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给张作霖算命,张作霖的生辰八字

三大军阀霸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为什么会轻易死掉?

一、吴佩孚是被日本军医害死的

吴佩孚维护民族大义,保持晚节,坚决不与日本人合作。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龈,受日本特务土肥原贤二指使,日本牙医将其杀害。

抗战胜利后,为表彰其保持晚节,国民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1946年12月16日,国民为吴佩孚举行国葬,葬于北平玉泉山。

二、孙传芳是被仇人枪杀的

1935年11月13日,被孙传芳俘虏后处决的施从滨之女施剑翘,隐姓埋名十年后终于在孙传芳修建的“居士林”中用勃朗宁手枪三发子弹刺杀了杀父仇人孙传芳。他死后葬于海淀区北京植物园内。

三、张作霖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的

张作霖曾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后在蒋、冯、阎、桂四大集团军的攻击下退出北京。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人的无理要求,在1928年6月4日乘火车行至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

他死后葬于辽宁锦州凌海石山镇南驿马坊村。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日本战犯时,将皇姑屯事件视为日本侵华的起点。因为张作霖是当时中国的实际国家元首,谋杀一国的国家元首理应是违反国际法、是战争罪的行为。

简介:

1、吴佩孚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

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

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

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军医杀害)。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2、孙传芳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村(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

孙传芳幼年孤苦,寄人篱下,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国赴日本留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后历任北洋陆军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军阀,同年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任五省联军总司令。

期间拥兵数十万,积极进行军事改革,重用知识分子,裁减赋税,善待农人,江南五省人民生活安定。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组织兵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主力军消耗殆尽一蹶不振。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传芳隐居天津佛堂,果断拒绝冈村宁次邀请其做华北伪主席的无理要求,拒绝与日本人合作,具有一定的民族气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3日,孙传芳被施剑翘刺杀身亡。

3、张作霖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壮大,清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在位期间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1928年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逝世。

扩展资料:

轶事:

1、吴佩孚:

(1)避难京城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一天,23岁的吴佩孚烟瘾大发,可“普通座”已无空位,吴佩孚与当地著名豪绅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几口过过瘾。谁知未过成烟瘾,却被翁氏踢了一脚,赶出了房门。

为出此口恶气,吴佩孚找到了当时蓬莱县城很有名气、由十个落第书生组成的“十虎”集团,求这些文痞、讼棍帮忙出气。

不日“十虎”大闹翁府,遭到官府缉拿。为避此祸,吴佩孚连夜逃往北京,穷困潦倒。为了糊口,他只有凭自己念过四书五经的能耐,刻苦攻读“相命书”,为他人卜卦算命。无论是吴佩孚本人或是翁氏都没有想到,烟馆“雅间”的一脚会踹出日后的一个手握重兵,叱咤风云的大军阀。

(2)谍战锋芒

光绪三十年(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日俄战争前夕,由日军守田利远少佐带领渡海分别到旅顺、大连等地刺探俄军军事活动情报,尤其是俄国东方舰队的实力情况。

在执行此次任务中,吴佩孚给日本人的印象是“温和良顺,举动不苟;交人圆和而不露圭角;任事处变而不急近功和不邀虚名;所自信以为是者,则行之以渐。”

因此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总有法子先生”。吴佩孚出色的情报工作才能,深受守田的青睐。守田奖赏吴佩孚500大洋,并破例准假一周让吴佩孚骑着自己的坐骑回家探亲。

2、孙传芳:

(1)笑虎将军

军阀孙传芳素有“笑虎将军”恶名。此人外表总是笑容可掬,但其本性阴毒。

1925年,孙传芳与奉军作战,俘虏了对方的前敌总指挥施从滨。施已60岁高龄,见了孙传芳还向他行了军礼。孙传芳满用古代的刑罚加以斩首,不仅如此,孙传芳还下令将施从滨枭首于安徽蚌埠车站,暴尸三日,并将施的头颅悬挂在蚌埠火车站示众多日。

正是此举,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孙传芳之死。

(2)皈依佛门

九一八事变后,同样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国务总理靳云鹏便劝他皈依佛门,借以超脱凡念。

孙传芳便与靳云鹏共同出资,将坐落在天津东南城角草厂庵的清修禅院,改名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云鹏任林长,孙传芳任副林长。在佛教居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信徒们辗转相告,陆续参加活动的达三千多人。

3、张作霖:

(1)宦海生涯

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

1902年,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

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1909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佩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传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作霖

