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变化之道,三类人不建议学易经

子日,知其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原文】子曰:“知变化之道①者,其知神②之所为③乎。”

【译文】老师说:“晓得卦爻阴阳形态改变方法的人,他也知道在治理国家时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注释:①“道”途径,方法。《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神”《汉语大词典》犹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释诂》: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易·系词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冒:统括;天下:国家;道:治理。)

③“所为”所作,作为(可以做的事。)。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序:“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句话作为这一章节的结尾,直译过来是:孔子说,“了解《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吗!”作为对这一章中前面大段文字所阐释的卜卦的过程、方法的总结,这一句结语落在了对《易经》强大力量的引申上。

易经的推算方法?

3个硬币一只笔教你用《易经》算卦
《易经》呢, 相当于一本字典, 内容就是对这六十四卦挨个进行解释, 解释每个卦的叫卦词; 对组成每个卦的线条“爻”也挨个进行了解释, 这部分内容叫爻词
工具: 3个硬币,一只笔,一张纸, 一本白话版《易经》
求神问卜,办法多多,首推《易经》,大名鼎鼎,作者周文王,解者孔夫子。不罗嗦了,学问再大,有用才是王道,今天,大家来分享一下如何用《易经》算卦。
NO.1 《易经》算卦是咋回事?
没算过卦,您总看过八卦图吧?八卦图也没看过,那就只能请您将就着去看看韩国的国旗了。八卦图中心,是黑白相绕的两条鱼,鱼外面围绕着长长短短许多横线。
这些横线组成的图,叫卦象,那些横线本身,叫“爻”:(音姚)。
一条长直线“——”叫阳爻,中间断开的“-- --”叫阴爻。
《易经》中,共有六十四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是由六条横线,由下到上叠成的,这些卦象都有相应的卦名。
《易经》呢, 相当于一本字典, 内容就是对这六十四卦挨个进行解释, 解释每个卦的叫卦词; 对组成每个卦的线条“爻”也挨个进行了解释, 这部分内容叫爻词。卦词
啊、爻词啊,我们都不是神童肯定记不住,随身带本《易经》就行了,而且也很酷, 不过要记得带本白话版的。
算卦,基本上就是个查字典, 首先你得知道你要查哪个字,然后再弄明白那个字是什么意思。算卦的程序,简单说是这样子的:
首先,麻烦你丢一阵子硬币,再把你丢硬币的结果记下来,这个记录就会对应易经中的某个卦象某个“爻”。接着,像查字典一样从《易经》中查出这个卦、这个“爻”的意思来。
最后,如果你能把这些卦词、爻词的意思弄明白,恭喜了,你已经达到了本文预期目标—— 会DIY算卦了。 至于灵不灵,那就要看周文王他老人家的心情和兄弟你自己的悟性了。
NO.2 卦怎么个算法?
“丢硬币”这个过程, 专业点的说法叫做“起卦”, 起卦的方法五花八门,大仙们各有各的玩法, 本文向你推荐的“硬币算卦法”, 最为简单,方便易学。
OK,一切准备就绪,兄弟们就可以开始了:
1.打开钱包,拿出硬币三枚。硬币用文字标了币值的那一面,是正面;国徽或者花卉等图案的一面,是背面。
2.找一安静房间老老实实坐下来,态度端正地先净手焚香。
3.把三枚硬币用两手合握在手心里,要算什么你一定要想清楚!然后将意念高度集中,默想,使劲默想。
4.接下来手开始摇,摇几下后把硬币往地上一丢。猜猜硬币丢出来的结果有几种可能?对了,只有四种:三个都是正面,三个都是背面,二个正面一个背面,一个正面二个背面。
5.把结果记下来,以背面,也就是国徽、花卉等图案那一面出现的情况为标准。
★如果摇出一个背面 ● ○ ○ 奇数嘛,为阳,记作阳爻 "—— "。
★如果摇出三个背面 ● ● ● 也是奇数也是阳,但这个数大了点,特殊点,叫老阳,记录的时候要在阳爻的后面打个叉:“ ——X”。
★如果摇出两个背面 ● ● ○偶数,自然为阴,记作阴爻“-- --”。
★如果摇出零个背面 ○ ○ ○ 算是偶数吧,为阴,也比较特殊,叫老阴,记录的时候要在阴爻的后面打个叉: “-- --X”。
要注意那些后面打叉的老阳和老阴,那可就是大名鼎鼎的变爻,记住,变爻!!!
每次摇下来,会摇出来多少变爻是不一定的,为啥叫变爻呢?因为物极必反,老阳会变为 “- -”(阴);老阴要会变为" — "(阳),记住这个变化之道,《易经》的精髓所在。
6.一鼓作气连摇六次,把六次摇出来的结果用上面的记法记录在纸上,顺序是从下往上!从下往上记!!! 第一次摇出的结果叫做初爻,记录在最底下;第二次摇出的结果为第二爻,记录在初爻上面,依次类推一直记上去,直至把第六次记录完。恭喜你搞定了一卦!你再使点劲记住:这个卦叫做本卦,本来的卦、原来的卦的意思。
NO.3 案例教学
《左传?闵公元年》记载了一个叫毕万的人。他的祖先做过诸侯,后来失去了封地。毕万准备去晋国做官,临行前找人算一卦,卦摇出来一看,是屯卦,初爻是一个变爻。如图所示:
第六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五次摇 ○ ○ ● 记录为——阳爻
第四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三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二次摇 ● ● ○ 记录为-- --阴爻
第一次摇 ● ● ● 记录为——X注意是老阳爻
这次算出来的本卦就是屯卦,其中第一个爻是变爻。(要想混成专业的, 就要养成个好习惯:把卦象中的阳爻叫做“九”,把卦象中的阴爻叫做“六”, 比如这个卦, 由下往上数, 最下面的就叫[初九],其次叫[六二]、[六三],再接着叫[六四]、[九五]和[上六]。其中[初九]是变爻。)
找到了本卦,算卦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多半,接下来要找“变卦”.
之所以存在“变卦”是因为存在变爻,一个卦象中的变爻变了,尽管其他爻没变,但是卦象就变了,变了之后的卦象就是本卦的变卦。
仔细看刚才的例子,本卦是屯,变爻初九本来是老阳爻,要变当然变成阴爻,这样初九就变成了初六,卦象也相应变为比。
也就是说, 例子中的这次算卦, 本卦是屯卦, 变卦是比卦,变爻在初九,即屯卦最底下那一条直线。.
这样, 我们就把这一卦算了出来, 就像在字典中找到了那个想找的字一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字的意思——“解卦”了。
NO.4 闯难关:怎么解卦?
先告诉兄弟们一个坏消息: 这是最难的一关, 然后再告诉兄弟们一个好消息: 这已经是最后一关了, 即将大功告成!
丢丢硬币, 做做记录, 必然会算出个本卦, 然后查看变爻—— 带叉的老阴和老阳。变爻出现的情况不同,则解卦的方法就不同。但变爻的情况无非就以下七种, 这就是整个算卦过程里唯一的难点了, 要麻烦兄弟们辛苦一下,把下面七点背下来:
1、没有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 根据这个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2、一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3、二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 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词的意思来解释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词为主。
4、三个变爻 :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词为主,变卦的卦词为辅, 综合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5、四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词, 根据这两个爻词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词为主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6、五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词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 根据这个变卦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现在我们来解刚才案例里的这一卦:根据本卦“屯”的变爻,即初九这个“爻”的“爻词”来解。查《易经》,屯卦的初九爻“爻词”为“磐桓,利居贞,利建侯。”翻译成白话为“万事开头难,创业时期困难大,难免彷徨,但只要行为端正,态度执着,便可建功立业。”也就是说毕万此去晋国当官,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结果呢?《左传》里记载,毕万后来为晋献公效力,灭掉了耿、霍、魏三个小国,献公把魏赐给毕万,于是毕万成了诸侯。

易经有什么科学原理吗

易经其中一部分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是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年代久远,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需要辩证的去对待。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

扩展资料:

一、《易经》与《周易》

1、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如《周礼‧春官‧大卜》所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2、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二、《易经》的历史地位

