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孔明死因,诸葛亮预言2023年发生了什么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
诸葛亮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而病逝。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扩展资料:
五丈原之战
234年(青龙二年、蜀汉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攻魏,并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 诸葛亮到达县,大军驻扎在渭水的南面。司马懿率领军队渡过渭水,背水立营抵御诸葛亮,对将领们说:“诸葛亮如果从武功出兵,依山而往东,确实可怕;
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将领们就没事了。”诸葛亮果然驻扎在五丈原。雍州刺史郭淮对司马懿说:“诸葛亮肯定争夺北原,应当先去占据它。”议论的人多数都说不必这样,郭淮说:“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和北山连兵,断绝长安通往陇西的道路,使百姓和羌人动荡不安。
这对国家是不利的。”司马懿便郭淮驻防在北原。营垒还没有筑成,蜀汉大部队已经到来,郭淮迎战,击退了蜀汉军。正当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之际,魏明帝曹叡御驾亲征,在合肥新城击破吴军,群臣以为司马懿正在同诸葛亮相持不解,曹叡可以向西临幸长安。
曹叡说:“孙权已经退走,诸葛亮必然破胆,大军足以制胜,我没有忧虑了。”于是进军到寿春,检录各将领的功劳,封官授爵赏赐嘉奖各有不同。 到了同年的八月二十九日,司马懿已经和诸葛亮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就是不出兵。
诸葛亮就把妇女使用的头巾、发饰和衣服送给司马懿,司马懿恼羞成怒,上表请求出战。曹叡派遣卫尉辛毗执持符节为军师来节制司马懿的行动。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辛毗持符节来到,贼军不会再出战了。”
诸葛亮说:“司马懿本来就无心作战,所以一定要请求出战,是向部众表示敢于用武而已。将领在军中,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如果他能制胜我军,难道还要远隔千里而请求作战吗?”
诸葛亮派遣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病重,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来到,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返回来的意图,近来虽然整天谈话,有些事还没有交待,又来听取决定了。你所要问的事蒋琬适合。”
李福道歉说:“日前确实不曾询问,如您面年这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可以继任。“又问费祎之后怎么样?诸葛亮没有回答。
当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长史杨仪整顿军队而退。百姓跑着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击蜀汉军。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方向,擂响战鼓,像是即将对司马懿进攻。司马懿收军后退,不敢向前逼进。于是杨仪结阵离去,进入斜谷之后才发丧。
百姓为此事编了一句谚语说:“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司马懿听到后笑着说:“这是我能够意料诸葛亮活着,不能料想诸葛亮已死的缘故。”司马懿到诸葛亮驻军营垒处所察看,感叹说:“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没有追上蜀汉军而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诸葛亮为何死了 诸葛亮的死因
1、诸葛亮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2、诸葛亮率军与三国时期曹魏家司马懿打仗时病重,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于是亲自率军袭击蜀军后方,斩五百余人,获牲口千余头,降者六百余人。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3、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怎么死的
诸葛亮是病逝五丈原。
刘禅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前来问候,同时询问国家大事。李福来到,诸葛亮谈话完毕,辞别而去,几天之后又回来。诸葛亮说:“我知道您返回来的意图,近来虽然整天谈话,有些事还没有交待,又来听取决定了。你所要问的事蒋琬适合。”李福道歉说:“日前确实不曾询问,如您面年这后,谁可以担负重任,所以就又返回。再请问蒋琬之后,谁可承担重任?”诸葛亮说:“费可以继任。“又问费祎之后怎么样?诸葛亮没有回答。
