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干地支纪年,2020天干地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2020干支纪年是什么年

2020年的干支纪年是庚子年。
2020年天干为庚,地支为子,地支为子与鼠同源。

今年是什么年,用干支记年法算?

建国57年 农历 丙戌年 【狗年】

今年是庚子年,庚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7个。前一位是己亥,后一位是辛丑。论阴阳五行见(出生时间与命运),天干之庚属阳之金,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金生水相生。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37年称“庚子年”。

以下各个公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0,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7,除以12的余数是1,自当年正月初一起至次年除夕止的岁次内均为“庚子年”。农历就是干支历,节气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干支不是以节气划分的,无论传统习惯还是历书皆如此(详见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编撰的《通用万年历》)。

农历丙戌年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天干为庚,地支为子。

这一份干支表共分六行,每行二十字,由右至左读,每行纪十天,横向看,天干十行,脉络清晰;竖向看,天干六轮,与地支五轮相组合。这一版干支表刻辞六甲齐全,严谨有序,是甲骨文干支表中的一篇完整佳作,也是目前我们看见最完整干支表材料之一。

通过此“甲子表”,我们也可以看出,六十是殷人一周的日数,从甲日起到癸日止十日是一旬,这也是商人的记旬法,因此甲子表也称为“六旬表”。

虽然商代采用干支纪日的方法,但是因材料的缺失,我们并不能完整串联的商代的干支纪日。目前可确知的纪日干支是从春秋时候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开始的,从那时到清末的2600多年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和错乱过,这也是世界上记录时间最长的纪日法,这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准确时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大家熟知的古文名篇《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指这个月的十八日。

今年是公历2006年,按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是丙戌年,肖狗。

2020年天干地支什么年?

庚子年。

2020年天干为庚,地支为子,故2020年为庚子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记年。



扩展资料

在阴阳五行理论中,干支按其顺序分为阴阳,逢单数属阳,逢双数属阴。天干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数;天干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数。在这个基础上,根据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兴衰、冲突及其生灭。

天干地支这样一些符号被赋予了丰富的神秘的文化内容,是了解古代中国人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2019年天干地支对照表 干支日历表

与我们现代的纪年体系不同,古人采用的是十天干十二地支组成的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照固定的规律进行循环,形成古代纪年历法。这种纪年方式的运用范围相当广泛,运用于称骨测命、堪舆等方方面面,以下便是2019年全年对应的天干地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2019年1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2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3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4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5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6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7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8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9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10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11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2019年12月天干地支日历对照表

用天干地支记年法算,今年是什么年?

今年是甲午年,60年一循环,甲午战争是1894年,加上60的2倍120年,就是今年:2014年,

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

一、十二生肖

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二、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今年是公历2006年,按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是丙戌年,肖狗。今年甲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2019年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是农历己亥年(猪年)。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它并没有过时,仍然生存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阴阳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干支注记时间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中国传统历中的数序纪时系统以中气雨水所在之月为正月,历书中规定遇无中气的朔望月考虑置闰月,对应月建时使用上月干支作为标记。以干支相配为月建的名,见于后唐同光四年(九二六年)具注历,其年“正月小建庚寅”。月建既是太阳历的月分,不计闰月((数序纪时系统的)闰月分属前后两月的月建)。

干支纪月的推排方法,星相家总结出一个口诀 :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岁首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言戊癸何方求,甲寅之上好追求。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