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论篇详解,周公解梦大全查询梦见书中夹烟
五运行大论篇的介绍
《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大意论木火土金水五运五行各主岁气。阐明何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 道路”、“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及五行生克制化之理。
五行究竟是如何推论出来的,一定有数理推论和实践检验,求详解!
五行
编辑保护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目录
基本概述
阴阳五行
理论基础
基本本质
五行简介
基本规律
五行特性
展开
基本概述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行”在《洪范》中已被明确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认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时,已将“五行”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在《左传》中也存在着“五行”,在这里,他是被认为是“地之五行”与“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关的。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阴阳五行
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一年四季变化中的春分和秋分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例子。古人为了更加简洁明晰的表达阴阳,便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为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的五种不同存在状态,它既是动态的又是相对静态的。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此一语道破天机也。五行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产物,阴阳才是五行变化的原动力。
五行是宇宙中力量的分类,它是一个模型是一个引导我们前进的方向。在我国古代,便是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宇宙的结构和规律,和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它是理论也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原始的结构,具体思维可参考知识,自己去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理论基础
古代的人们创造了五行,在几千年的实践运用中也证明了五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至于古代的人们是在什么理论基础上,用什么的方法和原理来创造出五行,一直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理解的重点问题,当人们怀着解惑的心态翻阅古今的典藉,试图找到产生五行来源的原委时,得到的只有失望,虽然现在人们对五行的成因有诸多的解释,遗憾的是没有人能明确地说出创造五行的原始依据、过程、和原理,而最大的遗憾则是古代那些创造五行的先辈们,没有将五行的产生原理和创造过程流传下来,让后人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千年也搞不明。
五行这一套性质标准与关系定律是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呢?虽然肯定五行首先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但将这个由实践的认识提高为普遍性的理论,就必然有一个相适应的基础方法,有一套可靠的现实依据,有一个顺应自然的发生过程,简单一点说,是它必须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再在这个理性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创新而创造出来。
创造五行的理性基础是什么呢?从《出生时间与命运》中已经说过,阴阳是宇宙的基本法则,宇宙间一切事物都由阴阳相互作用而产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产生,那么五行作为一种实质性的事物形态,它产生来源也不会例外,也必然由阴阳为基本材料生成。否则的话,阴阳理论就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阴阳又是怎样生化出五行的呢?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摸索中,可以发现有一套相关的理论能够为人们带来有益的启发,它就是《易经》中的八卦。稍微读过《周易》,或者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认识的人,对八卦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八卦为乾、坤、艮、兑、离、坎、巽、震八个经卦,可以构成六十四个复卦,按照出生时间与命运一书的解释,八个卦都有各自的五行性质:
震为雷的性质为木,位于正东方;兑为泽的性质为金,位于正西方;离为火的性质为火,位于正南方;坎为水的性质为水,位于正北方;坤为地的性质为土,位于西南方;艮为山的性质为土,位于东北方;巽为风的性质为木,位于东南方;乾为天的性质为金,位于西北方。
从八卦中看到,离为火位于正南方,坎为水位于正北方,震为雷位于正东方,兑为泽位于正西方,在这几个方位中,同五行中的火位于南方,水位于北方,木位于东方,金位于西方的定位是一致的,虽然八卦的性质属性是以五行的性质属性为标准划分的,但这种划分在充分地说明了八卦的性质和五行的性质有了一种和谐的溶合,特点是八卦中的离火和五行中的南方火同为一物,八卦中的坎水和五行中的北方水同为一物,五行与八卦中的水与火两项基本物质元素具有的同一性,绝对不是偶然因素的巧合,而在表明它们之间有着必然性的关系。
人们已经知道,八卦是由阴阳产生,阴的性质为黑暗寒冷,其基础性的形象物质体现为水,阳的性质为明亮炎热,其基础性的形象物质体现为火,阴与阳之间的不断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象,再生化出八卦,应该注意到,八卦是由阴阳为原始材料生成,这就是说,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种性质事物,全部都由水与火两种性质为基础,再经过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在注意到这个生化来源后,可以看到,阴阳的水与火,和五行中的水与火,和八卦中的水与火,同属于一样的物质,由此可以肯定地说,五行的产生来源,必定来自于阴阳,阴阳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体,同样也是生化五行的母体。
是阴阳生化出五行吗?在最早系统性地解说五行的《洪范》中,根本就没有提到过阴阳,没有提及过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或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既没有表示过,也没有暗示过五行的来源出自于阴阳。甚至在《周易》中,也没有发现阴阳与五行有什么必然性的直接生化关系。人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发现阴阳与五行相结合,是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的事,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从阴阳一词最早出现的时代,从五行最早出现的时代。没有什么确实的记载证明两者有着必然的生化关系,能够证明阴阳生化出五行的唯一条件,只有阴阳是生化宇宙一切事物的基础材料这一条依据,单凭这一点,还不能能够证明五行来源于阴阳。
基本本质
