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宜忌中的术语是什么,黄道吉日怎么各有各的说法

黄历上的名词解释

黄历是我们中国传了几千年的传统日历,几千年来,无论是婚丧嫁娶、升官赴任还是动土祈福,人们都习惯于看看黄历,选个好日子,然后才决定是否要去做那件事。
黄历术语
今日吉时:
吉时:吉利之时辰。
凶时:凶兆之时辰。
今日宜忌:
宜: 今日适合做的事情。
忌: 今日不宜做的事情。
吉神宜趋: 宜接近,会有吉利的神明。
凶神宜忌: 应远离,会有冲犯不好的事发生。
彭祖百忌: 每日时辰应忌讳之事。
今日冲煞:
冲: 在黄历律法里,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犹如自然界的协调,有一定的规律,当两者发生冲、煞的情况时,基于趋吉避凶的心态,人们往往也会听从古法的建议,明哲保身。
煞: 每日冲煞年岁方位中,破土、修造、移徙、交易、入殓、安葬、启攒等诸事不宜,冲煞的生肖年岁,应该尽量避讳,并且注意冲煞方位,避免朝该方面行事,以免遭惹无妄之灾。而冲犯年岁者,上列诸事亦应回避或不宜为之,民间传统信仰,也习惯以「安太岁」的程序,祈求年度诸事的顺遂。
今日诸神:
岁次: 农民历之日期。
值年太岁: 今年值年之太岁。
岁冲: 今年与太岁冲犯之岁次生肖。
下元: 今日之卦象。
掌日太岁: 今日掌日之太岁。
当冲:本指处在首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值神胎神:
值神:值神即当值神煞,诸神煞各自按照自身的运行规律轮流“值日”,处理人间事务。这样,一年之内,每日都有若干不同的神煞当值,而该日行事之吉凶宜忌,即由诸当值神煞相互作用,或冲突或合和,或牵制或平衡,最后综合决定。
胎神:是专管胎儿的神灵,它通常存在于孕妇的周围。人们对胎神既敬又畏。因为胎神有保佑胎儿和伤损胎儿的双重性质。当胎神有益于胎儿时,人们自然敬它;当胎神有害于胎儿时,人们又畏惧它。这时,人们不管它叫胎神,而管它叫胎煞。神可敬,煞不可犯。
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也代表宇宙万物五种变化和性格,四季的演变,日月的运行,亦以五行为数。金,中心凝聚,有收敛、刚锐、砍伐的力量。木,四方发散,有生长、蓬勃、向外的力量。水,向下流散,有流动、自由、向下的力量。火,向上扩升,有光热、膨胀、向上的力量。土,左右移动,有厚重、杂陈、向内的力量。
祭祀类
祭祀: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祈福:
就是去上香还愿,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
求嗣:
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也就是求子啦。

