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大帝灵签解签大全,泰山老奶奶在线灵签
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第七十九签 识英雄红拂遇李靖 上上签 求解
李靖是隋唐之际的英雄,军事家,唐两朝元老.民间传说侠女红拂遇上李靖后,演绎一段传奇故事,自此改变了命运.此签暗示你将得遇贵人,从此交来好运.人生将春风得意.一片辉煌.恭喜了!
东岳大帝灵签之第七十三签是什么内容?
内容是还可以比较好的,可以为了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是非常不错的一种。
化羊庙东岳大帝灵签第七十九签,识英雄红拂遇李靖,竹遇春风气象新,马前...
都没讲,只说你还得等机遇,至少一年。
求解签观音灵签72中签王莽求贤,问爱情,麻烦懂的人进来,加分
此卦结蜂采蜜、求甜得苦之象。凡事劳心费力, 必须防范灾殃於未然也。
姻缘是快到,却要小心奕奕,用心处理,方可成功。
下面是复制粘贴的:
女人可悲的,就是深信自己跟其他女人不同。以为自己可以令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独对自己专心一意、只对自己忘我痴恋。这种莫名其妙的自信、莫可名状的天真,正是女人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一个男人的源头,亦正是其後害自己痛苦伤心的原因。
「求仁而得仁」,偏要选只没有脚的雀仔去追,吃苦、受罪,也是早知的必然,「又何怨」? 就算追到,一只冇脚的雀仔,也不会被你养出一对脚仔。
东岳庙求什么的
不掏钱求的是福,掏钱求的是被人骗。
东岳庙敬的是那位人
泰山(东岳)庙会的缘起与泰山崇拜和道教在泰山的兴盛有关。泰山是中国东部的第一大山,它绵延横亘于泰安、长清、历城之间,主峰海拔1545米,号称“东天一柱”。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大汶口人”就十分崇拜泰山,并借泰山之高以祭天(大汶品文化由“日、火、山”组成的陶文是最生动物形象的说明),成为后来封禅泰山活动的滥觞。
泰山神东岳大帝的身世众说纷纭,但泰山神东岳大帝倍受信仰是崇拜则是事实。有谓东岳大帝君“至神农朝,赐天符都官号名府君,至汉明帝封泰山元帅”(《三教源流大全》),这说明至少到汉代,东岳大帝就有封号了。唐末时期,是东岳大帝最为显赫的时期,有唐一代,先后有封号“天中王”、“天齐君”、“天齐王”、宋真宗朝,先加号为“仁圣天齐王”,后加封为“天齐仁圣帝”。东岳大帝不仅是神界之神, 而且还成了人间帝王,有夫人曰淑明,有子曰三郎、四郎、七郎。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定东岳大帝的生日为三月二十八日(如《水浒传》第七十三回讲“三月二十八日,天齐圣帝降诞之辰”), 并决定年年庆贺,因而也就使泰山庙会形成了定制,庙会的地点也由唐代时的岱岳观一带改名为东岳庙(主祀东岳大帝)了。
东岳庙或谓泰山庙,即岱庙是也。岱庙创建于何时,有人以岱庙内《大宋天贶殿碑铭》中有“秦既作畴”、“汉亦起宫”,为据推断创建于秦汉之际;也有人则认为稍晚一些。抛开“创建”问题不论,唐宋时期已具有相当规模则是有据可查的。《大宋宣和重修泰岱庙碑》记载:“ 增至宫宇”,“ 缭墙外围”,罡罳分翼,岿然如御都紫极,望之者知之神灵之宅。凡殿 、寝 、堂、阁、门、亭、库、 馆、楼、观、 廊、庑,合八百一十盈”。以宋代为背景的《水浒传》对岱庙也有着精的描写:“庙居岱岳,山镇乾坤,为山岳之至尊,乃万神之领袖。山头伏槛,直望见弱水蓬莱;绝顶攀松,尽都是密云薄雾。楼台森耸,疑是金乌展翅飞来;殿角棱层, 定觉玉兔腾身走到。雕梁画栋,碧瓦朱檐。凤扉亮而映黄纱,龟背绣帘垂锦带。遥观圣像,九旒冕舜目尧眉;眉,近睹神颜,兖龙袍汤肩禹背。九天司命,芙蓉冠掩映绛绡认,炳录赫黄袍偏称蓝田带。左侍下玉簪珠履,右侍下紫绶金章。阖殿威严,护驾三千甲将 ;两廊勇猛,勤王十万铁衣兵。五岳楼相接东宫,仁安殿紧连北阙。蒿里山下,判官分七十二司;白骡庙中,土神按二十四气。管火池,铁面太尉月月通灵;掌生死,五道将军年年显圣。御香不断,天神飞马报丹书;祭祀依时,老幼望月祈获福。嘉宁殿,祥云杳霭; 正阳门,瑞气盘旋。 万民碧霞君, 四方归依仁圣帝。”以庆贺东岳大帝诞辰为主要内容的泰山庙会,选址在主祀东岳大帝的东岳庙(岱庙)一带是再妥当不过的了。
