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基本知识与原理,易经十大必背10句话
易经入门的十个基本知识点
以下关于易经的介绍,
大部分整理于各种资料,
由于学界还有争论,
故此,存而不论。
另外一部分,
来自于我个人的理解,
欢迎各位与我探讨。
一、易经的来源
相传,上古之时,
黄河中浮出龙马,
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大禹之时,洛水中浮出神龟,
背负“洛书”献给大禹。
伏羲、大禹等上古圣人,
观察河图与洛书,
开出先天八卦图,
那时还没有文字。
到周代之时,
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期间,
将八卦重叠,衍出六十四卦,
并为六十四卦写了卦辞。
周文王的儿子周公,
为每卦六爻写出了爻辞,
至此易道大显,
故《易经》也称为《周易》。
二、易经的论文
孔子晚年喜欢学习易经,
他根据自己对易经的理解,
写了十篇研究易经的论文,
称为《易传》或者《十翼》,
“翼”有附翼、辅佐之义。
这十篇论文分别是:
《彖》上下、《系辞》上下
《象》上下、《文言》、
《说卦传》、《序卦传》、
《杂卦传》。
孔子的这十篇论文,
本来是独立于易经之外的,
自宋代程颐开始,
将彖、象、文言直接附于各卦各爻之后,
将系辞、说卦、杂卦、序卦,
附于易经之后,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
把孔子这十篇论文,
作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所以,第一个读懂,
融会贯通易经的人是孔子。
也可以说,孔子的十翼,
的确也成了易经的一部分。
不过,孔子只以人文解易,
只包括易经世间法的部分,
而不包括出世间法的部分。
三、易经的含义
易以道阴阳,
古人看到太阳和月亮交替,
这是最自然最明显的阴阳变化,
所以用“日”“月”二字重叠,
会意为“易”,
因此,易有两个基本意思:
1、交易:阴阳之对待;
2、变易:阴阳之流行。
全部的易经,
只是讲阴阳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推阐万事万物,
脱离阴阳之象和阴阳之数的易理,
绝非正理。
四、卦是什么意思
卦,其实就是“挂”,
把东西悬挂起来,让人来观察,
看它象什么,故称为卦象。
蒙卦卦象
易经的道理,全在象中,
象包含了无尽的道理,
仅仅用人事来解释易理,
只不过得到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五、爻是什么意思
爻,就是交的意思,
代表阴阳相交。
爻,也代表了阴阳的运动,
因为只有运动才会相交。
易经各爻,
都是从卦里面出来的,
因此,抛开卦单独谈爻,
是错误的。
孔子的《小象》,
都是解释各爻爻象的,
因此,抛开《小象》单独谈爻,
也是错误的。
六、彖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彖”是一种猛兽,
有点象犀牛,只有一只角,
能够知道天机,人事吉凶,
牙齿最为坚利,咬物必断。
因此取“彖”的意义,
来作为总论、决断一卦基本情况的断词。
七、三易是什么
关于“三易”的说法,
大抵有如下三种:
1、指三本不同时代的易经:
《连山》、《归藏》、《周易》
《周礼》中记载:
夏代之易,以“艮”卦为首,
艮卦象征山,
因此称为《连山》;
商代之易,以“坤”卦为首,
坤象征地,
万物莫不藏于地中,
因此称为《归藏》;
《周易》,是周代之易,
也有易道周普天下万事万物,
无所不备的意思。
2、指易经的三种基本含义。
东汉郑玄《易赞》、《易论》认为:
“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
3、伏羲、文王、孔子之易的合称。
《四库全书》解释说:
三易者,伏羲、文王、孔子之易也。
一说为:天易、圣易、心易。
个人认为:
伏羲之易,为天地之易,
是用来解释整个宇宙的;
文王之易,是圣人之易,
是用来阐释万事万物的;
孔子之易,是人世之易,
主要用来阐释人间之事的。
八、易经的核心内容
易经的核心内容,
包括了三个方面,即:
易理、易象、易数。
易无象外之辞,
也就是说易理是依附于易象的。
但至王弼注易以来,
专重易理,象几乎都失传了,
到唐代李鼎祚,恢复了一二分,
到明代来知德,恢复了三四分,
到清代的胡煦,基本恢复,
到晚清尚秉和,易象大显。
数的部分,
自汉代焦延寿、京房一脉,
基本拿来作为卜筮之用了。
但事实上,
易经的象、数、理是一体的,
割裂开来单独而论都是错误的。
而象、数、理,
都是讲阴阳之象、阴阳之数、阴阳之理,
只不过把阴阳之理推演到万事万物罢了。
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之变。
九、古代易学大家
古代研易大家很多,
自孔子以降,汉代田何传易,
逐渐流派纷呈,众说纷纭。
但由于很多都没有写书,
就不一一说了,
主要说一些有著作的。
焦延寿,核心著作《焦氏易林》;
魏伯阳,核心著作《周易参同契》;
陈抟,核心著作《河洛理数》;
邵康节、核心著作《梅花易数》、《皇极经世书》;
李鼎祚、核心著作《周易集解》;
来知德、核心著作《来注易经图解》;
胡煦、核心著作《周易函书》;
尚秉和、核心著作《周易尚氏学》。
另外一些大家,
