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嫁娶择日有何区别,忌结婚嫁娶十大凶日
“嫁娶”和“结婚”到底有什么区别?
小张硕士毕业,妻子是本科毕业。两个人自由恋爱结婚,结婚时没有举行盛大的婚礼,也没有什么聘礼。婚后,小两口都上班,当然,小张的收入比他妻子高。两个人平时生活一般很平和,但也有拌嘴的时候。有一次,在小两口拌嘴的时候,小张的妻子突然说:“我和你是结婚,不是嫁给你!” 小张楞住了。事后,他好奇地问妻子道:“难道‘结婚’跟‘嫁娶’,有区别吗?” 妻子振振有辞地说道:“当然了。‘结婚’是两个的因感情的升华而想要永远在一起生活而结合在一自起。说‘结婚’,意味着两个人是平等的,都是家庭成员,不分工,都挣钱,都持家。如果在一起感觉不到幸福了,彼此间没有谁欠谁,可以选择放手,大家相对独立。” “那说‘嫁娶’不也是一样的吗?”小张问道。 妻子摇摇头,道:“那可不一样。说‘嫁娶’是因为老观念,有点男尊女卑的感觉。老观念的嫁娶概念里就是男的挣钱养家,女的生孩子持家。女的‘嫁’,就是她成为男的家族的人,比如把植物的一枝接到另一枝被称为‘嫁接’,按封建宗法妻以夫为纲,她就成了你的附庸,你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如果婚姻不幸福也不能离婚。” 上面的故事,说明在现实社会中,在涉及到男女婚姻关系中,“嫁娶”和“婚姻”这两种说法会在一部分人中引起不同的反响。那么,小张妻子的看法,符合汉语事实吗? 通常,“婚”“姻”相对,“嫁”“娶”相对。下面,分别分析一下这4个字。 “婚”字,《说文》:“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根据这个解释,“婚”指妻子的家庭,因为婚礼多在夜间举行而得名,古书有时候直接把“婚”字写成“昏”。妻子的家庭,以妻子的父亲为一家之主,是家庭的代表,所以“婚”又指妻子的父亲。《尔雅》:“妇之父为婚。”《释名·释亲属》:“妇之父曰婚,言婿亲迎用昏,又恒以昏夜成礼也。” 与“婚”相对的是“姻”。《说文》:“姻,婿家也。女之所因,故曰姻。从女,从因,因亦声。”《尔雅》:“婿之父为姻。”据此,“姻”指丈夫的家庭,也指丈夫的父亲。此字实际上是“因”字,表示因循、顺从,意思是男方是女方的依靠,女方必须服从男方。 根据上面的解释,“婚”指女方家庭或者女方父亲,因婚礼多在夜间举行而得名;“姻”指男方家庭或者男方父亲,因男方是女方的依靠而得名。二字合起来,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亲家”,或者叫“儿女亲家”。《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中,刘邦为了求助项伯帮助化解他与项羽之间的矛盾,与前来告密的项伯“约为婚姻”,实际上就是“结为亲家”,让双方的子女通婚。 由此看来,虽然后来“婚”“姻”无论单用还是分用一般都不再区分男女(比如“结婚”、“婚事”、“成婚”等用“婚”字,而“联姻”、“姻缘”、“姻亲”等用“姻”字)。“婚”“姻”两组词并没有区分男方女方。但是,这两个字男尊女卑的观念还是很明显的。这从“姻”字上最明显:“姻”因男方是女方的依靠而得名,女方必须因顺男方。 “娶”字,《说文》:“娶,取妇也。”指男子结婚,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古书中“娶”直接写成“取”的情况相当普遍,由此可见“娶”就是“取”。“取”字,《说文》:“取,捕取也。”该字从又,从耳,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打猎时,对猎物也同样对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获而取之”,意思是抓住敌人后就把脑袋或者左耳朵割下来。《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把捕获的俘虏或猎物的脑袋砍下来,或者把他们(它们)的左耳朵割下来,这是很残酷的事情,是暴力行为。用这个字表示男子的婚姻,说明中国古代经历过“抢婚”阶段,而“抢婚”又是战场上捕获女俘虏的残留。 “嫁”,《说文》:“嫁,女适人也。”“嫁”就是“家”。