宋代的泰山庙会,当时的文献资料留下的不多,但从以宋代为背景的《水浒传》中有关描写中可窥一斑:一是泰山庙会影响甚远。陕西、山西的客官都不顾路途遥远前往前来赶会,二是香客甚多。“那条路上只看烧香的人往来不绝”;“三更前后,听得一派鼓乐响, 乃庙上众香官与圣帝上寿”。三是商业兴隆。“原来庙( 东岳庙 )上好生热闹,不算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只客店也有一千四五百家,延请天下香客。到菩萨圣节之时,也没有安着人处,许多客店都歇满了”。四是庙会期间打擂等竞技活动引人注目。凤翔府的“彪形大汉”、太原府的擎天柱任原以及梁山英雄好汉等都争先恐后地到东岳泰山庙会打擂。 打擂之时,却见“ 那日烧香的人,真乃亚肩叠背,偌大一个东岳庙,一涌便满了。屋脊梁上,都是看的。朝着嘉宁殿,扎缚起山棚,棚上都是金银器皿,锦绣缎匹。门外拴着五头骏马,全副鞍辔。知州禁住烧香的人”。
元、 明、 清时期乃至民国,虽然东岳大帝的影响比起碧霞元君有所减弱(后祥),但泰山庙会 仍把祝贺东岳大帝的诞辰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元曲《刘千病打独牛角》第三折谓:“今日乃三月二十八日,乃是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圣诞之辰, …… 端的是人稠物穰社火喧哗。”明人陆容的《菽园杂记》卷七引许彬《重修嵩里山祠记》曰:“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属东岳帝君诞辰,天下之人远数千百里,名有香帛牲牢来献。”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讲道,帝京之东岳庙,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圣诞,“ 倾城驱齐化门,鼓乐旗幢为祝,观者夹路 ”;“ 都人陈鼓乐、旗帜、楼阁亭,守仁圣帝游。”至于清代的泰山庙会,清人唐仲冕在《岱览·岱庙》中记载,“庙城宏敞,每年祈赛云集,布幕连肆,百剧杂陈,肩摩趾错者数月。旧传三月廿八日为岳帝诞辰,是日尤盛。”民国十八年、二十年,傅振伦先生两游泰山,所著《 重游泰山记》中,对泰山庙会也有记述:“时值夏历三月中旬,为泰山庙会之期(引者按:此显然是指庆贺东岳大帝诞辰的那个泰山庙会),善男信女,远道而来朝山进香者,相望于途。妇女皆缠足,头梳长髻,衣裳博大,不着裙衫,腿带宽可四寸,多深红艳绿色,盖犹有数年前内地古装之遗风。捧香合手,喃喃不绝于口。至于男子朝山,则随僧道鼓吹而已。有手持直角三角形之黄旗者,其上大书“朝山进香”四大字,右侧书“莱邑义峪庄”,诸小字,是殆来自山东东部莱州者。山中居民,有出售香马纸课者,生意最盛。沿途乞丐甚多,逢人索物,并云:‘千舍千有,万舍得福’、‘步步升高’、‘积德吧,掏钱吧,个人行好是个自的 ’, 不予则不得前行。”
入明代,泰山庙会除庆贺东岳大帝的诞辰外,又增加了庆贺碧霞元君的诞辰活动。碧霞君入主泰山庙会虽然有巧合的因素──传说,碧霞元君的诞辰是四月十八日,与东岳大帝的诞辰时间(三月二十八日)相近,在不改变泰山庙会会期时间的情况下,即可把庆贺碧霞元君的诞辰活动纳入进来,更重要的则是社会原因,因为明清两代碧霞元君的信仰影响极大,且超过了东岳大帝, 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吸引更多的赶会者,亦需要把碧霞元君抬出来。
