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龟术占卜法,三种最简单最准确的占卜

梦之无限的章节目录

罪恶都市 生死追逐
[分卷阅读]
本卷共44889字
第001章:奇迹空间 梦想为名
第002章:混乱都城 杀戮威胁
第003章:困锁之躯 执念突破
第004章:黑色笔记 潜入迪厅
第005章:剧情主角 汤米疯狂
第006章:杀手迷情 爆炎飙车
第007章:强势火力 剧情武器
第008章:警方战斗 三波袭击
第009章:险险回归 个人房间
第010章:无限选项 能力兑换
第011章:七天之期 回到现实
第012章:深巷鬼影 红绿冤魂
第013章:地狱列车 通向死亡
第014章:猛鬼危机 黑色巨镰
第015章:绿火焚身 圣魂附体
降妖除魔 东西斗法
[分卷阅读]
本卷共80529字
你是否听说过很多民间流传的离奇故事?是否对故事里的那些身怀异术的能人心生向往?散落在民间的身怀异术之人。他们精通卜卦方术,知晓驱鬼,身怀奇门遁甲。潜藏光明或者隐遁黑暗,从古到今,一路相随……
第016章:训练场启 新世界入
第017章:初会道长 三箭之盟
第018章:契约签订 四人团队
第019章:月圆之夜 鬼王降世
第020章:银术显威 圣剑斩魔
第021章:僵尸先生 一眉请求
第022章:女妖踪迹 红溪秘辛
第023章:黑暗祭坛 火烧妖林
第024章:定身金光 十字诛妖
第025章:幻想破阵 银丝傀儡
第026章:魔性疯狂 小镇危机
第027章:纸鹤追妖 血魔凶猛
第028章:神圣庇护 祈祷力量
第029章:圣魂凝聚 兵分两路
第030章:来银赌坊 进入密室
第031章:再战奴仆 推开终门
第032章:金钱啸出 血族现身
第033章:暗夜君王 惊情百年
第034章:都天神煞 兜率八卦
第035章:血月赞美 魔偶化灰
第036章:元神出窍 天地法相
第037章:圣灵骷髅 长生木解
第038章:四强联手 终极毁灭
第039章:清点冰心 破格世界
第040章:再次返回 其为取巧
第041章:高级剑士 重入现实
第042章:世界消息 紫霄天宫
第043章:交易地点 因果预测
第044章:负面表现 不周危机
虚空生无 混乱杀戮
[分卷阅读]
本卷共155477字
无,即为初始、也是终结……因为一个漏洞,导致无数的世界碰撞中,诞生出了这样脱离了梦想空间控制的另类……混乱、毁灭、杀戮……这是潜藏在外表平和下面的必然……没有什么理由……只是想……活下去罢了……
第045章:无的世界 团战开启
第046章:新的队员 小队设定
第047章:动手立威 生物跨海
第048章:神龙现世 独自迎敌
第049章:爆龙罡气 明悟本心
第050章:密龙之阵 七星封神
第051章:屠龙之举 誓言达成
第052章:龙血 国家埋伏
第053章:百枪齐发 风火剑劫
第054章:遇劫苏醒 时间现无
第055章:唐街突乱 钢铁乍出
第056章:袭杀英雄 紫云之力
第057章:变种超人 万磁降临
第058章:合作计划 一切曙光
第059章:金刚狼爪 十字撕裂
第060章:玄元一气 末日战狼
第061章:风暴女神 镭射狂徒
第062章:黑色闪电 天气陷阱
第063章:千凝一剑 屠戮战警
第064章:变种天下 神波异常
第065章:超人归来 全市隔离
第066章:屏蔽金属 精神威压
第067章:富翁宫本 命运光球
第068章:地下密道 唐门双者
第069章:紫红姊妹 御姐罗莉
第070章:异能机器 双主脱离
第071章:圣战突入 宫本和议
第072章:变种末路 氪石消除
第073章:万磁陨落 灵魂悲歌
第074章:世界震惊 暴血双行
第075章:神威三式 海狱山岳
第076章:弑师弑父 拳意崩溃
第077章:九阴神爪 赤剑中华
第078章:血炎真火 圣心清冰
第079章:拳意无双 外星科技
第080章:绿玉裁决 刺攻双杀
第081章:巫师学徒 科学魔法
第082章:隐身斗篷 红樱初现
第083章:乾坤寂灭 黄金刀气
第084章:黑暗封印 魔仔公牢
第085章:烈火剑法 封印之剑
第086章:心血急速 圣魂铠甲
第087章:金光晨曦 血漫苍穹
第088章:龙之战争 宇宙天晶
第089章:神罚阵开 黑洞化雷
第090章:镇城神管 鹤蚌渔翁
第091章:冰雪消融 血女自刎
第092章:恶魔天使 时光机器
第093章:冥途开启 死神降临
第094章:神性抽取 身心俱疲
第095章:核谐威武 收获丰富
第096章:至高斗气 分属强化
第097章:记忆回潮 时空逆流
第098章:莫名封印 梦想威压
第099章:鬼居疑点 龙参血转
第100章:东方神木 春风化雨
第101章:八卦跆拳 霸下龙力
第102章:南茅北马 火神借法
天地龙虎 论道功夫
[分卷阅读]
本卷共126199字
功夫梦,国人们的期盼。不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养气之说,同时融合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宇宙的参悟!
