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凶宾军嘉分别是什么,属兔人宜配什么属相

吉、凶、军、宾、嘉,礼仪之邦的根本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礼”。“礼”是指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中国古代礼仪内容繁缛,《礼记》中即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为便于了解和掌握这些礼仪,大致在春秋战国时,人们逐渐按照这些礼仪的内容,进行了类型的划分。这就是《周礼·春官·大宗伯》篇记载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礼仪类型,统称“五礼”。汉代以后,历代的国家礼制虽有所演进和变化,但基本上都围绕这五礼的系统进行礼制建设。

一、“事邦国之鬼神示(祇)”的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祇qí)。”由此可知,吉礼就是祭祀鬼、神、示(祇)的礼仪活动。所谓鬼,指人鬼,即祖先的鬼魂;神,指天神;示(祇),指地祇,即地神。如

吉礼包括对上述天、地、人三界神灵进行祭祀的各项礼仪,如郊祀(祭祀天、地)、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蚕、祭天子宗庙、释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祭高禖等。祭祀的神灵也种类繁多。《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物、先王等。今天北京尚存的天坛、地坛,就是明清时期皇帝举行郊祀礼,祭祀天、地的场所。(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祭天的天坛为圆形,祭地的地坛为方形)


天坛

二、“哀邦国之忧”的凶礼

凶礼,是指遭遇到凶丧祸患时,人们相互间进行的哀悼吊唁、救济抚恤的诸礼仪的总称。《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先秦时期已实行五种类型的凶礼:“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三、“亲邦国”的宾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的诸礼仪的总称。西周时,宾礼是天子和诸侯王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相互来往时实行的礼仪规范。秦汉以后,宾礼则成为中央与地方官员、中国与外国之间相互来往时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了主要为诸侯国国君或诸侯国国君所派的使者拜见天子的八种宾礼:“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頫曰视。”

中国传统的相见礼,一般是作揖或跪拜。


清末学堂,学生向老师作揖

随着欧洲列强的崛起,清朝与欧洲某些国家的来往日益频繁,宾礼的形式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最初,中国传统的跪拜皇帝礼仪与欧洲交际礼仪可以变通,混杂并用。乾隆末,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抵华。双方围绕究竟是用中国传统的跪拜礼,还是欧洲交际礼觐见清朝皇帝,发生了激烈争执。最后经协商,由乾隆皇帝颁布特旨,采用西礼行礼。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日衰。与英、法、美、俄等列强发生冲突时,统治者又往往屈膝求和,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因而,西方列强使节凭借强大实力,在交往使用礼仪问题上,态度日益强硬。咸丰、同治两朝,清廷与各国来华使节都为入觐礼仪采用华礼、西礼的问题而屡屡发生争执。

同治十二年(1873 年),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臣联合向清朝皇帝呈递国书。他们要求采用西礼,特别是采用西方国家官员觐见君主的三鞠躬礼行礼。清朝一些大臣激烈反对这一提议,李鸿章力排众议,主张应遵循“礼与时变通”、“酌时势权宜”而制礼的原则,大致接受西方使节的要求。经过磋商,最终,上述国家的使节改用五鞠躬之礼,觐见清朝皇帝。皇帝接见外国使节,赐予茶、酒,以示恩自上出。这表明,中、外双方各有变通,采取了一种折中的行礼方案。此后,外国使节觐见清帝,行五鞠躬礼,成为定例。

四、“同邦国”的军礼

军礼是指军旅操演、征伐叛逆不服者等与军事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诸礼仪的总称。

军礼起源甚早,据考古发现的甲骨文有关记载表明,商朝时,已经实行君主郊迎胜利凯旋的军队,在宗庙、社等祭祀神灵的场所,举行献俘告捷的礼仪。这说明,至少在商朝,已经制定、实行与军旅相关的礼仪。

西周时,军礼已经比较系统、成熟。主要可以分为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五种类型。

清朝的田猎礼——“木兰秋狝”,堪称中国古代有效的融、军事、娱乐于一体的典范。木兰秋狝礼一般在每年农历八月举行。皇帝在离京前一天,派遣官员告祭祖庙。至围场后,皇帝与随行的贵族、官员、将士均在野外搭建帐篷宿营。皇帝所处的黄色帐幕,位于行营的中心。围猎开始后,如同作战一样,严明军纪。将士们的举动,皆要中规中矩、前后有序。


(清)木兰秋狝图

秋狝礼毕,行猎者校点猎物,满载而归。举行秋狝礼时,内蒙古各旗、外蒙古喀尔喀四部,及青海、蒙古、等各部的王公贵族,皆不远万里前来朝觐清朝皇帝,参加秋狝礼。清朝皇帝则设盛大宴会,依尊卑长幼之序,盛情款待众王公。通过秋狝礼,清朝统治者不仅满足了享乐之需要,操练、检验了满族贵族子弟的军事技能,而且,通过这一方式,既密切了与周边各部(族)的融洽关系,盛大军容武功的炫耀,又可以有效的消除某些部族反叛、分裂的异心,宣示了清朝统治者对他们拥有不容置疑的统治权。

