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神一共多少位,破太岁的方法和步骤
太岁到底是什么?
太岁神:本为道教的星辰尊称,简称为“太岁”,或称为“岁神”、“岁君”、“岁星”、“大将军”等,也就是年神,是诸神之中最有权力的年神,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统摄众神,有“年中天子”之称。太岁神计有六十位,每一位太岁都有祂的姓名,顺序值年,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甲子年的金赤大将军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轮流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故又称“值年使者”,或“值年太岁”。古书云:“太岁如君,为众神之首,众煞之主,有如君临天下,不可冒犯。”由于太岁神位高权重,人人敬而畏之,为避免得罪太岁,因此在冲犯太岁之年,都必须在新开春期间求取“太岁符”,祈求新一年平安顺利,趋吉避凶。 除此之外,因太岁的姓名不能冒犯,若有人的名字与流年太岁相同,也属触犯了太岁的名讳。 太岁共有六十位将军,轮流负责统领该年,是最有力的年神,除玉皇大帝,几乎各路神明都要听其命,因此,若有冒犯他,便称为“犯太岁”。 犯太岁的传说 生肖犯太岁:斗姆九子,勾陈、北极、北斗中国三大星座中有六颗星为六十大将军即为六十太岁。太岁是掌管一年一切凡间事务的天神,是最有力的年神,除玉皇大帝,几乎各路神明都要听其命,因此,若有冒犯他,便称为“犯太岁”。众星座有不同位置,古人以天干地支代表,地支“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即各星星座位置,有刑、冲、破、害,故每年太岁与各人生肖便有机会出现刑冲破害的效应,而出现所谓的“犯太岁”。 2009年 刑狗 冲羊 破龙 害马 值牛。 古曰:“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如犯太岁者今年自己或家人有婚嫁、添丁等大喜事,则犯太岁者应吉不应凶。如没有则要小心如下: 刑太岁者:刑解为刑伤刑罚。小心官司、小人、罚款、自己的专业失手、自己或亲人健康问题。 冲太岁者:冲解为冲击冲动。今年受冲、必有动向。如搬屋、搬公司、跳槽、转行、亲友反目、大病、破败、出门与人结怨等。 值太岁者:即本命年,表示该年运程有阻滞,心绪不宁,健康容易出问题,忌展拳脚,一动不如一静,留在原地发展反而会有更佳的运势 破太岁者:破解破坏。今年运气易有突然而来的破坏,破败破财破损、破坏好友关系、破坏合作、破坏身体(有病)等。 害太岁者:害解陷害、危害。今年易陷害、朋友 出卖、合作破财、食物中毒、自身或亲朋有病灾、 被误导损失、投诉等 化解方法: 传统方法过于复杂不适用于不懂得人们使用 也有简单的方法,中国传统认为:玉具有灵气,可为人定惊、和挡灾。可以带玉饰来化解,例如佩戴三合生肖玉饰等玉制饰品(但是要根据不同的属相来选择)
求采纳
流年神太岁有哪些?
太岁,本为道教的星辰尊称,或称为“岁神”、“岁君”、“岁星”、“大将军”等,是诸神之中权力最大的年神,掌控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统治众神,有“年中天子”之称。太岁神共有六位,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著名的凶神,人们对太岁的信仰与岁星有关。由于岁星是天上的星体,人们想象在地下有一个神。于是,为了方便纪时,至迟从西汉起,人们便创造了太岁。俗语常说:“不得在太岁头上动土!”人们以为太岁每年所行经的方位,与动土兴造、迁徙、嫁娶的禁忌有关。
奄本命神
本命神的说法源自道教。道教吸收民间盛行的“本命"说法,提出“本命星”、“本命年”、“本命日”的理论。凡本人的出生年在六十甲子干支之年,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自然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有着自然的亲和关系。对于本命神,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统称为六十甲子神。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六十干支也演绎成“六十元辰本命神”,称太岁大将军。每位太岁都有他的姓名,顺序值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停,从甲子年的金辨大将军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轮流主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故又称值年使者,或信年太岁。他们分别是:
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己巳太岁郭灿大将军、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戌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己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杰大将军、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戌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己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中太岁管仲大将军、丁酉太岁唐杰大将军、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己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癸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己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戌太岁倪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乙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己未太岁傅党大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戌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
