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平衡和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如何平衡

阴阳和五行指什么

阴阳指乾坤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乾坤金木水火土。

阴阳平衡技术在养生修炼中的重要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标志,然而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且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生活宜顺应自然规律,身心双修,药食并调,动静结合。要注意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调畅、劳逸适度,主动调适生活起居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改善,从亚健康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中医强调“上医治未病”,其对亚健康的调控正是基于这种防患于未然的考虑,防微杜渐、提早干预、截断扭转,防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科学平衡的膳食结构,适度的体育锻炼,合理的生活方式,形式多样的治疗方法,各种手段都是中医调控亚健康的重要内容。
针刺艾灸、热敷熏蒸、推拿按摩等外治法均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平衡阴阳、调节气血、促进局部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的功效,从而起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阴阳平衡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了。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
你看,当今社会,领导们都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另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
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所以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药存在一样。

五行阴阳不平衡是什么意思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阴阳不平衡,就是阴阳平衡的消长转化不能保持协调了。

...我有点疑惑,治病救人中,是从五行着手还是阴阳平衡着手。

按实际入手 一般现在都是五行阴阳论 调和的说法 不单一分开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的相生相克
谁生谁,谁克谁?
有特定的顺序吗?
答:有.
五行的相生: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循环不止
五行的相克:金--木--土--水--火--金--木--土--水--火...循环不止

五行如何相生相克?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