我个人认为有待商榷,
他们有的偏重易理、有的偏重易占。
如:
王弼、核心著作《周易注》;
孔颖达、核心著作《周易正义》;
朱熹、核心著作《周易本义》;
程颐、核心著作《伊川易传》;
麻衣道者、核心著作《火珠林》;
虞翻、核心著作《周易注》;
京房、核心贡献“八宫卦”;
十、学易者的正见
孔子说得很好:
学易学得好的,精微洁净,
学得不好的,一个字:贼。
学易的目的,
乃是通过易经阴阳推阐之妙,
领悟宇宙人生之真理,
进而达到与“道”合一,
天人合一之境界。
占卜是学易的一个方便法门,
可以让人“玩索而有得”,
若过分追求占卜的结果,
则无异于舍本逐末。
易经基本原理介绍
“易”字由日、月两个字组成,易是变化的意思,“经”指规律、总结的意思,简单说易经就是古人通过一定的哲学符号、原理及数理模型,来研究表达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而从易经文化里,就形成了八字、六爻、奇门遁甲、风水等研究人或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测应用工具。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和进行运势的改善。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一生中总是福祸相依、吉凶相随的,比如仕途的坎坷、投资的失败、情感的误区、婚姻的错位、身体的病患、官讼牢狱、天灾横祸等等。而在命理学上,就被分为事业运、财运、感情、婚姻、疾病几大块。
而具体到求测问题,可以分析——
财运:我一生的财富会到哪个层次?近十年财运如何?
事业方向:今年企业的事业运、财运如何?我想做的这个事业方向好不好,什么时候开展比较合适?我在这家公司的前景如何?
婚姻、恋爱:我什么时候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什么时候结婚,我的正缘应该是什么样子…等等。
家庭:子女一生命盘如何?父母健康运势如何…等等
就分析方式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1)八字论命,主要侧重人生先天格局定型、整体趋向、运途顺逆;(2)六爻和奇门遁甲,重点是决疑问事,就具体所问事情来分析
周易基础知识有哪些如何入门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周易所蕴含的知识是博大精深的,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周易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周易基础知识 一、学习易经阴阳道理阴阳概念是贯穿传统易学 文化 ,阴阳是宇宙的总划分,是对自然现象规律辩证的学问,阴阳理论总根源就是时空学,时间为阳,物质自然为阴,其次就是动为阳静为阴等等。
刘恒对于阴阳的具体划分:
动者为阳,静者为阴
表为阳,里为阴
散为阳,聚为阴
热为阳,冷为阴
左为阳,右为阴
上为阳,下为阴
红色为阳,黑色为阴
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开为阳,阖为阴
男为阳,女为应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周易基础知识 二、易经三才概念三才思想纵列于世界文化,包括各种哲学与神学
易经有三才:天人地;
佛学有三宝:佛法僧;
道家有三宝:道经师;
耶稣有三灵:圣父、圣子、圣灵;
人活在三天经脉上:任脉、督脉、冲脉;
人有三性:天性、秉性、习性;
人有三魂:天魂、人魂、地魂;
六道三界:欲界、色界、五色界;
人有三灾八难:天灾、人祸、疫疬;
人有三我:过去我、当下我、未来我。
三才体系应用于各门预测学,包括八字学、六爻学、风水学、奇门遁甲学等。
周易基础知识 三、易经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人们对宇宙世界规律的认知体系,人们以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宇宙变化,从中感悟到的自然规范,而具体化五行思维,刘恒老师深入解悟五行原理,真正辩证五行理念,彻底揭开五行秘诀。
人体五行:肝胆木,心小肠火,脾胃土,肺大肠金,肾膀胱水
儒家五常:仁木,义金,礼火,智水,信土
佛家五戒:杀木,盗金,淫火,妄语土,酒水
人身情志:怒木,恨火,怨火,恼金,烦肾
五行西游:孙悟空木,唐僧火,白龙马土,沙僧金,猪八戒水
五行五方:木东方,火南方,土上下四方,金西方,水北方
五行五色:木藏青,火红,土黄,金白,水黑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三合局:寅午戌三合火局,亥卯未三合木局,申子辰三合水局,巳酉丑三合金局(刘恒老师:合者同也,课堂具体讲解三合原理以及应用)
春三月:寅卯辰,夏三月:巳午未,秋三月:申酉戌,冬三月:亥子丑
地支: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巳申合,午未合,辰酉合
地支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刘恒:冲者反也,意思是说地支六冲就是两个五行之气完全相反的两个月份)
