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真名叫什么,六道轮回之主分别是谁

"六道轮回"是指哪六道?各有什么区别?

指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
通俗地说:
1.天界是天神们的世界,其首领是大梵天王,即梵天。注意天神虽有一定的神力和福报,但还比不上佛和菩萨。
有一本藏密的书里写到到了人类的起源,就是由于到达东胜神洲的天神们在这里吃了一种果实(名字忘了)然后上瘾了,每天就沉迷于这种果实带来的快乐,忘记修行,结果他们的神力逐渐消退,最终福报消灭,再也不能想吃什么就有什么,等这种有限的果实慢慢减少,他们之间就出现了因为食物的争斗,最终沦为人类。
2.人道就不用说了。人道就不用说了。
3.阿修罗道是魔神的世界,常与天界的天神们争斗。
据说天界多美酒,而阿修罗界则多美女,因此两界经常发生战争,当然多数是由阿修罗界的魔神们挑起的,呵呵。
4.饿鬼道永受饥饿的鬼世界。
5.处于地狱道则永远受罪。
6.畜生道也不用说了,顾名思义就是各种动物的世界。
这六道世界相互轮回,今生行善,下世也许投生天界,如果作恶,就会投生地狱、畜生、饿鬼等地;同理,今生作畜生、作鬼,只要潜心修行行善,下世自然也可投生天界。
要想超出六道轮回,只有信奉佛教。只有成佛才能超出轮回
以上是个人看书的一些心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阴间六道轮回是那六道?

六道轮回有二项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轮回有四项是无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罗道」、「恶鬼道」、「地狱道」。
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参考资料:(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後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
 佛教中叫人“修行”,脱离六道轮回,就是从“缘”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恶因变成恶果;而让多生累劫造得善因,尽快成熟,变成善果。从而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的六道,分别是哪六道?

六道轮回是佛教中的说法,认为生命会生生不息,在六种不同的生命形式间互相转换轮回,善良的人会轮回到高的生命形式享受福报,恶的人会轮回到低的生命形式赎罪。这六道分别是属于三善道的天人道、阿修罗道、人道;三恶道的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

天人道

通俗的说天人道就是指天上的神仙,他们有较长的寿命,没有苦吃。天人们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传说中的神仙们都逍遥自在,就是指他们生活在美好的天人道,所享受的是福报。但他们还不能达到长生不老的地步,仍然要入六道轮回,属于没有跳出三界的仙。

人道

人道就是指我们人类的世界了。我们这个世界比较特殊,属于善恶同在、有好人也有坏人的世界,人心比较复杂。一个人本来挺好的,但是随着在社会上生活得久了,可能会受环境影响变成坏人;一个人本来不行,但经历过某些事件之后,改变了观念,也能浪子回头成为好人。

阿修罗道

阿修罗道的众生虽然有一定神通和福分,但是长相远不如人类这么可爱,其所在的层次低于天人道,但是个体能力却强过人类。

畜牲道

畜牲道就是指世界上除了人类之外的一切动物,主要是指猪马牛羊、鸡鸭鱼鹅、飞禽走兽等。据说做人的时候造了恶业或者欠下了债,此生还不清的话,那么下次轮回就有可能投入畜牲道,做牛做马还债报恩。

饿鬼道

饿鬼道从名字来看就知道是做饿鬼了。其来源当然是人做了许多坏事,死后转生到恶鬼道承受饥饿之苦了,这个世界的生命肚子总是饿的,根本没有什么食物吃,而且还要挨刀挨打。

地狱道

地狱道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指18层地狱,那个专门还罪业的地方。在这里的生命多是业大罪深之人,会经受刀山火海、铁锅煮沸、斫身辗身等多种痛苦。

佛在哪部经中说了六道轮回?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大毗婆沙论》

请问六道轮回最早出自哪里?能具体描述一下六道的景象吗?

