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八卦易经风水,学阴阳五行的基础知识

怎样看待周易、五行、八卦、阴阳等玄学?

哲学:科学是具体的,哲学是抽象的。在古代哲学曾包揽一切,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各门科学先后逐渐从哲学里面分离出来成为一门门独立的学科。到现在为止,似乎只有人生哲学、价值哲学还纯粹属于哲学了。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科学虽已从哲学里分化出来,但科学在研究方向上仍然需要哲学的指导,而科学的研究结论与成果,反过来又补充和纠正哲学。所以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干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互补关系。玄学:玄学与易学、术数学、神秘学这几个概念极为接近。 玄学最初是指魏晋玄学,但现代民间用来指八字术、风水术、相术、紫微斗数等较为玄秘的学术。 易学通指以《易经》为基础或核心的各种学术学问,如六爻占卜术、风水术、奇门遁甲等等。术数一词则首见于黄帝内经,《汉书-艺文志》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方面列入术数范围。

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国方术大辞典》则把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相命、拆字、起课、堪舆、择日等等都纳入术数学范围。 玄学是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天人同构、天人感应等哲学观念为前提,并经历长期无数人的实践应用,逐渐发展成的庞大的学术体系。玄学除了其哲学的来源以外,可能部分玄学另有其神秘的来源(如古圣先贤对宇宙直观的认识),像中医里面的经络穴道学说,今天已不可追溯其来源了。玄学书籍在书店及图书馆里常归类到哲学一栏里,很多人也认为玄学属于应用哲学的范畴。但既然玄学已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就应从哲学里面独立出来了。

八卦和五行有什么关系?

五行: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五行相生相克 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它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
八卦:八卦图共分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两种。
八卦图共分两种,一种名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传为伏羲氏的创作,据说此八卦乃太极图的演化。另一种则是后天八卦,双名文王八卦,相传是周文五的创作。
八卦为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排列、象徵方位及所象徵的数,都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所主是:1乾居南方,数目为一,与坤相对。2坤居北方,数目为八,与乾相对。3震居东北,数目为四,与巽相对。4巽居西南,数目为五,与震相对。5离居东方,数目为三,与坎相对。6坎居西方,数目为六,与离相对。7艮居西北,数目为七,与兑相对。8兑居东南,数目为二,与艮相对。
以上各相对的数字合,便为九,乾与坤合为九,震与巽合为九,离与坎合为九,艮与兑相合亦为九。
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所主的有异:
1离居南方,五行为火,数目为九,与坎相对。2坎居北方,五行为水,数目为一,与离相对。3震居东方,五行为木,数目为三,与兑相对。4兑居西方,五行为金,数目为七,与震相对。5乾居西北,五行为金,数目为六,与巽相对。6巽居东南,五行为木,数目为四,与乾相对。7坤居西南,五行为土,数目为二,与艮相对。8艮居东北,五行为土,数目为八,与坤相对。
八宅风水学所取的卦为后天八卦,此八卦中的每一卦皆主一位六亲:乾主父亲,坤主母亲,震主长男,巽主长女,坎主中男,离主中女,艮主少男,兑主少女。当家宅内某一方位不吉时,我们可根据该方位的卦,推断其不吉对谁的影响最大,同样道理,哪一方最吉,亦可据此方位的卦推断谁获益最大。
五行八卦的基本常识 ◎
(1) 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 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
属猪。
(3) 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 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 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 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戊)属金,司春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各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 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
(7) 天干五行相克
甲、乙木克戊、己土。 丙、丁火克庚、辛金。
戊、己土克壬、癸水。 庚、辛金克甲、乙木。
壬、癸水克丙、丁火。
(8) 地支三会
寅卯辰三会东方木。 已午未三会南方火。
申酉戊三会西方金。 亥子丑三会北方火。
(9) 地支三合
申子辰三合化水。 亥卯未三合化木。
寅午戌三合化火。 巳酉丑三合化金。
(10) 地支
子丑合化土。 寅亥合化木。
卯戌合化火。 辰酉合化金。
巳申合化水。 午未合化火。
(11)地支相冲
子午相冲。 丑未相冲。
寅申相冲。 卯酉相冲。
辰戌相冲。 巳亥相冲。
(12)十二地支相刑
寅巳相刑。 巳申相刑。
申寅相刑。 丑戌相刑。
戌未相刑。 丑未相刑。
子卯相刑。 子午相刑。
卯未相刑。
辰刑辰。 午刑午。 酉刑酉。 亥刑亥。
(13)地支相害
子未相害。 丑未相害。
寅已相害。 卯辰相害。
申亥相害。 酉戊相害。
(14)五行生克
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15)地支藏干
子藏癸水。 午藏丁火、己土。
丑藏己土、癸水、辛金。 未藏己土、乙木、丁火。
寅藏甲木、丙火、戊土。 申藏庚金、壬水、戊土。
卯藏乙木。 酉藏辛金。
辰藏戊土、乙木、癸水。 戌藏戊土、辛金、丁火。
巳藏丙火、戊土、庚金。 亥藏壬水、甲木。
(16)十二月建
正月建寅。 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 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 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 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 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 十二月建丑。
(17)十天干序数
甲数一、乙数二、丙数三、丁数四、戊数五
己数六、庚数七、辛数八、壬数九、癸数○
(18)十二地支序数
子数1、丑数2、寅数3、卯数4、辰数5、巳数6
午数7、未数8、申数9、酉数10、戊数11、亥数12
(19)五行旺、相、休、囚、绝
木:旺於春(最旺),相於冬(次旺),休於夏(衰),囚於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次
衰),绝於秋(最衰)
火:旺於夏(最旺),相於春(次旺)休於立夏、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衰),囚於秋(次衰)绝於
冬(最衰)
土::旺於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十八天(最旺)相於夏(次旺),休於秋(衰),绝於春(最衰

