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爻辞断卦法,如何看卦辞和爻辞

如何断卦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辞断之。
一爻动,以动爻之爻辞断之。
两爻动者,则取阴爻之爻辞以为断,盖以“阳主过去,阴主未来”故也。所动的两爻如果同是阳爻或阴爻,则取上动之爻断之。
三爻动者,以所动三爻的中间一爻之爻辞为断。
四爻动者,以下静之爻辞断之。
五爻动者,取静爻的爻辞断之。
六爻皆动的卦,如果是乾坤二卦,「用」辞断。乾坤两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动,则以变卦的彖辞断之。
以上是南怀瑾先生的断法
2.还有一种是朱熹《易学启蒙》提到的占断方法:
六爻不变,以本卦卦辞断;
一爻变,以本卦变爻爻辞断;
两爻变,以本卦两个爻辞断,但以上者为主;
三爻变,以本卦与变卦卦辞断;本卦为贞(体),变卦为悔(用);
四爻变,以变卦之两不变爻爻辞断,但以下者为主;
五爻变,以变卦之不变爻爻辞断;伐
六爻变,以变卦之卦辞断,乾坤两卦则以「用」辞断。
周易如何看卦? 我来回答
你所摇出的卦,除了本卦,还有之卦,就是变爻之后所得的卦。一般来说,没有之卦的就看本卦的卦辞。如紶有变爻,有一个变爻,就看变爻的爻辞。也就是你所说的初九、九二、九五……这些,都是某一个爻的爻辞。
1、没有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卦辞, 根据这个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2、一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变爻的爻辞,根据这个爻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3、二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的两个变爻的爻辞, 根据这两个爻的爻词的意思来解释这一卦,但是要以上爻的爻词为主。
4、三个变爻 :在《易经》中分别查出本卦和变卦的卦辞,以本卦的卦词为主,变卦的卦词为辅, 综合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5、四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本卦中两个没变的爻的爻词, 根据这两个爻词的意思,以下爻的爻词为主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6、五个变爻 :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然后用变卦中不变的那个爻的爻词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7、六爻皆变:在《易经》中查出这个本卦的变卦, 根据这个变卦卦词的意思来解释你算的这一卦。
易经中出现变爻的话是按本卦爻来解还是按变卦的爻来解我来回答
有动爻就有变爻,就有变卦,但是变卦的五行不是按变卦的卦宫来装的,必须按本卦,比如变卦的坎为水,兄弟爻应当是水,但是本卦如果是金,也必须以兄弟爻是金来装五行的。变爻不能代表什么它除了能对使自己变的动爻产生作用以外,对任何爻也不能作用,另外就是和本挂爻于其他爻,构成三合局,别的都不行的

易经卜卦断爻的方法,卦辞爻解

这种说法在古籍中有所流传,但个人认为不对,因为这是一种僵化的看法,掩盖了周易卦爻辞用法的本源。采用卦爻辞断卦,虽然是上古之法,但仅在那个时代流行,汉代以后,并不流行——这是因为卦爻辞只是文王、周公等人对易理的一种运用而已,而那时的易理学术远没有汉代以后发达。所以那时的易理、卦理的发挥都有限;那时还是易学的早期、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近现代卦爻辞断法的实践,好像比较有名、有大量真实断例的,也就只有日本的《高岛易断》了。
再说的那种朱熹的断法,为什么是僵化的认知?个人认为,那不符合《周易》卦爻辞的功能。周易的六十四卦,仅仅是64个原始“静卦”,而不是全部“卦”。爻动,指的是在某一个静卦基础上派生出的一个“动卦”,但这个动卦不等于就是变卦的那个静卦——动卦也就是静卦之间的中间形态。比如,乾卦初爻动,变卦为天风姤,那么乾卦初爻动=天风姤吗? 绝对不等于,这是不同的卦。所以朱熹那个说法里面,当变爻超过3个,就看变卦卦爻辞的说法、以及五爻变以静爻爻辞断的说法,均属狗屁不通。
比如说,乾卦初、二、五爻动,变卦是火山旅。这是一个“动卦”,既不是乾卦也不是旅卦,不应该看乾卦和旅卦的卦辞;而应该综合乾卦初、二、五爻的爻辞做出一个综合判断。朱熹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发明这套用法的文王、周公人家是明白的,所以乾卦六爻都动的判断,人家给了一个“用九”的断词——“见群龙无首,吉!”。什么是“用九”?就是乾卦六爻都动时的综合断词,这个绝对不等于坤卦静卦(乾六爻动的变卦为坤卦),也和坤卦的爻辞没有关系!

用爻辞可以断卦 干吗还要弄个六爻来断卦??

