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生命规律,易经中的生命密码0到9

易经经典语录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自然而然” 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
“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道法自然"的出处: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一种物体混混沌沌、无边无际、无象无音、浑然一体,早在开天辟地之前它就已经存在。独一无二,无双无对,遵循着自己的法则而永远不会改变,循环往复地运行永远不会停止,它可以作为世间万物乃至天地来源的根本。我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它的本来面目,只能用道来笼统地称呼它,勉强把它形容为“大”。
“大”是指不停地运转、变幻,也就是说它无处不在、无远不至,穿行于古往今来、八荒,到达极远处又返回事物的根本。正因为道是如此无穷无尽,所以说道很大,从而遵循于道的天、地、人都很大。宇宙有四“大”。
人也是其中之一。人必须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的原则是服从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而道就是自然而然,不加造作。

易经中说命运凭自己掌握,记住哪几个道理能成功?

《易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广大精微,包含宇宙万象的一切道理,被称为“大道之源” “群经之始”。

《易经》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书籍,它历经数千年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源,作为”群经之首”,它对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且不少国学经典著作都与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到《孙子兵法》、《黄帝内经》,小到《孔孟之道》、《老庄学说》,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



这样一部对于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典籍,将人的修养修行及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讲到了极致。

今天,我们汇总了曾仕强教授关于易经智慧的5个道理,懂得这几个道理的人,最容易改变命运,也将最好命。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出自《易经•系辞上》。

把"自"放在"天"的前面,就在告诉我们:“自己先努力,上天就会依照自然规律保护我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助自助者"。

行天道,按照自然律走的人,从来不需要求神拜佛,如果自己不好好努力,求神拜佛就能心想事成,那也就没有天道了。

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真理,它早已被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去为人做事,这样老天就自会保佑你。

自然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原本就是自作自受,自己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起完全的责任,承担所有的后果。

老子也讲: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人就是有德之人,一个人有道德,老天就跟他在一起,照顾他,帮助他,自然大吉大利。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易传·系辞传》解读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了很好的实力,又有了很好的资源,只要瞅准时机出手,何愁不能成功?反之,如果自身实力不济,时机又不对,勉强行动,一定会遭遇挫折。



易经最讲究做事的时机,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优柔寡断,当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急于求成只能一败涂地!

当我们已经处于领导者的地位时,行事一定要果断,优柔寡断只能会失去更多好的发展机会。

《道德经》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胜过别人的人有力量,不断自我超越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所以人不仅要和他人比,更要和自己比。

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不努力谁都救不了你,若是自己不小心犯下了错误,也没有人给你承担后果,一切都还是自己承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经·系辞下》,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

《易经》中有一个革卦,告诉我们,当东西用久了,当事情演变得越来越差,当人越走越歪时,就要革新求变,在变通中求发展精进。

革,就是汰旧换新。但是需要依据天时,在不同的时机,做出不同的选择。当然变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坚定意志,迎难而上,做出成效后,就能获得认可和信任。



所以,当我们碰到困境时,不能愁眉苦脸,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要积极面对,谋求变通之法,才是正确的态度。

于不通处求通,越战越勇,愈挫愈奋,在险难的情况下化险为夷,人生才能丰富而辉煌。

懂得了易经的这些道理,就会坚定内心持正向上的信念。

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明白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清楚怎么去应对化解,进而度过人生一道道关卡的考验。



这就是《易经》关乎我们命运的启示。

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终如何,全凭自己的选择。

《易经》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家、道家均深受其影响;

《易经》也是人生问题的"答案之书":这本包罗万象的神书,其实把你可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回答了。



这才是真实的《易经》

暴露了每一个成年人必须要懂的大智慧

易,就是变化。

一切都是不断在变化的,《易经》里,写尽了生命一屈一伸,阴阳调和,宇宙变化,人生处世哲学。



《易经》到底有多神呢?

孔子说,读懂了《易经》,人生就不会犯大错误

曾国藩说,《易经》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马云则认为,职场人都该去《易经》里拜拜师;

还有人说,看懂《易经》,何愁看不透人心?

