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大运详解第二课,第一大运第二大运
问:金不换论 子月如逢庚日干,有财有杀始平安,西方不似东方运,午运如...
庚金日的人生在农历十一月子月。金到水乡死,叫金寒水冷,木为财星,丙火为杀星。见了就有贵气,西方指大运逆行【申酉戌】是丙火死地,木财星的绝地。说白了走西方运没财有没官,混个屁。东方【寅卯辰】是木旺火长生,有钱又有权。
午火乃庚金败地,又是正官。子月是伤官。
身值死令又入败地,怎么混?
【伤官见官运】怎么混?
己土的金不换论
己土子月用财星,有杀无官格局清,大怕柱中身太弱,顺行寅卯早凋零,
己土丑月日干坚,四柱分明忌比肩,若有财官并有杀,逆行大运福无边,
己土寅月值身柔,若是身柔命不周,身旺更行南运美,逆行运气寿休囚,
己土卯月杀当权,逆运须知寿不坚,顺逆火乡无极妙,官星相会不周全,
己土辰提杂气真,财官有气定超群,顺行运气尤当妙,逆运行时不十分,
己土巳月身尤旺,印绶伤官格局清,身旺最宜财运遇,无财逆运亦相应,
己土午月本身强,建禄分明理更长,官杀轻时宜顺运,官轻逆行亦荣昌,
己土未月欣逢杀,刃煞相伤更妙哉,运气中年多发达,不拘顺逆称心怀,
己土申月用伤官,若是身轻必不安,所喜须宜行逆运,怕逢寅卯杀相干,
己土八月辛金旺,若是身轻命不牢,旺喜顺行衰喜逆,无财无杀不为高,
己土如逢九月天,财官两旺福无边,运行顺逆俱平稳,发达之时在壮年,
亥提己土用财官,身旺财官总是欢,若是身柔喜顺运,东方难决一平安
已生子月用财星,有杀无官格局清,逆运又怕身太柔,顺运寅卯早凋零。
已生丑月日干强,四柱分明喜财乡,柱有财官并有煞,逆运此命富无边。
已生寅月为身柔,此命生来命不周,身旺亦行南运好,逆运寿元必休囚。
已生卯月煞当权,逆顺皆为寿不坚,顺行火地无极妙,官星相会不周全。
已生辰月为杂气,财官有气定超群,顺行得气真为妙,逆行大运不十分。
已生巳月身为旺,定为印缓格局清,身强最宜走木运,无财逆运亦相应。
已生午月本身强,月支建禄分明长,官柔最喜走顺运,官轻逆运亦荣昌。
已生未月喜逢煞,刃煞逢之妙无差,中年发达是好运,不拘顺逆皆荣华。
已生申月为伤官,若是身轻必不安,终生大运尤喜顺,运见寅卯煞相干。
已生酉月为长生,若是身轻命不丰,旺亦顺运衰喜逆,无财无杀命不高。
已生戍月身为强,财官两旺福无边,运行顺逆皆平稳,命运发达在北边。
已生亥月用财星,身旺财官喜相见,身弱大运喜顺走,若到东方不平安。
丙火的金不换
丙火冬生值子纲,有印生身大吉昌,运入东南多发达,逆行难保寿年长,
丙火如逢丑月看,土多格局作伤官,印多运入西方美,根浅东南福不全,
丙多官杀值寅提,运入南方分外奇,若是官轻尤喜北,总然大运要行西,
丙火日干卯提纲,干弱如逢喜火乡,若是无官尤不利,却行身旺亦平常,
丙火辰提戊己多,伤官火土更如何,逢财逢印多通达,南北相逢总不过,
丙火见禄日干强,官煞相逢大吉昌,顺逆运行多发达,若行戌运有灾殃,
丙火午月作伤官,有杀当为贵命看,金木运行多吉利,如行水地不为欢,
丙逢未月伤官显,官杀相逢未足奇,如得独官为贵气,运行西北利多驰,
丙火申提日主柔,得从得化始为优,若从水位伤元寿,逆去东南福禄周,
