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与五行的关系,法令纹是八字的人的命运
古代王朝五行
古代朝代都有五行说金木水火土,中国古代每个朝代的五行属性各是什么呢?我在此整理了古代王朝五行,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古代王朝五行-黑色帝国
从五行说附会出的五德说显然是。但是,人拥有的越多,越容易;拥有最高权力的帝王们,往往是最为的群体。秦始皇初并天下,“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史记·秦始皇本纪》)周是火德,秦始皇就采取了周德抵不过的水德,而水德相应的颜色就是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公元前221年,整个社会成了黑色帝国。
山河一片黑仅仅是秦始皇采用水德的颜色标志,水德还意味着一系列相应制度的改变,这才是最根本的。“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同上)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执政方式都“黑色”,“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于是急法,久者不赦。”(同上)也许,正是这种黑色,预定了秦始皇的黑色悲剧。
以文化落后的西夷打败文明的东方六国,赢政正需要一套理论来证明秦帝国的合法性,这时候正好邹衍理论的信徒上奏,“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乌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史记·封禅书》)这种还有符应的五德始终说,应该正中秦始皇下怀,他也就“为我所用”,成了历史上第一位按照五德始终说进行制度设计和执政的帝王。
当然,五德始终说并不是帝王们深信的历史规律,不过是一种给他们夺权铺路和为权力提供“天意”合法性证明的工具。而目标是国家的最大投资家吕不韦很早利用五德始终说,为秦朝的兼并六国散布这种了。他说:“凡帝王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 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鸟衔丹 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吕氏春秋·应同》)所以应该是黄帝土德,夏朝木德,商朝金德,周朝火德,秦朝水德。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动辄坑杀数十万降兵的秦始皇并不会相信什么关于德的胡说的。但是,中国人相信多是因为有用,结果一旦进入的场,就难以自拔,一旦当真就身受其害了。五德始终说对于秦始皇也该如此吧,其本于韩非理论的严刑峻法的统治,在“刚毅戾深”、“刻削毋仁恩和义”的黑色水德的加强下,加速了秦朝覆亡的步伐。
古代王朝五行-汉朝的颜色之争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的起点是黄帝,他属于土德,其后夏、商、周、秦分别为木、金、火,按照这样“天意的历史规律”,汉革秦命,土克水,汉应该是土德了。但刘邦却自认为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一仍秦旧;汉朝正式承认土德,是在刘家天下确定百年之后汉武帝时代才实现的。在公元前104年,正式宣布改制,中国又由黑色世界变成黄色世界,“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官名的印章改为五字。”(顾颉刚《汉代受命改制的鼓吹与实现》)汉武帝此次改制乃司马迁等人推动完成的,中国的又一次颜色改变有它很大功劳;也许,这种为万世立制度的天地焕然一新的感觉刺激了司马迁,他就在这一年提起了笔,开写千古绝唱的《史记》。历史上颜色革命的著名人物还有比秦朝寿命还少一年的新朝皇帝王莽。由于五德始终说的相克替代原理适用于暴力革命,对于王莽这些想要“和平革命”地禅让的人来说,就有困难。王莽当黄门侍郎时的“同事”、著名学者刘歆,创造性地提出禅让属于五德相生的理论,也就是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他说自称为舜后裔的王莽继承舜的土德,汉室是尧的后裔,属火德;五行中火生土,汉朝禅让新朝就是自然之理了。在五德相克相胜之外,又出现了五德相生的创新发展,虽然所谓禅让还是以枪杆子为后盾,但面子上显得杀伐之气少些。顾颉刚曾说从王莽后,中国历史上凡是改朝换代都是禅让,征伐只发生在蒙古、满族等异族的时候。笔者猜测也许是受了这种五德相生理论的影响,而相克的理论就少用了。当然,杀伐何曾少过丝毫!
