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宗庙,罗浮山庙

广东道教民间四大仙

1、。这是东南亚第一大仙,在广东罗浮山修炼成道,后传入,成为最有名的仙人;
2、何仙姑。八仙之一,广东省增城人,具体大家都认识,就不用介绍了;
3、鲍姑:的师娘,中国四大女中医之首,艾灸的发明者。老公更牛,是道教四大扛鼎人物之一葛洪葛天师。
4、安期生。广东最早的神仙之一,秦汉年间。这位在岭南道教史上名气虽大,但是民间供奉就不多了!

广州是阴庙来的吗?

广州的祠,故址在珠江南岸的花地村,离河约20米处,地名大凼尾(今属芳村区)。据当地老者忆述,当年神庙颇宽敞庄严。正门当街有一座石牌坊,石柱、门楼顶雠有盘龙、祥云、飞禽、花卉等图案装饰。入门处两边方柱上刻有对联:“洞中别有乾坤,四围烟雨云山,尤增胜概;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杏花杨柳,仙留灵踪。”署名是:“光绪甲辰仲春三月番禺卢维庆敬书”。“光绪甲辰”即光绪三十年(1904)。庙内另有一副对联是,“叱石传晋代,骑鹤上南天。”此联作者不详。
庙三进。头进大殿所供神像颇为特别:中间是,左为吕洞宾,右为魏征。、吕洞宾是道家不奇怪,把唐太宗的大臣魏征也列人道教仙家而供奉,就有点奇了。第二进楼上却是佛家天地,一边供如来、弥勒、文殊,一边供观音大士——前有韦驮侍立。从这样的设置看,庙早就是道、佛合流的了。第三进住道士及香烛杂工。
庙建立之初便兼有慈善机构的性质。庙内常驻有中医生、配药人,还有解签人。对求签抓药的人,实行“随缘乐助”,病贫者可免费。
晚清时期,花地庙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宝诞和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更为热闹。陈济棠主粤时,地段改作孤儿院,但庙仍保留,且常在庙前空地搭棚演戏,还有别的娱乐,摆卖,盛况不减。后来在长林公园(现松基直街)另建新庙,称为新庙,原庙称为旧庙。新庙较旧庙略小,
内有中医、配药及解签等人管理,广州一些乐善好施者常给该庙赠衣赠药。
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旧庙充作日军宪兵司令部。解放后还可见废碉堡和被害者遗骨。庙早毁,仅存一根方柱,三块石雕门饰,两截圆石柱。新庙在1949年后陆续改作民房。至于南海西樵的庙,那是在稔岗村,建庙年代可能比广州的庙还早。据说该届建于村前,有一座大门楼,高悬像。占地数亩,香火颇旺,远近村人常来参拜。何时坍废已不可考,原址后来改作工厂了。
广州和南海的庙毁弃之后,的庙却兴旺起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在番山(今禺山市附近)有深柳堂,就是供奉的,一些大商人在这里设普济坛扶乩,当时有七位有名望的大商家亦成为的善信。这七位商家就是梁仁庵、郭述亭、张殿臣、陈柱石、唐丽泉、李亦梅、谭杰生,他们均有商号在广州,后来就成为庙——啬色园的创始人,被称为“啬色园七老”,后在庙内“孟香亭纪念碑”刻石铭记。
1911年辛亥革命后,政局混乱,菩萨不保,深柳堂被占。上述七位商家便把像接到(一说是梁仁庵、梁钧转父子俩自西樵山普庆坛接黄太仙像到)。
1921年,在狮子山脚竹园古村择地建庙。当时扶乩得乩语云:“坛号普宜宜悟道,园名啬色色皆空。”于是依乩语命名乩坛为“普宜坛”,庙命名为“啬色园”。1968初具规模,1971年又筹款500万元增建。
20世纪70年代,地不景气,竹园古村尚无高楼大厦,颇见萧条冷落。但是后来拜的人日见增多,一些人就在这里开饭店、香烛店以至旅馆,解签、看相、占卜的摊档也多起来,于是带动了这里的繁荣,其中也有些人因此而“发达”的,因此人对多怀有好感。其实,祠是随着的经济起飞而兴旺起来的。而今日的“啬色园”,更寄寓着许多人的梦。
园名“啬色”,颇堪玩味。“啬”字源出于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经》:“治人事天奠若啬。”韩非子解释说:“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知识也。”引申开来,即“以德化礼教劝善”。说得通俗明白些,就是“普济劝善”之意。至于“色”字,按道家学说,“色”是“天玄地黄大自然之本色”。《太原经》说:“从玄立德。”玄为道藉,乃道家本色。啬色园寓道、释(佛)、儒三教于一家,其宗旨是:“以道家本色,兼奉儒家之仁礼、释家之慈悲,以笃行普济劝善之事功,而实现其本色焉。”(据余也先生解释)

