权,在这之后数年,诸葛亮心中一直牵挂着这个才识过人的张裔。后来,在邓芝出使东吴期间,邓芝遵照诸葛亮的嘱托,向孙权提出,希望能够放张裔回蜀,适逢两国重新修好,孙权痛快的答应了邓芝的请求。然而,事后孙权很快发现,张裔是一位博学多才之士,十分后悔放虎归山,于是立即派人去追,而张裔早已连夜返回蜀地去了。张裔归来,诸葛亮立即委以重任,蜀汉又有了一位得力的官员,蒋琬、费依、董允、王连、陈震、张裔、费诗、秦宓等等,像这样被诸葛亮发现,并任用的官员数不胜数。巴蜀地区有才能的人才,争相为国家效劳。

沈伯俊:他善于发现人才,诸葛亮本人就是刘备慧眼识才,才走上舞台,诸葛亮怎么识才,怎么衡量一个人才,他始终坚持德才兼备。

内政建设,除了需要得力的人才,更需要建立一套制度、完善的法律体系,诸葛亮亲自主持制定了蜀汉的国家法律《蜀科》,以法治蜀,从严治国。公元228年这一天,蜀汉的刑场周围挤满了文武群臣和围观的百姓,行刑时间将至,只见一个人缓缓来到刑场。这个人,正是诸葛亮最疼爱的谋士—马谡,马谡因为违反军令,导致战略要地街亭失守,兵败失守之后,马谡又临阵逃脱,论罪当斩,临刑前,马谡给诸葛亮写信,信中他视诸葛亮为自己的父亲,并将一家老小托付给诸葛亮,围观的百姓无不动容流泪,群臣纷纷向诸葛亮求情。然而,此时的马谡却十分清楚,自己罪无可赦,丞相绝不会姑息,马谡被斩首后,诸葛亮伤心痛绝,久久难以平复。在在诸葛亮惩处的人里面,即有亲贵,也有功臣,无论是什么人,一旦触犯法律,诸葛亮一律严办,绝不袒护。然而,诸葛亮依法治蜀,绝不是靠简单的严刑酷法,而是建立在教化的基础上,并充满了人文关怀。同为先帝托孤的大臣李严,因为弄权而贻误军机被诸葛亮弹劾流放,在这之后,诸葛亮给李严的儿子李丰,写了一封信,信中诸葛亮诚恳地说明了流放的理由,并希望李丰能够说服自己的父亲,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李严得知后,十分感动。多年以后,当李严在流放地听到诸葛亮逝世的消息,一时悲愤,发病而死。

诸葛亮的法治,饱含了劝善惩恶的一片赤诚,上至王宫大臣夏至黎民百姓,无不对他畏威怀德,心悦诚服。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这是法治的最低层次,百姓道路以目,敢怒不敢言,这是法治的次低层次,百姓口无怨言,依法守法,这是法治的最高层次。心有服意,受罚者刑之而不怨,诛之而不怒,这是先秦法家实践不可能达到的层次。

梁满仓:诸葛亮他这个治理国家,其实我说是儒法融合,融合是有机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沈伯俊: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教化为先,法治为后,执法严明,公正守信。

招揽贤才,依法治蜀,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政通人和,吏风廉洁,巴蜀大地开始呈现一派崭新的气象。现在,正是到了大刀阔斧进行经济治理的时候了,都江堰,这个由秦国李冰父子开凿建设的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无论是岷江出现洪峰还是枯水,它都忠实地把农业所需要的水量,源源不断地送往成都平原,成就天府之国的富庶。

张开勇,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副局张开勇和他所在地,是都江堰管理局,主要工作就是维护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以保证对成都平原超过1000万亩的农田的灌溉。

张开勇:李冰在整个三大布局,三大工程布局是非常伟大科学的设计,但是并不是说他把所有的问题都全部解决了,正因为历朝历代都重视水利、重视都江堰,对都江堰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注入新的材料、新的技术,然后不断的完善。

这一年,有一队1200人的士兵突然进驻在这里,这些士兵是诸葛亮派来专门保护和维护都江堰的,作为水利工程,都江堰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诸葛亮深知这一点。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杩搓和竹篾的结合,杩搓呢,古代修建水利工程,没有现在的钢筋水泥,要以竹篾为兜,内装鹅卵石的,逐层累叠而堤坝,这样的建筑材料,要是遇上特大洪峰,就有决堤的危险,多年的战乱,都江堰已经年久失修,为此,诸葛亮专设堰官,对都江堰加强管理,1200人既是士兵,又是并修护和维护的河工,他们常年驻守日夜巡视,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疏浚。