其他还有地支“三刑”“六害”“自刑”等,纯属后人杜撰之说辞,没有任何研究与易学实用价值。
十二月建:
立春 —— 惊蛰 、建寅
惊蛰—— 清明 、建卯
清明—— 立夏 、建辰
立夏—— 芒种 、建巳
芒种—— 小暑 、建午
小暑—— 立秋 、建未
立秋—— 白露 、建申
白露—— 寒露 、建酉
寒露—— 立冬 、建戌
立冬—— 大雪 、建亥
大雪—— 小寒 、建子
小寒——立春、建丑
十二时辰大约北京时间划分
23—1 子时、1—3 丑时、3—5寅时、5—7 卯时、7—9 辰时、9—11巳时、11—13 午时、13—15 未时、15—17 申时、17—19 酉时19—21 戌时、21—23 亥时
日与日的交界点是子时,确定具体时辰以出生地太阳起落为准。以正午12点与半夜零点为轴心,以日出为卯时,日入为酉时。 冬至 附近白天一个时辰不到两个小时,夜晚一个时辰两个多小时, 夏至 则相反。
周易基础知识 四、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原理作者:刘恒
1、八卦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据说是伏羲创造力先天八卦,周文王设立了后天八卦,这只是 传说 ,刘恒:其实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是同时产生的,就像自然阴阳道理一样,并没有先后,阴阳本是同时产生的。先天八卦为阳,代表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天八卦为阴,代表了自然化生万物的状态,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理念;先天八卦为阳所以有顺序,后天八卦为阴所以八方确立;
2、阴阳的符号:“——”阴爻(爻:螺旋运动的象形字)“一”阳爻;三个爻位组合一个单卦,分别象征“天、人、地”乾卦为三个阳爻组合,所以乾卦为至阳,阳极生阴,乾卦一变转化为巽卦(长女),乾卦二变转化为离卦(中女),乾卦三变转化为兑卦(少女);坤卦为三个全阴的爻位组成,所以为至阴,阴极生阳,坤卦一变而成震卦(长男),坤卦二变而成坎卦(中男),坤卦三变而成艮卦(少男);此为先天八卦始成。
3、震属阳木,巽属阴木,离属阴火,坎属阳水,乾属阳金,兑属阴金,艮属阳土,坤属阴土。既知道八卦的五行所属,那么,我们也就能知道八个方位的五行所属:
东方属震,故其五行属木;东南方属巽,也是属木。
北方属坎,五行属水。
南方属离,五行属火。
4、先天八卦知识
先天八卦卦序(刘恒:先天八卦因为属于阳,所以只有卦序,而没有八方方位之说)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易经 风水知识
1、风水基本概念“砂水”
高一寸为砂,低一寸为水。
属于外部砂自然环境:高山、土墩、堤坝、大树、楼房、土坡、公园、假山
属于外部水的自然环境:江河湖海、广场、田地、小河、池塘、水系、低洼之处
2、风水二十四山向:
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
其中十二阳山为:寅申巳亥、甲庚壬丙、乾卦巽卦坤卦艮卦
其中十二阴山为:子午卯酉、乙丁辛癸、辰戌丑未
坐山与朝向正好一百八十度(以最大的、采光最多的窗子定向口、以窗子的一百八十度方位定坐山)
《易经》基础知识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在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见:金见金,木见木,水见水,火见火,土见土。
“木曰曲直”,意思是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代表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的功能,在人头为肝。
“金曰从革”,意思是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代表陈降、肃杀、收敛等性质,在人体为肺。
“水曰润下”,意思是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代表了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的性质,在人体为肾。
“土爰稼穑”,意思是指土具体种植庄家,生化万物的特性;代表了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在人体为脾。
“火曰炎上”,意思是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代表了温热、向上等性质,在人体为心。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甲、丙、戊、庚、壬,为阳干;
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戊己中央土,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
寅卯东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亥子北方水,辰戌丑未为四季土。