"成事者,无不读《易经》。"

无论为学,为商,为政,还是为人父母,你都能从其中汲取你需要的"变化心法"



阅尽世间万本书,不如读懂一本《易经》。

读杂书万卷不如真经一部,《易经》是我们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华萃取和高度升华,是经典中的经典

易经讲了哪些道理规律?

主要是说阴阳调和,互转,彼此共存。易就是变化的意思,运动是万物共同的规律,有运动就定有变化。

易经两大规律

《易经》两大终极法则:高维度生存
易道的根本,是阴阳二气在时空中的分布与变化,就这两点来说,六十四卦中有两组卦特别耐人寻味,有着阴阳上的绝对对称与均衡,性质却又截然相反,由此揭示出两大易道根本法则。这便是否、泰和既济、未济,以及对冲法则和归正法则。
易道对冲法则:高一维度的自处与他处
可以看到,否与泰是三阴和三阳的组合,相对而立。
所谓否极泰来,否是凶卦,泰是吉卦。乾为天坤为地,否卦天在上地在下,本是合理应当,却为何凶?因为阳气是上升的,阴气是下降的,此卦的阴阳二气上面的上升下面的下降,就不会发生交感,是分裂的趋势。《系辞下》云“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生生之谓易,阴阳交感才能生发繁荣、生生不息。泰卦看似天地乾坤颠倒,阴阳二气却正能交感,是和合的趋势,所谓天地交泰,正是大吉。
这种解释很平常,不平常的是其中遵循的法则,与《道德经》不谋而合。《道德经》四十二章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论道,此句直指本源,所说的正是否泰两卦所揭示的,可称之为对冲法则。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对冲才能和,是为冲和。这是和合的唯一通道。
对冲,要对还要冲。否卦有对无冲,故不吉;泰卦既对且冲,故成和。
天地之道,就动的一面说是冲和,就静的一面说就是中和。《中庸》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致中和,就是行冲和。
所以孔子说“和而不同”,千百年来人们都以为这说的是一种宽容的修养,其实说的是天道——不同才有阴阳,有阴阳才有对冲,有对冲才有和合,有和合才有广大繁华。世间一切真修养,背后都是基于大道的,只看你看不看得到,一切德性皆是智慧。世间的鱼龙混杂,遍观就是悟道,包容就是修道,接受就是得道。
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强大到没有对手的人,必在刚愎自大中走向膨胀和灭亡;一家没有竞争的企业,必会走向放任和解体。这背后,也是对冲法则在发生作用。如同否卦的阴阳不交,自身与外在走向分裂,分裂到最后就只能是自身的解体。反而是强力的竞争,能使双方不断走向强大。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不惧怕和排斥竞争,还会主动去寻找竞争,找到自己立于世间的参照物,不论这参照物在古今中外还是真实假设。有参照物,才能真正知道自己位置有多高、分量有多重,进而明晰自己的方向。
他处如此,自处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内心存在诸多矛盾的两面,也需要阴阳交冲以实现和。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能处理好内心的矛盾?因为他们总是在排斥一面而迎合另一面,于是制造着分裂不交。而这些矛盾,不论你接受还是不接受,那就是你的真实,处理不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肯直面和接受这种真实。而一旦你直面和接受,内心所有的矛盾就会自然向着冲和运行,和合自己就会发生。
拒迎遵循的是心的本能,面受打开的则是心的超能。本能是局内自迷,陷入越想解决越不得解决的恶性循环;超能是局外超脱,不分辨而自能明了,不解决而自得破解。佛家内观法门的真谛,也在这里。
真相就是如此,而多数人都不知道这点。