丙逢酉月火衰微,比劫扶身寿不奇,逆去东南为背禄,顺行水地始为奇,
丙逢戌月土重重,有杀无官迥不同,大运顺行多富贵,若逢官杀亦中中,
丙火亥提为杀印,分明大运喜东南,中年富贵非常美,运若西方寿不齐
丙生子月为正官,有印生身大吉昌;运入东南多发达,逆行难保寿元长。
丙生丑月本伤官,若论格局定财官;柱中印多西方美,根浅东南福不全。
丙生寅月为长生,运入南方旺身荣;官轻尤喜北方运,一生大运宜西行。
丙生辰月食神旺,柱有伤官却如何;逢财逢印多通达,南北相逢总不宜。
丙生巳月为建禄,官煞相逢大吉昌;顺行逆行总发达,只有戍宫有灾殃。
丙生午月坐伤官,有煞却当富贵看;有金有水才为吉,单逢水运不为欢。
丙生未月伤官显,官煞相逢不足奇;柱中独官为贵气,运行西北名必驰。
丙生申月主日柔,柱中从化始为优,运行北方伤元寿,若行东南福禄周。
丙生酉月火已衰,比劫伏身寿不高,逆去东南为背禄,顺行坎宫才为奇。
丙生戌月食神库,有官有煞大不同,大运顺行多富贵,若行官杀以平平。
丙生亥月为杀印,运行东南亦为美,此命中年多富贵,运入西方寿元归。
庚金的金不换论
子月如逢庚日干,有财有杀始平安,西方不似东方运,午运如逢寿数完,
庚金丑月有财官,格局分明杂气看,木火柱无终不美,东南运气遇为欢,
庚金寅月日干微,土透天干命愈奇,逆运初年嫌子丑,顺行大运怕逢离,
庚金生值仲春时,官煞如逢命始奇,但嫌四柱元神弱,顺运三旬恐殒危,
庚金三月土重重,更有财官福禄丰,逆运固知强顺运,中逢子地有灾凶,
庚金四月杀星强,有制方知杀伏降,若是无根又无制,其人多有少年亡,
五月庚金喜有根,有根有水贵堪言,逆行大运宜东地,子字相逢总不然,
庚金未月土旺地,戊己土重命无过,若是土轻行逆运,康宁福寿沐恩波,
七月庚金金大刚,坐支若是亦平常,财官两处宜行顺,财杀轻时逆运强,
八月庚金用两星,柱中有杀最相应,有财无煞纯金局,从革尤当显姓名,
庚金九月喜逢财,杀透天干亦妙哉,顺命初年兼子地,逆行离巽有凶灾,
庚金十月日干衰,有土相逢亦妙哉,顺运必然强逆运,中年唯恐有灾危
庚生子月为伤官,有才有煞为平安,西方不如东方运,午运逢之寿将完。
庚生丑月为身库,取格分明杂气看,木火柱无终不美,运到东南喜为欢。
庚生寅月干日微,十逢土出命于奇,初运就怕子与丑,顺行大运怕离见。
庚生卯月为财星,官煞相逢命为奇,就嫌四柱日主弱,顺行三旬恐伤身。
庚生辰月印缓轻,若有财官福禄丰,逆运因知强顺运,若见戍酉怕有凶。
庚生巳月为长生,煞星有制方为真,若是无根又有制,其命多半少年终。
庚生午月用正官,有根有水贵有堪,顺行大运东地宜,子字遇之总不宜。
庚生未月偏财库,柱中无冲不见富,逆行东方命为好,兑宫遇之恐祸出。
庚生巳月为长生,煞星有制方为真,若是无根又有制,其命多半少年终。
庚生申月建禄明,柱有官煞命为富,不拘正逆皆发达,若到丑地怕灾出。
庚生酉月官印全,若是日旺福无边,终生最喜财旺运,兑宫遇之福必减。
庚生戍月为杂气,有财有印身不凡,顺行总比逆行美,若遇申酉不一般。
庚生亥月用伤官,有财有煞别有官,东方财旺身为荣,运见官乡不周全。
请高人生辰八字算命!男,1986年08月初五晚23时许,看婚姻,事业!最好是...