第103章:六天会议 扭转乾坤
第104章:无名伤害 世界改变
第105章:警局风云 地图资料
第106章:音障难破 登临昆仑
第107章:半神武学 宗师书册
第108章:护佑其女 剧情展开
第109章:二泉映月 神经侠侣
第110章:坦克大战 英雄无敌
第111章:终极霸王 鹰眼枢纽
第112章:树木之灵 绿野仙踪
第113章:杀云满天 邪神破封
第114章:三强会战 金钟音龙
第115章:南星十字 一间战纹
第116章:古寺梦遗 佛问珈蓝
第117章:磁场转动 无间面具
第118章:达摩神剑 黑衣神人
第119章:离火玄冰 任督二脉
第120章:半神一怒 监视之眼
第121章:孤星绝煞 逆天一剑
第122章:九阳真经 神秘黑影
第123章:天地同寿 三十三印
第124章:电流推动 海虎无双
第125章:佛光初现 得证神境
第126章:心光法令 佛兵合一
第127章:金棘花开 涅盘大道
第128章:大海无量 凭栏听涛
第129章:黑龙之爪 搏杀天地
第130章:魔导领域 食神武器
第131章:魔角齐断 三方鼎立
第132章:生死轮转 魔佛开眼
第133章:人仙武道 彼女化龙
第134章:地球轴心 天书至尊
第135章:至尊金经 中央维世
第136章:万卷道藏 惊天秘辛
第137章:往生天道 原始力量
第138章:元磁核心 魔种元胎
第139章:亵渎无妄 破碎圣灵
第140章:如来经轮 迎佛西天
第141章:思念之始 功夫完结
第142章:力量低谷 南京开端
碧落黄泉 灵异杀劫
[分卷阅读]
本卷共41881字
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幽冥路现,鬼门大开。当无数的幻想种鬼物穿越世界,出现在了现实之中,会对社会造成则样的影响?其实……我是你的怨念!天黑请闭眼。
第143章:再入紫霄 团队普级
第144章:亡者之地 死国过境
第145章:噬头鬼面 邪乱四起
第146章:山寨七言 红衣女鬼
第147章:如意驱魔 萌爱王道
第148章:独立战场 白蜡纸人
第149章:圣魔战印 禁忌触手
第150章:幽灵战机 隐藏角色
第151章:玄天罗盘 五王座
第152章:紫黑晶刀 屠龙战法
第153章:春雷暴殛 阴神逆反
第154章:飞天金尸 紫金法铃
第155章:斩魄之刃 虚空断魂
第156章:极致大能 苍天之手
末日约会 纵横僵场
[分卷阅读]
本卷共9785字
天地混沌,太初有情!起源神盘古开天辟地后,辗转亿万载,世界突转,伴随着种种异象,最终审判人类的末世到来!你要爱着,就像从未被伤害过。你要相信,就像从未被背叛过。我……必要誓死守护!大家,战在地球毁灭时!