沈伯俊:诸葛亮的这一举措呢,又被后来的历代王朝仿效、沿袭,这才使都江堰能够2000年来持续发挥功效,所以我们可以说,都江堰这个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李冰有开创之功,诸葛亮维护之功。

在诸葛亮的呵护之下,都江堰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诸葛亮所首设的堰官制度,则一直被沿袭了下来。水利是农业之本,而农业是立国之本,经过几年的发展,蜀汉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粮食连年丰收。晋人左思,在他的《蜀都赋》中,对当时成都平原稻黍千重的景象,有着这样的描述,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

梁满仓:本来四川就是个天府之国,它有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又有了一个很好的政策,这么它的农业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巴蜀地区历来物产丰富,井盐是巴蜀地区最主要的物产之一,东汉末年以来,井盐的生产管理一度混乱,生产效率低下,诸葛亮决定强化食盐官卖政策,增加井盐数量,同时对生产技术加以改进。井盐是只通过挖井汲取地下水熬制而成,传统的熬制方法,用所谓的家火熬制。诸葛亮大力改进和推广火井煮盐的技术,火井就是指天然气井,史料记载,巴蜀地区是最早发现和利用火井的地方。一直以来,火井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诸葛亮对火井的井口进行了改进,使得火井煮盐的效率大大提高,产盐量是家火煮盐的一倍以上,直到今天,四川的火井依然使用火井煮盐。

在四川的长宁、自贡等地,依然有很多古代留下来的盐井遗址,在诸葛亮治蜀期间,蜀地盐井遍地开花,盐,成为了蜀地的重要物产之一,而盐税因此也成了蜀汉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后世称诸葛亮此举为以盐立国。在古代,可以与盐相提并论的,那就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铁,如果说蜀汉政权是以盐立国,那么还可以说蜀汉政权是以铁强国。三国时期,中国的冶铁技术得到充分的发展,百炼钢、灌钢、淬火法等新的冶炼技术,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史书记载,诸葛亮任命精于冶炼的巧匠浦元在汉中铸造宝刀,浦元对淬火用的水要求极高,专用蜀水淬火,一次,他命人从成都取蜀水回来,浦元一试,说里面掺杂了八升涪水,不能用,取之者大惊,立即叩头谢罪,承认因路上不小心,洒掉了一部分蜀水,而参进了八升涪水。浦元用精湛的淬火技术,打造的刀具锋利无比,被誉为神刀,他命人往竹筒里装满铁珠,以刀切之,竹筒应声而断,而他打造的甲胄则异常坚固。

据《南史》记载,浦元为诸葛亮打造的铜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据说,以此甲胄技术,结合南中地区的藤甲,能造出一种既坚固又轻便的盔甲,这种盔甲,就是传说中国软猬甲的原型。沈伯俊:冶炼业它不仅可以制造兵器,更多的它是制造农具,它就促使铁器的运用和推广,所以蜀汉的不仅兵器有名,农具也做得很好。

蜀汉生产的铁器,更多地用于农业生产,这些质地优良的铁质农具,使用起来省心省力,便于精耕细作,有力推动了蜀汉的农业发展。盐业和铁业,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蜀汉经济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蜀汉还有一样更为特殊的物产,这种物产堪称稀世珍品,它不仅是王宫贵族们竞相收藏的瑰宝,皇帝更是拿它作为赏赐臣子的重要赐物,它就是蜀锦。巴蜀之地自古就有养蚕造丝的传统,而蜀地所养成的蚕丝制成的锦,因其工艺精湛、质地坚韧、色华美而闻名天下,故名蜀锦。诸葛亮曾经说过,决敌之资,惟仰锦耳,为了鼓励农桑,诸葛亮亲自垂范,种桑八百株,从事养蚕和织锦生产。为了提高蜀锦的产量,诸葛亮设置了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蜀锦的生产,这样的官员,叫做锦官,正是从诸葛亮开始,蜀锦的生产变成规模化的国家行为,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锦生产在规模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蜀都赋》中说,蜀汉境内桑园遍地,城内大街小巷,家家机杼之声相和,织锦人家千户万户,花纹装饰的织锦斐然成章,经过江水洗濯的织锦色泽分外鲜艳,蜀锦成为了蜀汉的重要出口产品,史书记载,曹操一家祖孙三代,都十分喜欢蜀锦,曾经多次秘密派人来到西蜀购锦,孙权经常用蜀锦来奖励手下的大臣。不仅如此,蜀锦还远销至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伊朗、中东和欧洲地区。蜀锦成为诸葛亮闭关息农,养育民物政策的最重要经济保障。

