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分别对应哪五行,五行脏腑理论对照表

中医“五脏六腑”五行属性?

心、小肠:火
肝、胆
:木
脾、胃
:土
肺、大肠:金
肾、膀胱:水

传统中医中的五行对应的五脏分别是哪五脏?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其所对应的五脏为,木对肝和胆,颜色为青色或绿色;金对肺,颜色为白色;水肾和膀胱,颜色为黑色;土对脾胃,颜色为黄色;火心脏和小肠,颜色为红色。所以呀,在不同的季节就要注意不同的脏腑的保健。

人体中的五脏六腑分别属于哪五行?

人有五脏
为;心




对应五行为;火为心之苗
木为肝之本
土为脾之围
金为肺之根
肾为水之源
人身有六胕
心胞小肠属火
大肠属金
胃属土
膀胱属水
胆经属木

五脏六腑.五行.五方.五音.五色各指的是什么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
对五方:东,南,西,北,中
五音:宫,商,角,徽,羽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脏对应的五行、五色、五季分别是什么

心、肝、脾、肺、肾对应的五行为火、木、土、金、水; 对应的五色为红、青、黄、白、黑;对应的五季为:心对应夏四、五月,肝对应春正、二月,脾对应三、六、九、腊月,肺对应七、八月,水对应十、冬月(均以农历为准)。