我觉得用生辰八字不准确的,如果说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甚至是同个病房出生的两个婴儿,命运就完全一样吗?很多讲命理的都解释不了这个问题。
我建议你可以找个奇门遁甲大师看看,不需要知道你的生辰八字,甚至没有见过你的面就可以知道你本人的状况是如何,简单的说就是当事人与大师之间的信息磁场共振,通过当时的信息用九宫格的方式就能准确的得知,例如你内衣什么颜色,家庭布局,甚至你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有过什么关系等等。 改命改运更是准确有效,不像其他的说的晕乎乎文绉绉,结果是百无一用浪费时间。或者机械式的拷贝,谁来都一样,更可恶的是现在机器电脑算命的,真是害人害己。
目前大多数网上的批命者,都是半桶水或者到处上学的初学者,真正大师是不会随意算命改运。因为,算命改运其实是在泄露天机,大师本身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就目前我说知道的,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有找能人大师改过,而且需要付出的银子也不少哦!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物平衡吧,所以我经常说不要稀罕免费的午餐,那样你得不到真东西,更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
金不换斗髓歌断是谁写的是什么朝代的人
诸葛子陵《古代四柱八字命理典籍》《金不换骨髓歌断》简介
稍微整理古籍的书名、作者与时代,特发布如下,供参考和补充。大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不对之处希望高人更正相教为是。
1,五行大义,隋,萧吉,江苏常州武进人。此人经历了四朝十五帝,贵族官员。这本书是五行干支四柱八字的基础知识汇编。
2,李虚中命书,出自“宋史--艺文志”,后来不停的加注什么的,从开始的一卷本、二卷本搞成了三卷本。里面有多少李虚中的意思就不好说了,肯定是继承发扬了不少的。作者就众多了,而且都没有留下什么名。李虚中,761-813,字常容,河北大名人,祖籍甘肃陇西(有说陇西南的),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李虚中病逝后, 李贺邀请韩愈为李虚中撰写墓志铭:《殿中侍御史李君墓志铭》。
3,玉照定真经,张颙,祖籍金陵,北宋,1008-1086,字仲孚,湖南桃源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六)。嘉祐六年(一○六一),为江南东路转运使(《沈氏三先生文集·长兴集》卷二一《万春圩图记》)。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以湖南路转运使知鄂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五),中散大夫、致仕上轻车都尉、南阳开国伯、食邑八百户赐紫金鱼袋。是徐子平稍后时代人士。
4,五行精纪,廖中(礼伯)于1228年完成,引用了当时的52种文献,书中共有108个命例,南宋,应该不是平常人士。
5,三命指迷赋,岳珂(1183-1243),岳飞之孙,南宋,出生于湖北,浙江嘉兴人氏,祖籍河南汤阴,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曾经为廖中的“五行经纪”作序