沈伯俊:当时工匠们集中居住生产的地方叫做锦里,衙门所在地就叫做锦官城,于是乎锦里、锦官城、锦城,变成了成都的别名,今天还在使用。有司盐校尉、有司金中郎将,有锦官,这几个专门官职的设置,再加上前面的堰官,可见诸葛亮是何等的重视巴蜀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方面做好了,就起到什么作用,富国安民,蜀中大治。

公元234年,早春时节,蜀地还未从漫长的寒冷中完全苏醒过来,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这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此时,距离刘备托孤已经十一年,这十一年,诸葛亮倾尽全力治理蜀汉,蜀汉的国力已经全面恢复。这十一年,蜀汉经历了一次南征,四次北伐,抵御了一次魏国的侵略。前四次北伐,蜀军都没能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现在,诸葛亮即将再次踏上征程,北伐曹魏。难道这位著名的军事家,真的可以消灭人口和军队数量已经五倍于自己的曹魏政权,从而复兴心目中的大汉王朝吗。早在第一次出征之前,诸葛亮曾经上疏后主刘禅,表达新址,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其存亡之秋,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边,并加以阻止,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深追先帝之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楼劲:这个时候他《隆中对》当时的那种理想,应该说已经离它实现,是越来越远,已经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明知道我就是能够延长它的运作而已,不可能再实现我的预定目标,但他依然坚定地走到了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蜀汉建兴十二年二年二月。诸葛亮举全国之力,亲率十万大军,由斜谷口向北进军,早已得知消息的魏军统帅司马懿,在渭水之滨五丈原率领大军严阵以待,汉军与魏军对峙于五丈原,跟前几次交战一样,司马懿依然采取严防死守的战术,只是死守,决不出战,任由诸葛亮派人到魏军阵前百般辱骂,魏军将士个个愤恨,人人引以为奇耻大辱,司马懿就是坚决不战。汉魏两军在渭水之滨相持数月,最终诸葛亮无计可施,进退两难,终于一病不起。重病中的诸葛亮知道,自己命数已定,北伐难成,弥留之际,专程成成都赶来的尚书仆射李福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可继任,诸葛亮说蒋琬再任,李福又问,蒋琬之后有谁可任,诸葛亮说费祎可任,李福第三次问话后,诸葛亮再也没有说话。此时的五丈原正值深夜,传说中诸葛亮病逝之际时,一颗流星划破长空,从东北落向西南,由大而小,落在了诸葛亮的军营之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时代著名的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知识分子和贤臣诸葛亮,怀着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未竟之志,离开了这个纷乱的世界。

梁满仓:他是生于乱世,他亲眼看到乱世给人们带来的种种灾难,他所追求的兴复汉朝,不是东汉末期的、桓帝、灵帝的、黑暗的、四分五裂的汉朝,他是追求的是光武帝刘秀初建东汉的,那种统一蓬勃的,欣欣向荣的汉朝。

楼劲:这就是为理想而死,为信念而死,为承诺而死,这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从普通老百姓、还是大家这个角度来说,都是最为可贵的品质。

自诸葛亮逝世以来,千百篇诗文讴歌他,无数的百姓颂扬他,遍布各地的文物古迹,死而后已。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一批批仁人志士,沿着他的足迹,继承他的遗志,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沈伯俊:诸葛亮的品格,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一是忠贞,这个忠是忠于理想、忠于事业,加以升华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而是智慧,这种智慧是大智慧,这种智慧还包括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以及更深刻的人生智慧。

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忠诚、敬业、自强、公正、廉明、勤政、淡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贤臣的所有美德集于诸葛亮一身,成就了诸葛亮的伟大人格和精神魅力,成为所有时代衡量为官者贤愚忠奸的标尺。虽然诸葛亮的肉体生命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生命光耀千秋,诸葛亮的名字,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全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深深影响着今天,乃至明天的中国社会。