在一个六爻八卦中,把二三四爻与三四五爻重新组成一个卦,称为互卦。
上互即互卦的上卦,下卦即互卦的下卦。
两卦之间,如六个爻均是阴阳相反,即具有旁通关系。
即经卦,为三爻组成的卦。
即经卦相重的六爻卦。
即占卦时动爻所形成的新卦,也称卦变和之卦。
又称对卦。其特点为卦爻两两阴阳相对,并且另一卦阴阳相反。
也称覆卦、反卦、倒挂。
一个卦象与另一卦象有相似的地方。
初爻、上爻是阴爻,中间有阳爻的,称为阴包阳。如坎卦、大过、小过、咸卦、恒卦。初爻、上爻是阳爻,叫阳包阴。如离卦、中孚、颐卦、损卦。
即上下经卦相同的六爻卦。
代表东西南北四方的经卦。
代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向的四个经卦。
指姤、遁、否、观、剥、坤、复、临、泰、大壮、夬、乾十二卦。又称十二辟卦、十二月卦。
1、揲蓍布卦法
2、金钱卦
3、数字占卜法
4、时间起卦法
5、方位起卦法
6、测字起卦法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讲解有哪些?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如下:
1、《周易》是一本哲学书籍,自古以来的哲学很多都是和或者预测捆绑在一起发展的。由《周易》发展的五行学说,也是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性学说。
2、八卦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其中乾、坎、震、艮为阳,坤、巽、离、兑为阴。
3、八卦的顺序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个很重要的,可用来计算卦中的数。
4、《系辞传》主要讲述易经的性质和特征,易经的基本原理,易经的占筮方法和原理,易经的成书过程和原理,分上下两篇,每章12节,共24节。
5、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四时春夏秋冬温热凉寒的气候变化,同时四象也可以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来表示,也可以用四行木火金水来表示。
《易经》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易经》究竟有没有一个核心思想或内在精髓?清代易学大师惠栋认为是“时中”。他说:“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时中。孔子作《彖传》,言时者二十四卦,言中者三十五卦。……子思作《中庸》,述孔子之意而曰‘君子而时中’。 ……知时中之义,其于《易》也,思过半矣。”
什么是“时中”?
“时”,一般指天时,指宇宙,指外部的环境、形势。指对宇宙万物、自然规律的研究、掌握,还可以延伸出文明的发展、 科技 的进步。与时偕行,与时俱进。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一本最畅销的关于“宇宙学”的科普读物就叫《时间简史》。象数派偏重于对“时”的研究,却走入旁门左道,没有在中国发展出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是十分可惜的。
“中”,指人的内在修养(学识)和遇事时的应对策略,即“中庸之道”。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儒家(义理派)偏重于对“中”的研究,而逐渐忽视了“时”的重要性。以致于儒家经典《大学》遗失了很重要的“格物致知”一章,宋代朱熹编纂《大学章句》时补之:“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基本符合《大学》原意,具备科学精神,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倡。到明代王阳明批判朱熹“格物致知”学说,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观点,否定客观存在,彻底摆脱“时”的限制,已违背儒家正统,背道而驰。“时中时中”,“时”是前提,明清以后,中国没有发展出与西方列强相匹的科学技术,落后于时代,落后就要挨打。
完整的“时中”概念首次出现在《蒙·彖》中:“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这也是整部《易经》中唯一的一次。为何在《易经》“蒙”卦中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时中”,这是很有趣的,可以拓展我们对“时”与“中”意义的理解。“蒙”卦,既表示事物创生之初的蒙昧状态,也寓意教育要从童蒙抓起。人类正是靠着不断 探索 、积累知识,代代相传,学习成长,才逐步走出蒙昧,进入文明。
亨行时中!要求我们既要重“时”,也要重“中”,“时”“中”并重。既要主动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 社会 的进步,与时俱进;还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正确认清自己所处的形势,把握时机,采取合乎“中庸”的策略,勇于进取。