王经石在《太极图谱解析》中说;“五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五种能量、五种气场,而‘五’ 相互作用产生运动,称为‘行’,五和行合起来就 是‘五行’。五行生克是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朴实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
在阴阳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阴阳平衡点有两个,一个在阴消阳长过程之中,一个在阳消阴长过程之中,这说明在整个阴阳运动变化中,阴阳平衡状态也有两处,为什么在四象中要将两个平衡点分开来用,而在五行中却要将两个平衡状态合二为一?原因并不复杂,在四象坐标中,两个阴阳平衡点的状态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平衡点前面与后面的变化,作为一个坐标中的标定点,平衡点在坐标中起到的是界定作用,但在五行中,两个平衡点显示的状态都相同,但这个平衡状态不起什么标定作用,只是作为一种性质状态,所以两者可以合并为一。
四象是古代的人们从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中,找出具有特别标定意义的点组成的可以标示阴阳运动变化全过程的坐标,五行则是古代的人们从阴阳运动变化规律中,对运动变化产生的不同状态以性质为主体作出的分类。
五行以其本质在告诉人们,五行体现的是阴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的运动状态,是建立在阴阳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这个基础上的全面性扩展细分,并且突出性地表达出五种不同状态的各自特征和特性,人们创造五行,只是根据阴阳变化规律中的五种不同状态,各自作出一个明确性的性质表达。
人们将阴阳变化规律中的阴消阳长状态以“木”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阳极限状态以“火”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阳消阴长状态以“金”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重阴极限状态以“水”的形象来替代表示,将阴阳平衡状态以“土”的形象来替代表示,于是就产生出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
在长期的实践运用中,五行为五种性质状态的实质逐渐被人们淡化,而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则被人们误当为五行的本质,所以一说到五行,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这就是在说金、木、水、火、土。
五行简介
五行的性质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个性质,依次如下:
木-曰“曲直”。好华美,且具有风雅的个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爱,又行善的意思。
火-曰“炎上”。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礼,就是为人谦让谨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曰“稼穑”。性情温厚笃实,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就是又诚实又温厚诚恳之意。
金-曰“从革”。性情刚强,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义,就是崇善弃恶,事事都顺理。
水-曰“润下”。人聪明,并能推测事物。水性代表智, 就是观察事物详细,对于任何事能预知前兆,善理权谋术事。
五行
也可以说是仁、义、礼、智、信的五行。五脏:木性为肝脏;火性为心脏;土性为脾脏;金性为肺脏;水性为肾脏。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为东方,火为南方,金为西方,水为北方,土为中央。
右图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冲图解(五行相冲就是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驳、互相战斗、制衡。
五行相生
五行中,唯一有生命活力的是木,生命需要由水滋润才能成长,故“水生木”。人类最早取得的人造火种是钻木取火,所以“木生火”,生命在于运动,生命运动过程亦即能量释放过程,亦即火的生成过程。“火曰炎上”指能量释放,在能量释放殆尽时,生命也走到尽头,只剩下一堆灰烬,生命归于一杯黄土,故“火生土”。土属中性,是向上、外向、扩张发挥到极致的转折点,蕴藏着各种矿藏,以及向下、肃杀、收敛之力,故“土生金”。“金生水”正解有二:1,古人从金属表面发现冷凝水珠;2,月亮天干属庚,金为秋,为八月,古人认为潮水是因月亮而生,尤以申秋月圆之潮最甚。这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环状态。
五行相克
又赤裸裸的大地一定要植树(木),用大树的根来拱固土质大雨来时才不会土质流失(土),大雨会造成水灾就必需用土来筑墙保卫家园(水),古时家园的门口都要摆个大水缸下雨时备水以备火灾可灭火(火),为保卫家园及家中煮饭生火必需有刀枪斧头器具所以要提炼顽铁(金),生火需要用锯子斧头来劈材(木),这自然的相克制衡道理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地间的万物产生之后,虽然有相生但也要有制衡,如水会使树木生长,也会使土质流失,而木按照‘木克土’的道理来克土,这就是自然的循环状态。
五行结构排列
俄罗斯汉学家的观点:
土的结构:正静空子+正游空子+反静空子+反游空子
火的结构:反静空子+3个正游空子
水的结构:正静空子+3个反游空子
木的结构:3个反静空子+正游空子。
金的结构:3个正静空子+反游空子。
正:自旋量子数为正;反:自旋相反。
五行的构件正反静空子和正反游空子间有结合能,如果火到激发态的话,就能释放出反静空子和正游空子,这些构件满足基本的量子力学规律,都有各自的波函数。比如,火的构件正游空子的波函数为φ(w),其中w为空间的点,w = xi+yj+zk,为实部为0的特殊四元数,则游空子在空间v中的概率为 p(v) = ∫∫∫φ(w)φ_(w)(dw)^3 ,w∈v。即边界为v,φ_(w)为φ(w)的共轭。对火的量子条件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可能得到火的性质。其余类此。
五行的构成不能都是正静空子或正游空子,因为正反静空子或正反游空子都是费米子,所以以下的五行组成不存在:正静空子+3个正游空子,4个反静空子、2个正静空子+个正游空子、2个反静空子+2个反游空子组成的五行也不存在。
金:白色,位置:西
木:青色, 位置:东
水:黑色,位置:北
火:赤色,位置:南
土:黄色,位置:中
五行属性
五行学说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其主要的思维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据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类"的方法,将事物或现象分为五大类,分别归属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并根据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说明各类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和变化。在医学方面则籍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在生理和病理上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
原始的五行物质元素说,上升为五行学说之后,基本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指五种物质本身,而是作为事物属性的抽象概念来应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说,木具有生发、条达之特性;火具有炎热、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敛肃、变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润、向下之特性。为此,根据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类"方法,便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成了五大类,将相似属性的每类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归类的基础上,运用五行生克规律,以阐释或推演事物或现象的复杂联系和变化。
