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怎么算天干地支推算表,日的天干怎么算
如何推算日的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9)。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
怎么算日子的天干地支,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
怎么算日子的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的日柱算较于年岁算法和月份算法来说,要复杂一些。推算日柱的前提条件只有一个,首先要推算出当年的元旦日干支。而推算元旦日干支之前,要弄清楚当年是闰年还是平年。日柱所有的推算用的都是国历。
闰年,是指该年的二月多一天,即一年366天;平年,是指该年的所有月份天数为正常天数,不多也不少,即一年365天。能被4整除的年份就是闰年,例如2008年,2022 年。而十二个月之中,又有大小月之分,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平年的二月有28天,闰年的二月有29天。一年中大月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小月有二、四、六、九、十一月。
推算元旦日的干支,要分为闰年和平年。而推算闰年的元旦日干支,又要分20世纪和21世纪。20世纪指1900年—2000年,21世纪指2000—2100年。
我把推算元旦日所需要的数据都编辑成了图片,即图一和图二。
20世纪闰年的元旦日干支推算如下:元旦日天干=该年末尾两位数÷4(如果计算出来的数大于10,就一直减到小于等于10为止),再对照图一,数字为多少,天干就为多少;元旦日地支=元旦日天干计算出来的那个数÷4,看余数,再参照图二(能够被整除,即余数为0的数,也算为酉)。例如,计算1980年的元旦日干支,天干=80÷4=20-10=10,对应天干为癸;地支=20÷4=5(被整除,余数为0),故为酉。所以1980年的元旦日干支为癸酉。
21世纪闰年的元旦日干支推算如下:元旦日天干=(该年末尾两位数+100)÷4(如果计算出来的数大于10,就一直减到小于等于10为止);地支则和20世纪的地支一样。例如,计算2022 年的元旦日干支,天干=(20+100)÷4=30-10-10=10,对照图一,为癸;地支=30÷4,余数为2,对照图二,为卯。所以2022 年的元旦日干支为癸卯。
平年的元旦日干支没有分20世纪和21世纪,都是通用的。而平年的元旦日干支是在闰年元旦日干支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如果该年为闰年,则在此年元旦日干支的基础上+6,就是下一年的元旦日干支;如果该年是平年,则在此年的元旦日干支的基础上+5,就是下一年的元旦日干支。例如,我们知道1980年为闰年,元旦日干支为癸酉,癸对应的数字是10,10+6=16,天干有十个,只要超过了十,我们就要减去十,16-10=6,6对应的干支是己;酉对应的数字是10,10+6=16,地支有十二个,超过十二就要减去十二,16-12=4,4对应的地支是卯。所以1981年的元旦日干支是己卯。现在我们知道1981年的元旦日干支是己卯,那么我们再来推算一下1982年的元旦日干支。1981年是平年,已对应数字6,6+5=11-10=1,1对应天干甲;卯对应数字4,4+5=9,9对应地支申,所以1982年的元旦日干支是甲申。其他年份的元旦日干支照此类推。
一年有365或366天,天干地支以60为一个,所以一年之中,有六天的日柱与该年的元旦日干支相同。366天之中,与元旦日相同的日期有3月1日、4月30日、6月29日、8月28日、10月27日、12月26日;365天之中,与元旦日相同的日期有3月2日、5月1日、6月30日、8月29日、10月28日、12月27日。推算日柱的时候,我们将运用到以上所有的内容。
例如,推算2022 年12月12日的日柱。首先我们要计算出此年的元旦日干支。2022 年能够被4整除,为闰年,所以我们的推算全部按照闰年的来算。从上面的推算可以得知,2022 年的元旦日干支是癸卯,所以在这一年的六天之中,都是癸卯。距离12月12日最近的癸卯日是12月26日,26日在12日的后面,且两者之间相隔了14天,所以在元旦日的基础上,减去14。癸减去14对应的天干是己,卯减去14对应的地支是丑,所以12月12日这天为己丑日。再比如我们算2022 年12月27日的日柱,通过上面的表达,我们知道了这年的元旦日为癸卯,与这一天相近的癸卯日是12月26日,27日在26日的后面,且相差了一日,所以在元旦日的基础上加1,癸加1对应的天干是甲;卯加1对应的地支是辰,所以12月27日为甲辰日。其他日柱照此类推。
平年的算法和闰年的算法一样,只不过全部要按照平年的算法来算而已。
天干地支对应表
元旦日地支参照表
以上就是与怎么算日子的天干地支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的分享。看完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干支怎么算
日干支和公元日期的对应关系是有规律可寻的。根据干支循环周期和太阳年周期,从已知干支日对应的年月日期逆推,至公元元年元日的干支(公元起始日)是甲子。从甲子始顺推可发现:太阳年每过80年,与干支(甲子)循环周期重复。
据此,干支日推算方法可用:1.起始日(干支),2.总天数(整年日数十闰年日数十尾年月日数),3.求余数(总天数÷60…),4.照表求。(《干支循环表》)
用公式表示为:
y=(N+R+L)÷60…(余数)
注:y表示计算结果(余数);
N表示整年数,可简化成(N-80n)x5;
R表示闰年数:(太阳年每4年一闰)公元年数÷4…(求整数);
L表示尾年整月日之和。
示例:求公元2023年5月1日的干支?
