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纪年法,年星宿速查表
古代的天文扫盲,二十八星宿到底都是指什么?
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于是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戴望舒、方望舒、丁望舒……取"望舒"为名者多至不可数,而却少见有以"羲和"为尊讳的。足证明中国文化还是同以月亮为代表的阴性文明更能亲和。
这些带有神话色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2]。
夏、商、周三代以上是尧舜治世,是我国古史中的黄金时代。但那时没有钟表和月历,要知道时间、季节、方位,都得仰看日月星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时间表画在天上。所以"人人皆知天文"。现在说天文,一讲就是"大爆炸",就是"黑洞",早已脱离古时有诗意的广寒宫和神话般的牛郎织女了。这样的天文,要"人人皆知",诚斯难矣。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中国古代有七曜日,在西方与之对应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乃至Saturday的七天。七曜之说影响颇广,直到现在,日、韩等国的日历上,还在使用日、月、金、木、水、火、土来表示一周的七天。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3],"昏以为期,明星煌煌"[4],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5]。木星古名岁星,径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6]。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7],《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8],《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9],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东、北、西、南的顺序至关重要。《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世尊:)妙生,于汝意云何,东方虚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不尔,世尊。
(世尊:)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虚空,可知量不?
妙生言:不尔,世尊。
在这里,顺序变成了印度的东、南、西、北,而不是中国的东、北、西、南。是不是因为一居亚欧大陆之北而一处其南?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翼为羽翮。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
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荧惑守心"、"太白食昴"这一类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10]。"月离于毕"意思是月亮附丽于毕宿(离,丽也);"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11],等等。
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12],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宿四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簸箕形,斗宿六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诗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则是指参宿而言[13],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至于乐府诗里所说的"青龙对道隅"[14],道指黄道,青龙则指整个苍龙七宿了。
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不必叙述[15],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左传·昭公元年》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chén),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
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份。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份的星空区域了。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这里不一一细说。
现在说一说北斗。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北斗"是中国的说法,"大熊"是西方的名称。面对同一个天空,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正如面对同一个人体,西方人只能解剖出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lung(肺)、kidney(肾),而我国先民却从中看到了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的五行生克。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现在说到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16]: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
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这两点,后面谈到历法时还要讨论。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称大都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时又是所属心宿的名称。又如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关,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属于这三次。《左传·僖公五年》"鹑火中",孔疏说"鹑火之次正中于南方",又说"鹑火星者谓柳星张也",可以为证。
十二次是与十二节气对应的,以十二节气为各次的起点,以十二中气为各次的中点。明末以后开始用十二次名称来翻译黄道十二宫,但把各宫的起点改为与十二中气相对应,并按黄道经度等分各宫,如星纪宫的起点对应冬至点,等等。
周天星宿各自代表什么
问题一:12星座及24星宿各是什么?在这里十分感谢 每一宿各由不同数目的恒星组成,有的星宿包含十几颗至几十颗星,如奎宿和翼宿;有的宿只由两三颗星组成,如角宿、心宿。古人把构成每一宿的的星用假想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各种形状不同的图形。二十八宿中的箕宿由四颗星构成,像畚箕形;斗宿由六颗星构成,像古代舀酒的器具「斗」;井宿由八颗星构成,像水井的形状等等.....。较为著名的有昴宿,位于金牛座,又称为七姐妹;以前的水手,常藉由数这区域内的星星数目,来测量视力。还有参宿,其实就是猎户座;而心宿,又称为商宿,是天蝎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指的就是这两处,天蝎与猎户。而俗称积尸气的鬼宿,则位于巨蟹座。二十八星宿以七宿为一象,共分四象。 二十八星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四组 (1)东方苍龙七宿 (2)北方玄武七宿 (3)西方白虎七宿 (4)南方朱雀七宿 二十八宿与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国划分天区的标准,而古代的西方也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分为十二个区域,这一点与东方不谋而合,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就是所谓的十二星座,只不过西方以人文为主,所以发展出耐人寻味的浪漫故事,而东方则与自然相结合,发展出与动物有密切关系的十二生肖文化。 古人用二十八星宿来作为量度日月五位置和运动的标志,因此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z即月亮依附于毕宿{,「荧惑守心」z即火星居心宿{,「太白食昂」z即金星遮蔽住昂宿{等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理解。二十八星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如在先秦时代,古人认为初昏时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等。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二十八星宿也是星空区域概念。将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 这四方神在古代曾被利用于军队列阵,战国时代便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道教兴起之后,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成为道教的守护神。而这也是十二生肖的来源之一,不过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二十八星宿与十二星座 每一宿各由不同数目的恒星组成,有的星宿包含十几颗至几十颗星,如奎宿和翼宿;有的宿只由两三颗星组成,如角宿、心宿。古人把构成每一宿的的星用假想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各种形状不同的图形。二十八宿中的箕宿由四颗星构成,像畚箕形;斗宿由六颗星构成,像古代舀酒的器具「斗」;井宿由八颗星构成,像水井的形状等等.....。较为著名的有昴宿,位于金牛座,又称为七姐妹;以前的水手,常藉由数这区域内的星星数目,来测量视力。还有参宿,其实就是猎户座;而心宿,又称为商宿,是天蝎座;「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指的就是这两处,天蝎与猎户。而俗称积尸气的鬼宿,则位于巨蟹座。二十八星宿以七宿为一象,共分四象。 二十八星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为四组 (1)东方苍龙七宿 (2)北方玄武七宿 (3)西方白虎七宿 (4)南方朱雀七宿 二十八宿与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古代中国划分天区的标准,而古代的西方也将太阳运行的轨道分为十二个区域,这一点与东方不谋而合,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就是所谓的十二星座,只不过西方以人文为主,所以发展出耐人寻味的浪漫故事,而东方则与自然相结合,发展出与动物有密切关系的十二生肖文化。 古人用二十八星宿来作为量度日月五位置和运动的标志,因此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z即月亮依附于毕宿{,「荧惑守心」z即火星居心宿{,「太白食昂」z即金星遮蔽住昂宿{等......>>
问题二:星宿的意思 道教崇奉的星神。指“四象”和“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亢星神主之。”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③其余二十四宿类此。
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④《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时的守护神了。后世道教宫观又于山门前塑青龙、白虎神像,以之为宫观守护神。清姚福钧《铸鼎余闻》卷一云:
“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
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只被作为守护神,地位是不很高的。
