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第二卦初九爻详解,周易第2卦详解
周易,初九,九二,初六,等等何解呀?
帛书《周易》卦、爻的变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是以上卦、上爻为基础开始变化的,上卦是其分组、变化的基准。
今日传世《周易》凡言卦,其卦形之下皆曰:乾下乾上、坤下坤上、震下坎上、坎下艮上……先下而后上;其言爻,皆是从最下之爻开始,谓之“初九”、“初六”,继以“九二”、“六二”……最上之爻为“上九”、“上六”。虽然帛书《周易》的卦、爻辞,其“初九”、“初六”亦是自最下之爻始,而终于最上之爻,曰“上九”、“上六”。但是其变化的基础已经转为上卦、上爻,这表明帛书《周易》上卦、上爻的地位开始突出。同时,帛书《周易》卦形之下未有乾下乾上、坤下坤上、震下坎上、坎下艮上……的解说,亦或者可以从一个侧面淡化下卦、上卦的先后顺序。
《说卦》之言爻,“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皆是以下爻为先。而帛书乾、艮、坎、震、坤、兑、离、巽的排序则是依阳爻由上而下的变化:乾为纯阳之卦,艮最上之爻为阳,坎上数第二爻为阳,震最下之爻为阳,……。
为什么要以上卦、上爻为变化的基础?我倒不认为这一定有逻辑或者义理的根据,而可能完全出于偶然的巧合和个人的偏好。就像传世《周易》一直表现出来的下卦、下爻的优先一样。从卦形的本身来看,上卦、下卦,上爻、下爻具有完全对称和一致的特性,比如我以“下爻”为先,则可以说“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但若以“上爻”为先,则可以说“艮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帛书《周易》形成父、少男、中男、长男、母、少女、中女、长女的顺序,京房“八宫卦” 形成父、长男、中男、少男、母、长女、中女、少女的顺序,其原因或者在于:帛书《周易》偏爱“上爻”,故其以上爻为阳之艮卦先,京房述《说卦》之序,故其以下爻为阳之震卦先。
至于帛书《周易》以上卦为基础领起八组卦,也许也只是出于排卦人的偏好。邵雍作“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其横者下卦相同,纵者上卦相同,未知其以孰者为先,孰者为后。
《易经》中关于乾坤两卦的原文及翻译?
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初九爻是什么
八挂是有六跟——和- -组成的
其中最下面哪根是——就是初九爻
《易经》中的“初六,初九”“用二,用六”等等是什么意思?
看看楼上的一群复制党,我就蛋疼,我给你简单的讲讲。
1.易经有阴阳爻(yao)
一
为阳,用数
九
来表示;
--
为阴,用数
六
来表示。而六十四卦中,每一卦有六爻,,从下到上,分别是初爻,二爻,三,四,五,六(也作上,尚)。
2.再用位置跟阴阳数结合就得到了所谓的初九,九二,九三等等。这里要注意初爻跟六爻(上爻)一般就会写成初九或者初六,上(尚)九或者上六。
3.这里还有个用爻的概念,就是哪个爻位有用,哪个爻位变动,这一爻就要对应它的卦辞来看,比如初爻是用爻,你就要看初位,如果是乾卦,你就看乾卦之中初九的卦辞。
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再帮你斟酌哦
易经卦象之前的 九六 初九等数字是什么意思
每一卦都有六爻,爻数从下往上数,第一爻在最下面。六代表阴爻,九代表阳爻,第一爻和第六爻,代表阴阳的六九在后面,分别称为初六(初九)和上六(上九),而中间二三四五爻,则代表阴阳的六九在前面,分别称为九二(六二)、九三(六三)、九四(六四)和九五(六五),你说的六九和九六都是不存在的。每一卦开始都是整卦的卦辞,而后面初六等之后的,代表各爻的爻辞。
周易中乾卦九二初九九三等是什么意思
这是六爻卦对每一爻的称法,不止限于乾卦。
六爻卦从下向上,为一至六爻。
如果为阳爻,就是一横,那么就称为九,九为阳
如果为阴爻,就是断开的横,那么就称为六,六为阴
而第一爻,就是最下面一爻,则称为初六或初九,向上则依次称为九二、九三……,六二、六三……,六爻则分别称为上九或上六
以未济卦为例,从下向上分别为:初六、九二、六三、九四、六五、上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