名人自律

后汉会稽太守刘宠离任时,所属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婉言拒绝。最终因盛情难却,只好接受一钱。当时人赞誉刘宠为“一钱太守”。
范景文历任明朝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要职。位尊权大。亲朋好友纷纷登门相求,他在大门口张贴“不受嘱,不受馈”六个大字,广为告知。从此百姓便称他为“二不尚书”。
清朝江宁巡抚唐斌,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常用豆腐汤佐食,百姓送他“三汤巡抚”的雅号。
后汉东莱太守杨震经过管辖地昌邑县时,县令王密送去十金,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坚决拒受,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人们因此称他“四知太守”。
三国时期魏国寿春县令时苗,出入坐黄牛车。他离任时,将黄牛生下的一头牛犊留下,说牛犊是他在任时生下的,不应该带走。人们因此称他为“留犊太守”
后汉南阳太守羊续爱吃鲜鱼。有个府丞听说后,送去两条大鲤鱼,羊续不肯接受。但那府丞老于世故,不言不语地走开了,羊续只好将鲤鱼挂在门前,已警戒那些来送礼的人。因此人么称羊续为“悬鱼太守”。
还有周总理的
周恩来的廉洁自律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个春秋了。20年前,百万首都人民肃立十里长街,顶风冒雪,哭送周恩来灵车的动人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随着时光流逝,人们对周恩来怀念和敬仰之情,不但没有淡薄,反而与日俱增。
那么,周恩来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博得人民的颗颗爱心?这是因为,一方面,他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为党和人民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他毕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连自己的骨灰都撒到中华大地,完全彻底地实践了他“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的宏愿。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周恩来特有的纯真的人格魅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钦佩,甚至连他的一些国内外政敌也不得不为之折服。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也是一贯的。在此,仅就同当前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求相关的一些方面,列举一些具体事例。这样,难免挂一漏万,不过可以从细微处见精神。
(一)对待个人生活
衣着——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那样衣冠楚楚,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服装,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钉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破旧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饮食——周恩来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他不仅自己这样做,还要求其他领导干部也这样做。有一次,他出差到上海,听说有的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所有的食宿费用都由地方开支,非常生气。回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工作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出具帐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一位专机机长的回忆,颇为传神地反映了他在饮食方面的律己要求。有一次,这位机长看他吃饭,掉了个饭粒在桌上,他连夹两次才夹住放进嘴里,笑着吃了。看到这种情景,这位机长后来感慨地说:“我心里不禁百感交集。什么叫廉洁,看看总理就知道了。”
住房——建国初期,周恩来搬进了中南海西花厅,一住就是26年,直到他去世。西花厅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老式平房,潮湿阴冷。身边工作人员于心不安,多次提出修缮,但他坚决不同意。1959年底,趁他和邓颖超出差外地时间较长,对西花厅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他回京一进门就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谁叫你们修的?!”他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他的要求,撤掉了新添置的地毯、沙发、窗帘、吊灯等陈设。事后,对这次“修房风波”,他主动在国务院会议上作了三次检讨,向到会的副总理和部长们说:“你们千万不要重复我的这个错误。”
用车——周恩来对自己乘坐的轿车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后来他经常乘坐的专车是红旗轿车。他说:“别人不坐我坐,我喜欢国产车。”国家进口了一批高级奔驰车后,有关部门想给他换一辆。他不同意,严肃地说:“那个奔驰车谁喜欢坐谁坐去,我不喜欢,我就坐‘红旗’。”在用车问题上,他公私分明,毫不含糊。他去理发,医院看病,探亲访友,看戏等,都算作私人用车,总要叮嘱身边工作人员照章付费,从工资中扣交。
周恩来的基本生活要素,衣食住行的俭朴作风,受到了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员交口称赞。有位秘书说:“总理除了工作,个人一生无所他求。特别是生活的俭朴,更是众口皆碑。”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想象到了什么程度。
同周恩来接触较多的一些知名人士,对他廉洁俭朴的生活作风也是赞不绝口。宋庆龄说:“周总理在个人生活和作风上,和他在上一样,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624364.html

于凤至和张学良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1990年,93岁的于凤至临终之前说了这样一句话:“生不同寝,死要同穴”。她嘱咐她的女儿在她死后把她葬在比佛利山上的墓地靠左边那个穴地里,她希望,右边的空穴可以留给她的丈夫张学良。

《尚书》里说:“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她本该是一条腾飞的凤凰,高贵而美丽。她的一生,从东北第一夫人到美国著名富商,在外人看来,她的人生充满了光鲜,事业成功,婚姻和谐。可是谁又知道,于凤至的一生活得太苦了,她的一生都困在一段感情里走不出来,一生的忧愁,都围着一个人转。