刘歆由于论证有功,由此当上了国师,封为嘉新公。不过,王莽似乎真是相信了刘歆的论证,当绿林军攻到皇宫,宫人妇女啼呼曰:“当奈何!”他仍然模仿孔子故事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汉书·王莽传》)
既然王莽封汉为火德,东汉的刘秀乘势“利用了这一点,来做‘光复旧业’的事业。”(顾颉刚《汉的改德》)公元25年,刘秀就成了火德皇帝,国色又变成了红色。汉朝一会儿水德,一会儿土德,一会儿火德,更表明了这种的历史解释完全操之于人。
古代王朝五行-国色的变迁
声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东汉末黄巾起义,本来是暴力革命,却要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号称土德,建立黄色世界。当时的革命纲领《太平经》提出,东汉是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起义头目张角自称“黄天”,以示将承汉祚而王天下。很不幸,他的黄色世界没有建立起来。
倒是曹丕实现了黄色世界的梦想,他和平方式的禅让,倒对应了五德相生的理论。220年,
他不仅按照土德改制,还把年号定为黄色——“黄初”。但是,三国时期的中国也是三个颜色,因为刘备号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仍是火德的赤色;孙权刚开始也争黄色的火德,后来要为汉报仇,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就采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东吴的世界是青色。
晋又玩起了禅让的把戏,取代了魏,那么晋该什么颜色什么德呢?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马炎泰始二年的九月,大臣们认为“今大晋继三皇之踪,踵舜、禹之迹,应天从民,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于义为弘。”(《晋书·礼一》))司马炎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也就同意了。有一个叫孙盛的却说,“仍旧,非也。且晋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违甚矣。” 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晋应该是金德,尚白。结果司马炎又听信了白色方案,结果中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
中国颜色最为复杂多变的是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灭了西晋,司马氏偏安金陵继续白色的金德。本来是匈奴后人的北汉始祖刘渊,也受五德始终说“污染”,竟认刘姓的汉朝视为祖先,大义凛然得采用了东汉的赤色火德。等到其侄刘曜篡位,又采纳与晋金德相生的水德,尚黑,服色旗帜又改称了黑色。北方的16个政权此起彼伏,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的颜色也不断变化。
南朝的颜色倒是简单些,宋代替晋,金生水,尚黑;水生木,齐尚青;本是南齐皇室宗亲的萧衍开创的梁,继承了齐的木德;木生火,陈尚赤。
隋代的是北周,后者是木德,尚青,所以隋朝是火德尚赤。火生土,伟大的唐朝于是顺了土德,尚黄。
五代时期,后梁灭唐,土生金,尚赤;后唐号称继承唐王朝,故依然为土德,尚黄;后晋为金德,尚白;后汉为水德,尚黑;后周为木,尚青。
宋受禅于周,木生火,故宋为火德,尚赤;赵宋南迁,一仍火德,连高宗年号建炎都是火德中兴的意思。而辽为水德,金先辽后灭宋,“继承”宋德火德,火生土,故金为土德,尚黄。
其实,到了宋代以后,五德始终说基本在中寿终正寝了。所以,蒙古族的元代对五德始终说不感兴趣,虽然民间认为它为水德;不过,这样的话,灭了北宋的金是相生的土,灭了南宋的元却是相克的水。所以,元朝就没有统一的国家颜色了。
朱元璋参加的红巾军,是追认宋的火德而致,红色就成了反元武装最鲜明的标帜,明朝也就崇火德, 尚红色。但是,按说按照相生还是相克,明朝都不应该是火德的。但是,“德运的确定在明朝已不再是关乎王朝正统的头等大事,不再是一种郑重庄严的国家行为,火德也好,土德也罢,都只是朝野间流行的某些非正式的说法而已。”(注1)
五德始终说从而从理论抓为民间文化,所以,虽然清有所谓灭明的水,但水德并没有得到满族帝王的认可。
五德始终说的回光返照是袁世凯,他当“洪宪”皇帝,似乎是追认明朝的火德,尚赤,以至把紫禁城涂了个红彤彤。袁世凯的闹剧几十天收场,五德始终说的历史终于结束,官定的国家颜色就没有了。
