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占卜神数是什么意思啊,九天玄女算卦

九天玄女是什么神(传授宋江天书的九天玄女)

《浅说水浒》第567期(文/焦目)

水浒直接间接地提到了很多神魔,从梁山好汉们绰号也能看到一些。比如阮小五绰号“短命二郎”,这个“二郎”,指的就是二郎神;阮小七绰号“活阎罗”,也是指他像活着的阎罗王;像八臂哪吒、飞天大圣、险道神、混世魔王、母夜叉、催命判官也都是。

除这些神魔外,水浒中还有一位大神,那就是九天玄女娘娘。

仰面看时,旧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道:“玄女之庙。”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又救了我的性命。”

九天玄女娘娘可以说是宋江的命运之神,她不但告诉了宋江是星君转世,还说他因为魔心未断而被玉帝贬下天界。最后,九天玄女娘娘传授宋江三卷天书,还告诫宋江,要替天行道,辅国安民,这样才能重回天界,否则只会遭到报应。书中,后面也曾提及九天玄女娘娘。

玉帝影视形象

除了《水浒传》,《警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上古秘史》《神魔列国志》《女仙外史》《三遂平妖传》《薛刚反唐》等十数部古典书籍中,也都曾出现九天玄女。

那么,这位九天玄女娘娘究竟是谁,起源于何时?她代表的是正义还是邪恶,有什么职能呢?

九天玄女的起源

从汉唐之际,就不断有人记载九天玄女之事,但关于其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玄鸟说”“女魃说”“天神说”三种说法。

其实,“玄鸟说”并不对。《诗经》中曾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另外《山海经》《史记》中也都记载过,殷商祖先商契的母亲简狄,因为吞吃玄鸟蛋后怀孕生下商契,但从出土文物可以知道,玄鸟乃是燕子、凤凰一类的鸟。而玄女却不是,她与鸟类甚至没有丝毫关系。

文物上的“玄鸟纹”

最早记录玄女的文献,是汉代纬书之一的《龙鱼河图》。书中只说“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并没有说玄女的形象,可以认为她就是正常人形象,若有“鸟身“鸟首””或者“鸟形”等特点,书中不会不记载。

事实上,直到六朝时期的《黄帝问玄女兵法》中,才出现九天玄女是“人首鸟形”的说法。即便如此,也不能断定玄鸟等于玄女,因为羽化玄女,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思想有关。

至于“女魃说”也不靠谱,因为女魃的地位太低了。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 ,所居不雨。——《山海经》

黄帝雕像

最初,九天玄女是“天”派下来帮助黄帝的,地位比黄帝还高很多,而且她有天书、兵信神符等法宝。而女魃则是黄帝的部下,是旱神,其地位和能力远不如九天玄女。以战争来比喻的话,九天玄女是幕后最高统帅,而女魃则只是一偏将罢了。

“天神说”最为可靠。玄女是古人对天的崇拜,“玄”并不是黑色,而是像青色,古人用来表示天色,《易经》《千字文》中就说过“天玄而地黄”“天地玄黄”。所以,玄女就是天女之意,她代表的是天。另外,在最初的母系氏族中,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所以神多是女性,比如西王母、月神、玄女、后土等,这源于当时的女性生殖崇拜。

不过到父系社会时,很多女神地位于是被降低,本来代表天的玄女,也因此变成了天派遣下来的女神。

梁启德绘九天玄女像

道教出现以后,把玄女纳入自己神祗体系的同时,在玄女之前,冠以“九天”二字。“九”也是极数,九天,实际上就是最高天的意思。九天玄女,就是道教重新把玄女奉为最高女神。

九天玄女的职能

既然代表着天神,那么,九天玄女能做些什么呢?她有哪些职能呢?

最明显的一个,九天玄女能控制战争,她是战争女神,永远站在正义的一方。无论是帮助黄帝打败蚩尤,还是传授宋江天书,暗助宋江破“浑天象阵”,都能说明这一点。

汉画像石上的蚩尤

除这些外,《平妖传》中,九天玄女授白猿雌雄两剑和天书;《说唐后传》中,九天玄女赠送薛仁贵兵书,以及白虎鞭、震天弓、穿云箭、水火袍;《女仙外史》中,九天玄女也传授过天书和法宝。《新唐书》《宋史》中,还提到过如《玄女压阵法》《玄女遁甲鉴》《玄女遁甲秘诀》等兵书。

九天玄女也是丹药神。当然,作为神祗,她不一定要亲手去炼药,但会在一边监督看顾。

凡作黄白,皆立太乙、玄女、老子坐醮祭,如作九丹法,常烧五香,香不绝。——《抱朴子》

因为跟炼丹药有关,所以九天玄女能起死回生,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成了水银的别称。

影视剧中的炼丹炉

九天玄女还是术数之神。“术数”可以理解为方术和气数,在今天来看是,但在古代却是一门预测学,也属道教。《黄帝授三子玄女经》中,提及过与人期会要选吉日,娶妇嫁女之日要选良辰,甚至丢了的东西也能算出来在哪。

不可思议的是,九天玄女还是一位房中术神。

女几者,陈市上酤酒妇人也……云:玄素有要,近取诸身;彭聃得之,五卷以陈。——《列仙传》

《列仙传》是汉代刘向(托名)所著,其中“玄素”,既可以指房中术神玄女和素女,也可以指《玄女经》《素女经》这两本关于房中术的典籍。女几之所以能成仙,就是因为掌握了房中术。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玄女

医道两家,推崇房中术的本质,并不是为了淫乐,而是为了延年益寿或成仙得道。相传,黄帝的飞升成仙,就是靠玄女、素女的房中术。彭祖之所以能寿八百有余,也是因为他想玄女学习了房中术。

明清之后,九天玄女名气越来越大,其职能也进一步扩大,一些地方甚至奉她为“送子娘娘”。

九天玄女的形象

说了这么多,九天玄女究竟什么样呢?