但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却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作为道教大神加以崇奉。在明代地位尤为显赫。这与明太祖,特别是明成祖利用它以神化有关。
四神即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兽,其顺序是东南西北: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二十八星宿在夏朝初期就有记载,每一个星宿都由数颗恒星所组成,在《诗经》以及《尚书》中都有部份名称出现。而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又把它们分为青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具体名称如下:
青龙七宿: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朱雀七宿: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白虎七宿: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玄武七宿: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獐
每一宿各由不同数目的恒星组成,有的星宿包含十几颗至几十颗星,如奎宿和翼宿;有的宿只由两三颗星组成,如角宿、心宿。古人把构成每一宿的的星......>>
问题三:周天三百六十五颗星辰是哪些?就是二十八星宿,十二次,七曜,三恒这些星辰,具体的星辰的数字。 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同:
东方称青龙: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
南方称朱雀: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
西方称白虎: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
北方称玄武: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
七曜,中国古代对日、月、五星的一种总称,亦称“七政”、“七纬”、“七耀”。指日(太阳)、月(太阴)与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填星、镇星)五大行星。
十二次,是中国古代对周天的一种划分方法。
古代人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情况和气节的变换情况,把周天分为十二的等分,叫做十二次。他们采用的方法是把黄赤道带天区自西向东划分为十二部分,并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埚ぁ⒔德Α⒋罅骸⑹瞪颉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十二次与黄道十二宫对照,古代西方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分,叫做黄道十二宫,与我国的十二次划分的界限划分稍有差异。两者对照起来如下:
星纪→摩羯宫 玄枵→宝瓶宫
埚ぁ双鱼宫 降娄→白羊宫
大梁→金牛宫 实沈→双子宫
鹑首→巨蟹宫 鹑火→狮子宫
鹑尾→室女宫 寿星→天秤宫
大火→天蝎宫 析木→人马宫
二十八正曜,中国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这里的“主星”也称“正曜”,即为“二十八正曜”,具体各“正曜”为:紫微、天机、太阳、武曲、天同、廉贞、天府、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禄存、天马、左辅、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钺、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地劫。
四御,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极长生大帝(主掌人间福寿),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三官大帝,上元天官紫微大帝,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下元水官洞阴大帝
五星,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星
问题四:围棋是如何周天星宿联系的 围棋和周天的联系出处见 宋]张靖 -----棋经十三篇 的论局篇
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三百六十,以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日。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上四下卦)。局方而静,棋圆而动。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故宜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问题五:星宿的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亢星神主之。”②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③其余二十四宿类此。 汉族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宫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宫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宫白虎;南方七宿如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隆冬早春的夜空,故称南宫朱雀。二十八宿合成的四象(四灵)更受道教尊崇。主要特点是以之作为护卫神。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即以之为太上老君的侍卫,称老君“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并谓“此事出于仙经中也”。④《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更为之取名,曰“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建节持幢,负背钟鼓,在吾前后左右”。⑤此又以之为道士行法时的守护神了。后世道教宫观又于山门前塑青龙、白虎神像,以之为宫观守护神。清姚福钧《铸鼎余闻》卷一云:“宋范致能《岳阳风土记》云:‘老子祠有二神像,所谓青龙、白虎也。’明姚宗仪《常熟私志》叙寺观篇云:‘致道观山门二大神,左为青龙孟章神君,右为白虎监兵神君’。”四方四灵,自古以来只被作为守护神,地位是很高的。但其中的玄武神自宋以后却独受尊崇,成为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帝、玄天上帝,作为道教大神加以崇奉。在明代地位尤为显赫。这与明太祖,特别是明成祖利用它以神化有关。四神即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镇守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神灵,其顺序是东南西北: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二十八星宿在夏朝初期就有记载,每一个星宿都由数颗恒星所组成,在《诗经》以及《尚书》中都有部份名称出现。而根据二十八星宿出现的方位,又把它们分为青龙七宿、朱雀七宿、白虎七宿、玄武七宿,具体名称如下:青龙七宿:角木蛟 亢金龙 氐土貉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水豹朱雀七宿:井木犴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水蚓白虎七宿:奎木狼 娄金狗 胃土雉 昴日鸡 毕月乌 觜火猴 参水猿玄武七宿:斗木獬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
问题六:论星宿,连张带鬼。 这句是什么意思? 论星宿(xiu),连张带鬼:张、鬼各为周天恒星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天文以列宿主州域。张宿与柳、星两宿主三河(包括河东),鬼宿所主的雍州则与河相邻。见《史记・天官书》。全句,用星宿说明河东的方位。又:传说掌理章、功名的梓潼帝君是张宿的精灵。见《寄园寄所寄・獭祭・人事》。
问题七:十二生肖的每日属相是什么意思,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在多个国家和民族被广泛使用。
来源历史
介绍
用12生肖纪年,在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开始了。《北史・宇文护传》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表明当时民间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但是,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 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游牧民族则以动物来纪年。《唐书》中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另外,《宋史・吐蕃传》中也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以后,在中原同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两种纪年法相 互触合形成现在12生肖。正像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的那样,“盖北俗初无所谓子 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这种关于12生肖来历的解释,已经被许多人认可。
另外,关于12生肖来历的说法还有: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 》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 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 筋、人则无不足。”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 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神话传说
十二生肖的由来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 说玉皇大帝想选出12种动物作为代表,然后他就派神仙下凡跟动物们说了这件事,又定了时间在卯年卯月卯日卯时到天宫来竞选,来的越早的排的越靠前,后面的排不上。而那个时候的猫和老鼠还是好朋友。猫爱睡觉但他也想被选上,所以就叫老鼠到时候叫他。可是老鼠一转头就忘记了。老鼠去找老牛,说他起得早跑得快,叫牛到时候带带他。老牛答应了。 那个时候的龙是没有犄角的,而鸡是有犄角的。龙就跟鸡说,鸡已经很漂亮了,用不着犄角,叫鸡借他。鸡一听龙的奉承,很高兴,就把犄角借给了龙,并叫龙竞选后记得按时还他。龙满口答应了。 到了卯年卯月卯日卯时,众动物纷纷赶向天宫,而猫还在睡觉 。 鼠坐在牛的背上。到达天庭后,老鼠“蹭”的一跳。玉皇大帝就说老鼠最早到达,让老鼠排第一;老牛排第二;老虎也随后到了,排第三;兔子也到了,排第四;龙来得很晚,但他个儿大,玉皇大帝一眼就看到了他,并看他这么漂亮,就让他排第五,还说让他的儿子排第六,可龙很失望,因为他儿子今天没来。这时后面的蛇跑来说:“他是 *** 爸我排第六!我排第六!”蛇就这么排了第六;马和羊也到......>>
问题八:八字和二十八星宿什么关系,有知道的吗? 日柱算命论一生吉凶:
《庚申建禄》子丑空亡
与财有缘,能见吉顺,鸿图有展;此乃勤俭持家的命格,中年能见成就。
特别喜欢赚钱;惟只适合辛苦钱,投机见败。
富行动力,做事大胆,人缘好,有能力,中年事职能见成就。
六亲冷淡,情海生波,感情多有争端,婚姻缘份变化很大,离合难定,为情多苦。
一生容易发生情感、桃花事件。
中年须防有婚姻危机!
男命:娶妻有个性,夫决定,妻反对。此命钱财最好由妻掌理,否则老来无财;特别注意妻室的健康问题!
女命:须防产厄。
性情柔和,品格高尚,得人望,壮年大见业丰。
女命:大多早婚;婚后仍在工作。
日柱算命论心性:
积极进取,勇敢果决,自尊心强,有才能,善于结交各方面朋友,平衡、稳重,但过于操劳,防止被别人耍花样、弄权术而迷惑受骗受害。
生辰八字日柱算命:
[庚申][上等]坐禄通根,身体好,主富贵。丑月庚申,为天月两德,主人一生身健少疾病。女命庚申带天月两德,必生贵子,聪明大器。
问题九:二十八星宿的名字分别叫什么 二十八星宿详述- -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说之一,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依据其环绕在天体中,周而复始的运转不停,沿着黄道和赤道之间,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天象,以分昼夜的变化,以及与阴阳气数的变化,玄学家命名为: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在玄学中应用甚广,地理、择日、易学、占卜等。 二十八宿是天文星象学,二十八宿是以北极星为中心,所定出之东、南、西、北的方位天象,北极星又称「北斗星」,也是叫「北极紫微」。 所谓宿就是指星座而言的,二十八宿是指,天象的星座,东方称「青龙」,南方称「朱雀」,西方称「白虎」,北方称「玄武」。 二十八宿是之东南西北各有七宿,其星数并非一样,东方七宿有三十二星,南方七宿有六十四星,西方七宿有五十一星,北方方七宿有三十五星,全部共有一百八十二星,循着一定的轨道运行,我们称之为「黄道」。 角: 为东方七宿之首,属于处女座,有二星,为一等星,其光为白色,象征着造化万物,天下太平。 亢: 为「青龙」东方之第二宿,有四星,皆属于处女星座,为三等星,其星如明亮代表平安无疾,如暗,则象征有天旱,或瘟疫。 氐:为东方七宿之第三宿,天秤座,有四星,为主疾病之星。 房:为东方七宿之第四宿,属天蝎星座,有四星,其星明象征着政清明,百姓安乐。 心:为东方七宿之第五宿,有三星,属于天蝎星座,为一等星,其色为红,又称为商星代表文明昌盛。 尾:为东方七宿之第六宿,有九星,属于天蝎星座,俗称龙尾九星,其星明,象征五谷丰收,如暗有洪水之患。 箕:为东方七宿之第七宿,有四星,属于人马座,斗在北,箕在南,又名「南箕」,清明代表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斗:为北方「玄武」七宿之首,属于人马座,有六星,又称「北斗」,其易明代表天下太平,国富民安。 牛:为北方七宿之第二星宿,有六星,属摩羯座,又名「牛郎星」或牵牛星,其星明象征六畜兴旺,五谷丰收,安乐和利。 女:为北方七宿之第三星宿,有四星,属宝瓶座,此星象征女性,清明,代表妇女昌盛,女权主事。 虚:为北方七宿之第四星宿,有二星,属宝瓶座,与人马星座,为美丽双星,清明,代表天下太平,安康快乐之事,其星暗,则指有动洫不安,兵乱无宁。 危:为北方七宿之第五星宿,有三星,一星属宝瓶座,二星属双鱼星座,见危则不安,暗则主有大灾难。 室:为北方七宿之第六星座,有二星,属双鱼星座,此星明,象征国运昌隆,百姓乐,利如暗则天下大乱,瘟疫横行。 壁:为北方七宿之第七宿,尾后之「末也」,有二星,分别属双鱼座及白羊座,与处女座为一等之星,星明代表文人当道、当权、道德昌盛,君子明进,小人不见。 奎:为西方七「白虎」七宿之首,有十六星,其中九星属白羊座,七星属双鱼座,均代表文昌盛世。 娄:为西方七宿之二,有三星,属白羊座,其星明,象征国泰民安,否则兵乱四起。 胃:为西方七宿之三,有三星,属白羊座,「胃」为天仓,粮库也,星明代表五谷丰收。 昴:为西方七宿之四,有七星,六星属于金牛座,即是所谓七姊妹星团,此星明朗代表安和乐利,天下太平,星暗则忧虑多也。 毕:为西方七宿之五,有八星,七星属于金牛座,另一为毕宿五,亦属金牛座为一对星,色是赤色,俗称金牛之目,象征兵马军力之权。 觜:为西方七宿之六,有三星,属于金牛座,此星明,代表安和乐利,五谷丰收,若有移位,象征君臣失位,兵马动乱。 参:为西方七宿之七,末星也,有七星, 属双子座,此星明亮,代表民生乐利,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井:为南方「朱......>>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纪年纪时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领土[1]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纬3度51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9秒)(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华人民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对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系统,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天文学系统继承了中国哲学系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举个例子,大熊座在中国的天文学中由北斗,文昌,三台三个星官构成。北斗都很熟悉,不多赘述了;文昌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文曲星,掌管科举考试的天体;三台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科举考试的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完全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间无关。我个人喜欢使用中国天文学来对莫颗星命名,因为它很有文化内涵而且比较容易记。
但是中国天文学这套体系也制约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比如日月食,根据立法预报它应该有啊,但是没有发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对历法进行修正了。在中国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动了上苍(即使姚崇也干过这样的事)。
2.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习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3.古代文化常识中有关年龄的知识有哪些
古代有关年龄的比喻称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龆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志学之年,束发;16岁(女)――碧玉年华;15—20岁――舞象之年;20岁(男)――弱冠;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77岁——喜寿;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
人瑞;108岁——茶寿。——常识称谓篇。
4.古代文学关于天文地理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目录
序言: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连珠 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浑仪 浑天仪 地动仪 浑象 简仪 仰仪 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经》《灵宪》
著名地理学家 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图六体 风的观测和仪器 降水的观测和仪器 湿度的观测和仪器 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海国图志》
2.古代数学
成就 算筹 算盘 十进制的使用 分数和小数的最早运用 九九表 负数的使用 圆周率的计算 二进制思想的开创国
著作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
数学家 刘徽 张衡 祖冲之
3.古代军事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孙膑兵法 尉缭子 吴子
军事发明 古代战车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中国古代火箭 火药 喷火装置 弩的发明和流传
人物 兵圣孙武 民族英雄岳飞 诸葛亮
4.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概况 中医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基础
诊法与疗法 四诊法 针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疗与养生 食疗的含义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药膳 中医养生 养生佳品:茶、药酒
特色发明 针灸铜人 中医针具 舌苔模型 内经图 铁球 五禽戏 太极拳
古代名医 钱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谧 王叔和 滑伯仁 淳于意 李时珍 李东垣 扁鹊 戴思恭 张子和 张仲景 巢元方 孙思邈 孙一奎 华佗 刘完素
5.古代农业
古代水利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郑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灵渠
后套八大渠 邗沟
古代农具 中国水车 骨稆 石铲 铁锄 铁犁
古代农业科技人物 贾思勰 徐光启 宋应星
农业技术成就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杂交水稻
6.古代建筑
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 早在周代就已开始了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轨迹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之特征
7.中国古代机械
成就 中国传入西方的机械技术 考工记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炉 司母戊方鼎
生产 方板链泵 水力大纺车 皮带传动
交通工具 橹、舵与轮船 指南车 记里鼓车 独轮车
8.中国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纺织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丝织艺术 中国刺绣艺术 中国古代印染 古代矿物颜料 染织品种 古代丝绸发展 丝绸染整工艺 中国四大名绣 天然织物染料
9.中国航海技术
古代造船 古代中国造船回顾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发明 帆 船尾舵 橹 车船 龙骨结构 水密隔舱
航海发明 航海罗盘 牵星术 计程仪 针路 其它航海知识的应用
航海大事记 徐福东渡日本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10.中国造纸印刷
造纸术 原始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过程 造纸技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传播
人物 蔡伦 毕升 王祯 胡正言
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技术的传播
特色发明 宣纸 笔墨的发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色印刷 纸币
11.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流派 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法家哲学 名家哲学 墨家哲学 阴阳家哲学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哲学著作 《道德经》 《论语》 《易经》
哲学关键词 道 阴阳 八卦 五行 太极 天人合一
12.中国古代工艺
中国瓷器 中国家具 中国青铜 中国陶器 中国雕塑 中国漆器 中国纹饰 文房四宝 景泰蓝 中国木雕 中国剪纸 中国钟鼎 中国风筝 唐三 中国灯 中国年画 纸扎艺术 云南纸马 秋色艺术 中国扇子 中国玉器 中国贴画 金属工艺 嵌银工艺 石雕艺术 中国竹雕
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部分读后感400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读后感
