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天干地支,关于天干地支的知识解释

天干地支的称谓如何书写?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天干地支是什么?请详细写出1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干支还是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共有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起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任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己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干支纪年法
如甲子为第一年,乙丑为第二年,丙寅为第三年……六十年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年起,周而始,循环下去。例如1929年是农历己巳年,1930年是农历庚午年……到1989年又是农历己巳年。我们在日历上看到的己巳年、庚午年,就是按干支纪年这种方法排列下来的。阳历年份除以60的余数减3便得该年农历干支序号数,再查上面的干支便是干支年纪。如果序号数小于、等于零则于支序号数加60。例如,求1991年干支;1991÷60=33余11,年干支序号数=11-3=8。查干支表知该年为辛未年。又如求1983年干支:1983÷60=33余3,干支序号=3-3=0,加上60,查干支表知该年为癸亥。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天干地支 怎么写?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的含义 zt
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支者犹树之枝也。
子: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就也,万物成熟。
戌:灭也,万物灭尽。
亥: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十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称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的称谓如何书写?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天干地支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六十甲子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请给好评谢谢您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天干地支的称谓如何书写?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天干地支 天干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己 ▪ 庚 ▪ 辛 ▪ 壬 ▪ 癸
地支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戌 ▪ 亥
六十甲子 ▪ 甲子 ▪ 乙丑 ▪ 丙寅 ▪ 丁卯 ▪ 戊辰 ▪ 己巳 ▪ 庚午 ▪ 辛未 ▪ 壬申 ▪ 癸酉
▪ 甲戌 ▪ 乙亥 ▪ 丙子 ▪ 丁丑 ▪ 戊寅 ▪ 己卯 ▪ 庚辰 ▪ 辛巳 ▪ 壬午 ▪ 癸未
▪ 甲申 ▪ 乙酉 ▪ 丙戌 ▪ 丁亥 ▪ 戊子 ▪ 己丑 ▪ 庚寅 ▪ 辛卯 ▪ 壬辰 ▪ 癸巳
▪ 甲午 ▪ 乙未 ▪ 丙申 ▪ 丁酉 ▪ 戊戌 ▪ 己亥 ▪ 庚子 ▪ 辛丑 ▪ 壬寅 ▪ 癸卯
▪ 甲辰 ▪ 乙巳 ▪ 丙午 ▪ 丁未 ▪ 戊申 ▪ 己酉 ▪ 庚戌 ▪ 辛亥 ▪ 壬子 ▪ 癸丑
▪ 甲寅 ▪ 乙卯 ▪ 丙辰 ▪ 丁巳 ▪ 戊午 ▪ 己未 ▪ 庚申 ▪ 辛酉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请给好评谢谢您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