前面提到过,玄女起源“玄鸟”并不对,说她“人首鸟形”也是受魏晋时期,人们羽化成仙的思想所影响。

《新刻全像水浒传》中的玄女

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杜光庭在《墉城集仙录》中,说九天玄女“乘丹凤 ,御景云, 服九色翠之衣”;《平妖传》中,九天玄女的化身是处女;《说唐后者》里,她曾化为老婆婆;《子不语》中,她是“霞帔珠冠”的美丽少妇。《水浒传》中,九天玄女更是美丽。

头绾九飞龙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裙,白玉圭璋擎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瑞雪体。

明代刊印的一百十五回本《新刻全像水浒传》中,九天玄女是贵妇人形象。托名李卓吾点评的《忠义水浒传》中,插图上的玄女庙里,供奉的也是妇人一样的九天玄女。

《忠义水浒传》中玄女雕像

明清时期,九天玄女的庙宇墙壁上,常绘有她的画像。曲江艺术博物馆中,藏有清代九天玄女娘娘的壁画。从壁画也可以发现,九天玄女是妇人形象。人们笔下的九天玄女画像,或者庙宇中的雕像,也都是女神一样的形象。

清代 壁画上的九天玄女

清代 壁画上的九天玄女

综合来看,九天玄女就是和人一样的天神,她美貌高贵,和鸟没有任何相似之处。这也能证明,说玄女起源玄鸟,或者说她人首鸟形,都是不对的。

参考资料:

邢东田《玄女的起源、职能及演变》

李景梅《古代小说中的“九天玄女”考论》

杜贵晨《“九天玄女”与水浒传》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

《水浒传》《山海经》《诗经》等。

九天玄女是谁 九天玄女简单介绍

九天玄女是道教中的女神或者说是高阶女神仙。
不过由于后来佛教文化盛行,现代传说中玉帝佛祖的设定中没有这个神仙。
仙剑奇侠传系列游戏里面是以道教文化为主的(但剧情需要并没有完全照搬),里面就有九天玄女,天帝一直在闭关苦思让神界长治久安之法,九天玄女和其余几位长老按天道掌管天界,其地位在飞鹏之上。1、九天玄女,又叫玄女,俗称九天娘娘。原是中国神话里传授兵法的女神,后来道教奉其为高阶女仙。

2、九天玄女的原型是玄鸟,在传说里说她是商朝的始祖,因为她生下了商的祖先契。《诗经·商颂》里有记载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关于她的记载最早在汉代的《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黄帝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这里的玄女是为黄帝送兵书的天神,可以说她是西王母的使者,也是黄帝的老师。

3、除了给黄帝送天书,传说里天女还曾经帮助越国打败吴国。《三遂平妖传》里写玄女变成一个女子教导越国六千士兵武艺和阵法,在吴越战争中,六千猛士所向披靡打败了吴国。这时候越王想感谢玄女的时候,发现玄女已经离开,只能建了一座仙女祠给她。在玄女的生日“七夕”的时候玄女。

4、在民间信仰里,玄女是辅助英雄铲恶除暴的正义之神,所以她在道教的神仙信仰里地位很高。

什么是九天玄女?

简称玄女,也叫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或者九天圣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仙。传说九天玄女是玄鸟变化的,长着人头的鸟神,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也是正义之神。

九天玄女有什么神通?

我国先民在原始神话中塑造了丰富多的女性神灵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王母、女娲与玄女。西王母经过上清经派的形塑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女娲进入民间至今仍是北方地区女性独特的信仰对象,相形之下玄女似乎稍显逊色,但是纵观两千年来的信仰史,就会发现玄女始终占据着一席非常之地,从神话时代到道教时代,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九天玄女像(资料图)

1. 天命使者

九天玄女最早出现在纬书《龙鱼河图》的黄帝神话中,作为天帝的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龙鱼河图》是汉代纬书之一,作者不详,原书已佚,经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重新整理收录在《纬书集成》的《河图篇》:

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

黄帝战蚩尤(资料图)

当黄帝无法战胜蚩尤时,天帝派遣玄女下降,授予黄帝“兵信神符”战胜了蚩尤。“兵信神符”是天命的象征,玄女则是代天传命的人,她不直接介入人间的战争,只是提供秘宝制胜。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雅典娜、阿波罗等天神参与到战争之中带领某一方获胜,玄女并没有帮助黄帝攻打蚩尤,而是将象征着正义与胜利的天命带给民族始祖黄帝,让黄帝得以亲自战胜代表者不义与无道的对手。

2. 传授兵法

在战争中传递天命的观念进一步具象化为传授兵法,并且出现了像《黄帝问玄女兵法》之类的专门的文本。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

玄女传授兵法对象也从作为帝王代表的黄帝,扩大到军队将领甚至起义领袖。唐代早期,玄女和李靖、李唐王室联系起来。《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标注“兵法谓玄女战术也,卫公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也”,《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则更为详细,描述李靖与突厥作战之时,九天玄女下降,将“孤虚”战法传授给李靖。

李靖将兵战突厥(资料图)

昔贞观二年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至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此法欲使时,背孤撃虚,一女可敌十夫,其使六十甲子,凡行兵围棊暗敌赙,背孤击虚,百战百胜万无失一也。

在李靖之后,明代小说《水浒传》又将宋江塑造为一个新的兵法获得者。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就讲述了宋江如何在危难之际得到九天玄女搭救,并获得兵书的经历。“从左廊下转出庙前,仰面看时,旧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道:‘玄女之庙。’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

