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结婚吉日黄历查询,2022年黄历查询结婚吉日
2022年4月结婚的黄道吉日?
2022年4月结婚吉日有4号,5号,7号,14号,17号,19号,26号,29号!
附:结婚选日子六大禁忌
1、避开高峰期
如果选在生意火爆的季节和时间,例如每年的婚礼旺季,九、十、十一月份,好日子供不应求,婚宴和场地费用自然偏高。因此,在挑选婚礼日期时一定要先了解你们所要举办婚礼的城市的婚礼高峰期、高峰日,避开这些高峰日期,不仅可以省钱,婚礼质量也更有保障。
2、避开新娘经期
如果婚礼当天正好是新娘的月经期,那将是一件让人烦恼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让婚礼日期避开新娘的月经期。
3、避开父母生辰
在传统命理学中,父母生辰不应与结婚吉日相同,即是父母生日的那天不宜嫁娶。
4、避开三娘煞和杨公忌的日子
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她不能出嫁。基于报复心理,三娘就与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不宜结婚。人们都说,杨公的遭遇全部都是应在他自己说的丑话上。此后,人们便忌说丑话,一时说了出口,也要吐一口唾沫再说过一句好话。同时,十三这个数也被认为是个不祥之数。
5、避开农历三七九月
按照老传统的说法,选吉日最好避免在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这三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但这些讲究也不是绝对的,最重要的还是根据当地婚俗、长辈意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婚期。
6、登记与结婚仪式日期
如果你决定将注册与结婚仪式的日期分开,最好这两天都是择日行事。如要取舍的话,便应以进行迎亲及摆酒的传统礼仪当日为准,选在吉日举行,因为传统上这天才是真正的结婚日。
2022年6月8日结婚黄道吉日
2022年6月8日结婚是黄道吉日。
结婚吉日针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尽管在结婚之前,人们并不会有过多的思考,可是如果碰触到了与我们婚姻相关的难题,依然需要立即的思考周全的。
老黄历宜忌:
【宜】: 出行 纳采 开业 开工 订婚 搬家 开张 安葬 嫁娶 旅游 开市 入宅 结婚 启钻 领证 移徙 订盟 祭祀 祈福
【忌】: 破土 动土
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迷信。
2022年11月份结婚黄道吉日?
在2022年11月的黄道吉日有这几天,2022年的11月1日,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3日,11月14日,11月21日,11月22日,11月25日,11月26日。这些都是属于不错的结婚吉日。
20225月份结婚黄道吉日
2022年5月20日。
每年五月份最适合结婚的日子,当然是5月20号了。因为5月20号就是520,而520就是谐音我爱你的意思。
选择这个日子来举办婚礼的话,会在一生中留下非常深刻的记忆的。我有一个朋友在民政局工作,他跟我说,每年的5月20号啊,那来登记结婚的人可是络绎不绝。他们这些工作人员也会想尽各种方法人性化来满足大家的要求。
2022年开工黄道吉日
经查询天气万年历网5月26日、5月27日、8月12日、11月18日等宜开工。
公历2022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廿六,星期四,冲鸡(癸酉)煞西。宜出行、动土、出货财、结婚、立券、纳采、栽种、出行、开工、纳畜、开张、嫁娶、开市、开业、动工、立碑、交易、纳财等。
公历2022年5月27日,农历四月廿七,星期五,冲狗(甲戌)煞南。宜开工、动土、安床、结婚、纳采、开市、开业、领证、入宅、破土、栽种、搬家、出行、安葬、挂匾、嫁娶。
公历2022年8月12日,农历七月十五,星期五,冲兔(辛卯)煞东,宜生子、求嗣、祈福、起基、动土、开工、出行、开张、旅游、开市、开业、动工。
公历2022年11月19日,农历十月廿六,星期六,冲马(庚午)煞南,宜安床、造畜稠、开工、搬家、祈福、开张、开市、开业、动工、移徙、纳财、交易、立券、生子、求嗣、开市、纳畜、动土、入宅。
2022年最好的黄道吉日
2022年最好的黄道吉日是4月2日。
农历三月初二,星期六,冲兔(己卯)煞东。
【宜】破屋,祭祀,治病,馀事勿取,坏垣,提车。
【忌】动土,破土。
【地母经】诗曰:太岁壬寅年,高低尽得丰。春夏承甘润,秋冬处处通。蚕桑熟吴地,谷麦益江东。桑叶不堪贵,蚕丝却半丰。更看三秋里,禾稻穗重重。人民虽富乐,六畜尽遭凶。卜曰:虎首值岁头,在处好田苗。桑柘叶下贵,蚕娘免忧愁。禾稻多成实,耕夫不用忧。
黄道吉日的含义:
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国人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这种择吉文化自古以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