神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塑绘:
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
齐醮:
设醮建立道场祈拜、求平安等事。
斋醮:
庙宇建醮前需举行的斋戒仪式。
沐浴:
祈福设醮或还愿时清洁身体之谓。
酬神:
还愿,答谢神恩。
造庙:
建造寺,庙,宫,观,堂。
祀灶:
亦称"祭灶"、"送灶"。即祭拜灶神。
焚香:
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如今可看成是烧香。
出火:
谓移动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婚嫁类
嫁娶:
嫁娶指的是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迎亲之日。
纳采:
同结婚姻,受授聘金,也就是下聘礼。俗称:订婚、文定、过订、完聘、大定。
问名:
男女双方各取年庚,供于神案,经数日无事即可合婚。
纳婿:
指男方入赘于女方为婿之意。同嫁娶。
归宁:
新婚后,新娘与新郎第一次回娘家。
安床:
安置睡床卧铺,一为新婚安置新床、二为事事不顺重新安新床。
合帐:
制作蚊帐之事,今应指安置窗帘。
冠笄:
「冠」指男「笄」指女,举行男女成人的仪式,称之为冠笄。成人后,代表可以结婚了。
订盟:
订婚仪式的一种,俗称小聘(订)。也是订亲。
进人口:
指收纳养子女,或认干儿子、干女儿。
裁衣:
临近婚期前一个月,男方要备酒、蓝布和金银钗环交给媒人送到女方家。
丧葬类
修墓:
也就是修理坟墓。需要注意的是,修墓与建坟是不一样的。修理坟墓就是跟修屋一样,年深日久或是坟地出了问题才修理一下。就是这种。
启攒:
指坟墓「洗骨」之事。俗谓「拾金」也。
破土:
仅指埋葬用的破土、与一般建筑房屋的"动土"不同,"破土"属阴宅,"动土"属阳宅也。
安葬:
也就是葬礼,举行埋葬仪式等。
立碑:
竖立墓碑或纪念碑。
成服:
穿上丧服。
除服:
脱下丧服。
开生坟:
指人未死,先找地作坟墓。
合寿木:
制作棺材。
入殓:
入殓就是将尸体放入棺材之意。选
移柩:
举行葬仪时、将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普渡:
祭祀超渡阴界的孤魂野鬼。
营建类
入宅:
即迁入新宅、所谓“新居落成典礼”也。新居建成,或是旧家搬到新家去了,一个典礼。
安香:
安土地公或祖先之神位。
安门:
房屋装设门户等工事。
修造:
也就是阳宅的修造与修理。
起基动土:
建筑时、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这个是除了基础以外的动土。
上梁:
装上建筑物屋顶的大梁,西式建筑指屋顶之灌浆(预拌混凝土)。
竖柱:
架马俗称起工架马;指建筑场所之鹰架。
开井开池:
开渠、筑阴沟、开鱼池;开凿水井、池塘。
作陂放水:
建筑蓄水池、将水灌入蓄水池。
拆卸:
就是拆掉建筑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扒房子。
破屋坏垣:
坏垣、拆卸;拆除房屋或围墙。
补垣:
塞穴、填坑、覆井;塞穴指堵塞洞穴或蚁穴。
伐木做梁:
砍伐树木作屋梁。
作灶:
指安修厨灶、厨炉移位。
解除:
扫舍;指冲洗宅舍、解除灾厄。
开柱眼:
指作柱木之事。
穿屏扇架:
制作门扇、屏障等工作。
盖屋合脊:
装盖房屋的屋顶等工作。
安床:
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
开厕:
建造厕所。
造仓库:
建筑仓库或修理仓库。
塞穴:
指堵塞洞穴或蚁穴等。
平治道涂:
指铺平道路等工事。
谢土:
建筑物完工后所举行的祭祀。
工商类
开市:
商品行号开张做生意。包括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或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
挂匾:
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包括公司的,也包括家里古时府上的牌匾。
立券交易:
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这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签合同。
纳财:
指已属于自己的财富基础上购置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求财:
相对于纳财来说求财是指未属于自己的财富而祈求通过投资等活动赚取博得财富。
开仓:
出货财,商贾之出货、销货、放债。
安机:
安机器、安纺车。
造车器:
造舟船;制造水陆交通工具(适新车交车)。
经络:
安机器、织布、收蚕、安纺车、机器。
酝酿:
指酿酒、造酱料等事。
生活类
出行:
指外出旅行、观光游览。
移徙:
指搬家,迁移入住所(含非新宅)之意。
分居:
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炉灶之意。
剃头:
仅指初生婴儿第一次剃胎发,或出家之落发。
整手足甲:
初生婴儿第一次修剪手足甲。
栽种:
栽种植物,或接枝。
纳畜:
牧养、收买入家畜、家禽、宠物等。
捕捉:
断蚁,扑灭家中或农作物之害虫生物。
畋猎:
打猎或捕捉禽兽。
教牛马:
谓训练牛马之工作。
会友:
聚集朋友;有朋相会。
赴任:
走马上任。当官的好日子。
求医疗病:
仅指求医治疗慢性痼疾或动手术。

黄历里面的宜和忌是什么意思?