易道归正法则:成长的深层真相和真实路径
可以看到,既济和未济是阴阳的相间列布、交融一体,实现了充分的冲和,完成了彻底的均衡,形成了最高的和合。
这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既济表示已完成和已圆满,未济表示未完成和再出发。两卦的元素构成和分布规律完全一致,位置却完全相反,便是造成这种不同意义的根本原因。
阴阳和时位是易道的两大根本要素,如果说否泰的对冲法则集中展现了阴阳之运作,那么既济和未济就集中展现了时位之作用。易经中有两个重要观念,“当时”和“当位”,当时就是当其时,当位就是当其位,也就是阴阳二气处于正确的时机和位置。
六爻的序列,初三五为奇数,二四六为偶数。奇为阳,偶为阴,三个奇数就是阳时和阳位,三个偶数就是阴时和阴位。阳在阳时阳位、阴在阴时阴位就是当时当位,反之就是不当时不当位。一卦当时当位的程度越高,就越趋于圆满沉静,反之就越趋向缺失变动。而既济正是完全当时当位的一卦,未济正是完全不当时不当位的一卦,所以才一个是大静之终、一个大动之始。
当时当位是正位,不当时不当位是错位。从一个完整的发展历程看,未济是发展的开始,既济是发展的结束,发展的内在动力则正是从错位走向正位,这就是归正法则。表面上看,这是告诉我们正确时机和正确位置的重要性,背后却暗藏着一个重要的前提内核——只有能完整走完这个历程,才谈得上归正,而万事万物包括人,中途夭折和毁灭的多得是,是什么决定了能不能完整地走下来?
这就要回到既济未济的阴阳均衡和合上来。六十四卦最开始两卦是乾坤,乾卦六爻纯阳,坤卦六爻纯阴,纯阳为自强不息的健行,纯阴为厚德载物的德性。那么既济和未济就是健行与德性的均衡和合,因为这种均衡和合,未济才能在全盘错位的情形下也能起步并走下去,既有力量也有支撑。
时位最具意义的节点就是始与终,因为这是来处和归处,最为关系本源。六十四卦的最初两卦和最后两卦于是遥相呼应,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伟大寓言。
何为德性?广义说就是内力。之于人不仅是修养品格,对于能力还是深厚的积累,对于智力还是深刻的思想。所以孔子说人有三大危及自身甚至累及他人的错误——“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说到底,就是内力不够。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内力与外力的失衡,存在“反噬效应”,即内力如果与外力不相配,那么不足与差距的部分,将反过来吞噬自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比如那些投机者。无力守住的得到,会让你遭受更多、更深的失去。
绝对不可忽视内力的修炼、缺失内力的修为,才能既走得动,又走得稳、走得远,这就是那个前提内核,和最有价值的启示。
易道循环往复,六十四卦周流不息,这循环周流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完整完成一圈阶段后状态升级,进入更具高度和气象的新阶段,像立体的涟漪一样圈圈扩大,这就是成长的真义。而这一切,都始于未济、终于既济、基于内力。
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不清楚当时和当位这个目标,究竟指的什么?说白了,就是那个让你身心得以安顿和安稳的时刻和位置,融合了现实和心理,这个时刻是你豁然的机缘,这个位置于你是最安适。内力则是境界涵养,越深则受现实的限制越小,直至禅宗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心安处是吾乡”。
易道是物道,也是心道。有学者认为王阳明龙场悟道源于读易,道理就在这里。
对冲法则是分道和动道,阴阳截然两立为分,对冲和合为动。归正法则是合道和静道,阴阳完全交融为合,本于德趋于圆为静。分合动静,万物其中。
无论对冲法则还是归正法则,都是基于均衡法则。均衡本身即道,道家庄子的“天钧两行”,佛家中观的不落一边,儒家中庸的中正平和,皆本于阴阳之均衡和合。人之大智,皆合天规。

