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取名字的方法,路旁土命日柱金箔金
藏族人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起的
归纳起来主流的有3种:
第一,活佛起名。由当地的活佛或者德高望重的僧人给婴儿起名。这个是最普遍的。孩子的名字通常带有色。比如“群培”就是指发展佛经的意思。
第二,根据婴儿出生的时间起名。比如尼玛是星期天出生的,拉巴是指星期三出生的。
第三,寄托美好愿望而命名。例如“德吉”是指幸福,“次仁”指长寿。
当然还有一些非主流的,就比较少了。基本都是上面的3点。另外,男女性别不同,名字中的有些词也会有所限制,比如“拉姆”“卓玛”都是女孩,“多吉”男孩常用。
关于藏族人名字的问题
我就是西南民族学院的,我的方向就是藏族的姓氏来源,我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藏族名字中分两类,一类是贵族、活佛,这些人名字中带有类似“姓”的字样,如阿沛·阿旺晋美,阿沛是姓,他在解放前是大贵族,所以有姓。第二类是平民,名字就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两个词,三~四个字组成的。这些词都是有含义的,多取美好的愿望,藏族人起名多由中喇嘛来起,你所说的感觉总是类似的字词,是因为起名大多以星期命名,所以才会出现重复,即出生在星期几就是以星期几来作为其名字中的一部分。藏语里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分别叫:达瓦,米玛,拉巴,普布,巴桑,边巴,尼玛。估计你所见的名字中肯定多从这里找出来命名的。
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讲,在的库车,如果你在大街上喊一声买买提,大概会有五千个人回过头来。可见在少数民族地区,名字重复有多么普遍。在西藏,在拉萨,虽然不至于一个名字的重复率有如此的严重,但是也是有类似的情况。藏族人的名字最常用的就那么若干个,重名的情况实在并不新鲜。西藏先前长期的农奴制度中,只有少数的贵族才会有姓一说,也就是这样的血统才得以有个标号传呈,大多数的百姓,知道自己的父母可能就已经足够了,也没有姓来对自己的先人表示适当的尊重,和血缘的明显的标记(在日喀则一带,几个兄弟共娶一个妻子以求家庭团结的情况也很多,孩子只是管最大的兄弟叫爸爸,而把其他的都叫做叔叔,这种时候,连爸爸也是不能确认的。目前这种情况正越来越少)。大家所熟知的西藏的阿沛家族,这阿沛就是姓。可是大多数的百姓,我们只知道他们叫什么次仁,单增,也无有姓的概念。
次仁,单增罗布,扎西次仁,尼玛,达娃,拉姆,卓玛,顿珠,索朗等等都是最为常见的藏族的名字。除了其中特别几个如拉姆,卓玛外,很多是男女通用的。比如在学校里一个40多人的班上,有好几个人都叫次仁,为了区分,只好有了大次仁,小次仁,中次仁,女次仁的叫法。于是藏族人的身份证上第一个字是大或小的很是常见。还有别的大小的这个和那个,大米玛旺堆,小米玛旺堆,大平措,小平措,大普布,小普布,不胜列举。次仁呢,是藏语中长寿的意思,常常单独的作为一个名字,也可以与其他的名词连在一起,比如次仁尼玛,就是长寿的太阳的意思。叫尼玛次仁的也是同样的多。
藏语里从星期一到星期天分别叫:达瓦,米玛,拉巴,普布,巴桑,边巴,尼玛。而他们的习惯是,常把诞生那一天的星期给作为名字的全部或一部分,这也是一个藏族人名字重复率很大的原因。另外因为同音异义的缘故,或者藏语与汉语夹杂着说的情况下,时常的闹些笑话。比如尼玛是太阳的意思,起这个名字的人很多,一个人藏族人在敲一个汉族人的门,里面的人问道:你是谁?答道:我是你妈(尼玛)。里面的人便恼火了,的说:我妈早就死了。另一则故事则讲,老师到了教师里,看到窗户的玻璃被打碎了,便问下面的学生:是谁把窗户的玻璃打碎了?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拉巴。老师火了,立马就把这个叫拉巴的学生纠出来了。可是这才知道,原来打破玻璃的不是这个叫拉巴的人,而是“风”,在藏语里也念作拉巴。
其实这藏语和汉语夹杂着说,所闹出的笑话在内地生活的人是难以想象的。一个藏族人到了饭馆,用很不标准的汉语问服务员,“睡觉”(水饺)多少钱?服务员回答:睡觉不行。继续问:那么“摸摸”(馍馍)多少钱?服务员真的生气了,回答道:摸摸也不行。西藏的色情类场所比较多,而表面上往往与茶馆酒肆都差不多,于是才有这样的笑话。
闲话不说了,继续说名字。我的女朋友叫做索朗桑姆,这索朗大约是福气的意思,也是不分男女的,只有后面的桑姆一词,才可以判断出是女性来。可是更多的名字,不见本人,你是连性别也说不清楚的。比如前面提到了次仁尼玛,男的女的都可以叫这个名字,几乎很少的代出性别的特色。汉人还是西方人的名字,一般都是可以从字面上知道男女的,大概人之为人,是男是女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这样做吧。汉人的名字里,女人一般都是什么红呀,翠呀,兰呀,男的则是刚坚勇猛,西方女人也是什么丝呀丽呀的,反倒这藏族人的名字把男女明显的差别给模糊了一回,叫人称奇了。