宜是指今天做什么事最好最吉祥,忌就是今天做什么事不能做,做了要倒霉宜就是适宜的意思呀,忌就是忌讳的意思啊!宜和忌分别是说这一天适合做什么和不适合做什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但是我认为这些事情也不是完全准确的,所谓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如果你相信的话,那么你按他的去做,你可能觉得这样子比较舒服,如果你不相信的话,那么你随便怎么样做都会觉得舒服?所以关键是还要看个人自己吧。
有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看一下黄历?有的人从来不信那个东西,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按自己的想法和时间来做,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黄历里面的宜和忌是什么意思?
回答:简单来说宜是适合做什麼,忌是不适合做什麼,依我个人所学知识告诉你,不必理会这些滑稽之谈!
为何呢?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吉与凶的日子要经历,能千篇一律的定所有人的宜与忌吗?
今天有人升职,有人发财,亦有人破产,离职。。。。等等。

就拿今天日子来说,今天是宜嫁娶,难道选择今天结婚的人一定会百年好合吗?
今天忌出行,难道今天被派其他省份出差不去吗?还是今天出差都会灾祸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即使同一天同一时间去处理一件事情,难道没读书和大学毕业会一样的结果吗?
显然不会!
个人的吉凶自有个人旅程,只有针对个人专属情境才能知道宜与忌!
我们读书受教育才能让头脑做出更准确的选择,称之为:知识就是力量的源泉!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及瞭解!

在“宜”,就是适合做的事情,例如沐浴、嫁娶、治病、破屋等,“忌”,就是不适合做的事情,例如祈福、开市、动土、安葬等。

黄历中其它名词:

余事:同馀事

其他的事,别的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不觉有馀事,虽忆与郗家离婚。”译文:我想不起有别的事情了,只记得我曾与之离婚的郗道茂。 清李渔《舟中题王安节画册》诗之一:“道人日课无馀事,了却挥弦便读书。”译文:我每天的工作没有别的事,除了弹琴就是读书。

余事勿取:同馀事勿取。勿:不要。意思是这一天,除了黄历上规定的,其余的事情都不适合做。“余事勿取”是风水术语。例如“平治道涂,馀事勿取”:平治道涂,即修平道路,涂与途的解释相通。 整个意思是,在这个日子里,只能做修平道路的事,其他的事不要去做。否则就要犯禁忌,就不顺当。

诸事不宜:诸事:各种各样的事情。宜:合适。是指这一天没有特别合适做的事。




扩展资料:

余事在“宜余事勿取忌诸事不宜”中的意思为其他的事,别的事。除了这个意思外,“余事”还有以下的释义:

1、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战国.庄子《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馀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译文:帝王的功业,不过是圣人的副业而已,并不能用来全身养生。

宋.刘克庄 《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词:“满腹诗书,馀事到穰苴兵法。”译文:学问广博精深,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研究穰苴兵法。

清末民初.郑观应《盛世危言·铁路下》:“可知铁路之制,于商贾交易、货物往来犹其馀事,而独至军旅之际,关系尤非浅鲜。”译文:可以知道铁路的控制,和商人交易、货物往来还只是小事,但只有到军队的时候,关系更不是浅少。

2、多馀的事,不重要的事。 汉参考资料来源:牟融《理惑论》:“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说鬼神之馀事?”译文:实践道德的人,应该归心于虚无澹泊,任其自然,最后的意思应归结于朴素的本质。为什么要说生死及鬼神那些没必要的事来扰乱你的意志呢?

