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天地万物吉凶祸福,狮子与双子在一起的幸福度

崇尚自然,天人合一 谁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中国古典哲学的又一根本观念是“天人合一”。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无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大人相应,或无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到武术中,首先表现为习武者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因为大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是自然界最优秀的部分,天地万物与人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而人则是这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导因素,人道和天道是相近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使得习武者尤其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中有云:“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而“所谓人身生成一小天地者,天也、性也、地也、命也、人也、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为三乎。”“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曰月流行之气。”所以在练习武术的过程中,人们总是在追求人体与大自然的和谐相通,使人顺乎自然,其运动也要服从大自然的变化规律,以此来求得物我、内外的平衡,达到阴阳平和。正因如此,自古习武者都非常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使人体和四时、气候、地理等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因时因地采用不同的训练内容和手段,选择优美清静的自然环境作为练功修身养性的场所,从而充分发挥人这万物之灵的创造力,使个人的身心皆融于大自然之中。若逆天时地利而动,则不利于健康。这也是中国武术因地域不同而形成众多拳种和流派的原因之一。
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代习武者常象天法地,师法自然,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模拟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动作、姿态。神情,结合人体运动的规律和技击方法的要求,以创造和丰富武术,并以自然界的现象来喻拳理,所以武术中有许多以自然界各种事物来命名的拳种和动作。如南拳中的虎鹤观形拳,是以虎、鹤两种动物的动作为基础,结合人体运动特点和技击技术而创造的拳种。形意拳中的十二形,则是以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为依据,按形意拳的动作和劲力特点演化而来。此外,螳螂拳、鹰爪拳也是分别模仿螳螂、鹰的动作,取其形,会其意而创造的拳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至于动作名称,诸如青龙献爪。燕子穿林、白鹤亮翅。金鸡抖翎之类的名称极多。不仅如此,以自然现象阐发拳理的例子也很多。如王宗岳说太极拳是“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世”,不仅说明了太极拳的技术特点,也表明了演练时还要注意养成“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内心活动,皆是以江海之势喻拳势。又如长拳的“十二形”,说“动如涛、静如员、起如猿、落如鹊。立如鸡、站如松、转如轮。折如弓、轻如叶。重如铁、缓如鹰。快如风”,也是以十二种物象来说明对演练时动作的十二种变化的要求,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取自然界的物象来喻拳势。
由于无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和谐。重整体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特点表现在武术中则是追求动作的“合”。“合”,就是说动作的和谐、协调。最为典型的是所谓“内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实际上是要求由内在的心。意、气到外在的四肢。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达到相互协调。应该看到,协调既是人的一种本能,又是人们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使动作达到完美的一种能力。“合”是武术特有的技术要求和独具特色的理论。
天人合一的思想还决定了中国哲学主张人的道德原则和自然原则一致。张载肯定无人合一是“因明致诚,因减致明”。“诚”是最高的道德修养,“明’倒是最高的智慧。这种“诚”表现在武术中就是武德,“明”则表现为技艺超群。这也正是古往今来,德高望重的武术家不断追求自我道德完善和技术完美的原因。古代人们崇尚武德,是依据习武者掌握有一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事。为此,在习武者之间常有一些戒律、法规,随着历史的变化,其内容虽多有变动,但基本宗旨不变,即要求习武者成为见义勇为、有高尚道德的人。同时习武者还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研习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认为这是一种内修的功夫。他们崇尚勤学苦练的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艺水平。过去人们常将武术训练称为“练功夫”,功夫是指做一件事所花费的水平也高,所以前人常竭毕生之精力于“练功夫”,致使“功夫”作为武术的代名词在世界上流传,这正是他们孜孜以求技艺之精的结果。