易经解释自然的规律

“天生四时,地生万物”。日月轮回,周而复始,形成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地球上的万物无不遵循着这个自然周期规律生死存亡、兴衰与共。虽然万物之间的各自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的长短各不相同,生命的形态与运动方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熟、冬亡”这一自然四季规律的轨迹,都会经历这四个大的生命阶段,日日更新,月月交替,年年轮回,亘古不变。
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从中悟出了集智慧之大成的《周易》理论。它从日月阴阳、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中,领悟到宇宙万物起源、变化、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抽象成阴阳五行说、四季八卦论,以此来推演类比宇宙万物的整个生命历程。并指出阴阳运动、四季轮回规律是宇宙万物的普通规律。即所谓“阴阳者,天下之大理也;四时者,天下之大径也”。也就是说,宇宙万物都有阴阳两方面的特性,并在这两方面特性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下向前发展演变,其演变发展的过程都要经过“起始、壮大、高潮、死亡”这四大阶段,这四大阶段正如“春生、夏长、秋成、冬亡”自然四季规律一样。这就是日月交替、四季轮回昭示给人类及万物简单而深刻的宇宙自然规律。这就是从宇宙天体运动规律总结抽象出来的天法、天规、天理、天道。古语说:“春生、夏长、秋成、冬藏,此天道之大径也”。因此,周易来源于日月四季,说的也是日月四季规律,只是后来它把这些抽象化了,神秘化了。
1、阴阳实际上就是冷热寒暑的抽象。《周易》中的阴阳是总领全部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用这个字来象征说明宇宙万物本质特性,并以此来分类。这是非常智慧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也”。《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自然界的万物都因时因地或阴或阳,而且还在因时因地互转化、相辅相成,这就是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这阴阳一开始就是日月,所谓“易”就是日月也,日月交替,周而复始,产生冷热寒暑变化,进而产生四季冷暖,进而产生自然万物。管子曰:“阳之道,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易经里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两仪一开始就是子夜、午昼,夏至、冬至来表示的。
科学告诉我们,宇宙的膨胀与毁灭实际上就是冷热能量的转变,宇宙的生命历程就是由极热到极冷的一个演变过程,而且宇宙万物的生命都是冷热能量的变化过程。温度就是衡量冷热能量的一个标志。所以,《周易》的阴阳观念一开始就与宇宙冷热能量相吻合了,所以,《周易》一开始就触及到的宇宙的深处,触及到了宇宙的起始点上了。所以《周易》的空想就变得如此的伟大,让人惊叹不已,高深莫测。
2、八卦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规律。八卦是《周易》中最重要的循环周期理论之一,八卦理论是怎么来的呢?它是阴阳演变来的。《周易》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寒暑生成四象,四象就是四季,四季生出八卦。所以这句话明确说出了阴阳四季八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八卦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周期的派生出来的,也就是把四季的又分成了八个季节,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后来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八个季节的三倍分法,把季节的转折点都分了出来。因此,八卦实际上就是春夏秋冬四季自然规律。只是伏羲为了类比自然万物就把用“乾、兑、离、震、巽、坎、垠、坤”这八个字来代表四季八段,以此来类比自然万物,这样一来八卦理论就抽象化了,就脱胎出四季八段而变成了高度抽象、高度概括的思辩理论了,也同时也变成了高深莫测的玄学理论了,但八卦理论又总是脱离不了春夏秋冬自然四季这一时间周期。看过《周易》中著名的“河图”的人都知道,春夏秋冬自然四季仍然是八卦必不可少的时间周期。
3、五行就是自然四季周期里万物形态。五行说原来与《周易》原本是两种不同的理论学说,后来到了战国时期,这两种理论逐步融为一体,形成“阴阳五行说”,五行说成为了《周易》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用来阐述宇宙万物的起源与发展。“天有四季时空周期,地有万物变化形态”。五行说有三层意思:一是宇宙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的;二是这五种自然物质之间是相互运动、相互转化的;三是自然万物的变化形态基本上都是这五种形态。五行的变化离不开自然四季周期或时空,而《周易》讲的又正是自然四季周期或时空,缺少物质的内容,所以这两种学说正好相互补充,自然而然也就融合在一起了,所以《内经》说:“是故阴阳五行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根本也。”
《周易》理论中的阴阳四季五行八卦,实际上就是关于宇宙时空周期、宇宙万物形态变化以及两者关系的抽象化概述,并用它来预测宇宙万物的未来。《周易》中明确讲道:“古者包牺氏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就是把《周易》给抽象化、概括化、理论化了。就象伟大科学家牛顿一样,从果园树上苹果落地这一生活中的现象,从“苹果落地说”中悟出、抽象出伟大的“万有引力”学说一样。《周易》也是一样,也是从日月、四季、五行万物中悟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正如孔子说的“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周易》是思想者真正的空想出来的理论,可惜的是它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源头,却成为起卦算命、宿命轮回、空想巧辩的鼻祖。古人把《周易》神秘化、化可以理解,因为那时科学还不发达。如今的普通人把《周易》看得高深莫测也可以理解,因为毕竟现在的普通人还是喜欢学习当今的科学知识,但是如果当今的专家学者再把《周易》说的那么高深莫测、那么神秘玄乎,那么就纯属于骗吃骗喝的把戏了。

人究竟可以活多长时间?在生命周期到来时需要注意什么?

