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独秀峰太平洞太岁石刻,独秀峰太平岩几位太岁

太平岩洞里刻有几位甲子太岁神像

桂林市内有个独秀峰,独秀峰下有个靖王府。靖王府背倚独秀峰,因其建在上,故曾在历史上出现过多位王爷,这些王爷很重视太岁文化。有位王爷叫朱佐敬,他把60个太岁刻在了独秀峰王城景区的太平岩洞壁上,保佑每个在位的王爷。而且他把自己的太岁刻在玉石上,时刻佩带在身边。重视太岁的朱佐敬王爷也就成了靖王府最长寿,最有政绩的王爷。
广西高官张大人,从朱佐敬的太岁文化里看到了太岁的作用,在慈禧太后在她60大寿的时候,他特意请人拓了个慈禧专的太岁图进贡给慈禧,结果在众多进贡的奇珍异宝中,他进而的拓图脱颖而出,成为让慈禧最为中意的礼物,慈禧回赠了盖了天章的“寿”字。
也许真是得了太岁的保佑,慈禧在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竟然活到七八十岁。张大人也是那场盛宴中唯一得到回赠的人。后被张大人把慈禧的“寿”于独秀峰南壁,寓意“寿比南山”。此“寿”字盖有天章,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仅有的二副盖有天章的石刻中一副。
慈禧的“寿”字也成为了独秀峰下很重要的人文景观。
后来桂林的岩洞也学习太平岩洞的做法,把六十太岁请进了洞中,岩洞中的太岁文化也就成了一种突出的文化。不过,桂林的诸多岩洞,形成原因相同,但各洞形神迥异,移植雷同的太岁文化于洞中,让旅客有点烦厌,同时,把神秘的太岁文化也庸俗化了。

独秀峰有多少太岁

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的王城内,与叠、伏波三足鼎立,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北距叠1000米,东距伏波500米,海拔216米,高出平地66米,长120米,宽50 米,面积0.61公顷。由3.5亿年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3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通过水流作用,不断溶蚀、崩塌,形成旁无坡阜的孤峰。独秀山体扁圆,东西宽,端庄雄伟,南北窄,峭拔峻秀,有“南天一柱”之誉。晨熹夕照,披上太阳的光辉,俨然一位紫袍玉带的王者,故又被称为“紫金山”。南朝宋颜延之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唐张固诗谓“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都突出写它介然兀立的气势。 独秀亭 在独秀峰顶, 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 长宽各4.8米, 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 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 高6米, 长宽各4.7米, 面积22平方米, 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栏, 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 云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万户, 尽在眼中。

桂林独秀峰的特色

福泉井
清代贡院考生敬若神明,临考必饮的吉祥水。夫妻树
龙马潜行,阴阳相生,槐榕合抱。
龙爪树
是靖江王府三大“灵物”之一,它的枝干向四周伸展,就像龙爪一把抓住青天,曾经历两次火烧得以幸存下来。“龙爪抓青天”,有抓财的意思,所以又称为“抓财树”、“抓钱手”。
独秀亭
独秀亭在独秀峰顶,为二层、红柱、六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长宽各4.8米, 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高6米,长宽各4.7米, 面积22平方米,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周有栏,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云生足下,星列胸前,桂林奇山秀水一览无余。
太平岩
在独秀峰西麓,原名西岩,高2.9米,宽4.25米,长31.5米,面积140平方米,北达雪洞。岩洞赅有恭惠王朱邦宁绘刘海蟾像,俗称刘海洞。明嘉靖间(1522-1566)重新开发时,挖出一枚“太平通宝”钱币,靖江王认为“此惟兆哉,山灵告予”,“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岩体像一间宽敞的房子,面十分平整,岩顶重悬的钟乳石,有的像梳得整整齐齐的少女鬟发,有的像色斑斓的龙鳞,还有形状态怪异、闪耀着金光银光的砂石,令人眼花缭乱。太平岩洞内有世界文化奇观“太岁”摩崖石刻。
月牙池
位于市区独秀峰东麓。此外原有独秀泉,以初因泉凿池,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池畔重柳依依,景色十分优美。月牙东圣母、春涛、白龙并称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于独秀峰西北麓,洞口向月牙池,高约3米,宽5.6米,深32米,面积约180平方米。明户露《赤雅》载: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所悬乳石洁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字,旁有双凤石。原有唐人诗刻,今泯灭无存。
中山纪念塔
位于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是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25年9月,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著名人士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维仁、裘邦焘等,为纪念广州革命的成立和广西统一,特在孙中山先生1921年誓师北伐驻足华处,兴建此塔。
另还有承运门、承运殿、科举文化陈列馆、读书岩、孔庙等景点。

古时,桂林的文化中心为什么在独秀峰?