于凤至监狱陪张学良3年,苦等50年,93岁离世盼与夫同穴

在感情里,她活得那么卑微,一生都在忍让,不怨不艾,患癌后孤身一人到美求医,与丈夫分离五十载,却在其中收到了丈夫的离婚协议书,可是她从来没有放下过这段感情,死后还把辛苦打拼下来的财产全留给丈夫,她还希望死后与丈夫同穴,她的墓穴上写着四个字,张于凤至。

张家和于家是世交。

在张作霖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一次战役中被人算计,差点丢掉了性命,是于文斗救了他,两家人从此便成了世交。

于凤至生来便不平凡,在诞下她的前晚,于凤至的母亲梦到一凤凰飞至祖宅,他的父亲便给她起名凤至。

凤至从小便备宠有加,她生得一双凤眼,一双纤长的手,再加上颇有灵气的脸庞,颇受家里人喜爱。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学堂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女子的礼仪,凤至很聪明,才十来岁便才气不凡。

凤至11岁那年,家里请来一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看了她的面相,连连称赞,谓之凤命。有贵人相,未来必定是大富大贵之命。

算命先生给凤至算命的时候恰巧张作霖来府上做客,他听罢算命先生对凤至的算命,便开始动起了心思,要是可以让这个女孩嫁给自己的大儿子张学良,岂不是凤凰配虎子,可以带来祥瑞,一来可以报于文斗的恩情,二来也给自己的大儿子带来福气。

于文斗见张作霖是土匪出身,且是将士,性格极为鲁莽,只怕自己的小女儿过去会受委屈,可是他又思忖,两家人是世交,且张作霖当时是著名的虎将,倒也不吃亏。两家人当即定下了这门亲事。

府里的丫头听了这事,都开心得不得了,忙着把这事告诉于凤至。凤至当时正值春心萌动的年纪,诗经中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早已留存她的内心,她向往着那些浪漫的男女之情,一想到自己要嫁给将军的儿子,心里不禁暗暗作喜。

于凤至监狱陪张学良3年,苦等50年,93岁离世盼与夫同穴

张学良,自小接受西方先进教育,自然不愿接受这段父母包办的婚姻,他开始用他的方式抵抗着这段婚姻。

这一年,张学良到于凤至所在的镇上做客,按理说他应该到于家造访,去见一眼他未来的媳妇。

于家得知姑爷要来,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一大早就开始忙活,可是直等到日上三竿也不见张学良,原来啊,张学良在想着法躲着于凤至。

张学良在镇上住了几天,于家也等了他两次,这第二次,他直接称病,只令媒人送去礼名单,于凤至看了名单只冷冷一笑,难道是嫌礼太少?媒人疑惑,事实当然不是,聪明的于凤至早已看出了张学良不愿到府上的缘由,就写了一首诗来拒绝这段婚事。

张学良一看于凤至信上娟秀的字体,当即被打动了,他想能有如此书法造诣的女子,其才能定非俗人能比,再看诗的内容,诗意不拖沓,文采之间透露着一股傲骨,张学良看罢此信,决定一会此女子。

于凤至虽说不上倾国倾城,却也是难得一见的美人,如今更出落得无比标致,再加上于凤至的才情,为她的容貌加了几分魅力。张学良初次见这位比他大三岁的女子,便被迷倒了。那天,两人对诗结对,于凤至将家中的墨荷图以及书法给张学良看,张学良自愧不如,他彻底被眼前的这个才女征服了,这段婚事,他自然无话可说。当天,两人互留诗句以及手镯作为定情信物。

1916年,两人成婚。两人结婚当天,场面极为热闹,张作霖的旧部旧将以及业内闻名人士都来了,婚礼持续了四天,因为这场婚礼的重大,两人的婚事,还上了当时的头条新闻,他们的婚事,也广为百姓传颂。

于凤至监狱陪张学良3年,苦等50年,93岁离世盼与夫同穴

婚后,两人生活极为和谐,闲暇时,两人一起作诗吟对,张学良得知于凤至爱好荷花,便给她带来荷花,于凤至为了可以跟张学良有更多共同话题,便到东北大学进修西方文化。在外,她是令人羡慕的东北第一夫人,在内,她是家中的贤内助。

