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起名重名最多的是什么名,何氏起名有涵养的名字

济南市重名最多前十名的是什么名

2014-11-25
济南市户政管理处向记者提供了济南人起名的数据,排出了重名率前30的名字。据统计,济南人重名前10为李静、王静、李娜、张静、李霞、张伟、王伟、张燕、李伟、李敏。
济南人名字中使用最多的字词是静、伟、燕等10个。济南人重名30强中,静、伟、霞、敏等字也以不同的形式组合登榜。

重名率很高的10后,那些名字你听到过很多次?

一个好听的名字,寄语了父母的厚望,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好听而且赋予一定的意义。现在人给孩子取名字非常的好听,像看电视剧或者言情小说里的名字,估计很多都是看琼瑶小说长大的,非常的有诗意,好听,可是现在重名太多了,就有点像八九十年代的张丽、张伟一样,已经烂大街了,在班级里面随便一叫,重名率都非常的高。

女生重名率很高的名字:紫欣、可欣、欣怡、思涵、子涵、雨馨、雨涵、语诺等
男生重名率很高的名字:子轩、子涵,浩宇,宇轩、宇航、子豪等

这些名字有很多都是男女通用的,不如说“子涵”男生也有,女生也有。

名字虽好听,可是重复率太高了,太尴尬

想想班级上的老师叫名字,可能同时会站起来好几个学生,这些学生很多是同名或者同音。有很多小女孩都有欣, 或者同音的馨、心、芯,比如可能叫可心、可欣、可馨、可芯,还有雨馨、雨欣、语馨,实在是太多了,不一一列出来了。这一叫班级里面可能就得有5、6个女生都是一样的名字。

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就叫可欣,他说孩子之前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大家都叫小名,所以没有发现有这么多人是重名的,没想到上幼儿园之后同个班级的就有好几个,都有改名字的想法了,又怕孩子改名字之后一时适应不了。
重名的人太多,不只是孩子很崩溃,包括老师也很崩溃,老师都已经快分不清楚了谁是谁了。还有网友开玩笑说五六十年后就有一大群可欣或者子涵在跳广场舞。

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要上网搜一下,哪些名字重名率比较高,千万要避开这些字。

想一想一个名字要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要不然让孩子重名,那就比较尴尬了。重名率太高也会给人带来很多的误会。

给孩子起名字时的一些技巧

给孩子取名字不建议用单字,因为现在单字的重复率太高了。

取名字的时候也可以从古诗词或者典故中为孩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中国的古典文学宝库非常的丰富,是一个取名的好资源。没有思路的时候,放开一本典故,慢慢的看,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取名的思路。
很多人为了避免自己孩子的名字和别人重复,就用一个生僻字。不建议用生僻字,名字可能很多人不认识,还有一个就是录系统容易打不出这个字。

