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河图洛书还是先有易经,女人学易经有什么后果
河图洛书与法华经是哪个经典比较早
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是经典著作易经生成的源头,河图洛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它出现于远古的传说时代。《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法华经》出现于公元前1世纪,后续流变发展,形成多种版本。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蕴含了深奥的宇宙星象之理,被誉为宇宙魔方,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河图”、“洛书”是怎么回事?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这两幅图中蕴含着的奥秘,吸引了无数后人为之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各有说辞,但是依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让所有人都信服的结果。那么“河图”“洛书”是怎么一回事,其中又包含了怎样的奥妙呢?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岛岛,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现在很多人认为“河图”、“洛书”是《易》经的起源。西汉孔安国说:“‘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西汉古文经学家刘歆亦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九畴是也。‘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然而事实上,“龙马”、“神龟”从黄河、洛水中驮出来的“神物”只是传说而已,“河图”、“洛书”在历史上有详细的记载,它们其实是周成王七年三月乙卯日周公决定营建洛邑的地图及占卜卜辞。
洛邑地处“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左传》记载“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周武王这时候就已有定都洛邑的想法,后周成王继位,也将营建洛邑作为一件大事,与周公、召公进行策划实施。
《尚书·周书·洛诰》中是这样记载的:“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胤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e水西,惟洛食;我又卜?e水东,亦惟洛食。’?壤矗?酝技跋撞贰!?/p>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河图”是周成王营建洛邑之时,由周公旦实地察看后绘制的洛邑城址及其周围的河水、洛水、伊水、黎水、涧水位置图,故命之曰“河图”。它是洛阳市最早的市区地理图;而周公旦为选定城址卜筮的卜辞,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洛书”。此后不久,就将这“图”、“书”刻之于美玉之上,称之“河图”,是为周室之宝,康王即位时曾被作为国宝陈列。
那为什么《周易·系辞》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句话呢?在今本《周易·系辞》这样记载,“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其实是鼓吹神道占卜之辞,按照行文用语所观,其中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与前面文字不是一人所写,明显是后人在前文的基础上增添之句。
到了宋朝,世人围绕“河图洛书真伪、八卦是否据河洛而画”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
《周易·系辞》提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先秦两汉至唐代文献基本持此观点。然河洛图式早已失传,至少唐末已不可见。宋初陈抟以河图、洛书及先天图、太极图传世,于是引起肯定派与疑古派的论争。
这两派均坚信“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画卦”。所不同的是,疑古派则视“河图洛书”为怪妄,并大肆攻击。其先驱为北宋欧阳修,其《易童子问》否定伏羲授河图画八卦,认为“河图”不在《易》之前。清朝黄宗羲《易学象数论》、黄宗炎《图书辨惑》亦认为“河图洛书”之说,实由道家而来,与《易》经无关。
与此同时,肯定派则极力崇尚河图洛书,不仅反驳疑古派言论,而且在河图洛书研究、破释方面取得不少成果。王安石、苏轼等人均不赞成欧阳修的观点。到了清代,解析河图洛书的着作甚多,李光地《周易折中》、胡煦《周易函书》、江永《河洛精蕴》均为上乘之作。
民国至解放后,两派斗争依然持续不断。近代疑古派则以顾颉刚为代表,在其《三皇考河图洛书的倒坠》中彻底否定河图洛书。一九七七年春,在安徽阜阳县双古堆发掘的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文物中,发现“太乙九宫占盘”,其图式与洛书完全相符,说明宋人图书,绝非臆造。
到现在一般认为“洛书”至迟于西汉初年已经存在,然对“河图”的来源及“河图洛书”与《周易》谁先谁后等问题仍有争议。
河图洛书是哪部经典生成的源头是什么?
《易经》的源头。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上天授予的祥瑞之兆。相传圣王如有德政,上天会授予河图洛书(箓图、丹书),象征天子为天命所归,有合法治理天下的权威。现代大数据研究认为,河图洛书是中国特定方法阴阳五行的来源。
河图和中华古术五行思想相互印证,含生克乘侮变化次序,方位。
古术五行以自然界基本元素金水木火土作喻指事,暗含阴阳,谓之“气”与“音”,类似于现在科学所谓“波粒二象”或者“质能二元”。
五行之气可谓耳熟能详,五行之音则在甲子纳音的阐述中有所涉及。
如果说河图描述质能模型,那么洛书则描绘了一个可能的四维时空的最小稳定模型——九宫。
以“吾(五)”为中心,纵横对角皆稳定平衡,正是时空四维(模型此处不论)。“先天八卦”由此而生。
一三五七九对应五行之“气”,自一而始。方位,并五行相生次序:东方一木生南方三火生中央五土生西方七金生北方九水复生木;
二四六八十对应五行之“音”,因河图之数分天地,以观察者为中心,如果大地是上西下东右北左南,则天空是上西下东左北右南。于是便有了五行之音始于西方二金,传南方四火传东方六木传北方八水传中央十土复传金。
后世理解
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宋初陈抟创“龙图易”。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
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
解读《周易》较权威的有哪些书?
比较推荐南怀瑾的 《易经杂说》,《白话周易》,《周易入门》;要是易理类我在看的是《周易本义》,《高岛易断》,《周易浅述-清-陈梦雷》我都是看电子书。推荐袁庭栋的《周易初阶》。体例比较规范,译文也比周振甫的《周易译注》通顺,他就把《周易》当成一个普通的古籍来读,让人容易理解。《周易注》、朱熹的《本义》、清代李光地的《折中》、熊逸的《周易江湖》、曾仕强《易经的奥秘》、还有《易经杂说》。
女孩子可以学易经嘛,有什么坏处吗?
可以。民间关于学习易经流传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学习易经会使人倒霉,没有好下场。还有人说,女孩不能学易经等等。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是民间百姓的误解。
学易经是不会有什么危害的。易经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伤害,它只是一本综合了卜筮、自然规律、哲学、天象学等多方面内容的书籍,学习它能够给我们增长见识,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所以是没有什么缺点的。
但是有的人自身没有理解易经的意思,而且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而很容易误入歧途,反而耽误了自己的人生。
释义
《易经》认为天地万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发展之中,其阐述的就是这个“自然而然” 的规律。这规律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