第157章:本源邀请 三极崩坏
第158章:丧尸初现 生化狂潮
第159章:疯狂之鸟 保护黑伞
VIP卷 [订阅VIP章节 成为起点VIP会员]
给本书投月票| 打赏作品
第160章:两界 九极龙阵
第161章:发如泣血 永夜魂兮
第162章:云炼界 此事君为
第163章:幻临四天 魔星将诞
第164章:最终热血 极道毁灭
第165章:奥古斯都 风起浣熊
第166章:蜂巢总部 遗缺致点
第167章:人性使然 心之扭曲
第168章:细胞原液 总指挥处
第169章:尸王进化 烈焰神镇
第170章:记忆念头 亵渎之器
第171章:能源烘炉 负面迷茫
第172章:核爆危机 极限天位
第173章:神血天使 展望未来
第174章:炎帝瞬灭 惊寒一瞥
第175章:战争之始 真祖血印
第176章:九五极尊 亢龙有悔
第177章:蓝天晶规 五色遗招
第178章:神光崩溃 陨落中二
第179章:单人去向 贤者之石
第180章:内危真灵 红芒真相
第181章:迷茫秀潮 红日晶杵
第182章:黑天乌鸦 弑神匕首
第183章:王牌进化 无限恐怖
第184章:神龙爆炸 纯阳符剑
第185章:盘古后裔 命运之血
第186章:金针十窍 葵花瞬杀
第187章:变态基恨 闪灵真空
第188章:众强突入 外部压力
第189章:女娲复活 将臣决心
第190章:灵龟占卜 混沌始终
第191章:寰宇净化 信念之剑
第192章:无敌大道 时间暂停
第193章:完颜已破 九拳分立
第194章:丹娜魂散 铃儿叮当
第195章:身外化身 黑影是谁
第196章:犹如白纸 随意作画
第197章:盘古之墓 万兵归宿
第198章:冰天雪地 十全禁咒
第199章:天龙元神 金将瞬亡
第200章:正中青陨 六元归心
第201章:忘我疯极 金书再现
第202章:伤害转移 庐山百龙
第203章:真神金卵 梦想光霞
第203章:不动神王 对法交融
第205章:诸强联合 誓诛半神
第206章:仙道天书 造物之笔
第207章:金刚葫芦 屠神进度
第208章:盘武开天 弓箭射日
第209章:明日又复 恒威刺客
第210章:圣剑重生 魔方大厦
第211章:紫霞之涛 生死难逃
第212章:吾辈牺牲 仅为希望
第213章:绝对记忆 白鹤战天
第214章:魔导精灵 二界至上
第215章:神力结晶 传奇之约
番外篇:心若冰清 堕落暗层
番外篇:初始元件 百万群仙
第216章:盟重土城 神兽老道
第217章:沙漠分部 千丈之地
第218章:神变三境 水晶零库
第219章:希腊雅典 三载求缘
第220章:泰坦古神 战争之矛
第221章:激萌萝莉 恶魔之杀
第222章:间接荒野 夏雪晴天
第223章:冈村红世 碧蓝之海
第224章:极西深海 守怪章鱼
第225章:腐朽之所 瞬息刺杀
第226章:无光之盾 秘术异蛇
第227章:海皇降临 神衣分身
第228章:妖之血泪 冥神魂力
第229章:水银大河 精摄魂胎
第230章:北海之变 自在观浪
第231章:钻石战剑 天佑之城
第232章:环乡龙空 神山土粒
第233章:风云突变 四圣合体
第234章:亡者双死 锤过大千
第235章:天惊地动 暗神祭坛
第236章:代神施罚 隐身开战
第237章:八分银剑 宇宙燃烧
第238章:超凡六感 流星剑河
第239章:怨天亦死 末日观礼
第240章:海水围城 斩望凌光
第241章:天灾恐怖 人心最毒
第242章:黑晶之雾 人恶之源
第243章:先之陷阱 秽心污染
第244章:恶念魔洞 黑化之涛
第245章:镜梦水月 战车御手
第246章:聚在神法 金瞳破岩
第247章:失落之族 光线文明
第248章:火焰飞马 赤金战车

易经主要讲的是什么?