可是一年后,于凤至明显感觉到张学良与她慢慢疏离了,或许是张学良渐渐明白自己与于凤至之间的感情,更像是姐姐与弟弟的感情,而非男女之间的感情,张学良开始唤她作大姐,并且与于凤至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虽然他还是会把军事上的问题分享给于凤至,寻求她意见。可是于凤至明显感觉到,她跟张学良之间有一道沟壑,是怎么都跨不过去的那种。晚上看着背对着自己睡的张学良,于凤至不禁觉得心底有些凄凉。

张学良风流成性,平时在外面喜欢找些女人来缓解压力,张凤至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这些女人没有威胁到她的地位,她也都忍了。

于凤至尽心尽力地经营着这个家,她与张作霖的几个夫人相处得极为融洽,跟家里的下人也极为亲近,就连出身土匪的张作霖也不得不服自己这个儿媳,于凤至刚进门不久张作霖就把家里的管理权交给了于凤至,于凤至把家里的事管理得井井有条,张作霖每次交给她任务,她总能出色地完成。

于凤至为张家诞下三儿一女,在怀小儿子的时候,于凤至的身体极为脆弱,临盆时她躺在床上,只剩下一口气,中医、西医,偏方、正方,都尝试过了,却完全没有办法,于凤至娘家的人也来了,一大家子看着昔日的女强人如今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样子,心里满是心疼。

大夫交代于凤至的家人可能要准备好后事,考虑到于凤至的三个孩子可能会失去母亲,大家便考虑让张学良再娶。可是张学良虽然花心,却也是有情有义之人,他拒绝了这样的做法,并日夜守在于凤至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这个比他大三岁的女人。

躺在病床上的于凤至,看到如此细心体贴的张学良,她觉得以往的被忽略、被冷落好像都烟消云淡了,此刻守在她床前的这个男人,对她还有一份情义。为着这份情,于凤至在心里暗示自己必须活下去。奇迹真的发生了,在张学良的照料下,于凤至慢慢地好了过来。此后,于凤至每每想起这段日子,想起张学良无微不至的照顾,她念着这份柔情,也始终念着那个人。

于凤至生下了小儿子,生活又恢复得像以前一样平淡,于凤至操持着整个家庭,而张学良在外面依旧改不了拈花惹草的毛病,张学良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一天,张学良带回来一个女人,她叫赵四。这个女人可不是平常的女人,赵四又名赵一狄,她与别的只是觊觎张学良的财产的女人不同,为了这个男人,她与家里决裂,随这个男人到达举目无亲的异乡。

当张学良牵着赵四的手站在于凤至面前,坚定地说出那一句我要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于凤至的心都碎了,她最爱的男人,却要她成全他跟别的女人,这换谁都无法接受。

于凤至强忍着在眼眶里打转的泪珠,默默地听着张学良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理由。张学良只听得到赵四的哭声,却不知道于凤至心底的委屈,他自顾自地说着。

张学良说罢,赵四跪在于凤至的面前,说她不求命不求利,只求陪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终于,看着面前哭成泪人的这个女孩,于凤至妥协了,她遂应承下来,同时也提出了三个条件:一孩子不能姓张,二不能进帅府,三不能给名分。她说,在外,赵四只能作为张学良的秘书陪伴在张学良左右。

