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可靠性测试,月柱孤宿男命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可靠性测试应用
1. 用户权限限制。软件是否按功能模块划分用户权限,权限划
分是否合理,考察超级用户对各个用户的权限管理是否合理,
包括修改用户的登录资料等。
2. 用户和密码封闭性。软件对用户名和密码有无校验,有无保
护措施,尤其对密码有无屏蔽功能。
3. 系统对用户错误登录的次数限制。软件对用户错误登录有无
次数限制,一般做法是连续三次登录失败就退出系统。
4. 留痕功能。软件是否提供操作日志,比如某用户登录的时间,
查询、修改或删除的动作以及离开的时间等。
5. 屏蔽用户操作错误。考察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的提示和屏蔽
情况,例如可否有效避免日期的录入错误或写入无效的日期。
6. 错误提示的准确性。当用户操作错误时,能否有准确清晰的
提示,使用户知道造成错误的原因。例如当用户未输入完有
效信息时存盘,系统应当给出关于未输入项的提示。
7. 错误是否导致系统异常退出。考察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当软
件发生一般错误或严重错误时,软件是否会自动退出。
8. 数据备份与恢复手段。主要针对有数据存储需要的软件,有
的软件依靠数据库操作系统本身的备份与恢复机制,这需要
用户具备一定的操作知识;好的软件会提供备份与恢复的操
作,不需要用户直接对数据库系统进行操作。
9. 输入数据有效性检查。当用户输入的数据有错时,软件应能
判断数据的有效性,避免无效数据的生成。
10. 异常情况的影响。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进行掉电等试验,考查
数据和系统的受影响程度;若受损,是否提供补救工具,补
救的情况如何。
11. 网络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当网络中断连接时,是否会造成数
据的丢失。

根据GB/T 16260-2006中规定的软件质量特性,其中可靠性包括: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可靠依从性;

对于可靠性的定义: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1. 成熟性:指软件产品避免因软件中错误发生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2. 容错性:指在软件发生故障或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3. 已恢复性:指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

  4. 可靠依从性:指软件产品依附与同可靠性相关的标准、约定或法规以及类似规定的能力。

说明一下:软件生命周期中经常开展的性能、压力、负载测试是源于软件可靠性、效率性、可维护性的要求,可靠性的目的是让软件的性能符合要求。

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都有哪些题型

是上午题75分,下午题55分吧!1.选择题 1*40=40分
2.填空题 2*20=40分
3.分析题 一个大题20分
选择题考的范围比较广
填空题考交换机或路由器配置和网络信息服务设置如DHCP,FTP等等
分析题一般是子网划分,几年没变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考什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主要考察以下方面:

  1. 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主要包括:

(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2.数据库设计及实现。该考点考察三方面的设计和具体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数据库存储技术。这方面较少考察,主要有

(1)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索引技术。

4.数据库编程技术,这是考察的重点部分

(1)数据库高级查询

(2)数据库存储过程。

(3)数据库触发器。

(4)数据库函数。

(5)数据库游标。

5.事务管理,这方面主要涉及管理维护

(1)并发控制技术。

(2)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6.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 数据库安全性。

(3) 数据库可靠性。

(4) 监控分析。

(5) 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7.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此方面主要是数据库的前沿知识,较难。主要有

(1)对象数据库。

(2)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XML 数据库。

(4) 云计算数据库。

(5)空间数据库。

拓展资料:

1.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有很多种类型,从最简单的存储有各种数据的表格到能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大型数据库系统都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在信息化社会,充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前提条件。数据库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决策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3.数据库是一个单位或是一个应用领域的通用数据处理系统,它存储的是属于企业和事业部门、团体和个人的有关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全局观点出发建立的,按一定的数据模型进行组织、描述和存储。其结构基于数据间的自然联系,从而可提供一切必要的存取路径,且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特征。

4.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其信息而建立的,已经摆脱了具体程序的限制和制约。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即不同的用户可以同时存取数据库中的同一个数据。数据共享性不仅满足了各用户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各用户之间信息通信的要求。

参考资料:数据库_百度百科

三级数据库考试内容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 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 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 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1. 概念设计。

  2. 逻辑设计。

  3. 物理设计。

  4.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1. 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 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

  1. 一些高级查询功能。

  2. 存储过程。

  3. 触发器。

  4. 函数。

  5. 游标。

五、事务管理

  1. 并发控制技术。

  2.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 数据完整性。

  2. 数据库安全性。

  3. 数据库可靠性。

  4. 监控分析。

  5. 参数调整。

  6. 查询优化。

  7. 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1. 对象数据库。

  2. 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 XML数据库。

  4. 云计算数据库。

  5. 空间数据库。

拓展资料:考试方式

  1. 上机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

  2. 选择题40分,填空题30分,设计与应用题30分

  3. 注 意:三级数据库技术证书为深蓝暗紫色。

  4. 三级数据库技术证书面向所有考生,考核面向应用、面向职业的岗位专业技能。

获证条件:

  • 通过三级数据库技术科目的考试,并已经(或同时)获得二级相关证书。三级数据库技术证书要求已经(或同时)获得二级数据库程序设计类证书;网络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四个证书要求已经(或同时)获得二级语言程序设计类证书。考生早期获得的证书(如 Pascal、FoxBase 等),不严格区分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程序设计,可以直接报考三级。考试时间和形式:三级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试形式为无纸化。

  • 系统环境:Windows 7。

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均为无纸化上机考试,不存在笔试部分,考试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

按考试大纲进行准备就行了,数据库的考试大纲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教程——数据库技术(2018年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实施考试,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编写考试大纲及相应的辅导材料,命制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进行成绩认定,颁发合格证书,研制考试必须的计算机软件,开展考试研究和宣传等。

扩展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实行百分制计分,但以等第通知考生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0-59分为不及格。

成绩在及格以上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合格证书。成绩优秀者,合格证书上会注明优秀字样;成绩良好的,合格证书上会注明良好字样。对四级科目,只有所含两门课程分别达到30分,该科才算合格。

一般在考后30个工作日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成绩处理结果下发给各省级承办机构。考后50个工作日,考生可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查询网进行成绩查询。部分省市如江苏、黑龙江等也可通过省市考试院或者人事考试中心进行查询。

考生对成绩若有疑义,应在省级承办机构下发成绩后 5 个工作日内,向所在考点提出书面申请。考点按省级承办机构的要求统一上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规定考试内容如下: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一些高级查询功能、存储过程、 触发器、 函数、游标。

五、事务管理
: 并发控制技术、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数据完整性、 数据库安全性、 数据库可靠性、 监控分析、 参数调整。 、查询优化、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 对象数据库、 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XML 数据库、 云计算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

参考资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

拓展资料

关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三级考试

级别:工程师预备级。三级考核面向应用、面向职业的岗位专业技能。

科目: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测试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共五个科目。其中,“软件测试技术”科目自2018年3月起暂停考试。

形式:完全采取上机考试形式。各科上机考试时间均为 120 分钟, 满分 100 分。

获证条件:总分不低于 60 分。

考核内容

网络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保障概论、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基础知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题型及分值比例

(1)单选题,40 题,40 分;

(2)综合题,40 分;

(3)应用题,20 分。

上机考试环境及使用的软件

NCRE 三级上机考试环境为 Windows 7 简体中文版。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试内容如下:

1,网络技术:

网络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2,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3,软件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方法。

4,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保障概论、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5,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基础知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扩展资料:

计算机等级考试实行百分制计分,但以等第通知考生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及格、0-59分为不及格。

成绩在及格以上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合格证书。成绩优秀者,合格证书上会注明优秀字样;成绩良好的,合格证书上会注明良好字样。对四级科目,只有所含两门课程分别达到30分,该科才算合格。

一般在考后30个工作日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成绩处理结果下发给各省级承办机构。考后50个工作日,考生可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查询网进行成绩查询。部分省市如江苏、黑龙江等也可通过省市考试院或者人事考试中心进行查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考试内容如下:

总结:

1.网络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局域网组网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

2.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数据库设计及实现、数据库存储技术、并发控制技术、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3.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过程和管理方法。

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保障概论、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5.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基础知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系统硬件组成、嵌入式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及规划

1.数据库应用系统生命周期。

2.数据库开发方法与实现工具。

3.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

二、数据库设计及实现:

1.概念设计。

2.逻辑设计。

3.物理设计。

4.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三、数据库存储技术 :

1.数据存储与文件结构。

2.索引技术。

四、数据库编程技术 :

1.一些高级查询功能。

2.存储过程。

3.触发器。

4.函数。

5.游标。

五、事务管理:

1.并发控制技术。

2.备份和恢复数据库技术。

六、数据库管理与维护:

1.数据完整性。

2.数据库安全性。

3.数据库可靠性。

4.监控分析。

5.参数调整。

6.查询优化。

7.空间管理。

七、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

1.对象数据库。

2.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

3.XML数据库。

4.云计算数据库。

5.空间数据库。

八、基本要求

1.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库操作。

3.具备数据库系统安装、配置及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4.掌握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

5.掌握数据库性能优化的基本方法。

6.了解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其设计、开发过程。

7.熟悉常用的数据库管理和开发工具,具备用指定的工具管理和开发简单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8.了解数据库技术的最新发展。