易经yì jīng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一、《易经》名字的解释: 《易经》一般又称为《周易》。 <一>、 关于《 周易 》的“周”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 1、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 2、有人认为:《周易》是指周朝。周朝为一般人所接受,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周易》的“周”字就是朝代的名称。 <二>、 关于“易”字的解释有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2、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 3、蜥蜴变化为易。“易,即蜴。蜥蜴因坏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 4、化繁就简则为易。《简易道德经》:“简则简,易则易。简则简之易,易则易之简,万物皆在一简一易中矣。" 5、《系辞》则说:“生生之谓易”。 6、清代的陈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为两种: ⑴、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 ⑵、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7、此外,“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 ⑴、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即“大道至简是也”。 ⑵、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 ⑶、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究竟“易”为何义,下面我们不妨从“易”字的由来、及其形体的发展变化,来作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三>、 关于“易”字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对其形体变化和其字义的理解基本有以下两种意见和观点: 1 、第一种观点认为: “易”字是个象形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就像头朝上的一条“蜥蜴”。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就更像“蜥蜴”的样子了。 ⑶、“易”字在小篆中的形体,与金文相似。 ⑷、“易”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和形体。 此种观点认为:“易”字原指“蜥蜴”之“蜴”,其本义为“变化”。当“易”字被假借为“交换”、由“交换”又引申为“改变”之义之后,那么当“蜥蜴”讲的“易”就写作“蜴”了。“易”字还可以当“容易”讲。 这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蜥蜴变化为易”观点的理论依据。 2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易”字是个会意字。 ⑴、“易”字在甲骨文中的形体,最初是左边三点,中间一条长弧线,右是半个圆圈。或左边是半个圆圈,中间一条长弧线,右边三点。(在古文中,同一个字,不少是正反互写的。) 其形义解释为: ①、半个圆圈是半个太阳; ②、中间的长弧线是一条挡住太阳的浮云; ③、旁边的三点是从云缝里透射下来的阳光。(也可以说是表示多云的“多”,因为古人以“三为数之众,九为数之极。”) 是故,“易”字的原义是“乍晴乍阴”之意。 甲骨卜辞里常有“易日”、“不其易日”。“易日”是“好天气”,“不其易日”就是“天气不好”了。 “易”由其本义“乍晴乍阴”,后又引申出“变换”、“交换”、“更易”、“交易”等义。 ⑵、“易”字在金文中的形体,是以甲骨文中的形体为基形发展过来的。半边的太阳、散射的阳光都没有变,只是把蔽日的浮云的长弧线、变为先向左拐、后向右弯的弧线罢了。而太阳里像“鸟的眼睛”的那一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见的日中的“黑子”。(此形乍看也像飞鸟之形,这也就是认为《易经》中的“易”,是金鸟,大日,生命。“易,飞鸟形象也。”观点的理论依据和由来。) ⑶、在秦代的小篆中,“易”字的上部已经变成方形的“日”,弧线的下部和三点阳光已讹变为“易”下的“勿”了。 ⑷、于是“易”这个会意字,沿循小篆中“易”字的形体、发展成为汉代的隶书之“易”和现代楷书的“易”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比较赞成“上日下月为易”、“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阳具矣。”的说法。这是因为: 1、《易经》是揭示、论述、反映自然(天地)之大道发展、变化规律的经典书籍。 2、日月即代表天地,亦即代表阴阳,此种说法比较吻合《易经》八卦构成和排列的规律法则,及其内涵的核心思想。 3、无论哪种说法、观点,都不能否认“易”的“变化”之含义。日月象数蕴含交替、变化之义。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不错的。 到了西汉,儒家学派将《周易》与《诗》、《书》、《礼》、《乐》、《春秋》等奉为经典,并称“六经”。于是《周易》又被称为《易经》。 <四>、 关于“经”字的解释: 1 、、 “ 经 ” 字的由来及发展变化: “经”字原是个象形字,没有“纟”旁,只有“巠”。 ⑴、在金文中,“巠”字的下部是织布时撑线时用的“工”,上部的三条曲线就是织布的“经线”之形。 ⑵、在小篆中,为了使其“经线”的词义更为明确,所以又在其左增加了表意部分“纟”,这样“经”字就变成了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 注意: “纟”同“糸”,不能读作( sī )而应读(mì),由于人们误认为“纟”同“丝”,已经习惯地将“纟”也读成( sī )了。 “纟”字是个象形字。 a、“纟”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 b、“纟”字在金文中,其形体和在甲骨文中的形体大体相同。 c、在小篆中,其形体和甲骨文、金文中的形体也基本相同。 d、“糸”是楷书的写法。 e、“纟”是简化字的形体。 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 可见“纟”(糸)是极细小的丝(二分之一丝)。 “纟”(糸)字的本义就是“细丝”。 《说文》:“纟,细丝也。象束丝之形。” ⑶、“经”是楷书的写法。 ⑷、“经”是简化字。 2 、 “ 经 ” 字的词义解释: ⑴、“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 《文心雕龙﹒情采》:“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其大意是:经线正,纬线才能成;文章的内容定好了,文辞才能流畅。 ⑵、后来从“经纬”之义又引申为南北东西之义,南北谓之“经”;东西谓之“纬”。 《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 ⑶、因为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等。 ⑷、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教义的书籍,就称为“经典”、“经书”等。 