何为天?何谓人?怎样做到天人合一?自在逍遥于天地。

《周易》认为,人与自然是合一的,所以古人认为仿效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自然才是美,简单才是好,这在任何时代都是适合的《周易》指出,天就是人,人就是天,天的系统就是人的系统,人世的系统就是天的系统,人世与天有着相似的规律,人间的现象与天有广泛的对应关系,以至于天道的展现过程都可以在人间找到相应的事物,并且人能通过自己的社会行为也可以作用于天——这就是天人合一。
几千年来,中国人都在追求“天人合一”,中国人也最讲究和谐统一,只要“天人合一”,就万事可成。其实国人所说的 “天”并非是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中医上就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指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现代科学也说明宇宙运动是整体性的,任何一件事物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华典籍,在2500年前就揭示了这个道理,并形成了伟大的理论学说,即“天人合一”,诸子百家中都有这种思想。美国一位杰出的社会学家指出:“西方社会能否生存,将取决于能否吸取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

谁知道从《周易》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天人合一”

《周易 》; 天人合一; 天之道;人之道
“天人合一 ”,是中国传统儒学中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核心命题。它强调人与自然,即人类这个主体与自然界客体之间的协调统一。在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重新检讨 “天人合一 ”思想的精神与特点,对于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天人合一 ”这四个字成为一个语词出现得很晚,到北宋的张载才明确提出来。但 “天人合一 ”的观点却很早就有了,最早明确地出现于《周易》中[1]。《易经》虽然没有明确表述天人关系,但已经蕴涵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的观念。卦辞、爻辞尽管有许多地方记述的是人事,但也有许多地方记述的是自然现象,不但将人事与自然现象合在一起来说明吉凶,而且算卦时也往往拿卦辞、爻辞中所谈的自然现象来回答求问的人事问题,把自然现象和人事视为同类。孔子作《易传》,将《易经》中固有的 “天人合一 ”的内蕴准确地阐述和发挥了出来,其中包含着一系列朴素而又精辟的思想。
首先,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周易》追求天人合一的逻辑起点。天、地、人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三个概念,《周易》的哲学思想无不通过天、地、人三个概念构成的命题表达出来。根据《易传》的解释,八卦的性质、六画卦的构成和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都体现着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比如八卦中乾的性质是“健 ”,健也就是天的性质;坤的性质是 “顺”,顺也是地的性质。尽管八卦取象可以灵活多样,但乾、坤两卦取象天地是主要的。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三画卦变为六画卦,也正是为了表达天、地、人的意义。六画卦的初、二、三、四、五、上六画中,五、上在上代表天,初、二在下代表地,三、四在中间则代表人。所以《系辞传》解释六画卦的意义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2]
至于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更含有天、地、人三才的意义。乾坤两卦居首,代表创生化育万物的天与地,其余六十二卦代表万物,而人则包含在万物之中。这些无不说明,人与其他万物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尽管人已逐渐从自然之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天地并列的“三才”之一,但人的原本属性决定着,它能够保持本已存在的天人之间的和谐一致关系。
其次,充分肯定天与人的区别,肯定人的主体性,这是《周易》追求天人和谐的基本前提。虽然人是天地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天与人毕竟是有区别的。《周易》认为,区别就在于人是认识的主体,而天是认识的客体;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是有意识的,而作为认识客体的天是无意识的。《周易》这本书的任务,不外乎就是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来帮助主体去认识客体,也就是帮助人们去了解天地之道即自然规律,同时也了解和认识人类本身。所以,《系辞传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都说明《周易》是 “天之道”和 “民之故 ”的反映,可以帮助认识主体来认识世界。[3]但大千世界变动不居,神妙莫测,对于人类来说确实难以把握,要达到天人和谐,还必须通过《易经》来提高对世界的实质性了解。《系辞传下》说的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讲的就是高层次的认识活动。那么“精义入神”和“穷神知化”是怎样的功夫呢 ?《系辞传上》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深,指万物变化幽深不测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细微苗头。极深研几,才能精义入神并达到穷神知化的程度,才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圣人用《易》来认识世界,圣人是有思有为有自觉意识的,圣人的思想也就是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又通过《易》表现出来并传达给人们。由此,只有重视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有意识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天更重视人,看重人在天地之间的重要地位,才有可能达到天人的和谐。