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境内),享年五十四岁。杨仪等率军还,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见蜀汉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于是便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
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
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谥诸葛亮为忠武侯。
诸葛亮遗言命令部下将自己葬在汉中定军山,依山势修建坟墓,墓穴仅能容纳下棺材,穿平时的衣服入殓,不必用其他器物殉葬。
诸葛亮归葬定军山勉县的武侯墓。诸葛亮曾经上表指出自己没有多余财产,只有800株桑树和15顷土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都是自给自足,自己没有一点多余的财产。果然,诸葛亮直至死时也是如此,甚至在临死前,也吩咐了他下葬时只需要挖洞一个,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须要其他配葬物。
蜀汉各地多上书请立诸葛亮庙,蜀汉朝堂以此违背礼制不纳,于是百姓在四时的节日于道路上私祭诸葛亮。直至景耀六年(263年),在习隆、向充的建议下,刘禅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诸葛亮死后30年,他的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一起在绵竹之战中战死沙场。
诸葛亮是因病逝世。
诸葛亮果然因积劳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于是亲自率军袭击蜀军后方,斩五百余人,获牲口千余头,降者六百余人。
诸葛亮病重的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
诸葛亮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
扩展资料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年青的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当时负责宫中事务的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
后主皇妃之数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皇宫规模建制等诸多问题,非董允所能决定。当时,“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应该是劳累过度病死的不过,还有一个
小传说
,
诸葛亮
知道他快要死了,就做法以延续生命,点燃了
七星灯
,如能一夜不灭,即可延续生命,可惜被鲁莽的
魏延
,在进来报告军情时,扑灭了.诸葛亮认为
天意
如此不在做法.
蜀建兴12年
234
53岁(
享年
54岁)
诸葛亮于再次北伐中病故于
五丈原
。
五丈原位于
八百里秦川
西端,
太白山
北麓的宝鸡歧山县五丈原镇,是
三国时代
诸葛亮屯兵
用武
、劳
竭命
陨的
古战场
,
胜迹
累累,远近闻名。
五丈原位于宝鸡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
岐山
县城25公里。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
棋盘
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
三国时期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
司马懿
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是
三国
时诸葛亮最后一个
战场
。
为了
蜀国
:鞠躬尽瘁,事必躬亲,殚精竭虑,长期军旅劳累,又没有
武将
强健的身体,第六次
北伐
积劳成疾,病死在五丈原,实在是国之不幸!!!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了什么预言,一千多年后准确应验,真的是巧合吗?_百度...
诸葛亮在去世之前留下了十二个字,在很多年之后,真的应验了,而且在他的疑冢也留下了一些字,是关于的,后来也应验了,由此可见,这可能不是巧合,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
诸葛亮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事必躬亲的,他秉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念,忙忙碌碌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甚至在他临终之前,也是忙得一塌糊涂。他在临终之前,大军在五丈原和司马懿的军队对峙着,他让姜维和杨仪在他死了以后,以坐着的姿态放入木匣之中,然后在他的口里放上7粒米,这样他就可以以魂魄保护住他自己的将星不落,这样的话就可以疑惑司马懿,防止他们追击,交代完了这些事情,他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但是后来大军安全的撤回了之后,大家想要重新收殓诸葛亮的遗体,可是当打开木匣之后,诸葛亮突然就睁开了眼睛,大家一时间都非常的惊讶,而诸葛亮却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吐出了嘴里的米,告诉刘禅把他安葬在定军山,后来又安排了一些后事,刘禅战战兢兢的答应了。在帮诸葛亮的遗体换好了衣服以后,放到了棺材里,当时的刘禅还说,要不要再修一个祠堂。
