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小六神,诸葛小六壬
诸葛马前课(指算法):
诸葛马前课(指算法):
确定自己想预测的什么事情,
然后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默选一支。
然后用当日(阴历)的月份,
日期和你默选的地支计算,
从大安始(见上图),
逆时针数,月份的最后位置是日期的起始位置,日期的最后位置,是地支的起始位置,选定的地支最后位置便是马前课算出的结果。
注:大安、速喜、小吉为吉卦。
流连、赤口、空亡则非吉卦。
例如:
我预测明日旅途情况如何?
现默选地支“申”字,
今日阴历是六月十二,
那么就从大安开始顺时针从一数到六(月)即:
大安-流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
然后日期从空亡开始顺时针从一数到十二,
十二应该到小吉。
再从小吉做起点,
顺时针从“子”数到“申”(自己默选的地支,第九位),
应该数到大安。
大安就是你的指算结果,为吉。
注:时间尽量用阴历为好,
用阳历也行,准确度低一些罢了;
默选时辰(地支)既可以是当时预测的时辰,
也可是用出发的时间,
个人确定的出发时间最好。
马前课象意
1、大安:身不动时,属木青龙,凡谋事一五七(属四肢),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小孩婆姐六畜惊,大人青面阴神。断曰:大安事事昌,求财在坤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兴推详。
2、留连:人未归时,属水玄武,凡谋事二八十(属肾胃),贵人南方,冲犯北方,小孩游路亡魂,大人乌面夫人。断曰:留连事难成,求谋曰未明,凡事只宜缓,去者来回程,失物南方见,急讨方称心,更须防口舌,人口且太平。
3、速喜:人便至时,属火朱雀,凡谋事三六九(属心脑),贵人西南,冲犯南方,小孩婆姐动勿惊,大人火箭将军。断曰: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路上寻,官事有福德,病者无祸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喜音。
4、赤口:官事凶时,属金白虎,凡谋事四七十(属肺胃),贵人东方,冲犯西方,小孩迷魂童子,大人金神七煞。断曰: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寻,行人有惊慌,六畜多做怪,病者出西方,更需防咒诅,恐怕染瘟疫。
5、小吉:人来喜时,属木,凡谋事一五七(属肝肠),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小孩婆姐六畜惊,大人无主家神。断曰: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阴人来报喜,失物在坤方,行人立便至,交易甚是强,凡事皆和合,病者褥上苍。
6、空亡:音信殊时,属土勾陈,凡事谋三六九(属脾脑),贵人北方,冲犯南地,小孩土瘟神煞,大人土压夫人。
断曰:空亡事不祥,阴人多乖张,求财无利益,行人有灾殃,失物寻不见,官事有刑伤,病人逢暗鬼,囊解保安康。
诸葛马前课,据说是诸葛亮行军出行时,随时占算吉凶福祸的简便方法,由于方法简单,十几秒内,既可知道凶吉祸福,可以在马上立算,故称诸葛马前课。
诸葛马前课也叫小六壬,其实是从奇门遁甲中简化出来的。
小六壬算是日常生活中,简易型的占卜。
遇事或心里有什么感应,马上掐指一算,可以指点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非常容易上手和使用。
小六壬是以最后落宫为准吗
小六壬是以最后落宫为准
我们现在所用的卜术基本都是在围绕天时、地利、人和来讲的,假如一个连祸的卦,已知要发生车祸,就必须要有足够的条件时间、地点、出事人。三个条件之间必须互相串连起来才能促使事件的发生,
换通俗话来讲,就是像要构成一条直线,就需要中间的点来连接。小六就是在已知天时(事件起因)、人和(所占事件)的情况下,推算事件的发生。小六壬原名马前课,由诸葛亮从奇门遁甲中简化而来。后经世代流传被道家先人和民间搜集普遍,演化为小六壬。
基础篇
一、基础知识
月份:正月,二月,„„,十二月;
2、日辰:初一,初二,„„,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3、时辰:用十二支表示:
子(23-1)、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戌(19-21)、亥(21-23)。
4、六神:依次为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
5、六种掌诀定位:
(1)大安定位——食指根部;
(2)留连定位——食指指尖;
(3)速喜定位——中指指尖;
(4)赤口定位——无名指指尖;
(5)小吉定位——无名指根部;
(6)空亡定位——中指根部。
掐算顺序按:(1)大安——(2)留连——(3)速喜——(4)——(5)小吉——(6)空亡,此顺序永远固定不变。
小六壬基础知识详解
1. 小六壬学基础知识
小六壬学基础知识 1. 谁会小六壬求简单教程
【推算方法】小六壬预测方法十分简单,预测时只须提取当时的月、日、时信息,用左拇指在六个掌诀位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掐算即知结果。
其法以大安起正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下面详解推算方法。一、变通取数法以上用月、日、时取数推算为正统方法。
从数的角度理解,月、日、时不过是三个数字而已。我们可以用其他方法任意取三个数字代替月、日、时进行预测,效果是一样的。
取数的方法千变万化,可以不拘任何形式。如任意写(报)三个数字,或写三个汉字(需一笔一划用正规笔画数),或随机抽三张扑克牌,等等。
总之,只要能化成数,方法可任意设计,想到什么就用什么。月、日、时取数法实践运用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同一时辰多人同时求卦,月、日、时取数法就无能为力。
如同一时变通取数法可解决这一问题,取数更为灵活方便。经大量实践,效果奇佳。
二、随机取数法随机取数法的取数个数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取1 个、2 个、3 个、10 个、20 个等都可以。
不管对方写多少个数字或多少个汉字,都可以按月、日、时取数法和变通取数法进行推算。随机取数的方法千变万化,只要能够变成数的方法都可以来用。
如提取电话号码、座位号、房间号、生肖、年龄数、门牌号、书本页码、抽扑克牌、抓东西等,想用什么就用什么,随心所欲。 随机取数法运用自如的关键在于求测时信息提取的灵动性,强调第一印象,第一念头的重要性,头脑中不能有先入为主,刻意的思维和犹豫不定的心理,否则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如果大家领悟了这个道理,随机取数就能做到运用自如。
2. 本人想学习小六壬,但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谁能帮忙传一下啊
①大安
身不动时,五行属木,颜色青色,方位东方。临青龙,谋事主一、五、七。有静止、心安。吉祥之含义。
诀曰:大安事事昌,求谋在东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好推详。
②留连
人未归时,五行属水,颜色黑色,方位北方,临玄武,凡谋事主二、八、十。有喑味不明,延迟。纠缠.拖延、漫长之含义。
诀曰:留连事难成,求谋日未明。官事只宜缓,去者来回程,失物南方去,急寻方心明。更需防口舌,人事且平平。
③速喜
人即至时,五行属火,颜色红色方位南方,临朱雀,谋事主三,六,九。有快速、喜庆,吉利之含义。指时机已到。
诀曰: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要打听。官事有福德,病者无须恐。田宅六畜吉,行人音信明。
④赤口
官事凶时,五行属金,颜色白色,方位西方,临白虎,谋事主四、七,十。有不吉、惊恐,凶险、口舌是非之含义。
诀曰: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寻,行人有惊慌。鸡犬多作怪,病者出西方。更须防咀咒,恐怕染瘟殃。
⑤小吉
人来喜时,五行属木,临,凡谋事主一、五、七有和合、吉利之含义。
诀曰: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阴人来报喜,失物在坤方。行人立便
⑥空亡。
音信稀时,五行属土,颜色黄色,方位中央;临勾陈。谋事主三、六、九。有不吉、无结果、忧虑之含义。
诀曰:空亡事不禅,阴人多乖张。求财无利益,行人有灾殃。失物寻不见,官事有刑伤。病人逢暗鬼,析解可安康。
3. 请传授小六壬真传资料,本人上网搜索到的东西感觉总不是那么回事
小六壬,民间流传较多,大多数不是真本。
小六壬有的通书称为诸葛孔明马前课,《玉匣记》中有两种小六壬起法,一是李淳风六壬时课;二是六兀轮经,只是起法和名称不同。不管是小六壬、诸葛孔明马前课、李淳风六壬时课和六兀轮经,其实皆大同小异,皆为后人穿凿附会。
个人认为称为小六壬也有不妥。小六壬术民间传得神而又神,断事最快的预测方法,当即立断,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非奇门、太乙和大六壬繁杂,凡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而奇门、太乙和大六壬皆遵循审大体、顾大局来对事物来进行推断,力求面面俱到。
分清主次很难,断事很难迅速。凡事都有捷径,简便之法,小六壬便是捷径之法,它是单刀直入,直接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迅速分析判断。
故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方法,时常研究,从中乐趣无穷。而真本流传甚少,包括个人也未有福见过。
小六壬广为人知为六神名称为:大安(青龙)-留连(玄武)-速喜(朱雀)-赤口(白虎)-小吉()-空亡(勾陈),排列顺序固定。具体起法使用不用多说了,网上一搜多的是。
起课方法很多,也很简单,关键是断课。民间所流传小六壬的歌诀断辞很少只有八句,网上也有人透露真本小六壬,诗句完整。
个人只见一斑,未见全部,说是真本,未亲眼看到全部也不足以相信,准确率尚待考证。如果那位造福之人,能将真本公布于众,可谓是功德无量。
个人对小六壬研究中发现民间小六壬的六个神煞排列有误,所以造成占断很难准确。正确的排法是:赤口(白虎)-小吉()-留连(玄武)-速喜(朱雀)-空亡(勾陈)-大安(青龙),依据阴阳和十二地支相合相冲原理排列所得。
发出来大家共同研究,以互相提高。不知原六神排列是否古人为隐藏真法,故错排六神顺序,以防外人窃取,即使得到真的用法和口诀,其六神顺序排错之密,没有说出,谁人能知呀?原六神排列顺序有可怀疑,尚待吾辈研究。
小六壬查卦按虚岁还是实岁
虚岁。
小六壬也叫诸葛马前课,是诸葛亮出征打战前必卜的一卦,可知吉凶。
从阳长生或阴长生的位置循地盘移动,移动的格数依人的岁数(釆用虚岁,即出生那年为一岁),最后落在的位置即为年,或年宫,此法称为行年。
郑重声明:回答内容仅供参考,请勿盲目。
小六壬准确率有多高
小六壬的准确率,还是比较高的。
至于具体百分之几,这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
小六壬有个缺点,信息量太少。无法看出太深度的细节。
小六壬有个优点,操作简单,结论快速。
现在流传比较广泛的,是火珠林,和奇门遁甲。
其优点是:信息量特大,可以看到很深度的细节。
其缺点是,应该说是难点:必须有多年的功力。
小六壬的来源
小六壬,中国民间的一种占卜术法。其作者并不可考证,有传为诸葛孔明所创,也有传为唐代大能李淳风所作,称六壬时课。其实在唐末五代,由于阴阳占验之风盛行,以及佛道交融,出现龙母诀等轮掌法,为小六壬雏形,用于排布历书和历占。
六壬时课也是出自这一时期。到了明朝,出现了大量李淳风和武侯的术数书目,在明初的《事林广记》中可见现行的小六壬体系已经定型,但是也有许多体系的小六壬流传着。
诸葛亮马前课指算法是什么?