不过,清朝中期以后,皇帝宗室、八旗贵族子弟多沉溺于声色犬马,“木兰秋狝”也逐渐沦落为单纯的娱乐项目,甚至成为清朝统治者自欺欺人的遮羞布。咸丰十年(1860年)9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不思谋御敌之策,反而率子弟妃嫔文武官员,以“木兰秋狝”为名,仓皇逃窜至热河避难,致使北京沦落敌手,惨遭浩劫。

五、“亲万民”的嘉礼

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庆贺性的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述嘉礼的类型和功能说:“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这些礼仪都在吉祥、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因而称为嘉礼。



唐朝修撰礼典《大唐开元礼》中,嘉礼四十卷,包括五十种具体礼仪,主要有:皇帝、皇太子、亲王加冠礼,皇帝纳后、皇太子、亲王纳妃礼,皇帝、皇后、皇太子受子弟、臣僚朝贺礼,公主出嫁礼,皇帝养老礼,皇帝册命皇后、皇太子、亲王、大臣礼,皇太子与师、傅相见礼,品官及其子婚、冠礼,乡饮酒礼,遣使出使诸藩国、巡视诸州礼等。

古代共有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与()五种礼制

吉礼。
汉礼一般包括五大礼仪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其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三公九卿中的九卿指的是哪些官?他们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呢?

三公九卿制度是秦始皇完成大一统之后所实行的一种制度。在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之后,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的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机构。



秦时,三公主要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总览国家行政工作,有点像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太尉主管军事,有点像今天的军委主席。御史大夫主要是监察百官,有点像今天的国家纪委。到了汉朝,三公又指的是司马、司空和司徒。

接下来说说九卿,九卿指的是常奉、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

常奉

常奉是掌管宗庙礼仪的官员,地位非常高,属于九卿之首。同时,他们还掌管着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还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到了汉景帝时期,便改名为太常。

郎中令

郎中令主要掌管宫殿的警卫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兼着一些其他的工作,包括征讨屯戍、以使者身份策免或策封官吏、参与皇帝的丧葬活动、典校图书、荐举贤良方正等等。

郎中令看着不怎么样,但实际的权力却很大,比如李广就曾经担任过郎中令。

在汉武帝时期,郎中令还曾经改过一个名字,叫光禄勋,后来又叫光禄卿。



卫尉

卫尉是掌管宫门警卫的官员,是统率卫士守卫宫禁之官,隋以后改掌军器、仪仗等事。

我们熟知的《大秦赋》中跟着嫪毐一起谋反的,就有个叫卫尉竭的,有了他的帮助,嫪毐才有底气去谋反。

汉景帝时期,卫尉曾经改名为中大夫令,后来又把名字改了回来。

太仆

太仆掌管着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逐渐转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车府主管皇帝乘坐的车辆,其余皆为主管马厩之官。太仆更重要的职掌是兼管官府的畜牧业。

廷尉

廷尉这个官看着就那么的吓人。是秦汉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诏狱和修订律令的有关事宜。

我们非常熟悉的李斯,在当丞相之前就当的是廷尉。



典客

典客是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的官员,有点像今天的外交部。汉朝的苏武回国之后,当的是典属国,与典客一起处理内外事务。

宗正

宗正主要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这个官就比较牛了,看上去没有多大职权,但实际上还是很生猛的。

按汉代八议制的规定,宗室亲贵有罪要先请,即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而后便可得到从轻处置。同姓王犯法,宗正也可参与审理。

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是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

少府

少府主要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换句话说,少府就是为皇室管理私财和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秦朝的章邯曾经当过这个官。



其实,从设置的这九卿也可以看出,古代皇帝的尊贵非一般人可以想象。守卫皇宫的直接就是两个九卿,就连管理皇帝私生活事务的都可以成为九卿之一。




吉的意思是什么?

释义:

1、吉祥;吉利。

2、善;美。

3、古代祭祀鬼神的礼仪。为五礼(吉、凶、宾、军、嘉)之一。

4、古州名。隋置。唐、五代、宋、清因之。在今江西省吉安市。

5、婚礼,通常包括伴随的庆祝活动。

组词:

吉祥、吉凶、吉剧、吉言、吉星、大吉、吉普

词语解释:

1、吉普

英语jeep的译音。一种轻便而坚固的中、小型汽车,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首先制造。性能机动灵活,能适应高低不平的道路,多作军用。

卞之琳《曲老五想通了》诗:“他们要再来,开吉普乱撞人,我小心翼翼,不随便出门。”

2、吉祥

指吉利。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白教你们拉一天车,都心里给我多念道点吉祥话儿,别没良心!”

3、大吉

大吉利。

茅盾《子夜》七:“也罢,这是开市大吉!将来我们再干!”

古代五礼指哪五礼?

一般来说,古代礼仪分为五种,即吉、凶、军、嘉、宾五礼。
吉礼是祭祀时的礼节,主要用于祭祀天、地、鬼;
凶礼是对不幸事伯悼念、慰问时的礼节,分丧礼、荒礼、吊礼、衳礼、恤礼;
军礼是军事活动的礼节;
嘉礼是婚典节庆时的礼节,分为饮食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是朝聘会盟时的礼节。

古代共有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与()五种礼制

吉礼。
汉礼一般包括五大礼仪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其中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