有着千古第一忠臣的诸葛亮,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诸葛亮被称为封建时代的第一忠臣,这个“忠”,内容其实很丰富,不是对刘备父子的“私忠”,诸葛亮的“忠”是“公忠”“大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这是诸葛亮的“忠”。

一、活在人民心中

诸葛亮,蜀汉丞相,史书中称他为“伏龙”,小说中称他为“卧龙”。龙,《说文解字》说: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诸葛亮已经离世近1800年了,世人对他的纪念和评论从未间断。《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归葬定军山不久,蜀汉各地民间祭祀诸葛亮活动便开始,各地纷纷向朝廷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但这与礼制不符,所以朝廷没有批准。根据汉朝礼制,臣子当配享太庙,也就是列席于帝王庙堂里,祭祀应前往太庙。诸葛亮不是帝王,为他立庙不符合礼仪。

太庙庄严,普通百姓又去不了。于是,当时有很多百姓在清明节以及诸葛亮祭日等节令时在道路边私祭。《襄阳记》记载:“百姓遂园时节私祭于陌道。”这种民间祭祀活动越来越多,蜀汉步兵校尉习隆、尚书郎向充便上表后主,再次请为诸葛亮立庙祭祀。蜀汉景耀六年(263),后主刘禅下诏为诸葛亮立庙于沔阳,这就是今天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也是全国最早的官立武侯祠。沔阳武侯祠新建不久,曹魏镇西将军钟会便率军攻占了汉中。虽是敌对的双方,邓艾对诸葛亮也相当尊敬,特意到武侯祠祭祀,命令全军将士不得在诸葛亮墓地附近放牧砍柴。

后来,为诸葛亮立庙祭祀之风由沔阳传到汉水中游的襄阳以及蜀中各地,诸葛亮曾生活过、去过的地方,大都修建起武侯祠。保存至今的武侯祠就有十多家,这在古代名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西晋泰始十年(274),《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向晋武帝进呈《诸葛氏集》,其中说到百姓对诸葛亮的追思,说梁州、益州的人,“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粱、益之民,咨述亮者,富犹在耳。”这种风气一直沿续到以后历代,晚唐时孙樵云曾说,诸葛亮已经死了500年,百姓对他的思念和纪念仍然很隆重。在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文中,也多次提到清明节汉中等地对诸葛亮的民间祭祀。



与祭祀活动相映衬的,是有关诸葛亮的民间传说逐渐盛行。《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诸葛亮去世前一年,江阳到江州一带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坠水而死的有上千只,民间认为这是孔明身死五丈原的预兆。 有一本叫《异苑》的杂著,说蜀郡临邛县有一口火井,汉室兴盛时火焰旺盛,到后汉桓、灵之际,国运渐衰,火势也渐微。后来诸葛亮到这个地方看过一眼,火势立即恢复了旺盛,诸葛亮死后,这口火井随之渐弱,到蜀汉灭亡的那一年,人们把火投进去,火井反而灭了。

在大量民间传说中,诸葛亮都是智慧的化身,他能逆知数百上千年的后事,比如隋唐时期流行在滇、黔一带的故事,说孔明逆知隋朝大将史万岁远征云南的事。《蜀古迹记》中记载了诸葛亮准确预见了800年后北宋曹彬入蜀欲毁武侯祠等离奇传说。《蜀破獍》中记载诸葛亮竟能预知明末清初张献忠拆毁成都东门锁江桥塔而后殒命。这些传说折射出一种心理倾向,表现出历代百姓对诸葛亮的尊重和神往。

二、地位崇高

与民间私祭盛行一样,历代朝廷都给了诸葛亮以很高的地位。在晋朝,封诸葛亮为武兴王。在唐朝,封诸葛亮为封武灵王,并赐庙。由于李靖等人的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被大家公认,唐朝设武庙,从历代军事家中选出10位,称为十哲,入祀于武庙,整个汉末三国乃至两晋只有诸葛亮一人入选。

到了宋朝,赐诸葛亮英惠庙,加封号仁济。宋朝沿袭唐朝设武庙的做法并扩充了享受祭祀者的阵容,把张辽、邓艾、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杜预、羊祜等汉末三国名将扩充进来。但上述三国名将的等级为七十二将,而诸葛亮仍然是十哲之一。宋朝还在定军山武侯墓置守冢三户,以表彰其功德。