诸葛亮马前课指算法是:
确定自己想预测什么事,然后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默选一支。
然后用当日(阴历)的月份-日期和你默选的地支计算,从大安始,顺时针数,月份的最后位置是日期的起始位置,日期的最后位置,是地支的起始位置,选定的地支最后位置便是马前课算出的结果。
马前课口诀
1,大安:身不动时,属木青龙,凡谋事一五七(属四肢),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小孩婆姐六畜惊,大人青面阴神。断曰:大安事事昌,求财在坤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兴推详。
2,留连:人未归时,属水玄武,凡谋事二八十(属肾胃),贵人南方,冲犯北方,小孩游路亡魂,大人乌面夫人。断曰:留连事难成,求谋曰未明,凡事只宜缓,去者来回程,失物南方见,急讨方称心,更须防口舌,人口且太平。
3,速喜:人便至时,属火朱雀,凡谋事三六九(属心脑),贵人西南,冲犯南方,小孩婆姐动勿惊,大人火箭将军。断曰: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未午,逢人路上寻,官事有福德,病者无祸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喜音。
4,赤口:官事凶时,属金白虎,凡谋事四七十(属肺胃),贵人东方,冲犯西方,小孩迷魂童子,大人金神七煞。断曰:赤口主口舌,官非切要防,失物急去寻,行人有惊慌,六畜多做怪,病者出西方,更需防咒诅,恐怕染瘟疫。
5,小吉:人来喜时,属木,凡谋事一五七(属肝肠),贵人西南,冲犯东方,小孩婆姐六畜惊,大人无主家神。断曰: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阴人来报喜,失物在坤方,行人立便至,交易甚是强,凡事皆和合,病者褥上苍。
6,空亡:音信殊时,属土勾陈,凡事谋三六九(属脾脑),贵人北方,冲犯南地,小孩土瘟神煞,大人土压夫人。断曰:空亡事不祥,阴人多乖张,求财无利益,行人有灾殃,失物寻不见,官事有刑伤,病人逢暗鬼,囊解保安康。
诸葛马前课,据说是诸葛亮行军出行时,随时占算吉凶福祸的简便方法,由于方法简单,十几秒内,既可知道凶吉祸福,可以在马上立算,故称诸葛马前课。诸葛马前课也叫小六壬,其实是从奇门遁甲中简化出来的。
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高人帮解六壬排盘
提起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高人帮解六壬排盘,另外,还有人想问六壬测病逢小吉月,小吉日,速喜爱时怎么断结果吉凶?,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在什么时候用小六壬口诀掐指一算?小六壬口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高人帮解六壬排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
1、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高人帮解六壬排盘
卦得六冲,吉凶事皆散,世持财化、又临玄武,不宜与异性结伴出行,失财。
2、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六壬测病逢小吉月,小吉日,速喜爱时怎么断结果吉凶?
这是暗合位,而且
3、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在什么时候用小六壬口诀掐指一算?小六壬口诀
找东西,办事,出门,升官,遇事不决,想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小六壬断详解。
4、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六壬解析
5、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谁能告诉我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都什么意思。
谁能告诉我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都什么意思。
留连:留连的意思是事情有些棘手,难处理。
速喜:速喜的意思是马上就会有好事发生。
齿口:齿口的意思是这件事很难办,会大费口舌。小六壬120句口诀。
小吉:小吉代表好事。
空忙:空忙的意思是诸事不顺,不好的象征。小六壬怎么查缘。
空亡是以年论还是以日论呢?
空亡是以日论为主。
说简单了你可能听不清楚,小六壬断事步骤。
我介绍一本书给你参考一下好吗?
邵伟华著《四柱预测学》第十章·论凶煞第九节论空亡。
生辰八字中有空亡,怎么办小六壬金口诀查。
忌神逢空亡是好事,喜用神逢空亡需要用风水方法补小六壬代表的。
空亡什么意思
六甲空亡
六甲空亡又叫旬空,甲子旬中有十个地支,却无戌亥二支,故戌亥为空亡。其余的空亡类推。如日干支或者年干支为己酉,己酉在甲辰旬,甲辰旬中寅卯空,八字地支若有寅字或卯字,则寅卯落空亡。小六壬口诀详解大全。
1、八字中某地支是八字整体配合所必需的吉利五行,而该支却落空亡,则不能见到吉兆,如八字喜申字,而申落空亡,则无吉可言。同理某地支为八字所忌之五行,而该支落空亡,则凶兆不显。换言之,吉者不宜落空,落空不吉;凶者宜落空,落空不凶。诗云:煞神最喜落空亡,凶煞空亡大吉昌,禄马贵人还减福,如遇相冲另一详(空亡相冲刑则不空,宜生旺忌死绝)。
2、普遍认为,空亡的意思似乎是“空了”,虽有如无,根据我的研究,并不一定如此,空亡之地支仍有作用力,只是作用力有所减小。比如月支虽空亡,仍然要拿月支来衡量日干的衰旺,并不能认为月支空得没有了。
3、年支空亡,表示没有父母的帮助,或者父母的帮助很小,或者自幼与父母缘份浅。月支空亡,表示没有兄弟的帮助,也少于得到同事、朋友的帮助,与兄弟、朋友、同事缘份较淡。日支落空亡,表示配偶无助力或少助力,难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可言,与配偶感情较淡。时支落空亡,表示不能得到子女的照顾,子女不得力,甚至子女有多病或者的可能。学小六壬对自己有影响吗。
4、年支、月支均落空亡,表明此人必定背井离乡;八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亡,名利大打折扣,凡事,职业无定,五行不吉,终身一事无成。如一男命,年生:丙午地支寅卯未均落空亡,又犯有截路空亡,凡事,百无一成,且日绝衰弱,人必狡猾,做事小巧寒贱,吝啬。此人原为遂宁市某中学老师,嫌一辈子当个教书匠没出息,于是辞了工作外出打工,下广东,上重庆,混了几年,囊空如洗,一点财也没发,加上性格的原因,在外又常被人瞧不起,至今仍是一个低声下气的打工仔。辛卯庚寅癸未
在什么时候用小六壬口诀掐指一算?小六壬口诀
5、年支、日支互换空亡,一生必遭重灾,钱财难聚,夫妇异心,婚姻不美。如生于甲子年壬戌日,甲子旬中空戌亥,日支落空,甲寅旬中(壬戌在甲寅旬)空子丑,年支落空即是。
6、如果夫妻二人的八字日支互换空亡,难以白头带老。如男甲子日生,女壬戌日生,戌为甲子旬之空,子为甲寅旬中之空,纵然因某种原因凑合在一起,**的结局也是互相道声拜拜。
7、八字带空亡,又有华盖,有可能没有儿女,主孤。小六壬找东西怎么起卦。
8、命有空亡,日干强旺,主人聪明,日干衰弱,主人狡猾。诗云:空亡生旺必聪明,死绝罗嗦语不真,犯尽空亡空里发,空门艺术九流人。
9、与空亡相冲之支为孤虚,如戌亥空亡,则辰巳为孤虚,四柱见之,多为不吉,看落于何柱,具体而论。凡孤虚落于何宫,则该宫恐有缺陷。
空亡是什么意思?
