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财就是聚财,关于散财和聚财的谚语

如何才能做到“人聚财更聚,散财更聚财"?

目空一切。

积财哪有散财好

要想保持我们的「富有」,佛法教我们舍得,舍是因,布施,得是果,你舍得愈多,你得到的愈多,你得到的那个还要舍。所以「舍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你舍你就有得,你舍得多就得多,舍少就得少;第二层意思,得到的也要舍,那你得的就更多。总而言之,把所得的统统舍掉,舍掉之后它源源又来了,就像活水,这边出去,那边就流进来,川流不息,这个好。我们中国老祖宗懂得这个意思,钱财叫通货,通像水一样的,它流通,源源不断的进来,也源源不断的出去,这正确的。不能把它堵住,堵住,你得到财,不布施了,那你永远就那么多,还会消失掉。决定要懂得布施。我们中国人,家家拜财神,现在有很多人把关公当作财神拜,拜错了。关公是有义,他老人家一生把义做出来,但是他没有发财,你拜他,他不会给你带来财富。在中国大陆过去拜财神拜谁?范蠡,那真的是财神。范蠡生长在春秋时代,他是越国人,就是现在的浙江。越被吴灭了,吴是江苏,吴王夫差灭了越国。他跟文种辅佐勾践恢复了国家,这个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中兴不是容易事情,中兴比建国还要困难,这是古代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国家恢复之后,把吴打败了,他知道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他告诉文种要赶快离开,文种不相信,结果文种被杀了。他聪明,改姓名就逃掉了。逃出去之后,他带著西施,西施是他的妻子,带著西施去做小生意,做小买卖。几年之后发了大财,发财之后,他统统拿去布施,救济这些贫苦的人,自己从小生意又来做起。好像三年之后又发了,发得很快,发了之后又布施。他一生三聚三散,他很会散财,中国人拜他做财神那是正确的。他告诉你,财聚了之后一定要散,散了之后,很快它就聚了,这是对的。 在佛法里面最忌讳的就是聚财,你想想看,世间还有多少人没吃的、没穿的、没地方居住的,我们有能力,能吃饱、能穿暖,能有个小地方遮蔽风雨就可以了,多余的要帮助这些苦难众生。佛菩萨给我们做的示现,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建道场,他一生完全在教学。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他,他是个职业老师,是个模范的老师,真正是救世救人;是个义务的老师,他不收学费。有教无类,无论什么人,他也不分国家、不分民族,也不分信仰,这我们在佛经上都能看得到的,只要去跟他学,他都肯尽心尽力的来教导,教一辈子!三十岁开悟就开始教,教到七十九岁,他老人家圆寂。一生没有一定的居住地方,哪里有缘就到哪里去,树下一宿,日中一食。跟他的学生也要过这种生活方式,不容易,我们现在称为叫苦行。所以他老人家提倡「以苦为师」,这个里头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身心清净,真是一尘不染;第二个好处,对於世间没有一丝毫贪恋的心,心在道上,所以他道业能成就。弟子当中没有一个不成就的,至少也是证得须陀洹果的,阿难尊者就是示现证须陀洹果。阿难证阿罗汉是在迦叶的手里,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了。迦叶年龄比他大得很多,他跟迦叶尊者,证阿罗汉是迦叶他教导的。所以承传,迦叶是第一代,阿难是第二代。这就是给我们说明,这个现象是什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最低限度都是证初果的,证初果就算是真有成就了。经上告诉我们,如果生在有佛出世的时候,他会证阿罗汉果;没有佛出世的话,他会成独觉,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证阿罗汉果,决定不堕三恶道。这就是真实的成就,做给我们看的。佛的弟子当中,程度也是不整齐的,从小乘讲,从初果到四果罗汉都有;从大乘讲,那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些菩萨也都在其中,这么样的一个僧团。 范蠡改名叫陶朱公,陶朱公有很多人知道,这是我们很好的模范。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我们不可能过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在现实环境,我们的体力跟他们相比那差太远了。所以我们只要衣食够了,多余的要布施、要施舍,要知道放下,要知道帮助肯修学的那些同学们,全心全力帮助他,全心全力照顾他,这就是经上讲的积功累德。施,真的愈施愈多,到一定的境界,确实谚语里面所说的「心想事成」,真的是这样的,特别是对自己。对别人,我们也有很多期许,尤其是苦难众生,往往我们心里想,做不到,那是什么原因?众生有业障,那个没有法子。尤其是定业,诸佛如来都没有法子转,要怎样转?要他自己转,所以要帮助他觉悟,他自己回头,他自己改过自新,业障才能消得了。佛只能教人,不能帮人消业障,这个要知道。佛能够把发财的方法教给你,还得你自己去做,你自己不去做,佛菩萨不能保佑你发财。如果说佛菩萨保佑你升官发财,那是迷信,那决定做不到的。但是佛菩萨会教导你,用什么方法升官发财,你要依教奉行,你一定可以得到,这个在历史上有许多的案例。我们明了之后,一定要知道修善、修福、积德,要知道,财愈施愈多,这个要有信心,你自己财用不会缺乏。你要帮助一切苦难的人,你有这个心,真正发心做,做得很如法,财源会不断而来。底下这一句说: 【爱保贪重。心劳身苦。】 这两句话也是我们现前社会的写实。我们有财富,命里有财,舍不得布施,舍不得帮助别人,那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压力,怕财富贬值,担心的事情可多了,我说都说不尽,害怕!佛经上讲,财为五家之有,他天天在防范,天天在操心,所以富而不乐,他生活过得很苦。我见过一些大富长者,他没有我们这么快乐,没有我们这么自在,出门还要保镳,行动不自由。大富大贵都是这样的,那不是一种荣耀的享受,那是一种不得已,现在叫防恐,防恐的,过这种日子,哪有我们这么样的自在?所以,?散财那个心多舒畅、多快乐!积财,你的心、你的身负担都很重,你不会自在,那就是苦。所以富贵有富贵人的苦处,他的苦处,我觉得比贫穷人苦处还要严重。贫穷人之苦,不过是为衣食而已,他衣食不愁,他的苦处贫穷人不知道,真苦,容易衰老。佛讲得不错,『心劳身苦』。