如某人生于哪一年,那当年值年之神就是他的本命神,礼祀本命神可保佑一年诸事顺利,运气亨通。民间叫拜本命神为“求顺星”或“求保护神”;如得罪了本命神,就有性命之忧。所以人每过十二年便遇一个本命年,活到六十岁就过五个本命年。如是农历辛丑年生人,属相是牛,每逢牛年都是他的本命年,就要到庙里去给生肖保命真君和杨信大将军磕头上香。民间小孩的本命年,要给孩子穿红肚兜、红裤衩,或在衣襟缝个红色吉祥结。老人到了本命年,闺女要送红袄、红腰带,以求顺利度过这道门槛。老人活到六十岁,正好是第五个本命年,也是六十干支的一个轮回,要隆重庆贺。老人一到六十岁,头发要变得花白,这一年也称“花甲之年”。老人一到七十岁,称“古稀之年”,是从“人活七十古来稀”来的,死亡的威胁日复一日。又因为孔子逝于七十三岁,周文王活到八十四岁,人们觉得这是年龄的极限,就有俗语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到了这两个关口,老人及儿女们要揪心一年,闺女又要送红衣、红腰带、红吉祥结,有的还季给生肖保护神磕头许愿。
诸神诞日
正月初一至初十为人畜谷物生日。
正月初五,财神诞日。初四夜,各商店敬财神。武原镇上玄坛庙的财神菩萨出巡,大的商号门前设香案,鸣礼炮,磕头礼拜,叫“接财神”。
正月初七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等。相传,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共同生日。
人日还与人生转世的思想有关。古人认为,人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死去,灵魂则在正月初一寄生于鸡体内。初一的鸡死后,灵魂在初二转寄于狗。之后灵魂又分别在羊、猪、牛、马中转生,初七转生到人体。灵魂在转生到人体后,开始以人的形象出现。但不久这个转世的人就会死去,灵魂便寄于谷物中。随后灵魂再次转生,完成第二次再生。如此循环往复。
这一传说到后来,变成了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羊……初七不行刑的习俗。
初九为玉皇大帝诞辰。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天官大帝的生日,三元中尤以“上元”最热闹也最受重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或灯节,是民间丰富多的节日,也是春节最后的一天,自此以后一切恢复正常,所以民间隆重庆祝,故有小过年之称。
正月十九日,是邱的生日。十八日凌晨,神仙变化来此,凡有缘分者,便能相会。善男信女们在此整夜不眠,专为与神仙结缘。次日上午,有“宴邱会”,又称“燕九会”。“燕九会”,是为邱过生日的专门庆典。到时,还有许多档花会表演,因此民间有“耍燕九”的说法。
正月二十七日三官生日。
二月初八祠山菩萨生日。有的地方有祠山殿,祀汉张勃治水之功。
传祠山有“风雨雪火”四个女儿,每年要回家拜寿,一路上必定刮风下雨飞雪,“火女”来往会发生火灾,祠山不许她来。过去张渚、丁山有庙会,常演双人假面古典舞蹈“男欢女喜”。
二月十八日太上老君生目。
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
农历三月十九为太阳公生日:太阳公生日实际是古代祭拜日神生日的中和节。而据《唐书》记载,中和节是在唐德宗亲自倡议下兴起的一个节日。说明这一习俗源自唐代,随后传至潮汕。潮人有用面条和红糖等祭品祭拜太阳公之风俗。
三月二十三日为天后诞辰,又叫“妈祖生日”。天后为海神之一,亦称“海神娘娘”。天后多为沿海一带所奉祀,北京也有其庙。天后庙亦称天妃庙、妈祖庙、天后宫等。
四月初八为佛祖释迦牟尼生日,又称浴佛节、佛诞节。当日僧尼皆香花灯烛,置铜佛于水中,进行浴佛。大多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民间举行各种庙会。
传说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生日。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在这天要化身乞丐、小贩,到人间度化世人。所以,市民和四乡农民都要来“轧神仙”,可以借到“仙气”消灾祛病,延命益寿,吉祥如意,岁岁平安。吕洞宾是民间信仰中很有影响的八仙之一。道家注重炼丹,相传吕洞宾在医学上颇有建树,因此被中医奉为祖师。每到轧神仙这天,神仙庙附近摊肆林立,出售花草树苗的最多,不少花草带有吉祥名称,如“万年青”、“吉祥草”、“神仙花”。旧时习俗,仙诞前夕,剪“千年运”老叶铺在路上,让各路来庆寿的仙人路过,可沾仙气。造屋得把“龙爪葱”放置梁上,取个吉利。
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生日。俗说药王生于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到时要举行药王庙会等纪念活动。
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圣帝生日。
六月二十二日为马王日。这一日要杀猪祭祀,希望能够免除牲畜的瘟疫。祭马神说明东北各族农业经济对马的依赖性很强。锦州地区历史上是皇家的马场和边贸马市所在,大大小小的马王庙遍布城乡。因此各县县志都有马王日的记载,并称“此祭极为重要”。
六月二十四日为雷祖生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即地官大帝的生日(地藏菩萨)。据说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的生日,也是地官赦罪日。地藏菩萨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民众到地藏菩萨庙摆鲜花、水果祭拜。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据说为日神的配偶神。人们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里插“土地公拐杖”,用竹竿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做拐杖用的,并祈祷明年会有更好的收成。
农历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即水官大帝的生日。
下元节的由来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便是水官解厄呖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这日,水官依据考查,上奏天庭,为人解厄。在民间,这一日,还有民间工匠祭炉神的习俗,炉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自道教用炉炼丹。
十二月十二日为蚕花生日。
太岁神是什么神?