空亡是一个占卜用语。玄学者、易学者谓为凶辰,做事不利。是预测中的重要概念,八字预测中确定日干旺衰的参考因素之一.。小六壬查事最准的方法。
天上大空亡是哪几日用小六壬会折寿吗。
壬辰,壬戍,癸已,癸亥,丁丑,丁未,戊寅,戊申此八大空亡教你小六壬掐指算婚姻。
空亡什么意思?会早死吗?如八字地支子亥空亡,再遇流年大运也有子亥,是不是大运,流年也犯空亡。小六壬看婚姻从哪入手。
其一,八字带空亡不是早死的意思。诸葛小六壬口诀详解。
其二,大运流年遇空亡,则空亡填实,此时该字要和八字中其他字论生克关系。
八字中空亡说明什么正宗秘传小六壬口诀。
空亡之寓意,历来其说不一,有认为空亡就是没有的意思,有说空亡根据五行喜忌有吉有凶等等,这确实让很多初学者莫衷一是。那么,八字中的空亡到底代表了什么呢?什么是空亡?十干配十二支,所余二支无天干可配,谓之“空亡”。现在网上有自动排盘系统,不需要费神,盘后自动显示所空亡的字,如果所空亡的那两字在你八字年、月、时辰上有,就说明该柱逢空。小六壬速断大全。
三会说:“凡带此煞生旺,则气度宽大,动招虚名,长大肥满,多意外无心之福,死绝则一生成败漂泊,但在我有气之地,则不能为祸。大忌干支与空亡相合,是谓小人得位,则奸诈谲诡,靡所不为。若为我克,是为空亡受殃,反为特达之福。其神性无常:与官并,则佞媚多文;与劫煞并,则狡勇;与亡神并,则飘蓬;与大耗并,则颠倒唐突;与建禄并,一生起伏。惟夹贵华盖三奇学堂并者,则为大聪明脱俗之士。”
马致远在《陈抟高卧》里说:“日犯空亡为将相,时逢禄马作公卿。”
沈括《梦溪笔谈·辩证一》云:“术书有湴河者,盖谓陷运,如今之‘空亡’也。”
还有,《镜花缘》第三五回说:“此课‘红鸾’发现,该有婚姻之喜。可惜遇了‘空亡’,未免虚而不实,将来仍是各栖一枝,不能鸾凤和鸣。”
空亡之寓意,历来其说不一,有认为空亡就是没有的意思,有说空亡根据五行喜忌有吉有凶等等,这确实让很多初学者莫衷一是。
本人赞成空亡有吉有凶之说,但是除此以外,还有空亡本生也预示着一些固定信息。千万不要学小六壬。
凡是八字中有空亡之字,如果这个字所临五行在八字中为喜用神,这种空亡肯定不吉;凡是这个字所临五行是八字中的忌神,这种空亡就是吉利的。比如乾造:丙午、戊戌、乙卯、丁丑,这个八字子、丑为空亡。所空的丑字落在时辰上了,丑为偏财,八字身弱忌财星,偏财为空则吉,说明会有偏财运,命主青年后期到中年做生意发迹,偏财运很好。而正财在八字里旺,又不空,难道他有稳定工作和高工资收入?恰恰相反,他一直没固定工作。小六壬的实际用法绝招。
在论六亲方面,空亡之字所代表的亲人,无论喜忌,都预示该亲人与命主缘分浅薄,也就是在一起时间不会长久。既然因为缘分浅薄而不能在一起长久,则预示该亲人夭亡或者分居两地,该亲人是否是死亡,则要配合其它组合条件确定了。比如上造,空亡之字为其偏财,偏财代表其,实际上他与缘分很浅,其死于命主六岁那年,命主连长什么样都毫无印象
以上就是与高人帮解六壬排盘相关内容,是关于高人帮解六壬排盘的分享。看完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小六壬完整解释整理
提起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小六壬完整解释整理,另外,还有人想问小六壬入门,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初学入门是小六任好,还是好,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六壬完整解释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
1、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小六壬完整解释整理
内容来自用户:精灵★小可爱
《小六壬掌》因共有六种格局,又是用手指掐算,所以得其名,为三国诸葛孔明所创,为行军打仗时在上马前掐指占算战
事吉凶胜负的方法,所以也称为《》或称《六壬时课》。此掌诀占算事情方法简便,不需动笔墨,只需掐指一算,就知结果
,并且应验效极高,预测广范,是一种简便、准确的预测方法。
二、小壬掌诀安法自学小六壬 禁忌。
小六壬掌诀共有六个,它们是:大安、留连、速喜、赤口、小吉、空亡。称为六种格局,这六种格局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
,如手掌图所示。
安六壬诀曰:寅(十二地支)上起大安,巳上起留连,午上起速喜,未上起赤口,子上起小吉,丑上起空亡。
三、小壬掌诀推算方法
小六壬掌起法诀曰:寅上起月,月上起日,日上起时,时上查掌诀。需注意的是:①小六壬掌的起诀方法都是从寅上“大安”的位置开始的。②小六壬掌的起诀不论男阳、月份大小等都一律顺行第二卷:《小六壬掌》基础篇
要学习小六壬掌的运用方法,首先必须掌握一些易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时辰确定、地支方小六壬速断大全对照表。
位、五行生克理论、数理知识、神煞知识等等。1、干支理论简介
干支古时称之为干枝,天干即为大树的主干,地支即为大树的枝叶,干与枝合称为干枝,亦称为干支。天干共十个,地支共十戌时:青龙:表示吉祥、喜事、财运、正直等等;今生活和人们预测范围的需要。面色为红色,中等身材,因火主礼,所小六壬详解大全。
2、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小六壬入门
3、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初学入门是小六任好,还是好
小六壬其实很简单的,用途有些,是了,入门容易精通难。
4、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如何快速学会小六壬
呵呵呵,先学好基础就是了,记住最关键的基本知识,经常上网问问精通的人,还要实践。这东西只有实践出真知啊。
都得要从最基础的学起
没有捷径
实践,检验武功好坏的是。
5、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小六壬口诀大全
内容来自用户:meihanhev7
六人掌图
小六壬口诀:一小六壬百算大全详解。
1:大安:大安事事昌,求财在坤方,失物去不远,宅舍保安康
断曰:行人身未动病者主无妨将军回田野仔细更推详(大安身不动属木青龙谋事一五七)
2:留连:留连事难成求谋日未明官事只宜缓去者未回程小六壬120句口诀。
断曰:失物南方见,急讨方趁心,更须防口舌,人口且平平。(留连卒未归属水玄武谋事二八十)
3:速喜:速喜喜来临,求财向南行,失物申午未,逢人路上寻小吉加空亡求事成不成。
断曰:官事有福德,病者无祸侵,田宅六畜吉,行人有信音。(速喜人便至属火朱雀谋事三六九
4:赤口:赤口主口舌,是非要紧防,失物速速讨,行人有惊慌。
断曰:六畜多作怪,病者出,更须防嘴,诚恐染肓。(赤口官事凶属金白虎谋事四七十)用小六壬会折寿吗。
5:小吉;小吉最吉昌,路上好商量,来报喜,失物在坤方小六壬算是泄露吗。
断曰:行人即便至,交关甚是强,凡事皆合和,病者叩穹苍。(小吉人来喜属水谋事一五七)
6:空亡:空亡事不祥,少乖张,求财无利益,行人有灾殃。
初学入门是小六任好,还是好
断曰:失物寻不见,官事有刑伤,病人逢暗,解禳。(空亡音信稀属土勾陈谋事三六九)小六壬速断姻缘。
小六壬口诀:二
1.大安:身不动时,五行属木,颜色青色,方位东方。临青龙,谋事主一、五、七。有静止、心安。吉祥之含义。
诀曰:大安事事昌,求谋在东方学小六壬对自己有影响吗。
以上就是与小六壬完整解释整理相关内容,是关于小六壬完整解释整理的分享。看完小六壬入门基础知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请问诸葛亮36计,都是哪36计,最好有详细解释的谢谢。
纠正一点,三十六计不是诸葛亮创造的
“三十六计”一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
金蝉脱壳
抛砖引玉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擒贼擒王
趁火打劫
关门捉贼
浑水摸鱼
打草惊蛇
瞒天过海
反间计
笑里藏刀
顺手牵羊
调虎离山
李代桃僵
指桑骂槐
隔岸观火
树上开花
暗渡陈仓
走为上
假痴不癫
欲擒故纵
釜底抽薪
空城计
苦肉计
远交近攻
反客为主
上屋抽梯
偷梁换柱
无中生有
美人计
借尸还魂
声东击西
围魏救赵
连环计
假道伐虢第一套 胜战计
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之计谋。君御臣、大国御小国之术也。亢龙有悔。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浅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探源】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 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 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 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幕察看,不看则已,一 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 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到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反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浅解】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故事】
刘秀借刀杀李铁。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关。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故事】
韩信木罂渡黄河。
第二套 敌战计
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或跃于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故事】
张仪诓楚助强秦。
第八计 暗渡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②”。
【故事】
韩信奇兵取三秦。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故事】
郭嘉定计灭袁氏。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故事】
隋文帝智灭南陈。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故事】
三叉用计保孤儿。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第三套 攻战计
[编辑本段]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②。
【注释】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 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故事】
魏军兵败木门道。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故事】
立张楚陈胜为王。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连③。
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故事】
石蜡设计除暴君。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原典】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①。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②。需,有孚,光③。
【注释】
①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故事】
诸葛亮七擒孟获。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这是谦虚的话。
【原典】
类以诱之①,击蒙也②。
【故事】
萧翼智赚《兰亭序》帖。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原典】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①。
【故事】
西门豹治邺。
第四套 混战计
[编辑本段]
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见龙在田。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典】
不敌其力①,而消其势②,兑下乾上之象③。
【故事】
曹操奇兵袭乌巢。
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
比喻趁混乱时机攫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浑水摸鱼”。
【原典】
乘其阴乱①,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打仗时要得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而我借机行事,使乱顺我之意,我便乱中取利。
【故事】
搅乱局淝水败苻坚。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典】
存其形,完其势①;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②。
【故事】
慈禧用计回北京。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典】
小敌困之①。剥,不利有攸往②。
【故事】
白起长平败赵括。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
【原典】
形禁势格①,利从近取,害以远隔②。上火下泽③。
【故事】
定国策范瞧拜相。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原典】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①。困,有言不信②。
【故事】
蠢虞公贪财丧国。
第五套 并战计
[编辑本段]
对付友军反为敌态势之计谋。终日乾乾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原典】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 而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己方抽其友方劲旅,如同抽出梁木,房屋就会坍塌,于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故事】
狸猫换太子。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原典】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①。刚中而应,行险而顺②。
【故事】
严军纪穰苴斩庄贾。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原典】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故事】
燕王装疯夺。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人,使人上当。
【原典】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按语】
唆者,利使之也。利使之而不先为之便,或犹且不行。故抽梯之局,须先置梯,或示之梯。如:慕容垂、姚苌诸人怂秦苻坚侵晋,以乘机自起。
【故事】
刘琦登楼求妙计。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比喻将本求利,别人收获。语出《荡寇志》。
【原典】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按语】
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
【故事】
田单大摆火牛阵。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原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
【故事】
郭子仪单骑退敌。
第六套 败战计
[编辑本段]
处于败军态势之计谋。潜龙勿用。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原典】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①。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②。
【按语】
兵强将智,不可以敌,势必事先。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势,如六国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事之以币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辽金:策之下者也。惟事以美人,以佚其志,以弱其体,以增其下之怨。如勾践以西施重宝取悦夫差,乃可转败为胜。
【故事】
报国仇西施赴吴。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原典】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①;刚柔之际②,奇而复奇。
【注释】
①虚者虚之,疑中生疑:第一个“虚”为名词,意为空虚的,第二个“虚”为
动词,使动,意为让它空虚。全句意: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他在疑惑中更加产生
疑惑。
②刚柔之际:语出《易经·解》卦。解,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坎下震上)。
上卦为震为雷,下卦为坎为雨。雷雨交加,荡涤宇内,万象更新,万物萌生,故卦
名为解。解,险难解除,物情舒缓。本卦初六.《象》辞“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是使刚与柔相互交会,没有灾难。
【按语】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敌我交会,相战,运用此计可产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语说: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汹惧。以张守归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筑城墙用的夹板和立柱)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
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铤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阵寇百姓多反。铤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铤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故事】
失街亭孔明弄险。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原典】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注释】
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本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本纷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归顺于我。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故事】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原典】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注释】
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出《易经.蒙》卦(卦名解释见第十四计注)。本卦六五.《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本意是说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本计用此象理,是说用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按语】
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故事】
王佐断臂诈投金。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本为元杂剧名。剧本写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原典】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①。
【注释】
①在师中古,承天变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讲释见前第二十六计注)。本卦九二.《象》辞:“在师中吉,承天宠也”是说主帅身在军中指挥,吉利,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将帅巧妙地运用此计,克敌制胜,就如同有上天护佑一样。
【按语】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故事】
献貂蝉王允除董卓。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策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典】
全师避敌①。左次无咎,未失常也②
【注释】
①全师避敌: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②左次无咎,未失常也:语出《易经.师》卦(卦名解释见前二十六计注)。本卦六四.《象》辞:“左次无咎,未失常也。”是说军队在左边扎营,没有危险,(因为扎营或左边或右边,要依时情而定)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
【按语】
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必降;必和;必走。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如宋毕再遇与金人对垒,度金兵至者日众,难与争锋。—夕拔营去,留旗帜于营,豫缚生羊悬之,置其前二足于鼓上,羊不堪悬,则足击鼓有声。金人不觉为空营,相持数日,乃觉,欲追之,则已远矣。(《战略考.南宋》)可谓善走者矣!