散财聚人,聚财散人是什么意思

“财散人聚”源于《旧唐书》里的“财聚人散”。“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意思是如果你将财聚集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将没有人跟随你,人们就会像水一样离开;而如果将财散给他人,那么这些人就会聚集在你的身边。“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用通俗的话表示就是“爱别人等于爱自己”,意思是要真正地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利,光有自利是不够的,还必须利他。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0-12-2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聚财与散财的关系是什么?

只有先聚到财了,才有财去散

举例说明什么叫“财散则人聚”?

平常人都会说:钱财于人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何必那样为财舍命?但在现实生活中,爱财如命,为财舍命的人却不少。俗谚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则俗谚揭示了人性中一个弱点,便是贪财。因贪财而去冒险,去偷窃,去干种种不道德之事,去聚敛不义之财。其结果,不是作奸犯科,身陷牢狱,就是丢人现眼,身败名裂,留下终生遗憾。
聪明的人并非不重财,不爱财,因为人要生活,养家糊口,哪能故作清高?但他们取之有道,用之有方。或善于商业经营,赚取利润,积累日多;或靠自己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因事业有成就而获得丰厚回报;有人日夜打拼,节俭度日,积年累月,有了点积蓄。总之,他们的钱财是用汗水换得,不是巧取豪夺、算尽机关得来的,这就叫取之有道。
有了钱财,如何花用,也是大有学问的。广亚一生,也曾靠自己刻苦努力和艰辛经营积累过一些钱财,但广亚绝对不是死守钱财的人,绝对不做金钱的奴隶。钱财取之社会,也要用之社会,让众多的人享用财富的利益,而不是一人或少数人独享。我的体会是: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
有些私营企业的老板,费尽心机为自己聚集财富,拼命压低工人的工资,也不肯多分一点钱给为自己出谋划策,组织生产和打通市场销路的人。老板自己钱多了,腰包大大鼓胀起来,他买别墅,坐豪华车,倚粉偎翠,灯红酒绿,醉心于奢华生活。但他不知道,自己聚敛的财富越多,失去的朋友也就越多,失去的人心更多。那些为他出过大力、共过患难的人,感到老板为人吝啬刻薄,只顾自己,不肯分一杯羹给别人,人家还会那样为他卖力吗?于是,离心力产生,得力的助手纷纷离开他,另谋出路,工人也纷纷离开厂子。老板渐渐成了孤家寡人,原来红火的企业,日渐萎缩暗淡,终于倒闭关门大吉。这就是“财聚则人散”的道理。
古代性情豪爽的人,并不那样看重金钱。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谈到年轻时游维扬一带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他都解囊相济。如此轻财好施,使他结交了许多朋友。他曾与蜀中友人吴指南一同在楚地漫游,不幸,吴指南在洞庭湖边上死去,李白伏尸痛哭,格外伤心。当时正是炎天暑月,李白只得暂将吴指南安葬在湖边。几年之后,他又来到洞庭湖岸,将友人吴指南骨骸起出,装在麻袋里,徒步背着一直背到鄂城(今湖北武昌)东边安葬。李白就是这样重交重义,为朋友不惜散尽千金。这就是“财散则人聚”的道理。
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战国时有善养士的“四君子”。即:魏国信陵君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他们各自门下都养了几千名士人。供给他们衣食,还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这些士人平时看不出有多少才能,但在关键时刻,这些人的才能却一一显示出来,为“四君子”排难解纷,营造“三窟”,出了大力,成为历史上的佳话。这也是“财散则人聚”的明证。
广亚不敢比附古人,但对上述道理却深信不疑,并在办学实践中将此理念贯彻始终。创业艰难的阶段,我和同仁们同甘共苦,但我也尽可能地关照员工们的生活。以后情况逐渐好转,我更是把关心员工福利摆上重要地位,有了钱除改善学校设施外,就是提高员工们的福利待遇。我从来不想到自己怎样积钱,怎么享受,至今住的仍是两套单元房打通成一套的公寓楼,吃的和穿的与普通员工并无不同,而员工们的福利待遇却是逐年在提高。专职导师的工资高出同级、同类学校的辅导员数倍,老师们的工资也比同级公立院校的老师高出一倍左右。因此,员工们乐意在育达或升达、成功学院效力,而且向心力日益增强。这些,都充分验证了“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的道理。

聚财与散财的关系是什么?

只有先聚到财了,才有财去散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