黄历的各种术语解读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在中国又叫国历,或新历。它与地球环绕太阳运动有关,是一种阳历。公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
示例:2013年1月4日,星期五。(后面两个示例都以这天为准,地区还用民国纪年,即民国102年)
农历:按标准应称夏历,又叫汉历,是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并结合地球环绕太阳运动之规律(即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制定的历法。这是一种阴阳历。农历以正月初一日为一年之始。
示例:壬辰年 十一月 廿三日。(有的万年历为避免与干支历混淆,便注明为“农历年”。)
关于纪年法,这里必需说明的是:农历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时宪历,当时是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到了清朝末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等就采用了黄帝纪年。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后,有代表提出黄帝纪年不利于与国际通行的历法相衔接,遂决定改用西历(阳历)。黄帝纪元的使用至此为止 。固夏历只剩下干支纪年这一选项,并沿用至今。一直以来,均有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要求恢复黄帝纪年的建议。好处是一可以避免和干支历混淆,二是更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三是可以像公元纪年一样连续递进式地纪年。
干支历:又叫节气历、甲子历,是以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一种历法,基本完善于北宋时期。它用二十四节气来划分出十二个月份,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年长即回归年,是一种阳历。干支历以立春为岁首。
示例:壬辰年 壬子月 庚午日。(部分历书没有干支纪月、干支纪时的,用五虎遁年起月诀、五鼠遁日起时诀推排出)
干支历一直是黄历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择吉之术只与年月日的干支相关。后世的选择家为增加其术的精密度,并营造出上应天行的形象,乃强调铺注规则中的月份,是从该月节气的起始瞬间至下月节气之前。南宋掌禹锡即称:凡择日,皆取月节气应为正,气应时刻随历日用之。 值年太岁: 今年值年之太岁。
岁冲:今年与太岁冲犯之岁次生肖。
干支纪年: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方法,是干支历的一部分,或与农历相配。如甲午年,或农历甲午年。
流年飞星:即当年入中之紫白九星。有的会配有流年九宫飞星图。
二十四节气及交节时间: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分在12个月里。
七十二候:
五天一候,一年365天(平年)为73候,为与24节气对应,规定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为72候。
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72候的“候”应包括非生物和生物两大类,前者如“水始涸”、“东风解冻”、“虹始见”、“地始冻”等;后者有动物和植物,如“鸿雁来”、“虎始交”、“萍始生”、“苦菜秀”、“桃始华”等。
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那么准确,其中还有不科学成份,但对于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由于当时确定物候的始见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实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所以很难广泛应用。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变化,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必须不断发展物候学,制定新的自然历,否则一味地机械照搬古书是行不通的。
几龙治水:
是根据每年正月第一个辰日(辰为龙)在第几日决定的。如在正月初五,就叫“五龙治水”,在初六,就叫“六龙治水”,等等。据说,龙数越多,雨量越少,龙数越少,雨量就越多。汉族民间自古就有“龙多不下雨”的谚语。
几牛耕田:
每年第一个丑日(丑为牛)在正月初几,就是“几牛耕田”。耕田的牛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年神方位图及说明文字:
以1990年庚午为例,其文字说明有:太岁压祭主己卯戊子丁酉丙午乙卯甲子六生人下葬时避之吉;是年三煞在北五黄占离凡亥壬子癸丑丙午丁八山忌用余各山俱利;是年太岁姓王名清,天干属金,地支属火,纳音属土。岁德在庚,岁德合在乙……
年方位图的中央及向外第一圈的内容即是“九星配年方阵图”,上例文字说明中的的“五黄占离”“丁午丙”忌用就是来自这个“年九星方阵图”的应用。
第二圈是二十四山(参见《二十四山》一文)第三、第四圈是年神随岁支游四方诸位神煞,上例“是年三煞在北”指的是北方亥位劫煞、壬位坐煞、癸位灾煞等三煞。 月之大小:公历如3月大,4月小。农历如四月大,闰四月小。
当月所值月宿(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宿为轸)。