3.占卜术数

《轩辕黄帝传》对玄女传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增添的术数的内容。这一传记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其中使用了唐初的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

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又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灭蚩尤。又令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八百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胜负之术。黄帝又着《十六神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阴阳之道,作《胜负握机之图》及兵法要诀《黄帝兵法》三卷。

左:六壬式盘 右:太乙九宫占盘(资料图)

而在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遐览》中经提到了《龙首经》一种,在文本的序言开篇,就讲述了授经的神话:

黄帝将上天,次召其三子而告之曰:吾昔受此龙首经于玄女,经、章、传、义十有二绪,言六壬十二经也。盖吾所口受不传者。谓龙首记三十六用也。吾今日告汝,汝固能行之乎?内以自辅,外修黔首,黔首者,民也。术与贤者。若不能行,则埋之名山三泉之下,慎无妄泄使不神。

另外还有唐代的《灵宝六丁秘法》,唐末五代的《黄帝太乙八门连顺生死诀》,以及北宋初期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这些都是与九天玄女紧密相关的术数类经典。

4. 守卫墓葬

玄女还有一个特殊的职能就是守卫地理之安全,既包括修炼之地,也包括埋葬之地。玄女多次出现在墓葬的地券之中,买地券,又称地券、墓券,是古代的随葬明器,质料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的石、玉、砖、铅或竹木,上面刻有或写上文字,是生者为死者在阴间买下一块栖身之所的证明。

买地券(资料图)

《中国道教考古》第四册《江西、四川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和有关文献记载的考察》中提及在四川地区的墓葬中发现的四件地券,最早的是南宋1219年在巴中发现的“九天玄女地券宝字”,另外三个是明代成都地区。这些买地券希望借玄女之力既保护生者亦保卫死者。《道法会元》卷四十三中死后仪式所使用的《琼书上诸师》也将九天玄女与诸天神并列,祈求保护墓葬:“次祈面奏皇天上帝,后土灵祇,转闻日月星辰,五星列曜,中天大圣北斗七元,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九天玄女,太一元君,青乌白鹤仙人,天罡淳风上仙,阴阳主宰,道德神仙,演法度人,承流袭庆历代宗师,密赐护持,曲垂济度。开显天星地曜,敕召土地山神,许以埋藏,协之吉兆。” 另外,《宋史·艺文志》中记《玄女墓龙冢山年月》一卷,《玄女星罗宝图诀》一卷,这些可能都与天文地理相关。

5.房中术

玄女还是重要的房中术女神。玄女作为一位女性导师对黄帝的家庭生活予以指导,并且其完成民族大业之后,引导他进行个人生命的超越,也就是通过房中术等方式实现身体不死。《轩辕黄帝传》记载:“奉礼太乙元君,受要记修道养生之法,于玄女、素女受还精补脑之术。玄女授帝如意神方,即藏之崆峒山。”《云笈七签》卷一百记传部中《轩辕本纪》也有类似描述:“奉事太一元君,受要记修道养生之法。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术,能御三百女。玄女授帝《如意神方》,即藏之崆峒山。”

《云笈七签》(资料图)

房中术与玄女勾连起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在早期文化中,房中被视为养生须知,在天师道中亦成为繁衍后世种民的重要手段,也被汉代帝王视为“兴国广嗣”之道,玄女作为帝王的女性导师需要对其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房中也常常被人们拿来与实际战争进行类比,有“房中采战”之说。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其著作《中国古代房内考》就提及中国文献常常把性说成是战斗,他认为这个比喻借自司马迁《史记》卷六五所述孙子的一则轶事用后宫之女操练的轶事,采战的观念在明代使用的更为广泛,大量出现在艳情小说之中,甚至也出现在内丹修炼之中。

除此之外,九天玄女还有传授金丹的神格,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等相关经典。考量九天玄女的多重身份就会发现,她最初的本相是民族正邪战争神话中的天地使者,进而演变成为传授兵法的女战神,同时随着本土道教的萌生与发展而被附加了传授占卜术数、守卫墓葬、指导房中术等职能,始终在士族文人的信仰之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我国先民在原始神话中塑造了丰富多的女性神灵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王母、女娲与玄女。
西王母经过上清经派的形塑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女娲进入民间至今仍是北方地区女性独特的信仰对象,相形之下玄女似乎稍显逊色,但是纵观两千年来的信仰史,就会发现玄女始终占据着一席非常之地,从神话时代到道教时代,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一、天命使者
九天玄女最早出现在纬书《龙鱼河图》的黄帝神话中,作为天帝的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龙鱼河图》是汉代纬书之一,作者不详,原书已佚,经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重新整理收录在《纬书集成》的《河图篇》: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
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
当黄帝无法战胜蚩尤时,天帝派遣玄女下降,授予黄帝“兵信神符”战胜了蚩尤。“兵信神符”是天命的象征,玄女则是代天传命的人,她不直接介入人间的战争,只是提供秘宝制胜。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雅典娜、阿波罗等天神参与到战争之中带领某一方获胜,玄女并没有帮助黄帝攻打蚩尤,而是将象征着正义与胜利的天命带给民族始祖黄帝,让黄帝得以亲自战胜代表者不义与无道的对手。
二、传授兵法
在战争中传递天命的观念进一步具象化为传授兵法,并且出现了像《黄帝问玄女兵法》之类的专门的文本。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
玄女传授兵法对象也从作为帝王代表的黄帝,扩大到军队将领甚至起义领袖。唐代早期,玄女和李靖、李唐王室联系起来。《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标注“兵法谓玄女战术也,卫公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也”,《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则更为详细,描述李靖与突厥作战之时,九天玄女下降,将“孤虚”战法传授给李靖。
昔贞观二年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至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此法欲使时,背孤撃虚,一女可敌十夫,其使六十甲子,凡行兵围棊暗敌赙,背孤击虚,百战百胜万无失一也。
在李靖之后,明代小说《水浒传》又将宋江塑造为一个新的兵法获得者。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就讲述了宋江如何在危难之际得到九天玄女搭救,并获得兵书的经历。“从左廊下转出庙前,仰面看时,旧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道:“玄女之庙”。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
三、占卜术数
《轩辕黄帝传》对玄女传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增添的术数的内容。这一传记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其中使用了唐初的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
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又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灭蚩尤。又令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八百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胜负之术。黄帝又着《十六神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阴阳之道,作《胜负握机之图》及兵法要诀《黄帝兵法》三卷。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幸福。
现在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期,但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支柱,它们都倡导和谐,然而各自和谐的内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视的是社会秩序,主张和而不同,以倡导“非寡"、“非乱"、“非同"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和谐境界。佛教重视的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奉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规则。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关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谐发展,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人们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的环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贴近人、最具人性的。
而在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遐览》中经提到了《龙首经》一种,在文本的序言开篇,就讲述了授经的神话:黄帝将上天,次召其三子而告之曰:吾昔受此龙首经于玄女,经、章、传、义十有二绪,言六壬十二经也。盖吾所口受不传者。谓龙首记三十六用也。吾今日告汝,汝固能行之乎?内以自辅,外修黔首,黔首者,民也。术与贤者。若不能行,则埋之名山三泉之下,慎无妄泄使不神。
另外还有唐代的《灵宝六丁秘法》,唐末五代的《黄帝太乙八门连顺生死诀》,以及北宋初期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这些都是与九天玄女紧密相关的术数类经典。