因为在做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这一课题,所以最近多接触关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节日文化等类似的书籍,而我对传统文化尤为感兴趣,所以就打开了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徜徉书中,趣味多多。
读传统文化的书一般都感觉比较枯燥晦涩,甚至会有大量的生僻字不知其音其意。这本书涉及天文地理、衣食住行,传统文化涵盖面之广自不用说,且文笔风趣诙谐,插图精美,图文结合,穿插故事、文献等,配有相关注释,读来不觉无味深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书中的插图,或是关于器皿,或是关于建筑,或是关于丝帛……线条清晰,真实可感,触摸上去好像在和中国古代的这些精品做最亲密的接触,不禁感慨传统文化的美好和厚重。
本书简介中就是一连串的发问“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么?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么?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么?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么?”……真想做一位学识渊博、旁征博引的老师,如果真能在语文教学中,必要之时,将这些知识、故事、文献信手拈来,延伸引用,我的课堂肯定颇受欢迎吧。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是需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才能给予学生最好的文学渗透。
关于传统节日书中也有涉及。比如中元节是中国人非常重要的祭祀去世亲人的节日,又叫“盂兰盆节”或“河灯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原意为“从苦难中拯救”。这个故事和目犍连(也就是中国民间目连戏的男主角目连)救母的故事有关。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结果送给母亲的饭食一递到母亲手上就化成火炭。佛陀说每年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我们都要集结佛法僧三宝的力量,超度我们的七世父母。这个故事的内涵,其实还远比它表面上看要来得深刻。实际上,佛教界内的人大多认为盂兰盆的故事讲的就是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化的原因。
其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小说中关于中元节的描写并不少。中元节作为寄托哀思,为已逝亲人祈福的传统节日,历史甚至比清明节更为悠久,意义也不在清明节之下。它已被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均有不同的民俗活动,类似的传统节日还有上巳节和寒衣节。
仅以中元节为例,关于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的运用需要筛选、提取、比对、舍弃。关于节日文化中的消极思想是糟粕,需要摒弃,涉及的诗词文化、哲学思想、节日意义则是精华,可以酌情保留。同一节日的不同资源需要深思熟虑,找准切入口;不同节日的文化资源,也要需要对比和取舍。这要看这种节日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是否必要,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积极意义。这是一个长期研究和思考的命题。
我看《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与其说是研究,更像是一种“扫盲”,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刻,真正感悟绝非一朝半夕之事。了解未知领域或不精通的领域,是一种自我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读书多一点,发现多一点,懂得多一点,仅希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或课题研究中有所价值,有所运用。这是一种责任,需要坚持。
分享评论 |
6.古代时间的文化常识
古代一天分为12个时辰,以地支纪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点到1点这段时间. 再附给你一点或许对你有古代人用的时辰 时辰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
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
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
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
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
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
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24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
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9时直杀到下午3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
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时36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
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
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打更”、“更夫”、“更楼”各词全由“更”字而来。
我以前谈过,中国古代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亦即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
古人规定,逢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
7.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纪年纪月级日纪时法
纪年法
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戍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葵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 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
纪月法
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 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
纪日法
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已(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 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 (4)纪时法 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 十二时辰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朝食 隅中 日中 日仄 晡时 日夕
十二地支 戍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已 午 未 申 酉
二十四时 19 -
21 21-
23 23-
1 1-3 3-5 5-7 7-9 9-
11 11-
13 13-
15 15-
17 17-
19
五更 20-
22 22-
24 24-2 2-4 4-6
五更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8.古代文化常识的地理
赤县、神州 代称中国。
上古时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中国又指春秋战国时中原各诸侯国,后又泛指中原地区。
“国”则是古代诸侯王的封域。九州、九土、八荒、五服九州九土是传说中的我国古代中原的行政区划,又可泛指中国。
八荒即八方。五服之古代京畿外围的地方,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
山东、山西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西为山西。关内、关外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相对者为“关外”。
三晋、三楚、三秦战国时晋分为三(赵魏韩),后人把原晋地称为“三晋”。秦汉时分原楚地为西楚、东楚、南楚,即“三楚”。
项羽灭秦后,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封给秦的三个降将,后泛称关中地带为“三秦”。中原、塞外、江表狭义的中原指河南省及其附近的地区,广义则指黄河中下游或全流域。
长城以北地区为塞外,又称塞北。长江以南地区称江表,长江南岸苏南、浙江一带,又称“江东”,三国时为孙权统治。
都、鄙、邑周时四县为都,夏制十为都;“都”也指京都。鄙是周代地方组织之一,五百家为鄙,也指小邑,又指边远地方。
两都、三都、两京、五京东汉洛阳为东都,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合称“两都”;加上“南都”宛,合称“三都”。东汉洛阳、长安又称两京;宋代则以开封、洛阳为两京;明以后称北京、南京为两京。
唐代有五京:东京、北京、南京、西京、中京。六大古都今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北京古称“蓟”,又称“燕京”。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久的古都,明时始称西安,古称长安。
洛阳为九朝名都。南京,秦汉时称“秣陵”,孙吴时称建业,晋称建康,南唐时称金陵,朱元璋改称应天府,清代称江宁府,太平军称天京,另有“石头城”“白下”之称,为 六代古都。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汴京,宋称东京。杭州古称钱塘,又称临安。
姑苏、维扬、京口今苏州别称“姑苏”;扬州别称“维扬”“江都”;镇江古称“京口”。
9.古代文化常识知多少
、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古代军制 1、人的称谓 古代时人的称谓 ·常见称谓 ·特殊称谓 ·中国古代姓氏 2、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一览,以及解说 ·古代官职的一览, 详细解说 ·官职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称谓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3、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星宿名称 ·历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称谓 ·古代地理,称谓 5、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的详细解说 ·科举制度一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6、风俗礼仪 我国传统习俗 ·风俗礼仪,传统节日,称谓等 7、饮食器用 古代饮食器用 ·古代的饮食与器用 8、音乐文娱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古代音乐文娱 9、文史典籍 【四书】 【五经】 【六经】 【十三经】 【三字经】 【千字文】 【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 【文。、人的称谓 二、古代职官 三、天文历法 四、古代地理 五、科举制度 六、风俗礼仪 七、饮食器用 八、音乐文娱 九、文史典籍 十、目录辞书 十一、古代军制 1、人的称谓 古代时人的称谓 ·常见称谓 ·特殊称谓 ·中国古代姓氏 2、古代职官 古代职官一览,以及解说 ·古代官职的一览, 详细解说 ·官职的任免升降 ·古代授官称谓 ·古代兼代官职的称谓 3、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 ·星宿名称 ·历法 ·二十八星宿 4、古代地理 古代地理,称谓 ·古代地理,称谓 5、科举制度 古代科举的详细解说 ·科举制度一览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6、风俗礼仪 我国传统习俗 ·风俗礼仪,传统节日,称谓等 7、饮食器用 古代饮食器用 ·古代的饮食与器用 8、音乐文娱 【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