的名气越来越大,关于他的身世传说也多起来。究是何人,仙乡何处,又是怎样成仙的,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乃是《史记·张良传》中的“赤松子”。张良晚年,“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所指赤松子,就是那个早年曾一再要张良抬鞋穿履而终于赞他“孺子可教”的黄石公。而《列仙传》则云:“赤松,神农时雨师。”“神农时”和张良所处的秦汉之交相距很远,这样就有两位“赤松子”了。张良所要从游的当是后一位赤松子。
一说是晋代术士黄初平,家乡在浙江金华。据《金华府志》卷二十二“仙释”条云:“晋,皇(黄)初平,兰溪人,牧羊遇道士,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兄初起寻之四十余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见。问羊安在?初平曰:在山之东。初起视之,但见白石。初平叱之,石皆成羊。初起遂绝粒,服松柏、茯苓,亦得仙。后还
乡,其族尽亡,乃复去。初平别号赤松子云。”
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至今在金华地区流传。又,金华北山有地名二仙祠,那儿原建有一座“赤松观”,供奉初平、初起兄弟二仙。《金华县志》载:“赤松观,一名宝积观,在县东北二十里。西晋时皇(黄)初平、初起叱石成羊、白日飞升之地……”据说这座道观“宫殿、亭宇,廊庑、碑碣、诰敕,御墨及名公巨卿题跋为江南道流冠冕”。这大概是最早的庙,可惜早巳荡然无存了。
这个说法,和庙内有关碑记吻合。碑上绘着“威灵感应赤松宝像”——大仙盘坐于古松下,右边下端有五只小羊。碑文《赤松师自述》云:“予(余)初乃牧羊之孩,牧羊于浙江金华府城北之金华山。少时家贫,炊糠不继。八岁牧羊,至十五岁幸得仙翁指示,引至石室中,药炼回生,丹成九转……予本姓黄,名初平,晋丹溪人,因隐于赤松山,故号曰赤松仙子……”
还有,庙门口牌坊上赫然有“金华分迹”四个大字,庙内有“叱石成羊仙灵卓异传千古”的联语,这些都说明:这个就是金华那个牧羊人,他是在金华山成仙的,金华的庙该是“祖庙”,而此地的庙乃是从金华分支来的。
另有一说,谓即是东晋炼丹大师、著名化学家葛洪的弟子黄野人。有人说黄野人就是黄初平,“葛洪经金华赤松山,见初平在牧羊,虽饥困劳顿而不掩其聪敏,便收为徒弟,并称之为黄野人”。另有人说,黄野人是广东人,家乡就在东莞石龙附近的水南乡,得道成仙后被建庙祠奉,称为——这么说他就不是曾在金华牧羊的黄初平了。近读黄雨先生新作《神仙传》(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内有《黄野人》一篇,是据《罗浮山志》和《广东新语》有关记载敷衍成篇的,所记黄野人,自称姓江名夏,并非黄初平,也没有提到黄野人就是,当然也无提及“叱石成羊”及隐于赤松山的事了。
看来,“即黄野人”之说,一是由于二者都有个“黄”字而附会出来的。有些人因见名气大,就把他说成是本地人,把他地方化了。

中国的有哪几个庙?都在什么地方

最有名的祠是在区的地铁站 B 2 出口..[还有多家小的祠],

广东省的广州市芳村有一个庙.