这个时候诸葛亮突然又坐起来了,把刘禅吓了一跳,问他是不是还有什么心愿未了,诸葛亮幽怨的说,自己还有一件事情忘了交代,所以没忍住。后来他又说,让他们在修建的祠堂上立上一块碑,写上12个字,“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说完之后就说这一次自己真的要死了别再打扰他了,然后就闭上眼睛咽气了。刘禅和大臣们都愣了半天,后来终于把诸葛亮下葬了以后,刘婵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
但是半夜里,突然诸葛亮又站在了他的跟前,吓了一跳,后来诸葛亮说这只是一个梦,原来他知道以后会有一个叫的会掘他的墓,所以他让刘禅给他建立一座疑冢用来吓唬,还写了很多装神弄鬼的话,后来刘禅醒了以后,发现真的只是一场梦,但是却非常的真实,于是就照着诸葛亮的话做了。
而过了几百年以后,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去挖了诸葛亮的陵墓,为的是寻找一本天书,但是后来看到石碑还有竹牌,吓得他赶紧给诸葛亮重新修了陵墓。后来清朝的时候,有人负责修缮诸葛亮祠,发现了石碑看到了上面写的字儿,有学识渊博的人看完之后大笑,原来这12个字全部都应验了。
因为诸葛亮在当时是非常聪明的,在推算方面是非常的突出,而他当时就算出来的一些事情,很多都应验了,也非常的准确诸葛亮在去世前让刘禅给他墓碑上刻上这12个字。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12个字具体针对的是。
诸葛亮,在可谓是天下第一谋士,说起他的故事,很多都耳熟能详,草船借箭,三顾茅庐,还有舌战群儒等等;这些都使诸葛亮在三国志中成为蜀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诸葛亮很厉害,人尽皆知,但他也有很多神奇的故事,其中就包括12字预言,据我推断,这个神奇的事件不是巧合。
它十二字预言原文是这样的“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它这句话的意义被后人翻译出来是“一个姓宋的人在清朝康熙时期发现了这个秘密”,而巧合的是,发现这些字的,正是宋可;接着看他其他神奇的故事,比如:
“诸葛亮预言”;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和诸葛亮虽然处在不同时期,但是不服诸葛亮,要和诸葛亮争天下第一谋士,所以他写下“三国鼎立诸葛亮,一统天下”,为了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强,所以他找到并挖开了诸葛亮的坟墓,然后看到石碑上的字,上面写到“只有伯温到”!于是立马冷汗直流,因为诸葛亮在千年前就能预测到他会挖开自己的墓葬,最主要的是还指出了他的名字,这是无法想象的,于是对石碑磕了100个头,再也不敢提自己比诸葛亮聪明。
经过上面两个故事同时发生在诸葛亮身上,这么多看起来神奇的事情发生在诸葛亮一个人身上,怎么想都不会是巧合。(想了解,可以查烧饼歌)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存在就犹如神一般,他不仅能神机妙算、呼风唤雨,还能未卜先知。就比如说,诸葛亮在去世前留下的那十二字的预言能够在一千年后准确应验,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诸葛亮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能预见一千年后的事情吧。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人故意为之。正是因为诸葛亮的名号远近闻名,古今中外人人皆知,所以后人才想借着诸葛亮的“预言”让自己名声大震,出人头地。
康熙年间,有一人名叫宋可发,官居三品,当时他接到了修缮武侯祠的任务,十分惊喜,想着要是修的好,让上面满意的话,说不定可以让自己的官位再升上一升。武侯祠,其实就是为诸葛亮而修建的一所祠堂。
从接到任务以后,宋可发便全力进行修缮。突然有一天,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利用一个诸葛亮的名声。于是他偷偷地做了一幅牌匾,在上面写上了十二个字“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然后故意把牌匾作旧,放在了武侯祠的一个小角落里。
后来,上级来视察的时候,宋可发故意把人们都引到放置牌匾的地方,让大家都看到这十二个字。其实这十二个字的意思就是:在康熙年间,有一位姓宋的会来为诸葛亮修缮祠堂,且祠堂修好后,卧龙诸葛亮又可以长眠于此了。终于宋可发得偿所愿,直接官升一级。
所以说,这一切都是人为的,目的不过就是想借着诸葛亮的名声来满足自己的愿望罢了。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字预言,为何1000年后却准确应验?