1、《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2、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3、《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易经是根据两个图来的,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是解决宇宙空间问题的,后天八卦图是解决星球上问题的。易经掌握了宇宙的规律,抓住了事物的本质,解释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必然性,同时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限的空间不平衡产生了运动,运动损耗支持它的空间,损耗完毕运动终止,空间消失。
运动会产生小空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损耗,形成一个带损耗的空间,损耗部分为阴,没有损耗的部分为阳。阴是运动损耗是害死人的因素,阳是支持人成长的空间,阴阳同体。民间人在阳间,鬼在阴间。
人生老病死,刚出生,不断和环境作用产生人空间的损耗,人的空间大于损耗量人在成长,当损耗等于没损耗部分时人完成了成长期,继续损耗进入衰老阶段,损耗完毕人死。
恭喜你,已经学会了易经原理。和最有效的科学原理。
易经最终运用的就是人易经的效果我不清楚(有些失传了),但是远古时期无论是还是易经他们肯定内在有一种规律(宇宙法则?),因为规律才能得到结果,巫师们根据前辈经验(既总结后的规律)观测龟甲裂纹走向等等得出结论(这不能乱说的,巫师之所以有至高的权利,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的重要作用,并且准确率很高才被推崇,他们也算是第一批的知识分子呢!是科学先驱),话说回来,易经效果不明,但你可以把它看作一本统计和总结事物发展规律的书,至少也算是概率统计学吧!我认为也是科学的