这个五行说很有意思,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国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尚书》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的记载。并很快与中医相结合,传说扁鹊作《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就已经开始运用此说于医学。
首先来说夏,“夏”,五行属火。一年分四季,春,夏,秋,冬。分属四方。春属东,为木。夏属南,为火。秋属西,为金。冬属北,为水。所以,夏代当属火德。再者,夏禹治水有功,是以泄法治水,属于木德。前人以封堵法治水失败,是以土克水。五行中以水能生木,木能泄水。故疏导之法,是采用木德治之 。属木的君主创立的王朝,当然属火。是因为木能生火。
商代五行属水。商代创始君王号“成汤”。汤者,水也。“成”也就是生成,成就之意。是金生水之象。成汤自然属金。成汤属金,建立的王朝当然属水。再者,“汤”是多音字,也有“商”的念法。“商”属水无疑。五行中,以水可火。所以,商能代夏。
周代属土。周字之内,赫然藏了个“土”字。正是昭然。西周东周,共属土德。周代姬昌立国,“昌”为双日,属火无疑。所以,这是火能生土,炎精极旺,立周八百余年。因为土能可水,所以周可灭商。后自周东迁之后,国力日衰。是因为东方属木,克土,破了周的“风水”所致。
嬴政的秦灭周。正是木克土之应。“秦”字下有一“禾”俨然属木。嬴者,下有一“女”。古人以男子为阳,女子为阴。南方为阳,北方为阴。北方为水,所以,嬴姓属水,可以立秦灭周。
刘邦建立西汉,五行属金。“汉”看似属水,西汉本应也属水,其实不然。“刘”字,繁写有个“金”字,自然属金。而“邦”字则是国家之意。刘邦者,就是“属金之国”之意。因为刘邦的情况特殊,所以西汉只能属金。金专克木,所以刘邦平秦灭楚(木),统原。
后莽新篡汉,西汉灭亡。西汉属金,最怕火克。“新”者,薪也。本是点火之物,所以新朝属火。王莽带“草”,属木。木能生火,灭掉了属金的西汉王朝。
东汉属水,灭掉了莽新。“汉”本是水,西汉自然属水。后曹魏篡汉,三国开始。
三国之中,蜀汉属金。因为蜀汉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西汉景帝玄孙,自然是继承西汉。西汉属金,蜀汉当然也属金。
孙吴属木。因孙权名内带一“木”字,所以孙吴属木。
曹魏属水。因“魏”字傍“鬼”,鬼者,“癸”也。自然是水德。
因曹魏武皇帝曹操名字不好,坏了曹魏的“风水”所以曹魏必然短命
曹内有日,属火,操内有木,属木。这是以木生火之象。至接泄耗曹魏之“水”,所以,曹魏最终被司马晋朝所篡。
晋者,下有日,为火德。司马氏,也属火德。马者,“午”也。“午”正是火德最旺之地。
因为曹操之木泄水生火,所以曹魏灭亡于晋。
西晋后被刘渊祸水所灭。此水火之克。正从北而来。后刘宋篡晋,东晋灭亡。刘宋本属木,不能灭晋。然刘姓帝王立汉,长达五百余载。刘裕姓刘,借汉之水灭晋之火,后生其“宋”之木。这是水能灭火生木。以后南朝,皆“萧”齐,“萧”梁,“陈”之类,全部属木。
再说北朝。北魏属水,因“女”,“鬼”之故。后分为北周与北齐。周乃土,制水而立。齐属木,泻水而立。以“齐”为国号的朝代,不能过山西。此是木不能胜金之故。北齐高洋,高演,高湛之辈,皆秉水德,生国自然为木。因木能克土,所以北周初年,数败于齐。
后隋立。隋字含“左”。以左为西,右为东。左乃西,西乃金。所以杨隋属金。隋金连克齐,陈二木,统原。(北周后期,隋已萌芽,此与司马氏火德灭蜀汉同理)金自土出,所以隋篡北周。
因为“杨”本属木。而“坚”则为金。开国皇帝名讳金木相克,国号伐克其姓,故隋不可久。
唐属火德,所以代隋。西周时有一唐国。后改为晋。春秋时为五霸之一。所以,唐即是晋,晋即是唐。晋属火,唐也属火。李姓为木,立国为火。长二百余载。
后朱温篡之。朱乃火,温为水。以水灭火之象,所以朱温灭唐立梁。后唐灭梁,是火焚其木。朱温名不利。国不可久。后晋代后唐,是注定之事。晋唐本一体,以晋为正朔。所以后晋代后唐。后汉为水,灭晋之火,取而代之。后周土克水,灭后汉。
北宋为木,克土。带周。后被金灭。金国自然属金。辽亦属金。辽者,契丹也。契丹者,镔铁也。属金。繁体辽内藏日,藏火克金,破了“风水”。再耶律阿宝机藏木助火,所以辽不能灭宋。
后蒙古大元,取自古典“天地乾元”。乾乃阳金,远胜金朝。蒙人尚白,金气鼎盛。故灭金破宋,统一天下。唯属火的西夏难敌。火能克金,故成吉思汗死于西夏之手。
大明,乃日月之辉。朱皇属火,克灭大元。后金被明火克,亦不能敌。努尔哈赤名讳极差,赤乃火德,克坏大金。元气受损。又岂是明将袁崇焕的对手?后努尔哈赤被明军大炮杀死,算是死于三重烈火之中。
后大清立水德,方才克去大明,定鼎中原。
民国灭清,是以土德。中华民国的国号,并无五行属性。所以全看开国元首的名讳。中山者,中央土也。后继者中正,也属土。所以民国属土。
除去比较混乱的五代,从隋朝开始,朝代名称的五行是下一朝代克上一朝代的,如唐土克隋水。特别是宋朝后更是如此,宋木克唐土(或宋木克后周之土,或后梁之木克唐之土),元金克宋木,明火克元金,清水克明火,甚至连“中华民国”之土也克清之水,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抑或是有意还是无意?