如何理解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如何理解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稍有医学知识的人都应该知道,人体内部各个器官都是有关联的,比如胆囊是由肝脏包裹起来的,胃脏和十二指肠也是连在一起。不过,一些在人体结构中相去甚远的器官,比如眼睛和肝脏、肺脏和皮肤还有大肠,它们之间有关联吗? 从西医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这个体系很少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肺脏就是肺脏,皮肤就是皮肤,大肠和前两者也不挨着。因为三者从解剖学上看,其关联程度并不高。肺脏属于呼吸系统,大肠属于消化系统,皮肤则自成一个系统。如果用西医的方法来看,与其关注肺脏和大肠的关联,倒不如去研究大肠和小肠的联系。 但是,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小时候就应该听说过:“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等等说法。不光是五脏对应五官,实际上,在中医中,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比如:“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 那么,在这个例子中,中医的说法对吗?我们不妨先看看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结论。很多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皮肤、大肠都是呼吸器官。在鱼类中,我们常吃到的黄鳝,其鱼类共有的呼吸器官腮已经高度退化,它们主要利用皮肤和喉部来呼吸。还有,甲鱼和乌龟,在水中是利用泄殖腔(也可以称之为直肠)来呼吸。在两栖类动物中,蝾螈、青蛙的皮肤都是呼吸器官。 大家不要觉得这些动物离我们很远,实际上,我们每个人还是胎儿的时候,在子宫内都要完成一部从低等动物进化到高等动物的全部历程。在某个阶段,胎儿就像是一条鱼,有腮裂,还有尾巴。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确实如此。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北京自然博物馆看看胎儿的发育标本。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肺脏、皮肤、大肠,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建立了某种神秘的联系。 同样的例子还有,比如中医说“汗为心之液”,“心开窍于舌”。从表象上来看,汗水和心脏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由皮肤上的汗腺分泌的。舌属于消化道的一部分,和属于循环系统的心脏也不挨着。但是,看看家里养的狗,它皮肤上没有汗腺,散热要靠舌头,难道这仅仅是巧合?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尽管生物学和医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体实在过于复杂和玄妙,我们还不能为每一条中医理论找到足够的生物学和医学证据。 当然,不能拿到足够多的证据,不等于我们就彻底放弃。如果无视一些客观事实,一味等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问题,无疑将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先怀着谦虚的心态来学习和了解中医的五脏学说。在掌握了一些基本规律,我们或许可以从养肝的角度来防治近视和白内障,或者用养肾的方式来防治耳聋。 考虑到篇幅的缘故,我们不大可能一次就把中医五脏理论给说清楚。没关系,先易后难,一步步深入,在接下来的稿件中,我们就谈谈五脏和五官的对应关系,以及其中的哲学道理。 肝开窍于目哲学联想 先看看《黄帝内经》对于肝(不要简单对应肝脏,中医讲究的是系统,不是局部器官)的阐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生风;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这些都是动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过程。地球一经形成,方位就确定了,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风由东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风生木,好比春风使万物复苏;酸味只能是草木的味道。酸生肝,就是说,草木的中酸味决定了肝的产生,或者说,肝的产生是由于草木中的酸性决定的,作为人体这样的生命体,肝是必然存在的。 肝被喻为体内的化学工厂,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子物质,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质,产生能量物质,没有肝脏,机体就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物质,故可认为有木之酸必有人之肝。在食物的消化中,必经胃这一酸性环境,胃的PH值常为2~3。总之,酸性与消化合成之关系,作为PH值的理解只是一种便利性,当有更宽广的含义。肝生筋,筋即肌肉,人体之所以存在肌肉,是由肝决定的,有两种性质可以帮助理解。一是东方生风,风生木,风和木皆为动,人体的肌肉正是为运动而存在,因此,肝的性质必然决定肌肉的性质;另一方面是肌肉的运动需要消化大量的能量,其能量只能由肝脏代谢提供,而且肌肉过度活动时产生的丙酮酸,只能回到肝,经肝生成葡萄糖后再送到肌肉去氧化利用。筋生心,从五行相生中,为肝木生心火,从生物进化上,心脏也是肌肉,是运动的横纹肌,低等生物先有肌肉,后有心脏,心脏可视为特化的肌肉器官。 从这些理论来看,肝主生发就不难理解了,自然界草木最大的功效就是将能量(主要是阳光)、无机盐、二氧化碳等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有机物。肝脏同样如此,但它和眼睛有什么关系吗?