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风水大师郭璞,风水祖师郭璞
郭璞被称为东晋最牛的风水大师,他究竟有多牛?
郭璞是一位很神奇的人物,他是东晋时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还精通五行阴阳,天文地理,还十分喜欢研究中国古代的神话和古文字学,拥有独到的见解。
郭璞为《尔雅》、《山海经》等都写过注释,十分博学,他还被称为风水学的祖师爷,著有风水学巨作《葬书》。
但是也有人说《葬书》不是他写的,为什么呢?因为唐宋之前的图书目录里没记载过有《葬书》,清代的学者认为这本书是宋代人写的,说法很多。但是也不排除郭璞当时没有把这本书泄露出来,毕竟这可是一本暗含天机的书,不能轻易示人。
那《葬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
《葬书》里详细的介绍了风水学的系统理论和具体的应用,将风水学的精华汇集成册,阐述出来。书中提到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就是“乘生气”,这个生气不是人心情不好生气,而是指顺着“生气”,万事万物都会更加兴盛,刚加顺利,比如一块风水宝地,即使你把其中的植被全部烧焦,把土地捣拾的不成样子,在“生气”聚集的地方,也会长出鲜嫩的青草。当然,这有一定迷信的成分,不可轻信。
我们现在来讲一讲郭璞自己的事。
西晋的时候,郭璞来南方避乱,到了温州这个地方。温州一直想修建城市,可一直找不到会规划的人,有人就推荐了郭璞。
郭璞爬到西边山丘顶,看了下风水,这一看,发现温州周围有七个山头,是北斗七星的形状,这可是块风水宝地,但是也要好好规划才行。郭璞给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城包山”,可以让老百姓快速发家致富,但灾害多;第二种方案,刚好反过来,“山包城”,可以抵御外部入侵,少灾少难,保平安。最后温州人选择了后面这个方案。
修建完成以后,郭璞在城中打了二十八口井,对应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可以解决百姓的用水问题;又开了五个水池,跟瓯江想通,防止洪涝,这在风水中叫“象天法地”,讲究天人合一。
但温州的修建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一般建城靠近江边,都会在江北建城,因为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会很理想,但是温州则是在江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郭璞经勘测发现,江南的土比江北的重,更加厚实,有利于建造城市,这在风水里叫做“相土尝水”,原始但是有用。《葬书》里还有很多其它看土的方法,看土的颜色,粘稠度等。
温州建成以后,风生水起,发展的很迅速,但在北宋的时候还是遭受了战乱,但敌军把温州包围了四十多天,久攻不下,最后居然撤兵了。还有明朝的时候,倭寇想强占温州,几次进攻,都无功而返。这些都离不开郭璞建城时的设计,温州现在还有为纪念郭璞而建造的郭璞碑。
可是这么一位杰出的风水大师,却英年早逝。当年王敦要起兵造反,请郭璞算卦,郭璞说王敦如果执意起兵的话,必将兵败生死,王敦一气之下,当天中午杀了郭璞,而郭璞早已算到自己的死期。
郭璞虽然掌握风水之术,但依然不借此来避害趋利,敢于直言,是一位有坚贞士杰的大师。
风水大师把母亲陵墓葬在河边,众人起初不解,为什么多年后会恍然大悟...
风水学是一门传统的学问,精深而又显得神秘,现代社会有人相信其中的学问,也有人嗤之以鼻。其实,风水学在中国有漫长的历史,它实质上就是一种相地之术,而不同于所谓的算命看相,这种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至今在建房、修墓选址上都有运用。
风水学,有人说这就是一种人世间无形的科学,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着,这门学问正是中国人无尽的智慧的体现。今天我们就要聊西晋一位风水大师,在母亲死后他坚持将其埋在常有洪水倒灌的河边,当时众人不解,多年后却对他的选择钦佩不已。此人便是西晋风水泰斗郭璞。
郭璞也被称为易学祖师,西晋山西闻喜县人,其父郭瑗官至建平太守,生于官宦之家的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学素养过人,不过郭璞最在行和喜爱的还是占卜,对于风水学说尤其精湛。传说,当年郭璞遇到一个叫郭公的神秘人物,此人赠予了他一本名叫《青囊中书》的书,郭璞如获至宝,潜心研究了数年后,成了风水界无人不知的人物。
但郭璞的名声外传也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其中他为母亲选坟址一事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时的郭璞并不为人所知,在母亲去世后,他选中了一块离河边很近的地方安葬,别人家里死了人人都会往山上葬,身为一个风水学者竟然逆其道而行之。河边经常涨水,陵墓不会被淹没吗?很多出名的风水大师都说这块地葬不得,建议他迁走。不料郭璞笑而谢之,说你们等着看吧。果然多年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河水不但没有涨起来,反而退去了很远,周围几十里都变成了上等良田,视野十分开阔。
这之后,人们都对郭璞刮目相看了,很多社会名流也纷纷慕名而来,邀请他前去相墓、相址,甚至连一些至高的权贵都想请他指点迷津。王导,这个大人物熟知历史的朋友应该听说过,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在得知郭璞的特殊才能后相中他做了自己的参军。有一次王导心血来潮让郭璞给自己看一下运势,随便就问到:“小郭,你看我现在过得是如鱼得水,后面会不会有啥灾祸呢?”,郭璞张嘴便道:“还真有灾祸,老天爷早就看不惯你了,你最近会遭雷劈!”。