朝代名称五行生上一代或受上一代之克往往历史比较短,如隋朝水受北周土之克,隋朝只有三十七年的历史;汉朝水生秦木只有十四年的历史。五行学说说,受克与生别人是泄气的,既泄气就不会长久。
下一朝代名称五行克上一朝代,这个朝代往往比较兴盛或长久。如秦朝克周朝,秦朝统国;唐朝克隋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甚至连清朝后期这么腐败也历近三百年;中华民国克清朝,中华人米代之,中国走向现代。
其实朝代更换的五行相克不单单指国号连建国者的姓名也牵涉其中。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木伏羲 火神农 土黄帝 金颛顼 水帝喾 木帝尧 火舜 土先夏 金有穷 火后夏{相克} 水商 土周 金西周公国{不相克} 火东周公国{相克} 水秦{秦为正统,其于只是诸侯} 土西汉 金新朝{不相克} 火东汉 水魏 土晋朝 木赵汉 金后赵 火冉魏 水前燕 土前秦 木后秦 金东晋 火刘宋 水南齐 土南梁 木陈朝 金隋朝 火许 水后隋 土唐朝 木武周 金复辟唐 火梁朝 水后唐 土后晋 木后汉 金后周 火宋朝 土伪楚{不相克} 木南宋 金元朝 火明朝 水清朝 土中山 金介石{不相克} 火泽东 土少奇炎帝火德 黄帝土德 蚩尤水德 尧金德 舜水德 大禹木德
夏火德 商水德 周土德
秦金德 楚国(项羽)火德 西汉水德 王莽新朝土德
东汉火德 曹魏金德(西蜀为木德,东吴为火德) 晋水德
南朝宋土德 南朝齐木德 南朝梁金德 南朝陈火德
隋水德 唐土德 北宋木德 金朝金德 南宋木德 元朝金德 明朝火德 清朝水德
我们从最开始的伏羲开始,为东方青帝、为木,
神农,为南方炎帝、为火,是木生火,认同度很高,说明神农是继承伏羲的;
黄帝,为中土黄帝、为土,是火生土,认同度很高,虽然是战胜而合并的炎黄华夏,但总体上是融合、继承关系,这又引申出蚩尤为水,正是水克火、土克水的关系;
黄帝轩辕、白帝少昊、黑帝颛顼、青帝帝喾(唐尧与帝喾一家的都为木)、虞舜火、夏禹土,上古诸帝都是相生的关系;
有穷是从内部取代夏朝,为金,少康复国灭有穷,为火克金,亦即同属夏朝,却因为有穷插足而换了德运;
商朝灭夏,为水克火,周朝灭商,为土克水;
东周列国都是周朝诸侯,继承关系,为金,秦朝是秦国直接而来,仍为金;
汉朝起于推翻暴秦,为火克金,新莽继承于汉,为土,东汉起于推翻新莽,为木克土;
曹魏继承于东汉,为火,司马晋继承于魏,为土;
五胡起于推翻西晋,为木克土,前秦统一北方,为金克木,又被推翻,新的北方诸国为火克金;
北魏统一北方,为水克火,北周北齐继承于北魏,为木;
刘宋继承于东晋,为金,萧齐为水,萧梁为木,南陈为火;
杨隋继承于北周,为火,李唐继承于隋朝,为土,武周继承于唐朝,为金,李唐是内部复辟,为水;
朱梁虽然起于反唐的黄齐政权,但主要是作为藩镇而得唐禅让,为木;
后唐灭朱梁,为金克木,石晋继承于后唐,为水,后汉为木,后周为火,赵宋为土;
耶律辽攻灭了石晋,为土,与赵宋为兄弟之邦,西夏起于反宋,为木;
完颜金攻灭了辽国、北宋,是木克土;
蒙元灭西夏、金国,是金克木,虽然最后把残土的宋也灭了;
朱明起于反元的红巾军,继而攻灭蒙元、北元,是火克金;
满清起于反明,也灭了南明,是水克火;
这种学说把王朝的更替和五行作荒谬的比附,说成是无限循环的。既是神学,也是神秘的历史循环论,但它又说明,任何一个王朝或时代都不是永恒的。(以上是引用的)
五德终始说在秦始皇后就不被人重视,各代说法不一。你可以看看邹衍的“五德始终说”,也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黄帝为土德。夏朝为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为火德。秦朝为水德。西汉初为水德,后汉武帝定为土德。东汉为火德……
有一点注意的是:每个朝代并不一定严格按照其说法确定自身的属性!