嫁是女子去男子家,女子无家,以男之家为家。故古有“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的说法。女子结婚就是归家,《诗经》所谓“之子于归”,即指此。汉字“家”字,上面是“宀”,代表房子,是不动产;下面是“豕”,是猪,是动产。可见,“家”必以私有财产为前提。女人嫁人后就有了家,就是归了家,说明她也成了男人的私有财产。 这样看来,无论“婚”“姻”,还是“嫁”“娶”,都以男尊女卑为前提的。这是因为以成家立业为立足点的婚姻,产生于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社会性别结构内的缘故。这一点至今未变。当然,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摒弃男尊女卑的陈旧观念。这种观念上的变化,可能会在词语的使用上体现出来,就像文首所讲的故事那样。 附记: 中国古代的婚姻一词来源于“昏因”。“昏”原本是一个时间概念,指“日入后二刻半”,由于“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即婚礼要在黄昏的时候举行,遂演变成一种行为概念;按照《说文》的解释,“因”是“就”的意思。因为“婿以昏时而来,妻则因之而去也”,所以,“婿曰昏,妻曰因”。 也就是夫妻关系的正式成立,对丈夫来讲叫做昏,对妻子而言称为因。从这个词汇的形成以及有关的解释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如下两点:第一,“婚姻”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要式行为;第二,它是一种以夫方为本位的结合,男子处于主导的地位,女子必须趋就男子。这种观念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结婚选日子有什么讲究 不得不认真阅读的结婚吉日禁忌
一、婚嫁择日之忌年
结婚大礼安排在哪一年,民间是有讲究的。一般放在无特殊情形的正常年份。无春之年和双春之年都是忌讳的。无春之年即当年没有立春日,有些地方称为寡年,“寡”是结婚时的大忌,显然是不吉利的。而双春之年即,一年之内有两个立春日,也被认为不吉利,男女容易二婚。对双春的看法各地的情形又不同,一些地区认为双春年好,即“双春双喜”的意思。
二、婚嫁择日之忌月
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这三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六月娶半年某",六月等于半年,六月嫁娶有“半年夫妻”之兆。
三、婚嫁择日之忌日
在民间,办婚嫁、满月之类的喜事,喜双日忌单日,意喻好事成双,若在单日,意味着不吉。送礼或礼金也喜双数。如果是出殡则选择单日。
三谐音是散,做寿和结婚有的地方忌这个日子,祝寿、贺喜、送礼也忌这个数,商人则特别忌讳三元三这个数。
四谐音同“死”,民间忌讳这个数字好比外国人忌讳十三,一般酒店门牌号都不会有4。
六和八是我们喜欢的,六六大顺,八是发,又顺又发的,听着就高兴。六和八多的手机号、车牌号比一般的号贵出好多倍,求吉心理可见一斑。
“七不出门八不归”,有的地方认为七为齐,八为爬,“齐出门”暗示丧葬,“爬回家”按时在外不利,所以七、八都是忌讳。
“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汉族某些地区特别忌讳七月七日嫁娶,因为这一天是织女牛郎每年重逢的日子,这一天忌嫁娶,反映出人们希望儿女婚后永不分离、幸福美满。
九,在音乐界上颇为忌讳,因为世界上一些大作曲家都是在写完第九部乐曲后死去的。
过了腊月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嫁闺女不用择日子,直至年底,婚嫁的特别多。还可以在婚礼纪(一站式结婚服务平台,有海量的婚礼图片欣赏,制作结婚请帖、结婚该怎么准备、向其他新娘取经,备婚并不是难题)上查看更多的结婚如何选择吉日的方法。
四、婚嫁择日之应避开父母的生日
在传统命理学中是一定要避开双方父母生日。如果结婚吉日与父母生辰相同,那就会相冲犯煞,不利于两人的幸福。
结婚嫁娶吉日怎么选?