【故事】
鸿门宴刘邦脱险。
这三十六计,到今天还极具活力,广为流传,特别是在行军用兵、商海谈判,甚至日常生活中都经常用到。例如在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剿时和红军长征时多次运用到诸如“声东击西”、“以逸待劳”等方法克敌制胜。第一计 瞒天过海
阴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释义】如果以为已经防范得十分周密了,就容易麻痹大意,松懈轻敌;经常见到的事物,看惯了,便不会产生怀疑。岂不知,阴谋诡计往往隐藏在明摆着的事物中,并不与公开的形式相矛盾。有时候,所谓“正大光明”之中反而暗伏着不可告人的机密。
吕蒙白衣袭江:
关羽发动襄樊之役,在前线正自打得不可开交,于是抽调了大部分荆州守军往前线助战。早有不轨之心的孙吴集团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打算背后给关羽一刀子。足智多谋的吕蒙马上集结兵力,悄悄的来到了浔阳,他让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昼夜兼程,溯江直奔荆州而来。沿途之上,驻守烽火台的蜀军皆被假商人欺骗,全部被俘,等到了荆州还是神不知鬼不觉。吕蒙又令俘虏的蜀军赚开城门,吴军一拥而入,轻而易举的夺取了荆州。
吕蒙让士兵化装成商人,大摇大摆的接近驻守的蜀军,麻痹他们,并且俘虏了他们。神不知鬼不觉的就袭取了荆州,正是瞒天过海之计。
第二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释义】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诸葛亮借兵救吴:
周瑜病逝以后,曹操认为这是进攻东吴的好机会,打算起兵再伐江东。孙权听说了之后,十分着急,于是派人向刘备求助。诸葛亮决定用围魏救赵之计,让刘备修书一封给西凉的马超,具说其父被曹操所害的事情,要他尽起西凉之兵为父报仇,刘备方愿意在荆州策应。马超果然起兵杀奔长安,曹操只能放弃进攻东吴的计划,转而去对付北方的马超。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释义】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刘备借刀杀吕布:
曹操俘虏吕布之后,是杀是留一时间拿不定主意,于是征求刘备的意见。刘备生怕吕布为曹操所用的话,将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于是决定使用借刀杀人之计,让曹操坚定杀掉吕布的决心。刘备的回答十分巧妙,他说你不知道丁原和董卓的事情吗。曹操听了,觉得吕布反复无常,就命人把吕布杀了。
其实吕布虽然见利忘义,但未必见人就反,丁原并非大人物,吕布未必心服,因此可以用珠宝名马和地位拉拢他。吕布对董卓就比较甘心了,他杀董卓也不单单是被美色打动那么简单,其中的情节波折可与武侠小说媲美,武侠中的大侠君子不也有因误会而成仇的吗?妙还是妙在连环计上。而曹操比董卓更牛,吕布没准真的服气。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黄忠耍猴逸待劳:
黄忠在定军山与夏侯渊对峙,听取法正的计谋攻占了定军山旁边的一块高地,可以观察定军山的虚实。法正料定夏侯渊必来争夺,让黄忠埋伏在半山腰,只等山顶举红旗为号,便下山突袭。果然夏侯渊前来挑战,法正坚守不出,夏侯渊在山下一直叫骂折腾到中午,人困马乏,突然黄忠从半山腰杀出,夏侯渊还没缓过气来,一时慌乱,被黄忠宝刀拦腰斩断。就这样夏侯渊被法正当猴耍了半天,然后被黄忠轻而易举的杀掉了。
法正攻占对山,使夏侯渊前来争夺,是反客为主之计,夏侯渊反而成了不利的一方。然后法正又使用疲敌之法突袭之术,轻易的就卸掉了曹操的一条大腿。所谓定军之南,伤折一股。这一战法正的指挥才华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指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
袁绍纵火再打劫:
群雄割据,袁绍早有吞并冀州之心。当时十八路诸侯的同盟刚刚破裂,各诸侯为了寻求自己的发展,互相开战,一时间尔虞我诈好不热闹。袁绍暗中派人送信给北平太守公孙瓒,约其一块进攻冀州,平分其地。公孙瓒应约而动,率大军浩浩荡荡向冀州杀来。冀州太守韩馥跟袁绍素来有交情,于是请袁绍进入冀州共同御敌,袁绍却乘韩馥手忙脚乱之际,霸占了冀州。袁绍先密约公孙瓒进攻冀州,把火引到韩馥身上,然后乘火打劫,轻而易举就霸占了冀州。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孟起增兵曹操笑:
潼关外一场大战,曹操割须弃袍好不狼狈。等他回到营寨,又接连接到探报,都说马超又增兵马,诸将听闻,个个面露难色,曹操却不住哈哈大笑。且看曹操的声东击西之计,曹操见马超在潼关的兵马越聚越多,料想他的后方必然空虚。于是命徐晃、朱灵二将率偏军暗渡蒲阪津,控制河西地区,以截断西凉军的退路,而主力部队向北渡河,吸引马超的注意。马超果然对于徐晃军的行动全无所知,一个前后夹击的局面悄然形成了。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示之以动”来迷惑敌人,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之后,悄悄的执行另一套行动方案。
庞令明拖刀赚关羽
关羽攻打樊城,曹操派于禁为正,庞德为副,率军前去增援。庞德听说关羽威震华夏三十余载,干脆抬了棺材去和关羽拼命。两军阵前,庞德利用关羽自大成狂的弱点,激关羽单挑,二人抖擞精神战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庞德诈败,拖刀而走,关羽紧紧追赶,暗笑庞德班门弄斧,跟祖师爷玩起拖刀计来了。不料,庞德拖刀是假,使关羽麻痹大意,暗中取弓箭射向关羽,正中其左臂。关羽负伤,幸得关平搭救,才退回大营。
第九计 隔岸观火
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郭嘉遗计定辽东
自官渡一战,袁绍势衰,不久病亡。袁绍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权力,同室操戈,把家里打得乱七八糟。曹操乘势攻取了袁绍的地盘,袁熙、袁尚逃到辽东,投奔了公孙康。郭嘉临终嘱托曹操隔岸观火可定辽东,二袁和公孙康互相猜忌各怀鬼胎,攻打他们,他们就会成为盟友,不攻打他们,他们就是敌人。果不出郭嘉所料,不久公孙康杀了二袁,把二人的人头献给了曹操。
第十计 笑里藏刀
运用外交上的伪装手段,欺骗麻痹对方,来掩盖己方的军事行动。
咬人之犬不露齿
荆州就是一块宝贝疙瘩,孙权早就盯得直流口水了,但一直苦于没有好的下手机会。孙权也就个做贼的胆,虽说打架并不差,但为了弄点东西头破血流伤筋动骨,他还做不来。当关羽发兵攻打曹操的时候,孙权一看,得,家里总算没人了。他任命毫无名气的实力派知识青年陆逊驻守陆口,暗中筹备偷袭荆州的计划。陆逊为了迷惑关羽,给他写信,一个劲的说好话拍马屁攀交情。关羽一看,孙权派的人就这素质啊,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于是放心的抽走了荆州的大部分守军。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
成济刺驾代受过
司马昭依样画葫芦,玩起了当年曹操的把戏。魏帝曹髦坐不住了,不能接受武帝文帝曹氏家族为人辛忙作嫁衣的残酷现实,召集了几百个僮仆就要找司马昭拼命。你说曹髦不是傻孩子吗?还在曹魏帝国的皇帝梦中没醒吧,除了他自己这会还有几个人当他是皇帝,最多也就加上这几百个玩伴,皇帝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结果可想而知,连宫门都没出就被成济一剑刺死,利刃前胸而入后胸而出,曹髦惨死车上。曹髦死了以后,司马昭灭了成济的三族,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周瑜打包送三郡
赤壁之战刚刚结束,孙刘都急着瓜分胜利果实。周瑜以主欺客,自然紧着东吴先吃先占,刘备方面正中下怀,欲坐收渔翁之利。果然,周瑜辛辛苦苦和曹仁打得不可开交,没有沾的任何的便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在他们互相纠缠之际,刘备派人偷偷袭取了南郡,然后利用南郡得到的兵符,顺手牵羊,调走守军,白白将公安、襄阳二城收入囊中。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典】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
③太阳,太阴:太,极,极大。此句指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
【释义】
防备得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浅解】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如:开皇九年,大举伐陈。先是弼请缘江防人,每交代之际,必集历阳,大列旗帜,营幕蔽野。陈人以为大兵至,悉发国中士马,既而知防人交代。其众复散,后以为常,不复设备,及若弼以大军济江,陈人弗之觉也。因袭南徐州,拔之。
【解析】
“瞒天过海”之谋略决不可以与“欺上瞒下”、“掩耳盗铃”或者诸如夜中行窃、拖人衣裘、僻处谋命之类等同,也决不是谋略之士所应当做的事情。虽然,这两种在某种程度上都含有欺骗性在内,但其动机、性质、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为一谈。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探源】
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宁东土。一日,浩荡大军东进来到大海边上,帝见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无穷,即向众总管问及 过海之计,四下面面相觑。忽传一个近居海上的豪民请求见驾,并称三十万过海军粮此家业已独备。帝大喜,便率百官随这豪 民来到海边。只见万户皆用一幕遮围,十分严密。豪民老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更是绣幔锦,茵褥铺地。百官进酒, 宴饮甚乐。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摇动,良久不止。太宗警惊,忙令近臣揭开幕察看,不看则已,一 看愕然。满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横无际涯,哪里是什么在豪民家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原来这豪民是新招壮士 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 用来作战役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成果。
【故事】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面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竟然也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今天的讲苏省镇江市一带)。
第二计 围魏救赵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①,敌阳不如敌阴②。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后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
【释义】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浅解】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 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解析】
对敌作战,好比治水:敌人势头强大, 就要躲过冲击,如用疏导之法分流。对弱小的敌人,就抓住时机消灭它,就象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所以当齐救赵时,孙子对田忌说:“想理顺乱丝和结绳,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开,不能握紧拳头去捶打;排解搏斗纠纷,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攻其要害,使敌方受到挫折,受到牵制,围困可以自解。”
【故事】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现在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到直插大梁。庞涓得到魏惠王的命令只得火速反国救援。魏军为疲惫之师,怎能打过齐国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师。所以大败。
第三计 借刀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①,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②推演。
【注释】
①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②《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孚,信用。元,大。贞,正。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诚心,就会有大的吉利,没有错失,合于正道,这样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损卦:“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损”与“益”的转化关系,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释义】
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
【浅解】
所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故事】
刘秀借刀杀李铁。
第四计 以逸待劳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典】
困敌之势①,不以战;损刚益柔②。
【注释】
①困敌之势:迫使敌入处于围顿的境地。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经.损》。“刚”、“柔”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相对的两方有可相互转化。“损”,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兑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泽浸蚀山根之象,也就说有水浸润着山,抑损着山,故卦名叫损”。“损刚益柔”是根据此卦象讲述“刚柔相推,而主变化”的普遍道理和法则。 此计正是根据“损”卦的道理,以“刚”喻敌,以“柔”喻已,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故事】