6,渊海子平,徐大升,又名徐升、徐彦升,号东齐,南宋末年浙江钱塘人氏。大致传承路线是五代至北宋公元960年间的江苏东海徐居易(字子平)---(...)---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安徽中部淮旬(有说淮南)的冲虚子---僧道洪(不知道是和尚还是姓僧,个人认为倘若是和尚应该叫释道洪或僧道洪,但是现在似乎都认为他是和尚)---浙江钱塘的徐大升。在僧道洪以前都是师徒秘传的,道洪到钱塘以后广为传播,很开放的一个和尚啊。徐大升于宋理宗宝佑年间(1253-1258)写就“渊海”与“渊源”二书公开子平术,此时离南宋灭亡1279年已经不远了。有称徐大升为元人的,说明他很可能活到了1279年以后。“渊海”与“渊源”似乎是简称,全名应该是“子平渊海”与“子平渊源”,传至韩国的版本就是“子平渊源”,并且在序里面说的是“子平三命通变渊源序”。从徐子平到徐大升花了300多年,所以说徐大升继承了多少徐子平的东西都是不好说的,况且中间有不知名的传承或断档,而且我们现在看到的“渊海子平”的最早版本已经是明朝、公元1548年大学士杨淙编,由钦天监李钦增补,未署原著者,只是“渊海”。此时离徐大升已经又300多年了。1600年唐锦池聘请精通命理者增补署徐升编,同时把“渊海”与“渊源”二书合二为一就是唐锦池的功劳。1634年重版加引(序),已经是明末了,清兵1644也就是10年后就入关了。所以现在一些针对徐大升与徐子平的无端指责实在是苛求古人了。有宋一朝不得不指出当时的子平术影响并不大,当时流行的是李虚中流传下来的算命术,3、4、5就完全是宋朝当时的时人名著。
7,珞碌子三命消息赋,著于唐咸通860-874、唐昭宗869-904年间,首先由徐大升注解以后,浙江嘉兴人释昙莹邀集他的两个朋友王廷光、李仝一起注解,这几个人在历史上都是有记载的主,不是无名之辈,也可见当时的命理火啊,已经进入社会主流了,不是在江湖沦落的。
徐子平(公元907-960年),名居易,五代末北宋初人。史书记载,徐子平曾和当时的易学大师陈抟、道教高人吕洞宾一起隐居华山,所以对于其生平事迹,外人不得而知。他精研命理学,著有《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
这是在一个位置搜到的,还有说他和陈抟、麻衣道人一起在华山什么洞隐居的,个人认为是瞎掰,那几位怎么可能和他交流呢,明显的拿他们来抬高徐子平的,徐子平曾经有人怀疑他就是徐大升的,至今还有人这么认为,搞不好他很可能不是五代末宋初的人,可能就是南宋时期的人,为了神话其技故意推前还绑架名人作陪的,因为据考证有说陈抟隐居华山就是个传说,那么这个故事更是后人编造的了
徐子平相关事迹辨证
《五行精纪》共引用了当时流行的52种算命文献,这52种古籍分别是:《王氏注珞王录子赋》、《莹和尚注珞王录子赋》、《赵氏新注珞碌子赋》、《珞王录子贵贱格局》、《鬼谷子遗文》、《鬼谷子要诀》、《鬼谷子命格》、《李虚中命书》、《五行要论》、《直道歌》、《神白经》、《烛神经》、《林开五命》、《阎东叟书》、《玉霄宝鉴》、《三命指掌》、《宰公要诀》、《广信集》、《樵夫论》、《壶中子赋》、《隐迷赋》、《指迷赋》、《理愚歌》、《金书命诀》、《八字金书》、《悟玄子命书》、《天元变化书》、《孙子才书》、《希尹命书》、《太乙统纪书》、《太乙妙旨》、《三命提要》、《三命钤》、《三命纂局》、《紫虚先生局》、《紫微太乙局》、《源髓歌》、《天实经》、《通玄集》、《玉门关集》、《寸珠尺璧》、《洞微经》、《灵台经》、《穿珠指掌》、《五星捷论》、《百忌历》,《三历会同》、《马子才命格》、《预知子贵格》、《太乙经》、《太乙降诞实经》、《化成书》。上述这些书籍中,有的著录于《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通志·艺文略》、《直斋书录解题》及后来的一些公私图书目录中,有的则从来不为后人所知。这些书的时代大部分均完成于宋代。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展示了南宋中期算命学说的面貌,是我们了解宋代算命学说状况的一部重要典籍。
可是在这部南宋时代的重要算命文献中,我们同样也找不到任何与徐子平有关的记载。《五行精纪》所引文献已见上引,其中没有任何一种与徐子平有关。不仅如此,在这50多种文献多达二十万字的丰富引文中,也没有任何提及徐子平的相关内容。如果徐子平真是在算命学说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这样一种情形也是很不可思议的。这更进一步说明,关于五代至宋初的徐子平及其在算命学说史上的地位确实出自后人的编造。