明清时期,庆贺碧霞元君的诞辰活动极火,“岁四月十八日,元君诞辰,都士女进香。先期,香首鸣金号众,众率之,如师,如长令,如诸父兄。月一日至十八日,尘风汗气,四十里一道相属也。舆者,骑者,步者,步以拜者,张旗幢、鸣鼓金者。舆者,贵家,豪右家。骑者,游侠儿、小家妇女。步者,窭人子, 酬愿祈愿也。 拜者,顶元君像,负楮锭,步一拜,三日至。其衣短后,丝裈,光乍袜履,五步、十步至二十步拜者,一日至。群从游闲,数唱吹弹以乐之。旗幢鼓鸣金者,绣旗丹旐各百十,青黄皂绣盖各百十,骑鼓吹,步伐鼓鸣金者,称是。人首金字小牌,肩令字小旗,舁木制小宫殿,日元君驾, 他金银色服用具,称是。后建二丈皂旗,点七星,前建三丈绣幢,绣元君称号。又夸儇者,为台阁,铁杆数丈,曲折成势,饰楼阁崖水云烟形,层置四五我婴,扮如剧演。其法,环铁约儿腰,平承儿尻,衣掩其外,杆暗从衣物错乱中传。 下所见云梢烟缕处, 空坐一儿,或儿跨像马,蹬空飘飘,道傍动色危叹,而儿坐实无少苦。人复长竿掇饼饵,频频啖之。路远,日风暄拂,儿则熟眠。别有面粉墨,僧尼容,乞丐相,遢伎态,憨无赖状,闾少年所为喧哄嬉游也, 桥傍列肆, 搏面角之,儿曰麻胡。汤和炒米圆之,曰欢喜团。秸编盔冠幞额,曰草帽。纸泥面具,曰鬼脸、鬼鼻。串染鬃鬣,曰鬼须。香客归途,衣有一寸尘,头有草帽,面有鬼脸,有鼻,有须,袖有麻胡,有欢喜团。入郭门,轩轩自喜。道拥观者,啧啧喜。入门,翁驱妻子女,旋旋喜绕之。然或醉则喧,争道则殴,迷则失男女,翌日,烦有司审听焉 ”( 明《帝京景物略》)。千里之外的京城(今北京)是如此,碧霞元君的老家更是如此:“四月十八(泰山)顶上奶奶的圣诞,……这是哄动二十合属的人烟,天下的货物都来赶会,卖的衣服、首饰、玛瑙、珍珠、甚么是没有的。 ”(《 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八回)
民国年间,社会动荡,时局不稳,泰山上下驻军甚多 , 文物古迹破坏严重,东岳庙(岱庙)成了大市场。相对说来,千余年历史的泰山庙会,此时显得十分萧条 。 傅振伦先生游泰山看到“沿途乞丐甚多,逢人索物”,“不予则不得前行”,“游山大煞风事,莫过于此”(《重游泰山记》)。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期间,曾对泰山庙会进行考察,并作《庙会的市面》社会风俗诗一首,诗曰:“赶庙会,开市场,各种货物来四方。有洋货,有土产,还有大喝小吃馆。这一边,摆面摊,台橙板桌都齐全。爹揉面,娘烧炉,生意买卖儿照顾。那一边,更热闹,汉子张口大声叫。酸梅汤,荷兰水,价格便宜味鲜美,有老少,有男女,杂乱拥挤来复去。买者少,看者多,腰里没钱没奈河。乡民苦,乡民穷,金钱日日外国送。说缘由,话根底,生产赶早用机器。”显然冯玉祥先生是借对泰山庙会的描写,痛心民众疾苦,倡导社会革命。
城解放以后,泰山庙会一度被不定期的物资交流会所取代。“文革”期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连物资交流会也取消了,致使不少年轻人不知庙会为何物。“文革”结束,大地复苏,山门洞开,泰安市较早的被列入对开发城市,泰山成为中外旅游热点。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泰安有关方面,在对传统的泰山庙会进行了一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改造后,于1986年恢复了泰山庙会。这届泰山庙会的会场设在岱岳观旧址一带,会期是公历5月6日至12日,庙会的内容,除正常的活动外,主要是物资交易、文化娱乐和旅游观光。新恢复的首届泰山庙会就显示出勃勃生机:上百家省内外商业团体到庙会洽谈生意,数不尽的大小摊点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百货及地方土特产,或民间的文艺表演团体纷至沓来,逛会的游山的人流熙熙攘攘。