月煞方位(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煞方位为东方)。
干支纪月:用天干地支来纪月份的方法,是干支历的一部分。如丙寅月。一说月建。
月星:即流月飞星。(1989年十二月为例,月星为九紫)
吉神“王日”、“要安”、“驿马”、“天后”等和凶神“月破”、“天火”等,均属月令系统的神煞。 其内容主要包括:公历日期;星期;当日时令(如上下弦、二十四节气、朔望、各种节日等);当日吉、凶神煞;农历初几;干支纪日;纳音五行;八卦;每日卦运;所值九星;二十八星宿;十二直;当日宜忌;当日冲煞;当日胎神;当日吉、凶时等。简述如下:
干支纪日:如甲子日、乙丑日、丙寅日等。
当日吉凶:凡遇岁破、月破、上朔、四离、四绝等大凶之诸煞值日者,无论其他所临神煞如何均为凶日,其余诸日根据所临十二建星(黄道黑道十二神)、二十八星宿和各类神煞情况判定为平或吉。
十二建星: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二十八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等(参阅《黄道吉日》和《二十八星宿》文);
纳音五行:在日干支其下注有“金”、“火”或“海中金”、“炉中火”字样。
“天官辰时”、“喜神午时”、“日禄申时”、“天乙酉时”、“福星未时”等,这些均是日干时神内容,是以当日日干而起的时辰贵神,由于“黄历”篇幅所限一般仅列其中之一。
当日宜、忌:由当日所临的十二建、二十八星宿和诸位神煞推论得出。
吉神宜趋: 宜接近,会有吉利的神明。
宜: 今日适合做的事情。
凶神宜忌: 应远离,会有冲犯不好的事发生。
忌: 今日不宜做的事情。
祭祀:指祭拜祖先和神明等。
安葬:举行埋葬等仪式。
嫁娶:结婚的日子。
出行:外出旅游等。
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设醮还愿之事。
动土:建筑房屋时、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多指阳宅)
安床:指安置床铺。
:佛像塑成后、供奉上位之事。
纳采:订婚时受授聘金。
入殓:将尸体放入棺材。
移徙:搬家、迁移住所。
破土:第一次动起锄头挖土(多指阴宅)
解除:打扫房屋。
入宅:搬入新家。
修造:修理建造房屋。
栽种:种植作物。
开市:商店开张营业。
移柩:移动棺材。
订盟:订婚仪式的一种,俗称小聘。
拆卸:拆毁房屋。
立卷:订立各种契约。
交易:互相买卖之事。
求嗣:向神明祈求后代。 (多指求男丁)
上梁:给房屋装上大梁。
纳财:购屋产业、进货、收帐、收租、讨债、贷款、五谷入仓等。
起基:建筑房屋时,第一块石头放入墙基
斋醮:庙宇建醮前需举行的斋戒仪式。
赴任:走马上任。
冠笄:男女年满二十岁所举行的成年礼仪式(周和周以前)周以后女子十五岁及笄。
安门:放置正门门框。
修坟:修理坟墓。
挂匾: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坏垣:指拆除房屋或围墙。
沐浴:洗澡。
教牛马:谓训练牛马之工作。
开池:开凿水井、挖掘池塘。
彭祖百忌:指的是在天干地支纪日中的某日或当日里的某时不要做某事否则会发生某事。
当日冲煞:如“冲猴,岁煞北”、“冲鸡,岁煞西”等。
冲:即地支相冲,即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再把十二地支配以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于是,凡子日,与午相冲,即为“冲马”;寅日,与申相冲,即为“冲猴”。黄历设立此款,是告诉人们,不要选用那些与自己属相相冲的日子。
煞:每日冲煞年岁方位中,破土、修造、移徙、交易、入殓、安葬、启攒等诸事不宜,冲煞的生肖年岁,应该尽量避讳,并且注意冲煞方位,避免朝该方面行事,以免遭惹无妄之灾。
岁煞:常居四季,成为“四季之阴气”,极其狠毒,能游行天上,所理之地不可穿凿、修营和移徙。不慎而冲犯这,家中子孙六畜将受伤害。然岁煞巡行的方位却极易寻觅。子日起正南,向东逆行,一日一位,四日一周,循环往复。
而冲犯年岁者,上列诸事亦应回避或不宜为之,汉族民间传统信仰,也习惯以“安太岁”的程序,祈求年度诸事的顺遂。
当日“紫白九星方阵图”:即流日飞星。(有的还有太阴、太阳、孛星、罗睺、水星、金星、土星、木星、计都九方阵图)。
今日诸神
下元: 今日之卦象
掌日太岁: 今日掌日之太岁
胎神占方/每日胎神: 古老的传说里,一直有所谓的「胎神」存在,农民历上可见「胎神」的项目,汉族民间习俗相信胎儿生命受胎神支配,于是诸多禁忌衍生,多半在限制孕妇劳动,和避免参加婚丧喜庆等社交活动,多休养以减少流产发生的危险。
每日胎神值位皆不相同,可以依每日天干地支可推算得知,传统上胎神值位处必须忌讳修造、搬动,以免损孕,难产。孕妇亦不可以搬动家具、不可以动刀剪,因为孕妇乱动会让「胎神」不高兴,使得生产不顺利。「胎神」说,虽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传说、,然而妇女怀胎十月,本来就该谨慎注意、好好休养,若是因为流产、早产而失去小宝宝的生命,对于孕妇可是莫大的遗憾!
吉神占方/吉神方位:喜神、财神、福神、贵神所到之方向。
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构成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也代表宇宙万物五种变化和性格,四季的演变,日月的运行,亦以五行为数。
金,中心凝聚,有收敛、刚锐、砍伐的力量。
木,四方发散,有生长、蓬勃、向外的力量。
水,向下流散,有流动、自由、向下的力量。
火,向上扩升,有光热、膨胀、向上的力量。
土,左右移动,有厚重、杂陈、向内的力量。 “五不遇午时”、“五不遇辰时”等,为从日干而起时神,参阅《良辰吉时》一文。
当日的吉时、凶时:这些“子平、丑吉、寅凶”的字样,均是依据当日日干时神(日禄、喜神、五不遇等)、日支时神(日建、日合、日马、日破、日害、日刑以及青龙、明堂、天刑、朱雀等黄道黑道十二神)和其他时神(旬空等)推论得出。
吉时:吉利之时辰。
凶时:凶兆之时辰。