三国时,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蜀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进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带,深入吴国腹地五六百里。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认为刘备锐气始盛,并且居高临下,吴军难以进攻。于是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吴军完全撤出山地,这样,蜀军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带难以展开,反而处于被动地位,欲战不能,兵疲意阻。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犯了兵家之忌。时机成熟,陆逊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陆逊—把火,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陆逊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
第五计 趁火打劫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典】
敌之害大①,就势取利,刚决柔也②。
【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指敌人所遭遇到的困难,危厄的处境。
②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央》卦。 央,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乾,乾为天。兑上乾下,意为有洪水涨上天之象。《央央》的《彖》辞说:“央,决也。刚决柔也。”决,冲决、冲开、去掉的意思。因乾卦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所以此卦的本义是力争上游,刚健不屈。所谓刚决柔,就是下乾这个阳刚之卦,在冲决上兑这个阴柔的卦。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攻之,后卒乘吴北会诸侯于黄池之际,国内空虚,因而捣之,大获全胜。
【故事】
多尔衮趁乱入关。
第六计 声东击西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典】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 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科,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萃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兑上)。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并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
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故事】
韩信木罂渡黄河。
第二套 敌战计
处于势均力敌态势之计谋。或跃于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 真象。
②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象。 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故事】
张仪诓楚助强秦。
第八计 暗渡陈仓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达)。
【原典】
示之以动①,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②”。
【注释】
①示之以动:示,给人看。动,此指军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敌方的军事行动。
②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卦名。此卦为异卦相叠(震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震,震为雷。意即风雷激荡,其势愈增,故卦名为益。与损卦之义,互相对立,构成一个统一的组纷。《益卦》的《彖》辞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这是说益卦下震为雷为动,上巽为风为顺,那么,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虚而入,以达军事上的出奇制胜。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日:“维令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渡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故事】
韩信奇兵取三秦。
第九计 隔岸观火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原典】
阳乖序乱①,阴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丸,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故事】
郭嘉定计灭袁氏。
第十计 笑里藏刀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原典】
信而安之①,阴以图之②,备而后动, 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③。
【注释】
①信而安之:信,使信。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②阴以图之:阴,暗地里。
③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强硬尖利。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夏人惮之。一日玮方对客弈棋,会有叛夸数千,亡奔夏境。堠骑(骑马的侦宿员)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日.“吾命也,汝勿显言。”西夏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故事】
隋文帝智灭南陈。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撞或代人受过。
【原典】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①。
【注释】
①损阴以益阳:阴:此指某些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此指事物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这是运用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道理而制定的军事谋略。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也。
【故事】
三叉用计保孤儿。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典】
微隙在所必乘①;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②。
【注释】
①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②少阴,少阳:少阴,此指敌方小的疏漏,少阳,指我方小的得利。此句意为我方要善于捕捉时机,伺隙捣虚,变敌方小的疏漏而为我方小的得利。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胜。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故事】
追废帝郑和下西洋。
第三套 攻战计
[编辑本段]
处于进攻态势之计谋。飞龙在天。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典】
疑以叩实①,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②。
【注释】
①疑以叩实:叩,问,查究。意为发现了疑点就应 当考实查究清楚。
②复者,阴之媒也:复者,反复去做,即反复去叩实而后动。阴,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不明显或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句意为反复叩实查究,而后采取相应的行动,实际是发现隐藏之敌的重要手段。
【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旁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所藏也。”
【故事】
魏军兵败木门道。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死亡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原典】
有用者,不可借①;不能用者,求借②。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③。
【注释】
①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已用。
②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①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无什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③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按语】
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境之意也。凡—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宁者,皆此用也。
【故事】
立张楚陈胜为王。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典】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诱之②,往蹇来连③。
【注释】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种条件或情况。此句意为战场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条件或情况对敌方不利时,我再去围困他。
②用人以诱之: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他(指敌人),使他向我就范。
③往蹇来连:语出《易经.蹇》卦。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艮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险,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难;连,艰难。这句意为:往来皆难,行路困难重重。
此计运用这个道理,是说战场上若遇强敌,要善用谋,用假象使敌人离开驻地,诱他就我之范,丧失他的优势,使他处处皆难,寸步难行,由主动变被动,而我则出其不意而致胜。
【按语】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队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翔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故事】
石蜡设计除暴君。
其他的几计可以去百度百科里面去看,因为字数的限制打不了那么多http://baike.baidu.com/view/4897.htm,里面很全的。瞒天过海
[原文]: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译文]:
认为防备十分周到的,就容易松懈斗志,麻痹轻敌;平时看惯了的,往往不再怀疑了。秘及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1)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2)。
[注释]:
(1):“共”在这是一个使动词,“共敌”是[译文]:
打集中的强敌,不如把它调动分散以后再大;先兵出击,不如后发制人。
借刀杀人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处自力,以“损”(1)推演。
以逸待劳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亦柔(1)。
[[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采取直接进攻的手段,可以根据刚柔相互转化的原理,实行积极防御,逐渐的消耗、疲惫敌人,使它由强变弱,我就自然会变被动为主动。
趁火打劫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l)。
[译文]
敌方遇到困难、危机,就乘机出兵夺取胜利。这就是强者趁势取利,一举打败处于厄境之敌的策略
声东击西
[原文]
敌志乱萃(l),不虞(2),坤下兑上(3)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
敌方指挥不当,军如无头之蝇,乱撞乱碰,就不能判明和应付突然事变的发生,这是指挥员失去分析判断情况的能力的一种征象。要利用敌人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将其消灭。
无中生有
[原文]
诳(l)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2)。
[注释]
([译文]
用假情况蒙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要巧妙的由虚变实,以各种假象掩盖真象,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
暗渡陈仓
[原文]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1)”。
[注释]
(1)巽:巽为风,无孔不入。
[译文]
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在这里固守时,悄悄地迂回到那里偷袭,这就能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隔岸观火
[原文]
阳乖(1)序乱,阴以待逆。暴戾(2)姿睢(3),其势自毙。顺以动豫(4),豫顺以动。
[注释]
(
(2)暴戾:残暴凶狠。
(睢,仰视貌。
(
[译文]
敌方发生矛盾、混乱时,我方益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待其乱极则自然消弱、消亡。这就是豫卦所讲的:“顺以动豫,豫顺以动”的道理。