《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乾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崇高显赫,乃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其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我国先民在原始神话中塑造了丰富多的女性神灵形象,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西王母、女娲与玄女。
西王母经过上清经派的形塑成为道教至高无上的女神,女娲进入民间至今仍是北方地区女性独特的信仰对象,相形之下玄女似乎稍显逊色,但是纵观两千年来的信仰史,就会发现玄女始终占据着一席非常之地,从神话时代到道教时代,玄女与九天信仰联系起来演变成为九天玄女,并在漫长的文化变迁中被赋予了多重神格,承担传递天命、教授兵法术数、保护堪舆等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千面女神。


一、天命使者
九天玄女最早出现在纬书《龙鱼河图》的黄帝神话中,作为天帝的使者,帮助黄帝战胜蚩尤。《龙鱼河图》是汉代纬书之一,作者不详,原书已佚,经日本学者安居香山、中村璋八重新整理收录在《纬书集成》的《河图篇》:黄帝摄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仁不慈。
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仁义,不能禁止蚩尤,遂不敌,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不宁,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殄伏。
当黄帝无法战胜蚩尤时,天帝派遣玄女下降,授予黄帝“兵信神符”战胜了蚩尤。“兵信神符”是天命的象征,玄女则是代天传命的人,她不直接介入人间的战争,只是提供秘宝制胜。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之战,雅典娜、阿波罗等天神参与到战争之中带领某一方获胜,玄女并没有帮助黄帝攻打蚩尤,而是将象征着正义与胜利的天命带给民族始祖黄帝,让黄帝得以亲自战胜代表者不义与无道的对手。


二、传授兵法
在战争中传递天命的观念进一步具象化为传授兵法,并且出现了像《黄帝问玄女兵法》之类的专门的文本。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黄帝归于太山,三日三夜。天雾冥,有一妇人,人首鸟形。黄帝稽首再拜,伏不敢起,妇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问?”黄帝曰:“小子欲万战万胜,万隐万匿,首当从何起?”遂得战法焉。
玄女传授兵法对象也从作为帝王代表的黄帝,扩大到军队将领甚至起义领袖。唐代早期,玄女和李靖、李唐王室联系起来。《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标注“兵法谓玄女战术也,卫公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也”,《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则更为详细,描述李靖与突厥作战之时,九天玄女下降,将“孤虚”战法传授给李靖。
昔贞观二年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至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此法欲使时,背孤撃虚,一女可敌十夫,其使六十甲子,凡行兵围棊暗敌赙,背孤击虚,百战百胜万无失一也。
在李靖之后,明代小说《水浒传》又将宋江塑造为一个新的兵法获得者。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就讲述了宋江如何在危难之际得到九天玄女搭救,并获得兵书的经历。“从左廊下转出庙前,仰面看时,旧牌额上刻着四个金字道:“玄女之庙”。宋江以手加额称谢道:惭愧!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受与我三卷天书。”


三、占卜术数
《轩辕黄帝传》对玄女传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发,增添的术数的内容。这一传记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其中使用了唐初的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
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又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行。帝服佩之,灭蚩尤。又令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八百局,名曰《遁甲》,以推主客胜负之术。黄帝又着《十六神历》,推太一六壬等法,又述六甲阴阳之道,作《胜负握机之图》及兵法要诀《黄帝兵法》三卷。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幸福。
现在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期,但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支柱,它们都倡导和谐,然而各自和谐的内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视的是社会秩序,主张和而不同,以倡导“非寡"、“非乱"、“非同"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和谐境界。佛教重视的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奉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规则。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关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谐发展,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人们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的环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贴近人、最具人性的。
而在东晋道士葛洪在《抱朴子·遐览》中经提到了《龙首经》一种,在文本的序言开篇,就讲述了授经的神话:黄帝将上天,次召其三子而告之曰:吾昔受此龙首经于玄女,经、章、传、义十有二绪,言六壬十二经也。盖吾所口受不传者。谓龙首记三十六用也。吾今日告汝,汝固能行之乎?内以自辅,外修黔首,黔首者,民也。术与贤者。若不能行,则埋之名山三泉之下,慎无妄泄使不神。
另外还有唐代的《灵宝六丁秘法》,唐末五代的《黄帝太乙八门连顺生死诀》,以及北宋初期的《秘藏通玄变化六阴洞微遁甲真经》,这些都是与九天玄女紧密相关的术数类经典。