很多地方都有网上办事大厅,能进行重名查询,给新生儿取名的时候建议进行重名查询一下,就可以知道重复姓名的数量。

给小孩起名字

杞锐

小孩起名

博:〈形〉
1. (形声。从十,尃( 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2. 同本义。与“小”相对 [large;big]
博,大通也。——《说文》
戎车孔博。——《诗·鲁颂·泮水》
岂必褒衣博带。——《淮南子·泛论》
丰丽博敞。——王逸《鲁灵光殿赋》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
不学博依。——《礼记·学记》
3. 又如:宽衣博带;博硕(粗大;宽大);博硕肥腯(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是说六畜肥大)
4. 宽广;广搏 [extensive]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5. 又如:广博(范围大,方面多);博闻(见闻广博);博引旁搜(考证完备广博,引证资料丰富充实)
6. 众多;丰富 [abundant;plentiful;rich]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7. 又如:地大物博;博祸(多种祸害);博富(丰富广博);博杂(多而杂乱)
8. 广泛;普遍 [extensively;generally]
风雨博施。——《荀子·天论》
9. 又如:博览群书;博施(普遍施与);博物洽闻(博见广闻);博考(广泛地考查)
10. 渊博,知道得多 [profoun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1. 又如: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动〉
1. 赌,博弈 [gamble]
与闵公博。——《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后汉书·王符传》
不有博奕者乎。——《论语·阳货》
或饮或博。——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又如:博剧(博戏,);博弈(古六博戏与古围棋)
3. 取得 [get;win]
博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4. 又如:博笑(谦词。换取别人一笑);博鬻(换取);博名(获取好名声)
5. 换取 [exchange sth for;get in return]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6. 又如:博易(交易;贸易);博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7. 通“搏”。争斗,博斗 [struggle]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常用词组
1. 博爱 bó’ài
[love for humanity;fraternity;brotherhood] 广泛地爱一切人,特别是对朋友或同胞的爱;兼爱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2. 博采 bócǎi
[collect widely] 广泛采取
博采众长
3. 博大 bódà
(1) [broad;wide]∶宽广;区域广阔
(2) [extensive]∶知识、学识等具有广度的
他的学问博大而精深
4. 博大精深 bódà-jīngshēn
[be broad and deep] 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5. 博得 bódé
(1) [win;gain]∶取得;得到
迷人的声音博得了听众的欢心
(2) [draw]∶获得 [应该得到的东西]
博得全场喝
6. 博古 bógǔ
[conversant with ancient learning] 通晓古代的事情
雅好博古
7. 博古通今 bógǔ-tōngjīn
[have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knowledge;be crudite and informed] 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8. 博见 bójiàn
[read extensively] 看得远,看得广。博,广、远,状语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9. 博览 bólǎn
[read extensively] 广泛阅览
博览群书
10. 博览会 bólǎnhuì
[international fair] 大型的产品展览会
11. 博览群书 bólǎn-qúnshū
[read omnilegently]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12. 博洽 bóqià
[learned] 学识广博
博洽多闻
13. 博取 bóqǔ
[try to win;court] 用言语、行动取得信任、重视等
博取同情
14. 博识 bóshí
[knowledgeable] 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15. 博识洽闻 bóshí-qiàwén
[knowledgeable;extensive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16. 博士 bóshì
(1) [court academician (in feudal China)]∶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learned scholar]∶博通古今的人
(3) [doctor]∶学位名。学位的最高一级
文学博士
医学博士
(4) [master]∶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犹后世称人为师傅
茶博士
酒博士
17. 博士后 bóshìhòu
[postdoctoral] 指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以取得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继续从事一定时间的科研活动的教学制度。也指从事博士后活动的人
18. 博士买驴 bóshì-mǎilǘ
[long and tedious] 《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博士:古代专精一艺或传授经学的职官)后用‘博士习驴’讽剌文章冗长,不得要领
19. 博闻多识 bówén-duōshí
[well learned and informed] 见闻广博,知识丰富
20. 博闻强识 bówén-qiángshí
(1)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
(2) 亦作“博闻强志”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1. 博物 bówù
(1) [natural science]∶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2) [knowledgeable]∶知道许多事物
博物洽闻
22. 博物馆 bówùguǎn
[museum] 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
23. 博学 bóxué
[erudite;learned] 知识渊博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24. 博学多才 bóxué-duōcái
[versatile;be of great learning and great ability]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知时不可为,然犹多山支取进,动而见排,由已不能镇静也。——《旧五代史》
25. 博雅 bóyǎ
[learned;show deep mastery] 渊博雅正
26. 博弈 bóyì
[gambling and chess] 下棋
27. 博引 bóyǐn
[quote copiously from many sources
兴: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舁,从同。舁( 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 同本义 [rise;get up]
兴,起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乃寝乃兴。——《诗·小雅·斯干》
三岁不兴。——《易·同人》
其言足以兴。——《礼记·中庸》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王璨《登楼赋》
但国家兴自塑土,徒居平城。——《资治通鉴》
大楚兴。——《史记·陈涉世家》
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兴居(起居);兴辞(起立致辞);兴寝(起卧);兴舍(兴亡);兴废(盛衰;兴亡);兴毁(兴亡)
4. 使兴盛;流行 [thrive;prosper;be popular]
——言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司马迁《报任安书》
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资治通鉴》
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桃花扇·眠香》
兴复汉室。——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兴复之效。
6. 又
兴德之言。
7. 又如:兴国(振兴国家);兴家(振兴门庭);兴道,兴德(振兴道德);兴跃(振兴);兴化(振兴教化);兴邦(使国家兴盛起来)
8. 开始办理;创办 [start;build]。
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兴立(创建);兴作(着手进行,兴造制作);兴事(兴建政事);兴造(施工建造);兴葺(兴修修理);兴筑(兴建);兴思(构思);兴缮(兴修)
10. 推举;选拔 [promote]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11. 又如:兴文(提倡文治);兴氓(举荐民间人才);兴能(推举有才能的人);兴廉(推举廉士);兴义(崇尚道义);兴举(倡导)
12. 成功 [succeed]
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国语·楚语上》
13. 又如:兴时
14. 派遣;发动 [send;start]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敢兴兵。——《战国策·燕策》
王兴甲兵。——《孟子·梁惠王上》