《易经》的思想实质揭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功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方是事,物是物。方与物是指世间万事万物,亦即事物。在客观的事物中有同有异,有聚有分,这是规律,不可违背。该聚的聚,该分的分,这是自然规律。如果违背天地万物同异聚散的规律,该同而不同,该异而不异,该聚而不聚,该分而不分,那就违背了自然规律。即是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易经》从八个字,(八卦)混乱演变,看是有规律,用时又无规律,说它无规律,实是有规律,随用变化出64卦,几千年来,历代学者都是仁见仁,智见智的学说,难以得到统一学说。《易经》就象一盘散沙,如果你把盘中的沙聚起成堆,那看过去就是一个沙的小山。如果把沙扒开就是散乱无体,各自成形,各自而立。
《易经》可以说是哲学,也可以说是玄学,变化无常。所以要能够真正撑握它的中心思想,还特后人多去研究和探讨。
《易经》的核心思想就是二进制的基本法则,一阴一阳谓之道,大道至易,宇宙的万物万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其主要原理是:阴阳对立、阴阳互动、阴阳叠加、阴阳统一。易经的核心思想价值在于使用象数理义对天文地理,宇宙人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客观分析,给学者以无穷无尽的智慧人生。
为了透析易经的基本原理,首先以光子为例。对于一个光子来说,它是由一个阳物质基因子和一个阴物质基因子构建而成的,一阴一阳是物质极端自动化的体现,光子就是宇宙全自动化的开端!光子是可以自行复制的低级生命体,光子包含了计算机程序的最基本的二进制原理,如果把阳物质基因子用1来表示,阴物质基因子用0来表示,那么光线可用1010101010.......来表示,它的速度为每秒三十万千米,速度惊人。所以粒子性是光子的本质,波动性是光子运动的表象,因为不论大或小的粒子高速运动,都必有波动性的。当光遇着大部分的物质原子阻挡时,都会为之俘获,速度变慢且方向发生改变。既然粒子性是光的本质,那么运动的光子必是有能量的,光子也是有质量的,只是当物质基因子的质量还未确定之前,科学上还无法测定光子的质量。当光子在太空中的速度变慢而变为自旋粒子的时候,光子就变成了中微子即幽灵粒子!这就是暗物质。植物的叶子就能把光子还原为阳基因子和阴基因子,转化为植物内能并贮存起来。所以,光子是宇宙万物之源,更是生命的源泉。
中国的《易经》理论,很多人说是最荒谬的,也有很多人说是的。其实该理论就是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也是宇宙自动化的最基本法则,是极端科学的理论;使用该理论就可以构建中国人的六十四种基本粒子的空间模型,并可以论证超弦理论;易经的八卦就是立体几何的八个卦限,易经的八八六十四卦象就是实三维空间和虚三维空间的有机结合,即易经揭示了六维空间的奥秘,这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重力物质的实三维空间与虚三维空间的相对运动的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爱因斯坦当年结合运用了中国的《易经》理论,那么他的广义相对论必然会取得重大的突破。(作者:微基因衍光子)
《易经》的核心思想价值可以用七个字来概括:一阴一阳之谓道。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
阴阳是易家的宇宙观、是易家的认识论、也是易家启示后人的方法论。
有天就有地,天为阳,地为阴,天地合而万物生;
有日就有月,日为阳,地为阴,日月交互昼夜生;
有男就有女,男为阳,女为阴,男女交合子女生;
物质分子的内部,有正电子也有负电子。
有吉就有凶,有吉凶就有就有祸福,祸不一定就是祸,福也不见得就是福,因为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托。
有好人就有坏人,坏人不见得一无是处,好人不见得完美无缺。
有相守就有分离,这一次相聚是下一次分离的开始,这次的分离是下一次相聚的开始。
有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认识论,就不会对啥事大惊小怪的了。有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方法论,就不会做事走极端。
《易经》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易”字,也就是变化,《易经》又叫《周易》,“周”有些解释为周文王,其实是“周而复始”的意思,“易”具体有这么几种。
一,阴阳周易,反应自然规律,从“剥卦”的上九阳爻,到“坤卦”六爻皆阴,阴极复阳,再到“复卦”初爻为阳,叫“一阳复生”,慢慢的阳气增加阴气衰退。
到了“夬卦”上六阴爻,余一息阴气,再变就到“乾卦”六爻皆阳,至刚至阳,再到“姤卦”初爻为阴爻,就是夬卦的上六,跑到姤卦的初六。又完成了极阳转阴的,这样极阴转阳,极阳转阴,完成阴阳周易!