元朝,追封诸葛亮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明朝初年,朱元璋钦定帝王庙,从历代选从祀名臣37人,其中就有诸葛亮。清朝不但下令将许多纪念诸葛亮的胜迹古祠加以整修建新,供人瞻拜,而且每年春秋祭祀孔庙时以诸葛亮从祀。



三、拥有众多重量级粉丝

在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评价方面,历代以来也都有过热烈的讨论。有人做过统计,至今保存的截止清代以前关于诸葛亮的评论、考证等有400多篇,涉及180多人。其中包括:晋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乾隆等帝王;程頣、朱熹、王夫之、章太炎等学者;李白、杜甫、苏轼、陆游等文学家;岳飞、文天祥等爱国将领。他们几乎都是诸葛亮的“粉丝”,对诸葛亮的评论,范围之广、规格之高在三国历史人物中首屈一指。

《三国志》对诸葛亮的评价较早也较为全面,肯定了诸葛亮的治政才能,对于他公正、勤勉的品德更是给予大力推崇。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是诸葛亮的崇拜者,司马炎曾与属下讨论诸葛亮治国之策,对诸葛亮的才能和品德非常钦佩,感叹道:“我要是有此人来辅佐,哪能像现在这么累?”

诸葛亮年轻时自比管仲、乐毅,《艺文类聚》收录西晋张辅所作《乐葛优劣论》,对乐毅和诸葛亮二人文治武功方面的表面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诸葛亮有文武之德,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又恩泽布于百姓,他的历史地位不仅比乐毅高,更可以与伊尹、姜尚相比。东晋南渡,君臣常叹“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所以心中常思念两汉,对于诸葛亮辅弼蜀汉、抗拒北方曹魏政权的事迹给予推崇,常产生“再生孔明”的愿望。南朝因为与蜀汉同姓,又同属偏安一隅,所以对诸葛亮的推崇又更进一步,前秦的符坚遇到王猛,曾以刘备与诸葛亮的遇合相比拟。

隋朝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国家重新走向一统,面对百废待举,渴望尽快恢复秩序,诸葛亮的治蜀经验受到大家的重视,对诸葛亮的治国能力给予高度评价。唐朝虽然以曹魏为正统,但仍然把诸葛亮看作是忠臣、贤相,备受尊敬和称颂。一向主张以史为鉴的唐太宗李世民多次与臣下讨论诸葛亮,对他的治政、治军才能给予很高评价,希望总结诸葛亮留下的经验,对于当朝治政有所帮助。《新唐书》记载,李世民曾经问群臣:“魏征和诸葛亮哪一个更优秀?”有人回答说诸葛亮才兼文武,魏征比不了。唐太宗不同意,认为魏征更胜一筹。李世民当然有褒举当代人的意思,但从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其实分量也很重。

宋朝主张重文轻武,但文治不行、武功欠佳,大家对诸葛亮又产生了新的关注,各种评价数量明显增加,司马光、程頣、朱熹等对诸葛亮多持推崇歌颂的态度。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采用《三国志》《晋书》的记事和议论,对诸葛亮多有很高评价。程頣认为诸葛亮是明哲君子,如果不死,再有3年就可以灭掉魏国。朱熹更将把诸葛亮和禹、汤、颜子、孟子相提并论,认为诸葛亮“天资甚美,气象宏大”。



元明清以后,由于话本、小说、戏剧等艺术的兴起,诸葛亮的形象逐渐圣贤化、神仙化。清人毛宗岗评诸葛亮为古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说诸葛亮与管仲、乐毅比才能更强,与伊尹、姜尚相比,兼有他们二人的才能。康熙皇帝赞叹道:“诸葛亮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做为人臣,也就是诸葛亮能做得到。”乾隆皇帝还亲自撰文《蜀汉兴亡论》,对诸葛亮推崇备至。由于有皇帝的的倡导,为诸葛亮编纂文集、以诸葛亮为题著书立说在清代成为风气。

四、质疑声也一直不断

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一样。《三国志》在高度肯定诸葛亮的同时,也指出诸葛亮军事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关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对后世影响很大。《三国志》的作者陈寿30岁后到晋朝作官,作为晋臣,他自然有忌讳的顾虑,指出诸葛亮的不足是可以理解的。《华阳国志》评论诸葛亮虽然个人能力突出,但也指出:“诸葛亮虽资英霸之能,而主非中兴之器。”