五行归类的意义
五行属性归类,主要用于概括人体及其与自然界多种事物或现象在属性上的某些内在联系。例如以五行特点来比象说明五脏之某些生理功能特点:如木性条达曲直,有生发之特点,而肝性柔和舒畅且主疏泄,又主升发之气,故肝属木;火为阳热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为阳脏主动,心阳有温煦作用,故心属火;土为万物之母,有生化、长养万物之特性,而脾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属土;金有清肃,收敛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肃降,故肺属金;水有湿润下行之特性,而肾能藏精,主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并能使废水下行排出体外,故肾主水。
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称之为"天人相应",五行学说则把人体脏腑形体和自然界相类似的有关事物,分别归属于五行系统,从而说明人体五脏系统和自然界同类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通应、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说明脏腑间客观存在的某些生理联系,用以解释某些病理现象,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例如,脾属土,故与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节之"长夏"、气候之"湿",不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联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验证。如口甜,可反映脾湿蕴盛等。
五行与四季(五行旺相休困)
①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②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③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④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
基本规律
五行的相乘与相侮,是五行关系在某种因素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现象。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二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克之行。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以后的过度克伐,是反常现象。在人体,则前者是生理状态,后者则为病理状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如金应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所以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即是说,五行若某一行之气太过,则对其所胜(我克)之行过度制约,而发生相乘。而对其所不胜(克我)之行发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气不足,则克我之行必过度制约而乘之。而己所胜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临床所见的支气管扩张病证,病位在肺,每因肝气郁结,气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见咳血,则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气滞,影响脾胃消化吸收,则为木郁乘土。湿热型高血压,多因湿热困脾,引发肝失疏泄,肝阳亢逆,则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虚)证候,临床则为少见。
五行特性
这种观点起源于《洪范》,今人多理解为: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阴阳五行理论是什么?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阴阳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运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阳”代表积极进取的一面,“阴”代表消极退守的一面。阴和阳之间的矛盾作用,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产生了干变万化的世界。而且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物极必反”,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医学家运用这种思想。借以分析、归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寻求战胜疾病的诊断、治疗途径,就逐渐发展成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渗透在中医理论体系里,是中医学最精粹的部分之一,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的规律。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液,甚至男性的精液。至于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
正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阴阳法则是贯通天地自然的普遍规律。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是生长衰亡的原因,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万事万物的根本方法和准绳。所以治病也就必须抓住这个根本。
《内经》根据阴阳矛盾法则,结合当时我国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最高成就。对医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都作了充分的论述,比如:
从解剖的角度认为:男是阳,女是阴;背是阳,腹是阴;外是阳,内是阴;腑是阳,脏是阴等等。
从生理的角度认为:气是阳,血是阴;动是阳。静是阴等等。
在病理上认为:一旦阴阳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疾病。不管疾病怎样复杂,归纳起来不外是阴阳偏胜偏衰两种倾向,就是说阴胜就阳病,阳盛就阴病,阳气胜就热,阴气胜就寒。而且这种偏胜偏衰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出现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反常现象。总之,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所以《内经·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气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在诊断上提出了根本原则,就是“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意思是一定要全面地了解人体各方面的情况,然后抓住阴阳这个纲进行分析,以便判断疾病是表证、热证、实证(阳证),还是里证、寒证、虚证(阴证)。
在治疗上也提出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基本法则。谨慎地诊察病证的阴阳偏胜偏衰,而后加以治疗,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