古时,广西的文化中心在桂林,而桂林的文化中心则在独秀峰。历代都有许多的文人墨客在独秀峰的读书岩下面读书,在独秀峰的山体上刻着文人墨客的诗词,因而独秀峰的文化氛围浓厚,人文底蕴丰厚。

早在南朝宋武帝刘裕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元任始安郡,就是后来的桂林太守时,他常在独秀峰东麓岩洞内读书写诗,此岩洞因而名为“读书岩”,岩有两口,既利采光,又通风透气,冬暖夏凉,内有天然石床和石凳。

读岩洞依山傍水,摩崖石刻甚多,是岭南文教的发源地,也是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奠基。在读书岩上,颜延元写下了最早赞美桂林独秀峰的佳句:

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

到了唐代,唐初名将李靖在独秀峰下构筑子城,并兴办了学宫。而且,唐代著名诗人张固也在读书岩上写下了赞美桂林独秀峰的著名诗句,尤为突出赞美了独秀峰介然兀立的气势:

孤峰不与众山俦,直上青云势未休。

独秀峰有历代石刻百余件,其中,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郑叔齐的“独秀山新开石室记”,以及后来的“南天一柱”、“紫袍金带”、“介然独秀峰独立”等,都是桂林不可多得的石刻巨作。

历史上,广西桂林被称为“西南会府”。宋代时,独秀峰下建有铁牛寺,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登基之前,曾在铁牛寺修行。

当时,在独秀峰钟乳石下的一通诗碑上,有南宋一提点刑狱权府事四明王正功所作、后来一直作为点评桂林山水景色的不朽名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王正功的诗句极好地凸现出桂林的山青、水秀、洞奇和石美。自古以来,独秀峰就是桂林的著名风景区,被誉为“独秀奇峰”。因而,后来有诗人赞道: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想知道自已的值年太岁吗?

六十甲子是中国传统的时间纪年方式。以十天干,十二地支,阴阳循环相配来纪年。由甲子起至癸亥共分六十年,每六十年为一个轮回,俗称六十甲子,古人到六十岁时称六十花甲。相传天庭每一年都会派一个神仙来掌管当年出生人的生死祸福,我们称为值年太岁,太岁星君,或顺星、吉星,又叫保护神;一个人出生当年的太岁也就是他一生的保护神。六十甲子年由六十位太岁分别掌管。这次去桂林旅游,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我们每个人的值年太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守护神。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府城景区内,有个著名的独秀峰,独秀峰下太平岩洞中,有全国唯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六十甲子太岁保护神摩崖石刻像。六十甲子太岁有不同的名字,长相和个性,他们每年轮流值班,巡回天地之间,护佑众生,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的守护神。也许在你幼年体弱多病的时候,他曾经守护过你,也许在你成长的时候,他曾经眷顾过你,也许在你悲伤的时候,他把勇敢和刚强赋予你,也许在你失意的时候,他把希望和未来赐予你,平时大家总是烧香拜佛,祈求神灵的保护,但一般人对自己的保护神的名字和模样没有概念。
靖王府背倚独秀峰,因其建在上,故曾在历史上出现过多位王爷,并与几位皇帝相关。据说太岁是每个人的保护神,每个人都有一个太岁保护着,当你的本命年到了的时候,你必定是犯太岁,也就是说很容易不走运或者遭遇坎坷。靖王府最重视太岁文化的王爷是朱佐敬,他把60个太岁刻在了洞壁中,保佑每个在位的王爷。而且他把自己的太岁刻在玉石上,时刻佩带在身边。朱佐敬成为靖王府最长寿,最有政绩的王爷。相传慈禧太后在她60大寿的时候,广西高官张大人特意按了一个慈禧专属的太岁拓图给她,在众多进贡的奇珍异宝中脱颖而出,成为让慈禧最为中意的礼物,也许真是得了太岁的保佑,慈禧在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竟然活到七八十岁。张大人也是那场盛宴中唯一得到慈禧回赠的人。而这回赠既是国书“寿”字,后被张大人刻于独秀峰南壁,寓意“寿比南山”,此“寿”字盖有天章,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仅有的二副盖有天章的石刻中一副。可见慈禧对张大人的青睐,对他所赠太岁保护神的倾心。
俗话讲,“太岁头上不可动土”。小时候我们都会收到长辈的压岁钱,本命年穿红内衣….这些都跟中国渊源流长的太岁文化有关。
每个人都有一个守护神,他不仅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带给我们运气,还守护着我们的灵魂。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在下面的守护神中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找到了自己的值年太岁后,请用左手握住右手高举在额头上,对着你的值年太岁拜上三拜以求他保你平安。

六十位太岁像造型各异,请问他们的造型有何意义?

干支纪年以六十年为一循环,这就是六十个太岁的来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