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轮回后去了哪里,怎么才能跳出六道轮回
佛教解释人死后会去哪里
人死后会去哪里不一定就变成鬼的,根据人生前所造善恶来来定。善的含义是:好事,有利于人(动物、物)的事。恶的含义是:对人(物、动物)的有害的事情。
1、佛教当中讲六道。人是六道中的一道,科学家也讲但是他不说六道,他说不同维次空间。我们人死了后一般不修行的人都离不开这六道。随着人的善业业轮转。六道中有天道、人道、阿修罗这三道是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三恶道)。
2、天道:人生前所做的善多做到以下十善业:(十善业90分以上)。
十善业:(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不说假话欺骗人的话)(5)不恶口(就是不骂人说脏话)、(6)不两舌(就是不挑拨离间)(7)不绮语(就是不花言巧语)、(8)不贪(不过分地贪婪)(9)不嗔恨(不脾气太大或生气太大)、(10)不痴(要有智慧)再加上修禅定禅定越深天道的级别越高。
3、人是做了十善业后(十善能做到至少60分,多的话到90分)能持五戒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死了后就能得人身。
4、阿修罗也是做到上述十善业至少60分。阿修罗生前修福也不少,但好争斗好嫉妒。
5、畜生道(也称傍生道):因为违反了十善业最轻所以在个道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愚痴感召的。
6、饿鬼道是因为违反了十善业中级的级别,更重要一点就是生前太贪婪、不肯布施所感召的。
7、地狱道是因为违反了十善业最厉害的级别,更生要的一点就是生前嗔恨心太强,加上做恶事太多所感召的。
佛教中人死后神识随着自己生前所造作的善恶业随业流转,如果修行好的人就能生天道享福、或生到极乐世界。但做恶的人生前不忏悔死后一定会往恶道中去。
跳出三界外,跳到哪里去啦? 南师怀瑾
那什么人死后上到化乐天呢?《楞严经》形容“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健康的男女,在时,味道像嚼蜡一样,毫无快乐可言,就是说性的欲望已经基本没有了。这样的人死后生化乐天,当然还要配上很多善行功德。真得了禅定,就跳出欲界的限制了。初禅已到色界,本身已经得乐了。初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不需要男女关系了,从色界天开始到无色界,就没有男女的差异了,那个身心的喜乐不是欲界男女性爱快感所能比的,这个定境才有点味道了。 南怀瑾先生:跳出三界外,不是另到一个第四界,而是在三界中自由往来(一) 业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作个比方,这个带着业力的生命,就好比是块吸铁石。所有带着铁质成分的东西,都会受到它的吸引力,都会被它吸住,我们有了这个生命以后,为什么思想,杂念、情感那么多?因为本身已经好象吸铁石一样,那股业力的念力,时时流转不停,向外驰求、攀缘,解脱不开。我们都知道,佛法的宗旨就是要求解脱,但这些思想杂念的缠绕,又怎么才能解脱呢?用吸铁石作比方的话,就是必须先转化那个磁性的作用,使它还原到没有磁性的均衡状态,但这并不是说它磁性的功能丧失了,它那磁性的功能还是具备,只是让他处于一种均衡状态,而不再乱吸东西。白骨观的修法,先空掉这个身体,就好比把吸铁石转化成均衡状态,寂然不动,那么就很容易证到性空的果位。 我们再拿另一个物理现象来作比方,譬如地球,有地心引力的作用——不只地球,每一个星球,它本身都有吸引力,现代人对这点科学常识应该是有的。你看,当一个火箭冲出地心吸引力的范围时,地球就拿他没办法,无法对它发生影响,无法再把它吸回地面。我们修持修白骨观,杂念为什么总是空不掉?因为我们生命所带的业力,就好比地球一样,始终向内吸,业力脱不掉。解脱业力要有大勇猛力,如火箭一样,脱出了地心引力的牵绊,达到空的境界,业力才能解脱。随着修持的程度,生命可由欲界升华至色界,乃至到无色界,而后至于超出了三界。所谓超出三界,不是到一个第四界中去,而是在三界中可以自由往来,不受三界业力的吸力所拘束。 ——《禅秘要法·惭愧自责第三观法/南怀瑾先生》 三界天人浅介(附表) 南怀瑾先生讲:天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三大类二十八个层次。这个欲界天里最低层的四天王天,接近人间的,比我们高一点点,还在太阳系中。四天王天以上是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不是三十三层哎,是像联合国一样的组织。