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八卦推演规律,为什么爱上天蝎座的就是找死
周易的八卦是根据什么推演的?
是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的,所以也称为后天八卦
怎样用周易八卦推演阴阳五行?
可以用先天八卦(又叫伏羲八卦)来演示阴阳五行的动态变化规律、生克与守恒定律,也可演示季节与节气的变化规律等等,这些变化都具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与周期性。另外,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先有太极阴阳五行,后有八卦。
怎样推演八卦?
学八卦,不是为了——占卜
不然你要学点别的
太极和八卦是如何推演而来的呢?
《周易》“十翼”里边的《系辞上》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是指宇宙未开之前的混沌状态。
两仪是指宇宙分了天地。
四象是指天地生了金、木、水、火。
八卦是指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易,万事始于细,从最简单的开始,只要其中一点有细微的变化,都会衍生出不同的状态,导致不同的结果。
万事万物的生成都可以追溯到太极的运动。
儒家里面宇宙是自然成型的。
《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传》给出的答案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给出的答案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宇宙一切都是从简单发展到复杂,从混沌发展到具体。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这样解释了阴和阳:“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在传统的易学里,只是很粗略地来讲“太极生两仪”,也就是太极生出了阴阳,让人感觉太极分裂了,分成了阴和阳两部分。
《太极图说》很高明地从运动的角度解释了阴阳的成因:太极会动,动就产生了阳,动到了极致就静止下来,这就产生了阴,然后静到了极致又会动起来,动到了极致又会静下去,阴和阳就被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了。再然后,既然有了很多的阴和阳,那么阴和阳发生关系,产生出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物质,也就是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这就完成一个循环,生生不息,于是有了春、夏、秋、冬四季轮转。
公众号:李东西yjh
《周易》中八卦的总根源
A天和地
《周易》中八卦的总根源是什么?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