四、守卫墓葬
玄女还有一个特殊的职能就是守卫地理之安全,既包括修炼之地,也包括埋葬之地。玄女多次出现在墓葬的地券之中,买地券,又称地券、墓券,是古代的随葬明器,质料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的石、玉、砖、铅或竹木,上面刻有或写上文字,是生者为死者在阴间买下一块栖身之所的证明。
《中国道教考古》第四册《江西、四川考古发现的九天玄女材料和有关文献记载的考察》中提及在四川地区的墓葬中发现的四件地券,最早的是南宋1219年在巴中发现的“九天玄女地券宝字”,另外三个是明代成都地区。这些买地券希望借玄女之力既保护生者亦保卫死者。
《道法会元》卷四十三中死后仪式所使用的《琼书上诸师》也将九天玄女与诸天神并列,祈求保护墓葬:次祈面奏皇天上帝,后土灵祇,转闻日月星辰,五星列曜,中天大圣北斗七元,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九天玄女,太一元君,青乌白鹤仙人,天罡淳风上仙,阴阳主宰,道德神仙,演法度人,承流袭庆历代宗师,密赐护持,曲垂济度。开显天星地曜,敕召土地山神,许以埋藏,协之吉兆。
另外,《宋史·艺文志》中记《玄女墓龙冢山年月》一卷,《玄女星罗宝图诀》一卷,这些可能都与天文地理相关。
除此之外,九天玄女还有传授金丹的神格,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等相关经典。
考量九天玄女的多重身份就会发现,她最初的本相是民族正邪战争神话中的天地使者,进而演变成为传授兵法的女战神,同时随着本土道教的萌生与发展而被附加了传授占卜术数、守卫墓葬、传授金丹之术等职能,始终在士族文人的信仰之中占据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太乙六壬紫微斗数的区别

区别在于是好的还是坏的。像紫薇星几乎是一个扫把星,其余星座都是运气比较好的。区别:出现的时间不同,占卜的法则不同,理论依据不同,对个人影响不同!  紫薇斗数:唐朝之后,形式上推断是结合了大六壬、奇门、堪舆(部分)的内容、星相(星宗)等,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占卜体系。
六壬:被称为杂式,这种占卜在以前是不会公开的占卜术,也被称为九天玄女式。六壬式分出来小的流派,正统为大六壬。
太乙:华夏术中,可以称为可测国运的术法!太乙里面细分,有4种占卜方法!我只学了一种占卜法,不过也没记住!但是有点肯定的,太乙并不是你们所想的可以测国运,太乙出现绝对要比大六壬晚!太乙用后天,后天出周,壬为藏易!道家文化有五术之分。就是:“山医命相卜。”
山:指修行,比如炼丹、内功修炼、符咒等等。
医:就是指中医。
命:探讨人一生命运的方法。有:四柱八字、紫微斗数、七政四余等。
相:探讨事物本质,趋吉避凶的方法。比如:手相、面相、相宅(阴阳宅,看房子和坟地)
卜:指测短期事情的方法。比如:六爻八卦、梅花易数、三式(奇门遁甲、紫微斗数、太乙神数)等。
上面说的,太乙神数和大六壬都是三式之一,都属于卜术的范围。其中,太乙神数是探究国运的方法,而大六壬,是测人事的方法。
紫微斗数,则是命术的范围。是预测肉一生命运的方法,历史上历来于四柱八字功效差不多。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玄牝氏、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九天玄阳元女圣母大帝玄牝氏。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高阶女仙与术数神。 虽然她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位深谙军事韬略,法术神通的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中国各类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信仰中的地位重要,其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

恭行天律,部领雷兵。如有下界精邪,北阴午酉,出没岩穴,蟠踞山林,窥阚家庭,损伤人命,神威所到,一切扫除,福佑生人,肃清魔魅。
《云笈七签》云: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九天为干金之象,性刚好动。九天之方,可以扬兵布阵。有《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经书传世,以教化世人。
民间奉祀
九天玄女是道教所信奉的著名女神,在一般民众心目中有很大影响。民间信仰中,九天玄女是线香业的祖师爷,并传说只要是有香火的地方,九天玄女都会到来倾听人间的苦难,故香烛业奉祀九天玄女为祖师,制香业人家都在家中供奉神位,并在 九月九日 祭祀。 此外,九天玄女也曾为黄帝制作指南车,帮助黄帝击败蚩尤,因此许多汽车制造或销售业者也将九天玄女视为守护神,还有丝棉的纺织业者,也奉为职业神。

九天者,中央及八方也, 所以九天乃四面八方的意思。 在乡土神明的民间信仰中,九天玄女又称连理妈 、玄女妈、玉女妈、圣祖妈 ,并以九天方位之论创造出有大妈、二妈、三妈至九妈的神体九尊神像,手执法器各不相同,各司所职,圣诞日亦不相同。目前最为普遍的圣诞日,皆以农历二月十五日 为“九天玄女”祝圣圣诞佳期。这种由“单一”神明转化到“复数”神明的造神运动,在民间信仰中甚为流行。

民间地方信仰中传说“ 九天玄女”有九尊,九尊玄女所持物法器都不一样〈以中国现有玄女庙为例〉:有八卦,拂尘,宝剑,桃花木剑,葫芦,掐指,天书,照妖镜,两仪,宝珠,钟,九石。

著名的国学大师都有哪些?