新的泰山庙会,越办越有经验,越办越红火。1991年度的泰山庙会,会期6天,上会人数达120万人次,有12个表演团体到会演出,40多个商业大棚及1000多家经营单位(个体)进会交易,总成交额达400多万元。1992年度的泰山庙会,扩大了规模,延长了会期,“以红门路为中轴线,南起白鹤泉,北到关帝庙,西临普照寺,东至王母池,占地面积一平方公里,会期长达10天。然而即使这样, 仍嫌会场狭小,时间太短,起会以来, 1500多家售货摊点,15个大型表演团体,200多座饭棚以及每天20万人次的赶会和流动叫卖声,把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张用衡:《泰山庙会古今谈》,《华夏星火》1992年第7期 ) 这届庙会的总上会人次为200万以上 , 交易额达1100万元。此正如庙会楹联所云:“万仞泰山乘开放劲风振兴旅游迎嘉宾,千古庙会顺改革大潮繁荣经济聚财源。”
最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度的泰山庙会,规模更大了,组织更严密了,成效更显著了。庙会会场分南北两大区,即山东林校广场是商业大棚区(南区),又细分为日用百货、纺织品、工农业产品、鞋帽工艺品、服装和食品6条商业街;在北区的环山路东段和虎山公园又划分零散摊点交易,饮食服务和文化娱乐3个小区。总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商业大棚400多座,摊点1600余家,大型表演团体19个, 虽然庙会期间一度天公不太作美,但仍人山人海。笔者耐不住寂寞,也曾逛庙会,凑热闹,巧遇不少趣事。其一,市长逛庙会。起会第一天,当时的泰安市市长便把庙会诳个遍,当看到销售药品的摊位时,就前去细细查看,看看是哪里生产的,有没有注册商标和出厂日期,经销药品证件是否齐全。并特意交待办会人员: “ 对各种商品特别是药品要细心检查,千万不能让假冒伪劣品上市,这关系到庙会和我们泰安的声誉。”其二,九十老妪看大戏。泰城南关有一位九十岁高龄的老太太,听说起了庙会,非要赶会不可。儿孙们用轮椅将老太太推到庙会,因怕老人年事已高, 想在南区看看热闹就算了,不料老太太坚持要到北区去看大戏,且兴致极高,一看就是二个多小时。其三,“老外”洋文听不懂。在一小摊点前,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女士看中了古色古香的瓷瓶,把玩良久,决定买两只,连声“土、土”(英语two,这里是两只的意思),小老板第一次与“老外”打交道,不知“老外”讲得是什么,接忙擦瓷瓶,并答道:“没土,没土,干干净净的。”闹了一场笑话。
泰山庙会,滥觞于唐,定制于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民国, 再兴于今日。泰山庙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庆贺神祇的圣诞,庆贺活动期间,香客游客云集,要吃,要住,要购,要娱,商贸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也随之出现,庙会也就逐渐变成了一项多功能的活动。鉴于泰山知名度之高,泰山神──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知名度之高,泰山庙会的影响也就甚大甚远了。
(一)庙会把庆贺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诞辰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抬高了东岳大帝和碧霞元君。明清时期,不仅在泰安,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建有供奉东岳大帝或碧霞元君的天齐庙、泰山庙或泰山娘娘庙。关于东岳大帝的信仰崇拜,较为典型的例子可举岱庙天贶殿壁