爻辞是可以断卦,但它所断的结果 笼统模糊 而且它需要断卦人要有很高的悟性,因为灵感成分居多。每一个爻辞,都是吉凶合一的,需要断卦人的灵感分辨
如:纪晓岚在应乡举考试前,为预测将来考试的情况,他的老师为他用《易经》占了一卦,得到《泽水困》卦三爻动。纪晓岚的老师根据主卦《泽水困》第三爻的爻辞:"困于石于蒺藜,人入其宫,不见其妻,凶。"认为此次考试不吉。可能难于上榜。但纪晓岚看了卦爻辞后,却对老师和同学说:"自己尚未娶妻,卦辞''不见其妻,是我的实际状况,我本来就未有妻子,哪有妻可见?不见其妻是正常的,怎么会凶呢?"并且纪晓岚根据卦爻辞自己判断:"认为自己要中第一名,第二名可能是姓石的或者姓中有石字旁的,第三名可能是姓米或者姓中有米字旁的。待到榜发,果然,纪晓岚中了第一名,而第二名又刚好是一位姓石的,第三位是一位姓米的。可见纪晓岚在学生时代就具备《易经》的变易思维。比生搬硬套《易经》卦爻辞的老师还高一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易经》的神秘性。
诚斋杂记:孔子使子贡,久而不来,命弟子占,遇鼎。皆言无足不来。颜回掩口而笑。子曰:回也哂,谓赐来乎?对曰:无足者,乘舟而至也。果然
六爻是复杂,所以不是普通人,能够学会的。 O(∩_∩)O~
但是用六爻所断的事情,比爻辞具体,详细。而且可以断出具体应事的时间。但是爻辞这个就很难办到。
爻辞,大部分是事情发生后,再来对爻辞,才感觉爻辞很神。事件未发生时,有时(注意是有时)你看爻辞都看不懂,不知道,它所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比如用六爻来预测疾病,甚至可以准确的预测出生病的位置,病名,疾病发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得病的,什么时间得病的,得病的原因是什么,痊愈的时间,有什么禁忌等等
而爻辞就很难办到这些。
六爻达到高层次后,甚至可以断出具体的地名,具体的数字。。。。可怕吧?严重同意各位看法。爻辞陪卦象是哲学
六爻是算命
补充 : 没有,有时算命,预测一些事情

梅花易数如何断卦

梅花易数(基本判卦事例)

呵呵 梅花易数初学者断卦往往都是很准的,把先天八卦数和后天八卦方位记、十天干、十二地支、五行生克制化、六十四卦卦名、八卦的六亲这些记熟了,就可以去尝试给人断卦了。初学者先以传统的体用方法来断卦,看五行生克,有外应抓外应,没外应看卦,往往很准,不过初学者不要迷恋外应,这个要有扎实的基础后才能去深研,断卦基础慢慢扩展后,可以去看别人断的卦和思路,等玩了一两年梅花后,可以去尝试研究外应了。 梅花看卦的思路有很多种,直读象法、组合读象法、五行生克法、读卦名法、看爻辞法、看外应法等等。都是切入进去的方法,卦一到手,感觉要使用哪个方法断就用哪个方法断,这就是第一直觉,往往最准,不准再转换思维换其他方法着手。

梅花易数断卦技巧

梅花易数断卦技巧?按照梅花易数原著中所讲,把梅花易数断卦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工具原料易经梅花易数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4
分清体用
起卦之后,按照本卦本卦、互卦、变卦分成三个重卦。然后看动爻在主卦的哪一个经卦上,没有动爻的那一个经卦为体卦,有动爻所在的卦就是用卦,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一个梅花易数卦中只有一个体卦,也就是说只有主卦中没有动爻的那个经卦是体卦,其余的全是用卦,后面我们还会讲到。这样我们就初步把卦的体用给分开了,也就有了所测之事的主体和客体。
2
/4
粗解卦象
分开体用之后,我们先看看主卦、互卦、变卦分别是六十四卦中的哪一卦,此卦名是古代先贤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总结的结果,对我们断卦会有很大帮助。接着我们要对卦象进行直读,梅花易数预测本来就是八卦类象预测分析,起任何一卦皆有所指类象,重卦自然也不例外了,比如泽风大过或雷山小过都有坎象,风泽中孚有离之象等等。然后详看每个经卦所代表的类象,要联系所测之事去看,不然会牛头不对马嘴的。
3
/4
五行生克分析
根据八卦所属的五行,明确生克比和之理,这对我们分析用卦和体卦的关系非常重要。互卦和变卦都属于用卦,体卦与用卦、互卦、变卦的关系,是内卦的体用关系。有些时候我们还要看外部的预兆,即应卦也叫外卦,而应卦也属于体用卦的一部分,再加上内卦的体用关系,这就是综合内外卦的体用关系。
 然而在具体的占卜过程中,并不仅仅看体卦、用卦的关系,而是要看所有卦与体卦的关系(这些卦包括本卦、用卦、互卦、变卦,也包括方位、声音、言语、地理、天时之类的外应卦)。所谓的“一体百用”,体用关系明确后,就可以根据体用关系来预测事物的吉凶。
一件事情不可能是单纯的好和坏,在发展过程中经常是有好有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卦的时候,除了要明确简单的体用生克关系外,外应对于体用的关系外,还必须掌握以下基本原则,即“生体多者则愈吉,克体多者则愈凶。然有此卦生体,诸卦克此卦者,颇减其吉。然有此卦克体,诸卦克此卦者吉”。体用之间的生克关系非常复杂,弄懂这些复杂生生克克的关系,对于正确预测非常重要。
4
/4
定应期
首先先天卦定应期的方法与后天卦定应期的方法不同,我们分开说。
用先天起卦法断卦定应验之期,常常用卦气来确定。如果是乾卦,因为乾属金,那么应期应定在庚日,辛日或五行中属金的日子(如申日,酉日)。或者乾之应期应定在戌日,亥日,因为乾在八卦方位中为西北方,而戌,亥亦在西北方。或者兑之应期应定在酉日酉时。再比如,震、巽之应期当定于甲日,乙日,以及五行中属木的日子(如寅日,卯日)。或者震卦之应期应定在卯日卯时,巽卦之应期应定在辰日辰时,等等。
后天起卦法断卦定应验之期则多以卦数加时数来定,又根据当时求卜者当时行、卧、坐、立的姿态或者求占者心情的迟缓与急速的情况,来确定事物的应验之期。用卦数加时数来定应期的方法,是在近期而不是应在长远之期的,就没有必要断为长远之期。有许多复杂情况,必须综合先天卦数与后天卦数来断定应期,亦不可执于一端。多读佛经心境空就能很好的取到外应了

梅花易的解卦技巧与方法

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两句话肯定连皮毛都说不清,推荐去看周易或易经等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