唐文治、章太炎、陈寅恪、钱穆和钱钟书。国学大师:俞樾、孙诒让、杨守敬、王先谦、刘师培、严复、沈曾植、王国维、辜鸿铭、廖平、黄侃、章太炎、鲁迅、钱玄同、吴梅、罗振玉、蔡元培、沈兼士、傅斯年、余嘉锡、柳诒徵、吕思勉、胡适、汤用彤、陈梦家、马一浮、熊十力、张君劢、蒙文通、陈寅恪、范文澜、陈垣、郭沫若、唐君毅、顾颉刚、吴宓、赵元任、徐复观、金岳霖、王力、高亨、夏承焘、梁漱溟、钱穆、冯友兰、任中敏、牟宗三、梁启超、康有为、钱锺书、梅光迪、马衡、钱基博、刘文典、胡小石、蒋廷黻、汪辟疆、翦伯赞 朱师辙、陈中凡、侯外庐、张舜徽、欧阳竟无、姜亮夫、王利器、程千帆、钱仲联、张岱年、启功、季羡林、任继愈、翟鸿燊、饶宗颐、南怀瑾李洪亮大师,道号昆云子,自称天界山人,被尊称为中国易学风水实战专家,易学界最高金罗盘奖获得者,中华周易协会常务理事,世界周易学会风水学教授,中国乾坤周易学院院长,高级风水师并荣获“中华周易协会”特别贡献奖,并收录于<易经名人录>。
李洪亮先生汲取《周易》之精髓,融汇儒、释、道文化,悉心研究面相、手相、命理、阴阳宅风水、姓名、择日、六爻、奇门遁甲、道术等近20年,游遍祖国各大名川古刹道观,得多位名师、奇人真传,并古为今用,深入浅出,结合“堪舆风水的第三只眼”奇门遁甲用智慧选择环境、营造环境和调整环境,面对人生起伏跌宕,能处之泰然,如履平地。先生常年活跃于北京,江浙,两广,云南,山东,湖南,东北,内蒙,河北以及,,澳门,新加坡等地,常年担任多家单位的易学风水顾问,为全国以及港澳台地区近千家公司、楼盘、工厂、学院及家庭等进行堪舆风水、先生还经常进行易经讲座,及预测规划。挽救了无数濒临破产及解体的企业及家庭,被易学界尊称为易学奇才,应广大朋友要求,于乙未年2015年决定开宗立派创立了”八卦派”并开始收徒。授徒内容; 预测学 面相学 手相学 风水学 道家内丹及道家法术等。
代表作品
《乾坤开运风水学》,《雷法精要》、《梅花心易》、《八卦派面相学》《九天玄女神术》《阳宅精要》,《阴宅精要》,《风水与命运》、《道医神针》等多部书籍。
人物经历
人生诸事,均需机缘巧合。我能有今日在风水上的造诣,也要得益于八岁那年的一个梦。还记得八岁那年,天寒地冻,我犯了咳喘之症,夜夜难眠。可是这一晚睡得格外香甜,梦中我只觉得元神出窍,游历到一处仙山,山中苍松绿柏,偶有鸟鸣溪流之声,我也无需走路,只要聚气丹田,便飞升到了山顶。绝顶之处一个白胡子老者正在闭目打坐,吸取天地之灵气。我没有打扰他老人家,也有样学样地打坐,直觉灵台清明,天地灵气贯通大周天和小周天。正当我得意之时,老人传音入耳,在我脑海中将《易经》和道家经典尽数诵读,最后问道。
“你可通了?”
我睁开双目,哪里还有白胡子老者的身影,望着巍峨的山峰,我俯身跪拜,不等我起身,便醒了过来。等到了早上,我疯了一般地冲到书店,将《易经》和道家经典全部买回家,废寝忘食地整日研习,虽然生涩难懂但还是看的津津有味,母亲看着我的巨变,更是担心。但是,村中最有声望的老人却看出了此种机缘。他对母亲说,“我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岗坡,岗坡处于中国xxx的秦岭之上,向东北经中条山、太行山、燕山到北京,整个北为龙首,中为龙腰,西为龙尾,而岗坡位于龙腰,正是巨龙腾空之势,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此地必将出现一位造诣极深的易学风水名师,而你这个孩子就是这个有缘之人。”
听了此话,母亲才稍稍放下心来,而在我心中更是肯定了自己与风水有不解之缘。从此之后,我开始认真地修习道家秘术,成年后,就遍寻名山大川,走访各地名师,先后跟随了六位易学 泰斗研习了面相学、梅花易数、九天玄女神数、奇门遁甲和道家奇门风水。在我21岁 那 年我来到道教圣地xxx山
八岁时的梦境历历在目,那梦中的巍峨山峰正是xxx峰
我终于登上山顶
现实中也向天地跪拜,感谢当年祖师爷的点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风水的研究日益精进,也有幸师从多位风水大师进行研修,并由师父赐法号释延亮,专攻道家昆仑法脉和道家奇门风水学。道家学说渊远流长,非短期能精通,却也是最为实用的易学经典,半途而废者很多。奇门风水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我可以通过求访者简单的家居平面图
便能知晓求访者的前世、今生,甚至是来世,更能知晓他的婚姻、事业和财运。而风水奇门学,即民间所说的奇门遁甲之术,是道家三大秘宝中的xxx大秘术,是易经最高层次的预测学,从古至今被称为帝王之学,是“道”的最佳体现。
一入风水深似海,这道家学说和道家奇门风水学两门学问,我研究了二十余载,多年来,我走遍北京,江浙,两广,云南,山东,东北,内蒙,河北以及,,澳门,新加坡等地,与多位知名大师和云游隐士进行切磋,承蒙大家抬爱,被易学界称为易学奇才,位居十大风水师之一,并将中国风水界最高荣誉奖“金罗盘”奖和“中华周易协会”特别贡献奖颁于我,还任命我为“中华周易协会常务理事”和世界周易学会风水学教授。面对诸多荣誉,李某心中实在惶恐,毕生心愿只是希望通过研究风水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精进,从而通过风水术数造福大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将自己的多年风水获益著成了《乾坤开运风水学》,《阳宅精要》,《阴宅精要》,《风水与命运》等多部书籍,每一部书籍问世之时,获得广大风水爱好者的好评,作为中国易学风水实战专家,我也为受聘于国内、外几十家企业,作为风水顾问令许多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
风水是一种科学,而不是一种。道家法术对疑难杂症有其独到之处,将风水与医术相结合,才可以达到xxx的疗效。近几年来,我也专心研究能够救人治病的道术。我更是将融汇儒、释、道文化,结合“堪舆风水的第三只眼”,独创了独门秘宝——雷掌水。雷掌水,即我派所用雷掌处理过的饮用水(温、凉开水、矿泉水或净化水均可),可内服,可外敷。雷掌水的用途之广,一言无法尽诉。
记得多年前,我曾经救治过一个年轻人,叫小龚。小龚因突发剧烈头痛在大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竟然没有查出任何毛病
面对这种病情,医院给出的建议是留院观察
但是,三天后就是小龚的婚礼,此时怎能卧床?况且所有亲朋好友都已经发了邀请帖
于是,经朋友介绍找到我。我详细询问了小龚的病情,随即登坛练符一道结果第二天,小龚奇迹般地痊愈了,三天后准时与美丽的新娘完婚了,看到一对新人幸福的笑容我心里由衷的祝福他们幸福美满!
道家风水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也同样可以帮助人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这一行经常会遇到一些受到挫折后身无分文时才想起调整风水.每当遇到这样的客户我依然会倾其所学免费为其堪舆,我曾经发下宏愿要让我所认识的所有朋友都能够平安健康幸福”。求访者无论穷富贵贱,均是我的座上宾。对于需要帮助的善良百姓,我愿意免费服务,甚至是倾囊相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一个陕西的年近四十的赵姓农民夫妇催子,夫妻二人均身体健康,结婚十多年都不成怀孕而且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经过我的推演,改变了赵氏家中厕所的布置,不出半年,赵氏就有了身孕而且财运也有了明显的改观, 不但没有收他们红包而且临走时还给了他们路费
有的朋友说我傻,但我觉得我是在做广积福德的善事,后来这对夫妇又专程跑来表示感谢,每当这时即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通过调理风水,可以祈福祛灾、保家平安、催官、催财、催桃花、催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间万物的生老病死都遵循着一个 “道”字,这个“道”也正是我愿意奉献毕生去研究的道家风水奥义,保一方人民家宅平顺、阖家安康,也保我的朋友进官加爵、财源广进,福寿安康。
传说伏羲因为制造八卦,人奉之为天神,尊其为八卦祖师。远古时代,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伏羲经常环顾四方,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中原一带蓍草茂密,开始用蓍草为人们卜筮。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捉到一只白龟,他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放食物,有人跑来说蔡河里出了怪物。他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竟然来到伏羲面前,老老实实地站那儿一动不动。伏羲仔细审视,见那怪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大家围住伏羲问∶“这是个啥怪物呀?”伏羲说:“它像龙又像马,就叫它龙马吧。”
伏羲拿着那片树叶,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他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他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伏羲画出了八种不同的符号,后人称为先天八卦,代表世间的万事万物。
所以当今社会万事万物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和八卦,八卦派所运用的所有技法同样也离不开八卦,预测学,风水学,道家法术等等都是基于八个卦为基础的。