中国朝代五行
加两个,民国是木德。新中国是火德。
五行轮转,并不仅仅是相克的关系,还有相生的关系。很简单的道理,民国和清朝,是木从水生,是继承关系为占主导的,北洋军阀在清末和民国初期,一直是占据统治地位,其半殖民地属性也是一脉相承。此外观察民国主要领导人可以发现,他们都是黄埔军校同根而生,校长就是民国最高领导人,这是树木的特征。并且,民国领导人清一色绿衣服(这在历史上很少见),非常嚣张地告诉后人,民国就是木德。
新中国火德。一方面,红旗是由鲜血染成的,无数革命先驱燃烧自己,照亮后人,这是火的属性。另一方面,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革命的真正继承人(见党报),这是从木而生。伟人也曾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腐草燃烧成熊熊烈火,所以新中国是火德无疑。红旗,国徽,红领巾,红旗下出生的,红色,处处都证明新中国是火德。中国朝代五行属性——
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秦水德,西汉土德,东汉土德,三国木德(以曹魏为主),西晋金德,东晋金德,隋火德,唐水德,五代土德,宋木德,元金德,明火德,清水德,民国土德。
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代史上各朝代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中国朝代五德的脉络:
青帝木--炎帝火--黄帝土--白帝金--黑帝水
陶唐木--虞朝火--夏朝土--有穷金--夏朝火--商朝水--周朝土--秦朝金--西汉火--新莽土--
东汉木--曹魏火--晋朝土--刘宋金--萧齐水--
萧梁木--南陈火 五胡木--前秦金--列国火--北魏水--北周木--隋朝火--唐朝土--武周金--唐朝水--朱梁木--后唐金--石晋水--辽朝土--后汉木--后周火--宋朝土 金朝木--元朝金--明朝火--清朝水--北洋军阀木--民国金--中华人民齐国人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终始说。按他的说法,皇帝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而将来代周的一定是水德。因为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后来秦始皇就采用这个说法,把秦朝定位水德。
这种学说把王朝的更替和五行作荒谬的比附,说成是无限循环的。既是神学,也是神秘的历史循环论,但它又说明,任何一个王朝或时代都不是永恒的。(以上是引用的)
五德终始说在秦始皇后就不被人重视,各代说法不一。炎帝火德 黄帝土德 蚩尤水德 尧金德 舜水德 大禹木德
夏火德 商水德 周土德
秦金德 楚国(项羽)火德 西汉水德 王莽新朝土德
东汉火德 曹魏金德(西蜀为木德,东吴为火德) 晋水德
南朝宋土德 南朝齐木德 南朝梁金德 南朝陈火德
隋水德 唐土德 北宋木德 金朝金德 南宋木德 元朝金德 明朝火德 清朝水德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我们从最开始的伏羲开始,为东方青帝、为木,
神农,为南方炎帝、为火,是木生火,认同度很高,说明神农是继承伏羲的;
黄帝,为中土黄帝、为土,是火生土,认同度很高,虽然是战胜而合并的炎黄华夏,但总体上是融合、继承关系,这又引申出蚩尤为水,正是水克火、土克水的关系;
黄帝轩辕、白帝少昊、黑帝颛顼、青帝帝喾(唐尧与帝喾一家的都为木)、虞舜火、夏禹土,上古诸帝都是相生的关系;
有穷是从内部取代夏朝,为金,少康复国灭有穷,为火克金,亦即同属夏朝,却因为有穷插足而换了德运;
商朝灭夏,为水克火,周朝灭商,为土克水;
东周列国都是周朝诸侯,继承关系,为金,秦朝是秦国直接而来,仍为金;
汉朝起于推翻暴秦,为火克金,新莽继承于汉,为土,东汉起于推翻新莽,为木克土;
曹魏继承于东汉,为火,司马晋继承于魏,为土;
五胡起于推翻西晋,为木克土,前秦统一北方,为金克木,又被推翻,新的北方诸国为火克金;
北魏统一北方,为水克火,北周北齐继承于北魏,为木;
刘宋继承于东晋,为金,萧齐为水,萧梁为木,南陈为火;
杨隋继承于北周,为火,李唐继承于隋朝,为土,武周继承于唐朝,为金,李唐是内部复辟,为水;
朱梁虽然起于反唐的黄齐政权,但主要是作为藩镇而得唐禅让,为木;
后唐灭朱梁,为金克木,石晋继承于后唐,为水,后汉为木,后周为火,赵宋为土;
耶律辽攻灭了石晋,为土,与赵宋为兄弟之邦,西夏起于反宋,为木;
完颜金攻灭了辽国、北宋,是木克土;
蒙元灭西夏、金国,是金克木,虽然最后把残土的宋也灭了;
朱明起于反元的红巾军,继而攻灭蒙元、北元,是火克金;
满清起于反明,也灭了南明,是水克火;
:黄帝为土德。夏朝为木德。商朝为金德。周朝为火德。秦朝为水德。西汉初为水德,后汉武帝定为土德。东汉为火德……
有一点注意的是:每个朝代并不一定严格按照其说法确定自身的属性!