画 ─── 《东岳大帝启跸回銮图》,“启跸图”由宫廷学士及内宫嫔娥恭送东岳大帝出行打头,继之是东岳大帝乘舆巡行,最后是地方神灵恭迎东岳大帝;“回銮图”从地方神灵官员恭送东岳大帝开始,接着是东岳大帝乘玉辂返驾, 结尾是宫廷官员嫔妃恭迎东岳大帝胜利返回。壁画高3.30米,全长62米,画面除山水殿阁外,共绘人物691个,其场面之宏大,在泰山上下是空前绝后的,在全国范围内也属罕见。碧霞元君的信仰崇拜在明清达到了顶峰。明神宗时,郑贵妃为立爱子常洵,钦遣乾清宫近侍“敬诣东岳泰山岱顶圣母娘娘陛前,虔修醮典遍礼诸圣”,“上叩诸天遥鉴,圣母重慈,保佑贵妃圣躬康泰,皇子平安,星辰顺度,疾病痊除,寿命延长,家国协吉”(万历十七年《皇醮记文碑》)。再者,万历皇帝之母孝定皇太后,死后追封为“九莲菩萨”,崇祯帝之母孝纯皇太后,死后追封为“智上菩萨”,并把二皇太后铸成铜像在泰山配祀于碧霞元君两侧。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也借对碧霞元君的信仰崇拜组织农民起义(白莲教信奉的“无生老母”是民间家对碧霞元君的改造),以反抗黑暗统治。另外,明清时期的泰山民间香社,都虔诚地碧霞元君。如明嘉靖年间,河南开封府六县善男信女朝山进香,签名者达万人以上。再如清代“ 历城旧有北斗永善香会,自明朝至今相传百余年,实乃古会也。每届春间会期,齐集善男信女朝山进香”(《北斗永善香会碑》)。由于碧霞元君被看作是大慈大悲的善神和有求必应的万能神,“ 饮我,福我,寿我,惟神降祥,岂敢祷昧以忘大惠”( 光绪 十 年《 重修泰山碧霞元君祠记》)。他们是否正真正得到了神的保佑是另一回事,但他们确实没有敢忘大惠。北斗永善香会大钱向碧霞元君进贡:“贡檀牌位并神龛黄绣花棹各一,黄绣兰铺垫二付,黄缎绣花黄罗宝盖一把,大宝盖一把,黄洋绸盖二把,龙凤旗五色旗八杆,黄宝旗八杆,朱红洋标大社旗四杆,小礼旗六十杆,大纱灯二对,龙拐铜提炉二对,凤提炉二对,大红绸一匹, 十献供品, 朱红大盘十个,兰布小垫三十个,金桥银桥旗伞各一宗。”
二)官府利用泰山庙会等引来的香客大发不义之财。据明人张岱的《岱志》记载:“四方香客,日数百起,聚钱满筐,开钱栅,向佛殿倾泻,则以钱进。元君三座,左司子嗣,求子得子者,以银范一小儿酬之,大小随其家计,则以银小儿进。右司眼光,以眼疾祈得光明者,以银范一眼光酬之,则以银眼光进。座前悬一大金钱,进香者以小银锭或以钱,在栅外望金钱掷之,谓得中则得福,则以银钱进。供佛者以法锦,以绸帛,以金珠,以宝石,以膝裤、珠鞋、绣之类者, 则以锦帛、金珠、鞋进。以是堆垛殿中,高满数尺。山下立一军营,每夜有兵守宿,一季委一官扫殿, 鼠雀之余,岁数万金,山东合省官,自巡抚以至州吏目,皆分及之。”如此众多的香火钱物,统治者仍不满足,还要征收香客的“ 人头税 ”(香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镇守泰安州太监黎以修缮泰山祠庙为借口,疏请征收泰山碧霞元君祠香钱,当时虽曾遭到都给事中石鉴柱的反对,但明武宗还是采纳了黎鉴的意见,到了万历年间,神宗皇帝“溺志讲赋”,更是随处派遣税监,税征收各种税金,据《明史·李三才传》记载,当时仅泰山岁入国库的香税为二万余两。明人谢肇浙在《登岱记》中讲:“元君者……其乡灵明足以奔走万方土女,所入香缗岁不下六万,其布舍财帛称是官收,其收入以佐匪颁,比者中使榷税是复增十之二矣,而膜顶祝厘者犹肩相触也。”张岱估算的更大些:“山税有例,………每人一钱二分,千人百二十,百人千二万,岁入二,三十万。”(《 岱志 》)明末,为了摆脱由于腐败和庞大的财政支出造成的严重经济困难,香税之征有增无减,直到明朝政权最后崩溃。
(三)促进了泰山脚下中心地位的形成及泰城的经济、文化繁荣。唐代以前,泰山脚下只是镇级治所,曰岱岳镇。泰山脚下作为县级以上治所在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以后。较早的县级治所在泰安东三十里的博城,曰博城县,唐改为乾封县,宋开宝五年岱移岱岳观下,即今日之泰城所在地也。关于泰安的历史沿革,《金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有段文字值得注意:“泰安之为州也,有岳祠以壮观其中,有岱宗、徂徕、泮、汶、漕、济以环抱其外,实为周公之封境、孔子之乡国、帝王封禅之所也。