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大帝诞辰正月十五,紫微大帝是什么意思

元宵节来由

宵就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入新正,灯火日盛。”元宵节是多种文化汇聚而形成的传统节日。
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 , 且因其为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 家家户户皆热闹庆祝, 故亦称小过年。农历正月十五过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吃“药饭”或“五谷饭”,早晨还喝“聪耳酒”。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上元节又称“上元天官节”,系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诞辰;中元节又称“中元地官节”,系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诞辰;下元节又称“下元本官节”系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诞辰。

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节日风俗

春节。端午七夕重阳中秋

中元节是什么节日?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时,人们要焚烧大量的纸钱。

正月十五是道教什么节日

正月十五是道教上元节,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圣诞之日,它与农历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三元节”。道教和民间在这一天都会举行各种盛会来庆贺天官大帝的圣诞,以求天官大帝赐福人间。
道教诞生之前,人们就有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出于对自然的畏惧与崇拜之心,于是就产生了天、地、水的信仰。道教创立以后吸纳了民间的信仰崇拜,将天、地、水神格化为主宰人间祸福的三位神祇。另外道教将宇宙空间分为天、地、水三界,三官大帝对应着天仙、地仙和水府,三位神祇分工执掌着三界不同的生灵,监察三界的善恶之事。

紫微大帝是谁

紫微大帝。紫微本是道教神,全称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微垣、紫宫,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皇宫又叫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诸天中的形象都是一中年帝王像。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中国古代神话福禄寿喜分别代表什么

福的概念,在世俗中是很广泛的,也可以解释为福运、福气、幸福等等。自古以来,又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即指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总之,福是人们孜孜以求、极其向往的人生大目标。人们虔诚礼拜,希冀降福家门,福运绵长。三门人民信仰的福神,即历代民俗年画中出现的“天官赐福”。“天官”被称福神,又叫福星、福判,典型形象作吏部天官模样,一身朝官装束,红色袍服,龙绣玉带,手执大如意,足蹬朝靴,慈眉善目,五绺长髯,一派颜悦色,雍容华贵气象。
禄星
又叫司禄神,意指官职禄位。俗云福禄寿三星,他们以三位一体的形象出现:中间是赐福天官,手执如意;右为禄星,作员外朗打扮,头上插戴牡牡丹花,怀抱婴儿;寿星在左,即南极仙翁,广颜白须,执杖棒桃,笑容可掬。三星分别象征着幸福、官禄、长寿。庙院塑像中,禄星很少单独出现,只是此神常怀抱一小儿,或膝下有一童子,顾有人又称其为送子张仙。其实,禄星在本县是非常信仰和流行的,只是观众缺少学识。明清以来,乡间大凡逢年过节,冬至祭祖之期经常邀请剧团演古装大戏。头夜戏开场时,加演一种传统表演:即一人身穿大红袍,面戴作笑容样的假面具,手持朝笏,走上戏台,绕场三周,“笑”而不言。再进场后,抱小儿(道具)出来,绕场三周,退场。最后出场,“笑”容满面,边跳边向观众展示手中所持的红色条幅,上边写有“加官进禄”,或“指日高升”之类的颂词,再绕场三周后,退场。这就是戏台上常演的所谓头戏“跳加官”,俗称“摸螃蟹”,扮演者的形象即禄星,又叫司禄神。
寿星
最突出的是光顶大脑门,其身量不高,弯背弓腰,一手持着龙头拐仗,一手托着仙桃,慈眉悦目,笑逐颜开,白须飘逸,长过腰际,模样怪异而逗人发笑。这就是吉祥长寿的长者,人们称之寿星,又叫南极先人、南极仙翁。寿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位喜乐神,非常受欢迎。他的形象图被挂在墙上、案头、或在寿品礼盒上,人情味很浓。象征着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流传在三门县的一种古老习俗。
喜神
就是人们所祈求的吉神,他能满足人们喜庆的需要,更受世俗婚姻的欢迎。推算喜神的方位:甲已之日在东北,丁壬之日在正南,戊癸之日东南方。即如2007年正月初一癸末日,其喜神在东南方向,出现于辰时。正月初二甲申日,喜神位于东北方,是在寅时。余外依法类推。据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身体康宁,大发其财。
财神
追求、向往美满富裕的生活,崇奉财神,希冀财神保佑自己发财,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这种心理和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迎财神”、祭财神“等重要民俗活动中。其中除夕“三十夜、间间亮”的习俗,就是每家每户要将每间房屋都点灯通亮,希望借灯光招引财神,又称“守发”。正月十四元宵节,其夜将樟树柴等焚烧时就是这样说:“十四夜,弹枝界,蚊虫蚤虱弹出外,金银财宝弹进来。”另外,许多乘机挣小钱的贫之士将一些印制粗糙的财神爷像往别人家门上一贴,说是“送财神”的,“恭喜发财”,户主绝不能说“不要”,而要客客气气地说“劳您驾,快接进来。”几个小钱买一张,讨个纳财兆头,即便接个几张几十张,也是讨个“财神到家,越过越发”的吉利。民间信奉的财神,其实有两种:即文财神、武财神。据说,商代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常常直言劝谏,被纣王剖心。他吃了姜子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向,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爱戴、称赞。画像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穿蟒袍,足噔元宝,形似天官,但其面目严肃,脸庞清瘦,令人敬仰。另一位文财神,就是曾经从商发大财的大富商、春秋时期越图的范蠡。
希望采纳!谢谢!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