二,卦象互易,《易经》中每个卦象,都不是唯一的断决,还要考虑“互挂”、“变卦”,像我们平时说的变卦就是从这里来的。如“既济卦”与“未济卦”互为互卦。
互卦,用来判断事物产生之后,尚未出现结果之前的中间过程。先天的因素和基础是主卦,属于内因;中间过程是互卦,属于外因;最后的结果或收获是变卦。内因和外因决定了事物的最终结果。
总之,“易经”是变化中的规律,由卦象,决断自然事态的发展走向,以及凶吉征兆,作为巫师的占卜依据,并非一成不变,“易”才是精髓!
《易经》形式之中心思想
①周:周而不止,源源不断(“周而复始”说法不严谨_涉嫌圆形运动回归圆点。周而不止_运动似电波传递-点-小圆-大圆-再大圆……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无限永恒)。“周”源《易经》又名《周易》。
②易:变易,不易,简易。简易者,太极承载物质世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道至简,简道,一也。不易者,太极包罗万象,人类智慧只能略知一二。变易者,变化万千。
③辞: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含义、释义。《彖辞》、《象辞》、《系辞》。
《易经》内容之中心思想
①辩证哲学:“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这是《易经》之为人、事、物、理定义、结论之道。乾坤之道,变通、变易之道……世间一切道归宗于宇宙之“道”-大道;大道至简,一是道,一是太极。哲学之简易_“一”是哲学,“太极”是哲学,“道”是哲学;哲学之不易_“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穷无尽;哲学之变易_生生不息。
②预测哲学:“阴阳不测之谓神”_人、事、物、理很难预测,难在神密、神通。“知幽明之故,以知生死;感而遂通天下;一叶知秋”_以知幽明而知死生之道、以心灵感应而验吉凶祸福;以落叶而知四季更替、 历史 更替、人事物理更替……至今只有诸葛亮、少数几人。
③数理哲学:数分天数、气数、命数、定数、变数……;理有天理、地理、人理、物理、事理、卦理……。数分显数九、八、六;常数一、二、三;隐数四、五、七(以易经论)。数有极(九数为极限),理无穷。
④《易经》“道”之哲学:道观人、事、物、理:“道生一”,一即太极;“一生二”,二即阴阳;“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三生人、事、物、理。
易经的中心思想?是用它来顺和性命的道理,用阴:阳来阐明天道,用刚:柔来阐明地道,用仁与义来阐明人道。问占卦给万物万事指明方向,应天地的规律,万事按时施行,这样前景必然为享通,那么行为就不会与天时相违,刚健而不会阻滞,懂得变通,照耀万物而不会毁坏万物,能顺应天道就会做大做强,万事按照自然规律的发展进行行事,这样就会事事通顺如意。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变易,讲宇宙自然变化的规律,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这是伏羲先天八卦,经文王演义形成后天六十四卦。《易经》和《圣经》一样是古圣人日观地理,夜观天象,观察人间万事万物,利阴阳两爻推断人事,记录 历史 事件的伟大作品,其二进制推演预测宇宙万事万物的八卦奇术堪称天下一绝。《易经》自问世以来形成《连山》,《周易》,《归藏》,人称三易。可惜只有《周易》流传下来了,其它两都失传了。
古老《易经》蕴含着伟大的哲学思想,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易经》八卦,阴阳二爻与现代计算机二进制0和1有着异曲同共的相似之处。都是 探索 研究宇宙的一种方法。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定数,足数则生,增数则长,减数则衰,尽数则亡。《易经》深刻揭示了宇宙运动变化奥秘。诞生了神奇伟大的预测学。避凶趋吉,逢凶化吉,人生福祸相依,穷富变化无定通。《易经》朴素的辨证思想有其科学的价值。
《周易》是随着人类 社会 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带有玄学性质的学问。易学有一个发展脉络:在夏朝的时候,叫连山,在商朝的时候叫归藏,在周代才称为周易。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不是刚开始就是这个样子,而是经过了历代研究周易的人不懈完善的结果。当然,即便是现代,其实周易也仍然是处于发展之中,并没有定型,这与一些哲学体系是一样的,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不断地随着人类 社会 的发展变化而进行不停的更新改造。
周易的核心价值,山人也进行过研究,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其哲学价值。周易虽然不是一门单纯的哲学,但是其中的理论和方法充满了哲学思辨,它很大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门古老的哲学,而且经过历代发展,其体系已相当完善。比如其阴阳理论,其实就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论基本是一样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理论,其实与周易中阴阳互相转化的理论也是不谋而合。因此,学会了周易的一些理论,再来学马克思主义,你就会感觉十分简单,不再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多么高深。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已经足够强大,只是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为只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些舍本逐末了。
二是其文学价值。周易的一些卦辞爻辞,其实是非常精美的文学作品,这对我们提升文学修养,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首先就是一幅很好的对联,至今会唱不息,影响深远。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很多都是出自其中。由于周易经过了历代先贤,如孔子等人的不断整理与完善,其中的卦辞爻辞非常精警深刻,即便是对现代人而言,也是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意义。