在浙江省的兰溪市北隅的黄湓村,便是大仙黄初平出生地,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给人遐想。 在故里,游客不仅可游览宫、二仙井、故居、牧羊路、利市路等遗迹,尚可前往黄大山、道家山、穆澄源等地寻觅仙踪。主要有云岩禅隐(云泉庵)、落松亭、马龟山、百步梯、神仙脚印、神仙洞、神仙台桌、棋盘石等。

博罗罗浮山的道教建筑

罗浮山为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在此山修炼的道士众多。洞天是道教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实际上是一处三面环山,只有一径可通的峡谷。罗浮山的寺观庵庙多建在洞天中,大者有18处,小者数百处。
朱明洞
朱明洞位于罗浮山南麓,为罗浮最佳景区之一,其全称为“朱明耀真洞天”。何谓“朱明耀真”?有二种说法,一说根据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尔雅》而诠释的《广雅》谓:日曰朱明,亦曰耀真,故兼名朱明耀真。另一说称:洞向南,南属阳明,于色为赤;东西南北四方的南与春夏秋冬四时的夏相称。《尔雅》称夏为朱明云云。南朝宋谢灵运(385~433)的《罗浮山赋》中有“洞穴有九,此为其一。潜夜引辉,幽境朗日。故曰朱明之阳宫,耀真之阴室。”这是朱明洞正式得名的开始。742年(唐天宝元年)朝廷命有司筑百尺坛于罗浮祀山神,遣道士申太芝祭罗浮。据道书载:“申太芝找到朱明洞口,下视无底,云烂漫。”宋苏东坡诗:“罗浮高万仞,下看扶桑卑。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朱明洞最初为汉代朱修炼之地。宋代题有石榜曰朱明耀真之天(今佚)。
朱明洞景区由象山、狮山、梅花山、马山环抱而成。洞境林木苍郁,植被覆盖率90﹪,而且洞内有洞,大洞套小洞,朱明洞内套桃源洞、蓬莱洞、蝴蝶洞、青霞洞、两仪洞、泉源洞、梅花洞共7个小洞天。石刻题词,所在多有。洞内建有冲虚古观、朱明亭、东坡亭、旷心亭;还有遗履轩、仙人卧榻、飞来石、蓬莱径、洗药池、炼丹灶、元帅楼、白莲池、会仙桥等名胜古迹。
冲虚古观
冲虚古观在朱明洞口。326~334年(东晋咸和年间),道教理论家、化学家、药物学家葛洪(284~364年)来罗浮山选择了这个地点建庵修炼、筑灶炼丹,著书讲学,创道教南宗灵宝派,于是声名远播,前来学道的人众多。葛洪分别在罗浮山东西北三面增建3庵,往来讲学,著书立说,留下了《抱朴子》内外篇116卷、《肘后备急方》、《神仙传》、《集异传》、《金匮药方》等著作。朱明洞南南庵称都虚,又名玄虚。葛洪逝世后的405年(东晋义熙元年)改建称祠,诏赐祭祀。714年(唐开元二年)明皇遣道士到罗浮山求雨。742年(天宝元年)筑坛百尺以祀山神,不久又派申太芝祭山。期间还下诏循州(今惠州)长官来此祭祀并改祠为观称都虚观。设置10家人看守并安排道士2人专职祭祀。809年(唐元和四年)韩愈的得意门生李翱任循州知府时亦曾到冲虚观祭山。北宋冲虚观道士南宗七祖之一的白玉蟾称“此时大显,遂兴观像”。1087年(宋元 二年)诏赐额,都虚观改名冲虚观,这个观名一直沿用至今。至于今日冲虚观大门清代督粤使者瑞麟所书的匾额,则多一“古”字,成为冲虚古观。