总之,阴阳学说讲的不是具体的生理、病理知识,而是用以指导人们研究生理、病理的一种思想方法。
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古代的五行学说主要是用来说明宇宙间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运动变化规律。医学上一直继承这一学说的合理因素,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生理和病理现象跟外在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以及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要弄懂五行,首先要懂得“五行归类”。所谓“五行”,原指的是水、木、金、火、土五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于这五种物质各具有不同属性,后来人们就把凡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于一类。比如,木行的特性是生发、柔和。春季草木萌生,显现了一种生发条畅的气象。因而春在五行中就属木行。同样,由于肝脏性喜条达舒畅,象征着春和木的特性,于是肝在五行中也属于木湖天春色行。又由于中医学上认为肝和胆是表里关系。而肝又开窍于目,所以胆和目在五行中也属于木行。所以,凡是和木的特征相关的春、肝、胆、目等等就都归在本行里。这样扩展开去,万事万物就都可以按五行归为五大类。这里只是举出了五行归类的一小部分,繁衍开去还可以举出许多。五行归类表明,人体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和自然之间有复杂的内在联系。
其次还要懂得五行生克关系。“生”,含有滋生助长的意思,“克”,含有制约、阻抑的意思。以五脏为例,按照五行归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相生的关系:火是土之母,土是金之母,金是水之母,水是木之母,木是火之母。相克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正常情况下,相生中寓有相克,同时相克中又寓有相生。为此,生和克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就保证了人体内部器官运动的相对平衡。一旦这种正常的生克关系遭到破坏,一脏有病,就会牵连其他脏器受害。
应该指出,中医的五行学说是古代医学家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对于人体和自然环境以及人体内部器官相互关系的一种概括性理解,这种在五行生克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五脏疾病转变的理论,对后来中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汉代张仲景就根据这种思想提出了“上工治未病”(上工,高明医生的意思)的重要观点,他说:“肝脏有了病变,就要想到肝病可以影响到脾脏,就应当先治脾。”后世的许多医家又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五行生克的道理,创造了许多治疗经验。如现在我们常常听到的“滋肾水以涵肝木”、“壮肾水以制阳光”、“扶土抑木”等治疗原则,这些经验帮助我们解决了不少疑难病症。从这个意义上说,五行学说的运用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最主要的内容是:启示人们从整体方面去把握整个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并从这个高度上去认识人的生命运动规律和它跟自然界运动规律的具体联系,这正是整个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正确和合理性(这是主要的方面),不仅为几千年中医发展所证明,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显得深刻和丰富。
五运行大论篇的正文
黄帝坐明堂,始正大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请天师而问之曰:请言天地之动静,神明 为之纪;阴阳之升降,寒暑彰其兆。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 论之。鬼臾区曰:“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 ,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戊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 合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帝曰:愿闻其所始也。
岐伯曰:昭乎哉问也!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 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 ,奎壁角轸,则天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帝曰:善。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曰:所谓上下者,岁上下见阴阳之所在也。左右者,诸上见厥阴,左少阴,右太阳; 见少阴,左太阴,右厥阴;见太阴,左少阳,右少阴;见少阳,左阳明,右太阴;见阳明,左太阳,右少阳; 见太阳,左厥阴,右阳明。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
帝曰:何谓下?
岐伯曰:厥阴在上,则少阳在下,左阳明,右太阴;少阴在上,则阳明在下,左太阳,右 少阳;太阴在上,则太阳在下,左厥阴,右阳明;少阳在上,则厥阴在下,左少阴,右太阳;阳明在上,则少 阴在下,左太阴,右厥阴;太阳在上,则太阴在下,左少阳,右少阴。所谓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上下相 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帝曰:气相得而病者,何也?
岐伯曰:以下临上,不当位也。
帝曰:动静何如?
岐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
帝曰:余闻鬼臾区曰:应地者静。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不知其所谓也,愿闻何以生之乎 ?
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化之用,天垂象 ,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 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天象,虽远可知也。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冯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 ,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
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 之谓也。
帝曰:间气何如?
岐伯曰:随气所在,期于左右。
帝曰:期之奈何?
岐伯曰: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不当其位者病,迭移其位者病,失守其位者危,尺寸 反者死,阴阳交者死。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以言死生之逆顺。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 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岐伯曰:帝曰:病生之变何如?
岐伯曰: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
帝曰:主岁何如?
岐伯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 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
帝曰:善!
八字算命中的丙火是什么意思?
天干里面 丙的五行是属于火的
五行里“水”克“金”,有这说法吗?请指教!
