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泽地萃卦爻词,周易六十四卦爻辞详解

什么是萃卦

《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五卦。 泽地萃(萃卦)荟萃聚集 中上卦 象曰:游鱼戏水被网惊,跳过龙门身化龙,三尺杨柳垂金钱,万朵桃花显你能。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坤上兑)。坤为地、为顺;兑为泽、为水。泽泛滥淹没大地,人众多相互斗争,危机必四伏,务必顺天任贤,未雨绸缪,柔顺而又和悦,彼此相得益彰,安居乐业。萃,聚集、团结。 《萃》卦是论述君王与天下贤士及英雄豪杰聚萃于朝廷一堂之卦,此卦中谈了君王们应如何在这些聚萃中发挥作用以及如何应付一些发生的情况。

《易经》第四十五卦 萃 泽地萃 兑上坤下问婚姻,老公要离婚不知道我们的...

婚姻问题不大,你自己多疑了,可能是有些事你让他厌烦才说离婚,静心做好自己的事,好生挽回,为时未晚的!

泽地萃卦预测官非六爻全动变山天大畜,有无大师帮解释下。

如果有基础,想系统学习,推荐阅读下面的书,如果没基础,建议请专业人士,官非不是小事,一定要保证起的卦准了,才有参考意义。
自 序

《还本归宗——六爻预测指南》终于付梓了。(作者:王炳中老师,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该书写了整整六年。六年来,或因事务繁忙,或是机缘未到,写写停停,停停写写,直至今日。
笔者自幼受易学环境熏陶,但可谓知之甚少。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入研易始于易理,对易经六十四卦晦涩难懂的64条卦辞,386爻爻辞,64条大象辞,386条小象辞,共计900条以及《杂卦传》等易辞都曾熟滥于胸,想从中悟到博大精深的易学真谛,但仍然体味肤浅,感觉迷茫。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开始了对“辞象预测”、“梅花易数”、“六爻筮法”等预测体系的研究。走进了周易的应用体系,品味周易预测中的一些原则与方法,发现易学应用体系中也一样包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难怪民国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曾单刀直入——“未学易,先学筮”;当代易学前辈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也曾说:“我有个建议:研究《周易》当然以《周易》哲学为主,但《周易》本来是一部筮书。《周易》的哲学思想有些与筮法有关,因此对筮法也要作调查研究工作。”民国命理三大家之一的袁树珊论述得更是精辟:“卜虽起于数,而实根在理。就卜以言理,则理愈显;就理以论卜,则卜愈神”。
在对周易应用体系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回过头来又去品读周易易理,顿时如入桃花园,豁然开朗。
其实,《周易》是为卜筮而创,历史和现代包括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内的大家都这样认为。需指出的是,从孔子的《易传》产生以后,尊理污用的思潮就出现了,多朝都没有停息,直至今日。然而,殊不知孔子也是信奉卜筮的,在《系辞传》中就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的明确论述,更有流传下来的孔子卜筮的多个占例为佐。清李光地编撰的《周易折中》中对这一现象就有论述:“……今人说易是卜筮之书,便以为辱累了易。见夫子说许多义理,便以为易只是说道理,殊不知其言吉凶悔吝皆有理,而其教人之意无不在也。”
现代更有一提易术就如洪水猛兽者,怎能不说这背离了易的根本呢?

六爻预测是周易应用体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多朝被誉为周易预测的大宗之法,其理论体系相对完备,入手快捷,特别是对操作者“灵性”的要求不高,使普通人都可以“登堂入室”。
笔者多年深入探究六爻预测机理与原则,在十年的易学职业生涯中,大量将六爻预测法作为具体事项预测的主要方法。
该书笔者力争做到既尊重古人的宝贵经验,又不拘泥于古人的条条框框。所以,在尊重古法的同时,笔者在起卦、断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其中一些观点是古今尚无人触及的,而书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经过笔者多年、大量的实践检验,绝无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之动机。在理论方面,笔者深入探究了六爻预测的机理,提出了“耗护神”、“真假变爻”、“真假旬空”、“真假月破”、“用神破译”、“三场理论”、“星辰下界”等概念及理论。澄清了月建、日辰与流月流日的区别等令人迷惑的问题。在应用方面,笔者倡导与时俱近,使六爻预测具有丰富的时代特征。
书中近300个卦例除三二个引用古籍的卦例说明问题之外,都是笔者多年亲自预测的实例。
该书分两大部分内容,前半部分重点讲周易与六爻预测基础,后半部分重点讲六爻预测的高级原则与分类占断。笔者力图使该书即具有入门的基础性,又诠释出六爻预测的高级要领。对于处于零点位置的周易爱好者,可以成为入门工具书;对于徘徊于六爻预测门口多年,自觉迟迟不能登堂入室的同仁们也起到一定的导引作用,快速拿到六爻预测神秘殿堂的金钥匙!
王炳中
二00八年春于中国沈阳
目 录