拓展资料

NCRE的相关介绍:

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以下简称 NCRE),是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

2、考生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等背景的限制,任何人均可根据自己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选考相应的级别和科目。考生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就近考点报名。每次考试报名的具体时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承办机构规定。

3、自 1994 年开考以来,NCRE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试持续发展,考生人数逐年递增,至 2013 年底,累计考生人数超过 5422 万,累计获证人数达 2067 万。

4、 NCRE 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形式。每年安排三次考试。一般安排在3月、9月和12月考试,其中3月份和9月份考试开考全部级别全部科目,12月份考试开考一、二级的全部科目。

目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2018 年版)》为最新版本考纲,自2018年3月开始实施。

5、2018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共安排三次考试,时间分别为3月24日至26日(第51次)、9月15日至17日(第52次)及12月8日(第53次)。

其中3月份和9月份考试开考全部级别全部科目,12月份考试开考一、二级的全部科目。各省级承办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考12月份考试。

参考资料:中国教育考试网(NCRE)

怎样諳racle数据库SQL性能的稳定性

1、1、调整数据结构的设计。这一部分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需要考虑是否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分区功能,对于经常访问的数据库表是否需要建立索引等。
2、2、调整应用程序结构设计。这一部分也是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在这一步需要考虑应用程序使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是使用传统的Client/Server两层体系结构,还是使用Browser/Web/Database的三层体系结构。不同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要求的数据库资源是不同的。
3、3、调整数据库SQL语句。应用程序的执行最终将归结为数据库中的SQL语句执行,因此SQL语句的执行效率最终决定了ORACLE数据库的性能。ORACLE公司推荐使用ORACLE语句优化器(Oracle Optimizer)和行锁管理器(row-level manager)来调整优化SQL语句。
4、4、调整服务器内存分配。内存分配是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优化配置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数据库运行状况调整数据库系统全局区(SGA区)的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和共享池的大小;还可以调整程序全局区(PGA区)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SGA区不是越大越好,SGA区过大会占用操作系统使用的内存而引起虚拟内存的页面交换,这样反而会降低系统。1、1、调整数据结构的设计。这一部分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需要考虑是否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分区功能,对于经常访问的数据库表是否需要建立索引等。
2、2、调整应用程序结构设计。这一部分也是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在这一步需要考虑应用程序使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是使用传统的Client/Server两层体系结构,还是使用Browser/Web/Database的三层体系结构。不同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要求的数据库资源是不同的。
3、3、调整数据库SQL语句。应用程序的执行最终将归结为数据库中的SQL语句执行,因此SQL语句的执行效率最终决定了ORACLE数据库的性能。ORACLE公司推荐使用ORACLE语句优化器(Oracle Optimizer)和行锁管理器(row-level manager)来调整优化SQL语句。
4、4、调整服务器内存分配。内存分配是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优化配置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数据库运行状况调整数据库系统全局区(SGA区)的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和共享池的大小;还可以调整程序全局区(PGA区)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SGA区不是越大越好,SGA区过大会占用操作系统使用的内存而引起虚拟内存的页面交换,这样反而会降低系统。
5、5、调整硬盘I/O,这一步是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完成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将组成同一个表空间的数据文件放在不同的硬盘上,做到硬盘之间I/O负载均衡。
6、6、调整操作系统参数,例如:运行在UNIX操作系统上的ORACLE数据库,可以调整UNIX数据缓冲池的大小,每个进程所能使用的内存大小等参数。
实际上,上述数据库优化措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ORACLE数据库性能恶化表现基本上都是用户响应时间比较长,需要用户长时间的等待。但性能恶化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了性能恶化的结果,这就需要数据库管理员有比较全面的计算机知识,能够敏感地察觉到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原因所在。另外,良好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也是很重要的。
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工具
常用的数据库性能优化工具有:
1、1、ORACLE数据库在线数据字典,ORACLE在线数据字典能够反映出ORACLE动态运行情况,对于调整数据库性能是很有帮助的。
2、2、操作系统工具,例如UNIX操作系统的vmstat,iostat等命令可以查看到系统系统级内存和硬盘I/O的使用情况,这些工具对于管理员弄清出系统瓶颈出现在什么地方有时候很有用。
3、3、SQL语言跟踪工具(SQL TRACE FACILITY),SQL语言跟踪工具可以记录SQL语句的执行情况,管理员可以使用虚拟表来调整实例,使用SQL语句跟踪文件调整应用程序性能。SQL语言跟踪工具将结果输出成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员可以使用TKPROF工具查看这些文件。
4、4、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OEM),这是一个图形的用户管理界面,用户可以使用它方便地进行数据库管理而不必记住复杂的ORACLE数据库管理的命令。
5、5、EXPLAIN PLAN——SQL语言优化命令,使用这个命令可以帮助程序员写出高效的SQL语言。
ORACLE数据库的系统性能评估
信息系统的类型不同,需要关注的数据库参数也是不同的。数据库管理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信息系统的类型着重考虑不同的数据库参数。
1、1、在线事务处理信息系统(OLTP),这种类型的信息系统一般需要有大量的Insert、Update操作,典型的系统包括民航机票发售系统、银行储蓄系统等。OLTP系统需要保证数据库的并发性、可靠性和最终用户的速度,这类系统使用的ORACLE数据库需要主要考虑下述参数:
l l 数据库回滚段是否足够?
l l 是否需要建立ORACLE数据库索引、聚集、散列?
l l 系统全局区(SGA)大小是否足够?
l l SQL语句是否高效?
2、2、数据仓库系统(Data Warehousing),这种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ORACLE的海量数据中进行查询,得到数据之间的某些规律。数据库管理员需要为这种类型的ORACLE数据库着重考虑下述参数:
l l 是否采用B*-索引或者bitmap索引?
l l 是否采用并行SQL查询以提高查询效率?
l l 是否采用PL/SQL函数编写存储过程?