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
·古代音乐文娱 9、文史典籍 【四书】 【五经】 【六经】 【十三经】 【三字经】 【千字文】 【千家诗】 【唐诗三百首】 【文选】 【古文观止】 【古文辞类纂】 【二十四史】 【史记】 【资治通鉴】 【太平广记】 【诗文集的命名方式】 【史书编写方式】 ·文史典籍。
关于岁星纪年
古人观察天象,将太阳一年中在天空中运行所经过的位置标记出来,称为黄道。太阳、月亮和主要行星的运行轨道都在黄道上下各9°,共18°的范围内,所以,把黄道上下共18°的一片带状区域称为黄道带。
古人以地球为观测点,以相对不动的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和其他行星的运动,发现木星在黄道带中绕天空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12年(11.8622年)。这样,木星每年会经过黄道带中一个特定的区域,一共有十二个特定区域。将这十二个区域分别命名,依次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jūzī)、降(xiáng)娄、大梁、实沈(chén)、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观测木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就可以用来纪年,所以也将木星称为“岁星”。《说文解字》里说:“岁,木星也。越历二十八宿,宣遍阴阳,十二月一次。”岁星自西向东经过天空的十二个区域,叫做“十二次”。岁星运行到某个区域,就叫“岁在某某”,如:岁星处于星纪区域,就叫“岁在星纪”,下一年,岁星运行到玄枵,就叫“岁在玄枵”,依次类推,用这种方法纪年,十二年一次轮回。《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表示这一年岁星处于天空中“大火”区域。
十二星次和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是:星纪-丑、玄枵(xiāo)-子、娵訾(jūzī)-亥、降(xiáng)娄-戌、大梁-酉、实沈(chén)-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
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动,古人而选择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又将这二十八宿按方位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分别将各宫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这一圈星宿按四方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
二十八宿从角宿开始,自西向东排列,与日、月视运动的方向相反,唐代的历算家袁天罡(一说是阮天罡)把七曜(木金土日月火水)及二十八宿相(与二十八星宿象形的动物)结合形成了以下名称:
每个方位宿相的第二、四、六位对应的是十二地支和相应的十二属相,如东方青龙宫:第二、四、六位对应地支辰、卯、寅,对应属相龙、兔、虎。
简称为:
四象中的每一象包括三个星次,这三个星次中,中间的对应三个星宿,两边的两个各对应两个星宿,构成了十二星次和二十八宿的对应关系:
但是,二十八宿是天空中固定不变的恒星的位置,十二星次是木星围绕太阳公转时,每年经过的不同的二十八宿,由于木星公转一周不是12年,而是11.8622年,每年移动的位置会超出一个星次一点,经过86年的累积,木星会多经过一个星次,这种现象被称为叫“超辰”或“超次”。
为了解决“超辰”或“超次”的问题,人们就用一个想象的星辰“太岁”代替木星,想象中的太岁被人为地设定为,固定地每十二年经过黄道一周。而且,同十二地支的运行方向一样,从东方向西方运行,而不是原来木星自西向东的运行方向。
既然木星是在天上运行,属于阳,那想象中的太岁就应该在地上运行,属于阴,太岁运行的十二星次就叫“岁阴”。然后,给太岁的十二星次赋予一套全新的名字,分别是:摄提格、单阏(chányān)、执徐、大荒落、敦牂(zāng)、协调洽、涒(tūn)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
有地支就有天干,地支总是和天干配对的。天干一共10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12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种用天干、地支搭配纪年的方法起源很早,至少在商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对应着十二地支的“岁阴”有了一套自己的名字,那相应的天干也应该有一套自己的名字,于是,古人有将十天干命名为“岁阳”,再赋予它们一套名字:阏逄(yānpáng)、旃蒙、柔兆、强圉(yǔ)、著(chú)雍、屠维、上章、重(chóng)光、玄黓(yì)、昭阳。
《尔雅·释天》十天干: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史记·历书》中关于十天干的写法和尔雅不同,对比如下:
《尔雅·释天》十二地支: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十二地支与岁星和太岁名称的关系:
《离骚》,开头有一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其中“摄提”即为太岁纪年的“摄提格”,就是寅年的意思;《资治通鉴》,开篇是“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这样的句子,用干支纪年表达,就是“起于戊寅年,止于壬子年”;转换成公历,就是“起于公元前403年,止于公元前369年”。
参考资料: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04802992.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2%81%E6%98%9F%E7%BA%AA%E5%B9%B4%E6%B3%95/5847998?fr=aladdin
https://www.dedao.cn/article/e1k8gp2WGMzqJ3mqzYK5YmP6DOjxA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9F%E5%B2%81%E7%BA%AA%E5%B9%B4%E6%B3%95/12594427?fr=aladdin
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是怎么划分的
二十八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斗、牛、女、虚、危、室、壁、 奎、娄、胃、昂、毕、觜、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大创造,它把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星分为二十八群,各以一个字来命名: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十八星宿是沿著黄道和赤道之间来划分;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依据它们的出没和中天时刻来定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古人把二十八个部份归?#123;为四个大星区,并冠以名: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每一个方位星区七宿。
二十八星宿环绕在天体大气?面,周而复始的运转不停,分别掌握著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天象,以分昼夜的变化,以及与阴阳气数的变化,然而在古代堪舆学更以二八星宿分成四个方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象线」来定分野。
易经的四象是老阳、老阴、少阳、少阴,在风水学的四象学,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经曰:「夫玄武拱北,朱雀峙南,青龙蟠东,白虎踞西,四势本应四方之气,而穴居位乎中央,故得其柔顺之气则吉,反此则凶」。这四象之位,就是风水「前后左右」的地理位置。前后左右都是彼此平衡和谐,柔顺而有生旺的气氛,才有好地理。
对於所谓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者,这是以坐北向南而言;如果是坐南向北,刚好相反,则是左白虎而右青龙、前玄武而后朱雀;因为青龙为东方属木,白虎为西边属金,北方为玄武属水,南方为朱雀属火,这是一定不移的。术师无论东西南北,开口总是左青龙、右白虎的,只不过是习惯成自然而已。
古时人民为了方便於观测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123;的运转,便将黄、赤道附近的星座选出二十八个做为标志,合称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名称是、角、亢、氏、房、心、尾、箕〔这七个星宿组成一个龙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东部的天空”故称〃东方青龙七宿?#123;,斗、牛、女、虚、危、室、壁〔这七个星宿形成一组龟蛇互缠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北部的天空”故称〃北方玄武七宿?#123;,奎、楼、胃、昂、毕、嘴、参〔这七星宿形成一个虎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西部的天空”故称〃西方白虎七宿?#123;,井、鬼、柳、星、张、翼、轸〔这七个星宿又形成一组鸟的形象、春分时节出现在南部天空”故称〃南方朱雀七宿?#123;由以上七宿组成的一个动物的形象,合称为四象、〔四维、四兽?#123;古代人民用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没和到达中天的时刻来判定季节的要法,现代堪舆师所用的工具《罗盘》二十八星宿的五行就是从这里定出来的,从以上的资料就可证明二十八星宿是一年五行的变化,不是现代农民历里面所用的二十八天节气的用法,古人听天由命,面向南方看方向节气,所以才有左东方青龙、右西方白虎、后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形象产生的结果。
太极就是本体,两仪就是阴阳,在堪舆学叫做「左青龙」、「右白虎」,四象就是阴阳老少,在堪舆学叫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而一般人称为龙虎边之论?#123;是不对,只是左右边的代名词,并不是真有「龙」、「虎」,世俗的论?#123;说如:龙边放水,虎边不能开门、安厕,这是无稽之谈、错误的说法。至於说龙边代表男生,虎边代表女生;左边要高於右边,也是不正确的论点,因古代尊阳抑阴的心态。总之不论阴阳宅,总要左右平衡就好,门开左右皆可,依其?#123;气地况而分门立向就可以了,不必龙虎边二十八星宿:角、亢、氏、房、心、尾、箕、 斗、牛、女、虚、危、室、壁、 奎、娄、胃、昂、毕、觜、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1、天干
简化前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
简化后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地支
简化前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二十八星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扩展资料:
天干地支与二十八星宿的关系: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