一到十,是中国的十个基本数字,也是汉字,又用以组词。这些数字及其组成的词语,体现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今摘要而漫谈之。
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说文解字》
一,是原始的记数符号,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汉字。古代记数,一二三四都是画横来表示。宋徐灏的《说文解字笺》说:“造字之初,先有数而后有文,一二三亖,画如其数,是为指事,亦为象事也。”
指事,是许慎解说文字的“六书”之一,即“视而可识,察而可见”;象事,也即“象形”,象不同数量的横条。
由数字“一”又引申出“全,满”(如“一身正气”)“相同,一样”(如“一视同仁”)“纯一,纯正”(《尚书》篇名有《咸有一德》)等意义来。又可引申出“专一”之义。
《古文尚书·大禹谟》有名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指用功精深;一,指用心专一。这十六字被儒家奉为励学处事的思想方法。
既然“一”就是数字1(后来中国采用的阿拉伯数字),本来也并无深意。可是中国古代哲人是善于想象的:既然“一”是数字之始,那么它就可以比喻世界、万物之始。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部》说:“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种认识大概本于道家学说,《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不过是想说,宇宙万物的起源,是由一个元初之气(道)开始,由单纯到复杂,从无到有,而用数字模式概括出来。
这很笼统——也许越笼统就越少漏洞,就越接近于实际。宇宙起源,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企图认识世界而苦苦思索的重大问题之一。
当今最通行的理论,是宇宙大爆炸(Big Bang),谓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而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单凭坐地观天、冥思苦想,而能得出与此类似的“道生一,一生二……”这样的认识,也实在很不容易了。
至于“一”又引申出“统一”“一概”“一旦”“或”等诸多意义,皆自然之理,兹不赘述。
《说文解字研究文献集成》
需要提及的是,古人大概是为了强调“专一”义的重要、可贵,在“一”之外又造了一个“壹”字,古字写成,许慎《说文解字·部》:“,专也。从壶,吉声。”其字之所以从壶,宋徐锴《系传》释为:“从壶,取其不泄也。”即说其造字之理:(壹)之所以偏旁为壶,是取其严密而不泄露之意,故其义为“专一”。
这样,“一”字的“专一”、“等同”“统一”“确实”“一旦”等意义,就往往也用“壹”字表示,显得郑重些。后来,“壹”又作为“一”的大写,以防止文书之改窜作假行为。
二,与“一”同理,原写作两画,比“一”多一,如“独一无二”。引申为“两样,有区别”,如“口不二价”。又引申为“相比并”,如《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辩士蒯通称赞韩信为“功无二于天下”。
二,是两个“一”,因有“倍”义。清蒲松龄励志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百二秦关,出《史记·高祖本纪》田肯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
清同治十一年成都书局刊本《史记》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七说:“古人谓倍为二。秦得百二,言百倍也。齐得十二,言十倍也。”即说,秦兵一万,借地利之便,相当于诸侯兵百万;齐兵一万,借地利之便,相当于诸侯兵十万。
难怪韩信为刘邦南征北战,到了齐地,便产生野心,要求当齐“假王”;而刘邦也将计就计,先封他做真王,而借其军力消灭项羽,然后宁可让他衣锦还乡,改做楚王,也不许他留在齐,以免重新形成“东西秦”的局面。
“一”既有“专一”之义,“二”则有“不专一”之义;而对人的“不专一”,就是不忠。《管子·大匡》:“今彭生二于君。”“二于君”即不忠于君。“不忠”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背叛:“二心”即是背叛之心。
如《文选·张衡〈东京赋〉》“于时蒸民,罔敢或贰”薛综注:“言是时众民无敢有二心于莽者。”是说当时百姓没有敢对王莽怀有背叛之心的。
《老子》第四十二章既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则古人认为,一是元初之气,二是阴阳二气。在古人眼中,这“阴阳二气”可了不得,是化生万物的根源。“阴阳”说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影响颇大,《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就载有史湘云与丫环翠缕谈论阴阳的趣事。
“二”的同义词是“两”,常用于成对的人或事物以及同时出现的双方,如“两全其美”“两相对比”。
《尚书古文疏证》
有趣的是,古人又造了一个与“二”同音的“贰”字(后作为“二”的大写),作为“二”的诸多引申义用字,如“副,居次要地位的”(古副长官叫贰,太子叫储贰)“辅佐,做助手”(《古文尚书·周官》有“贰公弘化”:辅佐公扩大教化)“再,重复”(《论语·雍也》孔子夸颜回“不贰过”)“匹敌,比并”(成语“参天贰地”)“不专一,有二心”(如“携贰”)“背叛”(如“逆子贰臣”)等义,使用频率很高,“二”的引申义用字几乎全被“贰”取代,很引人注意。
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说“两次,第二次”,用“再”而不用“二”。如《左传·庄公十年》载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古人“日再食”(每天吃两顿饭),不说“日二食”;“一而再,再而三”,不说“一而二,二而三”。
三,当然原本就是三横,表示三个、三次,如“二桃杀三士”“事不过三”。但“三”就比“二”有趣多了。因为三个点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古代的炊爨蒸煮器鼎、鬲(lì)、甑(zènɡ)等多是三足的,故称三种并立的为“三足鼎立”。
《国语集解》
古人又以“三”代称他们认为重要的三种事物或人。如“三”可指天、地、人。《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韦昭注:“三,天、地、人也。”又可指君、父、师。《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韦昭注:“三,君、父、师也。”又称“君、亲、师”。
