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金钱课六十四卦占卜

范曾讲国学:《易经》到底是一部占筮书还是一部哲学书

既是一部占筮书又是一部哲学书。
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画八卦,总结大自然的规律,然后经过后世的周公父子,孔子等诸多先贤总结出来的大自然的规律。
正是通过这些大自然的规律,才可以占卜。
例如观天象、星象、云等等来预测天气,看人面相推断一个人的运势,这些并不是迷信,是无数的古人先贤,通过大量的实验,才总结出来的规律。
用数学上的观点来说,这就是统计学,布丰投针实验,你应该知道,每一次投针试验是随机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次数,他的概率确实固定的,还有物理学上的测不准原理、麦克斯韦方程等等。
很多都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有很多在数学上是没法证明的

易经-是一部占卜的书吗?

易经有两个功能。一是占卜功能。二是通过占卜中的爻辞和象传表达出一种深奥的哲理知识,同时是一部哲学书籍。

《周易》到底是怎样一本书?

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从其编排体例及文字内容看,是占卜用书。本条目讨论宽泛的易经,即包括《易经》和《易传》在内;在古籍里仅提到名字的“连山”、“归藏”(无论是否事实存在)则不予讨论。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偷偷将《易经》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 关于其作者,《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马迁之说而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则有不同观点。由于成书很早,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为此古人专门撰写了《易传》以解读《易经》。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易”通常指《易经》和《易传》二者的结合。 有人认为,占卜之书的性质并不能掩盖《易经》作为一部伟大著作的价值。

易经是一部什么书啊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独生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适应症,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体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才,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一)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羲所排列的。(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汉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归藏易》的排列为什么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这便是:①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⑥《系辞下传》。⑦《文言》。⑧《说卦传》。⑨《序卦传》。⑩《杂卦传》。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属于尊孔的意识所出发。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同意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

周易六爻免费铜钱占卜是怎么回事

那就是说算六爻卦不收费但必须一定要用铜钱摇出来的卦才能给算的意思

摇卦的具体方法

摇卦,就是六爻预测学,用三枚硬币摇晃形成的占卜法。六爻占卜学起卦方法多种:摇卦法、时间起卦、报数起卦、外应起卦、梅花易数起卦法等等多种方法;本人已多年的经验验证摇卦法的准确率相对比较高。
摇卦方法
准备一元或五角硬币三枚,古代铜钱也可。通常有数字者为阳面为正面,花或者国徽为阴面为背面。
摇卦
将三枚硬币放在手心, 双手手心合并、手中间为空起,可以让硬币在其中翻动。 然后平心静气、排除杂念,脑海中想着自己要问的问题,一边摇动双手,使钱币在两手心中翻动,然后双手分开、将硬币抛放在桌上。如此共摇六次,按顺序依次记录下六次摇的结果。
摇卦操作方法
摇卦时,需遵循“以少为尊,以寡制多,少主多从”的原则。
三枚钱币,若摇出一个背,两个字,则背为少数占主导地位,又按上述字阳图阴通用原则,背为花,为图,为阴,所以一个背,两个字为少阴,反之为少阳。三个背为老阴,三个字为老阳。
注意:
古人以背为阳,面为阴,取法自然,如中医亦以背为阳,胸腹为阴。所以清代卜筮者皆以铜钱的满文一面为背面为阳面,汉字为正面为阴面,以示阳主阴从。
本词条采用字阳图阴原则,故以硬币的数字一面为正面为阳面,花案国徽一面为背面为阴面,方便记忆,免得摇卦者无所适从。
摇卦
但是无论是以古人的背为阳正为阴装卦,或是按照本词条字阳图阴的原则装卦,都不能违背“以少为尊,以寡制多,少主多从”的原则。
现举例如下:
一个背,两个字;画作“′ ”为少阴。
两个背,一个字;画作“〃”为少阳。
三个字,没有背;画作“ O ”为老阳,是变爻。
三个背,没有字;画作“ X ”为老阴,是变爻。
然后摇六次,依次按上述原则排卦,举例说明:
比如:
第一次三个背,没有字,记为老阴。
第二次一个字,两个背,记为少阳。
第三次一个背,两个字,记为少阴。
第四次一个字,两个背,记为少阳。
第五次三个字,没有背,记为老阳。
第六次一个字,两个背,记为少阳。
然后:
第一次为初爻,画在卦的最下面,第二次画在第一次的上面,第三次在第二次的上面,依次上升,第六次为第六爻,画在卦的最上边。如下所示:
第六次 ′
第五次 O
第四次 ′
第三次 〃
第二次 ′
第一次 X
至此才算将摇得的卦象记录下来。
摇卦注意事项
1、意念集中
心无杂念,聚精会神。不诚不占,不义不占。
2、起卦时间
注意记录摇卦时间。需要交给卦师解卦的,要把摇卦的年月日时记下。
3、喝酒不占卦
喝酒容易头脑不清醒,因为六爻是靠人的脑电波专递信息,因此酒后不宜占卦。
4、夜子时不宜占卦
子时阴气过重,容易影响准确率;再者子时是阴阳交替时间,因此日建五行容易错误。
六爻预测摇卦步骤
1、要有安静的环境,不能有他人或者思想被干扰的环境。
2、要有平整的桌子或者平面。
3、准备好三枚硬币、铜钱最好或者一元、五角的硬币均可。
4、准备好笔和纸。
5、先标记好摇卦时间(年月日时间)。
6、硬币能在手中自如的晃动,如果硬币在手中不能摇开可以找个龟壳、竹筒都可以!只要意念集中就行。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
Baidu