兴师以与楚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征发 [collect,recruit]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资治通鉴》
16. 又如:兴徭(征募役夫);兴积(积聚)
17. 作 [do]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周礼》
18. 又如:兴贩(做买卖);兴词构讼(告状;打官司);兴福(造福);兴舞(起舞);兴树(造成);兴喻(打比方)
19. 提倡 [encourage]。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 方言。许可 [permit]。如:不兴胡说
21. 宠;惯 [indulge]
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红楼梦》
1. 蓬勃发展;兴旺 [prosperous]
汉室可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国以民为兴坏。——《新书·大政》
2. 又如:兴头(兴旺);兴门(兴旺之家);兴启(昌盛光大);兴平(昌盛太平);兴坏(盛衰);兴运(时运昌隆)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诗·大雅·荡》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名〉
(1) 姓
(2) 另见 xìng
常用词组
1. 兴安 Xīng’ān
[Xingan]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县。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灵渠”就在该县,人口31万
2. 兴办 xīngbàn
[initiate;set up] 兴起创办
兴办新式工业
3. 兴兵 xīngbīng
[start war;send an army] 调动军队打仗
兴兵讨伐
4. 兴城 Xīngchéng
[Xingcheng] 辽宁省锦州市所辖的县
5. 兴奋 xīngfèn
(1) [be excited]∶奋起,激动
因好奇心而变得兴奋起来
(2) [sweep off one’s foot]∶ 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狂热的求爱使她极度兴奋
(3) 高兴到极点 [very very happy;be glad very much]
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兴奋剂 xīngfènjì
(1) [stimulant;analeptic;excitant;stimulant drug]∶通过直接作用(如兴奋作用)或间接作用(消除抑制性影响)能引起组织(如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暂时增加的药剂
(2) [provocative]∶刺激的事物
7. 兴风作浪 xīngfēng-zuòlàng
(1) [stir up trouble;fan the flames of disorder]∶掀起事端,无事生非
可笑那班小人,抓住人家一点差处,便想兴风作浪。——清· 曾朴《孽海花》
(2) [make wave]∶扰乱正常的做法或常规
8. 兴革 xīnggé
[initiate and abolish] 兴办和革除
锐意兴革。——清· 张廷玉《明史》
9. 兴工 xīnggōng
[start construction] 动工;开始修建
破土兴工
10. 兴化 xīnghuà
[the name of a theatrical troupe] 戏班的名称
列兴化于东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11. 兴化部 xīnghuàbù
[the name of a theatrical troupe] 戏班名称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 华林部。——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12. 兴家立业 xīngjiā-lìyè
[make one’s family prosper and establish a competency] 兴建家庭创立事业
13. 兴建 xīngjiàn
[build;construct] 建设
又兴建了一个化肥厂
14. 兴利除弊 xīnglì-chúbì
[promote what is beneficial and abolish what is harmful] 兴办有利的一面,除去弊端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5. 兴隆 xīnglóng
[prosperous;brisk;flourishing;thriving] 兴旺昌盛
先汉所以兴隆。—— 诸葛亮《出师表》
16. 兴起 xīngqǐ
[arise;rise] 因感动而奋起
17. 兴盛 xīngshèng
[prosperous] 繁荣,旺盛
事业兴盛
18. 兴师 xīngshī
[send an army] 兴兵;起兵
兴师问罪
19. 兴师动众 xīngshī-dòngzhòng
[move troops about and stir up the people—drag in many people to do sth] 兴:发动。原指发兵出征。后泛指发动许多人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
20. 兴师问罪 xīngshī-wènzuì
[send a punitive expedition denounce sb publicly for his crimes;send a punitive force against] 指发兵声讨。也泛指责问对方
元昊乃改 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 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宋· 沈括《梦溪笔谈》
21. 兴时 xīngshí
[be in vogue] 一时流行;走红
前儿这位太医是最兴时的了。——《红楼梦》
22. 兴衰 xīngshuāi
[rise and decline] 兴旺和衰败
23. 兴叹 xīngtàn
[heave a sign] 发生感叹
望洋兴叹
24. 兴替 xīngtì
[rise and fall]兴盛衰废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
25. 兴亡 xīngwáng
[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 兴盛与衰亡
26. 兴旺 xīngwàng
[flourishing] 繁荣;欣欣向荣
27. 兴修 xīngxiū
[start construction (on a large project)] 动工修建
兴修铁路
28. 兴许 xīngxǔ
[perhaps;maybe] 〈方〉∶也许,或许
29. 兴学 xīngxué
[establish schools;construct schools] 兴办学校,振兴教育
捐资兴学
30. 兴妖作怪 xīngyāo-zuòguài
[stir up trouble;conjure up a host of demon to make mischief;kick up the devil's delight] 原指妖魔鬼怪作祟害人或人装神扮鬼。现在则比喻坏人捣乱破坏,挑起事端
叵耐这厮,帝辇之下,辄敢大胆,兴妖作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31. 兴中会 Xīngzhōnghuì
[Revive China society]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的纲领,1895年设总部于,筹划准备武装起义,起义泄露后,孙中山被通辑,流亡国外,1905年在日本东京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兴 xìng
基本字义
1.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详细字义
〈名〉
1. 兴致,情趣 [excitement;interest;mood to do sth]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 滕王阁序》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2. 又如:兴动(兴头高;高兴);兴兴头头(兴致勃勃);兴头子(兴致;兴趣);兴辞(兴趣索然);兴会(兴致;趣味);兴头起意(起兴;动心);兴子(兴致)
3.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association;speak first of sth else to lead up to the main theme]
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一》
4. 又如:兴喻
5. 情欲 [passion]
兴来时,正遇乖亲过。——明· 冯梦龙《桂枝儿》
6. 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metaphor]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
7. 又如:兴道(比喻、启发)
〈动〉
1. 喜欢;喜爱 [like]
你瞧他兴的这样儿!——《红楼梦》
2. 另见 xīng
常用词组
1. 兴冲冲 xìngchōngchōng
[with joy and expedition;excitedly] 形容兴趣很浓
2. 兴高烈 xìnggāo-cǎiliè
[in high spirits;in great delight] 情绪高涨,异常高兴
禄山兴高采烈,居然服了衮冕,由文武官员,拥至席间,高踞上座。——《唐史演义》
3. 兴会 xìnghuì
[a sudden flash of inspiration;brain wave] 偶有所感而产生的意趣
4. 兴趣 xìngqù
[interest;taste] 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我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5. 兴头 xìngtou
[enthusiasm;keen interest] 高兴起劲;起劲的当儿
得了好处你们别兴头,不得呢,你们也别恼。——《一层楼》
6. 兴味 xìngwèi
[interest] 兴趣
7. 兴致 xìngzhì
[mood] 感兴趣
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游园会
8. 兴致勃勃 xìngzhì-bóbó
[merry;sprightly;feel a surge of exhilaration] 形容兴头很高
还可以上瓷都查