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乾封县于此,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08年)改曰奉符,废齐阜昌之初(公元1130年)改为军曰泰安,本朝开国六十有八年(公元1182年)升之为州。”县级行所近迁至泰山脚下并升格,泰山之所在是一个主要原因,唐宋之泰山庙会的影响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经济的发展与繁荣,除前文已引的《 水浒传 》、《岱志》和《醒世姻缘传》中有关文字外,还可以找到不少这方面的记载,如《 岱志 》还载:“ 离(泰安)州数里,牙家走迎。控马至其门,门前马厩十数间,妓馆十数间,优人寓十数间。向谓是一州之事,不知其为一店之事也。到店,税房有例,募轿有例,纳山税有例。客有上中下三等,出山者送,上山者贺,到山者迎。客单数千,房百十外,荤素酒筵百十席,优倏弹唱百十群,奔走支应百十辈,牙家十余姓。”明代山西商人为了在泰安有个落脚处,还在泰山脚下建了“山西会馆”(今名关帝庙)。清末民初,泰城有一家很有名的香客店,名曰“张大山香客店”(本书前面已作介绍),香客店“门面形若府第”,最兴盛时服务人员近百人,高中低档房间及饭菜都有,可以说是一座大宾馆了。在文化艺术方面,宋代以来的诸多诗歌、游记、戏曲、小说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泰山庙会,特别是文学名著《水浒传 》、《 金瓶梅》、《醒世姻缘传》、《老残游记》(续集),明人张岱的游记散文──《岱志》、冯玉祥先生的“丘八诗”──《庙会的市面》,直接或间接关于泰山庙会的描写都非常精。《水浒传》中燕青打擂东岳是典型的竞技活动;张岱笔下的所谓“斗鸡、蹴鞠、走解、说书,相扑台四五,戏台五四,数千人如蜂如蚁,各占一方,锣鼓讴唱,相隔甚远,各不相溷也”(《岱志》),是泰山庙会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
(四)今日之泰山庙会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泰安经济的一项举措。《1993年泰山庙会总结》为我们作了简要概括:“第一、泰山庙会以最少的投入,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一业带来百业兴,庙会期间,泰城的车站、商场、旅馆、饭店到处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泰山庙会给泰城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其综会效益是难以用文字说明的。第二,庙会是最直接、最好的信息中心,十天来赴会群众达27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了社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各个行业的人士,他们的所需所求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消费指向。生产厂家、经营单位都能从这里捕获到有用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指导生产与经营,必将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第三,庙会通过其历史影响力和丰富多的形式──如商品交易、文娱活动、评品小吃、参观游览等等,把广大的群众聚拢到一起,人们在这里购物、观赏、交流、洽谈,获得了精神上与物质上的满足,其乐融融,一片祥和升平的景象,这对于创造 一个更加适宜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