晋朝人孙盛曾评论诸葛亮刑法峻急,但对于法正等人却有失纵容,得出诸葛亮失于政刑的结论。南北朝时崔浩曾作《论诸葛武侯》,对诸葛亮提出全面批评:不仅认为他军事才干平平,而且不合时宜,看不清当时的大局,同时又严威切法,个人品德也无善可陈,崔浩认为诸葛亮不能与管仲、萧何相提并论。崔浩可能是全面否定诸葛亮的第一人,但他的文章充满了论点,缺少论据和说理,只是一味否定。宋朝时,苏轼、苏辙父子在对诸葛亮称颂的同时也有一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诸葛亮北伐决策失当以及治蜀政策不足等方面。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玩火的高手吗?

俗话说得好,玩火自焚。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生计谋除开火依然是火,从初露锋芒的火烧博望坡,到赤壁大战,到火烧藤甲兵,到火烧葫芦谷。诸葛亮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与火的深厚感情。

火,是苍天的恩惠,也是神明的代表,只可敬奉,不能玷污。假如用得适当,它便是文明行为的特使,相反,则是粗暴地毁坏。若是用以竞技场杀伐,变成逞能斗狠的专用工具,那么就必然是人类的灾难了。几乎天命不可违,古代人自然搞清楚在其中的大道理,往往《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将“火攻篇”放进靠后乃至再靠后的部位。只不过便是告知为将者,几乎防范未然,不上迫不得已,随便不能用这类灭绝人性的计谋。

但在《三国演义》中,很多人却与“火”结上了深厚感情。尤其是大将,大多数是作死的大神。纵览三国尺寸战争成千上万,“火攻”一直离不了上下,就算是最著名的“三大战略决战”,最后获得胜利的重要之处,一样没有离得开一个“火”字。从卧龙山被赵云的一把火烤醒逐渐,诸葛亮也就和火结上了缘。第一次博望坡,第二次新野,火烧赤壁,到蜀汉转折点战火烧连营,这次战争尽管和诸葛亮没有关键的关联,可是诸葛亮在蜀汉角色转换的一个导火线。

说起诸葛亮最开始的这把火,也依然是灶具里的“文火”,只在炉中烧,范畴并不大,伤害也小。赤壁大战就不一样了,那就是一场大火。

本书逐渐暗示着诸葛亮生没多久矣的战争,火烤孟获,诸葛亮人体显著衰微的战争,火熄上方谷。乃至连诸葛亮临终也命系油灯上的火。从大火到一盏微暗的灯油,诸葛亮的一生和火联络在一起,火也变成诸葛亮人生道路每一个转折点的代表和隐喻。初露锋芒,应对曹操大军的来临,先烧博望,再烧新野县,以一片断壁残垣和成千上万曹军生命换得了最后的获胜,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拾。但胜则胜矣,则是不武,也非上上之策。但诸葛亮的俩把火,不但开辟了执行火攻的先例,也为之后蜀汉迈向没落埋下了深深悬念。

自然,这次大火也并不是没什么好处。最少,也使我们懂了一个大道理:英明领导最好是骗。即便如此,曹操依然是没有觉悟。与袁绍大军僵持官渡,什么办法都用了,便是不可以动得袁绍一丝一毫。直至许攸进到曹操那边,曹操才如梦方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操总算把烧向自身的那把大火引到了袁绍的军营生活。乌巢烧粮,声东击西。

此后,强劲的袁绍集团公司一蹶不振,并迅速迈向亡国。说起烧得最厉害的那把火,毫无疑问依然是来源于江东区的陆逊。可能是刘皇叔从未尝到被别人烧的味道,为给关云长复仇,倾全国各地之手,大军贴进,连营千里。他搞不懂,大火不是长双眼的,能够烧曹军,能够烧袁绍,一样还可以烧他刘皇叔。这次大火,不但烧毁了刘皇叔的自尊心,也烧毁了蜀国的江山半壁。羞惭之外,只有在白帝城信赖丧事。