太岁神,就是主宰一岁的神仙,所谓岁就是年的意思,所以,太岁神就是主宰某一年的神仙,我们知道,根据天干地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结合起来,六十年是一个轮回,所以共有六十个太岁神,每年轮一个执事,轮到哪个太岁执事,哪一个太岁神就是当年的执事太岁,比如,2009年是己丑年,那么这一年的太岁神就是己丑太岁神。
由于人出生时有个太岁神在这一年执事,那么这个太岁就是我们一生中的主要太岁神,它决定了我们一生主要的运程。同时,这六十个太岁神中,有些是相辅相助,有些却是相克相害的,所以,每个人都要注意,在某一年,自己的主太岁与当年的执事太岁是何种关系,进而对自己这一年的行为做好打算。比如说,你1976年出生,那么你出生时的太岁就是丙辰太岁,那么你就需要注意与丙辰太岁相合或者相害的年份。当然,除了年份以外,月、日、时也均有执事太岁,道理与执年太岁是一样的。
除了掌管时间外,太岁神还掌管方位,人们常说:“太岁头上动土——你活得不耐烦了”,就是对太岁神掌管方位的一种体现。也就说,在选择与方位有关的事情时,切不可冲撞太岁,否则就会大祸临头。过去,山东莱州即墨县有王丰兄弟三人,他们不相信太岁方位所忌,在太岁方位挖坑动土,结果挖出来一个形大如斗的肉块,这个肉块还蠕蠕而动,兄弟三人把肉块扔在野外,不再理会,一个月后,这兄弟三人以及众家人先后一一暴毙而亡。
【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网络经理为您解答,更多参考进本空间。
太岁是什么星
太岁,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星纪,又称“摄提纪”。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西汉末年的刘歆根据上古资料整理出岁星在天区中停留的十二个位置,称为“十二次”;这“十二次”分别是: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太岁神对应六十甲子,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年中天子,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2020年太岁星君牌位怎么写?
“太岁” 是太岁神的简称,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统摄众神,有“年中天子”之称。太岁共计60位,一年一换,每一位太岁都有他的姓名,顺序值年,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从甲子年的金赤大将军至癸亥年虞程大将军,依六十甲子轮流掌管人间一年的吉凶祸福,故又称“值年使者”,或“值年太岁”,太岁既是星辰,也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祇。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
正常写法、太岁如图。
六十个太岁的姓名
天体中的五个星球放射,对地球不断的发出干扰,这个干扰的性质,就定名为天干。虽然五星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个代表,但五行不够说明天干的阴阳全部意义。所以,每个由两位来代表,这十个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它们代表的意义是:甲、丙、戊、庚、壬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原素,乙、丁、己、辛、癸分别代表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原质。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干支的起源很早,殷王以干为名,殷人以干支纪日。以干支纪年,则始于王莽之后。以十干配十二支,甲与子,乙与丑依次组合,六十为一周期,称为六十甲子。在古代,干支不仅是纪时符号,也是天地万物终始之象。干支的先后不是简单的先后次序,而是通过象征事物的发生、成长繁盛、衰老、死亡、再生而体现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因而干支也广泛应用于中医、堪舆等领域。
有学者认为,六十甲子来自土、木、水三星。天象研究发现,六十年恰是土、木两星的会合周期。木星绕太阳一周12年,土星绕太阳一周是30年,两者最小公倍数是60年。水星是59年回到原方位,所以60年是土、木、水三星的会合周期。而此时有可能造成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1]
《续文献通考·郊社考 卷一百九》:“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古代中国人民将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对应一个地支,称为一次。而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
地支共有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代表了地球本身的放射能,与天干交互作用影响,而形成了天地间变动的法则。十二地支代表了一年的十二个月,在十二辟卦中已说到了。十二地支同时代表了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有两小时。十二地支同时也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年代,在天地间不停地运转着。十二地支与十天干配合,每六十年循环一个周期,称为六十花甲。
天干地支是一门伟大的学问,这门学问,对物质文明而言,是超然独立的,所以中国以往的年代,不论人事的兴衰,帝位的转移,一律采用干支为年的代表。天干地支所代表的宇宙,道家称为“造化洪炉”。人类在这个洪炉中,不过是一点点渣子而已,所以人死了,称为“物化”或“羽化而登仙”。
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