【六道】 佛教世界观用语。指凡俗众生因善恶业因而流转轮回的六种世界。又称六趣。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其中,地狱、畜生、饿鬼称三恶道,或三涂。阿修罗、人、天称三善道。六道中若不含阿修罗,则为五道,或五趣。 (1)地狱道︰即地狱受苦之处。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众生若造上品十恶及五逆罪,则堕地狱。 (2)饿鬼道︰即孤贫潦倒受苦之鬼。经常处于饥饿中,到处游行,求食不得。相传有历千百年不闻浆水食物之声音,而常受饿渴痛苦者,故名饿鬼。众生若造中品十恶业,则堕饿鬼道。 (3)畜生道︰即牛、羊、猪、马及一切虫、鱼、禽、兽等动物。众生若造下品十恶业则堕畜生道。 (4)阿修罗︰属于非天道的一种大力鬼神。具有神通和威力而无德,性多嗔恚,统率夜叉、罗刹等,以阿修罗为首,故称阿修罗道。众生作下品十善即可生阿修罗道。 (5)人道︰即人类。因人道苦乐参半,善于分辨事物的前因后果,易于知苦断集,明理去惑,转凡成圣,故《大智度论》卷四说,佛之三十二相要在人道中培植。众生修五戒及中品十善即可生于人道。 (6)天道︰即天界。天道分布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之中。欲界因有男女情欲,故名欲界。色界,没有男女情欲,唯色相庄严,故名色界。无色界,无有形相,唯精神心识存在,故称无色界。众生行上品十善、修四禅定、四空定,即可生于天界。 此六道,若加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界,即天台宗所说之十界。十界之中,六道是迷界凡夫所住,故又称六凡。声闻等四界是圣者所住,故称四圣。 ◎附一︰〈五趣〉(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五趣,指迷界有情所趣之五处。即地狱(nirr!iti)、饿鬼(preta)、畜生(tilyagyoni)、人间(manusya)、天上(deva)。亦称五道,或五恶趣、五恶道、五有。三界、六道、二十五有等是其相异的分类。三界含摄极广,此处除去其中的善、染、外在器世间和中有,只限于有情数。 所谓地狱,是指在地狱受寒热大苦,乃嗔恚者或行上品五逆十恶者所趣。所谓饿鬼,是指为饥渴所苦者,乃贪欲者或行中品五逆十恶者所趣。所谓畜生,是指禽、兽、虫、鱼之类,乃愚痴者或造下品五逆十恶者所趣。所谓人间,乃持五戒或行中品十善者所趣。所谓天上,是指六欲天、四禅天、四无色天的总称,乃行上品十善及禅定者的果报。 此五者称为趣的原因,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的解释,趣是‘往’的意思,另有一说是‘到’的意思,因为此五者是往到善恶业因所结的生处,故有此称。《大乘义章》卷八(末)解释五趣又名五道,是因(大正44·625a)︰‘所言趣者,盖乃对因以名果也。因能向果,果为因趣,故名为趣。所言道者,从因名也。善恶两业,通因至果,名之为道。’五趣之地狱、饿鬼、畜生为纯恶之所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皆属有漏。与无漏之净土相对。故总名为恶道、恶趣。又名五有,乃取‘有’具因果不亡之义。 五趣再添阿修罗,称六趣或六道。所谓阿修罗,是指不断斗争并受此苦者;是怀有猜忌心、行下品十善者的果报。其中,地狱、饿鬼、畜生称为三恶趣,阿修罗和人、天称为三善趣。 关于设五趣,或设六趣这点,在大小乘中有不同的说法。《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云(大正27·868b)︰‘谓有余部立阿素洛为第六趣。彼不应作是说。契经唯说有五趣故。’《俱舍》、《正理》、《显宗》、《杂心》等诸论,都只设五趣,而大乘经中却大多说六道。若根据五趣的说法,则阿修罗包括在五趣之中。《俱舍论颂疏记》(唐·遁麟述)卷八谓(卍续86·313下)︰‘问︰阿素落何趣摄?(中略)瑜伽、佛地论说为天趣。杂心鬼趣摄。正法念经是鬼、畜趣。伽陀经鬼、畜、天三趣。(中略)慈恩师依瑜伽、佛地为正。婆沙评为鬼趣摄。杂心解亦同。’ 此外,《首楞严经》卷八有开仙趣以为七趣之说。该经卷九另据阿修罗出生的不同(即胎、卵、湿、化四生),而将之含摄在鬼、畜、人、天四趣中。 ◎附二︰《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卷十一(摘录) 五趣者︰(一)地狱趣,(二)傍生趣,(三)鬼趣,(四)人趣,(五)天趣。 云何地狱趣?答︰与诸地狱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地狱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地狱趣。复次由上品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地狱,生地狱中,结地狱生。是名地狱趣。复次地狱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地狱趣。 云何傍生趣?答︰与诸傍生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傍生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傍生趣。复次由愚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往于傍生,生傍生中,结傍生生。是名傍生趣。复次傍生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傍生趣。 云何鬼趣?答︰与诸鬼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鬼界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鬼趣。复次由悭吝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鬼界,生鬼界中,结鬼界生。是名鬼趣。复次鬼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鬼趣。 云何人趣?答︰于诸人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人中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人趣。复次由下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人中,生于人中,结人中生。是名人趣。复次人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人趣。 云何天趣?答︰与诸天众一性一类众同分等依得、事得、处得,若诸所有生天上已,无覆无记色受想行识;是名天趣。复次由上品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若习若修若多所作;往于上天,生于天上,结天上生。是名天趣。复次天趣者︰是名是号异语增语想等想施设言说,故名天趣。 [参考资料] 《法华经》卷一;《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俱舍论光记》卷八;《往生要集》卷上(本);《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上);《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二;《大智度论》卷十、卷三十;《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木村泰贤《小乘佛教思想论》。 【德】 由行正道而得之意,引申为利益、幸福等意。功德、福德、道德等则为一般之成语。德指已得正道而无失,道指已得(德)而及于他人。佛果之功德分为智德(菩提,即完成智)与断德(涅槃,即完全绝灭烦恼)二种,或智、断、恩(依愿力救度众生)三德。佛菩萨之德性分为悲德(利他)与智德(自利)。又与生俱有之真实本性,称为性德;反之,依后天修行而得之德,称为修德。性德与修德,即合称二德。大涅槃则具有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学派,立十句义之第二为德句义(存在的属性之范畴),亦为二十四德之一。数论学派亦作三德之说。(参阅‘三德’668) 参考文献:《佛学大辞典》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