l l 有必要的话,需要建立并行数据库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
SQL语句的调整原则
SQL语言是一种灵活的语言,相同的功能可以使用不同的语句来实现,但是语句的执行效率是很不相同的。程序员可以使用EXPLAIN PLAN语句来比较各种实现方案,并选出最优的实现方案。总得来讲,程序员写SQL语句需要满足考虑如下规则:
1、1、尽量使用索引。试比较下面两条SQL语句:
语句A:SELECT dname, deptno FROM dept WHERE deptno NOT IN
(SELECT deptno FROM emp);
语句B:SELECT dname, deptno FROM dept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deptno FROM emp WHERE dept.deptno = emp.deptno);
这两条查询语句实现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执行语句A的时候,ORACLE会对整个emp表进行扫描,没有使用建立在emp表上的deptno索引,执行语句B的时候,由于在子查询中使用了联合查询,ORACLE只是对emp表进行的部分数据扫描,并利用了deptno列的索引,所以语句B的效率要比语句A的效率高一些。
2、2、选择联合查询的联合次序。考虑下面的例子:
SELECT stuff FROM taba a, tabb b, tabc c
WHERE a.acol between :alow and :ahigh
AND b.bcol between :blow and :bhigh
AND c.ccol between :clow and :chigh
AND a.key1 = b.key1
AMD a.key2 = c.key2;
这个SQL例子中,程序员首先需要选择要查询的主表,因为主表要进行整个表数据的扫描,所以主表应该数据量最小,所以例子中表A的acol列的范围应该比表B和表C相应列的范围小。
3、3、在子查询中慎重使用IN或者NOT IN语句,使用where (NOT) exists的效果要好的多。
4、4、慎重使用视图的联合查询,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视图之间的联合查询。一般对视图的查询最好都分解为对数据表的直接查询效果要好一些。
5、5、可以在参数文件中设置SHARED_POOL_RESERVED_SIZE参数,这个参数在SGA共享池中保留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的内存空间有益于存放大的SQL程序包。
6、6、ORACLE公司提供的DBMS_SHARED_POOL程序可以帮助程序员将某些经常使用的存储过程“钉”在SQL区中而不被换出内存,程序员对于经常使用并且占用内存很多的存储过程“钉”到内存中有利于提高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
CPU参数的调整
CPU是服务器的一项重要资源,服务器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在工作高峰时CPU的使用率在90%以上。如果空闲时间CPU使用率就在90%以上,说明服务器缺乏CPU资源,如果工作高峰时CPU使用率仍然很低,说明服务器CPU资源还比较富余。
使用操作相同命令可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一般UNI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使用sar –u命令查看CPU的使用率,NT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使用NT的性能管理器来查看CPU的使用率。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查看v$sysstat数据字典中“CPU used by this session”统计项得知ORACLE数据库使用的CPU时间,查看“OS User level CPU time”统计项得知操作系统用户态下的CPU时间,查看“OS System call CPU time”统计项得知操作系统系统态下的CPU时间,操作系统总的CPU时间就是用户态和系统态时间之和,如果ORACLE数据库使用的CPU时间占操作系统总的CPU时间90%以上,说明服务器CPU基本上被ORACLE数据库使用着,这是合理,反之,说明服务器CPU被其它程序占用过多,ORACLE数据库无法得到更多的CPU时间。
数据库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查看v$sesstat数据字典来获得当前连接ORACLE数据库各个会话占用的CPU时间,从而得知什么会话耗用服务器CPU比较多。
出现CPU资源不足的情况是很多的:SQL语句的重解析、低效率的SQL语句、锁冲突都会引起CPU资源不足。
1、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执行下述语句来查看SQL语句的解析情况:
SELECT *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
('parse time cpu', 'parse time elapsed', 'parse count (hard)');
这里parse time cpu是系统服务时间,parse time elapsed是响应时间,用户等待时间
waite time = parse time elapsed – parse time cpu
由此可以得到用户SQL语句平均解析等待时间=waite time / parse count。这个平均等待时间应该接近于0,如果平均解析等待时间过长,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下述语句
SELECT SQL_TEXT, PARSE_CALLS, EXECUTIONS FROM V$SQLAREA
ORDER BY PARSE_CALLS;
来发现是什么SQL语句解析效率比较低。程序员可以优化这些语句,或者增加ORACLE参数SESSION_CACHED_CURSORS的值。
2、数据库管理员还可以通过下述语句:
SELECT BUFFER_GETS, EXECUTIONS, SQL_TEXT FROM V$SQLAREA;
查看低效率的SQL语句,优化这些语句也有助于提高CPU的利用率。
3、3、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v$system_event数据字典中的“latch free”统计项查看ORACLE数据库的冲突情况,如果没有冲突的话,latch free查询出来没有结果。如果冲突太大的话,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降低spin_count参数值,来消除高的CPU使用率。
内存参数的调整
内存参数的调整主要是指ORACLE数据库的系统全局区(SGA)的调整。SGA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共享池、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
1、 1、 共享池由两部分构成:共享SQL区和数据字典缓冲区,共享SQL区是存放用户SQL命令的区域,数据字典缓冲区存放数据库运行的动态信息。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执行下述语句:
select (sum(pins - reloads)) / sum(pins) "Lib Cache" from v$librarycache;
来查看共享SQL区的使用率。这个使用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数据库管理员还可以执行下述语句:
select (sum(gets - getmisses - usage - fixed)) / sum(gets) "Row Cache" from v$rowcache;
查看数据字典缓冲区的使用率,这个使用率也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
2、 2、 数据缓冲区。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下述语句:
SELECT name, 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 ('db block gets', 'consistent gets','physical reads');
来查看数据库数据缓冲区的使用情况。查询出来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来数据缓冲区的使用命中率=1 - ( physical reads / (db block gets + consistent gets) )。
这个命中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3、 3、 日志缓冲区。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执行下述语句:
select name,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 ('redo entries','redo log space requests');查看日志缓冲区的使用情况。查询出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日志缓冲区的申请失败率:
申请失败率=requests/entries,申请失败率应该接近于0,否则说明日志缓冲区开设太小,需要增加ORACLE数据库的日志缓冲区。