(N-80n)=2023-2000(80x25<2023)=23(只算剩余23年的天数,整年22,尾年4整月加5月1天),则:N=22x5=110(每一年等于5天);R=22÷4…余数5;L=31+28+31+30+1=121。
以上代入公式:
y=(110+5+121)÷60…56(余数)
《干支表》排序56位是己未。
综上:公元2023.5.1日是己未。
(另算:N=2022*5=10110;R=2020÷4=505;L=121。)
y=(10110+505+121)÷60…56(余数)
日干支公式: 日干支=年数+月数+日期
(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各天用上一年数)
1月和2月的年数要归上一年,年数要用上一年的年数,可以看作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例如求2015年1月30日干支,未到3月,年数要看2014年,2014年数=7,不能用2015年数,月数不变。
日柱公式: 日干支序数=年数+月数+日期 (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数)
月数表说明:1月和2月并入上一年,可以将1月看作上一年的13月,2月看作上一年的14月,1月和2月仍用上一年的年数,不可用当年的年数。把3月置为每年首月算起。年数适用范围:此年3月-下年2月。
日干支的计算方法公式,干支月日计算方法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比流星赶月法不知要省事多少倍。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注:此处的日支序数应为时支序数,可能是笔误。
6、还有,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从此每年每日的干支不用去翻皇历了,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你都知道,人家还以为你记性如此了得呢,你就省点时间多悟道吧。
干支纪日的日干支推算表
日干支推算表,又名日柱推算表。主要用于推算日干支。一张表,能推算出表上各年的每一天的干支,十分快捷,袖珍便携,是真正的一纸万年历。山东任红岩原创,推荐给广大命理师,尤其是盲派占卜师,从此日柱瞬间可知。一纸万年历,日柱瞬间觅。
年数表(1950年—1999年) 19年 数 19年 数 19年 数 19年 数 19年 数 50 31 60 24 70 16 80 9 90 1 51 36 61 29 71 21 81 14 91 6 52 42 62 34 72 27 82 19 92 12 53 47 63 39 73 32 83 24 93 17 54 52 64 45 74 37 84 30 94 22 55 57 65 50 75 42 85 35 95 27 56 3 66 55 76 48 86 40 96 33 57 8 67 0 77 53 87 45 97 38 58 13 68 6 78 58 88 51 98 43 59 18 69 11 79 3 89 56 99 48 年数表(2000年-2049年) 20年 数 20年 数 20年 数 20年 数 20年 数 00 54 10 46 20 39 30 31 40 24 01 59 11 51 21 44 31 36 41 29 02 4 12 57 22 49 32 42 42 34 03 9 13 2 23 54 33 47 43 39 04 15 14 7 24 0 34 52 44 45 05 20 15 12 25 5 35 57 45 50 06 25 16 18 26 10 36 3 46 55 07 30 17 23 27 15 37 8 47 0 08 36 18 28 28 21 38 13 48 6 09 41 19 33 29 26 39 18 49 11 月数表(月数表万年通用,最好背熟) 月份 月数 月份 月数 3月 0 4月 31 5月 1 6月 32 7月 2 8月 33 9月 4 10月 34 11月 5 12月 35 下年1月 6 下年2月 37 日柱公式: 日干支序数=年数+月数+日期 (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数)
注意:1月和2月的各天要用上一年的年数,即未到3月用上一年数。例如求2015年2月28日干支,未到3月,要用2014年数=7,不可用2015年数。年数适用范围:此年3月-下年2月。
命理师最好将月数表完全背熟,对于盲派命理师,则最好将百年的年数表也背熟,干支表序数也应背熟。
例:求1987年7月18日,1997年1月15日,2008年8月8日,2015年11月21日,2016年10月1日干支?
解:查表得知
1987年7月18日=1987年数+7月数+18日=45+2+18=65-60=5=戊辰
1997年1月15日=1996年数+1月数+15日=33+6+15=54=丁巳 (1月、2月用上一年数)
2008年8月8日=2008年数+8月数+8日=36+33+8=77-60=17=庚辰
2015年11月21日=2015年数+11月数+21日=12+5+21=38=辛丑
2016年2月14日=2015年数+2月数+14日=12+37+14=63-60=3=丙寅 (1月、2月用上一年数)
日干支公式: 日干支=年数+月数+日期(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各天用上一年数)
1月和2月的年数要归上一年,年数要用上一年的年数,可以看作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例如求2015年1月30日干支,未到3月,年数要看2014年,2014年数=7,不能用2015年数,月数不变。
例:分别求出1986年7月18日,2000年8月15 日,2015年1月7日干支?
