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年和公历怎么换算,甲子年月如何推算

一甲子是指多少年?

60年,甲子为干支之一。

干支顺序为第1个。前一个是癸亥,后一个是乙丑。纳音为“海中金”。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

以下各个公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1,除以12的余数是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均为“甲子年”。

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花甲的第1年称“甲子年”。甲子年对应公历年计算公式:设年份为y,得x,60x+4=y

例:x=33 60*33+4=1980+4=1984,1984年是甲子年。

扩展资料:

干支循环: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

1、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2、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 、乙酉、丙戌、丁亥

3、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4、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5、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这个循环就叫"一甲子"也就是60年。

一甲子就三古代中国人民用来计算时间的一种方法。它的大致意思就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种年份,从甲子到癸亥为一个循环。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六十甲子。一甲子代表着六十年,所以人们也常常用一甲子来代表岁数。

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花甲的第1年称“甲子年”。


甲子年对应公历年计算公式:设年份为y,得x,60x+4=y


例:x=33 60*33+4=1980+4=1984


1984年是甲子年。



扩展资料:

据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


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六十甲子的科学原理,虽无法破译,但由其衍生出来的《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理论及四柱命理学理论之所以能数千年不衰,因为这些理论是探索人体奥秘、预测、诊断、治疗人体疾病的学问。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六十甲子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60年为一甲子,是怎么算的呢?

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甲子年对应公历年计算公式:

1、设年份为y,得x,60x+4=y;

2、例:x=33 60*33+4=1980+4=1984,1984年是甲子年。

甲子60年由来: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或记岁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扩展资料:

六十甲子序数口算公式:用出生年减去上轮癸亥年,最近的癸亥年为1923年以及1983年。

例如:

1、2014年出生 2014-1983=31 31就是甲子序数;

2、31对10取余为1 对应天干为甲 31对12取余为7 对于地支为午,所以对应2014年甲子序数为31,2014年为甲午年。

4、同样 1967年出生 1967-1923=44 44就是甲子序数。44对10取余为4 对应天干为丁 44对12取余为 8 对应地址为未。所以对应1967年甲子数为44,1967年为丁未年。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_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甲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十甲子

一甲子是多少年?

一甲子,指六十年。

中国古代纪年法,用天干地支组合,每60个一循环,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此外,人们喜也用一甲子来表示年岁,如“他已有一甲子的寿命了”或“今日是他一甲子诞辰”等。60年。
甲子为干支之一。
干支顺序为第1个。前一个是癸亥,后一个是乙丑。纳音为“海中金”
。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
以下各个公历年份,年份数除以60余4,或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1,除以12的余数是1,自当年立春起至次年立春前止的岁次内均为“甲子年”。
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花甲的第1年称“甲子年”。
甲子年对应公历年计算公式:设年份为y,得x,60x+4=y
例:x=33
60*33+4=1980+4=1984
1984年是甲子年。
扩展资料:
干支循环: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
1、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2、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3、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4、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5、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这个循环就叫"一甲子"也就是60年。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甲子

干支纪年法如何计算(公元纪年这样换算成干支纪年)

天干、地支 中国古代为方便农时,常以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其中十二地支与属相一一对应,它们分别是: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对应的十二属相: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那么,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1.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虎)年。

同样可以算出,2019年是:

天干:(2019-3)/10=201余6

地支:(2019-3)/12=167余12

故2019是为己亥(猪)年。

公元纪年怎样换算为干支纪年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 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由农历纪年推算公历纪年则要复杂一些,需要知道大概的时间范围。以甲午战争为例,假设已知为1890之后的第x年,现在想确切知道其公历年份。由于甲对应的天干序号为1,午对应的地支序号为7,可知:
[(1890+x)-3]/10 余1 => x-3=1, 11, 21,…,n*10+1 => x=4, 14, 24,…
[(1890+x)-3]/12 余7 => 6+x-3=7, 19, 31,…,m*12+7=> x=4, 16, 28,…
综合两者可知,x=4, 即甲午战争所在的甲午年为公历1894年。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的天干。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将天干和地支进行组合,一共有六十个组合,一组干支代表一年,一共六十年。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相对应的数字是:4、5、6、7、8、9、0、1、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相对应的数字是:4、5、6、7、8、9、10、 11、0、1、2、3。

换算时,先找天干:将公元纪年的尾数对应天干,比如,2017年尾数是7,天干就是丁。再求地支:由于地支是12个,所以用公元纪年除以12,余数去对应地支,2017/12=167,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就是酉。公元2017年换算成干支纪年就是丁酉年。

扩展资料

干支纪年的起源:明代著名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代文献文记载确定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历,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天干地支的这一发明影响深远,后世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北宋时编撰的正史著作《资治通鉴》就以这套干支术语纪年)。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这套干支术语后来发展中简化为一个字,殷商时期出现了甲乙丙丁等十个计算和记载数目的文字,称为天干,并与地支结合运用(如甲子、乙丑等),用于纪年、月、日、时。

从发现的商代甲骨文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内容都是与占卜相关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甲骨卜辞”,但是卜辞并不是甲骨文内容的全部,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不多但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他种类的与占卜无关的刻辞。比如其中的“干支表”刻辞。“干支表”刻辞,是甲骨文中的一种特殊刻辞,属于表谱刻辞的一种。

这种刻辞刻写的是以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学者们也称之为甲子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干支纪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元 (纪年体系)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