人可以活多久?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生命都是有终点的,至于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说,完全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

人体的细胞不断分裂,这才能维持人们的生命,可一旦细胞分裂周期已经结束,人们的生命也就会终结,而随着各种外力,以及细胞分裂内部的问题,往往细胞越往后分裂,会出现各种意外的因素,这也是人们衰老、生病的主因。

除非能让细胞永久健康分裂,否则人们都是会老去死亡的,要想实现这点,起码目前是不可能的。

古代医疗条件不够发达,人们的寿命也不会太长,可如今生活条件更好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很多疾病都能得到治愈,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能活得更久。

不过人们对于长生的探索,还是没有停止过,虽然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但是人体仍然有不少的秘密没有揭晓,很多东西人们还是不了解的。

像细胞分裂的秘密,以及突变的问题,这些都是没有研究清楚的,不过一些学者通过研究人体细胞的变化,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个周期,这也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

通过分裂的规律,似乎是能大致推断人们的寿命周期,只是不能更加精确,现代医学对于人们延长寿命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易经》教你养生之道

不过在古代,虽然医疗条件不行,对于人体的研究也没有这么出色,但老祖宗还是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比如对于生命周期的研究,在《易经》里面就能看出个大概。

这部作品是中国著名的经典,里面包含了很多行业的内容,书中就曾说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就已经发现,正常的生活作息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各类养生的说法非常流行,几乎所有的养生之道,都重点强调生活作息规律的问题。

即便如今生活条件这么好,也没办法进一步延长人们的寿命。因为有很多的疾病,如今的医学还是无法攻克,比如像癌症这些疾病,往往到了一定的岁数,患癌症的几率就很大,这种病可能不是你疯狂避免就能阻止的,而年龄大的人,面对疾病也就显得更加脆弱。

有很多年老的病人,到了这个阶段身体已经折腾不起了,像癌症这些发展到了晚期,是很难被治愈的。即便是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顶级富翁,也没办法避免这类的病症。

真正能活到百岁的人还是少数,只是人们理想中长寿是可以摆脱这些疾病的困扰,一直活得更长,那也有些不太现实。

当然,尽可能延长自己的寿命,从早期开始做起还是可以实现的,除了生活作息要规律之外,还有一点是必须要减少对身体的损耗,人们年轻时候的身体肯定是最好的,也是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之一,这个阶段往往很多人并不注意。

吃喝玩乐什么的倒也没太大问题,可过度的放纵,对身体的损耗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年轻人就普遍有亚健康的问题,熬夜都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情况在年轻时候还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可对身体已经造成了损耗。

确实,人体会随着生活的习惯,渐渐养成了一种生物钟,各类激素分泌都有了规律,要是生活作息不规范,就会打乱这种规律,从而对体内造成一定的影响,作息不规律的人经常会患有疾病,要想活得长久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由此可见,老祖宗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看透了这些,不仅如此,有易经学者称,老祖宗早就算好了人的生命周期。

从《易经》中的兑卦和艮卦可以看出,它们所代表的数字是7和8,八卦中7是少女,8是少男,而人的生命周期大多与7和8两个数字息息相关,尤其是有两个年龄段是需要重视的: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这里是特意提出七十三与八十四,也是老一辈人常说的。

当然,这两个年龄段倒不是统计出来的,而是分别根据了孔子、孟子的年龄设置的,也不能说是绝对准确,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实正常来说,女性的寿命要更长一些,男性往往在中年以后,身体素质就会大幅度下滑,这个阶段各类疾病就会不断产生。

很多人认为人的寿命极限是在120岁左右,起码活到60岁,生命就已经过了一半了,此时身体肯定是走下坡路。

《易经》中这两个年龄段,就是对生命的一次大考验。73岁的周期是7到84岁,8的周期是8到73岁。

在身体素质下滑的阶段,还能撑住一个周期,表明自己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在七十三或者八十四岁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撑过这个2个年龄段,就有希望继续撑住下一个周期。

而这两个阶段,也是人们很容易冲刺失败的时期,身体处在相当脆弱的阶段,如果不好好注意,确实是可能有问题的。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