笔者不敢太肯定,粗略的联想,草木对阳光是很敏感的,向日葵、含羞草都是跟着光在运动的。眼睛也是,没有了光线,啥用都没有。另外,肝属东,东方是日出之地,是光明的发源地。 从现实生活的例子来看,“肝开窍于目”也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比如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些毒素则是通过泪液排出去的。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眼泪中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肝开窍于目,或许从这里面能够窥见一二。 那么,易怒的老人,是否更容易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呢?有这个可能,青光眼是眼压高引起的,经常发怒的人,尤其是老人,不仅要注意肝,还要注意青光眼和白内障。 心开窍于舌哲学联想 和前面一样,先从《黄帝内经》对于心的介绍开始。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地球上南方是日上中天的方向,南方生热,热生火,是容易理解的。火生苦,苦味是怎么产生的,没有苦味的东西烧焦后往往都带有苦味,人在发烧干渴的情况下口中常有苦味,这足以说明火生苦的道理,南方之火与热,促使地上苦味的生成。苦生心,心脏为什么要产生,前面肝的产生是代谢的需要,心的产生可认为是南方热的需要,苦味的刺激也许是促进心脏活动的原动力。人体口腔对苦味的反应是迅速的吐出,而对酸的反应则是紧闭和内吸, 因此苦味的作用当是促进排出,心脏所具有的排血功能或推动功能或许与此有关。若从南方火考虑,则心的作用正应南方之火,更直接了当,古希腊学者认为心脏的作用就是把热量带到全身。有了专门的心脏,就有了专门的血液流动,故心生血,这种生是决定其产生的必然性。血生脾,在五行相生上,是心火生脾土,脾有统血的功能,有了血,就该有脾。心主舌,舌为心所主,也许是观察了心与舌的关系,心火过盛往往表现在舌上长疮。前面我们就说过,狗散去体热的方式就是将舌头伸出体外。 南方在天表现为热,在地上表现为火,在体内表现为血脉。南方在天地间的这些类别都具有明显的南方属性,火热及旺盛。如喜悦、欢笑、红色等都是热烈的象征。南方火的本来属性是喜,其变异属性便是忧。 明白了心开窍于舌的关系,我们在保养心血管的时候,多吃苦的东西。苦丁茶、苦瓜、苦菊等等,都有利于降低血脂,调节血压。另外,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人,更应该注意舌苔的表现。而且要注意,切莫高兴过度。喜伤心,节假日搓麻胡牌,导致多少人突发心脏病、脑溢血死亡! 脾开窍于口哲学联想 老套路,按照《黄帝内经》的箴言开始。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在四方的中央,是水聚的低凹处,故中央生湿。有了湿润的水份,才有可以生长的土地,故湿生土。甘者,甘肥,甘肥之食物主要源于土地生长的庄稼,《尚书》曰:土爰稼穑。故土生甘。甘生脾,脾的作用正是消化甘味的食物,因此,生命体要利用甘味食物,脾这样的器官是必需的;反之,甘味食物促进了脾的生成。有了脾的消化作用,甘肥之物聚于体内,呈肥胖之象,即脾生肉,消化差的人常骨瘦如柴。肉生肺,在五行相生中是土生金,脾消化的甘肥之物即碳水化合物,全身除骨以外都是肉,肉都在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这就决定了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器官---肺的生成。脾主口,脾的功能正常才能有好胃口。 中医所说的脾比较复杂,现在多数人认为,脾主要指的是胰脏,当然再次强调,中医是系统的看问题,所谓脾就是胰脏的说法不完整。应该说,脾主要管辖的是碳水化合物的处理,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代表就是淀粉,它被消化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身体的各个角落,提供能量。 中央在天表现为湿,在地表现为土,在体表现为肉,在脏表现为脾,……。中央在天地间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具有中央土的属性---生长。黄是土的颜色;歌是得意和顺畅的象征,因生成而顺畅、高兴。思是产生新想法,与土的生长属性一致。脾气的变异为呃逆、不顺畅。 脾有问题,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糖尿病,也就是葡萄糖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另外,低血糖患者也是脾有问题,这两种病都是葡萄糖代谢没有处于平衡和中庸的状态。 管好自己的嘴巴,注意糖分的代谢,就是脾开窍于口对我们的现实指导。 肺开窍于鼻哲学联想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西方经过南方火的蒸烤后,变得干燥,在中国,西北方是干燥的沙漠;在山林地带,西边的山也是干燥的,因为日出到日落前,都受到日照。土地、动物和植物经过干燥都变得坚硬,砖即是由土经干燥而成,真正的金属也是从矿土的加热冶炼而成,故燥生金是成立的。铁辛味就是指金属具有的味道。植物在生长中是酸味的,成熟后是甘味的,枯萎干燥往往具有辛味,这大概就是金生辛的理由吧。辛生肺,辛味是上升发散的味道,体内的辛味要排出体外,因此,有了肺来排出体内的气味;肺本身带有辛味,可视为辛味所聚所生。肺生皮毛,没有肺,以腮呼吸的动物都没有毛,以肺呼吸意味着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皮肤和毛发在保暖、同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中(排泄汗液、吸收阳光、分泌激素等)起重要作用。此外,皮肤还可以起到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因此,肺生皮毛是成立的。 皮毛生肾,在五行相生中是金生水,有了肺和皮毛,像两栖动物那样通过皮肤进行水盐代谢的机能下降很大,因此,需要专门的器官来负责水盐代谢,故皮毛生肾。肺的呼吸通过鼻进行,肺主鼻很容易理解,鼻孔、鼻腔的大小和作用与肺是相一致的。 西方在天表现为干燥,在地上表现为金,在身体上表现为皮毛,……。所有这些类型都具有西方金的属性--干燥、收敛。