玄学五术

王春亮中医灵疗按摩绝学
按摩三分心理,推拿理筋正骨,
导引调和气血,正骨点穴调病,
下医治疗肉体,上医治人心弦,
小术往外探索,大道顺天内求,
春亮中医灵疗,炁咒合于数体,
高纬天地连接,管道能量自生,
无需望闻问切,气场自带光芒,
按摩只是形式,真法暗流涌动,
外行嗤之以鼻,内行慧眼识珠,
真假病人自知,股股气冲病灶,
声光电能遍布,浩瀚气流冲天,
癌瘤化散之快,身体轻松如燕,
高医不动声色,手心旋转聚合,
治病救人行德,手法医学修行,
我在红尘之中,红尘在我心中,
心静自然而动,何必躲于深山,
药治不如气治,气治不如神治,
心灵步入源头,一切皆可康愈,
子午流注风水,天时地利人和,
手法引人入境,医患合二为一,
于风不见针动,悄然进入灵界,
五感花瓣自闭,六感真气丛生,
手流高度敏感,卡点自动寻病,
不请自来,万物恭恭敬敬,
动力自然而生,我已脱离本尊,
切入骨髓抓鬼,扶正气血引流,
先通人体经络,再把病邪外排,
病人反应强烈,一切随其自然,
身心亏空虚弱,再补阳气归来,
配合呼吸吐纳,调整饮食情志,
遵守疗程制度,大病即可初愈,
处理疑难杂症,春亮炁咒疗愈,
医者毫不费力,神术中医灵疗,
双手摸体查病,捻手即可治病,
个案虔诚程度,疾病康复速度,
患者相信多少,问题解决多少,
连接密度越高,效果疗效越佳
春亮推拿传艺,中医之火燎原,
治身治心具在,精髓流于民间,
灵疗心疗性疗,调肾调肺调肝,
点穴拉筋开骨,自我养生秘法,
对视拥抱疗法,中医健根之术,
华医博大精深,高技留于善根,
春亮学子天涯,医疗无国无界,
正直安身立命,尊师重道新芽,
学艺不在年高,真理一律平等,
保健调理治疗,一树可开三花,
全球学员来贺,天下大同一家,
能量升腾常驻,秒法自生大药,
学堂高徒能人,共修大道长存。山、医、命、卜、相统称玄学 五术 ,相传在四千六百多年以前,黄帝得天神相助,授以天书破 蚩尤 妖术,擒杀蚩尤统一天下。黄帝平息战乱以后,命仓颉造字,将 九天玄女 所授天书内的各种秘术记载下来,此书就是后来被江湖人视若瑰宝的《 金篆玉函 》。