诸葛亮去世前留下预言,一千多年后是如何验证的?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奇人,他的光辉一生经过艺术加工之后,诞生了许多神奇的故事和预言,其中“唯伯温一人至”、“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2句预言,就出现在1000年之后明朝和清朝出土的石碑上。
01、千年预言一:算尽天下事,戏弄后辈
诸葛亮第一个千年预言,就是发生在明朝初年的事情,在帮助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他觉得自己不比诸葛亮的本事差,但是民间却偏偏说他是“明朝诸葛亮、后朝军师”。
同为术士的,自然不想一辈子活在诸葛亮的光环之下,他为了证明自己,就打算去找到诸葛亮神秘的墓,并且挖开它,来说明自己所学已超过诸葛亮。
在经过的推算之后,他来了诸葛亮墓前,刚刚开挖,就发现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上刻着“吾到此,无人到”,看到碑文后,得意的说道诸葛亮也不过如此,就更有干劲儿的往下挖了。
在快要彻底挖开墓道的时候,又出现了一块石碑,这个石碑上居然有6个不可思议的大字:唯伯温一人至。
看到这6个字之后,那是如遭晴天霹雳,彻底对诸葛亮的智慧表示臣服,并对他行三跪九叩大礼。
02、千年预言二:石碑写嘱托,千年之后再安睡
这个预言是在诸葛亮的武侯祠发生的,话说诸葛先生去世之后,世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为他修了一个武侯祠,经过1000年的风风雨雨,到了清朝之时,这座武侯祠已经破败不堪,于是一名叫宋可的官吏就带人进行修缮。
但是在修缮过程之中,他们意外的发现了一块充满岁月痕迹的古老石碑,上面还模糊的刻着“水月主 庚不大 盖十八 龙复卧”共计12个字,这个碑文让宋可百思不得其解,他就请教了当地有学问的人,得出了答案。
原来这个碑文是个拆字联,把它们重新组合在一起,就是:清(拆开左边是三点“水”、下面是“月”,上面是“主”)、康(“庚”与“不大”的合体变形)、宋(宝盖头,“十”、“八”拼起来为木),诸葛亮再次沉眠。
再把这句话翻译成通俗的白话文: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姓宋的人,会让我再次的安睡。——诸葛亮
明白了碑文含义之后的宋可,不禁拍案叫绝,被诸葛亮的大智慧深深地折服,立马给武侯祠重新翻修,并在发现碑文的地方盖了一座凉亭,又复立了一个衣冠冢,来纪念诸葛亮。
03、诸葛被神化,故事和预言均为后人编造
其实冷静客观的来分析这些预言和故事,你就会发现很多漏洞。诸葛亮生前一心为了兴复汉室,整天事事操劳,凡事必躬亲,可谓是鞠躬尽瘁,哪有这么多闲工夫,去让人给他埋这么多石碑?
并且,诸葛亮临死之前交待过,让刘禅派4个壮汉抬着自己的棺椁向南走,走的绳子断的时候再下葬,诸葛亮的墓也只是简简单单的,没有啥墓道、石碑之类的,完事之后这4个壮汉也被刘禅灭口了,基本不会有人找他的墓穴。
再说,他帮助朱元璋完成大业之后,也是成熟稳重之人了,并不是那种愣头青,根本没有必要挖人家墓穴。
此外,修道之人要尊重前辈,就算他不服诸葛亮,也不会干掘人坟墓这种缺德事儿,连这点儿最起码的敬意都没有,根本不配被称为楷模。编造这个故事的人,估计是的黑粉,在明朝,人们对奉若神明,这个故事更可能出自清朝的说书人之口。
至于清朝的这个武侯祠12字预言,更加的不可信。武侯祠跟诸葛亮本人并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也不会在这里留啥预言,他又没有埋葬在这里,根本不必让人把他重新安葬。
武侯祠里,自始至终都是象征性的衣冠冢而已,从动机、条件等方面推断,这些都只是江湖说书人编造的故事。单纯从传说的角度来讲,这些故事听起来的确引入入胜,不禁让人对诸葛亮更加崇拜。
但是,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到,千年预言并非诸葛卧龙先生的手笔,这只是他神话传说的一部分。
诸葛亮的形象虽被人为神话,但他终究是人不是神,他的“借东风”、“草船借箭”只是《三国演义》为突出其才能而虚构的情节,空城计也是罗贯中帮他导演的。
当一个凡人被打造成神人,关于他的逸闻趣事、天文异象就会层出不穷,比如,袁天罡名声大噪后,他的神话就接踵而至,这些神话又反过来强化他的神人地位。