笑里藏刀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
使敌方信任我方而丧失警惕,我方则秘密策划消灭敌方的办法。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能行动,以避免意外变化。这就是刚中柔外的道理。
李代桃僵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1)。
[注释]
(
[译文]
当前形势必然有所损失,应以局部的损失换取整体的利益。
顺手牵羊
[原文]
微隙(1)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2)。
[
[译文]
敌方细微的疏忽,也必须利用;无论多么微小的利益我方也必须得到。变敌方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利益。
打草惊蛇
[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1)者,阴之媒也。
[译文]
有疑问的要予以核实,明确后方可行动。避免复卦,阳隐藏在阴之下。
借尸还魂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1)。
[译文]
凡有作为的,难以驾驭,不可利用;凡无作为的,必依附于我以自立。利用无作为的人,不是我求他而是他求我。
调虎离山
[原文]
待天(1)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2)来返。
[[译文]
等待时机使敌人窘困,用人为的方法诱骗敌人,如果前进有危险,就让敌人过来。
欲擒故纵
[原文]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追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1)。
[译文]
逼的敌人无路可走,他就会反扑;让敌人逃跑则可消减其气势。追击敌人时紧紧跟随而不逼迫,以消耗敌人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人溃不成军时在捕捉它,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这就是需,有孚,光的道理。
抛砖引玉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1)也。
[译文]
用极逼真的方法诱惑敌人,然后打击上当的敌人。
[按语]
诱敌之法,顺其所欲以诱之,最佳。
擒贼擒王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1)。
[
[译文]
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敌人的首领,就可以瓦解他的整体力量。好比龙出大海到陆地上作战,面临绝境一样。
釜底抽薪
[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1)之象。
[译文]
两军对垒,不直接抗击他的锋芒,而是消弱他的气势,从根本上消弱他的战斗力,用以柔克刚的办法制服它。
混水摸鱼
[原文]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1)。
[译文]
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利用它力量虚弱而没有主见,使他顺从我,象人随天时而作息一样习惯、自然。
金蝉脱壳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1)。
[译文]
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还在原地防守的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在敌人迷惑不解时,隐蔽的转移主力。
[按语]
假象造的越逼真,效果越好。
关门捉贼
[原文]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1)。
[
[译文]
对弱小的敌人,要包围起来奸灭。零散小股敌人,虽然势单力薄,但行动自由,诡诈难防,因而不利于急追远赶。
远交近攻
[原文]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1)。
[译文]
在受到地理及形势的限制时,从不受限制处获取利益,对所受限制采取等待(或促使)形势的转变的态度。这就是睽卦的道理,虽水火不相容,旦仍能暂时共处。
[按语]
古人云:“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着交之,反使变生肘腋。范睢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接触少的,利益冲突就少,不容易产生矛盾。窝里斗,是内部利益冲突的典型现象。此计运用时,必须有十成把握。否则,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假道伐虢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1)
[
[译文]
处于敌我两大国之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的武力胁迫时,我方应以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处在夹缝中的小国,是不会相信空话的。我方应以“保护”为名,控制其局势,再突然袭击,就可轻易的夺取胜利。
[按语]
古人曰:“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情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站而灭之矣。”
此计的关键在于“假道”。善于寻找假道的借口,善于隐蔽“假道”的真正意图,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胜。
偷梁换柱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1)。
[[翻译]
多次变动他的阵容,暗中抽换他的主力,等待他自趋失败,然后趁机控制或吞并他。这就象拖住大车的轮子,也就控制了大车的运行一样。
[按语]
古人按语说:阵有纵横,天衢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之,故观其阵,则知精兵之所在。共战他敌时,频更其阵,暗中抽换其精兵,或竟代其为梁柱;势成阵塌,遂兼其兵。并此敌以击他敌之首策也。
指桑骂槐
【古兵法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原文今译】
强者制服弱者,要用警告的办法来诱导他。主帅强刚居中间正位,便会有部属应和,行事艰险而不会有祸患。
【出处译文】“指桑骂槐”原本是比喻,比喻指着张三骂李四。兵书《三十六计》将它演绎成间接训戒部下,以使其敬服的谋略。
《金瓶梅词话》六十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
《红楼梦》一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假痴不癫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①。静不露机,云雪屯也②。
[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在军事上,有时为了以退求进,必得假痴不癫,老成持重,以达后发制人。这就如同云势压住雷动,且不露机巧一样,最后一旦爆发攻击,便出奇不意而获胜。
上屋抽梯
[原文]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①。遇毒,位不当也②。
[】
什么是唆?就是用利去引诱敌人。如果敌人不肯轻易上钩,怎么办呢?本来,你不给敌人先开个方便之门,它怎么会进你预先设下的口袋呢?开方便之门,就是事先给敌人安放一个梯子。既不能使它猜疑,也要能让敌人清楚的看到梯子。只要敌人爬上了梯子,就不怕它不进己方事先设置的圈套。苻坚就是中了慕容垂、姚苌的上屋抽梯之计,轻易去攻打晋国,大败于淝水。慕容垂、姚苌的就迅速扩张起来了。
树上开花
【古兵法原文】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原文今译】
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转化而来,原意为不可能开花的树竟然开起花来了,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兵书《三十六计》上把它作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铁树也开了花,变不可能为可能,所以能够制服敌人。
反客为主
【古兵法原文】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原文今译】
乘着有漏洞就赶紧插足进去,扼住它的关键要害部分,循序渐进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人计
【古兵法原文】
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性。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原文今译】
对于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于有智慧的将帅,就打击他的意志。将帅斗志沧丧,兵士颓废消沉,敌人的气势必然会自行萎缩。利用这些方法来控制敌人,可以顺利地保存自己。
【出处原文】
晋献公伐虞、虢,乃遗之屈产之乘,垂棘之壁,女乐二八,以荧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出处今译】
晋献公准备讨伐虞和虢两国,便先给两国国君赠送屈产(晋国领地,产良马而著名)产的良刀,垂棘(晋国领地,以产美玉著名)产的美玉,以及年轻的歌舞妓,以荧惑他们的意志,扰乱他们的。
空城计
【古兵法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原文今译】
兵力空虚时,愿意显示防备虚空的样子,就会使人疑心之中再产生疑心。用这种阴弱的方法对付强刚的敌人,这是用奇法中的奇法。
【出处译文】语源不可考。历史上以“空城计”退兵的不少,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以“空城计”智退楚军的历史记载,但其影响远远不如孔明的空城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诸葛亮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大军的故事是最为典型的。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此故事在民间盛传,民间艺人多用“空城计”之名来演绎此故事。
反间计
【古兵法原文】
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原文今译】
在(敌方)疑阵中布(我方)疑阵,即反用敌方安插在我方的间谍传递假情报,打击敌方:(这是利用常理)因此辅助来自内部,便不会导致自己的失败。
【出处原文】
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孙子.用间篇》
【出处今译】
所谓反间,就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
苦肉计
[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易经·蒙》卦)
[注释]
〔译文〕人们一般不会自我伤害,遭受伤害,必然是真实情况;我以假作真,并使敌人信而不疑,离间计就可以实现了。抓住敌人“幼稚朴素”的心理进行欺弄,就能顺着他那弱点达到目的。
〔新解〕“苦肉计”是通过自我伤害取信敌人,以便麻痹对方或进行间谍活动的谋略。
施用迷惑敌人的手法,若违背人们分析判断事物的习惯时,敌人就不容易一下子看透它的本质;不按“人之常性”行事,就如同水中看侧影一样,使对方得出与事物本质颠倒了的结论。这就是“苦肉计”成功的奥秘。
“苦肉计”的用法多种多样,目的和形式也不尽相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的特点,在于利用“人不自害”的常理,作出必要的牺牲,达到欺骗敌人的目的。
这种谋略,在近代和现代的间谍战中仍不少见。
连环计
【古兵法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去,如天宠也。
【原文今译】
敌人兵多将广,不可与之硬拼,应设法让他们自相牵制,以削弱他们的实力。三军统帅如果用兵得法,就会像有天神佐佑一样,轻而易举地战胜敌人。
【出处原文】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法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一计攻破,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
【出处今译】
庞统怂恿曹操把战舰用铁链勾连起来,然后纵火焚烧,使之无法逃脱,这就是连环计。连环计就是让敌人自己牵制自己,然后再去谋取。用一条计谋使敌人自己牵制自己,再用一计进攻敌人,两条计谋结合起来运用,就能够摧毁强大的敌人。
走为上
【古兵法原文】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原文今译】
为了保全军事实力,退却避强。虽退居次位,但免遭到灾祸,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用兵之法。
【出处原文】
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孙子·虚实篇》
【出处今译】
撤退而使敌人不能追击的,是因为行动迅速而使得敌人追赶不及。
三十六计不是诸葛亮创造的
“三十六计”一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
金蝉脱壳
抛砖引玉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擒贼擒王
趁火打劫
关门捉贼
浑水摸鱼
打草惊蛇
瞒天过海
反间计
笑里藏刀
顺手牵羊
调虎离山
李代桃僵
指桑骂槐
隔岸观火
树上开花
暗渡陈仓
走为上
假痴不癫
欲擒故纵
釜底抽薪
空城计
苦肉计
远交近攻
反客为主
上屋抽梯
偷梁换柱
无中生有
美人计
借尸还魂
声东击西
围魏救赵
连环计
假道伐虢
诸葛亮八卦迷宫图
“八阵”一说实质是对各种阵法的统称,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孙膑兵法》,在当时属于一种经常用的作战方法和训练手段。
“八阵”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方阵(用于截断敌人);二、圆阵(用于聚结队伍);三、疏阵(用于扩大阵地);四、数阵(密集队伍不被分割);五、锥行之阵(如利锥用于突破敌阵);六、雁行之阵(如雁翼展开用于发挥弩箭的威力);七、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用于改变队形,迂回包抄);八、玄襄之阵(多置旌旗,用于疑敌)。八阵法历经秦、汉,传到三国。所以说,“八阵”实际上并非诸葛亮首创。
当然,诸葛亮凭借他的聪明才智,把“八阵”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弓、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