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和十二生肖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属虎,属兔,属龙。“等有关生肖的话语。十二生肖通常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身份另一种归类。其实自己的属相是与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是一致的。
天干地支(Heavenly Stems and Earth Branches)是中国古代一种纪年的方法,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交叉搭配,组成六十个基本纪年单位,人们常常说的“六十一甲子”也就是从这里来的。天干地支纪年使用的痕迹在历史知识中体现得更多一些,比如我们常说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命名。
十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阴干;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生肖(twelve symbolic animals)是中国人的出生年份与十二地支相配形成的,它们分别对应十二种动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些动物除了辰龙之外所有的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
在上文中提到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其实是它们简化后的称呼,未简化之前的称呼比较复杂,在使用中不适用,因此现在我们听到的大多数是简化的。
十天干的原称是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地支是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阄茂、大渊献。
二十八星宿(twenty—eight stars)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为单位,分成四组,分别为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天干地支的一部分。
二十八星宿在我们的生活中一般主要说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传说中,前两个青龙和白虎顾名思义它们对应的动物就是龙和虎,而朱雀则是古代凤凰的一种并不是孔雀,玄武则是乌龟。在古代的名篇中也有提到星宿的,比如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两句中就提到了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翼宿和轸宿。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优秀产物,无论是二十八星宿还是十二生肖都是天干地支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怎么记载年份
皇帝圆号天干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
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
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过去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於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这几个朝代。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补充典故: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若,遂与蚩尤大战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於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中国古代记载年份的方法:
一、干支纪年,这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二、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个年号,但前面的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都是后来才追加的,他本人亲自定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封”。
公元前111年,即他即位30年的夏天封禅泰山后,下诏将第二年定为“元封元年”。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即一世一元。年号纪年不仅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而且还影响到朝鲜、日本等国。
扩展资料: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汉武帝在位54年,共用了11个年号,但前面的五个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都是后来才追加的,他本人亲自定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封”。
公元前111年,即他即位30年的夏天封禅泰山后,下诏将第二年定为“元封元年”。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元代以前,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一个皇帝基本就用一个年号,即一世一元。年号纪年不仅是我国的一种纪年法,而且还影响到朝鲜、日本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号纪年法
28星宿是什么?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就星宿而言,每个星宿都有自己的属性和代表物,这也许是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一种信仰,但同时也是对天文观测的一种手段,偶在此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划分天区的标准上,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这个标准的准绳,这一点和西方的十二星座是向吻合的,西方的十二星座不过多已人文为主而。
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布阵的方位图而已。
二十八星宿最早萌发于夏商时代,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尚书》、《左氏春秋》中都有记载。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于观测天文和气象,这对于当时的农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就是可以划分当时的时节,也就是当成现在的日历使用,西方的历法最早的记载就是古代巴比伦时期。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诗歌中来看看古人对一个星期的划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萁
斗午女虚危室壁
奎娄胃昂毕嘴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由此可见,所谓的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古代的日历而已。在嵩山有一座我国最早的天文台——观星台,它建于元初时期。郭守敬曾经在这里重新观测了二十八星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并编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道教的兴起是星宿学的一个转折点。道教对二十八星宿有了个新的解释。他们认为,二十八星宿是保护四神兽的天神,而四神则是保护天地四方的神灵。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四神。他们认为朱雀代表的是天,所以至高无上;而青龙和白虎则是权力和威望的象征,玄武最特别,相传玄武是黄帝的九个儿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怪的,因为它既象龟,又象蛇,但是它却能活上万年,用现在的观点去看,就是龟而已,所以玄武就代表长寿。道教又根据四神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编排了许多图阵,比如“九曲黄河阵”等等。后来,这些就演变成了风水学。
二十八星宿,是古人推论日时吉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们是古人用作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坐标的二十八组恒星(或称星座)。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古人还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各宫分别将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的形象,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东宫苍龙所属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宫朱雀所属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西宫白虎所属七宿是:奎、娄、胃、昂、毕、觜、参;北宫玄武(龟蛇)所属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如初昏时参宿在正南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就是夏季五月,等等。二十八宿环绕在天体大气象里面,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停,分别主掌东、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昼夜、寒暑的交替和阴阳气数的变化。久而久之,二十八星宿被赋予了不同内容的吉凶寓意,以附会民间大千世界的风起云涌,于是便成为古人择日选时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二十八宿的说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古印度、古罗马等文化古国都有,只是名称和意义不尽相同。二十八宿轮流值日以断吉凶的渊源,现已难详考,南宋的历书就已采用这种值日法。后来,民间术士又配以二十八种禽兽,进一步发展了二十八星宿的吉凶内涵。对二十八宿分别与二十八种禽兽相配附会事物之吉凶,民间流行的择吉通书有很详细的记载,现将以通俗歌谣形式表述的有关内容附录于后,以备参考。
一、东方苍龙七宿
1、角宿:
属木,为蛟。为东方七宿之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龙角,乃斗杀之首冲,故多凶。
角宿值日不非轻,祭祀婚姻事不成,埋葬若还逢此日,三年之内有灾惊。
2、亢宿:
属金,为龙。是东方第二宿,为苍龙的颈。龙颈,有龙角之护卫,变者带动全身,故多吉。
亢宿之星事可求,婚姻祭祀有来头,葬埋必出有官贵,开门放水出公侯。
3、氐宿:
属土,为貉(即狗獾)。氐,为根为本,如木之有根始能往上支天柱、往下扎深根,但当其根露现时即是冬寒草木枯黄之时。《史记》记载:“氐,东方之宿,氐者言万物皆至也。”氐宿是东方第三宿,为苍龙之胸,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龙胸,乃龙之中心要害,重中之重,故多吉。
氐宿之星吉庆多,招得横财贺有功,葬埋若还逢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4、房宿:
为日,为兔。为东方第四宿,为苍龙腹房,古人也称之为“天驷”,取龙为天马和房宿有四颗星之意。龙腹,五脏之所在,万物在这里被消化,故多凶。
房宿值日事难成,办事多半不吉庆,葬埋多有不吉利,起造三年有灾殃。
5、心宿:
为月,为狐。为东方第五宿,为苍龙腰部。心为火,是夏季第一个月应候的星宿,常和房宿连用,用来论述“中央支配四方”。龙腰,肾脏之所在,新陈代谢的源泉,不可等闲视之,故多凶。