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

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检查系统的功能、性能是否与需求规格说明相同。
单元测试又称为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
其目的在于检查每个程序单元能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说明中的模块功能、性能、接口和设计约束等要求,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单元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地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功能测试是

功能测试首先 对功能模块进行功能分析,测试每一个功能是否能够实现对应的功能,一般根据测试用例或软件本身的流程就可以完成基本的功能测试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自动化测试工具,有商业的也有开源的,面向各个不同平台不同的机型,如Android,iPhone,等。根据开发策略和结构,品质管理测试专家需找出最适合他们环境的自动化工具ui界面航测试、图形测试和内容测试。测试用户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可规控件)布局、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安全测试软件权限、安装与卸载安全性、数据安全性、通讯安全性、人机接口安全性性能测试关于App的性能测试关注的参数有:启动时长、 CPU,内存,耗电量,流量,FPS。同时也需关注一下App的安装耗时和启动耗时**兼容测试**? 1不同手机屏幕分标率的兼容性? 2不同手机品牌的兼容性3在不同平牌的机型上的安装、拉起、点击和卸载是否正常;  4 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的安装、拉起、点击和卸载是否正常;我们在实际测试中,常常会遇到下列问题:a 在某个平牌某个系统上,app安装不上;b 在某个平牌某个系统上,app无法拉起;c 在某个平牌某个系统上,app拉起后无响应或拉起后黑屏、花屏;d 在某个平牌某个系统上,app无法顺利卸载;给app进行测试,我听过最好的课程就是黑马程序员的,手把手带着你做。并且他们的视频都有课件和笔记,还有源码。原理清楚,内容有深度。你学习的话可以自己找找视频。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