西藏不同地方的发音也不同,同样的词语按照音译,也会写出不一样的汉字来。就比如刚才说的索朗,昌都话说出来是四郎,所以最早的时候,我见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是惊奇。想到四郎探母的京剧段子来。当年的四郎可是辽国的驸马,怎么会把这个名字给传到西藏来呢?后来终于知道真情的时候,才笑出来。还有最常用的次仁这个名字,昌都人一般都写作则仁。
前面说男女性别不明显的中型名字,可是这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谁生出了一个千金,都是要好好的琢磨着给一个水灵灵的名字的。就让人单听见这个名字,就要魂牵梦绕了。卓玛就是最典型的藏族女孩子的名字,本意是仙女的意思。最早的时候,那唱《北京的金山上》的叫做才旦卓玛,后来容中尔甲又唱过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达瓦卓玛》,其中有“我梦中的达瓦卓玛”这样朴素迷人的句子。今年的藏历年春节晚会上,亚东又唱了一首《草原上的姑娘卓玛啦》,第一句就是“你有一个花的名字,美丽姑娘卓玛啦”,最近的一段日子里,只要你去了八角街,到处都在放着这一首歌曲。听着这样的歌,你真的不禁又想到了那遥远的王洛宾和他的卓玛的故事,真的就想去那开满着鲜花的草原上,去寻找出那个心中的卓玛出来。(啦是敬语,放在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表示尊敬。)
自从文成公主在一千三百年前进藏,到后来的十八军进藏,一直到现在,汉藏之间的通婚就一直在发生着。我很多的同事就是这种民族大团结的结晶。他们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个藏族的,一个汉族的。我也算是汉藏婚配的事例吧,我现在还没结婚,就老在琢磨,将来要为我们的孩子起个什么样的名字。也许一种语言是不是你自己的母语,也是很深的影响着你对于这个语言的感受的。我就觉得央金这个名字不错(女性),央宗也不差,要是个男孩子,尼玛是最光明正大的名字了,可是我的女友却说这些名字俗气,她就觉得女的叫做康卓比较好,而男的叫我现在的名字也不赖(藏族人用自己长辈的名字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孩子还是未来的事情,还没见到这个人呢,无论现在怎么说,也就是过过瘾而已。可是我心中早就想好了,真的我们将来有了小孩,我一定要起一个表现出藏汉特点的名字,不要起两个名字,多麻烦呀。我仔细的考虑过了,无论男女,就叫丁四郎吧。一方面是希望他(她)沾染点康巴人的粗犷,另一方面,希望他(她)不要太多的记起自己的民族,只要他(她)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就足够了。
一点拙见,望能解决楼主的问题!
为什么藏族新生儿7天之后才取名
古时候的西藏,佛教未传入藏区以前,多为一人一名,内容古朴简明。藏族人取名字和你们内地人差不多的,基本是姓氏+名字。古代藏语称姓氏为"锐"、"日"。"锐"为骨血,"日" 为族系,合之为姓,是家族系统的称号。藏族祖先有四姓氏、六姓氏、十八姓氏等不同说法。 这些氏族后来与其他部落融合,相继派生出诸多姓氏。
相传古代藏族姓氏不下 100余种,其中戈乌、琼、朱、勒、噶、鄂、界、青、年、涅、董、努、崩、波、钟等为最具代表性的单姓。格星、基麦、古沙、兄江、吾曲、基角、夏娃等为极常见的复姓。
姓氏冠在名前,如戈马却吉嘉措,觉西绕多吉等,间隔号前面的音节为姓,后面为名字。这说明古代藏族有表示自己血缘关系的姓氏。
但你知道,佛教对西藏文化影响太大,也影响最深。不但涉及哲学、、语言、音乐、美术、建筑等各个方面,而且对藏族人名的影响一直绵延至今。
藏族人取名字发生重大变化,是在藏传佛教鼎盛时期,特别是后弘期。这个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呢?和权力。为什么这样讲呢?西藏各地的上层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教派,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扩充自己的和影响力,并与世俗权贵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
从这个时候起,藏族姓名的构成开始复杂化。出现了以姓氏显示社会地位的倾向。贵族家的家族名姓,部落首领、巨商、头人、大户的家族名姓,人士以、拉章的名称为姓,以喇嘛、活佛的封号、尊号为姓,一般群众则以籍贯、房名等为姓。
这类姓名的组成,一般为古代姓氏或官职名+家族名+本名,如噶伦东赞宇松、娘罗益西旋努等,其中的"噶"、"娘"是古代家族姓氏,而"伦"意为大臣,"罗"意为译师,后面的附加成分是本名。
我们研究古代这些姓名,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看到语言和文化的流变。这些名字大致有三个成分,第一是姓氏,古方言,代表古代藏族的方言文化;第二是家族名,代表统治的地方色文化;第三为本名,带有浓厚色的佛教文化。