心宿恶星元非横,起造男女事有伤,坟葬不可用此日,三年之内见瘟亡。
6、尾宿:
属火,为虎。为东方第六宿,尾宿九颗星形成苍龙之尾。龙尾,是斗杀中最易受到攻击部位,故多凶。
尾宿之日不可求,一切兴工有犯仇,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有悲哀。
7、箕宿:
属水,为豹。为东方最后一宿,为龙尾摆动所引发之旋风。故箕宿好风,一旦特别明亮就是起风的预兆,因此又代表好调弄是非的人物、主口舌之象,故多凶。
箕宿值日害男女,官非口舌入门来,一切修造不用利,婚姻孤独守空房。
二、北方玄武七宿
8、斗宿:
属水,为獬。为北方之首宿,因其星群组合状如斗而得名,古人又称“天庙”,是属于天子的星。天子之星常人是不可轻易冒犯的,故多凶。
斗宿值日不吉良,婚姻祭祀不吉昌,葬埋不可用此日,百般万事有灾殃。
9、牛宿:
属金,为牛。为北方第二宿,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织女与牵牛星,虽然牛郎与织女的忠贞爱情能让数代人倾心感动,然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悲剧性的结局,故牛宿多凶。
牛宿值日利不多,一切修造事灾多,葬埋修造用此日,卖尽田庄不记丘。
10、女宿:
属土,为幅(蝠)。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箕,亦似“女”字,古时妇女常用簸箕颠簸五谷,去弃糟粕留取精华,故女宿多吉。
女宿值日吉庆多,起造兴工事事昌,葬埋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进田庄。
11、虚宿:
为日,为鼠。为北方第四宿,古人称为“天节”。当半夜时虚宿居于南中正是冬至的节令。冬至一阳初生,为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如同子时一阳初生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一样,给人以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故虚宿多吉。
虚宿值日吉庆多,祭祀婚姻大吉昌,埋葬若还逢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12、危宿:
为月,为燕。为北方第五宿,居龟蛇尾部之处,故此而得名“危”(战斗中,断后者常常有危险)。危者,高也,高而有险,故危宿多凶。
危宿值日不多吉,灾祸必定注瘟亡,一切修营尽不利,灾多吉少事成灾。
13、室宿:
属火,为猪。为北方第六宿,因其星群组合象房屋状而得名“室”(象一所覆盖龟蛇之上的房子),房屋乃居住之所,人之所需,故室宿多吉。
室宿值日大吉利,婚姻祭祀主恩荣,葬埋苦还逢此日,三年必定进田庄。
14、壁宿:
属水,为犭俞。为北方第七宿,居室宿之外,形如室宿的围墙,故此而得名“壁”。墙壁,乃家园之屏障,故壁宿多吉。
壁宿之星好利宜,祭祀兴工吉庆多,修造安门逢此日,三朝七日进钱财。
三、西方白虎七宿
15、奎宿:
属木,为狼。为西方第一宿,有天之府库的意思,故奎宿多吉。
奎宿值日好安营,一切修造大吉昌,葬埋婚姻用此日,朝朝日日进田庄。
16、娄宿:
属金,为狗。为西方第二宿,娄,同“屡”,有聚众的含意,也有牧养众畜以供祭祀的意思,故娄宿多吉。
娄宿之星吉庆多,婚姻祭祀主荣华,开门放水用此日,三年之内主官班。
17、胃宿:
属土,为雉。为西方第三宿,如同人体胃之作用一样,胃宿就象天的仓库屯积粮食,故胃宿多吉。
胃宿修造事亨通,祭祀婚姻贺有功,葬埋若还逢此日,田园五谷大登丰。
18、昴宿:
为日,为鸡。为西方第四宿,居白虎七宿的中央,在古文中西从卯,西为秋门,一切已收获入内,该是关门闭户的时候了,故昴宿多凶。
昴宿值日有灾殃,凶多吉少不寻常,一切兴工多不利,朝朝日日有瘟伤。
19、毕宿:
为月,为鸟。为西方第五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又“毕”有“完全”之意,故毕宿多吉。
毕宿造作主兴隆,祭祀开门吉庆多,一切修造主大旺,钱财牛马满山川。
20、觜宿:
属火,为猴。为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征,故觜宿多吉。
觜宿值日主吉良,埋葬修造主荣昌,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降麒麟。
21、参宿:
属水,为猿。为西方第七宿,居白虎之前胸,虽居七宿之末但为最要害部位,故参宿多吉。
参宿造作事兴隆,富贵荣华胜石崇,葬埋婚姻多吉庆,衣粮牛马满家中。
四、南方朱雀七宿
22、井宿:
属水,为犴(即驼鹿)。为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井字如网状)。井宿就象一张迎头之网,又如一片无底汪洋(请参阅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故井宿多凶。
井宿值日事无通,凶多吉少有瘟灾,一切所求皆不利,钱财耗散百灾非。
23、鬼宿:
属金,为羊。为南方第二宿,犹如一顶戴在朱雀头上的帽子,鸟类在受到惊吓时头顶羽毛成冠状,人们把最害怕而又并不存在的东西称作“鬼”,鬼宿因此而得名,主惊吓,故多凶。
鬼宿值日不非轻,一切所求事有惊,买卖求财都不利,家门灾祸散零丁。
24、柳宿:
属土,为獐。为南方第三宿,居朱雀之嘴,其状如柳叶(鸟类嘴之形状大多如此),嘴为进食之用,故柳宿多吉。
柳宿修造主钱财,富贵双全入家来,葬埋婚姻用此日,多招福禄主荣昌。
25、星宿:
为日,为马。为南方第四宿,居朱雀之目,鸟类的眼睛多如星星般明亮,故由此而得名“星”。俗话说“眼里不揉沙子”,故星宿多凶。
星宿值日有悲哀,凶多吉少有横灾,一切兴工都不利,家门灾祸起重重。
26、张宿:
为月,为鹿。为南方第五宿,居朱雀身体与翅膀连接处,翅膀张开才意味着飞翔,民间常有“开张大吉”等说法,故张宿多吉。
张宿之星大吉昌,祭祀婚姻日久长,葬埋兴工用此日,三年官禄进朝堂。
27、翼宿:
属火,为蛇。为南方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鸟有了翅膀才能腾飞,翼宿多吉。
翼宿值日主吉祥,年年进禄入门堂,一切兴工有利益,子孙富贵置田庄。
28、轸宿:属水,为蚓。为南方第七宿,居朱雀之尾,鸟儿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古代称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为“轸”,其部位与轸宿居朱雀之位相当,故此而得名。轸宿古称“天车”,“轸”有悲痛之意,故轸宿多凶。
轸宿凶星不敢当,人离财散有消亡,葬埋婚姻皆不利,朝朝日日有惊慌。
二十八宿所属吉凶各派说法不一,且世上没有绝对的吉与凶,故以上所编创内容仅作择吉时参考之用。
以二十八宿轮流值日记日法,是以一宿代表一日,二十八宿代表二十八日,周而复始。二十八日为一个周期,正好四个星期轮流一个周期。故可根据以下歌诀核对历书上二十八宿印的对不对,只要看那位星宿上是星期几(其对应关系是永远不变的),就可以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北方七宿)
奎娄胃昂毕觜参(西方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南方七宿)
九星飞泊——玄妙的择吉方阵
吉神凶煞——神秘的择吉外衣
吉时良辰——最后的择吉定位
民间黄历——锅无法下口的择吉大杂烩
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类:苍龙、玄武、白虎、朱雀,分别代表着东方、北方、西方和南方四个方位,其中每个方位含有七个星宿,一共二十八个星宿。
1、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2、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3、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4、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扩展资料:
每个星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
二十八宿的体系目前文献所知可以追溯到商周初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完备了。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以文物考查的话,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称。
史学界公认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一直以来也是中外学者感兴趣的话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是我国本土天文学创作。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具体如下:
二十八星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
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
扩展资料:
延伸阅读
中国的一名著名学者坚持认为二十八星宿起源于中国,并根据文献资料进行了严密的推导。这位先生的理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
但这一结论却一直缺乏实物的有力证明和支撑。反对“中国说”的人认为,中国的二十八星宿对应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象之说,仅仅是中国汉朝时期儒生的附会之说。
1977年,湖北省境内战国曾侯乙幕的发掘给这一争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一只漆箱的盖面上绘有一幅色的天文图, 画面中间是篆书“斗”字,四周清楚地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
漆箱盖上中央那个特别大的“斗” 字,分别向东西南北特意延长了四笔,而这四笔正好指向二十八宿四宫的四个中心。这也就是后来四象之说的象征。
曾侯乙墓的年代是在公元前433年左右,与之相呼应的是,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也出土了春秋时期的号国铜镜,铜镜背面的图案几乎与曾侯乙的图案如出一辙。这两幅图的发现,证明了公元前世纪初或更早,中国就有了完善的星宿体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十八星宿
1、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
2、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
3、西方白虎七宿:奎、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4、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曾广泛应用于古代的天文、、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
扩展资料:
文人笔下的心宿:
星宿不仅用来研究星空,也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北斗七星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7颗星组成,其中斗身中的四颗星又叫魁星。
魁星就是文曲星,也叫文昌星,简称文星,因名带“文”字,古人附会为主管文运兴衰的星官。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写范进中举后“欢喜得疯了”,丈人胡屠户打了他一嘴巴后,“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了起来。
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著,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奎星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也被古人当做主掌文章命运的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八星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星宿
二十八星宿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就星宿而言,每个星宿都有自己的属性和代表物,这也许是中国人对自然万物的一种信仰,但同时也是对天文观测的一种手段,偶在此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划分天区的标准上,二十八星宿和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是这个标准的准绳,这一点和西方的十二星座是向吻合的,西方的十二星座不过多已人文为主而。
