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盘奇门九宫天干象意,阴盘奇门九星象意

奇门盾甲九宫格外面九天干是什么意思

八门九星逐时移宫决
假如阳遁一局,甲子时照上格内,蓬星在一宫,休门亦在一宫,则将下圆图内,轮子移蓬星,休门俱对一坎宫,则生门丙,奇下有丙在艮,奇门全具,乙奇在离,无门,丁奇在兑,无门。如乙丑时,看上格子内蓬星在九,休门在二宫,则移下圆图内,轮子上蓬星对九宫,休门对二坤宫,则见休门丙;奇在二坤宫,奇门全,乙奇在坎无门,丁奇在震无门。如丙寅时,上格子内,蓬星在八宫,休门在三宫,则移下,轮子上蓬星对八宫,休门对三宫,则休门丙,奇在震宫,奇门全.乙奇在二官,丁奇在六宫,俱无门。下至癸酉时,俱以甲子旬头为直符,休门为直使,依前法移宫。又如甲戌时,至癸未时,十时芮星直符,死门为直使,若甲申时至癸巳时,俱以冲星为直符,伤门为直使,俱依上法,逐时移之。余仿此。

奇门排盘中九星后面的天干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例如阳一局,在坎宫起地盘戊,天蓬星起天盘戊,坤二起地盘己,芮星起天盘己……以此类推。
在奇门中天盘干加地盘干成不成格,成什么格,而不是一味的干象义什么(如丁代表文书…),在少数预测需要时才能用象义的(如测升学,丁代表文书、试卷…)

八卦五行九宫天干地支?

刚刚接触风水的朋友们大约被这些名词搞糊涂了吧,我在此整理了介绍,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八卦五行介绍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执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数理: 金为七, 木为八, 水为六, 火为九, 土为五。

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接触和观察,认识到五行中的每一行都有不同的效能。“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墙”,是指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的特性;“金曰从革”,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水曰润下”,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古人基于这种认识,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因此在概念上,已经不是木、火、土、金、水本身,而是一大类在特性上可相比拟的各种事物、现象所共有的抽象效能。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干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

***一***八卦歌诀

干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二***八卦代数

干一,兑二,离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干: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四***八卦所属

干、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干、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干、兑***金***。

干、兑***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离***火***,离***火***克干、兑***金***。

***六***八卦旺衰

干、兑旺于秋,衰于冬;震、巽旺于春,衰于夏;

坤、艮旺于四季,衰于秋;离旺于夏,衰于四季;

坎旺于冬,衰于春.***四季是指每个季节的后一个月***

***七***八卦所对应的五行:

金-干、兑 乾为天,兑为泽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土-坤、艮 坤为地,艮为山

水-坎 坎为水

火-离 离为火

九宫介绍

九宫是将天宫以井字划分干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

九宫,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是不动的,奇门遁甲分为天、地、人、神四盘,四盘之中唯有地盘是不动,为坐山。汉代徐岳《术数记遗》:“九宫算,五行引数,犹如回圈。”北周甄鸾注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天干地支介绍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奇门遁甲九宫天干地支年代怎么推算

