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草书写法,属鸡的守护神是哪位佛
壹到玖的草书写法是什么啊?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的草书写法如下: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相关信息:
约定俗成的草法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基本内容包括:
1、笔画省略,结构简便。
2、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具有符号化特征。
3、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便于快捷书写和表达书者情感。
草书书写的章法原则: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几种不同字体的特征
隶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45719.htm
楷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78.htm
行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12.htm
草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29.html?wtp=tt
隶书
笔画平直、结构方正,几种笔画较为固定,为汉字书写确定了不变的形态。改造合体字的偏旁,并使它固定统一。为了字的方整和书写便利,隶书把用做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同时又把许多原来不同偏旁的篆字固定为同一偏旁,如“英”、“樊”、“莫”、“真”、“奠”等字,原篆书字底皆不相同,隶字把它们统一为“大”字底。又如“泰”、“秦”、“春”、“奉”等字也是隶变后才统一为春字头的字。这样就使得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适应了时代日益发展的要求。在用笔上,方、圆兼用,藏锋、露锋诸法具备:在笔画形态上出现了蚕头燕尾的特点,长横画有蚕头,有波势,有俯仰,有磔尾;体势上,由纵势变为正方,又变为扁方的横势;结构上,中官紧收,笔画向左右开展,呈左右对称的“八字形”,故有汉隶“八分”的说法。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由汉代隶书演化而来。其笔法形成,由隶至章草、今草的演变过程。从遗存至今的西汉竹木简书里,就可以窥见演变的痕迹。楷书最初产生于民间,其后再由文人整理,使之规范。从钟繇、王羲之等人的楷书作品来看,这个时期已经相当的成熟而且定型化。
从书法审美的角度来看,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个系列。
一、三个系列的代表,简述如下。
(一)、晋楷系列以二王为典范,隋朝的智永也是佼佼者。
(二)、魏楷系列以北魏碑刻为典范,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三)、唐楷系列以中唐的颜真卿为典范,初唐四家为铺垫。
二 、三个系列的结构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
(一)、晋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稳而有势;匀中见豁;接而能让; 严谨有致。
(二)、魏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奇趣天成;疏密自然;变化多端。天真烂漫。
(三)、唐楷的结构主要特征是:重心平稳;布白匀称;左右揖让;上下承覆。
(2008-3-15晚)
行书
(一)减省点画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对楷书的某些部位作了简化,或减省点画,或并合线条。如“话”字的“言”字旁,原楷书繁写为七画,写行书就只有两画,省去了五画;“然”字的四点水,由四点变为一横,省去了三画;“近”字的游水,由一点三弯折加一平捺,简化为一竖横折,也省掉若干弯曲波捺;“佛”字中间原是变形的“弓”字,现用横折弯勾代替,一下子省去了两弯。减省点画,大都在字的部首偏旁方面用得最多,这同它经常书写有关。
(二)笔势流动
1.增加勾挑与牵丝 写楷书是一笔一画地写,要求点画分明,写行书则可点画连起来写,在点画之 间增加勾挑与牵丝。勾挑是在没有勾挑的点画上,顺势写出短勾,如“古”字的横画,“好”字的撇画;牵丝是在前后不相连的点画之间顺势用细细的牵丝相连,如“丝’宇中间的点画,“心”字的中右两点。行书的点画之间有了勾挑与牵丝,便显得笔势流动,意态活发.但勾挑与牵丝不能太多,太多了,用笔就显得不干净,造型也不美观。
(2)改变书写笔顺 行书的书写笔顺,采取的是草书笔顺,同原有的楷书笔顺不同,目的在更加便于书写。如“秋有戎半”四宇,每组中前为楷书笔顺,后为草书笔顺。在写行书时,改变书写笔顺一定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而且要合乎草书的规范。如果随意胡来,不仅书写别扭,而且结体混乱。