诸葛亮的神人地位也一样,生前功成名就,经过后世的渲染、加工,已经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传说、神预测也随之而来。
1、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
是一个多才多智的人,天文地理、文韬武略、奇门遁甲样样精通,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完全称得上“明朝的诸葛亮”。
伴随知名度的提升,民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
毕竟是文人,文人相轻,想他诸葛亮谋划《隆中对》,上《出师表》,出祁山与曹魏争雄,最后仅仅三分天下得其一,出师未捷身先死,而自己一统江山,还有《烧饼歌》《百战奇略》流传于世,事业更辉煌。
不甘心活在诸葛亮的阴影下,就千方百计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更胜一筹。于是,找到诸葛亮的墓地,准备挖开看看。
出发前,对外宣称:孔明能未卜先知,但我并不比他差。如果他能算到我去找他,我愿意跪下磕一千个头;如果算不准,我就嘲笑他智商不如我。
刚开始挖,就看到一块石碑上写着“吾到此,无人到”。窃喜,心想孔明也不过如此,还嘲笑他故弄玄虚。
等要挖通墓道的时候,神奇的一幕出现了,看到第二块石碑,上面刻着“唯伯温一人至”。看到这几个字,吓出一身冷汗,马上心服口服,对诸葛亮行跪拜礼。
2、重修武侯祠
诸葛亮去世后,“孔明粉”为纪念他,专门建了一座武侯祠。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康熙年间,武侯祠由余长期得不到修缮,已经成了断壁残垣。清朝的“孔明粉”就开始重新修建武侯祠,主持修建工程的是一位姓宋的人。在修的过程中,发现一块石碑,上面刻了12个字:
“水月主,庚不大,盖十八,龙复卧”这十二个字是诸葛亮留给后人的文字游戏,如同蔡邕留给杨修的“绝妙好辞”。水月主是一个“清”字,代表清朝;庚不大是一个“康”字,代表康熙年间;盖十八是一个“宋”字,代表姓宋的人;龙复卧就是让卧龙再次入土为安。
诸葛亮留下这12字神预测,历经千年,终于得到准确验证,让 “孔明粉”拍案叫绝,无不惊叹诸葛亮的智慧,大家纷纷口耳相传、奔走呼号。在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中,诸葛亮的人格标签逐渐超凡脱俗,被进一步误传成“神人”。
秋媚点评:诸葛亮、还有袁天罡们之所以被捧上天,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他们确实有过人才能,要不然也不会脱颖而出成为幸运儿,没才能的人早已被历史淹没;
二,普通人对智慧充满渴望,需要榜样;帝王将相也乐于树立楷模,尤其需要诸葛亮的忠;
三,古代科技水平有限。在历史上,许多信息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播,真实性会不断地稀释,人话经过击鼓传花也会变成神话。许多事件得不到证伪,甚至有些严谨的史学家也会信以为真。
四,文人墨客推波助澜。明清时期,街头巷尾以及茶肆酒楼有一种职业——说书先生,他们说书时为了增加吸引力,往往会添油加醋;文人借助春秋笔法写出的文艺作品,比历史书传播更加广泛,《三国演义》就比《三国志》更加深入人心。
这些预言都是后人神话出来的。当一个凡人被神话后,各种关于他奇闻趣事就会层出不穷,所以当诸葛亮被人们神话以后,所有的预言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他产生的。千年后,他预言中的宋姓人士在修整祠堂时,发现了一石碑,上面正是当年诸葛亮刻的字,大意就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会有一个姓宋的人来重新修缮武侯祠”。通过寻找诸葛亮的陵墓验证的。为了破解诸葛亮陵墓的千年之谜,证明自己比诸葛亮更加聪明,踏上了寻墓之路。但是发现时,却得知诸葛亮早就知道自己会寻找,墓碑上写着“只有伯温到”几个大字。一个前面的预言就此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