什么叫黄道吉日?

旧时代民间习俗,若有重大事情待办事,均要讲究择一个吉利日子,选择的最吉利的好日子就是黄道吉日了,这一天去办事最容易成功了,与黄道吉日对应的是黑道凶日,这一天是不宜办任何事,凡事谨慎的。 看旧社会的年历(俗称旧黄历)里面,在每个日子的下面标有:建、除、满、平、执、收、成、破危、开、闭字样,就是说明该吉日吉凶的。大致说来,初、危、定、平、成、开为吉日;建、满、执、破、收、闭为凶日。但也要区分要办的事情而具体看待。其具体含意如下:建日:指事情未成之初始。宜于建基立业,破土、开斧、、安座,此外一切均不宜。除日:指清楚的含意。宜于吐故、清洁、沐浴、求医、安葬等。满日:指圆满的含意。宜于办一切喜庆之事,忌办诸凶事不吉事。平日:指平顺之意。喜、凶事均可办。定日:指凡事皆有定。宜采纳、商贾、拜访、考试等,此外诸凶事不宜。执日:指凡事固执无变通。一切喜、凶事均宜忌。成日:指凡事成就。喜凶诸事均可办理。收日:指收回、收敛的含义。只宜收敛、索取、埋葬。此外诸凶事不宜。破日:指破裂,冲破的含义。忌办一切喜凶事,刑破日就是指此日而说。危日:凡事应小心之意。可办事但要小心,大事小用。开日:指开通顺利,百事可行。闭日;指不通闭塞。可以收敛、埋葬,余事不宜。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什么意思?怎样来理解?

黄道吉日是一个词汇,它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有的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是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这些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称为小黄道日。在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称之为为“黄道吉日”。这种选择吉日的文化自古以来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这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黄道吉日”中的“黄道”其实本来是一个天文学术语,它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体星座相交的大圆。而黄历又融汇了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为一体的历书,又称之为老黄历、皇历、通胜等名称。“黄道”一开始是古人观察到的,是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行的轨道,以此用来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后来古人把黄道附近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又分为十二等分,又称为“十二次”。并且,他们还将这十二等分用二十八宿中某些星宿来作为标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选择吉日的习俗是中国一项非常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它具有非常广泛的文化蕴含,选择吉日的根本就是寻找、确定比较合适的时空点,能够充分的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由此之间的和谐关系所造成的合适的机遇,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结果。古人根据天体星象运行的变化从而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他们把每一天的吉凶宜忌都记在了日历上作为参考与选择。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