-----来源中国易经研究学会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 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任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己55.戊午56.己未 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
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其中天干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 对于其计算 第一种:是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的,先将天干进行编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4、 5、 6、 7、 8、 9、 0、 1 、 2、 3 凡是公元后某年的最后一位数字(个位数)是“4”,那么该年的天干就是“甲”;“5”就是“乙”;余类推。如2003年的天干就是“癸”。记住这一编码很实用,虽然不能用干支纪年来直接推算公元纪年,但可以给我们
一点提示,凡是天干为“甲”的公元纪年数最后一位数必为“4”;“辛”为“1”;余类推。如辛酉政变(1861)、辛丑条约(1901)、辛亥革命(1911)发生年代的最后一位数字都是“1”,而“1”刚好对应天干中的辛。 再将地支进行编码: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10、11、 0、 1、 2、3 把公元某年的数字除以12,余数为“4”,那么该年的地支就是“子”;余数为“5”就是“丑”;其余类推。心算地支可将年份数减去12的倍数,如1800、1860、1920、1980等,再算就容易得多了。 最后将天干、地支合在一起,就是公元某年的干支纪年。如1861年,最后一位数字是“1”,天干为“辛”,将1861除以12(或1861减去1860),余数为“1”,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就是辛酉年 根据六十甲子可以推算出具体的年月日时。而在计时使用里,由于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亥时。除了以此计时外,另外地支计时法还与干支计日联系在一起形成六十干支计时法,即甲己日子时以甲开头,成为甲子时,
然后丑时成为乙丑时,寅时成为丙寅时,依次类推。乙庚日子时以丙开头,成为丙子时;丙辛日子时以戊开头成为戊子时。丁壬日子时以庚开头,成为庚子时;戊癸日开头以壬开头成为壬子时。这样六十天干形成完整的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每人出生的时辰也就有了确定的四组天干八个字组成的生辰,简称“八字”。如此时正是2005年11月15日19:07(农历十月十四日),此时出生者的八字就是乙酉年丁亥月癸卯日壬戌时(因为计日天干为癸开头,故本日子时为壬子时,推算至19点至21点即为壬戌时)。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阴盘奇门隐干的作用

2、隐干:人盘八门(指先天八门所在位置)现在地盘之干,为隐藏之干(暗藏的状态、事物)例如,现在开门在2宫,现在6宫地盘奇仪为乙,因为开门原来的宫位就是6宫,所以现在开门的隐干为乙3、暗干:将时干加到值使门,阳顺、阴逆,飞布九宫4、应期干:将时干放到中五宫,阳顺、阴逆,飞布九宫(并不是每次都能够用,与地盘奇仪有重复时,指必然会发生,才可使用定应期。)隐干的使用有两种基本的排法,一般的排法是,从天盘值使宫起时干,隐遁顺排,阳遁逆排,按九宫数排,排完以后,每个宫都会排到一个天干。该天干就是该宫天盘六仪的隐干,当遇到伏吟时(尤其是八门,九星全伏吟时),从中宫起时干。

奇门遁甲2九宫格出现天干和地支相同啥意思?

意思是农历记时的年月日时辰完全一致。
因为天干地支相同是指天干的年月日时辰与地支的年月日时辰一样。
天干,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个天干。地支,是指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字记序符号,循环使用。

4.十个天干

本文为学习笔记,仅供参考。
在奇门遁甲里每个天干都有定义的:

1甲叫遁甲,是统帅

234乙丙丁叫三奇,简称为乙奇(日奇)、丙奇(月奇)、丁奇(星奇),是协助统帅的三个主要大将,乙管参谋,丙管保卫,丁管后勤;

5-10六个天干称为六仪,六支军队,领头的军队是戊军。

遁甲,甲到底在哪里?

甲在我们60甲子表里面有6个甲,前三甲后三甲,所以总共统帅有六个,第一个是大统帅,剩下的是副统帅。戊就有甲子这个统帅躲在里面,剩下五个甲躲在后面五个军队里面。后面会仔细讲这个内容,这十个天干将来在奇门遁甲里,处在什么位置上。

天干类象:

甲:阳木

位于东方 | 五脏六腑属胆 | 体表属于头部 | 统帅 | 五味是酸味

颜色:青绿色

性格刚健直爽、自负、体型高大

得令时为栋梁,失令时为闲置材料
乙:阴木

东方 | 肝 | 脖、肩 | 甜酸 | 类象中医为女子、妻子

颜色:浅绿色

性格柔和、体质软嫩、为人柔顺,依附于世俗

得令时茂盛,失令时枯萎
丙:阳火

南方 | 小肠 | 肩、额头 | 苦辣 | 有权威的人 | 代表了男小三

颜色:紫红色

性格火烈、清廉。可以成大材,但是持久性差

得令时成绩辉煌,失令时易灰心丧气
丁:阴火

南方 | 心脏 | 胸部、舌头 | 苦 | 类象为玉女、女小三

颜色:淡红色

性格温和、有心机、形体秀丽

得令时明察秋毫,失令时忧愁焦虑
戊:阳土

中央 | 胃 | 肋部、鼻子 | 甘辛 | 代表资本、聚财、天门

颜色:深黄色

性格刚烈、形体厚实

得令时豪放果敢,失令时发呆
己:阴土

中央 | 脾 | 腹部、面庞 | 甘辛 | 奇门遁甲中代表了坟墓、地户

颜色:浅黄色

性格温顺、形体沉稳

得令时教化万物,失令时洁身自好
庚:阳金

西方 | 大肠 | 筋骨 | 辛辣 | 奇门遁甲中代表丈夫、公安干警、仇人、大型刀具

颜色:白色(不是黄,所有的金属或坚硬类的物质抛光以后都是发白的)

性格锐利、体型高大

得令时强硬,失令时丧失威望
辛:阴金

西方 | 肺 | 胸部、股部 | 苦辣 | 类象为错误、罪人、精子、小型刀具

颜色:浅白色

性格镇静、体型方正

得令时良好的材料,失令时变成瓦砾
壬:阳水

北方 | 膀胱 | 小腿 | 咸 | 奇门遁甲中代表流动、物流、化学工业

颜色:深黑色

性格柔险、可共患难、难同甘甜

得令时助人利物,失令时妨人害国
癸:阴水

北方 | 肾 | 足 | 咸 | 奇门遁甲中代表地下水、石油、暗中所干之事、性生活、胎儿

颜色:浅黑色

性格阴柔、易涉及阴谋

得令时狐假虎威,失令时灰心乞怜

天干的宏观特点

五阳干:甲乙丙丁戊

五阴干:己庚辛壬癸

五阳干代表利动不利静,利客不利主

五阴干利静不利动,利主不利客

五阳干彼此之间的组合往往产生比较好的结果,五阴干互相组合往往产生阻力和不好的结果。(有例外但绝大部分情况是)

天干五合:每两个天干合成一个五行,有五对天干,所以叫五合。

甲己合化土,甲是木,生长在土里面,如果甲木最后枯萎了,就会烂在土里,最后都变成土。

乙庚合化金,乙是阴木,指的是在地底下的木,长年累月慢慢变化,最后变成乌木,乌木太坚硬了,把它看成金属类的东西叫乌金。

丙辛合化水,丙是火,辛是金,火把金融化了,最后就都变成水。

丁壬合化木,丁代表阳光,壬代表雨露,在阳光雨露的作用下,一个微笑的植物就会生长,变成了木。

戊癸合化火,戊是土,现在土在上面,癸是水,在底下的水,是指液体有两种,一个是地下水,还有地下的岩浆,流动的液体,滚烫的,一旦爆发出来,就是火山爆发。这是以火的形式出现。

天干五合很重要,将来会帮助判断事情最后会怎么走向。

五合中有一对特别重要——乙庚合金,我们通常把乙庚合看成夫妻。乙代表女性、妻子,庚金代表男性、丈夫,妻子和丈夫合在一起就构成一个家庭,所以很重要。而且乙庚合的结果可以保护甲,因为甲是木,乙也是木,他们是同辈,甲木是哥哥,乙木是妹妹,甲木最怕庚金克他,把妹妹嫁给庚金,庚金成为亲戚了,就不会再克甲木了,这是遁甲的一个重要手段。

庚金克甲木、辛金克乙木、壬水克丙火、癸水克丁火(甲乙丙丁戊己庚共七个,庚克甲为七杀)

甲庚相冲、乙辛相冲、丙壬相冲、丁癸相冲。

举例

图中每个宫里面都有两个天干,其中下面这个天干叫地盘天干,是出现在驻扎地上的;上面的天干叫天盘天干,是飞出去、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天干。

地盘干代表问事时刻以前发生的事情,是个历史的情况;天盘干指的是当前的情况和未来走向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两者结合起来,就产生了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十干克应。就是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影响,它可能是起了好作用,也可能起了坏作用。

比如讨论婚姻,要涉及到妻子和丈夫,讨论现在的婚姻情况,就把现在的乙代表老婆取出来,现在的庚代表丈夫找出来。问当前婚姻情况。(涉及到婚姻指标,以后会进一步学习,现在先讲大概)