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藏族名字,大约是从元代开始的。元明清直至近代,蒙古人对西藏影响巨大。大约从元代起,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大喇嘛,大活佛、地方上的官员等均有元、明、清各帝王朝廷封赠的封号、尊号,而且越来越多。他们为了显示尊崇和社会地位,常常把封号、尊号置于本名前,原来的姓氏反而不用了。
现在你看到的贵族家庭的名字,就是这样形成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受人尊敬的阿沛阿旺晋美,阿沛是家族名,阿旺晋美是名字。著名爱国人士朵噶彭措饶杰,著名学者擦珠阿旺洛桑、江乐金索南杰布、噶雪顿珠等等,都是这样的情况。一看名字,就知道祖上的荣光。就象你们汉族的谱系,一目了然,记载的很明白。
现在的普通百姓家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原来也有,但都中断了。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藏族群众名字,只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名字,显示不了血缘关系。
那藏族人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吗?我问到。
这和你们汉族有很大区别。汉族是父母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给起的。藏族小孩的名字一般由喇嘛起名字,现在也有请年长的近亲或村中有威望的人取名字。
藏族人名的意义包括多方面,内涵也十分丰富,其中主要还是佛教文化。佛教传入后尤其是后弘期以来,人们的名字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大多浸染了浓厚的佛教色,并逐渐形成由僧人取名的例规。
名字的内涵有借取佛陀名如松杰,菩萨名如绛央,本尊名如羌多,护法名如贡布,仙女名如卓玛和佛经名如多德、杜娃,他们代表佛的智慧、慈悲、能力、佛法等;有弘扬佛教或佛教术语名的,如土登尼玛(意为佛法太阳)、丹巴达杰(弘扬佛教)、次称(持戒)、金巴(布施)、索巴(忍辱)、追珠(精进)、桑登(禅定)、衮秋(三宝)、西饶(智慧)。
三宝即佛家所说的佛法僧三宝,藏族群众普遍信仰佛教,所以三宝既是敬信皈依的对象,也被普遍作为赌咒发誓的口头语,意为请三宝作证。所以,藏族人名的内涵,不能忽视其极丰富的佛教文化色,这几乎成为民俗民风 民族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对小孩命名的含义没有特别的限定,更没有平民百姓与贵族乳名的区别。只要择定吉日,父母把小孩抱到喇嘛或活佛的座前请求给孩子命名。取名者根据孩子的性别,男孩多取象征权力、勇猛和具有阳刚之气的名字,女孩取名则多含有美丽温柔之意。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其名字均带有浓厚的色,而且通常都有取名者所系教派的创始人或此派继承者名字的一部分。 如果取名者属于噶举派则多赐"噶玛",宁玛派多赐"白玛",萨迦派为"贡噶",格鲁派则多为"洛桑"等。透过这样的取名可以看到,取名者通过这样的名字命名,表达了自己对上师的无限敬仰。这类名字有四个字以上的,后加成分有自然界物体的,有祝恳平安吉祥的、有寄托荣耀的等等。如白玛卓玛、洛桑次仁等等。
还有少数父母在孩子还未出生前,就已经请喇嘛、活佛给孩子取好了名字,由取名者按一定格式,工工整整写在纸条上,卷成卷用护线系挂在母亲身上,而且绝不向任何人公开,直到婴儿出生后才拆开,始知其名字。不过,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一般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普通老百姓的名字通俗易懂。现在年长的近亲或村中有威望的人,以及父母取名,他们可按孩子出生的时间命名,如"米玛"(星期二)、"次居"(初十)等;或以自然界物体取名,如"达瓦"(月亮)、"梅朵"(花)、"僧格"(狮子)等;有愿寄托荣耀的,如"次仁"(长寿)、"齐美"(无死)等;有父母为使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寿,故意把小孩名字取得很贱的,如"其加"(狗屎)、"其珠"(小狗儿)、"流娃"(牛粪)等,有祈求下次生男孩的,如"布赤" "布珍"(招弟)等。无论是哪种方式取名,除因多病或与附近死人重名外,普通人一般不更换自己的名字。
如果出家了,俗人身份发生了变化,那就要改名字。藏传佛教对僧尼有严格的戒律,如果一个人出家,不管其年岁多大,必须经寺院活佛、经师剃度、授出家戒并重新取名,这个名子就是僧名,通法名,原来的乳名也就不再使用了。 另外,僧人还有在显乘中受戒、传经和讲经时上师赐戒名; 在密乘中灌顶、讲授密法和传授密诀时,上师赐密讳等习俗,为此藏传佛教的僧尼常常有多种名号。
藏族男孩取名字?
最好要去阿凡达后面的那种名字,就是特别长,然后老场老场老南老毒的,让别人不容易,记得你的名字
路旁土、城墙土、金箔金、天河水,何解?
这是纳音,在算命中没有任何意义
要孩子金箔金命和路旁土命好不好
五行看个人,当然金命的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