中国古代各朝代所对的五行是什么,比如汉朝时火(炎)称炎汉
秦水德,汉火德,魏土德,晋金德,唐土德,宋木德,元金德,明火德,清水德。
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扩展资料:
在历朝历代所谓顺应天命都与崇尚的五行学说密切相关,而五行则对应朝代所尊崇的颜色。古人认为,世界的组成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而这五行相生相克,前朝多被新朝所克。
如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商是金德,崇尚白色。周朝是火德,崇尚的是红色。金克木,火克金。而水能克火,而统一六国的秦国就是水德,代表颜色正是黑色。
因此,在历史上黑龙旗可以纵横八荒,而我们现在所看到关于秦帝国的所以电影、电视剧从君王到大臣的衣着服饰,再到宫殿的摆设与装潢,无一不是黑色。那么作为推翻秦朝的汉朝,奉天承运是承的土德吗。
汉代第一个年号是建元,而在定年号的时候,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汉朝应该接替的是周朝的火德,因此定正朔应为水德。而到汉武帝时期,又出于需要,把秦朝划归正统朝代,改汉正朔为土德(土克水之说),并延续到西汉灭亡。
而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为了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采用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交替顺序为,虞(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而在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
也正式承认这个说法,从此确定汉朝正朔为火德,因此从这种来讲,汉朝继承的周朝的正统,东汉以后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所以汉朝有时被称之为“炎汉”而这正与之后人们所说的,炎炎华夏,炎黄子孙,炎黄汉华也是中国正统的称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行
秦水德汉火德
魏土德
晋金德
唐土德
宋木德
元金德
明火德
清水德五行学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是古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至今,它仍然是中医、武术、气功和一些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用它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更替,可以清楚地看出各朝代更替的内在关系和遵循的规律,同时,也可以为研究中国历史探索一种新的方法。一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指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来代表和归类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并以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论述和推演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学说。其实质是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比象取类,抽象地概括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物质,并认为自然界所有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基本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因此,无论是自然界各种物质的生长死亡,还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可以用五行学说的理论去对应分析,寻其规律。1、 五行的生克关系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反生、反克等关系。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和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不能滋长;没有克,事物就没有约束,无法维持其正常的谐调关系。历史上各集团间的紧密合作,其五行往往有一种相生的关系,如三国时蜀汉与东吴的联合,即是蜀汉之水生东吴之木;各集团间的暴力对抗,其五行往往是一种相克的关系,如北宋末年两支起义军领袖宋江和方腊,宋江投降了朝廷并帮朝廷打方腊,宋江的军队名号为宋,五行为木,方腊起义军的名号为方,五行为土(方指四方,具土之性),两者五行关系是“宋木”克“方土”。 反生是指相生关系的两种五行,其中被生之五行很弱,而生之五行很强,结果相生太过,被生之五行不但不能接受生辅,反而受到克制和约束。