看庚和乙的关系:庚金在水宫,乙奇在火宫,水克火,丈夫对妻子不满意,妻子感受到有压力,但是婚姻会不会维持呢?婚姻合在木宫,水生木,说明丈夫是希望维持婚姻的,木生火,说明婚姻会拉住老婆,尽管两口子老吵架,但是从法律上来看,这个婚姻暂时还是散不了。

实际上婚姻局就把天干都关联起来了,下方的模式看婚姻:

要判断一个人的婚姻情况,最关键的就是上面这些参数,涉及到四个天干,乙奇丙奇丁奇和庚金,另外一个参数叫。分析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有些细节要分析,这个宫空不空,空亡不空亡,入墓不入墓都会有影响,这里不展开。

易经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

这是我学习基础系列 的第三篇。

常人提到《》,通常会想到算命、占卜。占卜是《》里的重要内容,自从有文明以来,每个文化里都出现过不同的占卜。《》里用蓍草占卜解卦,在有占星师通过星座预测端倪,在的时代同样盛行占卜术。

在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想知道未来,要靠算命来预测。不管是奇门遁甲,还是八字命理学,的应用,除了八卦系统外,还需要结合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的组合来应用。我们读《》,是看不出八卦与五行、干支、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但是这又是支撑《》在数术应用的重要基础体系,要想灵活运用,只学八卦是不行的。

下面讲讲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的基础知识。虽然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太简单了。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务必背熟,基础打牢了,才能应用,这些简单的知识都是以后应用所不可或缺的。

五行

说到五行,我们会脱口而出“五行”。古人说,“天降阳,地出阴,合而生五行”,由此可见,之气产生五行。

五行,我小时候的记忆顺序是“金、木、水、火、土”,五行重要的是要知道其“相生相克”的原理,按照“金、木、水、火、土”这样记忆顺序,不利于记住五行之间的生克顺序。

以木为起手,按照“木、火、土、金、水”记忆, 相生相克,自然就推演出来。

相生是自己的邻居,依次而生,形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相生循环;

相克是跳了一个位置,指向间隔的位置上,形成“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相克循环。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干支,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出来,可见干支文化 之早,相传是黄帝时期所创。

古人用天干纪日,一旬为十天,正好十个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古人用地支纪月,一年有十二个月,也用地支纪时辰,因此有十二个时辰。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按次序组合一次循环,共有六十个组合,十与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也是六十。六十个干支组合,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六十花甲”。年、月、日、时辰,都可以六十循环一次。

二十四节气

我们中国古代,根据一年里地球围绕太阳远转所在的位置,分成了24节气。但是,在过去,人们只能在地球上看太阳,那肉眼看到的是太阳一年在天空中的移动。这个轨道,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道”。

人,把“黄道”分成12等份,一圈360°,那么每等份就是30°,以星座命名,形成了的十二星座,也是占星术的依据。

中国古代与的分法不同,每15°为一个等份,用24等份去对应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这就是中国的二十节气。

要记住二十四节气,需要把《二十节气歌》背下来: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之,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第二句话,对应的节气是: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第三句话,对应的节气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第四句话,对应的节气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短短二十八字,朗朗上口,体现出一年的气温升降,记载了寒来暑往,古人依据二十四节气歌合理安排农事生产活动。

古人观星象、知奥秘,通过二十四节气就可体悟古人仰望星空所蕴含的朴素精神。夜晚观察天上的北斗七星的“斗柄”位置,斗柄朝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而是节气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结合现在的公历,也就是阳历,二十四节气歌还有后面四句话需要大家记住: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上半年的节气在公历每月的六日、二十一日,下半年的节气在公历每月的八日、二十三日,节气在公历的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做多相差不超过一两天。

有人会问,记住这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四节气有什么用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零基础者必须熟记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 里,我会继续梳理,让有兴趣的读者逐渐掌握组合的规律。学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无法一蹴而就。学易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越研究就越没完。南怀瑾先生说古人常常会“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当你钻研进去后,慢慢的也会体会到这样的感觉。

以上就是与必背口诀十二地支十天干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