三是其实用价值。周易中的很多思想,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对我们为人处世,具有非常强大的指导意义。比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从治国理政,到做人做事,几乎无所不包,可以说周易就是中华民族祖先留给我们后世子孙的一座宏大的宝库。难怪美国顶级科学家都要感叹:研究透彻中国的周易,世界上的一切难题将不再是难题。可见,其实用价值是多么的巨大。我们都知道, 美国人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成立了周易研究协会,开始对中国的周易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应用 。 而且,其驻华大使馆新馆的建设,就是采用了由周易衍生出来的风水学原理。 但反观我们自己,却往往把它作为来看待,目前只有少量的民间人士在从事周易的研究和应用,这是对传统文化多么的无知和无聊。
四是其预测价值。说起预测,人们往往以为这是。因为看不见摸不着,没法掌握。其实,人类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世间万事万物的预测。周易,不过是这些预测术中的其中之一。按照现代数学模型的原理,周易的预测价值就不难理解:周易本质上也是一个数学模型。而按照数学模型理论,世间凡是能够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都是科学的。我们来看周易是如何建立数学模型的:它首先提出了八卦理论,以我们自身为太极点,向外延伸,分为八个方位,每个方位按照太阳与月亮的运转规律确定了不同的属性,然后再加入天地(也就是上下方位,也是阴阳二气),一共是十个方位。这就形成了一个数学模型,模拟的就是天体的运转对我们存在的这个世间产生的影响。根据这个数学模型,我们就能预测人类及个体的一些发展方向和质与量的的变化。因此,预测实际上是非常现实的一门学问,并非我们认为的一概是。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它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精华凝集的产物,代表着古代先哲智慧的结晶。
《易经》思想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 历史 至今经久不衰。己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孔孟之道,老庄学说,《孙子兵法》,《黄帝内经》,还有其他诸子百家,都和《易经》有着密切的关系。
《易经》的中心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易经》是一部研究宇宙自然规律的著作。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与发展都存在生生不息的运动之中,先有天,后有地,天地造万物,人类与万物共生。人类有了思想,就会有更高的需求。周而复始,往复循环,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由低级到高级逐步递进的。
《易经》所研究的对立与统一的规律,是阴阳对立统一论的核心思想。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运动,运动产生万物,生命在于运动。“一阴阳之谓道”的哲学基本原理,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原则。从而揭示阴阳两气的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易经》的中心思想在于它所研究的如何做人做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要有所追求,有所理想,有所创造,有所作为。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海纳百川。要居安思危,勇于创新。既要独善齐身,又要兼济天下。人人以仁爱之心,去建立大同 社会 ,去实现天下为公。
《易经》所讲的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就是以天地为准则,确定人生规范。这就是天人合一,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以宇宙的恒久无穷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劝勉人生刚柔并济,以和为贵,处事中庸。尽量做到修身养德,稳健忍耐,平衡和谐,持续发展。
《易经》是儒家经典,是六经之首,是儒家学派的核心部份。孔子对《周易》的全面注释,吸收了《周易》全部的精华,又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形成了儒家的《易传》。《易经》历经两千多年各个学派的深入研究,随着 社会 的进步而与时俱进。它又有着新的内涵,又有着新的中心思想。
易经有什么科学原理吗
易经其中一部分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是先人根据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年代久远,其中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需要辩证的去对待。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
扩展资料:
一、《易经》与《周易》
1、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如《周礼‧春官‧大卜》所说:“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2、按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周易》相传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二、《易经》的历史地位
1、《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2、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3、《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周易
谁知道周易包含的哲学原理?