再次,自然界有客观性的普遍规律,人的活动也有客观性的规律,人要服从于普遍规律, 这是《周易》“天人合一”观念的核心观点。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天地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从不违背规律而乱动,所以才有日升月落、旦暮晦朔,四时交替,井然有常,绝无偏差,这就叫天地以顺动。人类社会的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顺应规律,就会刑罚中而万民服,海晏河清,政通人和;反之,违背规律而为,就会政暗民叛,国将不国。既然天地运动和人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那么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通或相同之处呢 ?《周易》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 (颐卦《彖传》)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卦《彖传》)[4]
很多相似的言论可以说明,天有怎样的规律,人也有怎样的规律;人的规律可在天的规律中找到依据,天的规律必在人的规律中得到反映。《周易》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它们各自呈现出自身的具体规律,这就是天道、地道和人道,即三才之道。由此出发,认为衡量人们的行为正确与否,就要看它是否与天地之道相合。《系辞传上》说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 ,其实不仅圣人;君子、贤人乃至百姓,都是按照天地之道行事,不同只在于君子自觉而百姓自然。人类效法天地可以表现在几乎所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是人的品格。如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传》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君子效法天地之德行,就要既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又能容民蓄众,厚德载物。又如小畜卦《象传》说:“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此卦上卦为巽,巽为风;下卦为乾,乾为天,所以说“风行天上”。君子效法此种自然现象,当以道德教化行于朝野,以蓄积美德。如此看来,人的规律与天的规律有着同样的客观性,人也要服从于普遍规律。正是为了解决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如何才能符合客观规律的问题,圣人才作了《周易》这部书。但简单地效法和遵循天道还不够,还要指导人们如何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争取最好的结果,即达到主体和客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关于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周易》还提出了“裁成辅相”的说法:天地交,泰。后 (君) 以财 (同 “裁 ”)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泰卦《象传》)
人遵循自然法则并非全是被动而为的,而应自强不息,有所作为,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来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和调整,使其与人类的要求更加合拍。深刻地认识自然和能动地协调自然相结合,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又次,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天人和谐,即达到主体与客体的高度统一,这是《周易》“天人合一 ”思想所追求的最终境界。《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 ? 况于鬼神乎 ?[5]
这段话是解释乾卦九五爻辞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中 “大人”这个概念的,实际上阐述了人从主观上能够与天即自然界达到和谐一致的观点。所谓 “先天”, 即为天之先导 , 在天未发生变化之前就加以引导; 所谓 “后天 ”, 即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顺应天时而动。“与天地合其德”,正是人与自然界的互相适应与高度协调。实现天人合一即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是《周易》的人生追求,也是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论语 ·为政 》记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这段孔夫子的自道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到四十岁时完成了自身向外界的学习,大体解决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成了“知者不惑”的智者。四十岁以后则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对客观世界由认识转入适应了;五十岁掌握了客观规律,即人的意志不能改变的客观必然性;六十岁对一切闻见和遭遇都能够从客观规律上理解和接受了;七十岁呢 ? 就达到了随心所欲都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境界了。看来,孔子是用前半生解决了做人的问题,达到了君子的标准;而后半生则实现了自身与客观世界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天与人的和谐,从而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孔子的人生追求,从侧面证明了《周易》天人和谐之最高境界的品格。总括《周易》有关天人关系的上述四方面主要内容可见,《周易》认为人之道与天之道是绝对一致的、和谐的,自然规律与人的规律一致,人作为认识主体,与天的关系之主要问题在于人如何做到与天相适应而不相违背。《周易》不提什么制天胜天改造天的说法,也不认为人事由天定而无须发挥人的主动性。“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序卦传》),由于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及万物,所以天有德、有善、有仁,而这个 “仁 ”就集中表现在大自然永恒的创造力之中 ! 你看:“生生之谓易 ” (《系辞传上》),“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咸卦 《彖传》),“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传下》),[6]生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普及天地万物,生生不息,周流不断。君子法天,将仁的精神推广于天下,泽及万物,达到天地万物人我一体的境界,天、地、人合德并进,圆融无间,这是多么和谐的境界,又是多么完善的人生 !