例如水是生木的,但是水过多反而会制约木,犹如过多的水去浇灌一棵小树,其结果必然是“水多木漂”,小树被淹死。反克是指相克关系的两种五行,其中被克的五行很强,而克它五行很弱,克它的五行无法制约被克之五行,反而被其克制。水是克火的,但是如果火势很盛,而水很微弱,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蒸发,以至干涸。反生和反克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殊形式,是事物之间失去正常依附或制约关系的表现。例如楚汉相争,楚的五行属木,汉的五行属水,本来“汉水”是生“楚木”的,这从刘邦早期帮助项羽攻破秦国可以得到印证。但是,当“汉水”相对强大而“楚木”相对弱小时,水不但不去生木,反而会克制木。所以,“汉水”刘邦再加上一条乌江的水,就反生了“楚木”项羽。再如大夏(史称西夏)五行为火,与金朝并存时,其火本是克金的,但当金朝十分强大时,反而是金克了火,即金朝灭了大夏。2、 五行的归类不管是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均可以按其性质及作用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现将与本文相关的内容分别归类如下:五 行 方 位 季 节 特 征 颜 色 五 性 朝 代
木 东 春 曲直 青 仁 秦 宋
火 南 夏 炎上 赤 礼 夏 晋 明
土 中 四季之末 稼穑 黄 信 周 魏 唐中华民国 中华人民
金 西 秋 从革 白 义 金 元
水 北 冬 润下 黑 智 商 汉 隋 清
表格中朝代的五行归类,是分别按照朝代名称的字形、字义及五行学说的有关理论确定的,即:夏朝五行为火,夏有夏季之义;商朝五行为水,商有商业、流通之义,具水之性质;周朝五行为土,周有周围、四面八方之义,具土之性质;秦朝五行为木,秦乃禾、木之名;汉朝五行为水,汉乃水名,且偏旁带水;魏朝五行为土,魏古字通巍,指山高大的样子;晋朝五行为火,晋乃日照入万物之义;隋朝五行为水,隋本作随,有跟从之义,具水之性;唐朝五行为土,唐有堤防、道路之义;宋朝五行为木,宋乃居之木器之义,且部首为木;元朝五行为金,元为首有乾元之义;明朝五行为火,明有光明、照亮之义;清朝五行为水,清有水洁净之义,且部首为水;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五行均为土,因为都突出其“中”的方位。 二 五行生克史如果把实现国家主体相对完整统一的朝代名称,按上表转化成五行,不难看出各朝代的更替,往往遵循着五行生克的原则,从此意义上讲,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五行的生克史。1、夏商周火开文明史 后朝克前朝远古创先河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火”是主文明礼仪的,同时火具有壮丽和生生不息之性,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正是从五行为“火”的夏朝开始的。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是中国进入第一个有史可考的朝代。克火的五行是水,所以取代夏朝的是五行属水的商朝。如果说商在字形、字义上的“水性”还比较弱的话,其开国国君“汤”之五行也为水,正好弥补了水的不足。另外,商朝曾多次迁都,这除了史学家说的迁都与其内部斗争有一定关系外,恐与水的国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也有关。克水的五行是土,所以取代商朝的是五行为土的周朝。远古朝代的更替,开创了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后朝克前朝的先河,在以后的朝代更替中,其五行关系也多为后朝五行克前朝五行。
2、秦木克周土 汉水漂秦木在五行理论中,木是克土的,所以取代周朝的是五行为木的秦朝。其实周朝被五行属木的朝代取代,从“春秋五霸”中,就已经显出先兆,在这五霸中,有三霸的国号五行属木,即宋国(襄王)、秦国(穆公)、楚国(庄王),二霸的国君五行属木,即齐国的桓公、秦国的穆公,另一霸是晋文公,晋的五行为火,是生周土的,所以,它的称霸则是打着“尊王”,的旗帜,即拥戴周天子实现的。由于秦朝的急政暴虐,在秦末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变得十分脆弱,所以秦朝最终被汉王刘邦所灭。本来秦的五行为木,而汉的五行为水,水是生木的,但秦为弱小之木,而汉水较强大,所以当秦汉相遇时,结果是水多木漂,汉水反生秦木。 3、魏土克汉水 晋火反生魏土 取代汉朝的是五行属土的魏朝,此时历史进入魏国、蜀汉、东吴三国时期,蜀汉五行为水,东吴五行为木(因为东方主木),三者的关系是:蜀汉水生东吴木,魏国土克蜀汉水,东吴木又克魏国土。著名的“赤壁大战”就是这三者关系的印证。由于这种克中有生,生中有克的复杂局势,所以形成了三国鼎立。 取代魏朝的是五行属火的晋朝,晋的五行为火本是生土的,但是,当晋王司马昭及子司马炎的权力极大时,即火很旺盛时,它反而不会生土,而是克土,所以,魏被晋取而代之。4、晋毁于汉 南北朝归隋 晋朝统一全国后,不久便被自称为“汉王”的匈奴贵族刘渊所破,显然,汉与晋是水克火的关系。