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日的天干地支方法,怎样推算日子的天干日支

怎样推算日干支最简便方法

推算日干支最简便方法如下:

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三月元旦同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意解:“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公历小月为30天,按农历大月“大后干同地支冲”推算口诀,我们知道本月初一日干支,与下月初一干支则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公历大月为31天,在小月干支相冲的基础上,再加一天,即是大月份下月一日的干支。

“申子辰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经过研究,发现凡是地支为申、子、辰支的年均为闰年,二月为29天。在推算3月1日干支时,可按农历小月后的日干支推算方法,即在干同地干冲的基础上,减去一天,则为3月1日干支。(3月1日的干支与元旦相同)。

日的天干地支怎么确定,日干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提起日的天干地支怎么确定,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另外,还有人想问如何推算日的干支?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如何推算日的天干地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日干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日的天干地支怎么确定

日干支推算表,又名日柱推算表,一纸万年历,是精简版的万年历,主要用于推算日干支。山东任红岩原创,推荐给广大命理师,它不用考虑任何闰年平年问题,一张表,直接推算出几百年的每一天干支。

公历快速推算日干支方法

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方法一)

元旦干支为根源,怎么算日的天干地支。

大小二月记心间。日干支计算方法。

小月干同地支冲,

大月上句加一天。最简单的日干支推算法。

申子辰年年为闰,

干同支冲退一天。(三月元旦同一天)日的天干地支算法。

余年二月二十八,

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日柱看天干还是地支确定属性。

支同隔干一位算。

如何推算日的天干地支?

意解:“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日的干支。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

例如:推算公历年8月1曰干支。

年干支为戊寅,年支不属于申子辰,故年2月为28天。按《日公历干支推算口诀》中“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两天”的规律,逐月推算。年元旦干支是戊申,大拇指定在申位上。

1月为大,干同支冲加一天,大拇指由申位到跳到寅,加1支到卯,2月1日为己卯,2月28天,干同干冲退二天,大拇指跳到酉位退二支,3月1日为丁未;3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丑进一位4月1日干支为戊寅;2021年6月的干支。

4月为小,干同干冲,大拇指跳到申位,5月1日干支为戊申;5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位,6月1日为己卯;6月为小月,干同支冲,7月1日干支为己酉;7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进1位到辰,8月1日干支为庚辰。

日的天干地支怎么确定: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

日柱公式:日干支序数=年数+月数+日期(和大于60,则减60。1月、2月用上一年的年数)

例:求年7月18日,年1月15日,年8月8日,年11月21日,年10月1日干支?

解:查表得知

年7月18日=年数+7月数+18日=45+2+18=65-60=5=戊辰

年1月15日=年数+1月数+15日=33+6+15=54=丁巳(1月、2月用上一年数)

年8月8日=年数+8月数+8日=36+33+8=77-60=17=庚辰

年11月21日=年数+11月数+21日=12+5+21=38=辛丑

年2月14日=年数+2月数+14日=12+37+14=63-60=3=丙寅(1月、2月用上一年数)八字看何时发生。

高氏日柱公式的成功之处在于:以世纪为运算区间,并引入了世纪常数这一重要的概念。使得日柱的求解在两位数以内进行,极大地简化了求解日柱的过程,实现了编写计算代码的可行性,且能够运用于心算。是日柱求解方法的一大创举和进步。

月基数的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求解日柱的过程。经过进一步研究,作者发现世纪常数和世纪数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其关系公式(高氏日柱公式的辅助公式)如下:日干支速算法。

C为世纪数,X为世纪常数的母数。

取整数值,X除以60的余数即为世纪常数x。

以上就是与日干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纪日怎么计算?的分享。看完日的天干地支怎么确定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干支的计算方法公式,干支月日计算方法

用一公式计算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不出一二分钟就能计算出一九00年到二一00年间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且非常准确,比流星赶月法不知要省事多少倍。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数-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减就补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类,只计算月干。

月干=年干数×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为癸,则此月干支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3)×5+55+(年尾二位数-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数=(年尾二位数+7)×5+15+(年尾二位数+19)/4(只用商数,余数不用,数过60就去掉60)。

例:2008年月日10月18日:

日干支基数=(8+7)×5+15+(8+19)/4=36(已去掉60的倍数)这数就是1月1号的干支数。

从1月1号到10月5日按满60去之后数为36+31(1月下类推)+29+31+30+31+30+31+31+30+18=7+0+1+1+1+18=28

则天干去10的倍数余8为辛,地支去12的倍数余4为卯。今天干支就是辛卯

注:2月份要么是28天,要么是29天,每隔4年为29天的,其他均为28天。比如:2000、2004、2008年等年份的2月份均为29天。

5、时干公式=日干序数×2+日支序数-2,自己推巧去吧,这样你可以排任何一天的四柱了哦。

注:此处的日支序数应为时支序数,可能是笔误。

6、还有,叫倒推年龄法,从今年的干支推算出任何年龄的干支,但只能推算出年干支不能推出日干支,即年龄去掉60为基数,去掉十的倍数为倒推天干数,去掉十二的倍数为地支倒推数。如今年为戊子40岁生年的干支这样推:40岁去30余10天干从戊倒推10位是已,地支40去36余4从子倒推4位是酉生年就是已酉。62岁生年余2从今年的天干戊倒推2位是丁,从今年的地支子倒推2位是亥。

从此每年每日的干支不用去翻皇历了,任何一天的天干地支你都知道,人家还以为你记性如此了得呢,你就省点时间多悟道吧。

如何用天干地支计算月日时?

天干和地支天干和地支合称干支。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组合便成为以「甲子」为首的六十干支循环(表二)。
历史上以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的起始年代各不相同。干支纪年和纪日已使用了二、三千年。月份和时辰本来只与十二地支配对(图一和表三),后来人们根据年干订定月干(表四),又根据日干订定时干(表五),把年、月、日、时的干支合成八字。
表三
十二辰和现今时间的对应关系十二辰现今时间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干支纪法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法了。

天干地支年月日时巧妙算法

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年天干:用年号最后一位数字减3或加7,所得结果即天干序数

年地支:年号除以12,所得余数减或加9,则为地支序数,如果所得余数加9大于12,用所加余数减12为地支序数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