上部 周易与六爻预测基础理论

前言……………………………………………………………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什么是六爻预测学……………………………1
第二节 六爻预测学的起源和发展……………………2
一、起源………………………………………………2
二、主要古籍简介……………………………………2
第三节 学习六爻预测学的方法及注意事项…………6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6
二、应用六爻预测学的注意事项……………………7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7
一、起源………………………………………………7
二、性质………………………………………………7
三、常见阴阳类属表…………………………………8
四、阴阳学说在预测中的作用………………………9
第二节 五行学说………………………………………9
一、起源与名称………………………………………10
二、五行特性…………………………………………10
三、五行相生…………………………………………10
四、五行相克…………………………………………11
五、五行生克的辩证关系……………………………11
六、五行数……………………………………………13
七、五行阴阳…………………………………………13
八、五行方位…………………………………………13
九、五行与季节………………………………………14
十、五行旺衰…………………………………………14
十一、五行配属总表…………………………………15
第三章 天干地支……………………………………………18
第一节 天干……………………………………………18
一、天干名称…………………………………………18
二、天干阴阳…………………………………………18
三、天干五行…………………………………………18
四、天干方位
五、天干类属…………………………………………18
六、天干配人体………………………………………18
第二节 地支……………………………………………19
一、地支名称…………………………………………19
二、地支阴阳…………………………………………19
三、地支配五行………………………………………20
四、地支方位
五、地支配十二生肖…………………………………20
六、地支类属…………………………………………20
七、地支配人体………………………………………21
第三节 天干地支的生、克、合、会、冲、刑、害、破
简论………………………………………………22
一、天干关系…………………………………………22
(一)天干生克………………………………………22
(二)天干相合………………………………………22
(三)天干相冲………………………………………24
二、地支关系…………………………………………25
(一)地支合…………………………………………25
1.地支……………………………………………25
2.地支三合……………………………………………26
3.地支半三合…………………………………………26
4.地支合应用导引……………………………………27
(二)地支会局………………………………………28
(三)地支六冲………………………………………28
(四)地支刑…………………………………………30
(五)地支相害………………………………………31
(六)地支相破………………………………………32
三、天干地支的生、克、合、会、冲、刑、害、破
举例………………………………………………33
第四章 八卦基础论…………………………………………35
第一节 太极论…………………………………………35
一、什么是太极………………………………………35
二、什么是两仪………………………………………36
三、什么是四象………………………………………36
第二节 八卦论…………………………………………37
一、什么是“爻”……………………………………37
二、八卦名称及符号…………………………………37
三、八卦与五行………………………………………39
四、相关名词…………………………………………39
五、八卦类象…………………………………………41
六、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63
第三节 六十四卦论……………………………………67
一、六十四卦卦名……………………………………67
二、六十四卦卦意……………………………………68
三、六十四卦卦序……………………………………91
(一)经文卦序………………………………………91
(二)京房纳甲卦序…………………………………96
(三)方圆图卦序……………………………………97
四、六十四卦之辞……………………………………98
第四节 易理概说………………………………………
一、易理的概念………………………………………
二、掌握易理的意义…………………………………
三、易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第五节 大象论吉凶……………………………………106
一、大象的概念………………………………………106
二、大象生克论………………………………………107
三、卦变反吟伏吟……………………………………110
第五章 六爻预测排卦基本方法……………………………112
第一节 起卦方法………………………………………112
第二节 装卦方法………………………………………113
一、装地支……………………………………………113
二、装天干……………………………………………115
三、定卦宫……………………………………………116
四、排六亲……………………………………………118
五、定世应……………………………………………119
六、装六神……………………………………………122
七、查旬空……………………………………………126
第六章 六爻预测的基本概念………………………………136
第一节 六亲详论………………………………………136
一、父母爻……………………………………………136
二、兄弟爻……………………………………………137
三、官鬼爻……………………………………………137
四、妻财爻……………………………………………138
五、子孙爻……………………………………………139
第二节 世应论…………………………………………140
第三节 归魂游魂………………………………………141
一、归魂、游魂的概念………………………………141
二、归魂、游魂的应用………………………………141
第四节 卦身论…………………………………………142
一、卦身的概念………………………………………142
(一)卦身的确定方法………………………………142
(二)卦身的类型……………………………………143
二、卦身的作用………………………………………144
(一)卦身是辅助断卦的手段之一…………………144
(二)卦身吉凶论……………………………………145
第五节 喜神、忌神、用爻与用神、原神、忌神、仇神、
耗护神…………………………………………146
一、喜神与忌神的概念………………………………146
二、用爻与主事爻的概念……………………………
三、用神………………………………………………147
(一)什么是用神……………………………………147
(二)用神选取的方法………………………………147
(三)用神多现论……………………………………149
四、原神、忌神、仇神、耗护神……………………153
(一)原神……………………………………………153