《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也就是说,古代在图书目录中,以甲乙丙丁为次序,甲部的书籍均为经典。 ⑸、古通“径”。 ……等等。 3 、所以 “ 经 ” 字在《易经》中所蕴含的意义应该包括: ⑴、通“径”字,路径、途径、门径。即辨别、反映、揭示、掌握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方法。 ⑵、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规律。 ⑶、对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认识、心得体会、心经。 ⑷、论述事物发展变化之轨迹、规律的主要、重要的思想理论、经典。 二、《易经》的产生: 1、《易经》产生的年代: 关于《易经》的产生年代,目前说法不一,据学者们考证,应该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说是七千年前,而成书的年代则是在商末周初。 2、《易经》的起源: 而关于《易经》的起源,传统上则一般认为《易经》起源自“河图、洛书”。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3、历史上的《易经》,据说有三种,即所谓的“三易”: ⑴、一曰《连山》,产生于神农时代的《连山易》,是首先从“艮卦”开始的,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⑵、二曰《归藏》,产生于黄帝时代的《归藏易》,则是从“坤卦”开始的,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表示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一切以大地为主。 ⑶、三曰《周易》,产生于殷商末年的《周易》,是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不同。 《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我们看到的易经也就只有《周易》一种了。 三、《易经》的成书时代: 1、成书于春秋时期:郭沫若说:天地对立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出现很晚;周金文中无八卦的痕迹,甚至无“地”字;乾坤等字古书中很晚才出现......。足见《易经》不能早于春秋时期。 2、成书于西周初年:张岱年根据卦爻辞中的故事,如“丧牛于易”,“丧羊于易”,“高宗讨鬼方”,和“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等,都是商和西周的故事,周成王以后的故事,没有引用,推论《易经》成书不能晚于成王时代。 3、成书于殷周之际:金静芳等认为,《易经》是殷周之际的作品。他们肯定“卦出于筮”。古之巫史逐年总结占筮活动的大量记录,经过筛选整理,写成《易经》。有的学者还从中国思想发展的逻辑进程和殷商之际社会矛盾中考察《易经》的成书时代,也认为是殷周之际。 四、《易经》的内容: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 1、《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是由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卦重叠演变而来的。每一卦由挂画、标题、卦辞、爻辞组成。 每个卦画都有六爻,爻又分为阳爻和阴爻。阳性称为“九”,阴性称为“六”。从下向上排列成六行,依次叫做初、二、三、四、五、上。六十四个卦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标题与卦辞、爻辞的内容有关。卦辞在爻辞之前,一般起说明题义的作用;爻辞是每卦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有关内容按六爻的先后层次安排。 2、《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 【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⑴、《彖》是专门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⑵、《象》是对《易经》卦名及爻辞的注释。 ⑶、《文言》则专门对乾、坤二卦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⑷、《系辞》与《彖》、《象》不同,它不是对《易经》的卦辞、爻辞的逐项注释,而是对《易经》的整体评说。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对《易》的产生、原理、意义、及易卦占法等等方面,全面、系统的说明。它阐发了许多从《易经》本义中看不到的思想,是《易经》的哲学纲领。其内容博大精深,是学《易》的必读之篇。 ⑸、《说挂》是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是研究术数的理论基础之一。 ⑹、《杂挂》则是将六十四卦,以相反或相错的形态、两两相对的综卦和错卦,从卦形中来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⑺、《序挂》则讲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五、《易经》的宇宙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经》中用乾、坤二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在《易经》看来,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地与天相辅相成,不可缺一。但地毕竟是“顺从天”的,所以,天可以代表整个自然界。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 《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 六、《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阴阳”。 《系词》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易经》的总体哲学思想,是《易经》内涵的核心所在。 1、《易经》卦象的核心: 《易经》的卦象就是建立在阴、阳二爻两个符号的基础上的,这两个符号按照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合而成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排列,就体现了阴阳互动、对立统一的思想。八卦又经过重叠排列组合而成六十四卦,阴阳就是其核心。 2、事物的两个方面: 除了“卦”本义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当成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许多具体的(自然的和社会的)事物都赋予了“阴阳”的涵义。 ⑴、从自然现象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暑为阳、寒为阴,明为阳、暗为阴,昼为阳、夜为阴,……”。 ⑵、从社会现象来看:“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民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除以上两个方面的现象外,《易经》对自然和社会中共有的现象也以“阴阳”来解释,并赋予其“阴阳”的涵义。