又指三星,即夜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颗星,有参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毛传:“三,心。”
又可指三皇,传说中上古三帝王,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也有指伏羲、神农、女娲的,等等,言人人殊。
也可指三王,即夏、商、周三代之君。《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上咸五,下登三。”颜师古注:“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二”称阴阳二气,便用“三”称能生万物的和气。即《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为“三”比“二”多,古人便以“三”代指多。《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治理国家),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三致志,即多次表达心志。三思,指再三思考。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论语新编译注》
“三”所指代的“天、地、人”又称“三才”,《易·说卦》在解释卦有“六爻”时说:“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说文解字·王部》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其实孔子和董仲舒都错了,他们是就较晚的“王”字形说字义的。甲骨文“王”像刃向下的斧形,象征王权,不是“一贯三为王”。
“三”还是姓氏,据《广韵·谈韵》说,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后代,或是三乌大夫的后代。何为三闾大夫?此战国楚官名,掌楚王昭、屈、景三姓贵族,屈原曾任此职。闾是里门,也代指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里)。盖此三姓贵族各居一闾,而屈原掌之,故曰“三闾大夫”。
四,本来是四画:亖。后来借一个表示“鼻涕”义的同音字“四”(后作泗)来代替。可是古书中“亖”还是那样写的,后来人只认识“四”而不认识“亖”了,就有时误以为它是“三”,多写了一划。
《春秋左传注》
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记晋楚鄢陵之战,“苗贲皇言于晋侯曰:‘楚之良,在其中军王族而已。请分良以击其左右,而三军萃于王卒,必大败之。’”《国语·楚语》也记为“则三萃以攻其王族”。韦昭注为“萃,集也。时晋有四军,言三集者,中军先入,而上下及新军乃三集以攻也”。
可是清学者王引之注意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回忆苗贲皇的话是“吾乃四萃于其王族”,王引之认为二者必有一误。
于是他说:“‘三军萃于王卒’‘三萃以攻其王族’,三皆当为 亖。《说文》曰:‘亖,籀文四。’郑注《觐礼》 曰:‘古书作三四,或皆积画.字相似,由此误也。’晋之四军合而攻楚之中军,故曰‘四军萃于王卒’,又曰‘四萃于其王族’,不得言三也。学者多见三,少见亖,故亖字误书作三。”这是“四”字古作“亖”,而给读古书的人带来的小麻烦。
人们对“四”这个数字,非常容易感到亲切。
首先,人有四肢,又称“四体”,是人赖以生活、劳动的重要器官。有古隐者批评过孔子“四体不勤”。
天有四时:春夏秋冬;地有四方:东西南北。又有四维:指大地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大地的四隅,也有四根维系大地的绳子,叫做四维。
《列子·汤问》记载这样一则神话:“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
后来人们认为礼、义、廉、耻四种道德规范,于国家最为重要,如同维系之使其不至倾覆的大绳,故亦称“礼、义、廉、耻”为“四维”。
《后汉书》
还有一个小故事叫“四知”:《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赴任东来太守,道经昌邑县,他原所举拔的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至夜怀金十斤以赠杨震,杨震拒收,王密曰:“深夜无人知。”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惭愧而退。“四知”遂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讲文学的人又有“四始”之说,一般指《诗经》中“风”、“小雅”、“大雅”、“颂”的首篇。《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有人说“之乱”二字是衍文)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
汉字音调有四声,古四声是平上去入,今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另外,由于汉字是单音节意音文字,双音节、四字格两两相对,四声相错,往往能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效果,故古代多四言诗,成语也多是四言的,构成了汉语文的显着特点。
又有“四大”,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第二十五章:“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原文误为“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见解,显然是富于民主思想的:王只是“人”之一。
后来孟子又发展了这种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把“民”抬到君王之上去了。
孟子邮票
数字“五”就不像一二三亖那样“积画而成”了,那就太笨了。它是借当交叉讲的“纵横交错,交午”的“午”来表示“四加一的和”这个数的。其字原来像×,后来上下加两横,又隶变为“五”字。
“五”是中国人情有独钟的数字。它是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宿。讲“三”时举过《诗·召南·小星》:“嚖彼小星,三五在东。”三五,指参宿和昴宿。