(二)忌神……………………………………………153
(三)仇神……………………………………………153
(四)耗护神…………………………………………154
第六节 诸神与世应的关系……………………………155
一、持世的概念………………………………………
二、诸神与世应的关系………………………………
第七节 爻位论…………………………………………
一、爻位的概念………………………………………
二、爻位的阴阳………………………………………
三、爻位间的关系……………………………………
四、爻位与所测事物的对应关系……………………
五、爻位的应用………………………………………
第七章 卦爻内部作用论……………………………………157
第一节 卦爻发动论……………………………………157
一、卦爻发动,动必有因……………………………157
二、卦爻发动对它爻产生的作用……………………159
(一)动爻对静爻的生克作用………………………159
(二)动爻对静爻的冲合作用………………………159
(三)动爻对动爻的生克作用………………………161
(四)动爻对动爻的冲合作用………………………163
第二节 动爻与变爻的关系……………………………165
一、爻变回头生克……………………………………165
(一)爻变回头生……………………………………165
(二)爻变回头克……………………………………168
二、进神退神…………………………………………171
(一)进神……………………………………………171
(二)退神……………………………………………174
三、卦爻反吟伏吟……………………………………177
(一)卦爻反吟………………………………………177
(二)卦爻伏吟………………………………………178
四、动爻化合…………………………………………179
(一)概念……………………………………………179
(二)意义……………………………………………180
五、动爻入墓…………………………………………181
(一)概念……………………………………………181
(二)意义……………………………………………182
六、动爻化坏——化空、化绝、化破………………183
(一)动爻化坏的概念………………………………183
(二)动爻化坏分述…………………………………184
第三节 卦与六冲卦………………………………187
一、卦……………………………………………187
(一)概念……………………………………………187
(二)作用……………………………………………187
二、六冲卦……………………………………………187
(一)概念……………………………………………187
(二)作用……………………………………………187
三、六冲互化……………………………………188
(一)变……………………………………188
(二)变六冲……………………………………188
(三)六冲变……………………………………188
(四)六冲变六冲……………………………………189
第四节 飞伏论…………………………………………190
一、概念………………………………………………190
二、作用………………………………………………191
(一)伏神可出可用…………………………………191
(二)伏神不可出不可用……………………………195
第五节 静卦与多爻乱动………………………………196
一、静卦………………………………………………197
(一)特性……………………………………………197
(二)卦爻生克原则…………………………………197
二、多爻乱动卦………………………………………198
第八章 时间与六爻预测法…………………………………199
第一节 易学中时间的表示方式………………………199
一、时辰………………………………………………199
二、四季………………………………………………199
三、月令………………………………………………200
四、二十四节气………………………………………200
第二节 卦爻旺衰………………………………………202
一、卦爻旺衰概论……………………………………202
(一)卦爻旺衰基本概念……………………………202
(二)卦爻旺衰概念的扩展…………………………203
二、卦爻旺衰理论须澄清的两个问题………………203
(一)四季旺衰与月建生克…………………………203
(二)易理与自然旺衰之别…………………………204
第三节 生旺墓绝十二神………………………………205
一、生旺墓绝十二神的概念…………………………205
二、生旺墓绝十二神的应用…………………………207
(一)生旺墓绝十二神在断卦中的作用……………207
(二)生旺墓绝十二神的种类………………………208
第四节 旬空论…………………………………………230
一、旬空的种类………………………………………
二、假空………………………………………………230
(一)假空的概念……………………………………230
(三)假空的应用……………………………………232
三、真空………………………………………………233
(一)真空的概念……………………………………
(二)真空的类型……………………………………
第五节 月建与卦爻的关系……………………………209
一、月建作用概说……………………………………209
二、月建对卦爻的生克作用…………………………210
三、月建对卦中之爻的合力…………………………210
(一)月建合卦中之静爻……………………………211
(二)月建合卦中之动爻……………………………211
四、月建入卦…………………………………………212
五、月破——月建与卦中之爻相冲…………………213
(一)真破……………………………………………213
(二)假破……………………………………………215
第六节 日辰与卦爻的关系……………………………216
一、日辰作用概说……………………………………216
二、日辰对卦爻的生克作用…………………………216
三、日辰对卦爻的合力………………………………217
(一)日辰合静爻……………………………………217
(二)日辰合动爻……………………………………218
四、日辰对卦爻的冲力………………………………220
(一)暗动……………………………………………220
(二)冲实……………………………………………220
(三)日破……………………………………………221
五、日辰入卦…………………………………………221
六、日库论……………………………………………221
第七节 日月与卦爻三合局论…………………………
一、三合成局的种类…………………………………
二、三合局成局的必要条件…………………………
三、三合局的实质……………………………………
四、三合局的应期……………………………………
五、合处逢冲论………………………………………
第八节 太岁及时辰对卦爻的作用……………………222
一、太岁………………………………………………222
二、时辰………………………………………………222
第九节 神煞应用………………………………………235
一、神煞的概念………………………………………235
二、常用神煞…………………………………………235
三、神煞的作用………………………………………238
(一)神煞不决定事情的性质………………………239
(二)神煞反映所测事情的某些状态………………239
(三)神煞是一卦多断的辅助手段之一……………240
第九章 应期论及六爻预测基础综述………………………276
第一节 应期论…………………………………………
一、定应期的意义……………………………………
二、应期的确定方法…………………………………
第二节 六爻预测基础综述……………………………
一、断卦综述
二、六爻预测的三个要点
下部 六爻预测高级理论与分类占断