黄帝 留下来的秘籍,在周朝被 姜太公 在昆仑山得到,他利用秘籍上的方术助周伐纣,使周朝有八百年的统治。战国时又传到 鬼谷子-- 王禅老祖 手中。他将秘术传给徒弟-- 苏秦 、 张仪 、孙膑、 庞涓 ,而使其徒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将相之才。到了汉朝, 张良 于 黄石公 处得秘籍,旺汉四百年。《 金篆玉函 》就这样在神奇的方式下一代一代的传承,到了三国时代传到 诸葛亮 手中,辅备夺得三分天下。 两晋 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期间虽然也有得到《金篆玉函》者,但大都不全,如 诸葛亮得到是 道术 , 郭璞、 杨筠松 得到的是 堪舆术 (阴阳风水) 。在宋朝得到《金篆玉函》的是一代鸿儒,著作等身的旷世学士 朱熹 。迨及明朝, 刘基 (字伯温)得到《金篆玉函》 ,助 朱元璋 创立大明江山,后全身而退。

《 金篆玉函 》经过四千年的流传,期间内容有散佚增删,或有分歧而产生了很多流派,大致分为: 山、医、命、卜、相,统称为玄学 五术 。

一、山

山 所包含的是 修心养性、锻炼身体的秘术 ,“山”也是 最深奥、最神秘 的,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为“”的一种。“山”所包含 《 玄典 》、《养生》、《修密》三部分的修习 。

《玄典》--一切可以修身养性的好书都可以用来修习,如《老子》、《 庄子 》、《列子》、《孙子》、《太公阴符经》、《 黄帝内经 》、《道臧》甚至《西游记》……等一切书籍都被拿来充实思想、参悟宇宙道理。

《养生》--追求健康长寿的吐纳法--气功。道家的炼丹法,称之为天丹、人丹、地丹。

《修密》--符咒法、压镇法、祈星法、武术等,利用运动以及精神、意念的统一来提高身心境界的方法。

也有秘术门派将“ 山 ”分为 仙、道、幻、灵、兵 五种方法,而其范围不离上述三部分。山是秘术中最不容易达到的境界,严格地说,它是 凡人修仙道的工夫 ,是求超脱的 形而上 之追求,只有“命、卜、相、医”流在江湖凡尘济世了。

二、医

秘术“医”包括三部分:方剂、针灸、灵疗。

方剂 --使用药物,根据 表里、虚实、寒热 ,再应用古老的 周易八卦 来治疗各种疾病一种方法。

针灸 --以《 黄帝内经 》、《难经》辩奇经八脉、穴道,用 铜针刺穴道 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疗 --以 催眠术、暗示法及集中精神意念 ,利用 《祝由十三科》 做药引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因此道里面的天医所修医道流散在各种古本秘籍里面,这些的综合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偏方 切不可小看。

重要的一人, 长桑 公子者 ,一曰 长桑君 , 太微天帝君 之弟子也, 庄子 、 扁鹊 皆从师焉,扁鹊者, 勃海郡 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 非常人 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 私坐 ,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 长桑君之术 至今尚有民间传人,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罢了,其基本功法,长桑君导引术,直指大道,非今日盛传的某某大道耳。

三、命

秘术中“命”是以 时间、空间的磁场 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其重要的方法有:占星术、干支术。

占星术 --在占星术所包含的有 《七政四余》、《紫薇斗数》、《五星术》 。

干支术 --以人出生时间, 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排列成命 ,四柱中命的部分典籍最多,重要的古籍有: 《果老星宗》、《星平会海》、《渊海子平》、《鬼谷遗文》、《 孙膑 遗书》、《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又名栏江纲)、《滴天髓》、《神峰通考》、《铁板神数》、《河洛理数》、《子平真全》、《子平粹言》…… 等等。现代人的命学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

四、卜

所有数术玄学以 卜术 最为源远流长,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汉朝的 诸葛亮 、唐朝的 李淳风 、宋朝的 邵康节 、明朝的 、清朝的 曾国藩 ……诸术以 卜派 最为源远流长,从古老的 周易 演化而来,如 《梅花易数》、《纳甲断易》、《六壬神课》、《太乙神数》、《 奇门遁甲 》等 数术学。有的门派在卜的这一部分还包括 预言、克应占梦、测字解字、 签贴 、姓名学等方术 。

五、相

相的部分包括两种:人相、地相

人相--手相、面相、体相、摸骨、痣相等 ,代表著作有《观人于微》、《相理衡真》、《神相铁关刀》、《水镜神相》、《麻衣神相》、《金铰剪》等。

地相 --地相就是古时的 《堪舆术》 ,分为看门 井灶 的 阳宅相法 与看龙穴砂水向的 阴宅相法 ,一般称为 风水术 。其主要的流派有 《三元法》、《三合法》、《九星法》 等。

以上为玄学的基本构成,相传来自天书,窃以为以上诸法都是源自 周易 ,周易涵盖时空、宇宙的万事万物,是阐释宇宙的经书,把 易经称为“ 万法归宗 ”之宗 。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