第四,现存的相传为徐子平的著作时代偏晚,不太可能是五代或宋初的作品。现存的相传为徐子平所作的命理书籍,主要是《渊海子平》和《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其内容系对《珞碌子三命消息赋》加以诠释,《珞碌子三命消息赋》又称《珞王录子赋》,是唐宋时期的一篇著名赋文,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禄命之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禄命家以为本经”。但是关于这篇赋文的时代及其作者,长期以来未有定论。北宋以来,这篇赋文才在社会上盛行,注解该赋的学者颇多,如王廷光、释昙莹、李仝等人均有注文存世。这些注解在廖中的《五行精纪》中均有大量引用,另外《五行精纪》还引用了不少赵寔对《珞碌子》的注文,赵寔所作书名是《赵氏新注珞碌子赋》,该书在所有的图书目录中均失载,是一种我们过去不知道的宋代对《珞碌子赋》的注释之书,可见廖中当时搜集之富。然而在廖中搜集的这些《珞碌子赋》注释中,却未见到有这种由徐子平注释的《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廖中也从未提及该书的存在,加上宋代图书目录全未著录,令人不由得怀疑该书晚出。至于《渊海子平》,其晚出的痕迹更加明显,《渊海子平》中引用了《壶中子赋》、《理愚歌》等书,这些著作都不会早于宋代,因此其作者不可能是五代末至宋初的徐子平。
关于徐子平的情况,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文献来看,最早提到徐子平一名的是元代学者。如舒峏在《贞素斋集》卷二《赠星者房景星序》中载,房景星自称“于星也,发躔度之妙;于数也,阐河洛之秘;于五行也,而徐子平之玄旨,尤究心焉”。元代还出现了李钦夫所撰的《子平三命渊源注》,可见当时徐子平已为算命术士们所耳熟能详。到了明清时代,徐子平已经俨然是算命学说的一个重要建树者,如宋濂在《禄命辨》一文中称:“虚中之后,唯徐子平尤造其阃奥”,而到了四库馆臣那里,他们更是一再地强调徐子平在算命理论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从种种迹象来看。元人所说的徐子平,应该是南宋末年的徐彦升,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如明代徐火勃在《徐氏笔精》卷八中言:“今之推子平者祖宋末徐彦升,实非子平也”。本文想进一步说明的是,命理学家们关于五代末宋初的徐子平的追述实际上只是一个假象,当时并没有徐子平这样一个人物,更没有所谓的徐子平把算命理论由三柱发展为四柱的史实。关于徐子平的事迹及地位的传说本身是一个“层累地造成”的学术谎言,这就是本文的结论。
子平术初创时,徐子平因以五行生克法推算,故不用命宫、胎元、小运、纳音、神煞,以五行均衡为贵,以五行相胜者为其人所本。据《濯缨笔记》云:“子平殁后,宋孝宗淳熙时,有淮南术士号冲虚子者,精于此术,当世重之。时有僧道洪者,密受其传,后入钱墉传布其学,世俗不知其所由来,直言子平耳。后道洪传之徐大升,今世所传,如《三命渊源》、《定真论》等皆其所著。以是本书变易矣!”
从徐子平到徐大升已历三百余年,这三百年间,子平术不知几经变化。子平术初创时是不用命宫、胎元、小运、纳音、神煞的,但当时社会上还流传着其他禄命术,子平术在后来的发展中,也渐渐融合了其他非子平术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不同时代甚至同一时代的不同命学家,在子平术之六事,即“日主、五行、人元、格局、喜忌、神煞”以及其他局部内容等方面,立场有所不同。徐大升在这六事上的认识与徐子平的认识有所不同。在徐大升之后,还有许多命学家对徐大升的子平术进行了阐发,并编撰了实用口诀,不知何人,将这些杂说及口诀集在一起,成为《渊海》一书,后世多把《渊海》一书也作为徐大升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