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谨慎堂《诸葛氏宗谱》就载有“八阵功高妙用藏与名成八阵图”的诗词赞歌。
天覆阵赞:天阵十六,外方内圆,四为风扬,其形象天,为阵之主,为兵之先。善用三军,其形不偏。
地载阵赞:地阵十二,其形正方,云主四角,冲敌难当,其体莫测,动用无穷,独立不可,配之於阳。
风扬阵赞:风无正形,附之於天,变而为蛇,其意渐玄,风能鼓物,万物绕焉,蛇能为绕,三军惧焉。
云垂阵赞:云附於地,始则无形,变为翔鸟,其状乃成,鸟能突出,云能晦异,千变万化,金革之声。
龙飞阵赞:天地后冲,龙变其中,有爪有足,有背有胸。潜则不测,动则无穷,阵形赫然,名象为龙。
虎翼阵赞:天地前冲,变为虎翼,伏虎将搏,盛其威力。淮阴用之,变为无极,垓下之会,鲁公莫测。
鸟翔阵赞:鸷鸟将搏,必先翱翔,势临霄汉,飞禽伏藏。审之而下,必有中伤,一夫突击,三军莫当。
蛇蟠阵赞:风为蛇蟠,附天成形,势能围绕,性能屈伸。四奇之中,与虎为邻,后变常山,首尾相困。
“八阵图”的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兵。西北者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者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兵。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元武蛇(阵),虚其中大将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24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32阵,阳有24阵,阴有24阵。游兵24阵,在60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有赞歌颂扬“八阵图”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八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可见诸葛亮掌握了这作战时行军布阵的精髓。而且,诸葛亮还在图纸上标绘出了自己研究的成果,这图纸本是一种用以教导高级将领的教材或“教范”,指示了他们一些基本阵势,与如何于敌军来攻之时,变化这些阵势。操演军士的训练方式。
如下图
八卦图
THE EIGHT DIAGRAMS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科学太极八卦图与技能互相转化原理
科学太极八卦图,描绘了《易经》阴阳理论中阴阳交感生万物的道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阐述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原理。二者经过比照辉映确是惊人的契合乃至完全一致,也充分证明了同是真理必然产生殊途同归的结果。在这里,将《易经》中的阴阳两仪与质能转化原理中的基本高低能位相比较,可以这样认为:阴仪即是基本低能位,阳仪即是基本高能位,二者通称为一个阶能位。单一阴仪和阳仪的结合形式是少阳与少阴,也就是单个的基本高低能位只能构成基本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基本物质粒子--质量子。因平衡旋向有正反,导致质量子有两种形式,就是极性不同的正反质量子,如若视少阳为正质量子,少阴就是反质量子,它们是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物质,称谓一重物质。假若宇宙间只有一阶能位和一重物质,那么宇宙的具体模式将是少阴和少阳构成的两仪整体结构,上下为少阳,右左为少阴。
阴仪和阳仪的二重结合有四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四象。老阴和老阳不是物质是二阶能位,少阴和少阳是一重物质。四象整体是二阶能位一重物质的混合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二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二重物质系统。假若宇宙只有二重物质所构成,宇宙的具体模式图象将是四象的整体结构图示。
阴仪和阳仪的三重结合有八种形式,即《易经》中的八卦,八卦的整体图示如前所描绘的科学八卦图5所示。其中的乾和坤分别是三阶高低能位,其余六卦是具有三阶能位一重物质的离子态物质,兑、离、巽是三种形式的三阶一重阳离子,震、坎、艮是三阶一重阴离子,其中兑与巽都是阳离子,震与艮都是阴离子,但它们的爻位不同互为同性反向的离子。八个卦对称比较,乾和坤不是物质是两种异性无形的三阶能位,兑与艮,震与巽,离与坎都是异性反向的等离子。八卦的整体是十二块阴和十二块阳的三重结合,构成了三阶能量系统,平衡后创生了第三层次物质系统,称谓三重物质系统,如若构成宇宙,其具体模式将如科学八卦图所示。当然,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等等,都可以与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一一对应,并且高层次物质系统是低层次物质系统经过高层次能位作用达到平衡而创生。例如太阳系就是太阳本身与行星系统之间的能位差构成了太阳系级的能量系统,它们的高低能位互相作用达到平衡创生了太阳系物质系统。
从两仪、四象到八卦,其中的阴仪、阳仪、老阴、老阳、乾、坤都是不同阶次的高低能位,分别可以构成由低阶到高阶的能量系统;少阴、少阳、整体两仪、整体四象、整体八卦是由简至繁的物质系统;兑、离、震、巽、坎、艮都是能量和物质相混合的阴阳离子态所构成。科学太极八卦图,图示了质能互相转化原理,可以概括神秘玄奥的大自然发展莼�淖芊ㄔ蚝妥芄媛桑�亲匀皇澜缤蚴峦蛭锏淖芡计住?br> 前边引言中提到,现代科学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还未完全整合和统一,因此近年来不少学者都在探讨大统一论、大统一力,大统一模型,以此求得适合两者的统一答案,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最终的理想结果。笔者认为易经阴阳理论与质能转化原理的融合体现了上述问题的统一性。
质能互相转化原理中,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物质失衡转化为能量,这是《易经》中无极生太极、太极还无极的过程。特别是各阶能量系统的平衡,创生了质量子到宇宙的所有系列的物质系统,这一过程密切符合了太极生万物的道理。这种创生物质的阴阳论和能量平衡论,是创生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的大统一论。两种理论的结合更加完善了这一理论。
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将阴仪视为基本低能位、阳仪视为基本高能位,因此阴阳鱼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万事万物的总法则,八卦象则描绘了,能量平衡创生物质的具体结构的总规律,所以科学太极八卦图是描绘微观至宏观所有物质创生的大统一模型。
关于四种基本力,电磁力、弱作用力、强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这四种力在科学太极八卦图中的具体表现是:除乾坤之外其余六卦中都有一阴一阳组成的少阴或少阳。少阴或少阳都是单一的基本高低能位间的平衡力结合而成,这种基本平衡力,因平衡方向有正反,故而有极性,所以它是有极性的电磁力。八卦图相邻卦之间如乾兑、兑震、坎坤、坤艮、艮巽、离乾六对卦间都有单一的阴阳结合力,这个力是构成同一物质相邻离子间的平衡力,因平衡范围小,作用力度不大,应是弱作用力。弱作用力与电磁力都是单纯的阴阳之间或者说基本高低能位之间的基本结合力,故性质相同,现代科学也已证明二者是统一的电弱作用力。八卦象中对称卦间,如乾坤、兑艮、震巽、坎离四对卦之间,还有四阴卦与四阳卦之间,四阴仪卦与四阳仪卦之间,都是互有阴阳全部对应紧密结合的合力,或者说是构成物质正反离子间互有的全部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这个力平衡范围较大,因是全部基本力的合力,力度强大应是强作用力。强作用力因是离子间互有阴阳的合力,故不显示极性。另外两仪整体物质之间,四象整体物质之间,八卦整体物质之间,还有两仪、四象、八卦各层次物质之间都互有阴阳的结合力,这种自成系统相互独立的所有物质间基本高低能位平衡的合力应是万有引力。这个力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随着物质增多而增大,又是物质间互有阴阳结合的合力,故而是长程的无极性的力。
以上四种基本力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或者说是阴阳结合力,因此四种基本力的统一力应是高低能位的平衡力,归根结底是不同形式的基本高低能位相互作用的平衡力。
当然,阴阳理论和质能互相转化原理还可以解释更多的科学难题以及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不明现象,例如测不准原理为什么是自然法则;光速在物质世界中为什么不可超越;黑洞是什么;何为时空;宇宙的有限与无限等难题。还有人体特异功能、气功、飞碟等不明现象。但由于篇幅所限也不是本文涉及及范围,故不在此赘述。
“太极”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统一场,是万物所从一而出的“众妙之门”,是终极的宇宙本源。虽内涵阴阳能量子,但总的本体、本质、本理是“○”。为了表示其“○”中涵阴阳正负能量,亦用“○”表示“○”,谓之“无极而太极”。
“八卦”是由红黄蓝粒子组成的太阳光子(即红、橙、黄、绿、蓝、靛、紫、绀八色光子),太阳光是八卦光。八卦光是组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分子、天体、人体的直接能量子。由八卦光组成的宇宙万物皆分八卦。八卦光是八卦能量子。八卦能量和宇宙万物通过E=mc2 公式互相转代。
太极生八卦,八卦归太极。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物质化、生命化、阴阳化、辩证化是太极八卦图。
八色光子是太极八卦图,由此组成的电子、原子、天体、人体是太极八卦图。男女是太极八卦图,人体之左右两半是太极八卦图,地球之东西两半球和人体之左右两半一样,是一个典型而美丽的太极八卦图。
男女的生理、心理、功能是相反的、互补的,地球东西两半球的人类,其生理、心理、功能及由此产生的棈神文化亦是相反的、互补的。二者如同人的两半身、两半脑一样,相反相成,缺一不可。
现代科学是西方科学。西方科学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局部的、地区性的、片面的、狭隘的、残缺不全的半球文化,二者皆未包括对方,都不是包罗东西古今全部文化要素的地球文化、世界文化。
--------------------------------------------------------------------------------------------------------------
太极八卦
一、为什么“先天太极图”一直是两条“阴阳鱼”?
人们一直看到的、印象最深的“太极图”,就是两条黑白的“阴阳鱼”。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
关于太极图之含义,一种认为:太极是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再一种是“虚无本体为太极。”认为“一”为太极,此“一”不是数,而是“无”。还有一种,认为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
耿奎认为:“易”为日月,“易”为阴阳,“太极图”就是一个“易”的——日月、阴阳的代表符号。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太极图”就是在无极图的基础上,溶以日月、阴阳,用符号代“易”演化而来的。“无极图”是道教修炼长生之术,刻在石壁上的一个圈。“无极”之圈,就是练功者为更快的入静,而直视静思的一个标记。
在“无极”圈里,加进了“易”,——也就是画进了代表“易”的——“日、月”二字,即为太极。古代的“日月”二字,与现代字稍有区别,古文日字为O里装进一个圆点,月字也是一个象形为中间加一个竖点,日月装进一个(无极)中。由古文月字一分,正好形成一个“S”形。圆(无极)里的“日月”一边一半,日月中间又各有一点,以黑白一分,就变成了看上去似如两条“鱼”形了。
其含义是,“易”为日月;“易”为阴阳。“易”之图变——由“无极”而“太极”——是由一个无极圆圈内装有了古文“日、月”二字,即成了代表“易”之阴阳机理的太极图案。
二、八卦是如何形成的?
“易经”除了用文字整理了大量的卜筮记录之外,更主要的一点是,具有一套独特的、创新的图示符号。如:用“——”、“——”两种“爻”的符号代表阴阳,组成了八卦。
“卦”是卜筮时所用的符号。卦的图示符号,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为“取像说”。《周易·系辞下》: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二为据数说。《周易·系辞上》:“据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还有“乾坤生六子说”。《周易·说卦》:认为乾为父,坤为母……“太极两仪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河图洛书说”: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文字说”,认为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还有“日月星象说”、“数卜说”等等。
耿奎认为:“卦”字是由“圭”字与“卜”字组合而成。“圭”为古人最早测量日影的工具——土圭。“土圭”——圭表,白天测量日影,晚上用来观察月亮。
“卦”,即是古人用“圭”,对日、月影象测定结果的观察,来做出判断吉凶的占“卜”,就是“卦”。“八卦”是复合符号,它的组成基础是两种单纯符号:即阴阳两爻,“——”、“——”。每三爻组合成一卦,重卦为六爻。
那么,“爻”又是如何起源的,为什么又用“——”、“——”两种符号代表阳阴呢?此类问题,说法不一。
一种为结绳说法。《周易·系辞下》称伏羲氏“作结绳而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认为“——”、“——”是打结与未打结的反映;或为一大结,一小结。男女生殖器之说。认为“——”阳爻象征男根,男生殖器。“——”阴爻象征女阴,女生殖器。第三种说法,为龟兆。古占卜,烧龟甲,依兆纹判断吉凶祸福。还有竹节蓍草之说。认为“——”、“——”阴阳爻表示为占卜所用的竹节或蓍草。还有日月星象学说。“五星之精,散为六十四,记不尽。”
耿奎认为,“结绳”可能与原始的记事有关,但很难把“——”与“——”两种符号与绳子打结的形状联系在一起。更很难说明“绳结”即可代表“阴阳”之义。关于生殖器之说,更觉牵强。
由此,耿奎认为:“——”、“——”之符号,就是阴阳之代表。因“卦”是古人通过观测日、月影象,来判断占卜吉凶,因而阴阳的代表也仍以日月为标记。日爻为阳爻,月爻为阴爻。在爻的符号画定上,为体现了日月(阴阳)之理。图案符号就是“日月”两个文字的简化:
用了日字中的“-”横表示为阳;
用了月字中的“=”横表示为阴。
中国古代为十二时辰,白天六个时辰,夜里六个时辰,为此也就形成了阴阳六爻。
日月二字的内横,衍变了日月为易的阴阳变化。定成了八卦的基础符号“——”(阳)、“——”(阴)二爻。
三、根据八卦自然事物的代表,太极八卦应如何排序定位?