如:刚、柔,健、顺,进、退,伸、屈,贵、贱,高、低,等等。 依上述,《易经》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七、《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的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1、“易”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易”就是“生”,而“生生”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成过程,没有一刻停息。它并没有由一个“主宰者”来创造生命,而是由自然界本身来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创造。天地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 2、“易”表现着宇宙的生化过程。 “易”的这个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生生化化。 宇宙是从混沌未分的“太极”发生出来的,而后有“阴”、“阳”,再由阴阳两种性质分化出“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等四象,四象又分化为八卦。 八卦的八组符号代表着万物不同的性质,据《说卦》的解释:“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这八种性质又可以用“天、地、风、山、水、火、雷、泽”的特征来表示。 由八卦又分出六十四卦,但并非说到了六十四卦,这个宇宙的生成过程就完结了,实际上仍然可以展开。所以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这说明事物发展到最后必然有一个终结,但此一终结却又是另一新的开始。 八、《易经》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系辞》中说的,也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的辨证法则:“通变致久”。 《易经》自古就有“变经”的说法,但变与不变却又是统一联系在一起的。 1、 天道运行的规律:“唯变所适”。 《系辞》说:“《易经》之为书也,不可远,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事物有变就有常,有常就有变。《易经》就在这种“变动不居”中、显示了“恒常通久”的不变法则,又在这种“恒常通久”中、表现了“唯变所适”的可变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天行”,即天道运行的规律。 2、事物变化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所以事物变化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 《易经﹒说卦传》:“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六位的阴阳与六爻的柔刚,也就是“道”的常变,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才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 3、所以《易经》认为既然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只有天道规律本身不变,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九、《易经》的两个指导人行为的概念:“时”与“中”。 在道德修养上,《易经》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时”与“中”这两个概念。这种时中概念是一种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时行时止”,要求人的行为与天地人万物的运动变化产生协动、发生共振,在顺应性的相通相协的一致性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1、“中”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不不及。 2、“时”指与时势一致: 识时之义:察觉时机的来临,重视来到身边的机会。 知时之行:知道时机来临时,如何抓住机会。 用时之机:把握、利用来到身边的机会,不要错过而后悔。 待时而动:一旦时机到来,立即作为、行动。 观时之变:能够看到时机的变化,并随着它的变化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 时行时止:在恰当的时机开始,恰当的时机停止,在与天地万物相通相协中,顺畅地实现人的存在。 《易经》的这种主动性适应、创造性顺应的“时中”生存智慧,是和那些保守的、奴隶的、闭锁的、内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本质完全不同的,它构成了中国人积极进取和待时而动的品格。 参考资料:百度词典、祖行编著《图解易经》。 易经的流传与学派 据中国君友会文献记载: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饼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编辑本段]八卦符号 (一)八卦歌诀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五行 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乾、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乾、兑(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编辑本段]六十四卦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乾(乾上.乾下) 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合,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得普施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因词条字数限制没有乾卦的象辞跟彖辞!) 坤 ﹝坤上.坤下﹞ 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屯 ﹝坎上.震下﹞.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蒙 ﹝艮上.坎下﹞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需 ﹝坎上.乾下﹞ 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讼﹝乾上.坎下﹞. 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师﹝坤上.坎下﹞ 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比﹝坎上.坤下﹞ 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

乌龟有预言神功吗,为什么古人进行占卜时会用到它?