为什么起名字时亲友同族不能同名?

大家知道姓氏的发展对于规范人类繁殖、社会伦理的发展。后来,人口的增加及文化的发展,同一氏族及区域同姓氏、同群类也很难划分,生产生活容易混乱。名字的加姓氏虽然能进一步规范人口流动、社会生产的组织等行为,但是,宗族之间如弱同名。


已然会出现社会管理和伦理的混乱。 同时,遗传与教育的发展,人类对天地的敬畏、对经济权利的改善,人类需要不断吸引前世的经验,规范后世的生产生活,敬畏权利、先人智慧体现在社会行为上,就要学习继承它,这种精神的发展必须有物质形式的表现。

譬如崇尚政权、圣人,甚至代表权利的武器、名号。家族管理、文化继承,不得和祖宗同名、同字,这在姓名命名中就自然而然的继承下来。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对于长辈,也不敢直呼其名, 甚至不能把长辈的名字告诉别人,乱了礼仪,挑战伦理、权威,那么是很难行世立身的。

这也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规范要求。汉族不论说写,都忌言及祖先、长辈的名字。司马迁写《史记》,因其父名"谈",所以 把"赵谈"改为"赵同",把"李谈"改为"李同";六朝时,有人为避家讳"桐"字,把梧桐树改称 作白铁树;清朝刘温叟,因其父名"岳",竟终身不听"乐"。

可见历代家讳之严。直至现时, 子女仍然禁忌直呼长辈的名字, 更不能叫长辈的乳名, 与长辈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 避讳。尤其忌讳的是,晚辈的名字绝对不能与长辈的名字相同,或者有谐音字、同音字。

否则,认为不尊长,是"欺祖"的行为。晚辈称呼长辈时,一般应以辈份称谓代替名字称谓,如 叫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等等。这类称谓可明示辈份关系,也含有尊敬的意思。不但家族内长幼辈之间是如此,师徒关系长幼辈之间也是如此。

俗话说,"子不言父名, 徒不言师讳"。不但晚辈忌呼长辈名字,即使是同辈人之间,称呼时也有所忌讳。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于对对方的尊敬,也不宜呼其名。一般常以兄、弟、姐、妹、先生、女士、 同志、师傅等等相称。在必须问到对方名字时,还要客气地说"请问尊讳","阁下名讳是什 么"等等。

为什么民间风俗就是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跟5服以内不能重名,

这是汉族风俗的讲究,若在五服以内重名,因为健在时都叫一个相同名字,就容易混淆,例如爷爷和孙子同名,谈话时提到名字,大家就不知道是在说谁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