以后历史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最后是五行属水的隋朝统一了全国。隋朝大修运河,隋炀帝巡游全国,恐与国号具水性亦有一定关系。5、唐宋元明清中 所有换代均相克 取代隋朝的是五行为土的唐朝,后面的朝代更替亦体现为后朝克前朝的关系,即宋朝木克唐朝土(注),元朝金克宋朝木,明朝火克元朝金,清朝水克明朝火,中华民国土克清朝水。当然,朝代的更替,绝非一克了之那么简单,对此,史学家们早已作了详尽的解释。但是,从上述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百分之七十的朝代更替是后朝五行克前朝五行,这显然不是巧合,历史的发展和朝代更替,蕴含着五行生克的理论,也沉淀着中华深厚的文化。三 历史的经验和规律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历史,不仅可以解释许多历史事件,揭示朝代更替的内在关系,同时,也可以总结出许多有宜的经验和规律。1、盛世往往易出现在属土和水的朝代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史学家称为盛世的有:五行属水的商朝的“武丁盛世”;汉朝的“文景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和五行属土的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同时,这两种五行的朝代,统治时间也往往较长,如周朝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汉朝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唐朝和清朝都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五行学说的理论中,水主智,且水为生命的源泉;土主信,且土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生发性,所谓“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均阐明了土的生化、承载、受纳作用。所以,国号为这两种五行的朝代,往往更能显现出超凡的智慧,创造出富国强民的盛世,获得长治久安也就顺理成章了。目前,我们中国正处于盛世阶段,土的敦厚、生发性、凝聚力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从现在的发展和历史的经验来看,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华人民屹立于世界之林,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并且必将获得长治久安。另外,属土的朝代后面往往易出现许多小国,这从周朝后期的春秋战国时,众多诸侯国跃跃欲试力图争霸,和唐朝后出现五代十国的格局中可以得到印证。其原因也与土为万物之母,有极强的生发性有关。2、 五行属金的朝代最好战在我国历朝中,五行属金的朝代主要是金朝和元朝,金朝自公元1115年建国到1234年灭亡,共119年,几乎是年年都有战争,先是战辽国,后战北宋南宋,再战西夏和蒙古。元朝更是重武轻文,靠武力征服的疆域居中国各朝之冠,自入主中原后,全国各地的抗元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其原因为金秉秋天之气,在五行中有从革、肃杀和毁折之性,所以五行属金的朝代自然就比其它五行属性的好战。3、 从北到南容易取得战争的胜利集团间,如果是形成南北对立,往往是北方最终易取胜利。如三国时蜀汉多次欲攻占北方的魏国,但总不能成功,最终被北方所消灭;南北朝时,南方亦不能战胜北方,最终还是北方的隋朝统一了全国;南宋一直想恢复对北方的统治,但结果最终被北方的元朝消灭;中国的解放战争也是从北方打到南方,最终取得全国的胜利。其原因是北方的五行为水,南方的五行为火,水能克火,所以,北方向南打就容易胜利,反之则易失败。4、 同名朝代都是先北后南先西后东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朝代被推翻后,该朝代的“皇亲国戚”往往又会组建一个同名的朝代,但是这个朝代的名称和京城所在地都是先西后东,先北后南。如西周后面的东周、西汉后面的东汉、西晋后面的东晋、北宋后南的南宋。中原国土受外族威胁最大的就是来自北方和西方,当北方打来,就往南迁,当西方打来,就往东迁,而北方五行为水,南方五行为火,水是克火的,西方五行为金,东方五行为木,金是克木的,所以战争往往是从北打到南,从西打到东。综上所述,用五行学说的理论来研究朝代的更替,不仅可以看出朝代更替的大体规律及各朝代的五行特性和特征,同进也可以对许多历史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亦有一些特例并非如此,如五行属水的朝代一般统治时间都比较长,但隋朝却很短,只有38年的历史;再如五行属木的朝代或集团应有慈善的特性,这从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和宋朝对辽国、西夏及金国的忍辱曲从拿钱求和中可以得到印证,但是,五行同属木的秦朝却是少有的“残暴统治”根本看不到一点木的“仁”性,这其中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