是因为没有其他动物的龟壳能跟乌龟一样,那么好用

关于周易

周易
《周易》名列五经之首,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建筑、音乐、医学、纪年等等,无不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
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著了《易传》。
"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从形式和方法上,好象是专论阴阳八卦的著作。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周易》是我国预测学、信息科学的起源与基础。《周易》中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不仅系统地记载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和医学方面反映出来的、潜藏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同时还有预测信息的宝贵方法。
《周易》中,运用八卦预测信息的方法的发明,正是我国人民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他们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之事,不是求助于偶像,而是运用通过八卦今昔信息预测的科学方法,预测自然和人事吉凶方面的有关信息,对一切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从而更好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是个储存量很大的信息库。
周易是根据数的阴阳和随机性,推断事物凶吉的书.
一般人看不懂,但也没有必要去钻研它.我也曾经看过(老师推荐的),但是看了2遍还是不能领悟.简直不知所云.周易严格的说是一本主观唯物主义哲学书籍,它集天文、数学、兵法、治国方略、做人处世、道德修养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一体,是一本锻炼人思维的好书。许多诺贝尔获奖者都是借助它成功的。我想当年的马克、恩克斯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前也看过它。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把周易的内容高度概括而已。
在古时,科学很落后,对很多自然现象不能解析,为此就出了<周易>学说.
简单地说,
1.易本是算命的,
2.但到了周易,孔子基本上是从哲理方面解释易,虽然此解释同样也可适用于占卜,但周易列为经书,只因其包含全面的哲理.
3.周易不能作为占卜的书,因孔子只从哲理理解易,基本没有关于占卜的论述.后世的占卜,是从易中的最基本定理重新创造的,基本与周易无联系.
4.哲理适用于任何人,但以周易用于占却不会有实践意义,
5.占卜者依然把周易列为占经是因周易还没有把易的基本原理抛弃,而其他易经已失传了.
《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有《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所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饿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历经数千年之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久历众劫而不覆,多逢畏难而不倾,独能遇衰而复振,不断地发展壮大,根源一脉传至今,是与我们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
《周易》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一、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二、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三、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四、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五、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周易的应用
《周易》是以八卦为主体,以六十四卦为经书,以信息预测而闻名,以有宝贵的科学价值而流传至今,以其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为世人所重视,以其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而为世人所钦佩和崇拜。
《周易》这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之所以能长存于世,正在于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它独特的超前预测、超前反映的功能是目前任何科学仪器无可比拟的,可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人体本身就是一个信息感应器,它本身不仅有预测信息的功能,而且分工细而严密。摇卦时铜钱平放于手心,使铜钱电磁场和人身的电磁场相通。天下之事无不从心动,心动信息则发,正所谓:心诚则灵,善意者算之,非善意算则难应验也。历史证明,人类如果没有对各种信息进行预测的方法,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因此,掌握信息科学是改造世界,战胜各种困难,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保证。
目前,我国的《周易》研究已由理论研究,逐步地转向了应用研究;立足研究,狠抓应用。现在把研究《周易》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应用成果也越来越多。如气象、体育、医学、优生、经营管理等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可喜的成就。可以断定,《周易》的应用,将对我国科学事业的促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周易》这个伟大而神秘的学科,在二十一世纪,必将被更多的能人志士所揭示,也必将在人类的发展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一个认识《周易》、运用《周易》、发展《周易》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周易》,必将照亮全球,成为世界的骄傲。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简单又准确的算命方法

方法太多了。
自己在心中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不要太复杂(太复杂的话,最终得到的结果你是没办法理清楚的),在留意观察周围的环境,你会得到一些象征性的征兆,什么征兆代表什么含义,自己去定义。

怎么玩塔罗牌

说明这个男生的某一个人格很喜欢这姑娘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