《周易》中蕴涵的 “天人合一”思想是自成体系的一个独立的哲学系统,它最早把天人关系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对待,认为天地人三才构成客观世界的实在内容,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所能涉及的一切问题都包含在天地人三才及其相互关系之中。所以,《周易》的“天人合一 ”思想与古代其他思想家的“天人合一”观念都有所不同。
第一,它不同于道家老庄的说法。老子从总体上说也是“天人合一”的观点,但是却不重视天与人的区别,看不到人的有思有为的这一面,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 25章) ,就是要尽可能去掉人的主体性,将人完全回归到自然中去。庄子则更进一步,过分强调天而泯没人为,要求“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庄子 ·秋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 [7]。按荀子的批评, 就是 “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 ·解蔽》),已经走到 “天人合一”的反面去了。
第二,它不同于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天论》 )的人定胜天式的 “天人合一”。荀子强调人应该并且能够胜天,《周易》认为人与天本来就是统一和谐的,人的努力方向就是从实践和认识两方面来实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第三,它不同于后世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同类、天人感应的 “天人合一”观。董仲舒把人类社会与天地宇宙视为一个整体,论证天人是同类的,“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春秋繁露 ·阴阳义》),并进一步把阴阳、五行以及同类相感之类思想都加以综合利用,来附会成一个神学目的论的哲学体系。而《周易》既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又重视和强调人与自然的区别,把肯定天人之分作为追求天人和谐的前提。
第四,它和主张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的孟子 “天人合一”观也有明显区别。《周易》承认天道与人性有客观的一致性,《说卦传》说,“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里的“命”是天命即客观规律,“性”是万物之性,当然包含或者说主要是指人之性,这些话至少证明人性与天命是相通的。不过,人性问题说到底也只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完成和完善,是人如何做到与天相适合的问题,而不是无意识的天与人相适合的问题。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 ·尽心上》)。并据此论证天的道德属性包含于人性之中,天的法则根源于人间道德,天德寓于人心。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孟子的天人观被视为 “唯心主义 ”而遭到批判,原因也就在于此。孟子的天人观虽然也可看作是对孔子和《易传》的发展,但二者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综而言之,《周易》经传含有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丰富最完善最合理的内容,对于我们研究“天人关系 ”思想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蕴涵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什么叫"天人合一",能谈谈你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吗?

天道与人道本来就是合而为一的,人受性于天,人的生存离不开天,天与人融为一体,和谐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本来就有的状态,是天意民心。天道公平无私,而人时常由于私欲过多等原因而背离天道,破坏了天人合一,天下由治而乱,由小乱而大乱。因此,人类复归于天人合一对于天下的治理就具有重要意义。天人合一则天下有道,社会和谐稳定。

婚姻真的是逃不掉的缘分吗?

的确如此,婚姻就是逃不掉缘分。
但是很多人对“缘分”的这个定义是不清楚的。
很多的人被所谓的“缘分”牵扯,这个缘分并不是说你遇见的某个具体的人,而是某一类人。
这通常就要牵扯到心理学中的原生家庭的概念。
比如,
我有很多来访者,她们在原生家庭中不幸福,父亲是渣男,家暴,出轨,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母亲性格强势,但在婚姻中又软弱。
在这样的家庭下长大的孩子,通常问题就会比较大,尤其是女孩子。
她们找的男朋友就会极其的像极了她们的父亲,多半是渣男,出轨,又有家暴倾向,而她们在关系里又离不开,离开了这一任,下一任又是同一类人。
这就是她们所谓的“缘分”。
一个普通人,想要逃脱原生家庭给予的“缘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这通常需要当事人有着极强的抗压、抗挫折能力,有着极高的领悟能力,极高的执行力,才有可能逃脱这个“缘分”,否则她们的孩子也会依然处在这个逃不掉的“缘分”中。
但是,如果是一个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她们的婚姻通常也是幸福的,因为她们知道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而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
女孩找的老公,多半会像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多半会像自己的母亲;
男孩同理。

姻缘是人为还是靠缘分?

我觉得两样都要有,有缘分就是互相喜欢然后又没有错过,但是仅有缘分是不够的,如果不主动把握,不去积极解决两人相处遇到的问题,最终也可能是有缘无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