张学良为啥叫小六子

张作霖称张学良为“小六子”,并非张学良排行老六,其实他是张作霖的长子,乳名小六子,这一昵称倾注了父亲张作霖所有的慈爱和关怀,还有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1901年2月18日,正值大年三十,张作霖遭到了辽西巨匪金寿山的突然袭击,狼狈逃跑。此时赵氏夫人已怀孕多月,行动极为不便,为了摆脱后面的追兵,张作霖先将妻女藏在八角台西北的胡家窝堡张景惠家,而后又转送到桑林镇以东的张家窝堡赵明德家,转送途中,6月4日,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婴,马车颠簸得厉害,婴儿的哭声更响亮,赵氏怜爱地拍拍儿子,幸福而又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在叔伯侄赵明德家朝南明亮的东屋里,赵氏和婴儿被安顿了下来。
此时张作霖已摆脱当初的窘迫,重新拥有了二百多号人马,并头一次打了个胜仗,正在喜出望外之时,又听说夫人赵氏平平安安地为他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大小子,不禁高兴得蹦了起来,双手合十,连声念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刚刚打了胜仗,又得贵子,真是双喜临门啊,张作霖难掩内心的喜悦,当下大宴宾客,摆酒庆贺,并给刚出生的儿子起了个小名叫“双喜”,视为掌上明珠,宠爱有加。
双喜长到3岁时,体质孱弱,张作霖爱子心切,就请了个算命先生给他批“八字”,看看儿子的命相究竟如何。算命先生问得小双喜的生辰八字,掐指盘算,一阵念念有词之后,慢条斯理地说:“这位公子大富大贵,将来必定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在一旁紧张期待着的张作霖,听到此话,顿时喜上眉梢,正想把酬金奉上,“不过,”就听得算命先生突然话锋一转,皱着眉说,“这位公子的命太硬,恐怕要克爹克娘克兄弟。”张作霖大惊,忙问:“有法子破吗?”算命先生沉吟了好半天又掐算了一阵才说:“法子倒是有,不过,公子要到庙里跳墙,拜寄给和尚,还要换个名字,这样才能消灾灭祸。”张作霖听说有救,这才如释重负,重谢了算命先生。
为了给儿子破灾,张作霖特地选了一个黄道吉日,让人挑上干鲜果品,带上香烛,抱着小双喜,来到八角台镇南的庙里。在去庙里的路上,听见村里有人在叫“小六子”。按当时的迷信说法,拜寄时听到别人叫的第一个名字,取来做小名可以逢凶化吉。张作霖一听这个名字就乐了,连连说:“小六子,好!小六子就是‘小留子’,我这宝贝儿子算是留住了!”到了庙里以后,张作霖吩咐随从在大雄宝殿的佛像前摆上供品,点上香烛,自己则领着小双喜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地向释迦牟尼佛像磕了三个响头。每磕一次,站在边上的和尚就敲一下铜盂。参拜过后,张作霖又让小双喜背对着佛像站着,请和尚一面念经,一面用手摩挲小双喜的脑袋。念完经,和尚又在小双喜的脑袋上轻轻地拍了一下。这样,小双喜的灾算是破了,命也留住了。按照算命先生的说法,从此以后,张作霖不再以“双喜”的小名称呼张学良,而是改叫他“小六子”。
转眼间,小六子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张作霖请来当地名流给他正式取名学良,意为学习西汉开国元勋张良。张良是汉朝大臣,臣者,卿也,因此,又取字为汉卿,张作霖对这个名字非常满意,因为他对张学良的期望很高,一心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成就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就像儿子的名字所含的深深寓意,如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那样,成为国家的栋梁。
张学良幼年丧母,因此与张作霖的父子之情异常深厚,张作霖一直以“小六子”的昵称称呼儿子,即使张学良长大成人,统领军队,成为长官也是如此,而敢叫张学良“小六子”的,也只有张作霖一人。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谋害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告诉小六子,以国家为重,好好干吧!”他闭眼之前,还念念不忘“小六子”。这是他最后一次称呼小六子,从此以后,再没有人亲昵地称呼张学良“小六子”了,“小六子”作为父亲生前对张学良的专称,在父亲死后,则成了张学良纪念父亲的方式。

请高人帮宝宝起名,

我只有耽美的说~~

张作霖挑选的儿媳妇,为何于凤至如此受待见?

于凤至不但生的漂亮,而且性格贤淑,而且由于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事情,使得张作霖觉得十分亏欠于凤至,因此对她格外重视。张作霖是民国时期东北最大的军阀,他性格粗鲁暴烈,发起火来更是有雷霆之怒,家里人都不敢惹他,不过有一个人却敢在张作霖盛怒的时候劝说他,而张作霖每次都言听计从,她便是儿媳妇于凤至。

于凤至是富商于文斗的女儿,于文斗早年间曾救过张作霖的性命,张作霖江湖出身十分讲义气,便做主为两家的儿女定了娃娃亲。在成婚之前张作霖曾派人算过于凤至的生辰八字,上面显示于凤至是福禄深厚之人,这让张作霖更加高兴,毕竟他是带兵打仗之人,很多时候都讲究个运气,他深信于凤至能为家里带来好运气。

进门之后的于凤至果然拥有十分良好的家教,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无论对待长辈还是家里的奴仆都是轻声细语,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原本杂乱无章的大帅府在于凤至的管理下变得井井有条,这让张作霖觉得自己更加没有选错人。可于凤至和丈夫张学良的感情却不和睦,张学良作为进步青年,讨厌包办婚姻,偶然的机会结识了留学回来的赵四小姐,两个人一见如故,经常在外公开出双入对,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张学良的做法让张作霖十分恼怒,当初求娶于凤至的时候,张作霖曾和于文斗拍过胸脯下过保证,张家一定会善待于凤至,可如今张学良却做出这样的事情。张作霖屡次打骂张学良但都无济于事,因此内心觉得更加对不起于凤至,对她格外宽容,家里大事小情全部交给于凤至打理,对她十分信任。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