皮毛的干燥利于保温,收敛利于隔离保护;白色是干燥和金属的颜色;哀声叹气和哭声是忧愁和肺气不畅的表现,是秋气萧杀的景象,故属西方。肺气变异则不顺畅,气逆为咳。 有意思是,白种人的肺不是很好。比如流感,中国人觉得没什么,笔者小时候鸡瘟(禽流感)见多了,很少有人大惊小怪的。白种人都不同,一场流感下来,死人无数。当年肆虐美国的西班牙流感,把无数人送进了墓地。但当时在美华工,尽管卫生条件很差,营养也跟不上,但大家都顺利挺过来了。 更加诡吊的是,肝属东,东方人肝不好。肺属西,白种人(原来主要是西方人)肺不好。难道大自然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肾开窍于耳哲学联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地球上的北方总是寒冷的象征,寒则水气凝聚,故寒生水。咸味是盐的味道,只有盐溶于水才能产生咸味,大海的水都是咸的,故曰水生咸。身体内咸味物质的调节或水盐平衡的调节依赖于水的作用,身体完成这一功能的器官是肾,故曰咸生肾。肾生骨髓,现在我们知道肾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细胞,促进造血机能,肾脏通过调节钙磷代谢来影响骨的生长或吸收,可谓肾主骨髓,但古人是凭什么知道这种关系的呢? 肾乃北方寒冬之象,寒冬大地一片光秃荒凉景象,此时山川好比人身骨骼支撑结构,故骨和髓为北方寒水之象;骨和髓深居体中,外裹皮肉,不见天日,也有北方寒水之象,故机体有了肾,必生寒水之象骨髓。髓生肝,在五行相生中为水生木。肾生髓,髓乃至阴之象,物极必反,阴极阳生,肝为东方初生之象,故髓生肝是必然的规律。肾为北方之象,两耳相对于眼鼻口舌,居于后边,类似北方,可知肾主耳。春生冬藏,精藏于肾,肾精虚衰则耳鸣,是人体虚亏和衰老的基本象征,也可知肾与耳的关系。 北方在天上表现为寒冷,在地上表现为水,在身体表现为骨骼,……。这些天地间的类别都具有北方水的属性--寒、藏。黑色是夜晚的象征,也是寒冷和归藏的征象。呻吟是疼痛的表现,是挣扎于寒冬的象征;各脏之气必通于外,北方之肾必开窍于头后之耳,人在惊恐的瞬间是静止的,与其它情志不同,这与北方归藏属性相似,故北方在情志上表现为恐。北方和肾是静藏的属性,故其变异表现为颤栗。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人体内最小的骨头是什么?耳中的听骨。听骨并不和其他大骨相连,在大自然的安排下,在一个最不可能长出骨头的地方,长出了骨头,而且是听觉的主要组成器官。还有,颅骨也是听觉的一个重要器官,听过耳机的人都应该知道,耳机大部分就是用颅骨传音的。 肾开窍于耳,听起来很玄妙,但谁能否认它们之间的联系? 中医厉害之处是哲学 相信看了上面那些文字的读者都有一个想法,中医的理论确实博大精深。但是,我们古代的大师们,没有生物进化论基础。没有B超、没有显微镜,没有血液循环理论,没有解剖学,没有生物化学理论,他们是如何将一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关系的器官联系在一起的呢?总不能连蒙带猜吧。 这就不得不说说中医的理论基础了。中医总体来说,都是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的,而《黄帝内经》又是起源于《易经》。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易经》是封建迷信,是用来占卜算卦的工具,他怎么能登大雅之堂,甚至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呢? 其实,大家太小看《易经》了。他可不仅仅是算命用的,而是一种哲学思想。哲学是科学之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他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不光是医学,其他科学同样也需要哲学的引导。 往浅了说,人是大自然的产物,而大自然,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有规律就有联系,通过《易经》,先贤们把世界归纳为阴阳变化运动,这种运动是永远都存在的。放到医学和生物学上,西方科学界也有一句名言,“所谓生命,就是物质运动的最高形式”。可以说,在哲学理论上,一个现代人的思想高度未必能比古代的圣贤。只是现在学科分类更加细致,人们在诸多领域有了更多细节上的了解,另外也产生了很多实用工具。但究其本源,依然是那些基本的哲学思想。而且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也在进一步证明和丰富哲学思想。 既然说哲学这么重要,那么他又是如何指导科学包括医学的发展呢?古人对《易经》的一些评价或许可以告诉我们答案。一句话,“卜以决疑”,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当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或者说缺乏必要的资料和工具,出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者不知道今后的方向,不妨用哲学思想来考虑一下。 医学是极为复杂的学科,人们可以登上月球,但却不能完全搞清楚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身体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比如我们前面说的那些事实,从经验和观察来看,五脏和五官确实有关联,但却搞不清楚关联的细节。没办法, 只能用中医的理论去解释。你可以说这种解释是粗浅的,但有解释总比没有强。 实际上,在现代科学领域,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先进工具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科已经更像是哲学研究,比如数学、物理。医学今后也一定会走到这一步。 很显然,我们古代的中医大师们很早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根据《易经》和《黄帝内经》以及各种由此衍生出来的理论来指导工作。如果说西医代表科技,中医代表哲学。那么笔者相信,在将来的某一天,随着我们对更多细节的深入了解,中医和西医将走向融合,中医哲学思想带领着大家做进一步的细致研究,而这些细致研究的结果,又反过来证明中医哲学的智慧。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