三十三天的天主,中国道家叫玉皇大帝,佛家叫释提恒因,也叫帝释。这还是离不开太阳系统。忉利天再上去,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些都是欲界,共有六个大层次,同时,这些天人离不开六种欲望(色、声、香、味、触、法),所以叫六欲天。六欲还有一种解释,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想欲,总之是身心两方面的各种欲望。 欲界天人有男女差别,有笑、视、交、抱、触。你看我,我看你,彼此笑笑,相爱,拥抱,触摸,有性关系。不过层次越高,性关系形式也越不同。有的两个一拉手已经完成了,比我们还高,还舒服。再高一层呢,连手都不拉了,彼此两个人对面一笑,完成了。这些天人生的孩子,不是从女人下部生的,是男人从肩膀上、头顶上、腿旁边生的,各种各样。这个讲起来完全像神话,可是说得清清楚楚。 夜摩天,也叫焰摩天、时分天。我们地球时间是依太阳系统来的,焰摩天大概超过这个太阳系统了,时间有差别,是相对的。那里以莲花开合为一昼夜,一昼夜等于我们二百年,所以他们看人类,像我们人类看蜉蝣一样,比蜉蝣还不如,早晨生的,不到中午就死了。那里没有日月光,天人自已发光的,男女拉拉手性欲就满足了。 焰摩天上去就是兜率天,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说法,外面还是有六欲,男女笑笑就行啦。那里的一天,等于我们这里四百年。 兜率天再上去呢?是化乐天。男女两个相对一笑就完成性交了。孩子是男性膝盖附近化生的。各种玩的吃的东西,自已都可以变出来。他有他的定境,不过不是真的禅定,是欲界定。那什么人死后上到化乐天呢?《楞严经》形容“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健康的男女,在时,味道像嚼蜡一样,毫无快乐可言,就是说性的欲望已经基本没有了。这样的人死后生化乐天,当然还要配上很多善行功德。 化乐天的上层,叫他化自在天,是天魔。他化自在天主叫魔王波旬,是整个欲界之主。释迦牟尼成道之前,就是他来干扰测验的。他化自在天的男女两个对视一眼,就完成性交了。不像化乐天那样,他不需要自已变化出东西来娱乐,“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他到下界,变化各种形象,当人们沉迷于自以为快乐的事时,则好被他利用骗走,他以此为乐。反过来说,他也是测试你们智慧、定力,能否不被六欲骗走。他的定境也是欲界定。 欲界定是不稳定的,容易散乱或昏沉而出定,所以也叫电光定。你们常说这个人定了,那个人定了,都是骗自已,充其量不过是欲界定,闪电一样,一下就完了。如果能够一直定下去了,“心一境性”,就是得到真的禅定了。 真得了禅定,就跳出欲界的限制了。初禅已到色界,本身已经得乐了。初禅“心一境性,离生喜乐”,不需要男女关系了,从色界天开始到无色界,就没有男女的差异了,那个身心的喜乐不是欲界男女性爱快感所能比的,这个定境才有点味道了。 摘自——《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 南怀瑾先生讲述》 [附]: 念天 天有什么可念的?释迦牟尼佛承认有天主的,甚至介绍了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二十八天。你们不要小看了天道,功夫、善行不到,还不容易升天呢!佛也承认有神仙,可以活几万岁,怎么炼成的?楞严经也告诉你了,佛并没有说他们不对,只是说他们还没有得正觉,因为他们没有悟到本体。如果他们得了菩提正觉,就不叫外道了。人没有善行的话,随便你有什么功夫也进不了天堂。佛对天道说得很详细,譬如欲界天有多少天。当然并不在地球上,而是在另外一个星球。人死后想往生这个天道,还真不容易呢!至于人如何升到色界天去,除了积善累德之外,还要靠禅定的功夫。四禅八定做不到,是升不了天道的。我们修行了半天,初禅都没有到达,来生再得一个人身都不容易。楞严经里已经告诉你,如何修定升到六欲天。——《如何修证佛法/第七讲/南怀瑾先生》 [附]: 此表格依老古出版,南怀瑾师尊发行的《三界天人表格》,删节而作。因为原大表太大了,根本无法上传,所以,采取了这种部分上传精华的办法。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南怀瑾师尊足下,顶礼首愚等师父。 三界之名 各道名称各趣形受各趣苦乐无色界四空天33、非想非非想天无色身可得,故无身量,亦无法施设受生事。无器界方所可得,故无法施设住处。五根、五识、五境俱无,色界所摄之喜乐二根亦无。无形体色法可得故,亦无淫欲受用。一、无色界诸天受寂静解脱之乐。二、色界、无色界有情,说彼有苦,以有烦恼,有障碍故,于死及住不自在故。 32、无所有处天31、识远边处天30、空无边处天色界四禅29、色究天无男女性别,亦无婚嫁之事。