冲虚观坐北向南。主体是一套四合式庭院木石建筑结构,包括山门、正殿和两廊。主体建筑两旁为百余间平房和两层楼的道士宿舍、膳堂、库房等附属建筑物。总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观宇大门正中上方为“冲虚古观”石牌匾。匾下两侧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为明代天启年间袁崇焕幕僚番禺人李云龙所书。“典”与司同义,“午”于十二生肖中属马,“典午”即司马亦即晋朝。正殿供奉“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尊神,屋脊镶嵌一排石湾名匠吴奇玉塑制的双龙戏珠及花木楼阁大型绘陶塑。大殿左侧为葛仙祠,右下侧为祠。观内有长生井,由康熙年间道士张妙升(云仙)所凿,为罗浮三大名泉之一(其余为卓锡泉、酿泉)。1985~1987年,国家地质矿产部和综合利用研究所及省地矿局专家,反复进行化验的结果说明:长生井泉水出露于罗浮山断裂带北侧,属含锌重碳酸钙型水的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不少港澳同胞和东南亚华侨参拜冲虚时,都以能带回一点“神仙水”为幸事。观后右侧有葛洪炼丹灶、洗药池等古迹以及后人所建的东坡山房、丹石祈寿世石刻等。冲虚观是杭州黄龙观、观的祖庭。
1945年春夏间,中共广东区党委、广东军政委员会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均设在冲虚观。冲虚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道教活动基地之一。亦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冲虚观由拨款、圆玄学院及各界人士赞助精工修葺,古观面貌焕然一新。[10]
黄龙洞黄龙观
黄龙洞位于罗浮山大石楼、狮子峰之南,小石楼西侧。此洞以山水佳胜著称。洞内有黄龙观、八卦台、狮子洞、七星坛、涤尘桥、流杯池、隐翠岩、观瀑亭、黄龙瀑布等景点。黄龙观原为葛洪西庵故址。唐末群雄割据,917年(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占据今广东、广西的靖海军节度使刘隐之弟刘 ,称帝于广州,改国号为越,再改为汉,史称南汉,改纪元为乾亨,乾亨元年即为贞明三年。刘 自命为真龙天子,根据易经“飞龙在天”卦词,自造于一个“”字作为名字。又称:梦见仙人把他带到一处(实际上是他预先物色的)“两峰相叠,一水对流”的仙境,还说梦见黄龙起于此地。“两峰”是指大小石楼,“一水”就是黄龙瀑布,于是将原来的金沙洞改为黄龙洞。刘 在黄龙洞建行宫,而建造天华宫的则为刘 。刘 于959年(大宝二年)建天华宫,宫左侧建含阳门,右侧为起云门、云华阁、甘露亭、羽盖亭、龙穴石迹等。明代湛若水(一说巡按洪觉山)曾于此建四贤祠。清康熙中,冲虚观道士张云仙(妙升)建黄龙观于祠旁。此观于1958年毁坏,仅在乱石中找到一块石匾,刻有“黄龙观”观名,右侧刻“嘉庆壬申(即1812 年)仲秋吉旦”左侧刻“住持苏空施重建 莞邑谢鹰书”。
90年代新建的黄龙观,拥有原来山中佳胜的泉石天然风景。“黄龙洞口松千树,满径苍苔落凤毛”,令人有超尘脱俗之感。90年代初,青松观全力重建黄龙观,新建的黄龙观规模宏伟,建筑面积远远超过冲虚观。未进观即有二座典雅的牌楼。观内有三师大殿、三清大殿、妙莲池等富丽堂皇的殿宇观舍。