第十章 高级起卦方法论……………………………………
第一节 传统梅花易数起卦法…………………………
一、先天起卦法………………………………………
二、后天起卦法………………………………………
第二节 随机起卦法……………………………………
第十一章 重要观点论………………………………………
第一节 月建日辰与流月流日的关系…………………
一、月建与流月………………………………………
二、日辰与流日………………………………………
三、太岁与流年………………………………………
四、综述………………………………………………
第二节 月建日辰对卦爻的作用深探…………………
一、月建日辰对卦爻旺衰定性的作用………………
二、月建日辰所属六亲五行对卦爻的含义…………
三、月建、日辰为外部力量、外部人士……………
四、月建、日辰为高级别行为………………………
五、月建日辰合卦爻的特殊意义……………………
六、月建日辰冲卦爻的特殊意义……………………
第三节 真假变爻作用探讨……………………………
一、真假变爻的概念…………………… ……………
二、真变爻与主卦各爻的关系………………………
三、假变爻与主卦各爻的关系………………………
四、真假变爻作用的机理……………………………
五、真变爻力量探讨…………………………………
第四节 六亲喜忌深探…………………………………
一、直观的六亲喜忌综述……………………………
二、六亲喜忌变化种种………………………………
第五节 用神应用深探…………………………………
一、取用神的种类……………………………………
二、取用神的活变性…………………………………
三、用神多现论………………………………………
四、多用神概念………………………………………
五、用神破译论………………………………………
第六节 旬空深探………………………………………
一、古籍观点真伪辨…………………………………
二、旬空在实际预测中的高级应用…………………
第七节 长生十二神用法揭秘…………………………
一、十二神总述………………………………………
二、十二神的特殊用法………………………………
第八节 六神作用深探…………………………………
一、六神的主要功能…………………………………
二、六神与六亲组合效应……………………………
三、应用六神的误区…………………………………
第九节 应期深探………………………………………
一、应期的具体确定原则……………………………
二、复合应期探讨……………………………………
第十二章 《黄金策》总断精解……………………………
第十三章 分类预测详述……………………………………
第一节 企业经济篇……………………………………
一、求财预测的基本原则……………………………
二、求财预测的特殊规则……………………………
三、《黄金策》对求财预测的经典古诀………………
四、求财方位的选择…………………………………
五、财之类型的预测…………………………………
六、求财数目预测……………………………………
七、股市、合同、投资、合作等预测法……………
(一)股市预测法……………………………………
(二)经济合同预测法………………………………
(三)投资预测法……………………………………
(四)合作预测法……………………………………
八、企业预测…………………………………………
(一)企业效益预测…………………………………
(二)企业用人预测…………………………………
(三)企业安全事故预测……………………………
第二节 工作荣誉篇……………………………………
一、求官求职求学职称预测的基本原则……………
二、求官求职求学职称预测的特殊规则……………
三、官灾预测的规则…………………………………
四、《黄金策》对求官求名预测的经典古诀…………
第三节 婚姻篇…………………………………………
一、婚姻预测的基本原则……………………………
二、婚姻预测的特殊规则……………………………
三、《黄金策》对婚姻预测的经典古诀………………
第四节 医病篇…………………………………………
一、疾病预测的基本原则……………………………
二、疾病预测的特殊规则……………………………
三、《黄金策》对疾病预测的经典古诀………………
四、在一般预测中如何断有病?……………………
五、疾病种类部位断法………………………………
六、求医问药预测法…………………………………
第五节 官司牢狱灾害篇………………………………
一、官司牢狱灾害预测的基本原则…………………
二、官司牢狱灾害预测细论…………………………
三、《黄金策》官司牢狱预测的经典古诀……………