易经精髓的三句话

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自然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话。
被称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自然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吉无不利,自天佑之。
很多书里面说,“自天佑之”就是来自于上天的保佑,其实这是不对的。上天不会保佑任何人。上天如果保佑某个人,它就不公正了——保佑了张三,李四怎么办呢?一开始我们就把“自天佑之”解释错了,然后一直这样以讹传讹流传了下来。中华民族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由于我们的误解,而没有使之发挥良好的效果。“自天佑之”告诉我们,自己努力,老天才会帮助我们,也就是天助己助者。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易经方面的书,在解释“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的时候,都是告诉大家,有了来自上天的保佑,我们就会常保吉利,实际上没有这回事情。老天只会帮助那些自己努力了的人。孔子后来讲得更清楚,“尽人事以听天命”。不尽人事,就不要期待有什么天命。天命是计划,人是执行。没有执行,计划也等于空。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要记住,重点在自己,不在别人。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依赖性很强,很被动,这些全是错的。中国人没有依赖谁,因为人太多了,无从依赖。我们根本就是无所依赖的,想来想去,发现还是靠自己最实在。
《易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靠自己,不要寄希望于人家的帮助。所以孔子又讲,“不怨天不尤人”。意思是说,怨天尤人没有用,根本跟天和人没有关系。可是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天人合一”。那怎么能说跟天和人没有关系呢?这就是说,做得好就有关系,做得不好,根本没有关系。
第二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今天的科学告诉我们,未来是不可测的,是测不准的,叫做吃不准定律。我们看到气象台报气象经常不准,是什么道理?是人员的问题吗?不是。气象台的工作人员怕挨骂,怕挨批,认真得不得了,生怕搞错了。尤其是台风、地震这类气象,报错了还得了?而且气象台的仪器也是非常精准的。所以,测不准跟仪器、技术、人员几乎没有关系。为什么测不准?一句话讲完了,当时测得很准,但是测完了以后,它又开始变化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类无法管控自然的变化。
我们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喜欢说计划确定以后,就要按照计划去执行,这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计划确定以后,照样会起变化。怎么办?如果还照原计划去实行,就是明明知道它错了,还照错的去做,那不是很奇怪吗?所以,中国人只有一句话,就是看着办。
看着办永远是对的。当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时候,定数只有一个,就是道德修养,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凭良心。凭良心,会歪打正着,不凭良心,会正打歪着。明明可以赚钱,最后亏本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就是当初的一时恶念将整个事情搞乱掉了。而怎么做怎么不对的人,最后的效果却很好,仿佛是老天在保佑,其实不过是人的良心在发生作用。本来会做坏的,有了良心的牵引,能够自我修正过来,我们的信仰就在这里。
 我们给大家一个标准,面对知识爆炸,资讯日新月异的今天,要用是否合乎自然去检验。合乎自然的,大概不会错;不合乎自然的,就要小心了。自然是最好的检验标准——合乎自然的可以放心,就算当时没有成效,长期之后一定会有效;不合乎自然的,就算眼前很受益,也不会持久,很快就消亡了。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就是自然,江山依旧在,自然是永远不变的。自然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易经》告诉我们的。慢慢地,全世界都会向这个标准靠拢。
积善之家,是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所有看得见的钱财,看得见的宝贝,都是不可靠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在职场生活当中提升自己的品德。老天就是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我们反省到,数据不可靠,资讯不可靠,一切物质的东西都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会变化。
以前有一件很好的衣服,你舍不得穿,把它挂在衣柜里,一阵子以后,衣服被虫子咬坏了,你能怪谁?今天有三个人达成协议,明天开始同心协力,可靠吗?不可靠。说不定半夜里,其中一个人就死掉了。一切都无法掌握。面对这样不可控制的情况,我们又能怎么办?我提出一句话,大家好好去体会。人要做什么事情,是千辛万苦的;老天要做什么事请,是轻松愉快的。老天要一个人在行业里面得第一,它什么都不用做,只要把这个人的竞争对手通通收回去就够了,这个人就没有敌手了,很自然就得第一了。人靠自己努力,要得第一,那是辛苦得要命,但是如果老天帮忙,就会轻松很多。要想老天把跟我们竞争的人收回去,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自己要争气,这才叫自天佑之。老天可以保佑的部分就是把对手收回去,其他的事情它没有办法做,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遭遇就知道了。曹操当年有个谋士,叫郭嘉,其才能不亚于诸葛亮。可是郭嘉英年早逝,早早地就被老天收回去了。而且诸葛亮下山不久,东吴周瑜也走了。老天要诸葛亮发挥才能,辅佐刘备,所以把周瑜也收回去了。如果周瑜还在,诸葛亮整天跟周瑜斗都来不及,如何帮助刘备做大事?大家这样去想,就会明白,自然的运作是很灵光的,是人人所不能及的。
第三句话,顺天应人。
中国人讲求天人合一,其实就是要顺天应人——顺乎天理而适应人情。人跟动物不同,在于人有情。人跟动物都有性,人有人性,马有马性,猪有猪性,草木皆有性。这个性就是本能,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情就是良心。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有名的有情文化。而情,就是表示美好的心。一个人的心很好,就叫有情。中国人不仅对人有情,对草木,对宇宙,都有情。不仅对活着的人有情,对死去的人也有情。
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如果做事情做到了彼此之间没有了情,最后的结局是很凄惨的。
中国人始终在寻找一条值得依循的道理,中国人是天底下最讲道理的。只要你跟一个中国人讲他没有道理,他绝对不会放过你:“我怎么没有道理?我哪一点没有道理”你说他不讲理,那更惨,他会抓着你,非要给他一个交代不可。
中华文化是有情的文化,但是中华民族不是讲情的民族。因为我们的情必须要合理,只要情是不合理的,情就非常可怕。你骂一个中国人,“你这个人没有感情”,他不太在乎。他只说一句话,你就哑口无言了:“对你这种人讲什么感情?”你对一个中国人讲,“你不守法”,他也不在乎:“我承认我不守法,难道你就守法了?我是不忍心说你而已。”像这些事情是我们经常碰到的。
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中国人讲话是既不欺骗,也不说实话,只说第三种话,就是妥当的话。
总结起来,中国人的特性就是既顺天,又应人。这就是人们经常讲的“天人合一”。

《易经》的精髓一句话概括是什么?

《易经》的精髓一句话概括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无论儒家、道家,还是诸子百家,都是围绕着一个点来说的,这个点是什么呢?那就是“道”,离开了“道”,什么都玩不转。这个“道”,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让人感觉很抽象,很难理解。

《易经》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智慧宝典,它弥纶天地,易理深远宏大,蕴涵着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是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神食粮,是我们探索宇宙及未来世界奥秘的智慧动力。


《易经》的精髓

1、“履霜,坚冰至”。字面意思是踩在薄霜上的时候,就要知道离结冰的时候不远了。而它的实际含义则是《诗经》中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告诉我们要有警惕之心、要懂得未雨绸缪。

2、“直、方、大”。周武王强调“直、方、大”,就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正直、端方、格局要大”,但是要做到这三点一点都不容易,这是易经的精髓就在三句话。

3、“正直、端方、格局要大“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然而在职场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一些小人为了自己上位,不惜一切手段排挤他人。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