“五”又一般指春秋五霸(五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缪公。
人有五官:耳、目、鼻、口、心,又有五体:四肢及头。匍匐于地表示敬佩,叫“五体投地”。
中医称心、肝、脾、肺、肾为五脏,称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为六腑。其实腑、脏(臓)一事,因为它们的语源字“府、藏”义近,都是仓库。《说文解字》把“府、藏”分别解释为“文书藏也”“兵车藏也”,藏(zànɡ)即仓库,储存东西的地方。
古医学认为五脏六腑是储藏气血、水、食物等物的器官。中国人的主要食物是五谷,有多种说法,一般指稻、黍、稷、麦、菽(豆类)。
五音,指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五个音级,即宫、商、角、徵(zhǐ)、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加上变宫(7)、变徵(4)为七音。
古人讲究五福——五种幸福,出于《尚书·洪范》,是殷贤人箕子对周武王陈述治国纲略时讲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尚书大义》
于是中国民间过去流传一种吉祥图案: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桃子,寓意多福多寿。蝙蝠之蝠与福字同音,故以五蝠代表五福。儒家五种重要的经书叫“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
又有“五服”之说,指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斩衰(cuī)、齐(zī)衰、大功、小功、缌(sī)麻。古人以丧服的轻重来区别亲戚的亲疏,怪不得老人常会告诉儿孙:“我们与他家亲属关系远,都过了五服了。”
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观念,是五行学说。何为五行?水、火、木、金、土,我国古代学者认为它们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以此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其实,五行只是先民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对物质世界构成的十分粗浅的原始的直观的认识,正如古希腊人认为世界物质组成的四种元素是土、风、水、火,古印度学者认为是地、水、火、风等一样,都谈不上有严密的科学性。
举例来说,火是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并非物质;金是金属,种类不同;土中也包含各种不同的物质;而风(空气流动的现象)根本就不是什么物质。可是中国的古人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明朝各代皇帝取名即按五行相生原理);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大义》
说得似乎条条是道,符合一般常识,不由人们不信,以为是天下至理。其实细究起来,很有些是靠不住的,如说“金生水”,金属哪里能生水呢?不过是夜间金属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之凝结为水,古人不晓,以为金能生水,于是汉朝人造金铜仙人捧露盘,以得“明水”——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周礼·秋官·司烜氏》所谓“以鉴取明水于月”。
但这种理论足以说服绝大多数人,使之深信不疑。于是“五行”理论几乎被应用于万事万物。
举例说,地有四方,学者用“五行”理论去附会,东方属木,南方属火,西方属金,北方属水,可是“五行”余一,于是只好再添一个方位:中央属土。天有四时,学者用“五行”理论去附会,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可是“五行”余一,于是再添一个“季节”:季夏属土。
古人在四季用不同的树木取火,以驱除疾病,叫“变国火”。《周礼·夏官·司爟》说:“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郑玄注引古学者说:“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季夏与四时并列。
又如宋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中”,为何“风光不与四时同”?明白了古人把“五行”与四季相配的道理,就可以理解了。
李苦禅绘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人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为五常,也把仁、义、礼、智、信这五种品质叫作五常(今黑龙江省有五常县)。而儒家学者也有人用水、火、木、金、土来附会仁、义、礼、智、信这五常。
孔颖达《乐记》疏所谓“谓五常之性者,若木性仁,金性义,火性礼,水性智,土性信”云云,实无道理与必要。至于中医,也套用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但它自有从实践而来的调剂、圆通办法,又有中药、针灸等辅助,所以沿行至今,而每每有效。
六,有人说也是个假借字,是借用同音字“入”字表示比五多一的数,可能如此。
过去讲《易》卦,阴爻称六。如《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初六,就是该卦的第一个阴爻,因为阴数是六与八,六为老阴,八为少阴,故谓阴爻为六。后因以六为阴之称。
天地加上四方,共有六面,故称,指整个宇宙的巨大空间。《庄子·齐物论》:“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李白《古风》其三:“秦王扫,虎视何雄哉。”
有“六经”之说,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汉以来无《乐经》,古文家以为《乐》毁于秦始皇焚书。又有“六艺”,有两个意义,一是即指“六经”,二是指古代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礼、乐、射、御、书、数。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显然是指“六经”。
《三让堂六经全注》
人有六亲,说法不一,多指父母兄弟妻子。“六亲不认”在中国民间可是十分严重的罪名。