第四静虑诸天,受舍念清净寂静无动之乐。28、善现天27、善见天26、无热天25、无烦天24、无想天23、广果天22、福爱天21、福生天三禅20、遍净天第三静虑诸天,受离喜妙乐。19、无量净天18、少净天二禅17、极净光天(光音天)第二静虑诸天,受定生喜乐。16、无量光天15、少光天初禅14、大梵天初静虑诸天,受离生喜乐。13、梵辅天12、梵众天欲界六欲天11、他化自在天 六欲天虽行淫欲,无不净液然于根门有风气出,热恼便息。 ◎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莹生明,命终之后,邻于日月,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恼坠没之苦。 ◎(焰摩天以上至色究竟天)以空为宫殿而居住。 10、化乐天9、兜率陀天8、炎摩天7、忉利天6、四天王天 5、阿修罗男者丑而凶暴,女者极美而好妒。欲行同三洲人。有天福,无天德。因大福而无德故,多死堕地狱中。 4、人摄受妻妾,施设嫁娶,男女交会,不净流出。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匮乏追求种种之苦。 2、畜生依身苦乐相杂,故有淫欲。旁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 3、恶鬼得生鬼趣,多贪心使。鬼形身量极大者长一由旬,最小者如有知小儿,或言最小者三寸。有威德者,形貌端正,诸天无异,无威德者,形容鄙恶,不可具说,头发蓬乱,裸形无依,颜色枯悴,以发自覆,持瓦器行乞。大力鬼亦如三洲人,摄受妻妾,施设嫁娶。饿鬼有情,多分受用极饥渴苦。 1、地狱恒为猛火燃烧,受极热之苦迫。因无间受种种猛力苦,男女相面,不生淫意。那落迦(地狱)有情,多分受用,极治罚苦。 [附]:纵然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印祖 非想非非想天: 非想非非想天为天界顶端,但仍未证到极果,虽寿数无量,寿命八万四千劫,但命终亦有下堕之时(因为无法再往上升了),所以佛说三界皆苦,如车轮翻转,故称轮回。 附:下图为“六道轮回图”(未出生死轮回,永在生死魔手中,生灭轮转不休):所以古德说:“纵使修到非非想(无色界天顶),还如仰箭仍需堕”。轮回路险。应求出离。“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主乃魔王波旬,他化自在天人,夺他人所化之乐为乐。另注:魔王多为八地以上菩萨化现。兜率陀天:
佛教网脱离六道轮回那我们去那里了?
只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脱离六道轮回了!,,在世时,必须念佛,将来才可以“移民”到那里去。
人过世以后投胎转世是去了哪里?
六道投胎,去处各不相同,建议脱离六道轮回,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南无阿弥陀佛!
不入轮回指什么?
好像密宗有专门修炼的法门,所谓的转世灵童.
无惧因果 不入轮回是什么意思?
无惧因果 不入轮回是什么意思?
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意思是众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车轮一样转动不停,循环不已。佛教其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不寻求“解脱”,即永远在“六道”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中生死相续,无有止息地循环。
轮回理论源于生命的世代轮转传承启发,而三世因果中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故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至来世(《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道教徒和佛教徒死后,不同归宿和去向轮回在那个五胡乱华的残酷的大时代里。一切都在变,变动之中,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明天,可不可以活下去,与如何摆脱无尽的烦恼、痛苦和压迫,而轮回与因果业力无疑是一付安慰剂。
道教吸收佛教轮回等理论。道教教旨,人死后为鬼,生前的修行道行仍然累计延续,故死后成为鬼后,仍然可以继续修真,成为鬼仙,也可以选择投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