黄龙洞距冲虚观5公里,距华首台2.5公里,有公路可通。[11]
酥醪洞酥醪观
酥醪洞在罗山之北、浮山之南的深山幽谷中,旧志称为罗浮最深处,“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据《集仙传》称:“安期生与神女会玄丘,酣玄碧香酒,醉后呼吸水露,皆成酥醪。”洞由此得名。洞中名胜古迹有酥醪观、小蓬莱、白水门、拨云寺、忘机石、七娘潭、煮石处、凝碧潭等.
酥醪观原为葛洪北庵。前有荷池(今废为田)后倚青山,观总面积2700平方米,大殿内供奉的:中为灵祖,左为吕纯阳,右为葛洪共3尊泥塑,因年久失修,塑像已毁。大殿天井有一亭台伸出,飞檐高柱,台高7.4米,面积约26平方米,亭盖为琉璃绿瓦,原是观内训示徒众、打醮传经的地方。亭侧有树龄百年的茶花。天井两旁有配殿,正殿左侧有一座小楼阁,原为道士江瀛涛所筑。香山黄培香题匾曰:“浮山第一楼”。此楼在新中国成立后曾重修。观内存有铁香炉、青瓷花盆墩等古物,还有一张尚算完整的道床----混元床,据说蒋介石、蔡廷锴均曾在此床就寝。
酥醪观原有旧观在石洞东1.5公里,今观是康熙末年道士柯阳桂所建的酥醪院,雍正初改为观,亦称稚川北庵。同治、光绪年间陈铭圭住持讲学于此。1929年(民国18年)住持张永豫、陈永焘、何明衍募资重修。陈济棠主粤时,曾于酥醪观后山建驻鹤亭,亭中可观赏白水门瀑布。1968年酥醪村民重修大殿后作为学校,正殿两旁套间则作为大队仓库。古代道士凭借酥醪优越的种植条件和酿泉水浇灌,培植和加工制成的酥醪菜干,被称为神仙菜,是县内出口商品之一。[12]
明福洞九天观
石洞之东,距朱明洞冲虚观2公里处有明福洞,洞中九天观。九天观原名明福观。最初,明福观在泉源福地,南汉时建观。宋赐额,由苏东坡书写观名(已佚)。《明一统志》载:其内有西华道院,乃张元庵退居之所。观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邝露读书观中,自号明福洞主。明陈攸《题明福观》诗云:“狂歌白鹿兴悠然,来访罗浮洞里仙。金塔易攀天咫尺,铁桥难觅语迷玄。晴烟暖锁烧丹灶,山涧香沉洗药泉。堪笑秦人惑方士,海中三岛只虚传。”
清初,观渐圮,西华道院亦废。乾隆间,住持莫明星重修,名九天观。现存的九天观为民国时重修,建筑面积532平方米。正殿金阙宝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侧殿有禄位堂、八仙殿、吕祖殿。1985年人民拨款与圆玄学院赞助修葺,列为博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门前池塘中有数株水萝松。旧志称:“甚奇古,殆千百年物。”观侧有著名的九天观矿泉水厂。
距九天观西1公里处有梅花村、洗耳泉、石洞山房、逃暗石刻、西华道院等古迹。九天观东南2.5公里为澜石圩,其东有钓鱼台、访仙桥、葛洪药院和观源洞。[13]
白鹤洞与白鹤观
白鹤洞在罗浮山东侧,洞中松林常栖白鹤,故名;或以为白鹤观后有形如白鹤展翅的白鹤峰,故名白鹤洞云。葛洪东庵即建于洞内,白鹤洞旅游风景点有白鹤观、五龙潭、水帘洞、八仙石、桃源洞、百花径等名胜。
古白鹤观原在葛洪东庵,址在石洞西观场浦,明万历间已开始颓坏。清康熙间道士孙天杖在冲虚观西水帘洞口另建白鹤观。此观于抗日战争时为东江纵队部。1955年拆毁后建松鹤轩宾馆。其旁有3株古榕,浓荫蔽日。榕下大石上刻当代书法家惠州人秦咢生题词:旖旎双人峰,缠绵连理枝,罗浮真胜地,仙蝶也迷离。[14]

