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时辰表,十二生肖五行对照表

时辰对照表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羊,申猴酉鸡。对应的是:
晚上11:00~1:00为子时。
晚上1:00~3:00为丑时。
晚上3:00~5:00为寅时。
凌晨5:00~7:00为卯时。
上午7:00~9:00为辰时。
上午9:00~11:00为巳时。
中午11:00~1:00为午时。
下午1:00~3:00为未时。
下午3:00~5:00为申时。
下午5:00~7:00为酉时。
晚上7:00~9:00为戌时。
晚上9:00~11:00为亥时。
这就是一天12个时辰对应十二生肖的关系。

子丑寅卯分别对应一天的哪些时辰

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个小时为一时辰。
23-1
子时,
1-3
丑时,3-5
寅时,
5-7
卯时,
7-9
辰时,
9-11
巳时,11-13午时,13-15
未时,
15-17申时

17-19
酉时,
19-21
戌时,
21-23
亥时。
但切记:23-0时为前一天的子时,又叫夜子时,子时初(初子时),阴子时。
0-1点为当天的子时,
又叫早子时,子时正(正子时),阳子时。
这样看来,每一天的子时实际上就是包含:早上0-1点和晚上23-0点两个范围了。

24小时十二生肖的时间是什么?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1、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2、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3、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二十四个小时的生肖。

4、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5、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6、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7、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8、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二十四小时吉凶时辰。

9、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10、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11、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12、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24小时十二生肖的时间: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分别是几点到几点。

我国至少从汉代开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巳午未寅卯申酉戌亥各是什么时候

【子时】又叫子夜,它对应现代晚上11点到1点,古人这个时候早就睡觉,不会像我们现代还在熬夜。
【丑时】叫做鸡鸣, 它对应现代晚上1点到3点。
【寅时】又称黎明,它对应现代晚上3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就是快要天亮的时间,如果想要看日出的话,就要在这个时间段里起床。
【卯时】又名破晓,它对应现代晚上5点到7点。破晓顾名思义就是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天亮了。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几点钟?
【辰时】被叫做食时,它对应现代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就是古人吃早饭的时间,其实和现在吃早餐的时间很相近,这个时间进食最为合适。古代人一般就是两餐制,所以这个点吃早饭很合适。
【巳时】又称隅中,它对应现代晚上9点到11点。这个时间接近中午。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几点钟?
【午时】叫做正午,它对应现代晚上11点到13点。在电视剧中时常出现的午时三刻,就是对应着这个时间。因为太阳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最热也是阳气最为集中的时候。一个小时有4刻,一刻大概在14.44分钟,粗略等于15分钟,午时三刻就是中午11时 43.2分。
【未时】又名日跌,它对应现代13点至15点。 日跌,也就是太阳要下山的时候了。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几点钟?
【申时】叫做夕食等,它对应现代15点至17点。这就是晚饭的时间。很喜欢古人以吃饭的时间来命名时辰,非常的贴切合适。
【酉时】就是傍晚,它对应现代17点至19点。在这个时间里意味着太阳落山了。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几点钟?
【戌时】叫做黄昏,它对应现代19点至21点。看到这里就会想起一句诗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个时候就是去看夕阳最好的时候了。
【亥时】叫做人定,它对应现代21点至23点。这就是大家该睡觉时间了,人们都安定下来,所以9点到11点是最佳的睡觉时间,古人对时间的把控也是非常完善的。古代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继承和保留正确的就很好。

甲子时是几点

0时到1时是甲子时
一天分12个时辰,
0时—1时 甲子时
1时—3时 乙丑时
3时—5时 丙寅时
5时—7时 丁卯时
7时—9时 戊辰时
9时—11时 己巳时
11时—13时 庚午时
13时—15时 辛未时
15时—17时 壬申时
17时—19时 癸酉时
19时—21时 甲戌时
21时—23时 乙亥时
23时—24时 丙子时

天干地支计时法

干支计时法是以地支为主。从每天的23点开始为子时,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个计时单位的名称是“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循环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时。天干的作用在于扩展计数规模以及统一干、支两个系统。
干支不仅可用于计时,还可用来计年、月、日。其中年和日传说中是从轩辕黄帝时代的起始点一直流传下来的。而月和时则分别可以用口诀从年和日推算。
口诀是:“甲已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始,壬子是真途。”意思是每个甲年和已年,其子月必是甲子月,而甲日和已日的子时也必定是甲子时,其余以此类推。
子月是夏太阴历十一月,也叫冬月,(但在周太阴历中是首月。)冬至通常在每年的这个月,而按前面提到的那个传说,干支计时系统的原点就规定在一个冬至的子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每年冬月,不是指某一年当年的冬月,而是指上一年的,这是由于过去王朝更迭,将历法首月改来改去造成的,后来不再改了,但首月已变为正月,而干支计时系统又不能断开以适应改变了的首月,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
另外,干、支还有另外的叫法,即岁阳和岁阴,但不是甲子乙丑什么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