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贲卦彖辞,周易贲卦详解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的解释和理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文化"乃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此语出于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谓文,就是指一切现象或形相。天文就是指自然现象,也就是由阴阳、刚柔、正负、雌雄等两端力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错综复杂、多采多姿的自然世界。
所谓人文,就是指自然现象经过人的认识、点化、改造、重组的活动就称为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认识的层次,第二个是运用的层次。
于此,我们乃可约述"文化"一辞的主要涵义,即:它是特指一种进级的人文活动其目的在点化人的生活中及一切生活中所涉及的外物,以使之具有无限的道德意义。

易.贲卦.彖辞怎么读

yì .bēn guà .tuàn cí

易.贲卦.彖辞

拼音:tuàn

简体部首:彑

解释:《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贲卦的爻辞解释

【原文】
初九:贲其趾①,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译文】
初九:脚穿花鞋,舍车不乘,徒步而行。
《象辞》说:舍车不乘,徒步而行,为显示鞋子之美丽,理应不乘车。
【注释】
①贲,文饰。贲其趾,犹言用花鞋套脚。本卦多记录婚嫁之事,礼聘迎娶都有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对偶婚制的简单的风俗图景。读者可从这个角度体察各爻意义。《象辞》附会大义,曲加解释,以致面目全非。
【原文】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译文】
六二:修饰自己的胡须。
《象辞》说:修饰自己的胡须,说明老人不服老,帮助君王振兴国家。
【原文】
九三:贲如濡如①。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②。
【译文】
九三:奔跑向前,汗流浃背。卜问长时期的凶吉而得吉兆。
《象辞》说:永远贞正,必吉利,因为决没有人侵凌正人君子。【注释】
①贲,借为奔。濡,湿。如,形容词词尾。②《象辞》释“贞”为诚信贞正。陵,侵凌。
【原文】
六四:贲如皤如①。白马翰如②。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③。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译文】
六四:奔跑气吁吁,太阳火辣辣。高头白马,向前飞奔。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
《象辞》说:六四阴爻居阴位,所处恰当。既知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疑虑冰释,终无灾祸。
【注释】
①贲,借为奔。皤(pó婆),郑玄本作燔,焚烧,这里指太阳当头晒。②翰,黄颖注:“马举头高昂也。”马头高举即飞奔之状。③当位,此以六四爻位爻象为据。六四,阴爻居阴位(第四位为阴位),是为当位。之所以称“疑”,因为看到大批人马奔驰而来,心中犯疑,难料吉凶。
【原文】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①。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译文】
六五:奔向丘园,送上许多布帛,初遇困难,终则顺利。
《象辞》说:六五爻辞说的吉利,是指有婚姻之喜。
【注释】
①戋戋,马融注:“委积貌。”即一大堆的样子。
【原文】
上九:白贲①,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注释】
①贲,饰,这里指配色。白贲,犹言白底的布帛饰以各苞花纹。
【译文】
上九:送上白底饰以诸色花纹的布帛,不会坏事。
《象辞》说:白底的布帛饰以诸色花纹,没有灾祸,因为上九居一卦乞首位,像人高高在上,志得意满。
贲卦
经文:贲:亨,小利有攸往。
注释:贲(bì):卦名。有修饰,文饰之义。帛《易》作“蘩”。小利有攸往:有小利可以前往。
朱熹《周易本义》曰:“贲”,饰也。内离而外艮,有文明而各得其分之象,故为贲。占者以其柔来文刚,阳得阴助,而离明于内,故为“亨”。以其刚上文柔,而艮止于外,故“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注释:贲其趾,舍车而徒:饰其脚趾,弃车徒步而行。趾,脚趾。徒,徒步。
朱熹《周易本义》曰:刚德明体,自贲于下,为舍非道之车,而安于徒步之象。
六二:贲其须。
注释:贲其须:修饰其须。须,须。指面毛与胡须。
朱熹《周易本义》曰:二以阴柔居正中,三以阳刚而得正,皆无应与。故而附三而动,有贲须之象。占者宜从上之阳刚而动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注释; 贲如濡如,永贞吉:修饰、润色,长久守正则可得吉。如,语助词。濡,湿润而光泽。永,长久。贞,正固。
朱熹《周易本义》曰:一阳居二阴之间,得其贲而润泽者也。然不可溺于所安,故有“永贞”之戒。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注释:贲如皤如,白马翰如:修饰素白,白马奔驰如飞。皤(pó),老人发白曰“皤”,此指白色文素之貌。翰如:言马奔跑如鸟飞之疾。匪寇婚媾:不是强盗,是来求婚的。匪,即非。寇,盗寇。
朱熹《周易本义》曰:“皤”,白也。“马”,人所乘,人白则马亦白矣。四与初相贲者,乃为九三所隔而不得遂,故有“皤如”。而其往求之心,如飞翰之疾也。然九三刚正,非为寇者也,乃求婚媾耳,故其象如此。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注释:贲于丘园,束帛戋戋:修饰家园,只以寥寥束帛。丘园,家园。帛,丝织品总称。戋戋,即残残。指很少。
朱熹《周易本义》曰:六五柔中为贲之主,敦本尚实,得贲之道,故有“丘园”之象。然阴性吝啬,故有“束帛戋戋”之象。人而如此,虽可羞吝,然礼奢宁俭,故得“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注释:白贲:以白色装饰。
朱熹《周易本义》曰:贲极反本,复于无色,“善补过矣”,故其象占如此。

周易贲中的贲读什么?

ben,笨的发音,有点别扭啊!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话出自那是什么意思

出自《周易》的《贲卦·彖传》
翻译: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哪里

语出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易》的《贲卦·彖传》。
原文如下: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以“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②,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白话文释义: 《彖辞》说:贲,亨通,阴柔(六二爻)来与下刚相杂,所以亨通。分(内卦一)阳刚上来与阴柔相杂,故“有小利而可以前往”。(日月)刚柔相互交错,为天文;得文明而知止(于礼义),这是人文。观看了天文,可以察知时节变化;观于人文,可以教育化成天下。
扩展资料
《周易》即《易经》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以无所不包的终极原理来统摄万物。
纯粹意义上的《易经》只是六十四卦中的经文部分。从形式上看,我们将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符号,即六十四卦卦象;一部分为文字,即六十四卦卦爻辞。
贲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第22卦,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讲的是文饰之道;所谓文饰,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打扮、化妆、装饰、包装的意思。一切文饰都是空虚的道理,惟有重实质,有内涵的朴实面目,才是文饰的极致。
文,最初指原始先民的纹身,是美化之义,后来才衍化为文明、文化与人文。《贲卦·彖传》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礼仪而有一定的限度,这是人类的文饰。观察大自然的文饰,可以了解四时变迁的规律;观察人类的文饰,可以教化天下。
“贲卦”是外在美向内在美升华的一个心路历程,对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贲卦上为艮,艮为山;下为离,离为火。上“体静刚硬”之山与下“体性柔动”之火的结合,赋予“贲卦”极为特殊的美学内涵。“外静内动,刚柔相济”;高山之下篝火熊熊,山间草木被火光映照,流光焕,这是文饰的象征。
其“饰终返素、尚质重道”的美学内涵,暗含了节用观、文质观、道器观、天人合一观,是我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在日新月异的今日中国,有着建构民族审美范式、提升华人审美趣味的重要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贲卦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