(三)用笔灵活
行书用笔比楷书灵活,同样的点画有时可以这样写,有时也可以那样写,不大受约束。如“戈”字,横画写好后,既可以直接从右侧翻笔上去写戈勾,也可以从右侧上去绕个小圈再写戈勾;“也”字的浮鹅勾,由上翻笔向下也行,由下直接写下也行;“木”字旁的“木”,一般是写好横竖画后,笔势从左边写撇挑,但如果从右边翻笔写撇挑,也有道理;至于提手旁的一挑,如果依照楷书写法,由上回锋写一挑固然好,用牵丝把竖勾与斜挑连起来写则更佳。
(四)体态多变
行书是介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其活动范围广,表现力丰富,往往一个字有几种写法,体态多变。如“是”字的四个字尾,“花”字的四个字头,写得有收有放,有工整有写意,同中有异,多样而统一,饶有趣味。体态多变是行书的长处,是楷书和草书所望尘莫及的。
草书
先秦时代的草体相当幼稚,潦草程度不大,它的潦草程度相当于今天的行书。
汉代,草体进一步发展,“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车急就”,越写越潦草,于是为了区别不同的潦草等级,草书之名出现了。
东汉时期,章草是汉代最发达的书体之一,原因就是更便于书写。至于碑刻之类,为了慎重起见,尚未发现章草之类较为草率的汉代书体。南北朝时认为草书始于西汉元帝时期(公元前48年~前33年),当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检验汉代简牍作品,草书确实始于元帝时期。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期的草书比较接近,笔画大量省略,尤其是一枚书写多行的筒牍,每个字受左右两边字的束缚,横画发笔不能太长,笔势只好回收,连接下面的笔画,出现纵向的势感。东汉时期,草书简牍明显增多,字体也更加成熟,用笔跌宕奔放,结体开阔豪迈,如《始建国地皇四年简》(23年)等,尤其是和帝永元七年(95年)的《广地南部兵物簿》,强调横画,既平且长,竖画则叉短又斜,一掠而过,仿佛只是连接上下横画的一种过渡线条劲疾,气势开张,风格如“晓策天马,走云连空”。
养字的草书如何写
养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养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yǎng
部首:丷
五笔86:UDYJ
五笔98:UGJJ
仓颉:TOLL
四角号码:80228
UniCode:U+517B
规范汉字编号:1641
笔顺编号:431113432
笔顺读写:捺撇横横横撇捺撇竖。
释义:
1.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
2.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
3.生育,生小孩儿。
4.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
5.教育,训练:培~。教~。
6.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
7.保护修补:~路。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休养[xiū yǎng]
休息调养:~所。他到北戴河~去了。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为了他的身体和精神的休养,她希望他们暂时离开 上海 ,他们旅行去。”
2.养成[yǎng chéng]
培养而使之形成或成长。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年十二岁上就游庠的,养成一肚皮的学问。”
巴金《观察人》:“我养成了观察人的习惯。”
3.养病[yǎng bìng]
因患病而休养:安心~。
沙汀 《风浪》:“吃过早饭她就背上奶娃,到磨盘上参加土改, 申大哥留在家里继续养病。”
4.教养[jiào yǎng]
教育,培养。
茅盾 《官舱里》:“老者有一张颇为红润的脸,疏眉朗目,声音洪亮,加之顺手摸摸八字须的好姿势都表示了他的身分和教养。”
5.营养[yíng yǎng]
机体从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
《读书》1982年第8期:“这是词人向古典诗词学习,从中吸取艺术营养的实践。”
6.滋养[zī yǎng]
供给养分;补养:~品。~身体。
王力 《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和现代格律诗的问题》:“历代的诗人,比较有成就的都常常从民间文艺中吸取滋养。”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八个字的多种草书写法?
拿去。。看看。 第一个是毛笔书法
8字笔画笔顺怎么写8
“8”的写法:从右向上到左一个半圆,拐向右下,碰右线、下线左线、回上去,在虚线以上和原线相交,直线到右上角附近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为止。
行书的特点八字如何概括?
行书的特点可以用“行云流水、舒展有型”八个字来形容。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