请问惠州罗浮山有什么道观或者,我很喜欢山上的庙宇,谢谢~_百度知...

罗浮山最著名的是延祥古寺,在主峰飞云顶的后山(福田镇),是唐代的“岭南第一寺”,佛教第一破魔宝典《楞严经》主译者、唐代高僧怀迪大师的道场,历史1500年,目前罗浮山最美的寺院(有个大功德主捐资1.2亿建成的);正巧我也在里面修行;不卖门票,烧香、抽签都不要钱;
冲虚观是罗浮山最有名的道观,是葛洪(东南亚第一大神的师父)的道场,历史1700年,在主峰飞云顶的前山(长宁镇),AAAAA景区里面,门票60元(当心里面的假道士);

罗浮山导游词

讲解线索: 【概况】—【冲虚古观】—【会仙桥】—【朱明洞天】—【洗药池】—【稚川丹灶】—【东坡亭】—【桃源洞天】—【飞来石】—【狮子峰】—【黄龙观】—【华首台】 【概况】
今天我们前往的景点是惠州罗浮山。罗浮山位于广东省中不的东江之畔,面积260多平方公里。作为与西樵山、鼎湖山、丹霞山齐名的岭南四大名山之一,素有“百粤群山之祖”、“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被盗道教为第七洞天、地三十四福地。《广东新语》记载:“太古时,浮山自东海来,与罗山合。”故名罗浮山。它与南海的西樵山是姐妹山,故又有“东樵山”之称。
罗浮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植物的生长,据统计,罗浮山现共有植物3000多种,其中1200多种为药用植物,是个天然的中草药库。明末清初广东著名的四大市场之一的药市就设在冲虚古观的左侧,称为洞天药市,现在,罗浮山百草油、罗浮山凉茶等远近闻名。另外,土特产酥菜、云雾甜茶和四时佳果亦别具风味。
奇峰怪石、飞瀑名泉、神奇烟云、洞天幽景的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的名流、贤士到此参观游览,它也因此声名远扬。著名的诗人陆贾、谢灵运、苏轼、杨万里等亲临罗浮山并写下大量吟咏它的篇章。近代的名人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蔡廷锴也来过罗浮山。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陈毅等都来过罗浮山、1986年,广东省将其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冲虚古观】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今天参观的主要景点之一的“千年道观”---冲虚古观。道观坐北向南,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冲虚古观是葛洪在罗浮山修道炼丹的道坛,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整座道观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2座重点宫观之一,现已称为华南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
请大家看正门门额上的这块巨幅石牌匾,“冲虚古观”这四个字为清朝两广总督所写。观名为北宋哲宗皇帝所赐,取“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之意。大家看这幅对联“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典午”表明了建观的年代在晋朝(午属马,借指司马,是晋朝皇帝的姓),“七洞天”表明了道观是道教的第七洞天。
这座古观在革命斗争史上也书写过光辉的一页,1945年曾为东江纵队司令部。1979年,冲虚古观作为东江纵队革命旧址,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惠州市委、市命名为“惠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入观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执鞭护法的神像,他叫王灵官,道教奉他为护法监坛神,专职镇守山门,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 转过正门屏风便是主殿“三清宝殿”。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统称三清境界。殿内供奉着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灵官道君和太上老君的泥塑全身像和张道陵、葛洪、许旌阳、萨守坚四位,左右神龛里供奉着轩辕黄帝和太乙。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大殿左侧“葛仙祠”,这里供奉着葛洪和鲍姑像。葛洪在罗浮山一住36年。传说81岁吞服自炼的金丹在冲虚古观炼丹灶旁羽化成仙。葛洪旁边的这尊是鲍姑像,她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之女,葛洪的夫人。
游客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口井即是神奇的长生井。它位于冲虚观天井内的左偏殿,井中之水当年被奉为葛洪炼丹的“神仙水”。井水水质透明,是地地道道的纯天然矿泉水。据说,当地的人们喝了长生井的水,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经分析化验,该井井水属低钠低矿化度水,水中锌的含量为0.295-0.310毫克每升,同时还含有14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供奉的赤松祠。据传说,的师傅葛洪炼丹炼了三炉七七四十九粒九转金丹。金丹炼成后,葛洪夫妇服用了自炼的第一炉金丹而升仙。而第二炉金丹留给了吃。还未把一颗金丹吃完,他就已经能够腾云驾雾,一步能跨十万八千里。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供奉八仙之首吕洞宾的祖殿。吕洞宾,全真教奉为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八仙之中,吕洞宾是道法最高的一位。