金:旺於秋(最旺),立夏、立秋、立冬前各十八天(次旺),休於冬(衰),囚於春(次衰),绝於
夏(最衰)
水:旺於冬(最旺),相於秋(次旺),休於春(衰),囚於夏(次衰),绝於立春、立秋4立冬前各
十八天(最衰)

五行八卦与风水的关系?

"风水是不是迷信"这句话本身就很别扭,风水就是风和水,有什么迷信不迷信的?为了讨论方便,就这么认了吧!
要强调说清"风水不是迷信",还真挺麻烦的.但是反过来问,"风水为什么是迷信?"要回答清楚也不是容易的事.
反正,如果把风水二字看成只是为了找块墓地,以求得子孙发达做大官,或者为了找准神位以期发大财,以及由此出发编出许多子虚乌有的故事,这当然是迷信了.如果把它定位在为了改善人居条件,为了调和人和自然关系,躲开自然灾害等等,那研究风水问题就不该说他迷信了.所以风水和迷信之间划等号,肯定是把问题简单化了.
历史上的风水学,所用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五行八卦理论.五行八卦理论既是研究手段,也就无所谓迷信不迷信的问题,只有科学不科学的问题,看你怎么用它了.在没有更完善的手段出来之前,放弃了它又怎么办呢?

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

乾兑属金,坤艮属土,震巽属木,坎为水,离为火。

八卦有八个符号

每个符号都可以用文字来表示

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五行是五个种类

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八卦演化的六十四卦实际上就是表示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五行则是表示事物之间的生克,生克变化就是五行八卦的综合体现,但是最终的结果都要归于阴阳。

扩展资料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是古代汉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五行”具体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一直是中国古代汉族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杂家、历算家都必须精通“五行”。

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也或将万物分作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和兑。八卦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而最能将八卦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梅花易数这学科。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也就是说,当时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纣囚禁在羑里整七年,在狱中,西伯昌潜心研究易学八卦,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现在《易经》中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参考资料:五行八卦_百度百科

学习五行,八卦看什么书籍

看易经、道教图解等。这里面都有记载着关于鬼神、阴阳、五行之类的问题。

风水学的基础知识有那些?

目前来说,风水学的流派比较多!但总的来说分为形势派和理气派两大类。
形势派注重的是勘测地的地理形势,主要以,龙、砂、穴、水、向来断吉凶的。想学习这个流派的风水,那就多看看管辂和郭璞的书。
理气派主要依据的是中国古代术数方面的一些理论这里面所涉及的有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当然有的还运用到奇门,六壬,纳音等等一些东西,这就使得理气派里又分为了好多小的流派,如果想要通学,那将会十分复杂。如果你想学这类风水,那么你最好选其中的一个流派来学,较为简单实用些。
风水有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之分。阳宅风水是以人生活得居住场所或工作场所为目标,除了我们房间内部以外,在屋外街道、排水、门位、屋内动线、神位摆放、厨灶位置、办公座位等。阳宅风水主要用在我们家居的生活中,因为阳宅风水只关系到一户人家的兴衰贫富。阴宅风水是以去世亲人埋葬地点为目标,在选在墓地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山脉走向、水流向、穴位、埋棺深浅、下葬日期,以及天上星宿、地下峦头和有穴场的一切事物的因数。建筑学上的风水关系到我们家居生活,它主要是随逐自然,把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使整体环境美化、和谐。
根据自然的情况安排建筑布局,包括采光、通风、取景,使得居住者可以更为舒适,求将人居回归自然的状态。家居风水是人与环境二者相融、相宜、相合。它可以对家居的外部环境和室内环境进行细致分析、观形察势。在方位上来讲家居风水跟我们风水学上是一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北(子)、南(午);如子山午向、背山望水。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