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四季的对应关系,九月是金木水火土什么命

中医里的五脏怎么对应四季

其实是五季 夏后有个长夏 为脾
春肝 夏心 秋肺 冬肾

刘恒易经:四季与五脏对应关系

古人以五行配四季,缺一,所以想出长夏来弥补,于是春夏秋冬加上长夏就合乎五数。 长夏是指在春夏秋冬换季的最后18天,这是中医学的范畴。《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就是说脾主长夏,既每季的最后18天。正如著名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 “长夏应脾而变化”。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又,长夏指阴历六月(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读音为cháng xià[1]。 《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因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由脾所主。《中医大辞典》云:“长夏,农历六月。《素问·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 五时之长夏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为何一年四时之中又有“五时(长夏)”之称呢?此乃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的庞大的五大系统使然。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王冰注云:“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五)时之胜也。”恽铁樵《群经见智录》:“《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藏,其来源于天之四时。藏有五,而时仅四,故以六月为长夏,以配脾。” 检阅先秦、汉之古籍,并未见“长夏”之名称,却有“季夏”之名称,如《礼记·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大庙。”战国时期的邹衍云:“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春秋繁露·五行对》:“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四时中增加了季夏而成为五时。 长夏,首见于中医经典《内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并在《内经》全书中共见27次,却是由邹衍“季夏”一词演变而来。时贤孔德立《先秦诸子》说道:“‘季夏’的出现,是邹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个创举,解决了土德在四时中不占具体位置的缺陷。” 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时,为了与脾、土、湿相配合,故《内经》的作者,将季夏换成了长夏,是五行学说引进医学成熟的标志。长夏的来源,实由五行学说推演派生而来,即为了配合自然界之五行---木、火、土、金、水,此完全是出于理论的需要,牵强附会明显。 长夏的词义当如王冰所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六节藏象论》次注)又说道:“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藏气法时论》次注)即“长在夏中”。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主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六月,指阴历六月,亦即农历六月,夏季最后一个月份,此时气候最为潮湿,乃因多阴雨而潮湿。空气中湿度大,大气压偏低,故由脾所主。 长夏虽由脾所主,但从时间来说却又不尽合理,时间搭配不均匀。长夏是从夏季分出的一个月,夏季则是二个月,而春、秋、冬则各为三个月。这样一来《内经》的作者,为了均衡这个时间,又云“脾不主时”,即在每季之末各匀出十八天由脾所主。18×4=72天,3个月-18天=72天,如此则每季皆系72天。《素问·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 此“脾不主时”则是受当时阴阳、五行、五方、四时学说之影响嫁接而来。 《管子·五行》:“日至赌甲子木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士师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丙子火行御,天子出令,命行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戊子土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七十二日而毕。”、“赌庚子金行御,天子出令,命祝宗选禽兽之禁……七十二日而毕。”、“赌壬子水行御,天子出令,命左右使人内御……七十二日而毕。”受此影响,邹衍则创立了“五行相生的四时教令思想”,推荐给当时的统治者。 《春秋繁露·五行之义》:“土居中央,为(谓)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甘者,五味之本也;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犹五味之有甘肥也,不得不成。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人官之大者,不名所职,相其是也;天关之大者,不名所生,土是矣。” 《春秋繁露·治水五行》:“日冬至,七十二日,木用事,其气燥浊而青;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气惨阳而赤;七十二日,土用事,其气湿浊而黄;七十二日,金用事,其气惨淡而白;七十二日,水用事,其气清寒而黑。七十二日,复得木。”1. 《辞海(缩印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69页“长夏”词条

“五音”和“四季”“五方”和“五行”的配合关系

古人将五音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
四季 春 夏 季夏 秋 冬
五声 角 徵 宫 商 羽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古人常把五音和四季、五方、五行相配。因此,在古书上常可见到写某季节时连带写到和这个季节相配的音名和方位,如欧阳修《秋声赋》:“商声,主西方之音;……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就是把秋季、商音和西方相配合的。这种配合反映了古人对事物的认识。

阴阳五行所代表的四季和方位

玄学离不开五行,也是风水命理预测最关键的核心基础,它在使用时并不是孤立的,要与自然环境,即四季春夏秋冬和方位东西南北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全盘考虑,才能判断风水与命理的好坏。

其中的原因,五行在每个季节和方位都有它们所旺衰的季节与方向。

五行木:春季旺盛、代表正东方位、天干为“甲乙”、地支为“寅卯辰”

五行火:夏季旺盛、代表正南方位、天干为“丙丁”、地支为“巳午未”

五行金:秋季旺盛、代表正西方位、天干为“庚辛”、地支为“申酉戌”

五行水:冬季旺盛、代表正北方位、天干为“壬癸”、地支为“亥子丑”

五行土:旺于四季(辰、未、戌、丑)月,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代表正中央、天干为“戊己”地支为“辰戌丑未”

每一个季节分三个月,而五行土旺于四季,也就是旺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前各18天。也就是春木旺于72天、夏火旺于72天、秋金旺于72天、冬水旺于72天,四季土也旺于72天,一年四季五行各平分秋色,合计360天。

    四时、八卦和五行

    中国传统文化,时间和空间是有对应关系的。

    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对应春夏秋冬四季和四时。四时是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

    春天/春分——东方;夏天/夏至——南方 ; 秋天/秋分——西方; 冬天/冬至——北方

    八方: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位对应八卦。
    震卦——东方、巽卦——东南、离卦——南方、 坤卦——西南、兑卦——西方、乾卦——西北、坎卦——北方、艮卦——东北。

    震卦—雷—卦德是动;巽卦—风—卦德是入;离卦—火—卦德是附;坤卦—地—卦德是顺 ;兑卦—泽—悦;乾卦—天—健;坎卦—水—卦德是陷;艮卦—山—止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木曰曲直、土曰稼穑。

    木—春—东方、火—夏—南方、金—秋—西方、水—冬—北方、土—中央—长夏

    木_青色、火_赤色、土_黄色、金_白色、水_黑色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与五脏(脏)的关系:

    春养肝(木)、夏养心(火)、长夏养脾(土)、秋养肺(金)、冬养肾(水)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以农耕为主,以农为本。

    “士农工商”的排序,很明显的表示,农仅次于士,比工匠和商人的地位高。士通常是贵族、官员和读书人。

    一旦农业生产出现问题,粮食欠收,严重的话,会引发民变,造成社会动荡,甚至动摇社稷。大多数皇帝对农事都很重视,有时候还会重农抑商。社——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稷是长得特别大的粟(也有说是谷)。

    农业生产,除了一定要顺应季节播种、生长、收获,对于气候的依赖性很强,无论哪个环节只要出现灾害性,很容易出现欠收甚至颗粒无收。以前说种田是靠天吃饭,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天象的观察,并根据天象的变化预测天气,然后安排农业生产。

    古人最初观察天象,最重要的自然是太阳、月亮和星宿了。远古社会的时候,利用圭表等工具测量、记录太阳的运行轨迹。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始祖伏羲、女娲是我们的始祖,在留下的古代图画中,他们手持矩尺和规,用以规天矩地。

    刚开始学习,欢迎指教。

    古人所谓“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啥意思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四方: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五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常: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