八卦代表自然界的事物,是人们共知的。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巽:代表风;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乾卦、震卦、坎卦、艮卦,为阳卦,代表属于阳性之事物。坤卦、巽卦、离卦、兑卦,属阴卦,代表属于阴性之事物。
太极八卦又分“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在排列方位和顺序上,也不相一样,阳阴卦定位也不相同。
耿奎对八卦在阴阳之区别定义上另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乾卦为天,为父、为刚、为健,应为阳卦;
震卦为雷,为动、为烈、为猛,应为阳卦;
离卦为火,为光明、为热、为炎、为向上,应为阳卦;
艮卦为山,为止,为实,为沉、为重,应为阳卦。
坤卦为地,为母、为柔、为顺,应为阴卦;
兑卦为泽,“泽为涝塘”,为露、为水,为低、为洼,应为阴卦;
坎卦为水,为衰、为柔、为弱、为向下,应为阴卦;
巽卦为风,为卑、为谦,风也为虚、为空、隐无形,应为阴卦。
根据以上之定义,耿奎排列了太极八卦,按着现行人们的习惯的方位看法(日出东方,夕阳西下),东方定为阳卦,西方定为阴卦,定为:
乾卦:为天,为上、为健,定为正中上位;以次顺东排下为震卦,为雷,为烈、为猛,雷又在上空显发,位应在上,临近乾位;震下为离位,为火,为明、为炎、为热,世间应用,定为中位;离下为艮,艮为山,山为实、为重、为沉,又位于地上,定为下位。
紧贴“艮”卦之后,为阴卦之始,先定位“坤”卦,坤为土,为母,为阴之始,定下位正中,与乾位相对。兑为泽,泽为弱、为涝、为湿,浮于土地面之上,属于下,紧贴“坤”位;“坎”位:坎水,为弱、为养、为软,也为世间所用,与离(火)相对,定为阴之中位;最后为“巽”位:“巽”为风,风为虚、为空,但风又起于上空,临乾卦而定位。
耿奎划定之八卦是以日月影象定卦,按着先阳后阴,日月自然运转而排列。正是一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排列的八卦太极。
1.“乾”为纯阳,居位为上,天体运行,由此起卦;
2.东方渐明,晨曦已显,天空霞光一闪——闪为电,电为雷,雷为“震”——晨明天亮;
3.旭日升空,阳光渐烈,正午之时,位居“离”位;
4.天临傍晚,夕阳夕照,日落西山,经此“艮”(山)位,进入阴卦;
5.“坤”为纯阴,为地为黑,阳卦已转,阴卦之始;
6.退隐泽(兑)地,万物静息;
7.位临坎位,阴中之阴,午夜正浓;
8.位临“巽“位,微风渐起,时近黎明,进入乾卦。
一个顺其自然的排列,一个阴阳交替,日月自然运转的定位。
四、通行的64卦序的排列次序中,有6卦排列不合规律
通行本《周易》中的六十四卦排列次序,分为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此卦序一直是这样解释:定乾坤为六十四卦之首,意味着乾坤(天地)在宇宙一切事物中的决定意义。
下经咸恒开端,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历史。既济、未济定为后位,反映万事万物既是一个发展的终结,又意味新过程的开始。
卦序之理,也有多种讲法。一种认为是赞天地化育。上经是“有天地后有万物生焉”,下经是“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又一种为明天人之道。上经示为明天道,下经是重人文。第三种认为象进化。
耿奎发现,以乾坤两卦为首,一阴一阳,按卦序分两组横向排开,即可看见一个非常规律的排法。就是每一组的两卦,阴阳爻的数字,都是相同的。
但其中有六卦(27、28、29、30、61、62卦)的排法,明显可见排法不合规律(可能因对水火两卦的考虑):
27颐:4阴2阳28大过:2阴4阳
29习坎:4阴2阳30离:2阴4阳
61中孚:2阴4阳62小过:4阴2阳63既济:3阴3阳64未济:3阴3阳
耿奎认为:可将原28大过卦改为坎卦
原29习坎卦改为离卦原30离卦改为大过卦
原63既济卦改为61卦原64未济卦改为62卦
原62小过卦改为63卦原61中孚卦改为64卦
改后,此六卦即成了如下的卦序:
27颐:4阴2阳28坎:4阴2阳
29离:2阴4阳30大过:2阴4阳
61既济:3阴3阳62未济:3阴3阳
63小过:4阴2阳64中孚:2阴4阳
这样,64卦就基本上统一了排卦规律。
中孚一卦,作为终卦,也最终告喻世间众生,不论如何卜卦,预问吉凶,都不如平时多做善事,以“诚信”为本,坚持终生“诚信”,就会被神赐福,利涉大川,定可渡越一切风险。
五、为什么“易经”——“周易”这部书,使人们感到,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
“周易”是一个寓有哲理的象数古籍文献,对中国古代哲学、军事、医学、等众多方面都产生过深远广泛的影响。这样一部风靡全球的、具有永恒而普遍魅力的中国文化典籍,为什么却使现在的一些人感到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了呢?。
耿奎认为,是研究学者与众多对“易经”感兴趣的人们在学习领悟上的区别:学者多注重有关“易经”的研究与考证,而众多热衷“易经”的人们,却更感兴趣的是“易经”如何能应用。“易经”原本是一部卦书。人们占卜预测,以“易”卦的阴阳之道,来判断吉凶祸福。
但随着易《传》的出现之后,历代的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均依着“卦辞”、“爻辞”的解释,抒发、论述自己的不同哲学观点,加大了哲学分量;有关“易经”中卜筮的探讨与研究,则被逐渐的淡化了。
仅举“四库全书”为例,“四库全书”易类经部中,选编了“易”学丛书166部;撰写提要已收和未收书共484部。这些都是属于哲学范畴的。就着义理,历朝历代的作者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
与“易象”有关的术数的著作,“四库全书”只在子部术数类里选编了近50部。其中有30多部又是有关“相术”、“命学”、“堪舆”、“星命”的。与“易”占、卦占有关的不到20部,而且占法各异。
因此,有关“易经”的本义占卜方法等,存留成文的越来越少了。这对于当前一些只感兴趣于卜筮,并想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依着“易经”一卦,就可问卜出吉凶的人们来说,当然就必感“易经”越来越难懂、越来越神秘了。
六、如何读“易经”、悟“易经”和应用“易经”?
要理解“易经”原文之原意,为了熟读原文,对古文理解上有困难的读者,望能多读一些对原文有注释的白话文本,从中了解“易”之形成之背景,“易经”卦辞、爻辞之含义,“易传”赋予“易经”的深刻哲理。在初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可随时多读一些简易的、通俗易懂或有关卜筮之类的文章,再多读一些有关论“易”的名著与“易”支派的经典文著,慢慢地也许就能“悟”开了一些东西。要谈应用,那就是在对“象数”、“义理”全面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多科学,多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每个人自己去学习领悟。
耿奎认为,“易”在事物应用中,是多变的、复杂的、辨证的。但在一切事物变化中,只要注意把握好事物的核心之处,即可领略应用中的大概。这个核心,就是“易”之精髓——“易”的阴阳两点。
把握了事物的两个主纲(阴阳两极),再加精心操作运行,既是成功在即。要把握各类事物中的核心“两点”:
军事上注意把握的两点:一“攻”一“守”;中医治疗应把握的两点:一“补”一“泻”;养生长寿上应注意两点:一“动”一“静”;农业方面应把握的两点:一“种”一“收”;国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浓”一“淡”;歌唱艺术应把握的两点:一“声”一“情”;油画艺术应注意的两点:一“明”一“暗”;企业运营上需注意两点:一“产”一“销”;待人处事上要注意两点:一“言”一“行”;卜筮观卦应详查的两点:一“世”(爻)一“应”(爻)。
耿奎认为:“易”是通过阴阳“日、月”代表的形式、符号来进行解释的。卦的形成,也是古人为测卜吉凶以日影、月影为符号画的定的。阴阳二爻(“——”“——”)是取“日、月”两字中间的“横”划而简化而定的。六爻之意,也是以日、月时辰之来设定的(古代的十二时辰,昼六、夜六,白天为阳6爻,夜为阴6爻)。
统观起来,“易理”、“易象”的事事、物物,时时、处处,都是以“阴、阳”、以“日、月”二字为形式、为符号,系统的、一致的、定义不变的划定衍变而来。
应该是混沌生希夷,希夷生无极,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阴阳。
阴阳分四象,四象分八卦,八卦衍六十四卦。
每卦出六爻,故六十四卦有三百八十四爻。
八卦之隐义:
乾为天,乾者健也;天风姤,姤者遇也;天山遁,遁者退也;天地否,否者塞也;风地观,观者观也;山地剥,剥者落也;火地晋,晋者进也;火天大有,大有者宽也.
兑为泽,兑者悦也;泽水困,困者危也;泽地萃,萃者聚也;泽山咸,咸者感也;水山蹇,蹇者难也;地山谦.谦者退也;雷山小过,小过者过也;雷泽归妹,归妹者大也.
离为火,离者丽也;火山旅,旅者客也;火风鼎,鼎者定也;火水未济,未济者失也;山水蒙,蒙者昧也;风水涣,涣者散也;天水讼,讼者论也;天火同人,同人者亲也.
震为雷,震者动也;雷地豫,豫者悦也;雷水解,解者散也;雷风恒,恒者久也;地风升,升者进也;水风井,井者静也;泽风大过,大过者祸也;泽雷随,随者顺也.
巽为风,巽者顺也;风天小畜,小畜者塞也;风火家人,家人者同也;风雷益,益者损也;天雷无妄,无妄者天灾也;火雷噬嗑,噬嗑者吃也;山雷颐,颐者养也;山风蛊,蛊者事也.
坎为水,坎者陷也;水泽节,节者止也;水雷屯,屯者难也;水火既济,既济者合也;泽火革,革者改也;雷火丰,丰者大也;地火明夷,明夷者伤也;地水师,师者众也.
艮为山,艮者止也;山火贲,贲者饰也;山天大畜,大畜者聚也;山泽损,损者益也;火泽睽,睽者背也;天泽履,履者礼也;风泽中孚,中孚者信也;风山渐,渐者进也.
坤为地,坤者顺也;地雷复,复者反也;地泽临,临者大也;地天泰,泰者通也;雷天大壮,大壮者志也;泽天夬,夬者决也;水天需,需者须也;水地比,比者和也.
上经三十卦读音:乾,坤,屯(囤),蒙,需,讼,师;
比,小畜,履,泰,否(匹);
同人,大有,谦,豫(玉),随;
蛊,临,观;
噬嗑(是刻),贲(闭),剥,复;
无妄,大畜,颐(易),大过;
坎.离.
下经三十四卦读音:咸,恒,遁,大壮;
晋,明夷;
家人,睽(窥),蹇(简),解,损(笋),益;
夬(怪),姤(狗),萃,升,困;
井,革,鼎;
震,艮,渐;
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中孚;
小过;
既济,未济.
简单来说就是连起来的为阳,断开的为阴,八卦方位按顺时针方向转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享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不善治生,性豪迈,不数年,旧产挥霍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年)巡抚赵国辚举以应“博学鸿词”,不赴(参加了学院,抚院及督院三级地方考试,因病未赴廷试)。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两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家因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后卒于客中。敬梓生平最恶举业,费20年心血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及至成年,因为随父亲到各处做官而有机会获得包括官场内幕的大量见识。吴敬梓22岁时,父亲去世,家族内部因为财产和权力而展开了激烈的争斗。经历了这场变故,吴敬梓既无心做官,对虚伪的人际关系又深感厌恶,无意进取功名。安徽巡抚推荐他应博学洪词考试,他竟装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贫即施,家产卖尽,直至1754年53岁去逝时,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