解:查表得知,1986年数=40,2000年数=54,2015年1月7日,未满3月,属于上一年2014年数=7
1986年7月18日=1986年数+7月数+18日=40+2+18=60=癸亥
2000年8月15日=2000年数+8月数+15日=54+33+15=102-60=42=乙巳
2015年1月7日=2014年数+1月数+7日=7+6+7=20=癸未
扩展资料:
干支纪日从商朝便已开始,但其顺序到春秋时代有无间断或错乱过,尚待考证。截止2013年6月已确切知道: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
1912年民国元年采用公元纪年后,汉族民间仍沿用干支纪日法,百年来也未错乱。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中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日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干支推算表
日干支怎么算
日干支公式: 日干支=年数+月数+日期
(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各天用上一年数)
1月和2月的年数要归上一年,年数要用上一年的年数,可以看作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例如求2015年1月30日干支,未到3月,年数要看2014年,2014年数=7,不能用2015年数,月数不变。
日柱公式: 日干支序数=年数+月数+日期 (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数)
月数表说明:1月和2月并入上一年,可以将1月看作上一年的13月,2月看作上一年的14月,1月和2月仍用上一年的年数,不可用当年的年数。把3月置为每年首月算起。年数适用范围:此年3月-下年2月。
日干支和公元日期的对应关系是有规律可寻的。根据干支循环周期和太阳年周期,从已知干支日对应的年月日期逆推,至公元元年元日的干支(公元起始日)是甲子。从甲子始顺推可发现:太阳年每过80年,与干支(甲子)循环周期重复。据此,干支日推算方法可用:1.起始日(干支),2.总天数(整年日数十闰年日数十尾年月日数),3.求余数(总天数÷60…),4.照表求。(《干支循环表》)
用公式表示为:
y=(N+R+L)÷60…(余数)
注:y表示计算结果(余数);
N表示整年数,可简化成(N-80n)x5;
R表示闰年数:(太阳年每4年一闰)公元年数÷4…(求整数);
L表示尾年整月日之和。
示例:求公元2023年5月1日的干支?
(N-80n)=2023-2000(80x25<2023)=23(只算剩余23年的天数,整年22,尾年4整月加5月1天),则:N=22x5=110(每一年等于5天);R=22÷4…余数5;L=31+28+31+30+1=121。
以上代入公式:
y=(110+5+121)÷60…56(余数)
《干支表》排序56位是己未。
综上:公元2023.5.1日是己未。
(另算:N=2022*5=10110;R=2020÷4=505;L=121。)
y=(10110+505+121)÷60…56(余数)
干支纪日法怎么算?
问题一: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 我把公式给你
日天干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4C+[C/4]+[5y]+[y/4]+[3*(m+1)/5]+d-3
z=8C+[C/4]+[5y]+[y/4]+[3*(m+1)/5]+d+7+i
其中c是世纪数减1。奇数月 i=0,偶数月 i=6,年份前两位,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 ] 表示取整数。
1月和 2月按上一年的 13月和 14月来算,因此C和y也要按上一年的年份来取值。
g 除以 10 的余数是天干,z 锭以 12 的余数是地支。
如果先求得了g,那么
z=g+4C+10+i(奇数月i=0,偶数月i=6)
如:
2009年7月16日
G=80+5+45+2+4+16-3=149 余数为 9,天干是「壬」
Z=149+80+10+0=239 余数为11,地支是「戌」
问题二:天干地支纪日法怎么换算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编程)。
X=天干 Y=地支
if x - y >= 0 then
z = 6x - 5y;
else
z = 6x - 5y + 60;
排出60甲子序列,将自己的虚龄生年放入其中,逆数上行即可找到相对公元年的干支是什么了。或者比照当年或上年的干支,也能找出相应的你所需要的干支来。如你是1987年7月生人,只知道今年是兔年(丁卯)不知道87年是什么干支,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问题三:干支纪日怎么算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问题四:干支纪日要怎么推算?
问题五:干支纪日法的日柱公式 由于公历与干支纪法的体系和周期完全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换算问题比较复杂。尤其是求解公历任一日的日干支是十分困难的,目前主要依靠查询万年历解决。作者经过潜心研究,探究推导出──计算公历任一日干支的历法公式,简称《高氏日柱公式》。此公式采用插入世纪常数和月基数的方法,简捷准确而又科学实用,彻底解决了由来已久的历法换算难题。在“不查万年历,日柱早知道”的具体问题上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编辑1高氏日柱公式1.1 符号意义r:日柱的母数,r除以60的余数即是日柱的干支序列数;s:公元年数后两位数减1,取整数值;u:s除以4的余数;m:月基数d:日期数x:世纪常数注意:闰年2月之后,求出的r需要再加1。1.2 世纪常数现将17世纪至26世纪一千年间的世纪常数x,对应列表如下: 表2-1.1世纪数N 17 18 19 20 21 年限 1601-1700 1701-1800 1801-1900 1901-2000 2001-2100 世纪常数x 3 47 31 15 0 表2-1.2世纪数N 22 23 24 25 26 年限 2101-2200 2201-2300 2301-2400 2401-2500 2501-2600 世纪常数x 44 28 12 57 41 1.3 月基数月基数m,即为前几个月的日数总和除以60的余数。详见下表: 表2-2月基数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基数 0 31 -1 30 0 31 1 32 3 33 4 34
问题六: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年月日时?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把干、支顺序配合。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编辑本段]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编辑本段]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