结婚择吉日,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是每个要走进新婚殿堂的新人们,踏入教堂的新婚夫妇必经的问题。择日在预测术里面,是最常用的,那么财运风水师说说结婚嫁娶的黄道吉日如何来选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双方的生辰八字,人出生的时间,称之为生辰八字,婚姻吉日也是婚姻感情的诞生时间,称之为结婚日期,生辰八字有吉有凶,酿成人间各式命运,结婚日期当然也就有吉有凶,酿成各种婚姻感情不合到最后分手的结局。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婚姻不幸,我们应该尽量选择在一个吉利的日子完成婚嫁和领证。
1、春天是婚姻嫁娶的好日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事万物开始生发的好月份,所以农历的寅月和卯月是婚姻嫁娶的好日子,正是添人进口的好时候,鼓励人们做事积极向上。
2、结婚吉日要避开三七九月
三吉日最好避免在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这三个月份分别适逢“清明”、“盂兰”和“重公”,均为传统的“鬼节”,不宜办喜事。而在月初圆的“中秋节”月份,即农历八月是最适合办婚礼的月份,是家人团聚的月份。
3、俗语讲要避开三娘煞
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她不能出嫁。基于报复心理,三娘喜与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不宜结婚。但这都是以前的老说法,现在的人有很多不忌讳的,最终也没定准到底谁对谁错。
4、嫁娶择日主要是以女方为主
婚姻嫁娶的择日原则是,以新娘方的出生日期为主的,因为是女人主动,去男人家,还要参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俗话说:“子靠出生时,女靠行嫁年”。所以若是把此原则颠倒或不顾,将会导致婚后的婚姻出现问题,甚至离婚,所以结婚日期不能冲克双方的生辰八字用神。
5、婚嫁不能选在父母生辰
在传统习惯中,父母生辰不应与结婚吉日相同,其实就是指父母生日的那天最不宜嫁娶,但是在本月内结婚是可以的。结婚年和结婚日不能冲克双方的夫妻宫
6、到底哪天是真正的婚嫁日
现在都是先去注册,然后举行仪式的日子再请亲朋好友来庆贺,也就是把注册和结婚仪式的日子分两次,刘恒老师认为这两个日子都要择吉。如果非要说出哪个日子最为重要,那么还是以注册的日子为主,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你们成为合法的夫妻。
7、良辰吉日真正的计算方法
女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换算出来八字的天干地支,找出八字的用神,生用神的月份和日子就是婚嫁的吉日。还有选吉时的,这个就要用当地的风俗来定,有的是早晨有的是下午,按照当地的风俗再定吉时。
附录:择日之男命禁婚年
不宜娶亲者,如男命用子年娶亲,忌本身属蛇。子年禁蛇相,丑年禁马相,寅年禁羊相,卯年禁猴相,辰年禁鸡相,巳年禁狗相,午年禁猪相,未年禁鼠相,申年禁丑相,酉年禁虎相,戍年禁兔相,亥年禁辰相。男娶婚所忌者,当年太岁前五相(属相年)是也。
择日之女命禁婚年
不宜出闺者,如女命用子年行嫁,忌本身属兔。子年忌兔相,丑年忌虎相,寅年忌牛相,卯年忌鼠相,辰年忌猪相,巳年忌狗相,午年忌鸡相,未年忌猴相,申年忌羊相,酉年忌马相,戍年忌蛇相,亥年忌龙相。起法:每从卯上起子,逆数到本年太岁止,遇何属相,即是忌婚,不宜出闺。
结婚日子怎么算 如何挑选结婚吉日
一、结婚吉日怎么挑选:
1、选择润年润月
我们国家对于结婚吉日的挑选是非常重视的,并且对于“润月”、“润年”之说非常的讲究。润年代表着这一年有两个立春,也会有一个润月,是非常吉利的年份和月份是,所以老一辈的家长都很喜欢家中的后辈选择这样的年份结婚。
2、避开三七九
结婚吉日最好是避开每年的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因为这三个月在我国是刚好碰到“清明”、“盂兰”和 “重阳”,这三个节日都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鬼节。所以,这对于结婚而言,似乎是不吉利的。
3、避开三娘煞
这是一个比较古老的传言,说月老不愿意帮三娘牵红线,而处于报复的心理,三娘就喜欢喝月老作对,喜欢破坏新人的婚事,所以每月的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被称为是三娘煞之日,是不适合结婚的。
4、不选父母生辰
在我国传统的婚俗习惯中,是不能选择与父母生辰相同的日子为结婚日的。但是该月份的其他日子还是可以作为婚假日的。
5、真正婚嫁日
大部分人在决定吃注册结婚的日子与举办结婚仪式的日期是分开的。而如果这两个要进取舍的话,应该是举行结婚仪式、举办婚宴的日子为准的,所以婚宴是应该爱吉日举行的,因为在传统仪式上一般是把举行仪式那天作为结婚吉日的
天地凶败日能结婚吗
树立安宁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
择日忌讳的日子
结婚选日子可以说是最最重要的,也是长辈们最看重的,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好像对这些并不是很在意,但结婚不都是为了图个吉利顺利吗,所以有些习俗讲究我们还是要尊重,毕竟长辈开心,也是我们做晚辈的一份孝心。
那么,如此重要的结婚择日为什么不能选初一呢?一起来看看结婚择日中的八大禁忌~~
一、结婚择日禁忌不选初一
1、初一、十五尽量不要作为结婚的日子,因为初一十五多为祭祀的日子,上香比较多,阴气较重,所以不适合作为结婚吉日。
2、还有“初五、十四、二十三,阎王老子不出关”的说法,说是农历这样的日子凶险之极。
3、另外,关于结婚吉日,民间也有口诀描述:
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一切起造和兴工,不遭火盗定遭凶;
婚姻嫁娶亦非宜,不到白头终不吉;人生出世遇此日,劳劳碌碌得还失;
安葬若还逢此日,后代儿孙必乞食;上官赴任用此日,破贼多愁主革职。
正月十三、二月初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二、七月初一、七月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腊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