亢龙有悔讲求适度原则;潜龙勿用讲求量的积累,不可急于求成……周易是一部集文学、哲学于一体的巨著,哲学原理很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
其一
周易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其二
“周”字的含义,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周代”,二为“周普”。前者的寓意在于认为《周易》为西周时代的书。理由便是《周礼》有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一曰《归藏》,一曰《周易》”,而此说认为《连山》为神农时代的筮书,神农也称“连山氏”,《归藏》为黄帝时代的筮书,黄帝也称“归藏氏”,后夏用《连山》,商用《归藏》,西周所用之书则冠以“周”字,名为《周易》。后者则取郑玄《易赞》,“‘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故而《周易》的“周”字,义为“周普”。
“易”字的含义主要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一、《说文》训为“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即“易”为蜥蜴之类,主取“变”之义。
二、《说文》又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三、《周易乾凿度》云“‘易’一字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即简易、变化、不变三层含义。
四、取日出之时阴阳交变之义。也主于“变易”。《周易》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简称为《易》,至西汉初年被列为“经”书之一,世人遂尊称为《易经》。可见《周易》当以“易”为大义,而诸说纷繁,也莫过变易消息之理。
其三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也有几种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必须指出,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4.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
7.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周易是东方思维的结晶,和西方哲学几乎不搭边。
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形式逻辑,18世纪后才上升为辩证逻辑。
周易的思维模式是天地人合一,心物一元。即使辩证法也没有达到这个高度,只有现代的(1940年后)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分形论、全息论才接近周易的太极思维。
周易的太极思维把天、地、人看做一个完整的系统,息息相关、无法分割,所以在占卜中要考虑一切因素,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医也有体现,在围棋里面也是明显。
周易只是明心的一个入门,光靠周易无法达到儒、释、道的高度。
仅作提示。
简述对易经的认识
《易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文化古籍。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种种坎坷与考验。或褒或贬,时兴时衰,然而却依然默默地为中华民族文化及世界文化作出重大贡献。它在思维科学和认识论方面的价值,及其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广泛启迪和影响,逐渐的引起国内外学者所肯定和重视。
《易经》的内容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八卦以及所洐生的六十四卦及卦爻,称为《周易》对于《周易》的周字,也存有几种说法,但有不少人认为周指的是周朝,这种说法也被多数人认可。即认为《周易》是周朝的文王所作。
而《易传》的内容则是对八卦及六十四卦及卦爻词的解析内容。简称《十翼》。据传系春秋时期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多人所作。其中〈系辞传〉也称〈大传〉是对易的整体论说,是具有很深遂的哲学著作。〈文言传〉是对乾卦与坤卦的详细解说。〈说卦传〉则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易〉的简明论说,后半部分是在说明八卦象征的现象。〈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顺序的解说。〈杂卦传〉将六十四卦中相对的两卦为一组,然后用一句话解释。以上就是《易经》的全部内容。
《易经》是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一切规律及现象。它所阐释的阴与阳的思想,也就是“系辞上传”中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即一阴柔一阳刚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与人道。这种宇宙万物阴阳无穷变化作用的法则,即“天人合一”。也是《易经》的中心思想理论。
《易经》用天地变化规律法则,告诫人们应效法“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的宇宙精神,告诫人们崇尚道德修养,施展聪明才智,在事业上努力进取,以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来成就至高无尚的事业。以上就是对《易经》所作的简单介绍及个人认知。一部《易经》,千古迷宫。
《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作,是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易经》是由符号到文字著成的中国第一部古经,是一部哲学菱和科学典籍。数千年来,国家级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后世尊为“群经之首”和“中国文化之源”。中
中华易学流长,伏羲时有《河图》,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易经》。《易经》因是周代之易,故又称“周易”,被孔子定为五经之首。
《易经》有三大原则:交易:简易,不易。
所谓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永恒的。
所谓简易,是说宇宙间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会变成平凡,平凡而且简单。
所谓不易,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是永恒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