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布阵的方位图而已。
二十八星宿最早萌发于夏商时代,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尚书》、《左氏春秋》中都有记载。早期的二十八星宿主要是用于观测天文和气象,这对于当时的农业有很大的帮助,还有就是可以划分当时的时节,也就是当成现在的日历使用,西方的历法最早的记载就是古代巴比伦时期。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诗歌中来看看古人对一个星期的划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萁
斗午女虚危室壁
奎娄胃昂毕嘴参
井鬼柳星张翼轸
由此可见,所谓的二十八星宿也就是古代的日历而已。在嵩山有一座我国最早的天文台——观星台,它建于元初时期。郭守敬曾经在这里重新观测了二十八星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并编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道教的兴起是星宿学的一个转折点。道教对二十八星宿有了个新的解释。他们认为,二十八星宿是保护四神兽的天神,而四神则是保护天地四方的神灵。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四神。他们认为朱雀代表的是天,所以至高无上;而青龙和白虎则是权力和威望的象征,玄武最特别,相传玄武是黄帝的九个儿子中最小的,也是最怪的,因为它既象龟,又象蛇,但是它却能活上万年,用现在的观点去看,就是龟而已,所以玄武就代表长寿。道教又根据四神二十八星宿的方位编排了许多图阵,比如“九曲黄河阵”等等。后来,这些就演变成了风水学。
二十八星宿,是古人推论日时吉凶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们是古人用作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坐标的二十八组恒星(或称星座)。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古人还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各宫分别将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的形象,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东宫苍龙所属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宫朱雀所属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西宫白虎所属七宿是:奎、娄、胃、昂、毕、觜、参;北宫玄武(龟蛇)所属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如初昏时参宿在正南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就是夏季五月,等等。二十八宿环绕在天体大气象里面,周而复始的运行不停,分别主掌东、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昼夜、寒暑的交替和阴阳气数的变化。久而久之,二十八星宿被赋予了不同内容的吉凶寓意,以附会民间大千世界的风起云涌,于是便成为古人择日选时又一重要理论依据。
二十八宿的说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古印度、古罗马等文化古国都有,只是名称和意义不尽相同。二十八宿轮流值日以断吉凶的渊源,现已难详考,南宋的历书就已采用这种值日法。后来,民间术士又配以二十八种禽兽,进一步发展了二十八星宿的吉凶内涵。对二十八宿分别与二十八种禽兽相配附会事物之吉凶,民间流行的择吉通书有很详细的记载,现将以通俗歌谣形式表述的有关内容附录于后,以备参考。
一、东方苍龙七宿
1、角宿:
属木,为蛟。为东方七宿之首,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龙角,乃斗杀之首冲,故多凶。
角宿值日不非轻,祭祀婚姻事不成,埋葬若还逢此日,三年之内有灾惊。
2、亢宿:
属金,为龙。是东方第二宿,为苍龙的颈。龙颈,有龙角之护卫,变者带动全身,故多吉。
亢宿之星事可求,婚姻祭祀有来头,葬埋必出有官贵,开门放水出公侯。
3、氐宿:
属土,为貉(即狗獾)。氐,为根为本,如木之有根始能往上支天柱、往下扎深根,但当其根露现时即是冬寒草木枯黄之时。《史记》记载:“氐,东方之宿,氐者言万物皆至也。”氐宿是东方第三宿,为苍龙之胸,万事万物皆了然于心。龙胸,乃龙之中心要害,重中之重,故多吉。
氐宿之星吉庆多,招得横财贺有功,葬埋若还逢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4、房宿:
为日,为兔。为东方第四宿,为苍龙腹房,古人也称之为“天驷”,取龙为天马和房宿有四颗星之意。龙腹,五脏之所在,万物在这里被消化,故多凶。
房宿值日事难成,办事多半不吉庆,葬埋多有不吉利,起造三年有灾殃。
5、心宿:
为月,为狐。为东方第五宿,为苍龙腰部。心为火,是夏季第一个月应候的星宿,常和房宿连用,用来论述“中央支配四方”。龙腰,肾脏之所在,新陈代谢的源泉,不可等闲视之,故多凶。
心宿恶星元非横,起造男女事有伤,坟葬不可用此日,三年之内见瘟亡。
6、尾宿:
属火,为虎。为东方第六宿,尾宿九颗星形成苍龙之尾。龙尾,是斗杀中最易受到攻击部位,故多凶。
尾宿之日不可求,一切兴工有犯仇,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有悲哀。
7、箕宿:
属水,为豹。为东方最后一宿,为龙尾摆动所引发之旋风。故箕宿好风,一旦特别明亮就是起风的预兆,因此又代表好调弄是非的人物、主口舌之象,故多凶。
箕宿值日害男女,官非口舌入门来,一切修造不用利,婚姻孤独守空房。
二、北方玄武七宿
8、斗宿:
属水,为獬。为北方之首宿,因其星群组合状如斗而得名,古人又称“天庙”,是属于天子的星。天子之星常人是不可轻易冒犯的,故多凶。
斗宿值日不吉良,婚姻祭祀不吉昌,葬埋不可用此日,百般万事有灾殃。
9、牛宿:
属金,为牛。为北方第二宿,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织女与牵牛星,虽然牛郎与织女的忠贞爱情能让数代人倾心感动,然最终还是无法逃脱悲剧性的结局,故牛宿多凶。
牛宿值日利不多,一切修造事灾多,葬埋修造用此日,卖尽田庄不记丘。
10、女宿:
属土,为幅(蝠)。为北方第三宿,其星群组合状如箕,亦似“女”字,古时妇女常用簸箕颠簸五谷,去弃糟粕留取精华,故女宿多吉。
女宿值日吉庆多,起造兴工事事昌,葬埋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进田庄。
11、虚宿:
为日,为鼠。为北方第四宿,古人称为“天节”。当半夜时虚宿居于南中正是冬至的节令。冬至一阳初生,为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如同子时一阳初生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一样,给人以美好的期待和希望,故虚宿多吉。
虚宿值日吉庆多,祭祀婚姻大吉昌,埋葬若还逢此日,一年之内进钱财。
12、危宿:
为月,为燕。为北方第五宿,居龟蛇尾部之处,故此而得名“危”(战斗中,断后者常常有危险)。危者,高也,高而有险,故危宿多凶。
危宿值日不多吉,灾祸必定注瘟亡,一切修营尽不利,灾多吉少事成灾。
13、室宿:
属火,为猪。为北方第六宿,因其星群组合象房屋状而得名“室”(象一所覆盖龟蛇之上的房子),房屋乃居住之所,人之所需,故室宿多吉。
室宿值日大吉利,婚姻祭祀主恩荣,葬埋苦还逢此日,三年必定进田庄。
14、壁宿:
属水,为犭俞。为北方第七宿,居室宿之外,形如室宿的围墙,故此而得名“壁”。墙壁,乃家园之屏障,故壁宿多吉。
壁宿之星好利宜,祭祀兴工吉庆多,修造安门逢此日,三朝七日进钱财。
三、西方白虎七宿
15、奎宿:
属木,为狼。为西方第一宿,有天之府库的意思,故奎宿多吉。
奎宿值日好安营,一切修造大吉昌,葬埋婚姻用此日,朝朝日日进田庄。
16、娄宿:
属金,为狗。为西方第二宿,娄,同“屡”,有聚众的含意,也有牧养众畜以供祭祀的意思,故娄宿多吉。
娄宿之星吉庆多,婚姻祭祀主荣华,开门放水用此日,三年之内主官班。
17、胃宿:
属土,为雉。为西方第三宿,如同人体胃之作用一样,胃宿就象天的仓库屯积粮食,故胃宿多吉。
胃宿修造事亨通,祭祀婚姻贺有功,葬埋若还逢此日,田园五谷大登丰。
18、昴宿:
为日,为鸡。为西方第四宿,居白虎七宿的中央,在古文中西从卯,西为秋门,一切已收获入内,该是关门闭户的时候了,故昴宿多凶。
昴宿值日有灾殃,凶多吉少不寻常,一切兴工多不利,朝朝日日有瘟伤。
19、毕宿:
为月,为鸟。为西方第五宿,又名“罕车”,相当于边境的军队,又“毕”有“完全”之意,故毕宿多吉。
毕宿造作主兴隆,祭祀开门吉庆多,一切修造主大旺,钱财牛马满山川。
20、觜宿:
属火,为猴。为西方第六宿,居白虎之口,口福之象征,故觜宿多吉。
觜宿值日主吉良,埋葬修造主荣昌,若是婚姻用此日,三年之内降麒麟。
21、参宿:
属水,为猿。为西方第七宿,居白虎之前胸,虽居七宿之末但为最要害部位,故参宿多吉。
参宿造作事兴隆,富贵荣华胜石崇,葬埋婚姻多吉庆,衣粮牛马满家中。
四、南方朱雀七宿
22、井宿:
属水,为犴(即驼鹿)。为南方第一宿,其组合星群状如网,由此而得名“井”(井字如网状)。井宿就象一张迎头之网,又如一片无底汪洋(请参阅神话传说中的“精卫填海”故事),故井宿多凶。
井宿值日事无通,凶多吉少有瘟灾,一切所求皆不利,钱财耗散百灾非。
23、鬼宿:
属金,为羊。为南方第二宿,犹如一顶戴在朱雀头上的帽子,鸟类在受到惊吓时头顶羽毛成冠状,人们把最害怕而又并不存在的东西称作“鬼”,鬼宿因此而得名,主惊吓,故多凶。
鬼宿值日不非轻,一切所求事有惊,买卖求财都不利,家门灾祸散零丁。
24、柳宿:
属土,为獐。为南方第三宿,居朱雀之嘴,其状如柳叶(鸟类嘴之形状大多如此),嘴为进食之用,故柳宿多吉。
柳宿修造主钱财,富贵双全入家来,葬埋婚姻用此日,多招福禄主荣昌。
25、星宿:
为日,为马。为南方第四宿,居朱雀之目,鸟类的眼睛多如星星般明亮,故由此而得名“星”。俗话说“眼里不揉沙子”,故星宿多凶。
星宿值日有悲哀,凶多吉少有横灾,一切兴工都不利,家门灾祸起重重。
26、张宿:
为月,为鹿。为南方第五宿,居朱雀身体与翅膀连接处,翅膀张开才意味着飞翔,民间常有“开张大吉”等说法,故张宿多吉。
张宿之星大吉昌,祭祀婚姻日久长,葬埋兴工用此日,三年官禄进朝堂。
27、翼宿:
属火,为蛇。为南方第六宿,居朱雀之翅膀之位,故而得名“翼”,鸟有了翅膀才能腾飞,翼宿多吉。
翼宿值日主吉祥,年年进禄入门堂,一切兴工有利益,子孙富贵置田庄。
28、轸宿:属水,为蚓。为南方第七宿,居朱雀之尾,鸟儿的尾巴是用来掌握方向的。古代称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为“轸”,其部位与轸宿居朱雀之位相当,故此而得名。轸宿古称“天车”,“轸”有悲痛之意,故轸宿多凶。
轸宿凶星不敢当,人离财散有消亡,葬埋婚姻皆不利,朝朝日日有惊慌。
二十八宿所属吉凶各派说法不一,且世上没有绝对的吉与凶,故以上所编创内容仅作择吉时参考之用。
以二十八宿轮流值日记日法,是以一宿代表一日,二十八宿代表二十八日,周而复始。二十八日为一个周期,正好四个星期轮流一个周期。故可根据以下歌诀核对历书上二十八宿印的对不对,只要看那位星宿上是星期几(其对应关系是永远不变的),就可以了。
四五六日一二三
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北方七宿)
奎娄胃昂毕觜参(西方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南方七宿)
九星飞泊——玄妙的择吉方阵
吉神凶煞——神秘的择吉外衣
吉时良辰——最后的择吉定位
民间黄历——锅无法下口的择吉大杂烩
二十八星宿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这个年度是多事之秋,不利父母子女团圆。
二十八宿的说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古印度、古罗马等文化古国都有,只是名称和意义不尽相同。二十八宿轮流值日以断吉凶的渊源,现已难详考,南宋的历书就已采用这种值日法。
后来,民间术士又配以二十八种禽兽,进一步发展了二十八星宿的吉凶内涵。对二十八宿分别与二十八种禽兽相配附会事物之吉凶,民间流行的择吉通书有很详细的记载。
扩展资料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们是古人用作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坐标的二十八组恒星(或称星座)。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因为它们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二十八宿。
古人还把二十八宿分为东、南、西、北四宫,每宫七宿,各宫分别将所属七宿连缀想象为一种动物的形象,以为是“天之四灵,以正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