“身怀六甲”指妇女有孕。为何叫“六甲”?没找到合理的解释。但笔者排列干支:十天干“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所得从“甲子”到“癸亥”六十个干支表示的数字,一共六排,每排十个数字,分别由“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开头,莫非此为“六甲”乎?则“身怀六甲”是否指妇女怀孕有日呢?猜测而已。
七,有学者认为即是“切”的初文,借来表示比六多一的数字,再在“七”旁加“刀”造成“切”字。
七,又是赋的一种,亦称七体。创始人为汉初文人枚乘,赋中写楚太子因过度安乐而病痿不起,吴客前去探病,侃侃而谈,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精析学术等七事,讲得绘声绘色,妙趣横生,使太子逐渐振奋,最后涊然汗出,霍然而愈。于是后世文人纷起效法此体,形成赋中的“七体”,简称为 “七”。
七月七日夜,称为七夕,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因而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美好爱情的的象征。白居易长诗《琵琶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名句。
《诗经·豳风·七月》以首句“七月流火”而得名,是一首写西周农民生活的民歌,诗风沉重哀婉,为文学研究者所重。
《诗经新释》, 富金壁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2月版。
八,有学者说,古字像两人以背相对,表分别义,即是“分”的古字,后借来表示数字“八”,遂加义符“刀”成为“分”以表分别义。
八方,是在“四方”的基础上的细化,即四方和四隅。八风,指八方之风,说法不同。
八音,我国古代不同质材所制的八种乐器: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细说之,金,钟镈(bó,小锺);石,磬;土,埙(xūn,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革,鼓鼗(táo,拨浪鼓);丝,琴瑟;木,柷敔(zhùyǔ,奏乐开始时击柷,终止时敲敔);匏,笙;竹,管箫。
说到“八”,不能不说“八字”。过去占卜者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时辰,相当于现在两小时),各配以天干地支,每项两个字,合称“八字”,据以推算人的命运。
认为“八字”不同,命运各异,祸福寿夭,皆由“八字”命中注定,这其实是十分荒谬的。别的不说,难道人“八字”各不相同吗?有此偏见,主要是因为古代人少,所居地域狭小,见识有限,故认为人的生辰各不相同。
《四柱八字推命书》
以今观之,据2013年4月统计,全球每秒新生4.1人,两个小时7200秒,每个时辰就有两万八千多名婴儿诞生,按旧的说法,他们的“八字”都是相同的,难道命运都相同吗?现在某些中国人还笃信“八字”,无乃太愚昧了吧?
通过观察、体悟,古人发现并总结出男女发育及性成熟衰老规律:“男八月生齿,八岁毁齿(掉乳牙),二八十六阳道通,八八六十四阳道绝。女七月生齿,七岁毁齿,二七十四阴道通,七七四十九阴道绝。”(《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张守节正义)。看来还是合乎古人身体状况的。
至于为何女七男八,也许女性生理发育较男子早些?很难说有什么奥秘。
九,有学者认为本为“肘”的初文,像臂肘形,借来表示数字九,又给“臂肘”义另造“肘”字。
九又泛指多数,清汪中《述学·释三九上》:“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
故“九死”犹万死。《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九章·惜诵》:“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九牛一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九是最大的阳数,故《周易》以阳爻为九。如《易·乾》:“初九,潜龙勿用。”初九,即该卦的第一个阳爻。而九五,《易》卦阳爻的第五爻,指卦象自下而上第五位。《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比喻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后因以“九五”指帝位或帝王。
《周易》
古代分中国为九州,故“九州”为中国代称,又称“九域”。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故曰“九天”。人死葬于地下,深处有水,故曰“九泉”。
传说中我国有古书名叫《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
十,《说文解字》释为“数之具也”,意思是基数的完备。《易经》把一到十看成基本数,分为天数、地数。天数指一、三、五、七、九诸奇数,相加为二十五;地数指二、四、六、八、十诸偶数,相加为三十。
《易·系辞上》:“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意思是有了这十个天地之数,就可以变化无穷,驾驭万物了。
“十”既是“数之具”,就可以表示多、完备。什么都好,是“十全十美”。古曲有“十面埋伏”,描述汉军全面包围楚军。达到极点,是“十分”。如宋卢梅坡《雪梅》诗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十分春,是极致之春。
《孙子兵法新注》
“十”与其它数一样,可表倍数。指十倍。如《孙子兵法·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
国人常以一到十历数某事物特点。如形容泥菩萨:“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不认。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民国时期,人们归纳能当官的条件为:一笔好字(代表人的文化水平),两口二黄(能唱旧剧,风流潇洒,不迂腐呆板),三杯花酒(酒筵上能应酬),四季衣裳(好衣冠代表身份,不寒酸),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而不獐头鼠目,使人厌憎),六国出洋(留学镀金,加深资历),七方交结(广交朋友,门路通达),八圈麻将(应酬交际不可少的手段),九成糊涂(凡事不能求真,要会装糊涂),十分混账(要狡猾、阴险、损人利己)——可谓绘声绘色,切中肯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