这次战争,西蜀大败,吴国大胜。而执行这一计谋的东吴名将陆逊一样没有落个一个不得善终。之后,由于参加皇太子之战惹恼曹操,此后再也不会获得器重。这还算不上,曹操隔三岔五就需要派人前往大骂陆逊。最后,陆逊忧愁过多,含恨而亡。夷陵之战,全民公主被别人杀死了,诸葛亮也不愿再用火攻了,很有可能也是感觉太残酷,恐折寿元。但诸葛亮之后才意识到,置身那一个部位,有时候也会身不由己。没多久,南王孟获谋反,诸葛亮想要归顺其心。但孟获是个野蛮人,堵塞处事。诸葛亮连赢几阵以后,却遭受孟获的秘密武器武器装备藤甲军。

这种无坚不摧的东西,没有其他方法,唯有对火很在乎。迟疑再三,诸葛亮依然是不太甘愿地采用了火攻。最终,藤甲军是破了,却也是民不聊生,逝者诸多,竭尽惨象。火都玩到这类水平,也让诸葛亮若隐若现觉得了史无前例过的害怕和无可奈何。但竞技场残忍,一直无法掌握,之后的上方谷一战,又让魏军死伤无数,诸葛亮父子俩也差点儿送了生命。好在苍天有眼,就在大火奔涌之时,却骤降暴雨,将火吹灭,魏军九死一生。应对天降的暴雨,诸葛亮喟然长叹,天时这般,真的是不可以再作死了。

玩火者必自焚,诸葛亮一生谋于火攻最后也落个个因火而亡的结果,可谓是冥冥中已有天时。

三国中,诸葛亮有五次火攻之战,第一次是博望坡,第二次是新野,第三次是火烧赤壁,第四次是火烧藤甲兵,第五次是火烧上方谷,可以说是用火高手。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玩火的高手,最经典的就是火烧曹营大军,让曹操的海上军队一溃千里。是的,因为他有很多的计谋都和火有关,而且效果都非常的好,也是非常的厉害了。是玩火的高手,而且在三国演义当中还有草船借箭的一个故事,可以看出它是会利用天时地利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诸葛亮很多计谋都用火,他到底为什么那么喜欢火攻呢?

俗语云:玩火者必将自焚。

火,用的当,便是文明的创造者,使用不当,就会成为灾难的象征。

《火攻篇》在《孙子兵法》中,排在最后几篇,无非是想告诉后来人,火攻最好不用,水火无情,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千万不要使用。

《三国演义》中,很多的计谋都是和“火”结下不解之缘。很多大将都是玩火的高手。其中最著名的是诸葛亮的三大战役,第一次施计火烧博望坡,第二次火烧新野,诸葛亮的成名战火烧赤壁,最后到蜀国由盛转衰的战火连烧敌营七百里(虽然和诸葛亮直接联系较少,但是却是诸葛亮在蜀国地位转变的重要事件)。诸葛亮,一生与火结缘,火烧孟获,然后最后什么终结的时候也是一盏油灯。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面对曹操的大军,他烧博望,又烧新野,以残垣断壁和曹军无数将领的性命来换取成功,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胜则胜亦,但是却有不武之态,也非上上策,从人道的角度上说,火攻确实太霸道。开创了蜀国由衰到兴盛,也预示着蜀国的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

赤壁之战,曹操可以说是引火上身。连环计,收诈降书,最终引得八十万大军葬身火海。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周瑜却成就千古之名,然最后却不得善终,英年早逝。

随后,与袁绍的对战中,曹操又将这把大火引向了袁绍。许攸进曹营,点醒曹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乌巢烧粮,釜底抽薪。

接下来是江东的陆逊,刘备为给自己兄弟报仇,倾全国之力,大军突进,联营百里。他没有清醒,大火可以烧曹操,可以烧袁绍,当然也可以烧他,于是,又一场大火来了,烧掉了刘备的自尊心,也烧掉了蜀国的半壁江山。后,白帝城托孤。

南王孟获造反,诸葛亮意欲归附其心。但孟获是个野蛮人,不通事理。诸葛亮连胜几阵之后,却遭遇孟获的杀手锏武器藤甲军。这些刀枪不入的玩意,没有别的办法,唯独对火很在意。犹豫再三,诸葛亮还是不太情愿地采取了火攻。最后,藤甲军是破了,却也是生灵涂炭,死者众多,极尽惨状。

“浪花淘尽英雄”,说的最多的也是诸葛亮。”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就是最好的注解。

这是因为火的威力比较大,通过火攻,可以进行大范围的歼灭敌人,取得良好的攻击效果,在当时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这种大范围歼灭敌人的方法成为了他的首选。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