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吉卦有哪些?

没有凶吉之分,难道对你好的就是吉吗,不好就是凶?只是相对某人某事而言。要说吉卦也只有一个,谦卦。没有绝对的凶吉。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周易中的64卦的具体解释(不要文言)

《易经》概述
中国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原名《易》、《周易》,汉代人通称为《易经》。“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说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变易法则。汉代人所说的《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传是对经的解释。《易经》则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爻辞而言。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成书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所据不一。
《易经》的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卦辞共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
六十四个卦象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二是讲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奴隶制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卦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朴素的辩证观念。例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个对立卦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辞反映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损、泰和否、既济和未济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现象,它还承认对立事物的互相转化。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后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一些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五传》。至汉代,经学兴起,其中关于《周易》经传的解释,称为易学。易学源远流长,历时2000余年,形成了许多流派,如象数学派、义理学派等。许多著名哲学家,依据《周易》经传提供的思想资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
《易经》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三国魏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宋朱熹撰《周易正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周易》,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宋朝程颐《程氏易传》、宋朝朱熹《周易本义》、现代闻一多《周易义证类纂》和高亨《周易古经今注》。
作者简介:周文王
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 。姬姓,名昌。古公亶父之孙,季历之子。古公亶父死,季历继位,后又传位于昌。昌即位后,礼贤下士,周国势日强。昌和九侯(或作鬼侯)、鄂侯(或作邘侯)一起,任商代三公。商王纣杀九侯、鄂侯,昌不满,为崇侯虎所谮,被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得释后,昌向商献洛西之地,请除炮烙酷刑,得任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长。当时商王朝内部矛盾剧增,政事日非,诸侯逐渐归附于周。西伯昌曾使虞(在今山西平陆北.)、芮(在今陕西大荔南)两国争讼和解,提高了威望。他在位时曾多次用兵,先伐犬戎获胜,继因密须(在今甘肃灵台西南)侵犯阮(今甘肃泾川东南)、共(今甘肃泾川北)一带,出兵灭密须,使周的西北方得到巩固。随后又向东发展,战胜黎(或作耆、饥)国,引起商贤臣祖伊的恐慌,告纣,但纣未加警惕。不久,周又伐邘(在今河南沁阳西北),逼近商王畿边境。最后,攻克崇国(在今陕西长安西北),并在其地修建新都丰。西伯昌自岐邑迁都于丰,后卒于程(今陕西咸阳东北),葬在毕(今陕西咸阳东北),相传在位50年。西伯昌晚年,周的已非常强盛,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终身没有称王。其子武王伐商后,始追称他为文王。古书记载文王在被囚羑里时,因困于忧思,“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