半信半疑的王导顺势就问,“那要如何化解呢?”,郭璞说:“其实也很简单,你只需要往西走十里,那里有一棵大树,你从树上砍下与你身段一样长短的一段放在床上,自己到别处去睡就好了”。王导于是照做了,果然几天后,一道惊雷劈下,树干被劈得粉碎。郭璞类似的传奇事件还有很多,这样一个神人的离世经过也显得非常离奇。史书记载郭璞是在49岁那年被砍了头,但民间却传言其实这一年他并没有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王敦,王导的大堂兄,听说郭璞很厉害后,他也要算一卦,不过这人居心不良,想篡位让郭璞算一下自己的寿命。郭璞说:“你要起兵,肯定是活不久了,不过你要是安心在老家待着,寿命就无可限量”,听了这话,王敦自然是满腔怒火,不过他还是压制住了,反问郭璞:“那你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吗?”,郭璞说,“不多了,就在今天中午。”果然,当天中午郭璞被王敦下令斩首,正史记载郭璞就此死去。可是三天后,当王敦挖开他的坟墓里面却没有尸首。所以民间传言郭璞早就算到了这一天,因此也早有了安排。
这还要追溯到几年前,有一天郭璞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大汉,他突然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送给这个大汉,此人受宠若惊非常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郭璞说:“你穿上也没什么坏处,就收下吧,过几年就知道缘由了”。原来郭璞砍头行刑的当日,执刑的刽子手正是当年的大汉。大汉认出了郭璞,郭璞对他笑了笑,并没有请求他放过自己,而是让大汉换一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刀。至于这刀有什么不一样,据说是早被施了法术,因此郭璞并没有被杀死,不过这都是民间的传闻了。
回归到风水学上,作为一名优秀的风水师,要熟练运用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以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郭璞有《葬经》传世被誉为中国风水大师的鼻祖。
郭璞是谁?
郭璞(pú)(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
为什么郭璞被被称为风水鼻祖
郭璞被后人推崇为风水术的开山祖师。因此,在谈到风水时,又不能不谈郭璞。《晋书》中说:“璞好经术,博学有高才”。“古文奇字,妙于阴阳历算”。“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郭璞在当时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地位。如此有影响的学者作风水术的祖师,也可见风水术下于雕虫小技。历代,风水术一直是王在侯将相所迷信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的命运和宗族的兴衰同自己的自然环境连系在一起,企图凭借这种自然力来保证自己的好运。
蒋介石为了自己的权势以能让后代子孙承继下去专门派人到全国寻找风水宝地。当时的建设厅长就曾经为这位委员长选择了几年好地。
许多从韶山归来的人,都城对韶山冲的景观赞叹,更令人惊赞的是新中国的两位领导人竟是老乡。两个人一山之隔。所以,有人说毛泽东居龙首,刘少奇居龙尾,首尾相应,是一条盘龙。
风水实践由世人的解释乏力而越发神奇。据说,今日的温州就是郭璞亲自选定的。当初,人们想在江北新城建城,于是请来郭璞来相城地。这位禅师爷取江北的土来称,认为此地土轻,不宜建成城。于是渡过江,登上西北的一座山,见数峰错立,形状如北斗,华盖山锁住斗口,便对人说:“如果城建在,山外,可以聚富贵,但不免有战争之扰,如果建在山内,则可以保证长久的安定”。于是,才在了依山而建的温州。郭璞登的那座山因此而得名“郭公山”,以纪念这位风水大师的功绩。
这段记载足以在许多地方志上看到关于该城、该县的地理环境记载或风水先生相址的记载。不仅如此,古代人家族的建筑也是由风水先生相过的,载入宗谱。在中国乡村,屯、庄、寨等等,无一不是按着风水先生的指点而构筑的。而风水老先生的大名也由此载入史册。可以看出:风水与中国古代建筑是分不开的。郭璞相温州正说明这一点。这令我们不能不饮水思源,感谢那些风水先生的创世之功了,不能不对风水神奇魅力投诸于应有的关注热情。幸好我们有许多风水的书可以研读。这又要谈到了郭璞的《葬书》。正是因为这本书,才有了风水这个专有名词,才有了郭璞名传千古的可能。《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而散,界水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就是风水词的来源。
谁是 风水学说的鼻祖?
晋 郭璞
中国风水学的开山鼻祖是谁,为什么网上说是黄石公,鬼谷子不是吗?_百 ...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西晋末年,郭璞为宣城太守殷佑参军。晋元帝时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劝阻王敦谋反而遇害。王敦之乱平定后,追赠弘农太守。宋徽宗时追封闻喜伯 ,元顺帝时加封灵应侯 。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尤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