【会仙桥】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即将走过这座单拱石桥,即是“会仙桥”。“会仙桥“一名源于东坡揶揄何仙姑的掌故。我们现在看到这座桥即是当地人根据苏东坡二遇仙人的美丽传说而捐资修建的。
【朱明洞天】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朱明洞天,它是罗浮山洞天之精华所在。朱明洞是我国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整个洞天实际上是高出地面约十米的高台。昔日,这里曾是幢幢书院精舍,解放后,改建成玲珑别致的楼房,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俄式建筑,俗称“元帅楼“。据说从1953年到1985年,这里曾是部队的疗养院,的十大元帅中曾有七位元帅来这里疗养过,其中林彪住的时间最长。1978年,朱明洞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洗药池】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八角形的池子就是洗药池。相传是葛洪和妻子鲍菇当年洗涤所采草药的地方。据说,葛洪和鲍姑在罗浮山住了36年,经常上山采药,而这个水池就曾洗涤过100多种药材。1988年洗药池被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稚川丹灶】
各位游客,现在展现在您眼前的灶炉就是当年葛洪炼丹的灶炉,稚川丹灶四字是由清朝广东督学吴鸿所书。“稚川“是葛洪的号 ,所以“稚川丹灶”与“葛洪丹灶”意思完全一样。传说葛洪在此炼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汞元素。1985年,稚川丹灶被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亭】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亭子叫做“东坡亭”是为了纪念苏东坡而建造的,它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990年秋曾经重新整修过。亭柱上书有“丹灶药池留胜迹,鸟声花影的仙机”的对联,亭内梁山挂着一块木牌匾,上写“花香静处寒天月”七个行书字。这七个字为回文单句,有可以转过来读为“月天寒处静花香”。
【桃源洞天】
各位游客,请大家看看这里的石刻,上面刻有“桃源洞天”四个大字,真实地反映出那时这里满山桃李芬芳的景况。传说晋朝时,有个沙门让南海太守袁宏的小吏吃了桃源洞天的仙桃。结果该小吏立刻闭幕腾空而起,带着沙门送给袁宏的礼物一下子就飞回了广州府中。
【飞来石】
游客们,请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块石头,上刻有“飞来”两个大字,这就是罗浮山有名的飞来石,传说此石是从桂林飞过来的。
【狮子峰】
各位游客,我们刚刚登上的这座山叫做麻姑峰。他位于冲虚古观的右侧,海拔242米。从远处看。该峰有如威猛的雄狮在此蹲伏,随时准备伺机扑跃,因此它又叫做狮子峰。这里是饱览冲虚古观仙境的理想之处。请大家往那边看,那就是有名的“麻姑妆镜”。在我国民间传说当中,麻姑象征着长寿美丽。据说,女孩子到了十六七岁,如果能有幸到麻姑妆镜前去照一照,就会变得更加美丽。我们团中有不少女性游客,有空不妨前往宝镜前去照一照,或许真的可以变得更加美丽。
【黄龙观】
各位游客,我们接下来将前往参观罗浮山另一名观—黄龙观。
黄龙观,原名金砂洞,以仙人遗金砂而得名。东晋咸和年间葛洪到罗浮山修道炼丹、著书授徒,并建有东南西北四庵。黄龙观所在位置即是当年西庵的故址。五代时,南汉国后主刘岩梦见自己得到神人的指点,随后于大宝二年(959年)在西庵一带建起一座皇宫,取名天华宫。后来,刘岩又梦见黄龙不断出现在“天华宫”一带,因此又把那儿的金砂洞改名为黄龙洞。清代康熙年间,冲虚古观道士张妙升到黄龙洞开创了黄龙观。此后,黄龙观逐渐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的主要道观之一。
黄龙观于“文化大革命”中完全被毁。博罗县人民于1993年重建黄龙古观。据说1997年10月黄龙观重新建成的之日,天空中曾有两天云朵组成逼真的白龙形象在遥远的天际向新观飞舞朝贺,前后共持续了约10分钟。 好了,黄龙观到了,请大家带好贵重物品随我下车参观。 黄龙观与罗浮山的其他道观一脉相承,其供奉的对象当然也就相差无几。接下来给大家xx分钟自由活动的时间,请大家进去自由与参观,xx点xx分在这里集合。
【华首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去的地方叫华首寺,又叫华首台。它位于罗浮山西南麓,是著名的佛教圣地,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当年有500华首聚集此地而得名华首台。明万历年间,罗浮山佛教兴盛,有十八寺,华首寺被称为“第一禅林”。
好了,现在我们就要进入华首台景区了,大家看,华首台下有一圆形巨石,上刻“罗浮”二字,笔法雄浑凝重,为清代广州将军奕湘手书。华首台前有一门庭石,刻有“岭南第一山”,后有一巨石石刻“闻钟发省”。据史籍记载,这里原有一座钟楼,有贵客到即鸣钟欢迎。在华首台下有两块石头斜立,上合下开,30多米高的瀑布,飞泻直下,冲击岩石,雪珠四溅,那就是崖刻有“飞云溅雪”景观的写照。瀑布之下,有一深潭,叫“跃雪潭”,潭水流出成溪,溪边有一黝黑大石,上有“洗衲石”三字。据说是当年五百和尚在此洗衲净身之处。
华首寺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主要建有大雄宝殿、玉佛殿、韦驮殿、万佛殿和四面佛。大雄宝殿两侧分别建有48间太姑房和斋堂、原有大雄宝殿、钟楼,均毁于1964年,近年来,当地和港澳同胞集资重修华首台,并在钟楼旧址新塑了“望海观音”大型石像。近期建成的万佛塔,内供一万一千零一尊佛祖的像。于2002年6月正式接待香客,更为华首园内增添了一个亮丽的景点。
罗浮山的游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